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9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教學反思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文教學反思 篇1
我在散文教學方面認真做了反思并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在此與同仁共饗。
一、我們過去的散文教學存在誤區(qū)
1、教學模式的誤區(qū)。一般來說,教師還是按照介紹寫作背景、介紹作者和文學常識、指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層次結構、概括主題思想、分析寫作特點(比如:形散神不散的特點等)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來教學文學作品的。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導王榮生的報告《散文教學及連帶的問題》。王教授指出,當前中學語文散文教學中,往往將散文這一特定文本的特性忽視甚至模式化。王教授的話振聾發(fā)聵,令人醍醐灌頂。
2、散文解讀方式的誤區(qū)。流行多年的重講解、重分析的“講讀教學法”依然占據(jù)語文教學法的主導地位,語文課沒了語文味兒,文學課沒了文學味兒。往往把作者個人化的言說對象等同于外在的言說的對象,這是散文教學中極大的誤區(qū)――“學生散亂的找東西,老師額外的講東西。學生活動了一番,老師展示了一番!庇猛踅淌谠溨C的說法便是“荒了自己的地,亂耕別人的田!”
3、對散文認識上的一些誤區(qū)
比如“形散神不散”特征的認識問題。袁振國先生認為,這個觀念有時代(60年代)的烙印,是對楊朔為代表的一批散文特點的概括,抑或說是不確切地概括。再如“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問題。“小中見大”不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點。“小”和“大”,有時很難界定,因生活瑣事或微小現(xiàn)象觸發(fā)的人生感悟,不同于過去所說的宏大主題,倒是更像古典文論中的“起興”。再如《背影》、《荷塘月色》這類散文,也很難說什么“以小見大”。
二、我的散文教學的探索實踐
既然我們過去的模式、散文解讀方式、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qū),我在散文教學上便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嘗試:
1、在教學模式上加大“閱讀”的分量
“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tài)過程。構建意義的實質(zhì)是讀者激活原有的知識,運用閱讀策略適應閱讀條件的能力”。
散文閱讀的重點在于文本,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因為“閱讀是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的重要途徑。”但是“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的多重對話!薄敖處熞獮閷W生的閱讀實踐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薄敖處煹狞c撥是必要的,在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應有所側重!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言語知識,需要通過閱讀增加我們未曾經(jīng)歷的言說對象,需要通過閱讀體悟自己未曾體悟過的情感和哲理。
2、理清思路,整體把握文章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現(xiàn)在文章的取材、線索、順序、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段落層次的關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敘事、抒情、寫景的線索,抓住線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脈。從文章結構看有總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遞進式等結構形式,理出結構層次,思路也就清楚了。通常是從各段內(nèi)容的綜合歸納入手,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畫出來,內(nèi)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
解決了以上問題,學生就能理清思路,整體感知課文。
3、就文本講深學透,尊重學生的體驗
王榮生教授很清醒的指出了這一現(xiàn)象,目前老師講授散文的現(xiàn)狀是利用文本走出文本,這違背了散文教學的本質(zhì)特點。我們需要引領學生建立和文本的鏈接。
閱讀應當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和鼓勵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完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當然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zhèn)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過度發(fā)揮。尊重和保護學生的理解體驗,要有正確的引導。不要陷入“哈姆雷特”誤區(qū)。
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個體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這是葉圣陶先生和《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自然會激發(fā)學生閱讀散文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每一節(jié)課采取的教學方式可以是多樣的。但是,“幫助學生考出好成績同時也能培養(yǎng)出一個好人”是我們每個語文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散文教學反思 篇2
提到散文,我們自然就會聯(lián)想起優(yōu)美的意境、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和靈動的想象。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散文以它“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攝人心魄而獨占一隅,散文教學在不知不覺中引領著我們師生走向美的藝術殿堂。我們感受著美、享受著美、追求著美。作為語文教師,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高尚而健康的審美情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散文教學的效果和我們想象中的并不一樣,最起碼在我的教學過程中和我心之所想有極大差別。
首先,忽略文本的重要性。散文的語言是美的體現(xiàn),教師往往會把語言放在首要位置,重點研讀語言之美,而忽視了散文的“形”和“神”,不愿在散文教學上浪費太多的精力,導致學生“隨波逐流”。
其次,學生的感情淡漠。情感是散文的生命,真摯的情感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引起心靈的共鳴。但是學生始終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在閱讀和理解的過程當中,喜怒不形于色,又何談情感共鳴?
再次,學生無法理解散文的神韻。散文的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學生看來卻是不知所以,亂成一片。因此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及其重要。
最后,教師沒有恰當?shù)囊龑В瑢W生無法掌握學習技巧。如語言的內(nèi)涵、意境的體會、情感的挖掘?qū)懽鞯姆椒ǖ鹊。特別是多媒體的濫用,更讓學生只會看熱鬧而無所適從。
針對散文教學出現(xiàn)的這些弊端,我認為,我們應當這樣做才能力挽狂瀾。
一、重視文本。
首先教師本人要對教材引起足夠的重視,被選入初中課本的散文都是名家的作品,它滲透著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精華,也代表著作者的寫作技巧。我們語文教師應利用好現(xiàn)有的資源,不應把文質(zhì)兼美的作品如同“棄兒”一般另眼相看,這樣既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在無形中助長了學生歪曲的學習風氣。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反復讀,反復體會,反復引導來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二、重視情感。
有人說“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從這一點來看,作者所展現(xiàn)出來的情和我們師生所感悟到的情是我們學習散文的關鍵所在。學生在閱歷、思想、精神、知識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的特點,對文本的認識也會不盡相同,那么情感的體驗自然就會有濃有淡、有深有淺,因此我們教師要善于將學生引入散文的意境,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把自己整個身心融入到作品當中來,把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真摯的情感傳導給學生,學生的情緒被感化了,才會由“形”體會到“神”、由景體會到情。師生同入意境,共同賞析美、感悟美、享受美。
三、重視技巧。
散文形散,會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覺:沒有脈絡,沒有頭緒,思路不清晰。其實這并不是一個難題,無論它怎樣“散”,它的“神”卻是“聚”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把握文章的構思焦點,即關鍵詞或關鍵句或文眼。只有抓住文章的核心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研讀解析,深入淺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從而順理成章地使學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脈絡,掌握了文章的構思。
語言美,是散文的一大亮點。挖掘語言內(nèi)涵及其重要,它不僅會帶動學生的情感,也會使學生在寫作上受益匪淺。小處從字詞分析,大處從句段入手,模仿文中的各種描寫方法,揣摩文中的情感變化,領會文中的表達技巧,學習文中的精巧構思,進而真正體會作家遣詞造句的妙處。
讓學生回歸生活,是學習散文的前提條件,散文雖然是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并不是學生對生活的體會,我們不能讓學生的思維成為無源之水。因此,我們可以適當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業(yè)或引導學生感悟一些生活當中的細節(jié),使學生用心與文本對話,這樣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
四、重視朗讀。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學生只有反復地朗讀,才能逐漸走進作品的意境中去,品味作品的韻味,才能感受作者的深情告白。同時也會增進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
散文是美的,散文教學就應該是美的享受,散文教學課堂更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如何改進教法,如何改進學法,是我們每位教師都應及其關注的問題。
散文教學反思 篇3
提到散文,我們自然就會聯(lián)想起優(yōu)美的意境、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和靈動的想象。在我的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學生的感情淡漠,沒有恰當?shù)囊龑,學生無法掌握學習技巧的狀況。下面是通過最近的磨課,聽課自己的一點思考。
一、散文的文本特質(zhì)
散文從定義上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散文式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狹義的散文指文藝性散文,是一種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形式自由的抒情性小品文。散文并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文體概念,它只是在文學實踐過程中約定俗成的文類概念。
散文首先是寫實的,要表達的是作者獨特的情思,是作者在某個特定的階段所特有的社會經(jīng)驗。因而散文解讀的實質(zhì)是建立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與“這一篇”散文所傳達的作者獨特經(jīng)驗之間的鏈接。
二、確定“這一篇”可以分為四個步驟“辨體”“識人”“斷文”“定點”。以《春酒》為例說一下我的理解。
辨體:《春酒》是篇回憶性散文,是寫人敘事抒情的回憶性散文;貞浶陨⑽牡那楦惺沁^去的我和現(xiàn)在我的情感交織。
識人:作者琦君。琦君的寫作特色有哪些:擅長創(chuàng)造兒童文學,語言活潑俏皮。琦君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飾,文筆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雋永。她駕馭文字得心應手,善于營造雋永溫馨的氛圍。琦君的文字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之后成就出的精粹與平和,她寫人物、抒情懷,就有了鮮明的寬厚從容和溫柔蘊藉。
斷文:琦君文章有以上特色,她的《春酒》語言有何特質(zhì)?《春酒》這篇文章讀來特別有趣,原因在于運用了一系列口語化的語言,疊詞,語氣詞!洞壕啤废氡磉_的作者的獨特情感是什么?琦君的情感要聯(lián)系當時的寫作背景,了解琦君其人后,《春酒》思鄉(xiāng)的情感也就顯而易見。
定點:《春酒》通過回憶過年的一系列事情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人事物的深深地思念。童年的快樂籠罩全文,童年的快樂情感通過運用一系列疊詞,語氣詞和口語化的語言表達形式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結合學生的閱讀感受:初讀好玩,文章表達的是對母親的思念,如果不看后面的研討與練習,學生體會不到琦君對家鄉(xiāng)人的深切思念。本文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對文章用詞方面獨有的語言形式的探究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作者對家鄉(xiāng),對母親,對童年的深深地思念。
三、教學設計的思考
散文的特點會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覺:沒有脈絡,沒有頭緒,思路不清晰!洞壕啤愤@篇文章學生初讀感受就是亂。其實這并不是一個難題,無論它怎樣“散”,它的“神”卻是“聚”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把握文章的構思焦點,即關鍵詞或關鍵句或文眼。抓住文章的核心就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研讀解析,深入淺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從而順理成章地使學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脈絡,掌握了文章的構思。所以我認為散文教學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幫學生理清思路或者是整體感知一下。
語言美,是散文的一大亮點。挖掘語言內(nèi)涵及其重要,會帶動學生的情感,有人說“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從這一點來看,作者所展現(xiàn)出來的情和我們師生所感悟到的情是我們學習散文的關鍵所在。學生在閱歷、思想、精神、知識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的特點,對文本的認識也會不盡相同,那么情感的體驗自然就會有濃有淡、有深有淺,因此我們教師要善于將學生引入散文的意境,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把自己整個身心融入到作品當中來,這就要求我們要細讀文本,琢磨文章的言語形式表達的情感。言語形式是為散文情感服務的,我們分析語言形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貼近作者的情感,言語形式是手段,言語形式和情感是文章的一體兩面,不能分割,教散文一定要品語言,品語言才能把握情感。
明確了教學目標,如何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就要依賴于有效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考慮好三點:切入點,著力點、落點。
1、切入點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尊重孩子的閱讀體驗這要求了解學情。《春酒》第一次教學設計由“家鄉(xiāng)味有什么的味道”切入,沒有從學生的興趣點切入,僅僅為了看似“完整”的教學設計而設計,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造成“高冷”的課堂氣氛。
2、課堂設計找好著力點才能更好的為落點服務。
3、落點必須清晰。只有清晰的落點才能避免課堂“亂”的感覺,在設計落點的時候注意教學設計的細節(jié)設計,自己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總是犯細節(jié)設計不到位的錯誤。
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但是自己的`課堂上總是會少了點生氣,通過磨課和聽課讓我明白了,第一,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進入文本,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教師能沉入文本多少,就給學生設置了多少教學情境;第二,散文的特質(zhì)之一就是充滿靈動的想象,所以散文教學的課堂上一定不能缺少想象。
散文是美的,散文教學就應該是美的享受,散文教學課堂更應該是多姿多彩的。
散文教學反思 篇4
散文教學一直以來是我的“軟肋”,每次碰到散文教學單元我就頭疼,總感覺到花費的精力不小,可課堂效果并不好。有時一節(jié)課下來自己的教學思路竟然糊里糊涂的,雖心神疲憊,但從學生的眼神里仍然讀出了他們的困惑。
我聽了毛洪其教授的《初中現(xiàn)代散文解讀與教學策略》的講座,頓開茅塞,受益匪淺。我想散文是與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是作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積淀為審美情感后的審美創(chuàng)造,文學作品中注“情”最真,最深者莫過于“散文”,所以散文被譽為“情文”,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散文情感的審美功能,探尋散文教學藝術的審美特征和規(guī)律。為此我打算在今后的散文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力爭散文教學的“語文味”。
。ㄒ唬┰O計精美巧妙的導語:
對于情感色彩比較濃厚的散文來說,設計的導語要與文章感情基調(diào)相和諧一致,這樣能使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中去,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ǘ┳龅礁星槌渑娴恼n文范讀:
欣賞抒情色彩很強烈的散文須得“歌之抑揚”,“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識其真味,范讀對于營造情感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意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更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范讀時,一定要激情充沛,抑揚頓挫,注意傳達作者細微的感情變化,只有把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范讀時才能再現(xiàn)出課文的意境和氛圍,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起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ㄈ╊I會意境,啟發(fā)聯(lián)想
優(yōu)美的散文與詩歌一樣,也有深邃的意境,指導學生理解,領會散文意境,同樣是散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進行教學散文時,要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努力開拓散文的意境,做到既能把學生帶入散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重視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過去積累的知識,進而啟迪他們聯(lián)想、想象,以便使他們能深刻地領會散文的藝術魅力,受到感染教育,提高散文的閱讀鑒賞能力。
散文教學反思 篇5
錢鐘書,江蘇無錫人,中國現(xiàn)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出生于書香門第,自幼受傳統(tǒng)經(jīng)史教育,國學根基深厚,清華大學英文系畢業(yè),后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回國后曾任西南聯(lián)大、清華大學教授。錢鐘書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主要著作有《談藝錄》、《宋詩選注》等,另有長篇小說《圍城》,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等,《論快樂》一文收錄于《錢鐘書散文》。
這是一篇隨筆佳作,本篇的主旨是講:快樂是短暫的,但快樂是有精神決定的,對快樂的追求,正是人生精神力量的源泉,這是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也是本文的主旨。
整篇文章他所表現(xiàn)出的藝術特色,我從以下幾分方面做了一下整理:
1、多角度闡釋“快樂”
文章先從語言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快”與“樂”的關系,指出快樂無法永遠。再從快樂在人生中的地位,快樂是人生永遠的誘惑和希望,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因而快樂是精神決定的。最后又講到:“發(fā)現(xiàn)這個道理,和發(fā)現(xiàn)是非善惡取決于公理而不取決于暴力一樣重要。”
2、文章行文靈活,中心凝聚
作者思路開朗,行文靈活,起筆從語言構詞角度寫起隨著行文的
展開,思緒也變化多變。作者時而博古論今,時而運用比喻的巧妙寫法,使得文章妙思連篇,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無論作者如此多變的思維發(fā)展他卻能從中談笑風生,不離題旨,始終都沒有離開“快樂”的闡述與剖析,而且將“快樂”詮釋的淋漓盡致,使人談后心服口服,我不得不折服作者的多思多才,將人生中的“快樂”及相關問題展開中心突出。
3、精神形象的比喻
作者在論述中,常選用比喻句加以說明,“快樂”是由精神所決定的,似的深奧抽象的到里邊的簡明具體“我們說永遠快樂,正好像說四方的圓形,精致的動作,同樣的自相矛盾”。
“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
“那時候的靈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等等。
4、廣征博引,取用精當
廣征博引是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建立在認真總結,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點滴。它能將生活中看似膚淺的事物與我們?nèi)藢ι畹母形蚝蛯θ松恼_理解聯(lián)系起來,通俗易懂,語言看似平淡無華,讀來細細品味卻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耙T孩子吃藥的方糖”、“因有狗賽跑的電兔子”多么形象,通俗易懂。
本文謝雨抗戰(zhàn)時期,作者通過論述“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一哲理,發(fā)出了世界上“沒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的聲音,這不僅是對人生哲理的闡述,而且隱蘊有反抗侵略,對抗戰(zhàn)前途充滿樂觀情緒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
作者在文中所講的“快樂”在他的內(nèi)心放抗侵略?箲(zhàn)充滿希望是他更大的“快樂”,我們就要勝利了,眼前就要呈現(xiàn)一片光明和祥和,這才是我們所謂的更大的“快樂”。
散文教學反思 篇6
《草蟲的村落》是一篇在表達上頗有特色的散文。文章中作者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生動、活現(xiàn)的草蟲世界展現(xiàn)給了大家。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小蟲、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拿到這樣的文章,喜讀、樂讀。在品讀感悟文章、領會文章的表達方法時,以讀代講。我采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讓學生在反復地品讀重點語句的過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師的引導和充分地朗讀中展開交流。
學生活動的時間充足,活動的范圍廣泛,能夠積極討論交流自己的感想,能夠展開合理的想象。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回憶自己曾經(jīng)親近、觀察過的小蟲,由此產(chǎn)生共鳴,學生心里的聲音猶如一股股清泉不斷涌現(xiàn),學生們個個揮筆躍躍欲試,十幾分鐘過后,學生們那一段段充滿童趣、豐富多彩的小蟲世界待以之久展現(xiàn)。有描寫螞蟻搬運食物的《團結就是力量》;有贊揚七星瓢蟲的《甲殼蟲王國》;有爭強好勝的《蟋蟀大王》……
孩子們眼中的童話世界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也能夠模仿《草蟲的村落》文章寫作特點,采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由小練筆反饋而知,學生從中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和小生靈的熱愛,我的目的達到了。
但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問答和作業(yè)反饋可以看出,我在詞語理解的教學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應在讀文品悟的同時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去理解。
散文教學反思 篇7
這篇課文是一篇言辭優(yōu)美的散文,以問題與思索為線,以雨天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著急的情感貫穿。真切的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以一個中心問題“你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引發(fā)學生讀文思考。在交流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談自己從哪體會到作者著急的心情。因為雨大就想到了弱小的蝴蝶,從而引發(fā)為蝴蝶找家。
以讀為主,將讀與品詞相結合,讀與想象相結合。如學生談到“吼叫”、“震撼”、“喧嚷”時,讓學生聯(lián)系平時見到的雷、電、雨、風,想象課文中描寫的景象是怎樣的,再借助讀體會意境,借助讀升華情感,從而感悟作者的著急。
關于修辭方法。文中多次運用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方法。這些修辭方法彰顯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藝術,同時也使作者的感情表達更為強烈。在教學中,我只是通過讀讓學生體會這些修辭方法的表達作用,可以適當講解一些這些修辭方法的運用技巧,不僅能較好地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對學生的作文也是大有裨益的,這樣就將語文的工具性與思想性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了。
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是以讀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將讀與品詞相結合,讀與想象相結合,感受的語言美、意境美,通過反復誦讀,去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并抓住重點詞句去品讀悟情。讓學生圍繞“你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這一問題,讓他們交流討論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并畫出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理解,寫寫自己的感受。如理解“喧嚷”,我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時候我們體會過“喧嚷”的狀態(tài),誰大聲喧嚷過?學生們說了自習課上、體育課上等的大聲喧嚷的事情,來體會文中擬人手法的運用,更好的從密集的喧嚷體會到雨的狂暴,體會到天低、電閃、雷鳴、雨驟的惡劣環(huán)境,從而感悟到作者為蝴蝶擔憂與焦急。
總之,縱觀本節(jié)課,我以文為依據(jù),以品為途徑,以情為線索,通過“熟讀、想象、感悟”使孩子們在品讀感悟中、在師生的互動反饋中、在對蝴蝶無限的關切中、讓真情在每一個幼小的心靈中飛揚,在充分的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時,盡情的享受探索知識的快樂。
散文教學反思 篇8
迎著初冬的寒意,安陽市教研室的領導和老師到我們學校進行了聽課和課題調(diào)研。調(diào)研組聽取了我所講授的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三課《散文家談散文》。
課后,聽課老師進行了細致地評點,并深刻地剖析了本節(jié)課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且?guī)椭姨岢隽司唧w的改進措施。
《散文家談散文》是由大文學家郭沫若寫的《白鷺》和文學評論家曉雪寫的評論文章《關于散文〈白鷺〉》兩篇構成,文字容量大,涉及文學評論專業(yè)知識多,教學難點多。針對上述教材特點,我把品讀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談談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見解作為本課的重點,把了解評論的一般寫法和了解曉雪文章的寫作特點及其好處作為本課的難點。
整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而幾個問題的設計正體現(xiàn)了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導問助學和導練致用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貫徹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習得”的教學原理。
課上,我先讓學生分析了郭沫若寫的《白鷺》,通過大家的分析和散文家曉雪寫的評論文章進行比較。把兩篇文章緊密地結合起來。對于曉雪的文章讓學生分析了思路,梳理文本,理清寫散文評論的方法。尤其在導思互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學了文章后再來閱讀有關散文的知識,從感性到理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不足之處首先是對郭沫若的《白鷺》如此美文沒有讓學生細致地賞析和品讀,只是一句話帶過。應該再設計一個賞析美句的問題,讓學生讀懂讀透文章。其次是沒深入研究透徹教材,對于把握問題的編輯意圖不太明確,應該從如何教會學生去讀去寫評論來下手,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這一類的文體,學會怎么樣去寫評論性的散文,應該總結“談什么”一類的文體,讓學生學會寫“談什么”這樣的文章。最后教學設計要取舍大膽,打造細節(jié)。一堂課不能面面俱到,設計問題要突出“精致”
散文教學反思 篇9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和向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優(yōu)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有詳有略,如音樂般急緩有致。這樣一篇課文編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學,教師提供材料,學生朗讀背誦,那么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無法充分實現(xiàn),因此,在新課程的理念引領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對話,如何創(chuàng)設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時,我以此為主線,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強調(diào)個性化朗讀
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中獲取和轉換信息的過程,具有獨立性、個體性。閱讀教學要關懷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魅力。這一過程教師的講解代替不了,學生的合作學習也取代不了,必須*自己在閱讀中邊讀邊想,開啟心智。像《音樂之都維也納》這樣一篇課文提供了優(yōu)美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回歸到常態(tài)中,在師生對話、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潛心會文,感受所蘊涵的精神元素。在教學中最好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朗讀。而對于同一語言材料,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對語言形成獨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讀處理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力求鼓勵學生在各自感悟語言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朗讀處理去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從而達到個性化朗讀的目的。
2、課內(nèi)課外閱讀材料有機結合
新課程下,對語文教學的改革,提出這樣的要求,不僅要讓課堂充滿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小課堂連著大世界,而且拓寬了語文教育。但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機會主要在語文課上。因此,還要把課堂教學作為改革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把課內(nèi)閱讀材料與課外閱讀材料整合起來,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效益的。
散文教學反思 篇10
《鳥語》是一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體會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我在設計時主要以文中的一個感嘆句“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為主線來設疑:“小作者為什么會發(fā)出如此的感嘆”。然后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與布谷對話,感悟鳥語的催人奮進,與喜鵲對話,體會鳥語可以為生活增添樂趣,再與群鳥對話,明白從鳥兒身上可以獲得啟示。最后,再反復讀“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為了真正讓學生走進鳥的世界,體會作者的這種感受。我引領學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進入文本,去和孩子們與喜歡的鳥類聊天、對話。教學與布谷鳥、喜鵲對話的自然段,我抓住“疏忽、倍感親切”兩個詞語,通過這兩個詞語的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引入到和布谷鳥及喜鵲談話的內(nèi)容中去。與布谷鳥的對話,讓學生想象小作者和布谷鳥還會聊些什么,與喜鵲對話,讓學生報喜,感受人鳥相望的情趣。此外,我又安排了“聽鳥語,猜鳥音”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也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做一做猜想,編一編故事。而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進行句式的訓練“從 那里,我 ”讓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對文本的理解與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并把感受真實地表達了出來,既鍛煉了學生思維,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上述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默默地滲透到他們的心中,我又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破壞鳥兒的生存環(huán)境、捕鳥、殺鳥等現(xiàn)象,讓學生來談談他們的看法,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將愛鳥之情轉化為護鳥的實際行動,做保護鳥兒的“小衛(wèi)士”。這時我再讓學生寫一寫保護鳥兒的宣傳語,讓愛鳥之情化為實際行動,升華了情感。但上完課,自己感覺還有很多遺憾:
。1)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還不夠到位。
。2)朗讀的指導還欠缺,對于一些句子,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感悟,但未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散文教學反思 篇11
《我喜歡》是一篇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詩一般的清新的語言,向我們敞開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歡的景物與事物,并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豁達、獨特、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文章在語言結構上有兩大特點:
1、音樂美。文章語句優(yōu)美動聽,讀起來瑯瑯上口,抑揚頓挫,使人很容易進入語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心情感。
2、結構美。文章結構整齊,每一段開頭都用“我喜歡”三個字領起下文,使十二個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句式工整,語言精美,情感貫通全文。針對本文中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中我也從兩方面入手:
一、讀中悟情,以讀促悟
學生初次接觸這篇韻味十足的文章,可能無法立刻讀懂,那么,怎么教學這篇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呢?首先,讓學生對本文語言優(yōu)美以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等特點有個初步的認識。再根據(jù)新課標的精神——“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在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采用朗讀和想象的法寶,通過有層次地讀,有梯度地讀,按照:整體感知——情感共鳴——聯(lián)系生活體驗這樣的規(guī)律,用情感培養(yǎng)情感,展開想象翅膀,引導學生走向心靈的觸動,進而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動。在教學中“以讀代講”,以“讀”這個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悟中思,讀出文章包含的韻味,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獨特感受,品味文章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深厚功底,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生活的多姿多彩。學生在課堂上均能美美地朗讀,細細地品味,并真誠地互相欣賞、評價,特別是一個女生能將老師的朗讀與同學的朗讀進行全面的評價,就像老師平時的引導評價一樣到位,如:老師和同學讀得富有變化,還有表情,能讀出作者深深的感情,特別是注意了標點符號的作用,讓朗讀達到很高水平,使我們陶醉了。看到,整個學習過程同學們都十分投入。
二、放飛想象,仿寫延伸
在學生讀中悟情后,我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想象仿寫課文,用語言文字來抒發(fā)自己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以“我喜歡”開頭來抒發(fā)自己的獨特體驗。由此激發(fā)學生靈感,放飛學生想象,發(fā)散學生思維,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興趣。同學們因為之前的入情入境地朗讀、品悟,通過借助第6自然段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等環(huán)節(jié)學習,此時已經(jīng)有了不吐不快之欲望,紛紛拿起筆,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想象,以“我喜歡”開頭來抒發(fā)自己的獨特的體驗。寫完之后,進行了全班交流,孩子們積極展示,踴躍發(fā)言,個個從童真的視角,寫出了自己對大自然對生活對社會的喜愛。雖然語言稚樸,但可以讀到學生內(nèi)心那份簡單質(zhì)樸的熱愛。由此可見,這項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還發(fā)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
散文教學反思 篇12
《桂花雨》是一篇充滿著濃濃鄉(xiāng)情的優(yōu)美散文,文中彌漫著作者淡淡的思鄉(xiāng)情緒和對故鄉(xiāng)美好的回憶。文章緊扣“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這句,以童年時代的眼光展開敘述。學生讀后,很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特別是“母親”常常說的一句話更讓人回味無窮。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搖花的樂趣,難點是體會母親對故鄉(xiāng)桂花的懷念。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并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然后從課文插圖入手,讓學生說說圖畫上的內(nèi)容,再從文中找出描寫圖畫內(nèi)容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朗讀后劃出重點語句,然后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于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角色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對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導學生結合淋雨的生活經(jīng)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然后又讓學生直接來喊一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后帶著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散文教學反思 篇13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xiàn)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課文的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結構清晰。
教學中,我緊扣住主線——“朋友”,文中小作者和鳥兒成了朋友,他是怎樣喜歡鳥,接近鳥的?怎樣和鳥兒交流的?從鳥兒身上得到什么啟發(fā)?讓學生讀課文,找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然后在閱讀課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為主線展開學習。
在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但是,由于時間和鋪墊不夠,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第二課時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一句中的終日忙碌、飛行整齊、搏擊風雨去掉行不行?”學生馬上異口同聲地回答:“不行”為什么不行?我追問到。學生馬上展開了熱烈地討論。小作者還會從那些鳥的身上得到啟示呢?學生的回答豐富而富有創(chuàng)意:“從捉蟲能手烏鴉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薄皬囊估锩β档呢堫^鷹那里,我學到了保護莊稼的重要性。”“從行動迅速的翠鳥那里,我了解到做事的態(tài)度!薄皬纳朴谧较x的啄木鳥那里,我懂得了‘愛護樹木,人人有責’!
散文教學反思 篇14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接觸的第一篇,就是一篇充滿好奇心的散文,和著剛剛開學的心情,也很應景。對于假期里,到外地旅行,回老家度假的孩子也能產(chǎn)生共鳴,擁抱大自然,體驗美好心情。
課堂學習從昨天開始鋪墊,通過預習,利用模式,初畫導圖,課堂學習,通過互動,修改導圖。孩子們給我?guī)砗艽蟮捏@喜;仡櫟谝徽n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收獲與遺憾皆有:
單元主題,了解學習要求。鑒于從整體入手,每單元都從關注導語,提煉主題,了解學習方法,帶著兩個“怎樣”(怎樣觀察、怎樣展開)走進課文,做到“方法引路”,兼而關注的是導語主題中優(yōu)美的表達,兼顧積累。不足就是比較耗時,,因為平實,沒有刺激,部分學生還是茫然。
借助導圖,了解作者寫作順序。孩子們借助所學的導圖模式,以自己的理解繪制了各種圖形,點出了作者訪問的“朋友”分別有哪些,利用導圖,感知整體內(nèi)容,利用導圖,了解散文文體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利用展示“圓圈圖”,核心內(nèi)容是訪友,外圍是訪問的朋友,中間的那一圈是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此訓練學生的概括和提煉能力。不足就是課堂上展示的時間不夠,不能將好的思路,好的圖例一一展示。
朗讀課文,學習三個自然段。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對于這樣優(yōu)美的散文,只有在讀中感悟體會,老橋、樹林、鳥兒,山泉……一花一樹,一草一木,寫得那么生動,情感那么濃烈。讀,再讀,感悟語言美,情感美,還有節(jié)奏美!不足就是個體的朗讀不夠,朗讀體會說的不夠。
散文教學反思 篇15
是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詩歌般的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足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提示了舊時代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全文語言優(yōu)美,內(nèi)容趣味性強,運用了大量對比,比喻,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具體。
這一節(jié)課,我認為有幾點較成功的地方:
。薄⑽覕U展了讀書領域:
學習語文,是學生接受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教育,同時也是提高他們語文實踐能力的過程。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為了擴展學生的讀書深,廣程度,我擴展了讀書領域,上課時,課件播放有關朱自清的圖片簡介,配畫課文朗讀引導學生提前進入如詩如畫的散文境界中,為新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課后,收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進一步感悟時間的珍貴。
。病⒎磸驼b讀,積淀感悟:
朱自清先生說:“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此篇散文最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yōu)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引導學生深入地讀,富有個性地悟,結合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傾聽作者的彷徨,傾聽作者的無奈,傾聽作者的傷感……及對人生的思索。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在閱讀中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這節(jié)課上也有較好的體現(xiàn)。
。场⒗谜n件,回憶我們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并仿寫: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試圖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從而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驅(qū)動學生靈動的心,飛揚他們智慧的語言,從而達到積累與運用的有機結合。
上完這節(jié)課,我覺得有很多不足之處,如:
。薄別學生參與不夠主動,依賴小組其他成員。
。病⑦有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tǒng),表達不夠明確,有的地方支離破碎。
。场⑦有的學生不能認真地聽別人的發(fā)言……
散文教學反思 篇16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教學中,本著“教學相長”的原則,我不斷汲取著新的教法、新的理念。閑暇之余,總要靜下心來,回顧課堂教學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有了新的飛躍,F(xiàn)略談幾點,與大家分享。
第一、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chuàng)造”。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chuàng)造”,他對學習的內(nèi)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后,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6厘米,求圓的面積。乍一看,似乎無從下手,但學生經(jīng)過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長方形的周長不就比圓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兩條半徑,一條半徑的長度是3厘米,問題迎刃而解。
我們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于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舍棄過多、過細的鋪墊,盡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fā)現(xiàn),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第二、實踐操作——讓學生體驗“做數(shù)學”。 “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shù)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 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后,學生即使理解了其關系,但遇到圓柱、圓錐體積相等,圓柱高5厘米,圓錐高幾厘米之類的習題仍有難度,如果讓學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許學生就不會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學會邏輯地思考。
對于動作思維占優(yōu)勢的小學生來說,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我們要善于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nèi)容設計成物質(zhì)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shù)學”的快樂。
第三、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說數(shù)學”。這里的“說數(shù)學”指數(shù)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tài),能出現(xiàn)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第四、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體驗“用數(shù)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體現(xiàn)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蔽覀円獎(chuàng)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學習和理解數(shù)學;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到數(shù)學的價值。 如:學習“圓的認識”后設計游戲:學生站成一排橫隊,距隊伍2米處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學生體會到不公平,應站成一圓圈或站成縱隊才公平,更好地體會“在同一個圓內(nèi)半徑都相等”。
總之,課堂教學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chuàng)造,培養(yǎng)、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努力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散文教學反思 篇17
馮驥才先生的這篇散文,文旨兼美,就我個人而言很喜歡這篇文章。所以在教學設計時,主要想讓學生領會文章的主旨,并能過賞析文章本身,所以我的教學重點就放在這兩個方面。
通過課堂實踐有如下體會:
(一)我是用“呆了一會,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边@句話作為文章的切入點。來讓同學們發(fā)現(xiàn)“我”和小鳥親近的過程,進而感知文章要表現(xiàn)的信賴這一主題。經(jīng)過同組老師的評課,我們發(fā)現(xiàn)文章中還有一句話是關鍵“這是一種怕人的鳥”,如果把這兩句話結合起來切入文章會更好些。
。ǘ┪以僮屚瑢W們發(fā)現(xiàn)“我”與小珍珠鳥親近的過程時,是作為這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如果同學們能很順利地找出這個過程,那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會水到渠成,可能也是因為心里有這個想法,所以在進行這一個教學關節(jié)的時候,老師把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沒有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而是根據(jù)老師的思路來整理,老師來總結?珊蠼(jīng)過大家的討論認為,這一部分內(nèi)容,如果讓學生細讀,是完全能夠自己概括出來的,讓學生自主完成比老師的強硬灌輸要好得多。
。ㄈ┱砦恼碌拿}絡利用“排火車”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思路清晰。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就想如何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我”與小珍珠鳥親近的這一過程,這一過程體會不好,文章主旨的理解會顯得生硬。所以我想到了火車車廂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利用這一具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抽象的東西,經(jīng)過實踐,同學們的反應不錯,由此我發(fā)現(xiàn)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
散文教學反思 篇18
本周我進行了一節(jié)音樂活動《郊游》,這首歌曲的前兩句與最后兩句要求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唱,而中間則適合用優(yōu)美、抒情的聲音來處理。
在活動中我一開始對于兩種不同的歌唱方式進行講解,但很快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種方法:為了讓幼兒理解并準確地把握,活動中我借助了比較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著圖片演唱,根據(jù)圖孩子們正確的對兩種歌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從而突破了活動的難點。我范唱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最后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我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在這次活動中,我主要設計了與歌詞相關的圖譜節(jié)奏,比如,用形象的手、腳印等圖案讓幼兒表現(xiàn)節(jié)奏,在熟悉節(jié)奏型的基礎上再用樂器進行演奏,由于圖譜直觀、簡明,所以能幫助幼兒記憶,幼兒發(fā)揮的情況比較好,情緒也比較高。
由于是初步地探索、學習看圖譜演奏樂曲,所以活動顯得比較緊湊和急躁,沒有讓幼兒去嘗試有創(chuàng)造地使用配器方案。活動中缺乏讓幼兒多探索圖譜,多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活動中幼兒主導地位還顯得較薄弱。因為是第一課時,所以我只給幼兒固定的一種打擊樂器演奏,不像平時讓幼兒更換不同的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所以演奏上感覺比較單一。這首歌曲還可以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比如增加一些節(jié)奏樂的成分,通過演奏打擊樂器讓幼兒更加能感受到歌曲的意境。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在活動中及時調(diào)整,對教材的分析應更加透徹;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
散文教學反思 篇19
《落葉》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文中有不少優(yōu)美的詞語,綠綠的,火辣辣,翩翩起舞,暖暖和和等,通過感知小樹葉成長變化的過程,讓幼兒感受大樹媽媽與小樹葉之間溫暖的親情,從而內(nèi)心激發(fā)其對媽媽的愛與關心。
講述散文第一二段,讓寶寶們了解小樹葉在春夏秋天的模樣,通過提問,讓幼兒們鞏固散文內(nèi)容,并重點記憶詞語綠綠的、火辣辣、翩翩起舞。講到翩翩起舞時,我請幼兒站起做動作,體會小樹葉飄落的輕盈,姿態(tài)之優(yōu)美,渲染一種秋天空靈的意境。
讓幼兒觀察小樹葉飄落后的畫面,引導他們學習散文第三段。一陣秋風吹來,小樹葉離開了媽媽,,他飄呀飄,飄向了哪些地方呢?這些地方會變成什么樣呢?小樹葉飄到屋頂上,屋頂變得金黃。小樹葉飄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飄動著許多小船。飄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層軟軟的地毯。層層深入,從景象到情感的過渡,從膚淺到深入,小樹葉飄到大樹媽媽的腳下,大伙抱成一團,好像在說——媽媽,我們會思念你的!媽媽,我們舍不得離開你!幼兒的想象力很豐富,小樹葉與媽媽之間濃濃的親情,也感染著幼小孩子的心靈,是啊,小樹葉們離開媽媽是多么可憐!是呀,寶寶們說的雖然和書本上小樹葉對媽媽講的話不一樣,卻也體現(xiàn)著小樹葉與媽媽之間濃厚的感情!笆堑,寶寶們,小樹葉愛媽媽,他們要關心媽媽,愛護媽媽,所以他們飄到大樹媽媽的腳下,大伙兒抱成一團,好像在說:‘媽媽,天氣漸漸冷了,我們給您焐焐腳,讓您暖暖和和好過冬!庇械募毿牡挠變哼觀察到了一些小動物們,它們也看著大樹媽媽和小樹葉,仿佛在說:“小樹葉離開媽媽,真可憐吶!”
整個過程而言,我先講,再讓幼兒觀察某幅畫面講述,再整體講述。接著放錄音散文《落葉》,讓幼兒再整體感知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他們聽得格外認真,因為是有基礎有意識地在傾聽。最后我完全放手,發(fā)下一人一本小圖書,讓幼兒們自己看著一幅幅的圖畫,自己自由講述。
【散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綠葉的夢》散文教學反思09-17
散文《三峽》的教學反思09-08
關于反思的散文09-23
學習反思散文12-14
《散文詩兩首》教學反思04-02
散文詩兩首教學反思04-27
《散文詩》兩首教學反思04-29
理性反思散文作文08-25
優(yōu)秀散文:對文化的反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