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竇老師的對教育事業(yè)的摯誠,對學生的真心的愛讓我感動,那成熟富有魅力的人格使我久久不能平靜。從教已有13個年頭了,春華秋實,我也曾時時為單調枯燥的循環(huán)往復而牢騷滿腹,近段我無時無刻不被竇老師對教育事業(yè)那份赤誠所感動,對她自我超越那份認真所震撼,對她對讀書的癡迷和狂熱而思索。芳香四溢的她使我即將熄滅的心重新燃起了燦爛的火焰,是她喚醒了沉睡中的我。
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是竇老師富有創(chuàng)意的理念。以往我們的語文學習,我們教師只守著一本教材教學生閱讀、學習。竇老師帶領學生擴大篇章的積累。選擇了300多首古典現代詩詞,200多條古今格言,100多個寓言故事,200多個典故,1000多條成語,等等,讓學生背誦。這樣做,想搶救兒童記憶的黃金時期。讀著竇桂梅的文字,感受著她的思想,體悟著語文教學的魅力,我的內心在忍受著痛苦的煎熬,一種對自己深深的自責纏繞著我。聯想自己我做了些什么,三年了我讓學生只背了40多首古詩,《三字經》背了一半,《論語》只背了一章,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從今年上半年才開始,學生只讀了三本書,與之相比,我做的與竇老師相差甚遠。從這一學期開始,我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讓學生們博覽群書,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終生發(fā)展”做好積累。
可見超越教材,就是讓我們帶領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積累知識。讓我們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空天闊海。
超越課堂不僅僅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還要觸及學生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學習才是感受自然、發(fā)現社會、體悟人生,才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回顧這四年的語文教學(以前教數學),我忽略了在書本中感悟語文,感悟人生。我死板硬套教參,學生體會不了的我讓他背下來,從不考慮學生的悟,讀了這本書,讓我豁然開朗,我知道了以后我的教學方向,我以后不在枯燥乏味地分析講解,取而代之的是我要讓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心靈碰撞,讓學生感悟到作品的思想,感悟到作品的語言以及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東西都是他們自己感悟得到的,而不是教師“教”他們的,更不是教師“交”給他們的。
在激動、沖動、迷茫中讀完了《竇桂梅與主題教學》,我知道了主題教學就是在教一篇課文的時候,不僅僅要找到“這片樹葉,還要找到這片樹葉所在的枝條及大樹,這還不夠,還得去尋找這棵大樹所在的森林”,這樣的教學才會避免支離破碎的分析講解,才會使教與學有效。這就意味著教師得有淵博的知識,閱讀廣泛,我很佩服竇老師,她的成功與她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幾年來,她的閱讀量達300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寫下了10萬字的教后感,聽了校內外1000多節(jié)課……我們能做到嗎?所以很多人聽過竇老師的課以后感嘆,好,但學不來!我也有同感,雖然竇老師的主題教學我運用不好,但我有信心,我要努力去做,努力實現自我超越,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chuàng)新。
我在竇老師的課堂主題——溫度·廣度·深度中遨游,聆聽《再見了,親人》、《圓明園的毀滅》、《游園不值》、《晏子使楚》、《秋天的懷念》、《珍珠鳥》切實感受到了竇老師的“三情共振”——課始激情情始終、課中悟情情更濃、課中喑情情未了,這就是竇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如吹皺一池春水,流動起來,活潑起來,以執(zhí)著激發(fā)執(zhí)著,點燃心靈圣火,撥動課堂的琴弦。這本書我讀了三遍,也撥動了我的腦弦。我在深思我們今天的課堂。近段風越刮越猛,三勤四環(huán)節(jié)還未散盡,高效課堂又猛吹進來。在高村、城關聆聽了兩節(jié)高效課堂,對它的模式大致有了了解,高效課堂推進“九步”程序
“明確課堂主體(學生)”→“圍繞導學案自學(獨學)”→“自我發(fā)現問題(試用雙色筆標出自己的學習困惑)”→“自主解決問題(對學、群學)”→“展示解決方案(組內展示與全班展示結合)”→“學生歸納提升(師生生成)”→“教師評價反饋(對子互評檢測)”→學生整理學案(對殘缺知識修補)→課后分層訓練(畫知識樹或者完成計時訓練)。它的內涵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從“知識”到“生命”,課堂立意的.變化帶動課堂價值追求的“質變”。課堂是學生成就人生夢想的舞臺,是展演激揚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靈的跑馬場。這樣的課堂有力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我很欣賞,但我也有困惑。
困惑一:他們在展示時一般都用小黑板,而我們這里運用的是多媒體,怎樣才能將兩者結合起來呢?學生展示時就不能局限于小黑板,可以從網上查資料,或者準備的資料用U盤拷貝,這些簡單的知識老師應教會學生,這樣匯報的形式多種多樣。
困惑二: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怎樣才能有機的結合?比如竇老師在教《再見了,親人》中有這樣一句話:“大娘,停住你送別的腳步吧,難道您擔心我們會把你這位朝鮮媽媽忘懷?不,永遠不會!……”如果是高效課堂,我認為會這樣教:對抗賽看哪組讀得好,情味太淡了,學生很難進入情境,我們看竇老師的課堂,竇老師既引導也示范,“求——請求——懇求——哀求——無奈下的命令”,學生的領會逐步深入,情感漸趨投入,在反復地朗讀中,“心入于境,情會于物”。置身課堂的情境,學生情動自發(fā),在這老師的點撥,設置情境多么重要,但是換成高效課堂這樣的情好像就會沖淡很多。再比如為了志愿軍,大娘(;為了志愿軍,大嫂( );為了志愿軍,小金花( )。老師層層點撥,然后練習為了朝鮮人民,志愿軍;為了志愿軍,朝鮮人民。抽象概括程度逐步提高,語言與思維獲得同步發(fā)展。明明是訓練,可是,學生絲毫不覺得是在做練習他們是在“講親人”啊!那么高效課堂沒有了老師的一步步引導,明顯就是在做練習,學生還有情嗎?這只是我個人觀點,也許因為我還沒有能靈活運用高效課堂吧。
困惑三:教師評價反饋(對子互評檢測)一項中老師出示的問題對子互評即可,老師不講,由于有的學生這節(jié)課這個問題不會也有可能優(yōu)等生也弄錯,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講講,哪怕學生在全班講,老師與學生共同評價,讓對子只改而不講不行。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農夫與蛇》讀書筆記01-21
《蝎子與青蛙》讀書筆記01-21
中考主題作文素材:機遇與成功06-23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書筆記02-15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感悟與感想12-27
大學《戰(zhàn)爭與和平》讀書筆記01-18
《愛與痛的邊緣》讀書筆記01-06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領悟與領會12-28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1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