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

時間:2024-05-25 11:14:58 海潔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

  也

  語氣助詞 經(jīng)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可不譯。

  1、表示判斷語氣 死生,晝夜事也。 (《〈指南錄〉后序》)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語氣 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指南錄〉后序》)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負吾師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詞的句子,仍然是一種表否定的肯定。)

  3、表示疑問語氣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莊暴見孟子》)

  (“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說》)

  矣

  語氣助詞

  1、用于陳述句尾;蛑隙ㄕZ氣,可譯為“了”,也可不譯;或助已然語氣,說明事情已實現(xiàn),可譯為“了”;或助將然語氣,說明事情將要實現(xiàn),可譯為“了”。

  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 (《赤壁之戰(zhàn)》)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赤壁之戰(zhàn)》)

  2、用于感嘆句。助感慨、譏刺、贊頌語氣,可譯為“了”“啊”。

  嗚呼,烈矣! (《譚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請求、勸勉、禁止語氣,可譯為“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 (《信陵君竊符救趙》)

  4、用于疑問句,助疑問語氣。 年幾何矣? (《觸龍說趙太后》)

  者

  助詞

  1、 在別的詞(形容詞、動詞)或短語后,組成名詞性短語?勺g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

  將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指南錄〉后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采草藥》)

  2、“者”用在判斷句或定語后置句中,起提頓作用(或說是一種標志),不譯。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3、 在判斷句或定語后置句中,起提頓作用(或者說是一種標志)。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鴻門宴》)

  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赤壁之戰(zhàn)》)

  4、“者”有時放在時間詞后,起語助作用,可不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5、“者”有時放在數(shù)詞之后,可譯為“個”“樣”之類。

  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戰(zhàn)》)

  6、“者”有時用在句末,可譯為“……似的”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黔之驢》)

  7、用在因果復句中,起提頓作用,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勸學》)

  于

  介詞

  1、 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到”、“到”“在”“自”“從”、“在……方面”“在……中”、“向”“跟”“同”“從”“自”“對”“對于”“給”、“由于”“因為”等。

  積于今六十歲矣。 (《捕蛇者說》到)

  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赤壁之戰(zhàn)》到)

  得復見將軍于此。 (《鴻門宴》在)

  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輸》在……方面)

  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赤壁之戰(zhàn)》向)

  故燕王欲結于君。 (《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師說》對、對于)

  然后知生于憂患……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由于、因為)

  2、 放在形容詞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勸學》比)

  良曰:“長于臣。” (《鴻門宴》比)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tài),可不譯。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五人墓碑記》)

  3、 放在動詞之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 (《赤壁之戰(zhàn)》)

  4、 復音虛詞“于是”,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 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代漢語用法相同。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記》)

  (二) 放在謂語之前或之后,“于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相當于“在這”“從這”等。

  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 (《崤之戰(zhàn)》“從這時”)

  所

  助詞

  1、 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八弊纸Y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送東陽馬生序》)

  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指南錄〉后序》)

  “所”和動詞結合,后面再有名詞或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指南錄〉后序》)

  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

  (《信陵君竊符救趙》)

  2、 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錄〉后序》)

  3、 復音虛詞“所以”!八焙汀耙浴边B用,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可譯為“……的原因”;一種表示目的、手段、工具、憑借等,可譯為“用來……的”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說》)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信陵君竊符救趙》)

  乎

  一、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欲安所歸乎? (《赤壁之戰(zhàn)》)

  2、表測度語氣,常和表示測度的語氣詞“殆”“得無”“無乃”等前后呼應,可譯為“吧”。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崤之戰(zhàn)》)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孟子〉兩章》)

  3、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呀”等。

  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馮諼客孟嘗君》)

  4、表反詰語氣,常和語氣詞“豈”“其”“寧”等,或疑問代詞“安”“胡”等前后呼應。譯為“嗎”或“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涉世家》)

  5、形容詞詞尾,同“然”。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

  二、介詞 用法與介詞“以”基本相同。

  焉

  一、助詞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于是余有嘆焉。 (《游褒禪山記》)

  ……如樂作焉。 (《石鐘山記》)

  有時用于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鐘于我何加眼焉! (《〈孟子〉兩章》)

  形容詞詞尾,同“然”。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

  二、代詞 第三人稱,可譯為“他”“它”。

  謹食之,時而獻焉。 (《捕蛇者說》)

  三、兼詞 兼有“于”“此”,可譯為“在這里”“到這里”。

  微波入焉。 (《石鐘山記》

  有青麻頭伏焉…… (《促織》)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與

  一、介詞

  1、介出動作的另一施事者,組成介詞結構,作狀語?勺g為“跟”“同”。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字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促織》)

  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介出動作涉及的對象,組成介詞結構,作狀語?勺g為“給”“替”。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陳涉世家》)

  3、比較的對象,組成介詞結構,作狀語。可譯為“跟……相比”

  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公輸》)

  二、連詞

  1、連接并列的兩個詞、兩個短語,作主語或定語?勺g為“和”“跟”等。

  ……而戶口則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與屋之數(shù)常處其不足,而戶與口之數(shù)常處其有余也。 (《治平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師說》)

  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屈原列傳》)

  2、“與其”和“孰若”“不如”“寧”等虛詞相呼應,用在選擇分句中,表示取舍。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馮婉貞》)

  三、語氣助詞

  表示疑問、反詰、測度、感嘆等語氣。同“歟”。

  1、 表示詢問語氣,用在是非問句的末尾,譯為“嗎”;用在特指問句和選擇問句的末尾,譯為“呢”;用在選擇問句中常與選擇連詞“抑”相配合。

  子非三閭大夫歟? (《屈原列傳》)

  2、 表示測度語氣,兼有感嘆意味,常與“其”等語氣副詞前后呼應,可譯為“吧”。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大概)由(仲由)與(吧)?” (《論語·公冶長》)

  3、 表示反詰語氣,兼有感嘆意味,有時與“豈”“得非”“獨”“況”等虛詞前后呼應, 可譯為“嗎”或“吧”。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五人墓碑記》)

  4、 表示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吧”。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啊)! (《師說》)

  然

  一、連詞

  1、主要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可是”“但是”。

  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 (《赤壁之戰(zhàn)》)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鴻門宴》)

  2、“然而”,可譯為“如此(這樣),可是……”。

  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 (《〈指南錄〉后序》)

  3、“然則”,可譯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

  然則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二、代詞 相當于口語中“這樣”“如此”。

  輮使之然也。 (《勸學》)

  不然,籍何以至此? (《鴻門宴》)

  三、助詞

  1、用在形容詞后,作為詞尾,相當于口語的“……地”。

  大石……森然欲搏人…… (《石鐘山記》)

  2、用在名詞或短語之后,前面有“若”“如”“猶”等詞與之照應的,可譯為“……的樣子”“一般”“那樣”。

  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核州記》)

  [附]“然”作謂語,作用相當于動詞,意為“是的”“對的”,常見于應對之詞。

  成然之。 (《促織》)

  若

  一、代詞

  1、 表對稱,第二人稱,相當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鴻門宴》)

  2、 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那樣”“如此”。

  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論語·憲問》)

  二、連詞

  1、 表假設,常用在復句前一分句中,可譯為“如果”“假如”等。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赤壁之戰(zhàn)》)

  2、 表選擇,相當于“或”“或者”。

  諸將以萬人若以一郡降者,封萬戶。 (《高祖本紀》)

  三、助詞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和“然”的作用相似,可譯為“……的樣子”“地”。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惆悵地) (《司馬相如列傳》)

  [附]“若”作動詞,表示比擬或比較,可譯為“像”“如”“比得上”等。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nóng)而已矣。 (《論貴粟疏》)

  為

  一、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為”等。

  如姬為公子泣…… (《信陵君竊符救趙》)

  請為將軍籌之。 (《赤壁之戰(zhàn)》)

  2、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赤壁之戰(zhàn)》)

  公為我獻之。 (《鴻門宴》)

  3、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晏子使楚》)

  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

  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

  6、表示被動關系,可譯為“被”。有時構成“為所”或“為……所”。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荊軻刺秦王》)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赤壁之戰(zhàn)》)

  7、“為”與句中的短語組成介賓結構,可譯為“在……的時候”,《辭!纷⑨尀椤叭绻。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晏子使楚》)

  王甚喜人掩口也,為近王,必掩口。(《韓非子》)

  二、助詞 用在疑問句之后,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何”“焉”配合用,可譯為“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鴻門宴》)

  因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 (《張衡傳》)

  2、 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依據(jù),可譯為“趁著”“按照”“憑借”。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過秦論》)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 (《鴻門宴》)

  3、 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方式,可譯為“由”“經(jīng)過”“通過”。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連詞

  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于是”“便”“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戰(zhàn)》)

  相如因持璧卻立…… (《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因為”。 振聲激揚,伺者因之覺知。 (《張衡傳》)

  何

  一、疑問代詞

  1、用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2、 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里”“什么”!昂巍钡奈恢靡话阍趧釉~前,譯時,“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戰(zhàn)》)

  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

  3、 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然者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二、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戰(zhàn)》)

  徐公何能及君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2、 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復音虛詞

  1、“如何”“若何”“奈何”,都是動詞性短語,常作謂語,譯為“怎么辦”。

  2、“如……何”“若……何”“奈……何”,一般可譯為“對(把)……怎么辦”。

  3、“何如”,可譯為“怎么樣”;又用于比較,相當于“孰與”。

  4、“無何”,可譯為“沒有多久”。

  且

  一、連詞

  1、 表示并列關系。有單用“且”的,有構成“且……且……”“既……且……”式的?勺g為“又”“又……又……”“既……又……”“一邊……一邊……”等。 河水清且漣漪。 (《伐檀》)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2、 表示遞進關系,或引起推論,可譯為“而且”“況且”“尚且”。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以久! (《赤壁之戰(zhàn)》)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 (《赤壁之戰(zhàn)》)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鴻門宴》)

  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焉…… (《師說》)

  3、 表示選擇關系,可譯為“還是”“或者”。

  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酈生陸賈列傳》)

  二、副詞 相當于“將”“將要”,“暫且”“姑且”。

  不出,火且盡。 (《游褒禪山記》)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孔雀東南飛》)

  而

  一、連詞

  1、 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 (《勸學》)

  2、 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勸學》)

  3、 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因而”“便”,或不譯。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石鐘山記》)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赤壁之戰(zhàn)》)

  4、 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勸學》)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鴻門宴》)

  5、 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馮婉貞》)

  6、 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徐而察之。 (《石鐘山記》)

  吾嘗終日而思矣…… (《勸學》)

  二、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可譯為“你的”,用法同“乃”;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促織》)

  三、復音虛詞 “而已”相當于“罷了”;“既而”“已而”可譯為“過一會兒”“不久”。

  之

  一、代詞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勺g為“他(他們)”“它(它們)”。也可作第一人稱,譯為“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非生而知之者。 (《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之至湖口。 (《石鐘山記》,代人,作兼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我) (《信陵君竊符救趙》)

  2、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此”。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 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赤壁之戰(zhàn)》)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2、 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游褒禪山記》)

  3、 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前置的賓語和動詞或介詞之間,“之”可不譯出。 宋何罪之有? (《公輸》)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說》)

  4、 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5、 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是一個整體概念)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頃之,煙炎張?zhí)臁?(《赤壁之戰(zhàn)》)

  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毛遂自薦》)

  則

  一、連詞

  1、 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后兩層意思?勺g為“就”“便”,或“原來是”“已經(jīng)是”“原來已經(jīng)”。

  每聞琴瑟之音,則應節(jié)而起。 (《促織》)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

  臨視,則蟲集冠上。 (《促織》)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石鐘山記》)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崤之戰(zhàn)》)

  2、表示假設關系。有的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于“那么”“就”。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

  3、表示并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表示兩個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勺g為“就”,或不譯。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師說》)

  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勺g為“可是”“卻”;“雖然”“倒是”。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師說》)

  其室則遠,其人則近。 (《論語·學而》)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二、副詞

  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也。 (《捕蛇者說》)

  乃

  一、副詞

  1、 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于是”。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 (《赤壁之戰(zhàn)》)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 (《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石鐘山記》)

  劉表治水軍,蒙沖斗艦乃以千數(shù)。 (《赤壁之戰(zhàn)》)

  3、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

  臣乃敢上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 用于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赤壁之戰(zhàn)》)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二、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三、連詞 譯為“若夫”“至于”“如果”。

  乃所愿,則學孔子也。 (《孟子》)

  其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2、第三人稱代詞,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藺相如列傳》)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譯為“我的”“我(自己)”。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赤壁之戰(zhàn)》)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4、指示代詞,表遠指。作定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的”。

  則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禪山記》)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游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戰(zhàn)》)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石鐘山記》)

  二、副詞

  1、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測度語氣,可譯為“大概”“或許”“可能”。

  其皆出于此乎? (《師說》)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孟子〉兩章》)

  2、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反詰語氣,可譯為“難道”。

  其孰能譏之乎? (《游褒禪山記》)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崤之戰(zhàn)》)

  3、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婉商語氣,可譯為“還是”。

  汝其勿悲! (《與妻書》)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崤之戰(zhàn)》)

  4、放在句首或謂語前,表示期望語氣,可譯為“可要”“一定”。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伶官傳序》)

  三、連詞

  1、 表示假設,可譯為“如果”。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 (《送東陽馬生序》)

  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 (《采草藥》)

  2、表示選擇,可譯為“還是”“是……(還)是……”。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

  四、助詞 沒有實在意義。 霰雪紛其無垠兮。

  以

  一、介詞 常帶賓語,用作狀語或補語,表示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借的對象、產(chǎn)生的原由等。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譯為“拿”“用”“憑借”“依據(jù)”“按照”“用(憑)……身份”等。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荊軻刺秦王》)

  余船以次俱進。 (《赤壁之戰(zhàn)》)

  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 (《送東陽馬生序》)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信陵君竊符救趙》)

  于是辭相印不拜,翌日,以資政殿學士行。(《〈指南錄〉后序》)

  2、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戰(zhàn)》)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崤之戰(zhàn)》)

  4、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

  臣宜從,老不能,請數(shù)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以送公子。 (《信陵君竊符救趙》)

  5、 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 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信陵君竊符救趙》)

  6、“是以”,相當于“因此”“所以”;“以是”,相當于“因此”“由此”。

  7、“有以”,相當于“有什么……”;“無以”,相當于“沒有什么……”。

  8、“何以”,可譯為“怎么”“根據(jù)什么”“用什么”“因為什么”等。

  二、連詞

  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游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而”,或省去。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3、表示目的關系,可譯為“而”“來”“以致”等。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

  斂貲財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記》)

  4、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因為”。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5、表示修飾關系,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歸去來兮》)

  三、副詞 通“已”,可譯為“已經(jīng)”。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附]動詞:“以”,認為;“以……為”,“用……作”“把……看作(當作)”。

  動詞“以”用如名詞,可作“緣由”“原因”。

  虛詞有:

  一、介詞

  1、表示時間處所方向:從、自從、自、打、到、往、在、由、向、于、至、趁、當、當著、沿著、順著

  2、表示方式、方法依據(jù)、工具、比較:按、按照、遵照、依照、靠、本著、用、通過、根據(jù)、據(jù)、拿、比

  3、表示原因、目的:因、因為、由于、為、為了、為著

  4、表施事、受事:被、給、讓、叫、歸、由、把、將、管

  5、表示關涉對象:對、對于、關于、跟、和、給、替、向、同、除了

  二、連詞

  1、同、和、跟、與、及、或、以及(連接詞和短語)

  2、而、而且、并、并且、或者(連接詞語或者分句)

  3、不但、不僅、雖然、但是、然而、如果、與其、因為、所以(連接復句中的分句,復句中常見的關聯(lián)詞語.在這里要注意,復句中也有用副詞連接的.副詞現(xiàn)在大多書中列為實詞類。)

  三、助詞

  1、結構助詞:的、得、地、

  2、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

  3、比況助詞:似的、一樣、一般(般)

  4、其他助詞:給、連、們、所

  四、語氣詞

  1、表陳述語氣:的、了、吧、呢、啊、著、嘛、唄、罷了、而已、也罷、也好、啦、嘞、嘍、著呢

  2、表疑問語氣:嗎、么、呢、啊、吧

  3、表祈使:吧、了、啊

  4、表感嘆:啊

【高考文言文十八個虛詞考點詳解】相關文章:

高考文言文虛詞因的用法10-21

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11-10

高考語文必考文言文虛詞者的用法07-20

文言文虛詞與用法08-04

文言文虛詞而的用法06-25

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也的用法知識梳理10-07

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09-25

高考文言文《赤壁賦》考點梳理12-21

高中文言文常用虛詞08-19

高中常用文言文虛詞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