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的古詩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贈汪倫的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背景故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的這首《贈汪倫》詩,因為編進了小學語文課本,在中國大地上,幾乎無人不知。但是,如果問一下,詩中的這位主人公——“汪倫”,他的來龍去脈,他的履歷事跡,恐怕就鮮有人說得上來了。
因為,汪倫是一個普通人。
關于汪倫其人,據(jù)《李白集校注》,另有《過汪氏別業(yè)二首》,據(jù)稱也作《題涇川汪倫別業(yè)二章》,似可參證。然而,即使這首詩,也沒有什么關于汪倫的細節(jié)介紹。只知這位汪倫可能很富有,也很好客,因此有條件邀請李白到他家小住。
而且他還擁有別墅,可能在涇川的山清水秀處,正合詩人的雅興。兩人雖然初次見面,“疇昔未識君,知君好賢才”,由此可見,詩人與汪倫相當投契,一見如故。而且主人家的高規(guī)格接待,也讓詩人感動!拔襾砀幸鈿,捶炰列珍羞”,看來唐朝的“徽菜”就相當考究了。
從詩句“相過醉金罍”,“吳籥送瓊杯”來看,李白在汪氏別墅小憩,吃得開心,喝得好像更加開心。詩題下有校者注:“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
汪倫善醞,他的家釀美酒,自然是上乘的佳醪,著實令好酒的詩人,迷戀陶醉。從兩首詩中,“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酒酣益爽氣,為樂不知秋”,兩次同用“酒酣”一詞,估計是詩人手不釋杯的結果,老先生喝高了,來不及推敲,才犯了詩家的重復之忌。由此也證明“李白斗酒詩百篇”的那種米酒,在長安酒肆里出售的,由漂亮的胡姬斟進他杯子里的,大概酒精度較低。如果是二鍋頭那樣的烈性酒,一斗下肚,就該學阮步兵,作三月醉了。
但這首李白的詩,卻使詩中的汪倫,與詩一起不朽。正如王勃那篇《滕王閣序》一樣,一句“都督閻公之雅望”,那位洪州都督閻伯嶼,也跟“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同被人吟誦朗讀。歷朝歷代,在南昌任地方官者,可有一位被人記住,被人提起?
一首好詩,一篇美文,能起到這樣的效用,是出乎作者預料的。本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本是極一般的人——汪倫,卻在李白的詩中,留下永久的名聲。
在清人袁枚的《隨園詩話》中,關于對汪倫之約,有一段記載:“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钚廊恢痢D烁嬖疲骸一ㄕ,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畲笮Γ盍魯(shù)日!
因此,在車載斗量的當代作品中,要想讀到李白這樣情意真摯的,表現(xiàn)普通人的詩篇,恐怕是很不容易的了。
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覽桃花潭時,汪倫常常用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李白做這首詩贈與王倫。
2.踏歌:一種民間歌調(diào),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這是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簡析: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崩畎讓⒁酥垭x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皩⒂迸c“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tài)!皩⒂,正是小舟待發(fā)之時;“忽聞”,說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xiàn)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么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疤一ㄌ端钋С,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名家評點: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于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diào)絕千古!边@一評論是恰當?shù)摹?/p>
詩人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賞析1:
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四年(755),是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到?jīng)芸h,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倫分別時所作。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經(jīng)做過縣令,辭官后居涇縣桃花潭,家有別墅。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詩人相友好,常有詩文來往。李白這次來訪汪倫,汪倫以美酒招待他,李白臨別時寫增此詩。
這首詩以敘事開頭: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寫李白離開桃花潭時情景。此時人以登舟船也就要開了,忽然聽到岸上有人邊走邊唱的走了過來。忽聞,說明李白并不知道會有人來送行;踏歌,寫出送行這邊走邊唱從岸上走來的神態(tài)。他是誰呢?這句詩中并未直接寫出,直到最后一句才點明,原來是友人汪倫。
三四兩句敘事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用的是說話的語氣,禮拜說:桃花潭的潭水縱然有千尺那么深,卻總及不上汪倫送我的這翻情誼呵!千尺形容極深強調(diào)潭水極深,意在表明妄倫和自己的友情更深。這里用深千尺來和送我情相比,而且加上不及兩字,顯得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關于李白和汪倫的交往還有一段故事。據(jù)說汪倫曾經(jīng)寫信邀請李白:說先生喜歡游賞嗎?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飲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高興的去了。結果汪倫告訴他:桃花是潭水名這里并無桃花;萬家是一家酒店店主人姓萬,并無很多酒店。李白大笑。汪倫款待李白幾天臨行時還贈了不少禮物,親自送行。李白感其感情,寫了桃花潭絕一首。這段故事見清人袁枚的《隨園詩話》,雖屬傳說,未必真有其事,卻頗風趣。
賞析2: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fā)之時。這句使我們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送行者是誰呢?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吧钋С摺奔让枥L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憋@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后人贊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后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于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yōu)美的傳說和供旅游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
“李白乘舟桃花潭,千古悠悠汪倫情”——涇縣桃花潭。桃花潭景區(qū),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涇縣陳村鎮(zhèn)境內(nèi),距縣城34公里景區(qū)內(nèi)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既有清新秀麗、蒼巒疊翠的皖南風光,可觀山川之靈氣;又有保存完整、風格獨特的古代建筑,可發(fā)思古之幽情。
【贈汪倫的古詩】相關文章:
贈汪倫的古詩07-27
古詩贈汪倫06-08
贈汪倫古詩09-05
贈汪倫古詩09-22
古詩《贈汪倫》06-09
古詩贈汪倫的意思10-22
古詩《贈汪倫》賞析11-01
古詩《贈汪倫》教案10-02
李白的古詩贈汪倫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