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初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時間:2023-06-27 13:27:16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初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在學習中,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一、文學常識

  1、《核舟記》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學洢(yī)(約1596-約1625),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本文選自清朝人張潮編輯的筆記小說集《虞初新志》。

  二、文白互譯:

  原文:⑴明有奇(qí)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yí)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譯文:⑴明朝有個手藝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遠,(他)能夠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宮殿、器具、人物,以至飛鳥、走獸、樹木、石頭,沒有一件不是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某些東西的形狀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jīng)贈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應(yīng)當是蘇東坡泛舟游覽赤壁的情景。

  原文:⑵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中軒(xuān)敞者為艙,箬(ruò)篷(péng)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譯文:⑵小船從船頭到船尾長度大約八分多一點,高度約摸二分上下。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船艙旁邊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guān)上窗戶,就看到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刻著字的凹處。

  原文:⑶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xī)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jiǎo)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qū)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譯文:⑶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子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坐在右邊,黃魯直坐在左邊。蘇東坡、黃魯直共同看著一軸書畫手卷。蘇東坡的右手拿著手卷的右端,左手撫著魯直的背脊。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末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什么似的。蘇東坡露出右腳,黃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cè)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胸露懷,抬頭仰望,神情和蘇東坡、黃魯直不相類似。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而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一串念珠靠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來。

  原文:⑷舟尾橫臥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提醒廣大考生,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建議考生朋友們平時多積累。在此,編輯特為您準備了初二語文知識點精選合集2014,希望給您以幫助。

  譯文:⑷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船工。在右邊的船工梳著椎形發(fā)髻,仰著臉,左手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趾頭,好像在大聲喊叫的樣子。在左邊的船工右手握著蒲葵扇,左手撫著爐子,爐子上面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原文:⑸其船背稍夷(yí),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én)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遠甫(fǔ)刻”,細若蚊足,鉤畫了(liǎo)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譯文:⑸那只船的頂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著作者的題款名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像蚊子的腳一樣細小,筆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一枚篆字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原文:⑹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篛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嘻(xī),技亦靈怪矣哉!

  譯文:⑹總計在一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八扇窗;刻有箬竹葉做的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lián)、題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是挑選狹長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技藝也真神奇啊!

  三、文言詞語

  (一)、通假字

  1、詘右臂支船(“詘”通“屈”,彎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

  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

  4、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甫”同“父”,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后)

  (二)、古今異義詞

  1、嘗貽余核舟一。(嘗:古義:曾經(jīng)。今義:品嘗。)(貽:古義:贈。今義:貽誤,貽害)

  2、高可二黍許。(可:古義:大約。今義:可以。)(許:古義:左右。今義:答應(yīng)或表猜測。)

  3、其兩膝相比者。(比:古義:靠近。今義:比較,對比。)

  4、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曾:古義:尚,還。今義:曾經(jīng)。)

  5、矯首昂視。(矯:古義:舉。今義:矯正。)

  6、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奇:古義:零數(shù)。今義:奇數(shù)。)

  7、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古義:挑選。今義:簡單。)

  8、以至鳥獸、木石。(以至:古義:以及。今義:連詞,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說的動作、情況等所形成的。)

  9、罔不因勢象形。(象形:古義:雕刻各種事物的形象。今義:六書之一。)

  (三)、詞類活用

  1、臥右膝(臥: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臥)

  2、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峨冠:名詞用作動詞,戴著高高的帽子)

  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詞用作動詞,梳著椎形發(fā)髻)

  4、箬篷覆之。(箬篷:名詞用作狀語,用箬篷)

  5、石青糝之。(石青:名詞用作狀語,用石青。)(糝:名詞用作動詞,涂抹。)

  (四)、一詞多義

  1、其:①他們的(其兩膝相比者)②他的指佛印的(而豎其左膝)③那,那個(其人視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則題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2、端:①一頭,一方(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②正(其人視端容寂)

  3、可:①大約(高可二黍許)②可以(珠可歷歷數(shù)也)

  4、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②……的(兩膝)(其兩膝相比者)

  6、為:①雕刻(為宮室;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②是(中軒敞者為艙;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③刻有(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為字共三十有四)

  7、之:①的(能以徑寸之木)②代船艙(箬篷覆之)③指窗戶(閉之)④指刻字的凹處(石青糝之)⑤指豎起的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

  8、奇:①qí奇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②jī零數(sh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9、絕:①極,非常(佛印絕類彌勒)②與世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0、云:①句尾語氣助詞,可不譯(蓋大蘇泛赤壁云)②說(孔子云)

  11、并:①和(題名并篆文)②都(并怡然自樂)

  12、語:①yǔ說話(如有所語)②yù告訴(此中人語云)

  13、木:①木頭(能以徑寸之木)②樹木(以至鳥獸、木石)

  14:有:①有,與“無”相對(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②同“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15、而:①表承接(啟窗而觀)②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③表轉(zhuǎn)折,但是(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四、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2)中軒敞者為艙。

  (3)蓋大蘇泛赤壁云。

  (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2、省略句:

  (1)各隱(于)卷底衣褶中。

  (2)則題名(于)其上。

  (3)(佛印)臥右膝,詘右臂支船,

  (4)嘗貽余核舟一(量詞省略)

  3、倒裝句:

  (1)其兩膝相比者(定語后置)

  (2)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數(shù)詞后置)

  (3)其人視端容寂

  五、課文內(nèi)容理解

  1、整體感知:

  本文細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藝術(shù)形象,贊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藝(或“古代藝人的精湛技藝”),也顯示了我國古代工藝美術(shù)的卓越成就。

  2、《核舟記》說明順序:空間順序

  3、文章結(jié)構(gòu):

  核舟記:總起(1)→→→分述(2-5)→→→總結(jié)(6)

  總起(1)介紹了王叔遠雕刻藝術(shù)上的卓越成就,點明了“核舟”的主題。

  分述(2-5)具體介紹了核舟的結(jié)構(gòu),舟上的情形。

  總結(jié)(6)概括全文,贊頌技藝之精湛。

  順序:船中間(船艙):第二自然段:核舟的大小和船艙的布局。

  船頭(游覽者):第三自然段:三個游覽者的神情。

  船尾(舟子):第四自然段:舟子的發(fā)型、神態(tài)、動作。

  船背:第五自然段:題名和印章。

  4、本文寫作特色:

  ①觀察細致,描寫生動;

 、趯哟畏置,重點突出;

  ③富于想象。

  5、寫舟的正面卻不是按照“船頭—中間—船尾”這樣的順序?qū),而是將船頭和中間部分的順次加以顛倒。為什么要這樣寫?

  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艙邊的窗又竟然可以關(guān)閉,由此說起能夠引發(fā)讀者的興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像感知蘇軾當年泛舟赤壁時的優(yōu)美環(huán)境。這后一個原因尤為重要──如果我們把核舟比作一幅圖畫的話,那么,蘇、黃、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頭是畫的主體部分,而船艙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僅可以引人入勝,還可以使讀者初步領(lǐng)略這個環(huán)境中的特殊氛圍。如果按正常順序先寫船頭次寫船艙,就不會產(chǎn)生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至于最后寫船尾,這用不著細說,那兩個舟子顯然是用來烘托船頭的三位游者的。

  6、該工藝品藝術(shù)的精湛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儆昧象w積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劭涛锴閼B(tài)畢備

  7、寫三個人的神情主要是為了說明什么?文中哪句話贊嘆了雕刻技藝的高超?

  雕刻者技藝的高超“嘻,技亦靈怪矣哉”

  8、“閉’字和“啟”字相應(yīng),一啟一閉說明了什么?

  寫出了介紹的順序:由舟外到舟內(nèi)再由舟內(nèi)到舟外,引導(dǎo)讀者仔細觀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9、窗上對聯(lián)為什么要刻這十六個字,而不刻別的字?

  這十六個字是前、后《赤壁賦》中的名句,與上段“大蘇泛赤壁”相照應(yīng),切題,而且可以啟發(fā)讀者聯(lián)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們,足以見他對核舟觀察的精細。

  10、文中第三段介紹蘇東坡、佛印、魯直于船頭的位置,為什么先從中間的蘇東坡介紹起?

  因為這樣寫符合核舟的主題,蘇東坡是“泛舟”的主角。

  11、《赤壁賦》《后赤壁賦》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蘇軾。“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賦》中的句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赤壁賦》中的句子。

  12、黃庭堅是宋朝的文學家,字魯直。

  13、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是蓋大蘇泛赤壁云。

  1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一句點明了窗子具有靈活精致的特點,說明雕刻的精巧。

  15、蘇、黃二人的友好關(guān)系可以通過“左手撫魯直背”一個動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語”的神態(tài)看出來。

  16、從對佛印的神情描寫中,可以看出佛印放浪形骸、超脫塵世、豁達開朗的性格特點。

  17、第三段中作者以對人物姿態(tài)、神情的生動細膩的描述,具體說明雕刻人“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從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藝。

  18、從第四段對右邊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輕松悠閑的神態(tài),而左邊舟子的神態(tài)則顯得專注平靜。

  19文中最后一段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樣說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藝的高超。

  20、點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靈怪矣哉。

  21、最能體現(xiàn)王叔遠構(gòu)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語句是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以上就是初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核舟記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每當學完一個章節(jié),或者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往往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很混亂,那么就需要大家時常去總結(jié)一下,鑒于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篇初二語文五柳先生傳知識點大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文學常識: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段辶壬鷤鳌烦鲎裕短諟Y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桃花源記〉〉,詩有《飲酒》《〈歸園田居〉其三》

  2、人物欣賞:

  (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

  (3)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自畫像。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的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闪盍硪环矫嫠颖墁F(xiàn)實,隱居起來,不去撞擊社會矛盾的思想是消極的。

  (4)本文與,《醉翁亭記》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飲酒中自得其樂,并忘卻榮辱得失。

  醉翁:借飲酒助山水游樂之興。是與民同樂。

  3、名句及成語:

  (1)不求甚解:現(xiàn)指: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讀書只領(lǐng)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意思:不為貧而憂慮,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4、重點實詞:會意: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會;體會,領(lǐng)會。意:書中的意旨)親舊:親戚、朋友。造飲:到、往。到別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環(huán)堵:周圍環(huán)著四堵墻。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結(jié);打補丁。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茲若人:此人。儔:朋友,伴侶。觴:酒杯。嗜:愛好,喜歡。

  5、重點句子翻譯:

  (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到別人家里去喝酒,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讀書,不求甚解:喜歡讀書,但讀書只求領(lǐng)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經(jīng)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

  6、理解背誦:《五柳先生傳》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贊揚五柳先生的高潔人格并且與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yīng)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貧我是豬,我說臟話,不汲汲于富貴。

  (4)文中描寫“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詩句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看了這篇初二語文五柳先生傳知識點大全的文章,大家對這門課的知識點是不是很清楚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會考文言文知識點

  一、一詞多義

  1、見:①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見面,動詞)

 、谵D(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被,副詞)

  ③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我,代詞)

  2、相:①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命相,名詞)

  ②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宰相,名詞)

 、凼牟幌喔羟,且暫還家去(復(fù)指你,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苤χο喔采w,葉葉相交通(互相,副詞)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輔助,動詞)

  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互相,副詞)

 、咧煳淖酉嗳灰虏,馬不食粟(輔助,動詞)

 、鄤俨桓覐(fù)相士(觀察,審察,動詞)

  ⑨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她,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獬跗呒跋戮,嬉戲莫相忘。(我,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3、迎:①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ㄓ樱瑒釉~)

 、谌宋镆啾桑蛔阌笕耍ㄓ,動詞)

 、圻m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迎娶,動詞)

 、苄聥D識馬聲,躡履相逢迎(迎接,動詞)

  ⑤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投降,動詞)

  ⑥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迎接,動詞)

  ⑦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迎接,動詞)

  二、古今異義的詞

  1、下床: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

 、俟帕x:從座位上起來。

 、诮窳x:離開床

  2、多謝: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俟帕x:多多勸告。

 、诮窳x:謝謝。

  3、交通: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①古義:交錯相通。

 、诮窳x:交通運輸。

  4、可憐:可憐體無比,阿母為你求。

 、俟帕x:可愛。

 、诮窳x:讓人同情。

  5、自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俟帕x:自作主張。

  ②今義:沒有束縛,自由自在。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一、通假字

  1、木室中繩,輮以為輪。(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其槁暴,不復(fù)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曬干.)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天賦,資質(zhì).)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jié),盤繞。)

  9、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10、自余為人。(: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二、詞類活用.

 。ㄒ唬┟~作動詞.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低于)

  3、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攻占)

  4、順流而東(東進)

  5、臥而夢(做夢)

  6、故為之文以志(寫文章)

  7、外與天際(交會)

  (二)名詞作狀語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

  5、日與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詞用作狀語,向四面;數(shù)詞用作形容詞,相同)

 。ㄈ┬稳菰~作名詞

  1、其曲中規(guī)(彎曲的弧度)

  2、吾未見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絮青繚白(青山,自水)

  4、自遠而至(遠處)

  5、窮山之高而止(頂點)

 。ㄋ模┬稳菰~做動詞

  1、不知東方之既白(顯出白色)

  2、窮回溪(走到盡頭)

  3、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ㄎ澹┦箘佑梅

  1、舞幽整之潛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婦(使……哭泣).

  (六)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2、而恥學于師(以……為恥.)

  3、孔子師郯子(以……為師。)

  4、侶魚蝦而友麋鹿(以…··為侶,以……為友.)

  5、始指異之(以……為異.)

  三、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

  古義:把……做成

  今義:認為

  2、金就礪則利

  古義:文中指金屬制成的刀劍等

  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廣泛地學習

  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4、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義:不一定今義:不需要

  6、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7、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jié)果的連詞

  8、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許多人

  9、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小學教育的階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義:一種游戲方式

  11、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12、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曠遠的樣子

  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13、于是飲酒樂甚

  古義:在這個(時候)

  今義: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

  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義:這樣之后

  今義·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

  15、頹然就醉

  古義:倒喝,文中指身子傾倒的樣子

  今義:精神萎靡不振

  16、游于是乎始

  古義:從此

  今義·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

  四、虛詞歸納.

  (一)而

  1、連詞,表轉(zhuǎn)折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3)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4)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p>

 。5)惑而不從師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7)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8)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9)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0)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11)而不知其所窮

 。12)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13)小學而大遺

  2、連詞,表修飾

 。1)吾嘗終日而思矣

  (2)吾嘗跂而望矣

 。3)登高而招

  (4)順風而呼

 。5)則群聚而笑之

  (6)倚歌而和之

 。7)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8)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9)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連詞,表遞進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連詞,表并列

 。1)蟹六跪而二螯.

  (2)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3)侶魚蝦而友麋鹿

  5、連詞,表承接

  (1)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吾從而師之

  (4)擇師而教之

 。5)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6)拔草而坐,傾壺而醉

 。7)臥而夢

  (8)覺而起,起而歸

  (9)自遠而至

  6、連詞,表因果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7、連詞,表條件

  窮山之高而止

  8、與“己”運用,表陳述語氣

  如是而已

 。ǘ┭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兼詞,于之,從這里)

  2、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兼詞,于之,從這里)

  3、積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備焉(句末語氣助詞,了)

 。ㄈ┲

  1、代詞.

 。1)青,取之于藍(代靛青)

 。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代“冰”)

 。3)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識、道理等)

  (4)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指代童子)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

 。6)郯子之徒(代詞,這)

 。7)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8)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9)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10)取之無禁,用之不褐(代詞,它們)

 。11)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

  (12)故為之文以志(代詞,它,指宴游西山這件事)

  (13)圣人之所以為圣(指代這件事)

  2、助詞.

  (1)不如須臾之所學(用于定語和中心詞間,無實義)

  (2)彼童子之師(的)

 。3)非蛇蟠之穴,無可寄托者(的)

 。4)古之學者必有師(的)

  (5)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的)

 。6)月出于東山之上(的)

  (7)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任席之下(的)

  (9)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的標志)

  (10)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的標志)

  (11)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的標志)

 。1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3)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4)茍非吾之所有(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5)吾與子之所共適(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6)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8)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9)不知日之入(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初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01-07

語文會考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08-18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07-11

中考語文備考文言文《口技》知識點12-28

文言文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精選22篇)10-20

初二語文文言文同步練習07-10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12-02

高一語文知識點文言文總結(jié)12-12

《師說》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11-22

高考語文復(fù)習必背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