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匯編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第六課《千人糕》。本學期共安排了八個單元,大體圍繞“春光”“愛心”“傳統(tǒng)文化”“童話“哲理”“科技”“故事”“歷史”等主題編排。而《千人糕》就是屬于“愛心篇”的第二課,課文借父親給孩子介紹千人糕的制作過程,讓孩子體會勞動的艱辛,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二、說學情
通過一年半的語文學習,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定量的生字,積累了一些詞匯,語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一些基本的學習習慣。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較差,讀書、寫字等習慣的養(yǎng)成有待于加強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有待于引導、激發(fā)。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我分三部分來說,知識目標: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能力目標:能夠口述“千人糕”的制作過程;情感價值目標: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艱辛,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四、說重、難點
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學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過程;而教學難點是:通過了解制作過程的不易,使學生明白在生活中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五、說教法
本文故事性強,在教學中我會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視頻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把自己當成文中的孩子與爸爸進行對話,結合實際生活來理解千人糕的制作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說學法
在本課內(nèi)容的學習中,朗讀部分學生通過播放多媒體來學習朗讀方法,在學習制作“千人糕”的過程時,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
七、說教學過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抓氣球游戲中復習第一課時學習的生字,達到鞏固生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我采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的方式吸引學生再次熟悉課文內(nèi)容并進入這節(jié)課的主題。在教學過程中,我緊扣爸爸與孩子的對話,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和對知識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鼓勵、表揚等方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經(jīng)驗,大膽說出自己的感想。將課堂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更樂意學習語文知識,學習語文教學生做人的道理。
最后,以播放兒童歌曲的方式結束本節(jié)課,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是一件輕松而快樂的事!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我是以“千人糕”在制作過程中運用到的材料、制作方法為主線,最后點明中心:“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打到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歌頌和贊美了春天的創(chuàng)造力。依據(jù)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從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確定本課。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本課的5個會寫字。
2。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并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之瑰寶,如何順應新課程理念,使學生愉快輕松的學習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的情感領悟作者的審美情趣呢,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以讀為主旋律,以讀促讀思,讀中悟情,讓學生在讀讀,吟吟,唱唱,演演,畫畫中輕松領悟詩歌魅力。
1。初讀,文通字順。即一看見詩后,要求學生先大聲朗讀,讀準字音,掃清生字詞的障,礙,把詩讀的通暢,既是學生的興趣所致,也是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礎。
2。再讀,領悟詩意。即在讀順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己借助插圖讀動詩句。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不一定能全讀懂詩中每詞每句的含義,可通過小組或全班交流詩句的含義。當然,在最疑惑時還需老師精當?shù)狞c撥。
3。聽讀,體會感情。古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詩的大意后再反復朗讀就能體會到詩中情感,這里我們可以借用多媒體手段把學生帶到春的意境,加強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會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提高。
4。誦讀,熟讀成誦。在悟情的基礎上熟讀,指導有感情的讀,以達到成誦的目的。
5。演讀,唱唱,畫畫,演演。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xiàn),讓詩豐富的內(nèi)涵再現(xiàn),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胝n題。
1。課前以一首《春天在哪里》為引子,并播放幾幅春景圖,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入正題: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學生談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學習的《詠柳》,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解題:“詠”,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ǘ├首x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通過初讀課文后,我會問學生: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有的可能會說柳樹真美,我會趁熱打鐵問:你認為最美德地方是什么,
有的會說樹很高,有的會說葉很綠,我會順勢引導這柳樹的確很美惹人喜愛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呢?學生一定會說贊美的語氣,這時,我讓學生齊讀古詩進一步體會它的美。
。ㄈ┵|疑問難,想象意境熟讀成頌——欣賞美
此時,學生的情感已經(jīng)被調(diào)動起來了,我適時進行引導:現(xiàn)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詩人也來吟頌一下這首詩呢,接著,我會放上音樂,讓學生大膽的去表現(xiàn)把詩中豐富的內(nèi)涵大聲的朗讀出來。
(四)自主作業(yè),遷移能力——延伸美
乘著學生的情緒高漲時,我會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xiàn)可以畫可以演把詩中豐富的內(nèi)涵變?yōu)楹唵蔚男蜗螽嬅,再現(xiàn)詩中意境,得到真正的理解。
總之,這一節(jié)課我以讀為本,以讀促思重在感悟為教學方式,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學習方法,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陶冶了情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真正從朗讀課文中感受到閱讀的興趣。
六、說板書
板書力求簡潔,便于學生記憶和背誦,又能讓學生體會比喻的妙處以及贊頌春天的主題。
碧玉 —— 青翠
詠——贊美
絲絳 —— 柔順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由貝類引入,講述了古人對貝的喜愛,講解了一些由“貝”衍生出的漢字,如:賺、賠、購、貧、貨等,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剛開始是用具體的事物幫助記憶、交流思想,然后依靠集體的智慧,經(jīng)過時間的錘煉,就形成了漢字。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對漢字的起源不了解,但這一課形象生動地講解了與“貝”相關的漢字,學生易于接受。因此,教師可安排學生在課前搜集漢字知識,在課外拓展?jié)h字知識,這樣,學生對于漢字的起源及相關知識會有一個系統(tǒng)化的了解。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低年級能使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要求:
知識技能
1.默讀課文,了解貝字的起源,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義。
2.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意思,與偏旁有關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進一步認識形聲字的規(guī)律,歸納一批學習過的形聲字來學習本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感受漢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3.教學重、難點:
識字教學始終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況且本課為識字課,教學重點:了解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義特點,掌握貝在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中書寫不同的特點。教學難點:有貝字推衍開去,總結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二、說教法、學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借助圖片,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同時采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
通過觀察、談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這樣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同時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復習導入。
出示復習字詞大屏幕出示:
貝殼 貝類 漂亮 珍貴 飾品 隨身 容易 損壞 錢幣 參與 錢財 有關 賺錢 賠付 購買 貧困 甲骨文
(1)出示本課詞語自由讀一讀。
(2)指名讀詞語師生糾正讀錯的字音。
(3)全班齊讀詞語三遍。
(4)單獨出示文中12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指名學生朗讀。
(在多讀中對詞語復習鞏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想看看嗎?快打開書33頁。聽范文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思考問題等。
①講“貝”字的起源。
、谌藗儼沿悮ぎ斪鳌帮椘贰庇靡耘宕鳌
、廴藗儼沿悮ぎ斪鳌板X幣”購買東西,同時列舉與“貝”有關的漢字。(設計意圖:初讀部分給學生作好示范朗讀,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切實地感知整文章。)
(三)介紹甲骨文。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于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它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簡單介紹甲骨文的由來)
(四)貝”字是如何形成的呢?
貝的寫法演變
(五)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2.指名說明每個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精讀理解,重點突破。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貝殼是什么?出示貝殼圖片。
(貝殼是保護動物身體的鎧甲。)
(2)在甲骨文中貝字的樣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貝”字,畫的就是貝殼的兩扇殼張開的樣子。)
引導學生歸納,這一段講的就是貝字的起源。
B.學習第二自然段
引導學生歸納:這一段講的是貝殼在古代的作用作為飾品。
(1)除了珍貴、漂亮,貝殼還有什么特點?
(貝殼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古人還把貝殼當作錢幣。)
(3)根據(jù)這個特點,用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比如,“賺、賠、購、貧、貨”。)
(4)除了書上列舉貝字旁的字,你還知道哪些其她貝字旁的字嗎?
(學生查字典回答)
(設計意圖:教材只是一種教學范本,活學才能活用。于是,我設計了查字典,從示范開始,再讓學生鞏固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文本中走了出來,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說板書設計
貝的故事
貝的特點:珍貴、不容易壞 裝飾品
用途:用貝當作錢幣
賺 賠 購 貧貨
設計意圖:采用圖文式的板書,直觀、形象,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而且還達到了使學生在無意注意中不斷識字認字的目的。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中國美食》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識字課文。課文主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美食圖片,讓學生了解中國美食,通過認識這些美食從而學習生字。通過認識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認識中國的美食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本單元為識字單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與能力。依據(jù)單元特點及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所以我擬定本課第一課時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知識與技能】會認16個生字,規(guī)范、正確地書寫“烤”,掌握1個多音字;觀察圖片,正確說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中國的美食文化,激發(fā)對中國美食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1.會認16個生字,正確地書寫“烤”,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讀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教學難點:歸納總結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因此我根據(jù)本課的特點,通過讓學生看圖識字識詞,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利用菜名識字等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欲望,使學生主動識字,樂于識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實現(xiàn)本課識字教學的目標。
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采用以圖助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完成。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⒄蠁卧獌(nèi)容,聯(lián)系生活,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剛一上課他們的思維不能馬上集中到課堂上來,愛吃美食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就問學生,生活中你都喜歡吃哪些美食?把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一下子引到課堂上,在孩子回答的基礎上導入課文。
。ǘ⒊踝x課文,感知中國美食的特點。。
為了提高孩子認識本課美食的興趣,我采用看圖片,猜名字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初步認識美食名子,了解中國美食的特點。再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的編排特點,進一步明確有七種菜肴和四種主食。
。ㄈ⒃僮x課文,識字認字。
1、此環(huán)節(jié)再次出示11道美食名,帶拼音、去拼音,采用指名領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讀。(重點讀準紅色字音即我會認的字)
2、多種方式識字。
依據(jù)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字,指名說出本課結構較為特殊的字,明晰偏旁,通過組詞、相互交流,積累更多的識字方法,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本課的漢字有一定的構字規(guī)律,教學中我利用課后習題,將本課生字歸類,讓學生明白帶有“火”旁和四點底的字大多與“火”有關。多音字的識記我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做到學以致用。
檢測環(huán)節(jié)將本課認的字放在生活中常見的菜名中,在語境中再鞏固,最后和學生玩送蔬菜的游戲,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
。ㄋ模⒅笇鴮憽翱尽弊。
1、憑借書中田字格觀察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的位置,交流書寫注意事項。
2、師范寫,學生書空后練寫,教師巡視。
3、展示評議。你認他寫得怎樣?好在哪里?哪里不好?
寫好字的前提是觀察好字的結構及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引導在讓學生寫前說的同時讓孩子學會了觀察,進而才能規(guī)范書寫。
。ㄎ澹⒃僮x課文,鞏固識字。
識字的最終目的是讀好課文,為理解課文打好基礎。
。、作業(yè):1、會認本課生字,在練習本上規(guī)范書寫“烤”。
2、向家長了解常用的烹飪方法,圈出本課中使用的烹飪方法,說說制作哪些食物時需要用到這些方法。
以上僅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初步設想,當然課堂是動態(tài)生成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會因勢利導、隨機應變,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預設與生成共精彩。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級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宗旨是讓學生明白:有愛,才會甘于奉獻;有愛,才會樂于助人。本文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優(yōu)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著“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的向我們述說著,輕輕地撥動著我們的心弦。讀完這首詩,要讓學生明白,人們尋找雷鋒、呼喚雷鋒,其實就是尋找雷鋒精神,呼喚我們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寫本課9個生字。
2。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朗讀感悟,懂得奉獻愛心,樂于助人。
目標1、2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可通過多讀成誦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體驗,逐漸能夠背誦課文。結合本課,讓學生課前搜集關于雷鋒的資料,并在上課時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目標3是難點,通過課件展示資料圖片,和課外延伸的小詩入手,使學生明白了要樂于助人,樂于奉獻愛心。
三、說教法
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確定“情景激趣法”、“指導朗讀法”、“故事法”、“展示法”等教學方法,以及“朗讀法”、“練習法”、“小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學習方法來教、學本課。力求緊密結合課文,貼近學生心理,符合學生年齡特征。
四、說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先利用課件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出示圖片導入,板書,并隨即講解“鋒”“叔”二字。然后,請同學們說說課前搜集到的關于雷鋒的資料,講講雷鋒的故事。
2。整體感知課文,首先利用視頻播放《雷鋒叔叔,你在哪里》,聽范讀,熟悉課文。然后自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勾出生字,標出小節(jié),學生自讀課文。然后小組內(nèi)自學字詞。教師只重點強調(diào)幾個易錯字的讀音:如“鋒、曾、濘、荊、瑩”都是后鼻音;“曾”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字音讀準了,接下來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同桌的小伙伴讀一讀,比一比,誰讀得好。同桌互相讀,互相正音。然后指名讀,讓學生讀出感情。
最后,請同學們再把課文讀一讀,邊讀邊開動腦筋想一想:雷鋒叔叔到過那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邊想邊做上記號。劃出有關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課文的哪幾個小節(jié)講的是雷鋒叔叔幫助迷路的孩子?哪幾個小節(jié)講的是雷鋒叔叔幫助年邁的大娘?讓學生提出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
3。深入理解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首先學習第一、二小節(jié)
學習第一、二小節(jié)朗讀時,重點指導兩個“你在哪里”。講解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diào)拖長,要讀出深情呼喚的語氣,要根據(jù)情感的起伏,讀出急與緩的變化。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以后的詩句可適當提高音調(diào)。
邊讀邊想這兩小節(jié)中,雷鋒都幫助了誰?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雷鋒叔叔幫助了小孩兒的?體會“蒙蒙”、“冒著”的意思。
然后學習第三、四小節(jié)。法與第二小節(jié)差不多。要體會“荊棘”的意思。
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聽老師的朗讀,閉上眼睛做想象,如果你是那個迷路的孩子,或是年邁的大娘,你想對雷鋒叔叔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最后學習第五小節(jié)。提示雷鋒叔叔在長長的小溪邊幫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彎彎的小路上幫助了年邁的大娘。他還會到哪兒呢?我們大家愿意去尋找他好嗎?引起學生興趣后讓學生把第五小節(jié)讀一讀。并指導第五小節(jié)的第一句的朗讀,要注意:讀出急迫尋覓的感覺。然后突破重點。引讀: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哪里。
討論: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雷鋒叔叔真的會出現(xiàn)嗎?這里的“雷鋒叔叔”指的是誰?
播放一段公益廣告,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雷鋒”圖片,讓學生體會雷鋒精神一直鼓舞著人們,雷鋒就在我們身邊。懂得誰為人們做了好事,誰就是“活雷鋒”。
最后,請學生看看書上的學習伙伴,他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活雷鋒。
四、鞏固練習積累“彎彎的小路”、“晶瑩的露珠”這樣的詞語嗎。試著用這些詞說話,或再找一些這樣的詞語,再讀一讀。體會這篇課文中語言的優(yōu)美。
五、板書設計
抓住詩歌的層次結構,幫助學生理清條理。
小溪 抱過迷路的孩子
處處 愛的奉獻——雷鋒精神
小路 背過年邁的大娘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8課,這一篇是一篇老課文,在新課程改革之后保留下來為數(shù)不多的課文之一。這一組課文是向學生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送來蛙鳴,是多么令人舒暢。本文用字精煉而且準確,語言優(yōu)美而生動,是一篇很富表現(xiàn)力的文章。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據(jù)“新課標”理念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xiàn)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標: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我教的是第二課時,我定下了以下的學習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文中描寫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4、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用詞、造句的準確與生動。
5、教學難點:體會文中重點詞的準確。
二、說學生
二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并能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因為在我們南方,雷雨是很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這也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三、說教法
1、信息收集法:“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應具備“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課前一周,我先讓學生留心觀察天氣的變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話,就更應及時,仔細地觀察,讓學生用心地觀察,有了直觀的認識,在課堂上就更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學法: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有吸引的情景。心理學也表明發(fā)當刺激物是生動的,新異的,就能給學生短時記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會轉變成長時記憶。在課上我會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欣賞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動景象。
四、說學法
1、朗讀感悟為主:“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常用的方法,學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形成語感。而本課語言精煉而生動,學生要在讀中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變單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合作、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独子辍愤@一篇課文很明確地分為雨前、雨中、雨后這三部分,所以我會在組織全班學習完第一部分后,就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第二、第三部分。
五、說教學過程
1、設情景,感受雨的美:教學實踐過程表明:如果學生對學習對象產(chǎn)生興趣的話,他就能自覺排除多種多種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主動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課前,我會播放各種下雨的情景,引導學生體會各種不同的雨,有蒙蒙細雨,有傾盆大雨,有滴滴嗒嗒的雨聲。先讓學生有了感性的認識,然后導入我們學習的課文《雷雨》。
2、認識生字,理清結構:學生自讀課文,然后合作讀也就是同位同學每人讀,指名讀一個一個自然段,互相糾正,互相學習,這是讀流利,讀正確的做法,學生只有讀通,讀順了課文,才能談得上體會,有感情地朗讀。
3、賞讀感悟,體會感情:再次向學生展示雨前的部分,這部分需要理解的詞語很多,學生要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這些詞:黑沉沉、壓下來、掛、垂。讓學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談體會。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這些詞的話,我會繼續(xù)利用掛圖,課件、向學生展示解釋。
4、合作交流探究:在學習完第一部分以后,我讓學生在四人小組里合作學習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讓學生匯報你學習到了什么?二年級的學生好于表現(xiàn),相信他們能說出合作學習以后的收獲。這樣的處理可以省卻了老師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講述的繁索,真正能課堂還給了學生。
5、品詞品句完了之后,再讓學生有感地朗讀,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6、課堂的延伸:讓學生說說,他自己在這些日子觀察過的天氣,讓學生說一說。然后再把說的寫下來。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楓樹上的喜鵲》是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它是一篇描寫兒童生活的散文,文章語言質樸、自然,想象豐富,課文圖文結合,富有童真和童趣,是一篇引導學生根據(jù)情境展開想象,寫句子的典型范本。
二、說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喜歡想象,結合課程標準、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第二課時的三個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根據(jù)情境展開合理想象,并把想象的內(nèi)容寫下來。
2、按照漢字的筆畫順序,在田字格里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傘”、母”2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感受作者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三、說重難點
二年級以來與“想象”有關的語文要素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兩次,分別是:“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讀句子想象畫面”,本文是第一次提出了“把想象的內(nèi)容寫下來”這是對學生提出了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能力要求。這既是難點也是重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節(jié)課的特點和重難點,,本篇課文教學,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組合。
1、創(chuàng)設情境法,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為學生進行想象找到共鳴點和切入點。
2、閱讀法,我采用朗讀、默讀。教師范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3、練習設計法,《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充分說明了語文練習的重要性。練習有助于學生形成熟練的技能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設計語言訓練的練習,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開展。
五、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下面我重點說一下教學過程:
1、復習字詞句,激發(fā)“喜歡之情”
我堅持將識字寫字作為低段的學習重點,采用在語境中識字的方法,使識字與課文的學習有機結合在一起。在第一課時,集中識字讀準字音后,知道文中反復說的“我喜歡”指的是什么后,結合本課的學習目標一是根據(jù)情境,把想象的內(nèi)容寫下來,所以,我我運用朗讀教學法,一方面對第一課時進行復習,另一方面再次激發(fā)學生體會作者的喜歡之情。本課的導入設計,首先,我用“渡這個字在文中有許多好朋友,請你讀課文,將他們?nèi)Τ鰜怼!逼浯,結合文中的插圖,理解“渡口”等詞語的意思,運用多媒體將詞語放到插圖合適的位置。接著,引導學生朗讀“我們村的渡口旁有一課楓樹,我很喜歡它”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的“我喜歡的是什么”最后,借機板書出:一棵楓樹、喜鵲窩、喜鵲阿姨、喜鵲弟弟。
2、理解課文,感受“喜歡之樂”
課標提出低段開始學習培養(yǎng)默讀的能力,因此在此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逐步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唇。在默讀中思考“我是如此的喜歡喜鵲,從那天起,我一有空,便來到渡口旁,站在楓樹下面看,我看到了什么?默讀課文五至十二自然段。”結合學習目標和重難點,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和閱讀法相結合。一方面指導學生讀懂句子內(nèi)容,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首先,運用朗讀想象,補白畫面內(nèi)容,從句末的省略號中,你讀懂了什么?喜鵲阿姨還會教小喜鵲做什么?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用“一會……一會……一會……”說一句話。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語文園地四的相關內(nèi)容打好基石。最后,指導學生按筆順書寫生字“母”。多媒體動畫展示“母”字的漢字演變,從構字規(guī)律上講解漢字,根據(jù)書寫的正確度、規(guī)范度和整潔度進行師生、生生互評。將寫字學習與課文的學習融合在一起。
3、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知音之樂”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創(chuàng)設學習漢語拼音的情境。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本文中喜鵲的叫聲是展開想象的切入點。但如何防止課堂上混亂無序的學習喜鵲叫呢?我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看,喜鵲阿姨,正在教喜鵲弟弟學拼音呢!讓我們也一起來加入它們的隊伍學習一下吧!老師是喜鵲阿姨,你們是喜鵲弟弟。你是一只剛出生的小喜鵲,聲音小小的,我來教你學讀;你是一只,剛學拼音的喜鵲弟弟,你讀的不是很熟練,我來教你讀;你是正在認真學習拼音的小喜鵲,我來教你讀。一陣風吹來,你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喜鵲,此時你正在楓樹下面抬頭看,你知道它們在說?第二步進行小組合作表演看日出。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人讀喜鵲阿姨,一人讀喜鵲弟弟,一人讀“我”,一人讀旁白。同時提示:找好各角色的語言,注意標點符號,用恰當?shù)恼Z氣有感情地朗讀。這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做了重要的鋪墊。為完成教學重難點寫下想象之話,做了充分的準備。讓學生做到了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4、展開想象,繪畫“喜歡之境”
有了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層層鋪墊,把想象的內(nèi)容寫出來,就變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的心理特征,多媒體出示與內(nèi)容相關的兩幅圖片,組織學生先小組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語言的規(guī)范化、想象的合理化,新穎性。再組織學生寫下來。最后,進行小結,在楓樹下,我望著喜鵲的窩,就快樂無比,所以作者在課文的結尾寫道——“我真高興。〗铏C板書:簡筆畫一顆楓樹、一個兒童、喜歡。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8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四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我采用圖文并存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從而使學生們愛上學習,愛上語文。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理念,根據(jù)二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馱、磨等生字,理解相關詞語。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于試,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jù)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懂課文,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課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xiàn)上述三維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chǎn)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nèi)涵。為了更好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的“以教為主”,采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新型學習,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輕松掌握所學知識,進而能更加喜愛語文的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啟發(fā)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條謎語,引導孩子打一動物名稱,如此激趣的導入新課,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接著出示小馬,問:誰能有禮貌的和小馬打個招呼?通過剛才的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馬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即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fā)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小馬嗎?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小馬就在我們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fā),問題匣子被打開了,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地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學過幾十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因此在識字認字方面,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方法,這里我對學生提出了自學要求:
在反饋中,我用認—帶—找三步進行,“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學習!皫А蹦闶怯檬裁春棉k法來記住這些生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成大家共有的,達成知識共享。“找”老師準備字謎,如一個人白頭發(fā)原來是個老伯伯(伯),等等,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嘗到了探索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以讀代講,品文析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讀文,如,指名讀、默讀、跟讀等。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期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并存的出示,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研讀課文,解疑感悟
《小馬過河》這篇童話故事的關鍵就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么?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因素。因此,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地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fā)現(xiàn):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么深,進而使學生深刻地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論支點是:從文中來,到文中去,跳出文本,實現(xiàn)文與道的統(tǒng)一。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進行: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目的是使學生達到熟讀成誦,更是對學生學文情況的有效檢驗,二說寫結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馬過河回來后會對老牛,松鼠,媽媽說些什么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使學生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寫的能力得到訓練,“讀說寫”三者的有機結合是學生語文能力的有利保障。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雖然我已經(jīng)做到了認真準備,精心設計,但其中還定有不完善之處,敬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9
一、說教材
《揠苗助長》位于本冊教材的第七單元,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nèi)容豐富,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做事要善于動腦思考,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掇朊缰L》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作者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節(jié)鮮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體會這個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急于求成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課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焦、喘、截”3個生字,會寫“焦、望、費、算”4個字,理解并掌握“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等詞語。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nèi)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實實,不能急于求成。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三、說教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為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情景教學法:
我除了充分運用課文中的精美插圖外,還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一種氛圍,一個場景,從而有效地喚醒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
3。朗讀教學法:
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獲藝的先導” 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始上課先播放《揠苗助長》的動畫視頻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課題:我們剛才看的動畫片有個名字叫《揠苗助長》,是一個寓言故事。接著在學生討論什么是寓言的基礎上我簡單介紹:寓言是一種文章的體裁!霸ⅰ笔羌耐械囊馑。“言”是話,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那么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中包含這什么道理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吧。以此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順利地帶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中。
。ǘ┳詫W字詞,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交流方法!墩n標》指出“要讓兒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就必須先幫助學生掃除文字的障礙,這樣,他們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才能引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不過本課生字并不多,而且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識字能力,所以先我引導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互教互評,教師點撥等方式,鼓勵學生采用多樣方法來識記生字,如:區(qū)別比較法、部件分析法,動作演示法、自編兒歌法等。
2.學生再讀課文,并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師生共同評議。這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同時體現(xiàn)尊重學生選擇,以生為本,體現(xiàn)個性化閱讀。
3。出示古時候有個人,因為想讓禾苗xxxxxxxxxxx,就把禾苗xxxxxxxxxxx,結果xxxxxxxxxxxxxxxxxxx。引導學生用這個句式,說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這樣學生對課文會有一個整體上的感知,有了這個淺層次的理解。為下面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品讀課文,悟出寓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準備引導學生從課文內(nèi)容和種田人心情變化兩個方面展開學習與討論。抓住幾個主要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交流討論,同時以讀貫穿始終。如:“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畫出有關的詞語”,再如“此時,農(nóng)夫的心情如何?請帶著這種著急的心情讀一下”如:課文的最后提出“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就急匆匆的趕回家,他會怎樣對他的父親說”“而農(nóng)夫聽了兒子的話,看見枯死的禾苗,想著自己拔禾苗那么辛苦,他會說些什么呢?”。就這樣通過品詞析句、通過朗讀指導、通過想象補白等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從中體會種田人的急切、興奮、得意、后悔;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從中明白做事要遵循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fā)情感、培養(yǎng)語感。這樣設計與安排,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本內(nèi)容;在想象創(chuàng)造中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悟;將較深刻的寓意層層推進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ㄋ模┭菅荼缺龋由罾斫。
在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分小組讓學生自己演一演這個寓言故事,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紀的小學生,對表演的欲望很強烈,他們非常想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使學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釋放,同時也再現(xiàn)了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為學生復述課文降低了難度,三全其美。
。ㄎ澹┪谋狙由欤柧氄Z言。
在課末,通過“復述故事”、“運用詞語”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復述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xiàn)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點突出,又便于學生復述。
五、說效果
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我認為我的這課時設計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突出了四個亮點:1、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提高了認字能力。2。注重書寫指導,培養(yǎng)了良好書寫習慣 3。以讀為本,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4。注重語文實踐,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表達能力。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祖先的搖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這首詩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祖先在她的搖籃----原始森林里自由快樂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護環(huán)境的愿望。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生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jié)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jié)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4.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對生字詞的認識以及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學情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不難理解,因為這篇課文所描繪的場景是學生日常生活常接觸的。可是對主旨的把握,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四、說教法
1.圖片引入
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起學生興趣,同時引入課文的學習。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讀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五、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始終。在識字教學中,我讓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生字,同學們在掌握自己總結得識字方法的同時,還能學習別人的識字方法。這樣,在學習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1.圖片引入,激發(fā)興趣。
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入,激發(fā)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讀詩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師范讀這首詩,學生邊聽邊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習了生字后,我要求學生讀這首詩,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錯字音、不讀錯句子。
3.精讀這首詩,體悟文本。
抓住第二小節(jié)和第三小節(jié)來讀,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體會詩歌中充滿的童趣。同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發(fā)他們和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愿望,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4.總結提升。
總結全詩的基礎上,感悟作者寫作意圖,并以此為課外拓展的出發(fā)點,把學生由課內(nèi)引向課外,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體現(xiàn)“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5.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體現(xiàn)了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也體現(xiàn)出作者的主旨。
七、說預期效果和教學反思
預期效果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把握住了重點、難點,培養(yǎng)了學生們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達到了預期目的。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注重對作者的寫作意圖的把握,因此,同學們在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之上,達到了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之處在于個別同學對寫作意圖的把握還不夠準確。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以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滿童真童趣的幻想、優(yōu)美的語言,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遙遠而又神秘的遠古時代,去探尋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方。詩歌共有5小節(jié)。第1小節(jié)由爺爺?shù)脑捯觥霸忌质亲嫦鹊膿u籃”的說法,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由此,“我”產(chǎn)生了豐富的想象,而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實的童年生活。課文最后,樹葉的響聲使“我”的思緒回到現(xiàn)實中來,并與詩歌的開頭相照應,將情感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
4.學習準確使用動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三、說教法
1.識字時,可以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寫字時,注意偏旁部首的寫法,教師可以結合學過的字,引導學生交流寫字的方法。
2.采取以讀為主的教學策略,注意詩歌中有的語句比較長,而且排成兩行,教師應該通過范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注意語句中的停頓。
3.以畫助讀,展開想象。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想象,動手畫畫這美麗的搖籃
四、說教學流程
1.解析“搖籃”導入,并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播放原始森林錄像)
2。范讀
3。學生自學:出示自學要求
。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3)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么?課文的大意是什么?
。4)讀完課文后,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檢查自學情況
。1)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2)檢查字詞:你在自學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讀。
(3)提出問題:你在自學課文時有什么疑難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4)學習動詞。
讀一讀以下短語,注意加點的詞語。再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帶有動詞的短語,讀一讀。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蟈蟈 看夕陽 賞明月 數(shù)星星
5。初讀課文,了解祖先的搖籃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數(shù)一數(shù)這首詩共有幾小節(jié)。
(2)指名讀課文第1小節(jié),其他同學思考:祖先的搖籃是指什么?
(3)分組討論:第1小節(jié)寫了祖先的搖籃的什么特點?
。▽懥俗嫦鹊膿u籃很大。)
(4)再讀課文,找一找有關句子,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為“祖先的搖籃”?
。5)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6)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自由發(fā)言)
(7)教師范讀第2、3小節(jié),引導學生讀好問句。
。8)學生練讀第2、3小節(jié)。
(9)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第2、3小節(jié)。
。10)想一想,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會做什么?仿照第2、3小節(jié),說一說。(分組討論,自由發(fā)言)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搖籃中會做些什么?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置身于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中,你會做些什么?
六、說板書
祖先的搖籃
摘野果 和野兔賽跑
掏鵲蛋 看蘑菇打傘
逗小松鼠 捉紅蜻蜓
采野薔薇 逮綠蟈蟈
原始森林 蒼蒼茫茫
七、教學感悟
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為“祖先的搖籃”,深情地回想我們的祖先質樸率真的田園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遠青翠蒼茫,大自然永遠清秀明凈,表現(xiàn)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我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整堂課從課前學生的預習到讀通詩句到初步感受詩意,從讀好詩句到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在讀中體驗、感受,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1-09
《跳水》~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01-07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1篇11-09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1篇)11-09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通用11篇)11-09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