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崔謙傳》閱讀答案以譯文
崔謙,字士遜,博陵安平人也。謙幼聰敏,神彩嶷然。及長,深沉有識量。歷觀經(jīng)史,不持章句,志在博聞而已。每覽經(jīng)國緯民之事,心常好之,未嘗不撫卷嘆息。孝昌中,解褐著作佐郎。賀拔勝出鎮(zhèn)荊州,以謙為行臺左丞。勝雖居方岳之任,至于安輯夷夏,綱紀(jì)眾務(wù),皆委謙焉。謙亦盡其智能,以相匡弼。勝有聲南州,謙之力也。及魏孝武將備齊神武之逼,乃詔勝引兵赴洛。軍至廣州,帝已西遷。勝乃遲疑,將旋所鎮(zhèn)。謙謂勝曰:“昔周室不造,諸侯釋位;漢道中微,列藩盡節(jié)。今皇家多故,主上蒙塵,實忠臣枕戈之時,義士立功之日也。公受方面之重,總宛、葉之眾,若杖義而動,首唱勤王,天下聞風(fēng),孰不感激。誠宜順義勇之志,副遐邇之心,倍道兼行,謁帝關(guān)右。然后與宇文行臺,同心協(xié)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勛,復(fù)興于茲日矣。舍此不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體,士各有心。一失事機,后悔何及。”勝不能用,而人情果大騷動。還未至州,州民鄧誕引侯景軍奄至,勝與戰(zhàn),敗績,遂將麾下數(shù)百騎南奔于梁。謙亦與勝俱行。及至梁,每乞師赴援。梁武帝雖不為出軍,而嘉勝等志節(jié),并許其還國。乃分謙先還,且通鄰好。魏文帝見謙甚悅,謂之曰:“卿出萬死之中,投身江外,今得生還本朝,豈非忠貞之報也!碧嫠芈勚t名,甚禮之。乃授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爵千乘縣男。及勝至,拜太師,以謙有毗輔之功,又授太師長史。魏恭帝初,轉(zhuǎn)利州刺史。謙性明悟,深曉政術(shù),又勤于理務(wù),民訟雖繁,未嘗有懈倦之色。吏民以是敬而愛之。時有蜀人賈晃遷舉兵作亂,率其黨圍逼州城。謙倉卒分部,才得千許人,便率拒戰(zhàn)。會梁州援兵至,遂擒晃遷,余人乃散。謙誅其渠帥,余并原之。旬日之間,遂得安輯。天和元年,授江陵總管。三年,遷荊州總管、荊淅等十四州南陽平陽等八防諸軍事、荊州刺史。州既統(tǒng)攝遐長,俗兼夷夏,又南接陳境,東鄰齊寇。謙外御強敵,內(nèi)撫軍民,風(fēng)化大行,號稱良牧。每年考績,常為天下最,屢有詔褒美焉。四年,卒于州。闔境痛惜之,乃共立祠堂,四時祭饗。
(節(jié)選自《周書·崔謙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歷觀經(jīng)史,不持章句 歷:逐一。
B、解褐著作佐郎 解:解除。
C、謙亦盡其智能,以相匡弼 匡:糾正。
D、勝乃遲疑,將旋所鎮(zhèn) 旋:返回。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崔謙善于理政的一組是( )
①綱紀(jì)眾務(wù),皆委謙焉 ②勝有聲南州,謙之力也
、弁膮f(xié)力,電討不庭 ④乃分謙先還,且通鄰好
⑤旬日之間,遂得安輯 ⑥內(nèi)撫軍民,風(fēng)化大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崔謙志向遠(yuǎn)大。他讀書并不把功夫用在對章句意思的理解上,目的只在于增加見識,每當(dāng)看到書中所記載的治理國家和管理人民的事情,他總是非常羨慕,經(jīng)常撫摸著書籍嘆息。
B、崔謙有膽有識。在皇帝遭遇危難的時候,他勸賀拔勝果斷前往洛陽與其他大臣齊心協(xié)力討伐叛逆。賀拔勝沒有聽取,結(jié)果與崔謙的預(yù)料一樣,將士們?nèi)诵臏o散,形勢非常被動。
C、崔謙在擔(dān)任利州刺史期間,蜀人賈晃遷起兵叛亂,將州城圍了起來。崔謙雖然只有一千多人,但他在梁州援兵的幫助下捉住并處死了賈晃遷,其他逃散的叛兵,崔謙讓他們返回了原籍。
D、崔謙為政有方,朝廷每年考核官員的政績,他經(jīng)常排在第一,多次受到朝廷的褒獎。他也非常有民望,在他去世的時候,荊州的老百姓都非常痛惜,給他建造了祠堂來祭祀他。
4、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公受方面之重,總宛、葉之眾,若杖義而動,首唱勤王,天下聞風(fēng),孰不感激。
。2)梁武帝雖不為出軍,而嘉勝等志節(jié),并許其還國。
參考答案
1、B(解,脫下。)
2、D
3、C(“其他逃散的叛兵,崔謙讓他們返回了原籍”,原文無此信息,文中只是說崔謙原諒了除叛亂者頭目之外的其他人。)
4、(1)您被委以一方重任,統(tǒng)理宛、葉地區(qū)的大軍,如果仗義而發(fā)動,首倡起兵援救王朝,天下聽說后,又有誰不感動而奮發(fā)。(共6分,“總”“杖”“唱”“感激”的.含意各1分,句意2分。)
。2)梁武帝雖然沒有為他們派出軍隊,但十分贊賞賀拔勝等人的志節(jié),并且同意他們回國。(共4分,“出”“嘉”的含意各1分,句意2分。)
附:文言文譯文
崔謙字士遜,是博陵安平人。崔謙從小聰慧,神采莊重。成人之后,深沉有膽識氣量。博覽經(jīng)史書籍,但是不拘泥于章句之學(xué),目的只在于增加見聞。每當(dāng)看到書中所記載的治理國家人民的事,心中總是很喜愛,未嘗不撫摸書籍而嘆息。孝昌年間,開始入仕為著作佐郎。賀拔勝出任荊州刺史,委任崔謙為行臺左丞。賀拔勝雖然位居州郡重任,但是安輯少數(shù)民族和普通百姓,管理各種事務(wù),全部委托給崔謙。崔謙也能夠竭盡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加以匡正輔佐。賀拔勝出鎮(zhèn)南方獲得名聲,崔謙出力最大。這時魏孝武帝準(zhǔn)備預(yù)防齊神武的進逼,于是下詔令賀拔勝率部回洛陽。軍隊到達(dá)廣州時,孝武帝已經(jīng)西遷。賀拔勝拿不定主意,想返回原來所鎮(zhèn)守的荊州。崔謙對賀拔勝說:“歷史上周室走下坡路,諸侯自動提出退位;漢朝中期式微,各位藩王為朝廷盡節(jié),F(xiàn)在皇室多災(zāi)多難,皇上被逼遷徙,正是忠臣決心殺敵報國之時,義士立功之日。公被委以一方重任,統(tǒng)理宛、葉地區(qū)的大軍,如果仗義而發(fā)動,首倡起兵援救王朝,天下聽說后,又有誰不感動而奮發(fā)。所以還是應(yīng)該遵循義勇之志,迎合遠(yuǎn)近的人心,倍道兼行,到關(guān)右拜見皇帝。然后和宇文行臺同心協(xié)力,迅速討伐反叛者。這樣齊桓公、晉文公的功勛,又會在今天重現(xiàn)。不愿意這樣去做,中途卻退卻,就怕人心渙散,各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失去了機遇,后悔就來不及了!辟R拔勝沒有接受他的意見,果然造成將士人心騷動。撤退的軍隊尚未到荊州,州民鄧誕勾引侯景的軍隊突然來到,賀拔勝率部與侯景交戰(zhàn),軍隊潰敗,只好率領(lǐng)數(shù)百騎親近部下南奔到梁。崔謙跟隨賀拔勝一塊逃奔梁朝。到了梁朝后,經(jīng)常請求派軍援助。梁武帝雖然沒有派軍,但對賀拔勝等人的志節(jié)十分欣賞,同意他們回國。于是讓崔謙先回國,并且表達(dá)兩國友好往來的意愿。魏文帝見到崔謙十分高興,對他說:“你出生入死,投身長江以南,現(xiàn)在能活著回到本朝,這就是忠貞所得到的回報。”太祖早就聽說過崔謙的聲名,對他十分禮待。于是授予他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予千乘縣男的爵位。賀拔勝回來后,被任命為太師,因為崔謙有輔助的功勞,所以又委任崔謙為太師長史。魏恭帝初年,改任利州刺史。崔謙聰慧,非常通曉治政方略,又勤于處理政務(wù),民間訴訟案件雖然繁多,從來沒有疲倦懈怠的表情。官吏和百姓因此都尊敬和愛戴他。當(dāng)時有一蜀地人賈晃遷聚眾造反,率領(lǐng)其黨徒包圍攻打州城。崔謙倉促部署分派軍隊,只有一千多人,就率領(lǐng)這支軍隊迎戰(zhàn)。恰逢梁州的援兵來到,因此活捉了賈晃遷,其他反叛者四處逃散。崔謙誅殺了反叛者的頭目,其他脅從者加以寬免。十天之間,地方上就得以安定。天河元年,被授予江陵總管。三年,調(diào)任荊州總管、荊淅等十四州南陽平陽等八防諸軍事、荊州刺史。荊州管轄的區(qū)域很大,所管轄的民眾有漢族又有少數(shù)民族,加上南接陳朝邊境,東邊與齊朝接鄰。崔謙對外抗御強敵,對內(nèi)安撫軍民,風(fēng)教大行,被稱作為優(yōu)秀的行政長官。每年考核政績時,經(jīng)常排在第一,經(jīng)常有詔書加以褒獎贊美。四年,在荊州去世。全州都痛惜崔謙的去世,共同為其建立了祠堂,一年四季都陳列祭品舉行祭祀。
【《周書崔謙傳》閱讀答案以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周書·崔謙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27
《周書·熊安生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26
《周書·泉仲遵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27
《魏書·崔休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30
《周書》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12-26
《周書·韋敻傳》閱讀題答案解析及譯文06-28
《崔鸊傳》閱讀答案原文及譯文解析06-29
《北史·崔浩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26
周書·高琳傳 閱讀答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