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
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尤其是作為主要學習作文類別之一的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那么什么樣的說明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1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濮陽北部的臺前縣,距離黃河大約十里地,一條清澈的金堤河向東流去,我的家就在金堤河腳下。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备浇娜藗兌汲Hズ舆呩烎~。姥爺每次都把釣的魚帶回家,交給姥姥來做魚,姥姥最拿手的就是做糟魚了。姥姥總是不厭其煩地把每一條魚都處理干凈,處理好了,然后再準備做魚的材料:蔥葉、花椒、茴、蔥姜、蒜、鹽、醬油、醋和辣椒。
姥姥先把爐子燒地旺旺的,放上鍋,燒熱油,麻利地把蔥姜蒜絲放進鍋里,隨著一聲“嗤啦”,一陣香氣飄過來,我馬上湊到鍋邊,一下子有了食欲。姥姥也沒空理我,只顧快速地來回翻炒蔥、花椒,又趕快倒進一些醬油,屋里的香味更濃了。姥姥加了些水,放上鹽,燒開后,放上一層蔥葉,然后把魚放在蔥葉上,然后再蓋上蔥葉,加些醋,姥姥說這樣可以讓魚刺爛得快。有些動作老老實一氣呵成的,忙完停下來,姥姥額頭上已有汗珠。
姥姥每次做糟魚幾乎都在晚上進行,鍋在爐子上坐一夜,等第二天醒來的時候,一鍋糟魚就做成了。魚一條一條整齊地排放在鍋里,我忍不住,捏上一條塞進嘴里,品嘗著雨,與肉又松又軟,刺也爛了,香中帶些辣味。
也學是魚的香味太濃了,鄰居家比我大兩歲的林林常在姥姥掀鍋后不久,就湊摸著來我家了。姥姥給他也盛上半碗,很快他媽也來了,誰都抵擋不了這誘人的香味,林林媽變吃邊對姥姥的手藝贊不絕口。我一口氣能吃上多半碗,哇!真的是太美味了。可以說,糟魚陪我留下了美好的吃的記憶。
現在,故鄉(xiāng)的金堤河還在我腦海里閃著金光,糟魚還散發(fā)著香味,姥姥的容顏卻蒼老了,我更加想念記憶中香香的糟魚,想念著用糟魚帶給我關懷的姥姥。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2
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當地獨特的飲食。像蘭州的拉面,東北的餛飩,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而三大火爐之一的重慶呢,除了火鍋,與重慶人形影不離的就該是小面了。
今天又來到街角的一家小面館吃面。和重慶大多數小面館一樣,這里不足十平米,裝修也不算豪華,就馬馬虎虎吧。其實重慶人并不喜歡面館裝修太好,反而喜歡坎兒上路邊兒簡陋的面攤,不為什么,就因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吃面才有味道,才有純樸新鮮的感覺。我點了二兩素小面后,就等待著面上桌的那刻。說實話,盡管有雜醬面、牛肉面等,我還是鐘情于小面;就如同方便面,幾十種新口味還是趕不上最初的紅燒牛肉面。新的不一定是好的,在吃面這一點上的確如此。而我對小面的印象就像對重慶人的印象,樸實、耿直、豪爽。
師傅先往鍋里丟了一把水面后,接著放了一點兒藤菜。趁面還未燒好的時候,師傅就開始打佐料。重慶小面對佐料是很講究的,辣椒、花椒、大蒜水、花生米、咸菜……一共要放十余種配料。據說辣椒要當天用完,以保持其鮮味。最后,師傅把面從鍋里撈起來,我就遠遠聞到小面獨特的香味漸漸飄來。
重慶人天生愛吃辣。這與重慶潮濕的氣候分不開。在重慶住久了的人,總覺得嘴里少點什么味兒,而火鍋和小面就滿足了重慶人的胃口,也造就了重慶人豪爽耿直的性格。重慶的辣不像湖南那帶的,重慶的辣是麻辣,而不是一味的干辣。倘若你哪天來到重慶,不要只把眼光停留在火鍋上,最好來親自品嘗一下重慶的小面。要知道,重慶人吃火鍋很頻繁,但總不能天天吃;而小面就不同了,只要你什么時候想念小面了,或者抵擋不住街邊面館散發(fā)出的香氣了,都可以從包里掏兩塊五角錢解解饞。難道你還怕在重慶街頭找不到面攤?不會的。重慶人對小面的愛是難以言喻的。
我還依稀記得年前,小面只賣一塊二,不到十年,面錢就翻了一番。而居民的收入在這近十年間,也翻了一番,更說明了重慶小面同重慶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3
富陽歷史悠久,勤勞聰慧的富陽人民創(chuàng)造了不少傳統(tǒng)美食。有油面筋、米粿、油馓子等等。傳統(tǒng)美食反映了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更凝結著一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家鄉(xiāng)情。但是隨著飲食日漸多元化,年輕一代對傳統(tǒng)美食的制作方法越來越陌生,比如我媽媽這輩,就很少有人會做這些美食了。如果再不重視這些傳統(tǒng)美食的傳承,估計二三十年后,我們的傳統(tǒng)美食即將失傳。
那如何使我們傳統(tǒng)美食傳承下去?并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呢?以油面筋為例,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加強宣傳和推銷。我們可以通過媒體(網絡和報紙)介紹油面筋的制作方法和各種吃法。我們的傳統(tǒng)美食,以自產自銷為主,其實也可以走進超市、食品市場,不要只成為土貨,應讓更多人的品嘗,成為老百姓桌上的家常便菜。
二、可以組織舉行一些風俗節(jié)或活動比賽。每一樣美食之所以能流傳下來,肯定有其一定的原因,也有其發(fā)展的過程。而這些內涵只有經過一些活動,才能讓大家了解。比如我們結合一些農村的風俗節(jié),讓大家了解油面筋的由來,它的寓意。并讓廣大市民參與油面筋的制作、品嘗過程;也可組織油面筋制作比賽,比制作速度、比色澤、比味美。使油面筋在制作和工藝上越來越好。
三、改進和創(chuàng)新。繼承傳統(tǒng)固然不錯,但我們也要與時俱進,讓傳統(tǒng)更好地發(fā)揚下去。比如油面筋,我們可以在陷料上做得更豐富些,除了經典的筍干肉末陷,還可以增加更多品種,如咸菜筍絲、牛肉洋蔥等等;另外我們可以在儲存方式上稍做改進,F在的油面筋主要是通過速凍來儲存,那可以不可改進為真空包裝呢?這樣一來保存時間長,二來攜帶方便,也有利于我們的傳統(tǒng)美食走出家鄉(xiāng),甚至走向世界。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傳統(tǒng)美食也能在異國他鄉(xiāng)發(fā)現它們的蹤影。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飲食文化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制作工藝和社會活動,它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這里面也有富陽人的鄉(xiāng)愁。讓更多鮮為人知、瀕臨失傳的飲食類文化項目受到保護和傳承,我想需要我們大家的努力!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4
河南,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一談到河南,我就有許多話要說,特別是河南的美食。
一談到河南的美食,我就想到了燴面。
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傳統(tǒng)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洛陽的水席、開封的包子、鄭州的燴面,是河南齊名的三大小吃。
每天中午、晚上,街上大大小小的面館都會開張,店里面燴面味香飄四溢,令人忍不住吃上一碗。當燴面上來的時候,顧客接過面,拿起筷子,把面拌勻了,“呼呼啦啦”的吃起來,不一會兒,一碗燴面被吃得干干凈凈。
燴面的味道好不好,取決于它的湯、面和輔料,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
面則是用優(yōu)質高筋白面粉,兌以溫開水和成很軟的面團,反復揉搓,使其筋韌,放置一段時間,再搟成四指寬,二十公分長的面片,外邊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碼好,用塑料紙覆上備用,等要吃的時候,就把它拉成面條,這樣吃起來才會有口感。
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菜。一碗香噴噴的`燴面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我愛吃河南的燴面,更愛河南那豪爽的味道。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5
我的家鄉(xiāng)在河北正定,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然,我的家鄉(xiāng)也有特色美食-----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記八大碗”制作技藝已被河北省列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實際上主要是由豬肉制作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當時儒家與道家文化盛行,人們崇拜“八”這個數字。當時酒家講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葷四素組成。四葷: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選肘子肉,后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帶、粉條和農家時令菜蔬(如蘿卜、白菜、茄子等)。其葷菜均是運用獨特工藝先煮后蒸,按照嚴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藝主要在選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選擇上下功夫。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指: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選材考究,經濟實惠,肥而不膩,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顯著北方菜系特征,葷素搭配,營養(yǎng)豐富,吃法講究,現已形成一套完整、規(guī)范的工藝流程和技藝標準,不斷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愛。同時,也被不斷的發(fā)展完善。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6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鴨,內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面……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琳瑯滿目,舉不勝舉。但我最情有獨鐘的還是夜市上隨處可見的燒餅夾肉。
燒餅夾肉真是色,香,味,形俱全的一個小吃。先說說色,從外表看,燒餅夾肉金燦燦的脆皮,就像有著一層金子一樣金光閃閃。把脆皮剝開,里面則是熱氣騰騰的,軟軟的內在,真是內有乾坤呀!再看看里面的餡,有棕,有白,有綠,有紅,棕的如木,白的如云,綠的如玉,紅的如火,霎是好看。燒餅夾肉,不僅色美,而且香氣濃郁。鼻子聞一聞,肉的油香,菜的清香。緊的辣香撲鼻而來,那種香味是任何一種東西可以相比的。這種香味使你食欲倍增,你情不自禁的咬了一口,肉先滑進了你的嘴,肥肉不膩,瘦肉不柴,再伴上香菜,辣椒的爽口,餅的酥脆,讓你一吃,就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
既然味好,但這味有從何而來呢?下面就聽我為你一一道來。第一步,做餅要先和面,但這面可不一樣,它不用發(fā)酵,所以有人給它取名為“死面燒餅”。面和好檊成餅狀在平底過上烤制,靠到一定的時限,它們就進要進入“八卦爐”了,把餅一一放到爐子中在烘烤,不時的翻面烤出來的餅出來就是黃金酥脆了。第二步就是肉。這肉也不是一般,它要在鍋中。加上各種調料,長時間的蒸煮香味撲鼻的肉就可以出鍋了。當我第一次吃時,我感到了天比的好吃,肉香清香的,不停的在最終回味,真是太好了。
好了就到這里吧,你是不是已經垂涎欲滴呢?如果想吃,一定要到我的家鄉(xiāng)來一飽口福!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7
在美麗的松古平原上,有一個經久不衰的小吃——古市三角壇餛飩。你也許會覺得,那只是一碗普通的餛飩,沒什么特別,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松陽的三角壇餛飩可是“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呢!
我家鄉(xiāng)的餛飩個兒不大,可味道卻濃,吃一個,便覺得芳香四溢,吃一碗便覺得整個人都洋溢著餛飩的香味,過了好久,還有餛飩的味道,還在回味餛飩的香氣。三角壇的餛飩不僅味兒濃,餛飩皮也薄,而且又嫩又薄,方方的餛飩皮下面,原本鮮紅的肉餡變得粉嫩嫩的,一口咬下去,皮就破了,一股湯就進入了嘴巴里,頓時覺得無比愜意。在一旁包餛飩的人,拿過一張雪白的餛飩皮,舀一勺肉餡,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只餛飩,包好的餛飩就像一朵美麗的鮮花,小巧玲瓏,單外形便叫人垂涎欲滴。當一碗燒好的餛飩在你眼前掠過,便有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深深吸一口氣,便會情不自禁地發(fā)自內心地說:“真香!”舀起一個餛飩,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入嘴里,嚼一嚼,一股美味鉆入身體。再舀起一勺餛飩湯,湯上漂著香菜、榨菜,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喝到嘴里,一勺鮮美的汁水便流入喉嚨,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吃了一個餛飩便想吃一碗,吃了一碗便想再吃一碗,再吃一碗,便愛上了這三角餛飩。沒錯,當你把餛飩放入你的嘴邊,一股香氣撲來,輕輕咬一口,便咬到了淡淡的、清香的餛飩皮,吃進肚子里,便覺得暖暖的,再咬一口。咬到了又咸又濃的肉餡,如果在冬天吃一碗三角壇餛飩,什么寒冷的北風,飄揚的白雪都不在話下。
吃餛飩的人很多,有大人、小孩、老人。有人邊吃邊贊不絕口,有人狼吞虎咽,有人細嚼慢咽,還有人吃了一碗不夠,又吃一碗,又吃了一碗還不夠,還要打包走。甚至有人專門跑到松陽來買。
如果松陽是一個花園,那么三角壇餛飩便是里面嬌艷的花。如果你來松陽玩,可千萬不要忘了嘗一嘗三角壇餛飩。
【家鄉(xiāng)的美食說明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