- 相關(guān)推薦
論余秋雨散文的“滄桑感”
余秋雨是我國近代有名的散文家,余秋雨通過對歷史深沉的理性感悟,把自身對歷史、人文關(guān)懷以及自然之美進行了形象的融合,這也形成了余秋雨創(chuàng)作風格的構(gòu)成要素。下面我們?yōu)榇蠹規(guī)砹苏撚嗲镉晟⑽牡?ldquo;滄桑感”,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論余秋雨散文的“滄桑感”
余秋雨散文在海內(nèi)外掀起一股又一股熱潮,歷經(jīng)十余年不衰;他的書被盜版者瘋狂地一版再版,以千萬難以計其數(shù)。當然盜版者的行為除了為其牟去暴利外,也向我們證明了這位散文家的文化魅力。那么余秋雨的散文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海內(nèi)外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明確的闡述。我也非常喜歡余秋雨的散文,它能使人感受到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升華。讓我從中讀出了中國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讀出了中國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更讀出了一份獨特的沉甸甸的“滄桑感”。正因為此,余秋雨認為其散文“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 ①;正因為此,其散文讓人久久玩味但總覺得余意未盡;也正因為此,讀者從中獲得了知識真理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少人生的感悟。
他的散文以敏銳的歷史感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從獨特的文化視角以一個文化人的口吻講述歷史上的人和事。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他以詩意的文字和理性的提煉,讓讀者往往陷入一種滄桑的氛圍、感受獨特的美。在他的散文中體現(xiàn)出歷史的滄桑和人生的滄桑。滄桑是和永恒聯(lián)系在一起。事物、真理只有經(jīng)過滄桑的提純才可能得以永恒。余秋雨思索、探求、表達的主題是文明,寫作的內(nèi)容是對文明的張揚和野蠻的鞭撻以及二者斗爭的過程。文明本身就是在歷史長時間的滄桑變化之后的真理的沉淀積累,其結(jié)果是人類文明的東西越來越多,野蠻的東西逐漸減少。真善美的光澤在歷史長河的沖擊洗刷中變得明確清晰,蒙在其上的污垢或壓制的強權(quán)最后被洗刷或埋沒,從而表達文明的永恒主題。人生的滄桑是個人在坎坷經(jīng)歷之后人生處于低潮時對事物冷靜沉思之后的感悟。這種感悟往往是人生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人生經(jīng)驗的增加。于文人而言,常轉(zhuǎn)化為文明的一種成果。這兩者之間又存在著聯(lián)系和轉(zhuǎn)化:個人必然要從歷史的滄桑中吸取養(yǎng)分,而歷史的滄桑是由許多個人人生滄桑的成果有機組成。兩者互為源泉,互相借鑒吸收。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滄桑實際是一種“揚棄”的過程。余秋雨恰是在散文當中表現(xiàn)了對文明的“揚棄”。“揚棄”之后剩下的東西便為現(xiàn)在的永恒,再去經(jīng)歷后代“揚棄”。此外,余秋雨散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形散”與“神聚”的結(jié)合。他的筆雖然如同奔馬,縱橫馳騁,敘事、聯(lián)想顯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但散文在描寫自然景觀、語言特色方面總是貫串著這樣的思想線索——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給讀者形成一種“滄桑感”的意境。下面我僅以自己熟讀的幾篇文章管窺其一斑,試對其“滄桑感”做簡略的分析。
一、 歷史性題材造就“滄桑感”的質(zhì)地
余秋雨散文的核心是“文明”,其表現(xiàn)形式是“歷史文化散文”。為什么他要選擇歷史性的題材呢?因為文明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人類經(jīng)歷了蒙昧、野蠻、文明三個階段。雖然相比前兩個階段,文明到目前的時間很短,但也有了五千年的時間。文明就是在這個五千年的時間通過漫長的時間積累而成。要表現(xiàn)文明的主題就必須將其放在歷史當中才能施展開手腳,只有弄清它的“來龍”才能預測它的“去脈”,所以余秋雨選擇了歷史性題材。但我們亦要明白,他想弄清過去,并不是要復制過去,而是以此來解釋現(xiàn)在,導向未來。而“滄桑”作為歷史的本質(zhì)特色,誰也無法將它摸去。這就好像他當年游西湖。他覺得西湖山水與歷史牽連得過多,象征性過濃,難以貼近。于是跳入湖中去游泳,去貼近。可上岸后一想,“我是從宋代的一處勝跡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遺宅終止的,于是,剛剛撫弄過的水波就立即被歷史所抽象。②”既然這樣,與其將它摸去,不如在它之中展開對文明思索的步伐。歷史便成為他最佳的選材,滄桑也就處處閃耀于他的散文,《道士塔》就是此類作品的代表。
敦煌文明的發(fā)現(xiàn)、保存、研究過程本身就充滿滄桑曲折,讓我們體味文明的肯定與否定。敦煌文明是中國古老文明的象征,那時的中國氣吞山河,傲視東方,何等繁榮強盛?四夷無不頂禮膜拜?上陌l(fā)現(xiàn)卻是中國落后世界之時,而且又是被可憐卑小的王道士發(fā)現(xiàn)的。這么一堆能夠震驚世界的文明在已經(jīng)世事滄桑、日益衰落的中國將何去何從?中國官員客廳里的“茶香縷縷”和外國文化強盜在沙漠里的“股股炊煙”決定了它最終的.出路。那些自詡為“文明研究者”的西方殖民者以野蠻的手段掠走了文明,并且他們宣稱從王道士手中騙走文物是一種對文物的保護。的確,中國的官員也知道它們的價值,怎么不保護呢?相對而言,當時落后的中國屬于蒙昧,野蠻戰(zhàn)勝蒙昧是自然的事情,然而野蠻掠走了文明,是否也就等于戰(zhàn)勝了文明呢?隨著時代的推移,事情又發(fā)生了變化。日本學者在大會上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中國的敦煌學研究者并沒有太多的激動,只是走過道士塔時,默默望了一眼,這便是文章的答案。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文明終究會戰(zhàn)勝野蠻、蒙昧。文章在對事件的敘述中,自然地使讀者展開了對歷史背景的想象,在歷史長河的滄桑變化中,我們體味到了文明的驕傲、失落的悲痛,得出的卻是一個永恒的真理:文明定會戰(zhàn)勝野蠻。要表現(xiàn)文明這樣的大主題,只有放在歷史的長卷中才能一覽無余。
二、文明的發(fā)展或消亡的過程構(gòu)成了“滄桑感”的核心內(nèi)容
余秋雨散文中對人類文明的特別關(guān)注是其所肩負的主要使命和靈魂,這一點已得到了眾人的公認。人類自從產(chǎn)生于地球后,經(jīng)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終于進入了文明時代。人類在地球上所創(chuàng)造的最大的成果就是文明,人類的最大進步就是以文明不斷克服自身本來所具有的野蠻。馬克思說:“文字的出現(xiàn),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從廣義上講,人類產(chǎn)生的一切成果稱為文明,從狹義上講,文學意義的東西稱之為文化。其實,我們可以從余秋雨的幾部散文集中發(fā)現(xiàn):他的研究重心是由文化發(fā)展到文明,從中國延伸到國外。無論是文明,還是文化,都有其自身發(fā)展的歷史和規(guī)律。他的散文在敘述這些文明時無不傾瀉著滄桑的感慨。而文明一旦產(chǎn)生,就具有了活氣,就是一部動的歷史,滄桑便跳躍于其間。
且不說文明在精神意義上傳遞的過程是何等艱辛曲折,便是讓承載文明的物質(zhì)東西流傳至今也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古人說“文以載道”而文章又有自己的載體,主要就是書本。可以說,收集先人的書本就等于傳承他們思想上的光輝,然而藏書的艱辛與勞神在余秋雨的幾篇散文中都可以看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風雨天一閣》。說白了,天一閣只不過一位封建官僚所辦的藏書樓而已,但余秋雨卻以光著腳、“背躬曲膝、哆哆嗦嗦”的形象踏入這座樓。因為縱觀這座樓幾百年的歷史,實際上它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悲愴的文化奇跡”。建樓的開始是輝煌的,范欽做著高官,家里也很富有,然而,它也預示著家族將要開始一場綿延數(shù)百年的接力賽,預示著一場數(shù)百年的苦役。他的遺囑很奇特,責任、權(quán)利分的很清。而以后為了保護這座樓又立下了許多十分嚴格的規(guī)定。它的命運似乎黯淡,并終于造成了悲劇——為了看書而嫁給范家的錢繡蕓姑娘至死也沒有看到一本書。但到清代,它迎來了早應屬于它的輝煌,黃宗羲來了,乾隆皇帝多次嘉獎,似乎它本身存在的意義已顯現(xiàn)了出來?墒堑搅私,它的命運終于走到了盡頭。天一閣作為藏書樓只剩下一座樓,而無藏書了。它的使命結(jié)束了,范氏家族的使命也結(jié)束了。然而為了保存這些書所付出的代價連作者都覺得“這個在藏書樓下生活了幾百年的家族非常值得同情”。而什么使這座藏書樓巍然豎立數(shù)百年而不倒呢?是范欽具有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這才是天一閣的真正基座,才是真正的“天一生水”如余秋雨的評價:它現(xiàn)在“作為一種古典文化事業(yè)的象征生存著,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文化保存和流傳的艱辛歷程,聯(lián)想到一個古老民族對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的悲愴和神圣”。在回味其滄桑經(jīng)歷艱辛的歲月時,也是對文化價值的一種肯定。
文明必須依附于物質(zhì)的東西存在,可是物質(zhì)的東西一旦產(chǎn)生就必然意味著消亡的結(jié)果,因而世上只有給我們留下了極少數(shù)文明的物質(zhì),大多數(shù)文明的物質(zhì)已隨歲月的風干而消失,還有一部分變成了廢墟。這也是歷史“揚棄”的結(jié)果。然而,你可曾想到廢墟也是一種文明?當我讀到《廢墟》時,不由為余秋雨先生新穎感悟而大感佩服。他不但寫廢墟,而且是以散文的筆法來闡述了一個論文的思想,余先生認為“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更是進化的長鏈”。“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滄桑美的一種絕好標本。因為“廢墟昭示著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拔離大地的美轉(zhuǎn)為皈附大地的美”。要讓歷史真實存在,要想讓人們叩問生命的意義,只要廢墟存在,就會讓我們明白有一段歷史曾在那里上演過,就會使我們懂得人生滄桑。廢墟的確是悲劇,因為它意味著死亡,但“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正由于屈原、杜甫等人“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于是也就出現(xiàn)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余秋雨也明白大多文化的最終歸宿便是廢墟,在成為廢墟之前,它也可能水氣淋漓過、輝煌過,但結(jié)局是在誕生前就已知曉的,這也算是“滄桑感”的一個注腳吧。
三、文人的自身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是“滄桑感”的最好注釋
歷史的滄桑是宏觀的大筆寫意,需要我們仔細體會領(lǐng)悟,而人生的滄桑就豐富細膩得多,我們可以直接去面對去觸摸、去感應。這兩者有互為印證,因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倘游著,余秋雨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文人身份,他關(guān)注文化,但更關(guān)注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文人自身的生存狀態(tài)。在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中開掘著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在歷史事件的敘述中夾進對人文精神的評判,更在描寫文人內(nèi)心活動中傾瀉著他對人文精神的見解,因而于景、于事、于情無不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光輝。如他所說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③。他在許多地方自然流露出了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當余秋雨給我們敘寫滄桑歷史的時候,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文人之所以至今還為人們所惦記,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寫出了一兩篇好文章,更是由于他們因坎坷經(jīng)歷、世事沉浮中所領(lǐng)悟的那種文化品格和文化良知。這些才使他們不隨著歲月的滄桑而遺忘。
然而作為一種品格化人的人文精神不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而是文人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和打擊后才形成的大度。在這兒,我不得提一下《蘇東坡突圍》。蘇東坡的成熟是與所經(jīng)歷的磨難分不開的。他遭受到“烏臺詩獄”;受小人誣陷,經(jīng)奸人審訊,甚至于投水自殺。這時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位有著較高文學成就的文人。他終于遭到貶謫,去了黃州,逃脫了喧嘩,走進了難言的孤獨。然而,余秋雨認為,恰是高官顯名之后的災難、喧嘩之后的孤獨、痛苦之后的深思讓蘇東坡成熟了。“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到黃州的我是覺悟的我,與以前的蘇東坡是兩個人”。他在一場災難之后“回歸于清純的空靈”“習慣于淡泊和鎮(zhèn)定”,終于擁有了健全的文化人格。這種世事的榮辱變化、禍福得失不啻是一次滄桑的經(jīng)歷。滄桑鑄煉了文人的品格,造就了文人的豁朗,也成全了文學的輝煌。于是,蘇東坡的《前后赤壁賦》就產(chǎn)生了。我們?yōu)樘K東坡感到高興,也為古老的中國文明高興。因為文明收獲了個人人生滄桑的成果成為自己的組成部分,而又以此來滋養(yǎng)后人。余秋雨的散文不僅告訴了我們什么是文明,而且告訴了我們文明是怎樣來的?梢哉f沒有人生的滄桑經(jīng)歷,就無從談起文化的豐富多彩,文明的不斷前進。
四、自然景觀的鋪染宣揚凝聚成“滄桑感”的氣質(zhì)
余秋雨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游記式散文,采用的是歷史文化追思和自然景觀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因而自然景觀成為其散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他的蹤跡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去的地方多為大漠、荒山這些僻遠的地方。如敦煌、陽關(guān)、白蓮洞……即使考察域外文明,他去的也常是這類地方。這類地方最容易成為描寫“滄桑”的意象。他寫過大城市,如蘇州。但在之前卻冠以“白發(fā)”來稱呼。頓時,我等想象中操著吳儂軟語的江南少女幻化為一位滄桑老人。余秋雨游覽景觀的時間也很特殊,常常在入暮時分,殘陽斜照,蒼然霧起,悄然孤行,于滄桑的環(huán)境在滄桑的時分品味滄桑的歷史。他在傍晚時沿著莫高窟的山腳徘徊,在夕陽中登臨沙山的頂部,于雪后漫步陽關(guān)的荒野。他是“極度的虔誠、極度的勞累把自己的生命與山水熔鑄在一起”,明白“文人注定是要與苦旅的一起”。所以他筆下的山水是與生命的感悟相對應的。
看看他筆下的長城,“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xù)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照,荒涼的曠野溶成一氣,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感覺就深厚得多了”④。在這兒,他沒有用“雄偉”、“壯觀”之類的詞兒。有的是“寒風”、“殘垣”、“夕照”、“曠野”,有的只是生命的感悟。你說,哪一種長城更美呢?滄桑有時也是一種遼遠、空曠的感覺,好像喪失了自己,又好像自己是唯一的存在,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們幾乎隨處可見這樣的景觀,他如此大力渲染這種滄桑的氛圍到底有什么用途呢?一是體現(xiàn)了散文也是美文的特點,給讀者描繪出一種美的境界,讓讀者享受美的樂趣。當然,這兒的美是一種“夕陽無限好”的美。二是既然古老歷史的滄桑會讓人感悟真理的存在,那么,自然景觀所產(chǎn)生的滄桑常會成為人生滄桑的觸發(fā)點,引發(fā)人們?nèi)シ词∽约、反思文明?/p>
五、詩意的語言塑造了“滄桑感”可以觸摸的形體
文學作品格調(diào)相異、風格迥同,自然會用不同的語言來包裝。就如同人,性格不一樣,喜歡的衣服就不一樣。與余秋雨散文語言相似的是金庸的作品,都具有簡潔、明了、古樸的特點。但余秋雨似乎更高一籌,他所造的許多句子還有詩一般的蘊意,在上下的比照中闡述一個深刻的道理,在陽關(guān)無邊的墳堆中行走時,他想道:“這里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fā),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xiāng)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于朔風中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⑤。如果將這段文字單行寫下,肯定是一首極好的詩,其中塑造了六個意象。如果給它安一個題目,就叫《古戰(zhàn)場》。還有許多富有靈性的句子:“能夠袒露出一帙風干的青史,讓我用20世紀的腳步去匆匆撫摩”⑥;“滿腹經(jīng)綸被車輪馬蹄搗碎,脆亮的吆喝填滿了疏朗的胸襟”⑦。寫出這樣的詩句,不僅是依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更要具有敏銳的文化感悟力和豐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一旦寫出這樣的句子,就給讀者閱讀的美,更重要的是其中蘊藏著歷經(jīng)滄桑后的禪機悟果。
這種具有詩意般的古樸語言,在讀者的細細品味中,往往引發(fā)了讀者心底的雙重滄桑感:歷史的滄桑和人生的滄桑。在閱讀中,我們看到文明在前進的步履艱難、曲折當中螺旋上升的道路,同時也體味到人生中坎坷失敗的痛苦和痛定思痛之后的崛起。而且這兩種滄桑感時常交織在一起,讓讀者在歷史潮流的滄桑變化中認識個人命運的沉浮。余秋雨在文學上的遣詞造句給讀者帶來直觀的視覺上的滄桑感,并由此產(chǎn)生思維上的滄桑感,從而使滄桑感成為立體的,可以觸摸的。
總之,余秋雨是以散文這種樣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覺悟和生命本能”,表現(xiàn)自己對文化的思考和判斷。他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融入智性與情感,考察中國現(xiàn)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從歷史文化極為豐富的山山水水間追尋古代文人的足跡,發(fā)掘古代文化的沉淀,通過這種追尋與發(fā)掘,既寄托自己的文化關(guān)懷又給讀者以文化的啟迪。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提出“文氣論”,認為“文者氣之所形”。他為了養(yǎng)氣而“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⑧從而形成其文疏蕩,頗有奇氣的風格。而余秋雨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跑遍了世界。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氣”這就是我認為的“滄桑感”。他的散文為讀者尋究文明的過去、關(guān)注文明的現(xiàn)在、探討文明的未來和剖析人生的心態(tài)。而這些,他總是在歷史的曲曲折折中、人生的浮浮沉沉中為讀者加以敘寫。透過余秋雨散文的滄桑感,我們更應該體會到他對文明、文化的深刻反思。我想,恐怕這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意境吧。
注釋:
1.①③摘錄自《文化苦旅.自序》,東方出版中心,2001年4月,第二版,第4、3頁
2.②摘錄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西湖夢》,東方出版中心,2001年4月,第二版,第145頁
3.④摘錄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中《都江堰》,東方出版中心,2001年4月,第二版,第41頁
4.⑤⑥摘錄自余秋雨《余秋雨文集》中《陽關(guān)雪》,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193頁
5.⑦摘錄自余秋雨《余秋雨文集》中《柳侯祠》,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201頁
6.⑧摘錄自清 吳楚材、吳調(diào)侯選編《古文觀止》中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中國言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529頁
【論余秋雨散文的“滄桑感”】相關(guān)文章:
余秋雨寫雨的散文10-04
淺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07-30
淺談余秋雨的散文特點06-23
余秋雨散文《莫高窟》原文07-10
余秋雨《我在等你》散文07-04
余秋雨散文垂釣原文及賞析10-25
余秋雨寫景散文摘抄08-16
余秋雨散文《垂釣》原文及鑒賞07-25
余秋雨散文我等不到了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