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廂記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jié),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yǎng)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西廂記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西廂記心得體會1
元代著名戲劇家王實甫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yōu)秀的戲曲作家之一,他的雜劇《西廂記》至到現(xiàn)地仍被認為是中國最優(yōu)秀的雜劇之一。
《西廂記》重點刻劃了張生,崔鶯鶯、紅娘、老夫人形象,圍繞“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展開故事情節(jié),表達了對封建禮節(jié)的不滿。
近日,又重讀《西廂記》,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三個問題應會值得重視一下。
首先,是關(guān)于戲劇透露出來的對“佛門“的看法。全劇發(fā)生的地點是圍繞在普救寺及其周圍。張生與鶯鶯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愛的。普救寺是個寺院,是個佛門境地,佛講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卻把這個愛情故事發(fā)生地點設在普救寺,這實在是大有意味。另外,這個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眾生,幫助人生擺脫苦海。但是,當孫飛虎圍寺扮親時,不知是誰在救誰。為何在王實甫筆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據(jù)考證,元代統(tǒng)治者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都享有特權(quán),因此,僧俗成為統(tǒng)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實甫通過這些來諷刺當時的“佛門”,也間接嘲笑當時的統(tǒng)治者,由此可見,王實甫的筆力,在講述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還不斷嘲諷當時的政治。
第二,有關(guān)于老夫人的形象。許多評論者都認為老夫人是個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爾反爾,是張崔愛情道路上的絆腳石。這些都是從反封建禮教來講的。那有沒有誰真正試著為老夫人想一想?我認為,老夫人是十分疼愛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個非常具有母愛的人。一開頭,老夫人就道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這么一個女兒,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愛傾注在鶯鶯身上。來到寺中,怕鶯鶯悶,特別叫紅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關(guān)心女兒。在對待張生的態(tài)度的問題,也是建立在自己對女兒鶯鶯愛的基礎上。鶯鶯本是相國千金,從小就是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雖說張生的父親以前做過官,但50多歲就早逝了,家里積蓄肯定不多了。鶯鶯嫁過去后能象之前在家里過得一樣嗎?老夫人肯定會從客觀物質(zhì)方面為鶯鶯著想。逼張生上京也是為鶯鶯著想。在當時,張生作為一名讀書人,卻不上京趕考,在當時可以說是“不務正業(yè)”的人。試想想,哪一位母親愿意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不務正業(yè)”的人呢?歸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鶯鶯,如果不是因為愛她,她何必這么操心呢?可能讀者會覺得奇怪,老夫人最后不是賴婚嗎,她把鶯鶯嫁給自己的侄子鄭恒,這難道也是愛女兒的表現(xiàn)?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老夫人。鄭恒為了娶鶯鶯,謊稱張生娶尚書之女,具體時間具體地點,還聲稱自己是目擊見證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氣張生,一方面也沒想到自己的侄子會吭她。因此,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關(guān)于這部戲劇的喜劇因素問題。許多人都認為這部雜劇是喜劇,因為最后是大團圓結(jié)局。但是這部喜劇又有別于其他一般的喜劇。通常喜劇除了大團圓結(jié)局外,善的得到好報,惡的受到懲罰,善的戰(zhàn)勝惡的。《西廂記》中的沖突主要是張崔與老夫人之間的沖突,老夫人是惡的一面。故事到最后,張崔向老夫人妥協(xié),張生上京趕考,高中后回來娶鶯鶯,而老夫人也沒有受到懲罰,她的愿意“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滿足。也就是說,在這部戲劇中,是善惡兩方都得到滿足,不同于一般喜劇的結(jié)尾。
讀西廂記心得體會2
《西廂記》是中國古典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崔鶯鶯與張生的纏綿曲折的.愛情故事,表現(xiàn)了兩人為了愛情而敢于與命運,封建制度等抗爭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崔相國死了,夫人鄭氏攜小女崔鶯鶯,送丈夫靈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暫住河中府普救寺。崔鶯鶯與紅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書生張生。張生見到鶯鶯容貌俊俏,為能多見上幾面,便住進西廂房。
張生從和尚那知道鶯鶯小姐每夜都到花園內(nèi)燒香。他來到后花園內(nèi),偷看小姐燒香。張生夜夜苦讀,感動了小姐崔鶯鶯,她對張生即生愛慕之情。
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便率領五千人馬,將普救寺層層圍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內(nèi)交出鶯鶯做他的“壓寨夫人”。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張生先用緩兵之計,穩(wěn)住孫飛虎,然后寫了一封書信給杜確,讓他派兵前來,打退孫飛虎。但崔老夫人在酬謝席上以鶯鶯已許配鄭恒為由,讓張生與崔鶯鶯結(jié)拜為兄妹,使張生和鶯鶯都很痛苦。
自那日聽琴之后,多日不見鶯鶯,張生害了相思病,趁紅娘探病之機,托她捎信給鶯鶯,鶯鶯回信約張生月下相會。夜晚,鶯鶯在后花園彈琴。張生聽到琴聲,急欲與小姐相見,便而入,鶯鶯見他而入,反怪他行為下流,發(fā)誓再不見他,致使張生病情愈發(fā)嚴重。鶯鶯借探病為名,到張生房中與他幽會。
張生考得狀元,寫信向鶯鶯報喜。這時鄭恒又一次來到普救寺,捏造謊言說張生已被衛(wèi)尚書招為東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將小姐許給鄭恒,并決定擇吉日完婚。恰巧成親之日,張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歸來,征西大元帥杜確也來祝賀。真相大白,鄭恒羞愧難言,含恨自盡,張生與鶯鶯終成眷屬。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男女主人公那種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地抗爭精神印象深刻,他們勇敢地追求愛情,即使備受相思的煎熬也不放棄。他們是不幸的,生活在封建皇朝中,受到父母之命等擺布,無法自由追求愛情。但同時他們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對愛情堅定不移的追求,讓他們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結(jié)為夫妻。
讀西廂記心得體會3
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包括《拜月亭》、《西廂記》、《墻頭馬上》、《倩女離魂》,在這四部劇作里,《西廂記》是我唯一一部從頭讀到尾的作品。
對于西廂記,恐怕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劇中的人物了,劇中主要人物張生、崔鶯鶯、紅娘,各自都有鮮明的個性,而且彼此襯托,相映成輝。就崔鶯鶯這個人物個性,就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地方。
出身名門家道中落的崔鶯鶯,帶著青春的憂郁上場。封建社會中,女子常被教化“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以及“三從四德”。崔鶯鶯也是這個大背景下生出的大家閨秀。但是當她遇到了風流俊雅的張生,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當她分明覺察到一個陌生男子注視著自己,但她的反應是“亸著香肩,只將花笑捻”。劇本寫紅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回顧覷末下。 此時鶯鶯的這種舉止已將封建禮教的規(guī)矩拋之于腦后,這一細微的動作中,不難想象鶯鶯以后性格發(fā)展的走向。此時年齡的她似乎還帶著青春期的小小叛逆之心,但是她卻畢竟是封建禮數(shù)教化下的大家閨秀,一方面她強烈追求愛情,似乎讓人值得敬佩,但是另一方面她對紅娘卻也有所顧忌,所以她的性格顯得熱情而又冷靜,聰明而涉狡獪,當看到她有時一本正經(jīng),有時黠譎多端,有時又扭捏尷尬時,讓人啞然失笑。
《西廂記》中的鮮明的人物性格,還有很多值得人們贊嘆和研究的地方,其實這些人物性格也是成就者一部古代經(jīng)典愛情劇的基礎。
讀西廂記心得體會4
古往今來,最真實的是親情,最深厚的是友情,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愛情。
愛情對于我們是陌生的,更是遙不可及的。但王實浦的《西廂記》讓我理解了他對愛情的詮釋,也讓我知道了一對青年男女堅貞不渝的愛情,他們敢于同封建勢力做斗爭的行為令我敬佩萬分。
初讀《西廂記》時,只因一個虛名,元雜劇壓軸之作。讀了之后我便后悔了,覺的枯燥無味無心再讀,于是我就把它棄擲一旁。后來我收拾書本時發(fā)現(xiàn)了它,一時興起便有讀了起來。讀完之后,我得出一個真理——什么是好書,就是耐讀的書。
該書辭藻華麗,情節(jié)生動,文筆精湛,令人愛不釋手。長亭送別這一出是我最最喜歡的,該曲曲情凄婉纏綿,辭句清麗俊秀,聲調(diào)婉轉(zhuǎn)秀美。將鶯鶯的離愁別恨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使全文彌漫著一種淡淡的和無法言說的哀愁。
該折主要描寫鶯鶯為張生送別時的情景,以及分手后鶯鶯的傷別后憂慮的感受。該折不僅詞句優(yōu)美,還借用了大量的曲調(diào)!氨淘铺,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笨胺Q為當中的壓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來營造一種凄涼的氣氛,側(cè)面烘托了鶯鶯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后兩句一問一答,使得景物深含離人的主觀色彩,經(jīng)霜樹葉如癡如醉,其實那是離人的血染就的。這兩句不僅說明時間季節(jié),更是繪出鶯鶯的淚眼之情態(tài),將離別之情描繪的更為凄切,從而表現(xiàn)出一個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來又何止一個崔鶯鶯,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臺至死不渝的愛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她們不畏封建勢力的迫害,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因為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我們應該學習她們這種執(zhí)著的信念,堅持不懈的精神,為自己的夢想抱負而奮斗。至于感情,我們還沒有到享受它的年齡。
讀西廂記心得體會5
“好句有情憐夜月,落花無語怨東風”。這是《西廂記》里的一句名詩。
《西廂記》,元代王實甫作。這部作品實際上來源于唐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唐元稹作)。傳奇者,浪漫愛情故事。
元朝是中國劇本創(chuàng)作的一個高峰時期。除了王實甫外,杰出的劇作家還有關(guān)漢卿,其代表作《竇娥冤》經(jīng)久不衰!段鲙洝肥侵袊糯拇竺麆≈唬ㄆ溆酁椤赌档ねぁ贰ⅰ堕L生殿》和《桃花扇》),劇中張生與崔鶯鶯的生死戀情歷來為人們傳頌。
《鶯鶯傳》本是以悲劇收尾,但在王實甫手下,張生(字君瑞)和崔鶯鶯卻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張生出身于上層階級,父親是禮部尚書,但因病早逝,從此,家道沒落。于是,前往投靠其父親曾援助的同窗杜確,因為他鎮(zhèn)守邊疆,掌控十萬大軍。張生想從那里謀個一官半職。崔鶯鶯出身其實更優(yōu)越。父親是相國,但也在她幼時早逝。一家人只好舉家遷移至浦東(今山西省西南永濟市蒲州古城)。張生愛游山玩水,所以有一日特地去浦東普救寺游玩。因為有緣,所以那天,崔鶯鶯及侍女紅娘也碰巧去該寺上香(普救寺是崔相國生前主持捐建的),兩人邂逅相遇,一見鐘情。迫于封建禮教,張生以讀書為名,寄居于普救寺的西廂,希冀每天多望崔鶯鶯一眼。后來,當?shù)氐牡仡^蛇孫飛虎得知崔鶯鶯貌若天仙后,欲用其五萬大軍趁崔家上香的機會去普救寺“搶劫”。無奈,崔夫人提出解圍者嫁其女的說法。值此危難之際,張生接下這一“光榮的任務”。他派一和尚送信給杜確,最終在他的幫助下,壓退了孫飛虎。但是,“卻道婦人心易變”,崔夫人瞧不起張生,嫌棄他無名無財,便生出返悔之心,因為有損名門?墒,在愛情面前,誰又阻止得了丘比特的情箭呢?“崔鶯鶯夜聽琴”,兩人在紅娘的幫助下成就“好事”。鶯鶯的堅定,普救寺方丈的勸說,大將軍杜確的無形“脅迫”,都迫使崔夫人最終做出了讓步。她以“金榜題名”來回復張生。蒼天有情,張生果真中了狀元。一切本已入彀中,誰又想半路殺出個“鄭常發(fā)”。崔家與鄭家定下過娃娃親。此刻,他想與崔鶯鶯完婚。得知事情真相后,他誹謗張生,說他已經(jīng)在外娶婚。崔家誤信為真,便想讓崔鄭二人完婚。千鈞一發(fā)之際,張生趕了回來。真相揭曉,鄭常發(fā)自殺。張生與崔鶯鶯喜結(jié)連理。
《西廂記》表達了當時一些先進知識分子意識中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時至今日,這一古老的愛情傳奇仍被人們傳頌,因為,它折服過許多青年男女的心。
合上書本,潸然淚欲下。想人生最苦離別!可憐見千里關(guān)山,猶自跋涉!崔張二人可是深有體會。張生上京趕考,崔鶯鶯茶不思飯不想;而張生也有過“草橋一夢”。心靈相通,情何以再言?只想說一句:真愛永恒!吧綗o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倘若現(xiàn)實的話,崔張二人將實現(xiàn)這一古老而虛幻的愛情傳奇。
回想,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文學”已沒有以前那么興盛、繁榮,正逐步走向平庸,特別是那些真正具有意義、價值的文學作品已屈指可數(shù)。那就多從古代汲取營養(yǎng)吧,本人拙見,《西廂記》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讀西廂記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讀《大學》心得體會01-19
竊讀記心得體會01-23
讀《向孩子學習》心得體會01-19
讀論語心得體會300字01-25
讀論語心得體會500字01-24
讀《培根隨筆》心得體會10篇03-11
讀魯濱遜漂流記心得體會01-24
讀《有效教學十講》心得體會01-18
讀《班主任工作漫談》心得體會01-19
讀賞識你的學生心得體會3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