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鑒賞文言文的方法
在語文學習中,除了現(xiàn)代漢語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就是古漢語的學習,其中不僅僅包括文言文,還包括古詩詞。古詩詞在古漢語的基礎(chǔ)上,比文言文更加精煉,也就是說用有韻律和節(jié)奏的簡短詩句來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一精簡的特點也使很多古詩詞難以捉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鑒賞文言文的方法,參考一下。
一、認真審讀,整體感知鑒賞詩歌。
首先應(yīng)讀懂詩歌,力求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主旨、情感傾向。這當然要從詩的文字符號入手,在文本上下一番苦功,反復咀嚼,但一些提示性的信息,如標題、作者、注釋等也是不可忽視的。
標題往往包含許多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思想內(nèi)容、情感傾向、詩歌類型等,有助于把握詩歌內(nèi)容,理解主題;作者能揭示詩歌的背景、創(chuàng)作的思想傾向等;注釋往往是對關(guān)鍵詞句、時代背景的交待,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在鑒賞時,對這些輔助性的東西一定要予以足夠的重視。
二、合理想像,感悟意境
鑒賞古詩的關(guān)鍵在于準確把握意境。所謂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情意與詩中描繪的圖景相融合而形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境界。品味詩歌的意境,離不開想像。鑒賞詩歌應(yīng)抓住具體的意象,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像去補充、拓展、豐富詩歌的意境。
三、吟詠推敲,品味語言
詩貴含蓄。由于詩歌要用極小的篇幅容納豐富的意蘊,所以,與其它文學作品的語言相比,詩歌語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鑒賞詩歌,如果對詩歌的語言意思不了解,就很難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語言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品味關(guān)鍵詞語。動詞、修飾語、疊詞、表顏色的詞等都是要關(guān)注的對象,而改變了詞性的詞,應(yīng)特別予以重視。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詩眼”或“詞眼”。
其次,品味變化了的句式。詩歌為了格律的需要,給讀者留下藝術(shù)想像的空間,不僅改變詞性,還常常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品味語言,還需將這些詩句還原,把握詩意詩情。如“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秋興八首》)讀起來不知所云,但實際上是運用了倒裝,正常的語序應(yīng)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倒裝的目的只是要強調(diào)“香稻”、“碧梧”,通過稻粒的富足、梧葉的茂盛來反映盛世氣象。
第三,品味修辭技巧。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把握表達效果,有助于正確把握詩句的深刻內(nèi)涵。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第16題“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楊萬里《暮熱游荷池》)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的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詩人的憐愛喜悅之情。
四、明辨技法,賞析妙處
古典詩歌常通過各種表達技巧的運用曲折而藝術(shù)的抒情言志。鑒賞詩歌,也應(yīng)從整體著眼,立足主旨,賞析表達技巧運用的妙處。如2005年高考全國卷Ⅱ鑒賞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在把握了詩人冬至夜客居邯鄲驛站時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情感后,就很容易理解“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了。這兩句詩是詩人想像夜深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議論自己這個遠行之人,從而將自己對家人的深切思念表達得含蓄而深沉。
拓展內(nèi)容
文言文教方法介紹
一、誦讀結(jié)合法
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方法,是整體感知的有效途徑。對于文言文來講,文言虛詞和句式往往會直接表現(xiàn)文章的語氣和作者的情緒、情趣,而文章的句讀則簡直就是作者的情感節(jié)奏。誦讀文言文的過程不僅是正音識字的過程,也是解詞悟意、揣摩思考的過程。文言文教學必須在反復誦讀中品味語言之精練、意境之優(yōu)美、內(nèi)涵之豐富。因為,通過誦讀和背誦,整篇文章記熟了,文中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也就掌握了。此外,誦讀的文言文越多,就越能觸類旁通。當然,誦讀時最好能做到整體吞咽,全文背誦,延時咀嚼。這樣,才能不斷回味,常讀常新,進而更好地把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積累文言知識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二、關(guān)鍵詞句法
文言文教學中,學生一旦學會抓關(guān)鍵詞句就會腦中有綱,心中有句,做到文不離言,言中有文。例如,《六國論》的中心論點是通過兩個判斷句提出的`;教學《勸學》,引導學生明確《勸學》的總論點后,就應(yīng)及時分析可以及已的含義;《五人墓碑記》表明作者寫作目的的一句話是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正確理解關(guān)鍵詞以的含義(表示行為和目的的連詞),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學習《始得西山宴游記》,結(jié)合文言虛詞而的用法,可以做這樣一些處理:
。1)結(jié)合表修飾關(guān)系的而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散步時是緩緩的?為什么作者游賞時是漫無目的的,并由此引導學生開展對課文內(nèi)容的挖掘;
。2)結(jié)合表順承關(guān)系的而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提出問題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并由此引導學生展開對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
。3)結(jié)合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而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和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分析作者寄情于山水和聊以忘憂的傲世情懷。
三、直譯回譯法
直譯的基本要求是如實地表達文章的本意,即要做到不誤解、不遺漏、不濫增,以及語句的翻譯要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習慣。所謂回譯,就是把文言文譯成現(xiàn)代文后再把現(xiàn)代文譯回文言文。這是一種雙向可逆的學習過程。具體做法是,將文言文譯成現(xiàn)代文后再將譯出的現(xiàn)代文復原成文言文,然后再把文言文中的關(guān)鍵詞語或結(jié)構(gòu)譯成現(xiàn)代漢語的詞語或結(jié)構(gòu)。這樣做,雖然從文言文而現(xiàn)代文,又從現(xiàn)代文而文言文,看上去好像是費了很多時間,但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在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互譯中,將文言文當成現(xiàn)代文分析,將現(xiàn)代文當成文言文理解,進而將相應(yīng)的內(nèi)容都爛熟于心。
總而言之,學習文言文既要重視言,又要加強文。因為,文是興趣的前提,言是理解的工具。所以,文言文教學一定要以文帶言,以言促文,二者千萬不可偏廢。
速記文言文的方法
背誦有兩個明顯的功能: 一、能幫助深入理解內(nèi)容; 二、能提高閱讀翻譯的效果。因此學習文言文最好熟讀到背誦,這對文言文閱讀翻譯的益處頗大。背誦文言文不等于死讀硬背,而應(yīng)講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方法一、化整為零法。
把一篇文言文當作一個整體去籠統(tǒng)地讀,這便像“囫圇吞棗”,應(yīng)把這個整體分析成若干意義段落進行分段熟讀才好。一篇課文經(jīng)過意義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線索與作者的思路,對所寫的人物和事物的來龍去脈,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照生活的邏輯和照人地時與前因后果的交代,貫穿起來。層次既清楚了,熟讀之后,很快就能背誦。背誦應(yīng)分段背,各個突破,直到全部背完為止。
方法二、抄讀法。
這是眼、口、手、心綜合運用于背誦的方法。眼看文章的字、詞、句,口念文章的字、詞、句,手寫文章的字、詞、句,心想文章的字、詞、句。抄抄讀讀,讀讀抄抄,不要多時,讀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讀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夠全部背誦完。當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過對它們的熟記而背出。
方法三、累進法。
采用此法有如滾雪球,即先讀第一句,即背誦第一句;再將第一二句連讀,即要求第一二句連背。依次類推,滾動前進,累積背完全文為止。
方法四、三抓法。它是以自然段為單位實行三抓。
當要背誦《戰(zhàn)國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運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個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體現(xiàn)的作者思路,文章脈絡(luò)──交鋒發(fā)生在秦王與安陵君之間,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雙方斗爭的前奏。情節(jié)開端部分。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這些提示去背課文就容易些。
方法五、照看譯文背誦法。即由語體文返回文言文。
如要背誦歐陽修《醉翁亭記》,可以先將它逐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即“古譯今”),然后根據(jù)所譯的漢語,再返回古代漢語(即今譯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從譯文回復到原來的文言文,多次反復,這不但練習了古譯今,而且可以比較古今詞法句法,背誦原文,不論其長短,都是易為的。
以上五法,對于背誦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個方法,固然可以采用,幾個方法,綜合運用,似乎更好一些。總之,采用何法,沒有定規(guī),一個是各人所喜愛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這是主觀的一面,另一個則看客觀的背誦效果了,采取的某法既快(背誦得快)又好(背誦準確),那么那個法就是一個最佳的方法。
文言文答題方法與技巧
文言文閱讀
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準備,就會發(fā)現(xiàn),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部分和《資治通鑒》中的名段;以《孟子》《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淺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筆記文;以《夢溪筆談》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說。從以往的選文看,高考雖說回避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但倡導并弘揚真善美是永恒的時代主題,結(jié)合當前反腐倡廉和社會輿論看,對忠臣廉吏的價值判斷依然會影響高考文言文的選文。
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
帶著“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jié)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guān)鍵作用的詞句要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推導。認真閱讀最后一道有關(guān)內(nèi)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文言實詞題
答題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lián)系上下文,前后照應(yīng),保持一致。
實詞理解: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
古今異義題
答題技巧:古代多單音節(jié)詞,所以看到類似于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的詞,古義盡可能分開理解。要具體、形象。分開解釋的含義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與上下文保持一致。四個選項比較、權(quán)衡,增強準確性。
古今異義: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
文言文翻譯方法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shù),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后,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翻譯時的標準是做到信、達、雅。
翻譯的方法,大致可總結(jié)為對、換、留、刪、補、調(diào)六個字。
(1)、對,就是對譯,逐字逐句落實。如:
鄭 人使我掌 其 北門之 管。
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的北門的鑰匙
(2)、換,就是用現(xiàn)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如上句中的:使─讓; 其─他們的;管─鑰匙。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詞匯、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 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號、政區(qū)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稱等,均不必翻譯,原樣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門就是這樣。
(4)、刪,就是刪去文言文中某些虛詞。 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只起其語法作用,在翻譯時不必也不能落實,只要不影響語氣,就可以刪去。如:句首的狀語詞,在句中表順接的一些連詞,起補足音節(jié)或停頓,只起結(jié)構(gòu)作用的助詞,均可略去不譯。
(5)、補,就是補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語序。如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裝等。 在翻譯時就要把這些倒置的成分調(diào)整過來,否則就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
文言文斷句方法
一、走四步路
學生給文言文標點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一邊看一邊往上標點,看完了,也就標完了。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卻又無法改正。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在給文言斷句時,應(yīng)引導、訓練學生走四步路。
1.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節(jié)。此時切勿動手標點,如一遍讀完不能理解,可連續(xù)讀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或?qū)哟,先斷出幾個大的段落或?qū)哟危藭r注意句首、句末虛詞,這樣憑借段落、層次或句首、句末虛詞,把確有把握的地方斷開來。
3.對每一段落或?qū)哟伟凑涨昂箜樞颍瑥念^到尾地進行解剖,分出若干個句子,加上恰當?shù)臉它c。
4.通讀全文,進行檢查,對個別疑難之處,可根據(jù)上下文給以推斷。
這樣,我們對上文經(jīng)過通讀,就能了解文意及層次。本文是講湖陽公主新寡,帝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兩層:一是微觀湖陽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詢問宋弘,了解男方的態(tài)度;旧狭私馕恼碌拇笠庵螅憧砂凑諒拇蟮叫,逐層、逐句標點。
二、抓五關(guān)鍵
給文言標點,有時是有方法可循,有關(guān)鍵可抓的。在我們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關(guān)鍵之時,就會給文言斷句帶來一定的方便。在這方面,主要要求學生抓五關(guān)鍵。
1.抓主謂賓進行斷句。我們知道,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語法知識劃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例前文中的朝臣是論的賓語,當屬上,不能作觀的主語,即此處標點應(yīng)為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而不能斷成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另如方且圖之的之,是屬上還是屬下?按現(xiàn)代漢語習慣,容易把之和后連起來讀。但這里之是圖的賓語,應(yīng)屬上,即此處應(yīng)斷為方圖且之,后弘被引見,而不能斷為方且圖,之后弘被引見。
2.抓修辭知識(對偶、排比等)斷句。因為古人寫文章講究語句對稱整齊,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數(shù)和結(jié)構(gòu),這可供我們斷句時參考。如前文中帝引用的諺語,應(yīng)斷作貴易交,富易妻,臣聞之言應(yīng)斷作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抓對話標志曰、云、言等斷句。古人對話時,大多數(shù)有表示說的曰、云、言等,而這些正為我們斷句時提供了方便。如前文中的主曰,帝曰,帝顧謂主曰等。
4.抓句末語氣詞斷句。正如上文所說,一些虛詞常放在句末表各種語氣,這是我們斷句時的重要參考。
5.抓句首助詞斷句。同樣,一些助詞常放在每句話或分句的開頭,這也告訴我們在有這些詞的地方前后可以分開。
當然,要能為文言文正確斷句,首先做到的是必須遵循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yīng)該做到標點后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做到標點后的每一句話的內(nèi)容都符合情理,做到標點后的語法和語言現(xiàn)象和古代漢語相符合。在此,我們按照這些基本要求,運用上面所說的方法,就可以給前面例文進行如下斷句:
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圖之。后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
總而言之,正確地給文言斷句不是十分容易的事,除了遵循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運用適當?shù)姆椒ㄍ猓必須具備比較豐富的古漢語知識,同時還應(yīng)多讀古書,經(jīng)常實踐,這樣才能逐步做到標點正確,閱讀文言的能力也就會隨著有較大的提高。
文言文誦讀方法
文言文學習中誦讀是核心、是關(guān)鍵、是文言文學習的立足點。
朱自清先生對誦讀有獨到見解,他認為:“誦!
由此可以看出,在誦讀教學中,除掉老師的范讀外,學生所要作的就是“跟著讀”、“練著讀”、“背誦”和“看著書(讀)”。
換句話說,誦讀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探究的學習過程。
讀,首先要聽老師范讀。從老師的范讀中應(yīng)該領(lǐng)悟些什么,請看梁實秋先生回憶他的老師徐錦澄先生講課:
好文章擲地作金石聲,那也許是過于夸張,但必須可以瑯瑯上口,那卻是真的。從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調(diào)、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所蘊藏著的意義,都要通過朗誦表達出來。
而學生在聽老師的范讀中,也正要獲得對文章的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觀的印象和認識,從而激發(fā)起自己誦讀的欲望,以達到進一步“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的目的。
腔調(diào)、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文字所蘊藏著的意義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讀得出來的,它是學生在不斷地聽范讀、跟著讀、練著讀的誦讀過程中逐步體會、領(lǐng)悟、感知得來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讀音正確。
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間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讀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課文注釋中對這一些都注明了讀音,要依據(jù)注音,認真讀準。
這里要著重提一提“破讀”的問題。所謂“破讀”,就是改變字(詞)的讀音以區(qū)別不同的意義或詞性的一種方法。如“衣”用作名詞時讀yī,用作動詞(穿衣)時讀yì;“食”在表示吃時讀shí, 在表示給人吃時讀sì。
不過現(xiàn)在有的破讀音已經(jīng)進入現(xiàn)代漢語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詞)讀hǎo,愛好的“好”(動詞)讀hào,難易的“難”(形容詞)讀nán,災(zāi)難的“難”讀nàn等等。
而有些破讀現(xiàn)在已不加特別區(qū)分,如葉公好龍的“葉”,舊讀shè,現(xiàn)在可以讀為yè了。掌握破讀,對辨析詞性詞義,加深對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注意停頓。包括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能正確劃分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表明了對語句層次和大意的正確理解,這要在對詞句含義理解的訓練中,通過誦讀來實現(xiàn)。
此外,還要注意讀出語氣、讀出語勢,等等。
實際上,誦讀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chǔ)上,反復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誦的學習過程。
【語文鑒賞文言文的方法】相關(guān)文章:
語文詩歌鑒賞方法12-08
語文鑒賞詩詞方法介紹11-27
語文文言文鑒賞題05-02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方法03-18
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方法11-19
最新的2017高考語文散文鑒賞的方法11-15
經(jīng)典文言文鑒賞高中03-18
文言文南轅北轍鑒賞05-14
口技文言文鑒賞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