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故事精選15篇
成語的故事1
【螳臂當車的典故出處】(戰(zhàn)國)莊周《莊子·人間世》。
【螳臂當車的典故釋義】臂:螳螂的前腿;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腿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不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去做辦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敗。
【螳臂當車的歷史典故】
一天,莊子乘著馬車到友人家辦事。馬車在筆直的大道上奔馳著,莊子坐在車上想著自己的心事。
突然間,他發(fā)現(xiàn)前面不遠處,有一只蟲子在道路中央蠕動。莊子怕車輪碾壓了蟲子,叫車夫停住馬車,讓蟲子先過去?墒,馬車停住后,好長時間了也沒有動。莊子問車夫怎么回事,車夫回答說:“一只螳螂擋在車輪前,尚不肯離開。”
莊子一聽這話,覺得很奇怪,于是下車看個究竟。莊子來到車輪前一看,只見一只大螳螂正奮力地舉起兩條前腿,想要阻擋車輪的前進。一只蟲子要比車輪小很多,螳螂雖然在昆蟲中算是比較厲害的,但它的身體仍然很小,它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阻擋不了車子前行,結果只能是被車輪輾得粉身碎骨。
莊子想到這里,不由得感慨道:“可憐的螳螂,你以為你舉起前腿就可以擋住前進的車輪嗎?螳臂是擋不住車子前進的。”
【成長心語】
如今,“螳臂當車”已經(jīng)成了匹夫之勇的代名詞,成了不自量力的典型代表。但是,我們無法忽略這只螳螂的勇氣,它背后一定有它堅定的信仰支撐,唯此,它才會顯示出如此的勇敢。面對苦難、逆境,我們也應該有螳螂一樣的勇氣和魄力,只有我們身體力行,做完一件事情,結果的好壞,能力的高低,才會見分曉。誰說不自量力不需要勇氣?我們勇敢地邁出了一步,那一步也許很小,但是卻能讓我們看清自己,那一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也同樣需要勇氣!
成語的故事2
【成語】狗尾續(xù)貂
【讀音】gǒu wěi xu diāo
【釋義】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出自】《晉書;趙王倫傳》: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lsquo;貂不足,狗尾續(xù)。rsquo;
【近義詞】佛頭著糞、魚目混珠
【反義詞】鳳頭豹尾、拋磚引玉
【成語典故】晉武帝司馬炎死后,兒子司馬衷繼位,他對朝政一竅不通,大權落到賈后手里,賈后生性兇狠狡詐,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個兒子),與一個名叫張林的大臣密謀策劃,以此為借口帶兵沖入宮廷,殺死了賈后,自封為相國。由于是靠這種手段當上相國,司馬倫整日憂心忡忡,害怕眾人不服。為了籠絡朝臣,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于是大封文武百官,甚至連聽差的奴役也給以爵位。像皇帝左右的侍中、散騎、常侍等一等高管,在當時的宮廷人事編制中一般只有4人,可司馬倫當皇帝時竟達近百人。真是官職泛濫成災!等到一切就緒后,又廢掉晉惠帝,自稱皇帝。當時規(guī)定,凡宮內(nèi)高級官員的官服,都是統(tǒng)一式樣。如帽子上都插著貂尾做裝飾。不同官職,插的位置也有區(qū)別。侍中插在左邊,常侍插在右邊。由于司馬倫大肆封官晉爵,所以一時貂尾都不夠用,所以只好用狗尾來代替,人們就據(jù)此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xù)。用來諷刺朝廷。后來,人們用狗尾續(xù)貂來比喻以壞續(xù)好,美丑不相稱。多用來形象地揭示妄續(xù)他人文學作品,也有時用來表示自謙之意。清代蒲松齡的《代王次公與顏山趙啟》里也有這個典故:庇輿蓋中,仍添晝行之錦;從縉紳后,張慚尾續(xù)之貂。
成語的故事3
在我國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xiāng)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shù)第一名,但能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鄉(xiāng)的兒子,卻沒有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里,同鄉(xiāng)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于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苯庠褪俏覈婆e制度所規(guī)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里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
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后面!睆拇,人們便根據(jù)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成語的故事4
【成語】多歧亡羊
【發(fā)音】duō qi wang yang
【釋義】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因情況復雜多變而迷失方 向,誤入歧途。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
【出處】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近義詞】泛而不專
【譯文】楊子的鄰人走失了一只羊。那人央請了許多親戚朋友一道去尋找(丟失的羊),又請楊子的家童也一同去追捕。楊子說:"唉!走失了一只羊,何必要這么多人去尋找呢?"鄰人說:"因為岔路太多了!"楊子的家僮回來后,楊子問:"找到羊了嗎?"鄰居說:"丟掉了!"楊子問:"怎麼會讓羊走失呢?"鄰居說:"每條岔路的中間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要往哪條路走,所以只好回來了。"楊子聽了,臉色變得很憂傷,過了些時還不說話,整天悶悶不樂。他的學生覺得很奇怪,便請問楊子說:"羊不過是只賤畜,而且又不是老師的,為什麼為了這事整天都不笑呢?"楊子沒有回答他們……心都子就說:"大路因為岔路多了而走失了羊,學者則因為不能專心一致而葬送了一生。"
成語的故事5
阿三家養(yǎng)了一只很健壯的母雞。它到處捉蟲子吃,把自己喂得飽飽的。每天中午,這只母雞都會準時下一個大個兒的蛋。
阿三家母雞下的蛋又大又好,遠近聞名許多人都爭著來買他家的雞蛋。他就用這些雞蛋來換大米,夠他全家吃,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一天,阿三的妻子跟他嘀咕:“你說這雞要是一天能下兩個蛋多好啊,我們家的大米就會多出一倍呢!
“可不是嘛,每天能下三個蛋,不,四個,五個……能下十個蛋才好呢。”阿三說。
他的妻子說:“這母雞每天都能下一個蛋,肚子里一定存了不少蛋吧!卑⑷c點頭:“那當然!”
妻子又說:“它一天只下一個蛋,也太慢了吧。不如我們一下子把雞蛋全拿出來,就發(fā),大財了。”
阿三想了想說:“對啊,我怎么沒想到這個呢?還是你聰明,我現(xiàn)在就把雞蛋全取出來。哈哈,咱們就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了。”
他說著就捉來母雞,很快把母雞的肚子打開了。咦?母雞肚子里都是一些沒長成的小雞蛋黃,有的還沒芝麻大呢。
阿三和妻子都傻了眼,后悔也來不及了。再也,沒有母雞下蛋換米了,他們倆對著母雞大哭起來。
沒過幾天,阿三家的米缸就見了底,他們只能回憶以前的美好日子了。
成語的故事6
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zhì)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
成語的故事7
從前,有一個青年要到一個村莊去辦事,途中要經(jīng)過一座大山。
臨行前,家人囑咐他:遇到野獸也不必驚慌,爬到樹上,野獸便奈何不了你了。
年輕人牢記在心,一個人上路了。
他小心翼翼地走了很長時間,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野獸出現(xiàn),看來家人的擔心是多余的了。他放下心來,腳步也輕松了幾分。
正在這時,他突然看到一只猛虎飛馳而來,于是連忙爬到樹上。
老虎圍著樹干咆哮不已,拼命往上跳。
年輕人本想抱樹干,但卻因為驚慌過度,一不小心從樹上跌了下來,剛好跌在猛虎背上。
他只得抱住虎身不放,而老虎也受了驚嚇,立即拔腿狂奔。
另外一個路人不知事情的緣由,看到這一場景,十分羨慕,贊嘆不已:“這個人騎著老虎多威風啊!簡直就像神仙一般快活。”
騎在虎背上的年輕人真是苦不堪言:“你看我威風快活,卻不知我是騎虎難下,心里惶恐萬分,怕得要死呢!”
成語的故事8
相傳在戰(zhàn)國時期,宋國有個農(nóng)民,他整日在地里偷懶,所以即使是遇上好年景,地里的糧食也僅夠他填飽肚子的。一旦要是遇上荒年啊,那他可就要挨餓嘍。
這一天,他正在農(nóng)田里耕地,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打獵的吆喝聲。那聲音啊,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不斷回響,受了驚的小動物在農(nóng)田周邊的草叢中竄來竄去,拼命奔逃。
突然,一只小兔子慌慌張張地從草叢中跑出來,一頭撞在地里的樹上,折斷脖子死了。農(nóng)夫趕忙撿起兔子,心里甭提多高興:“呵呵,一只送上門的兔子”
當天晚上,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把肚子吃了個溜圓。
第二天,他照舊到地里干活兒,可是卻心不在焉,時不時地向草叢中瞄一眼,希望還能撿到一只送上門來的兔子。
就這樣,他在地里晃悠了一天,該干的活兒全都沒干完?墒牵钡教柭渖,也沒有兔子來撞樹,他只好扛著鋤頭,失望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nóng)夫把農(nóng)具往地里一扔,索性坐在那顆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樹。他等啊等,等了整整一天,可還是什么也沒等到!昂撸隙ǖ鹊玫,我明天還等。”農(nóng)夫不甘心,絮絮叨叨地向家走去。
從此,農(nóng)夫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在大樹旁,可是兔子撞樹的事情再也沒發(fā)生。地里的草越長越高,已經(jīng)成了一片荒地,農(nóng)夫也因此成了全國人的笑柄。
成語的故事9
春秋時代,齊國有位叫孟嘗君的人,家中豢(huàn)養(yǎng)著許多門客。在這些門客中,有位叫馮諼(xuān)的人,常常一住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卻什么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討債,他不僅沒跟當?shù)匕傩找獋,反而把債券(quàn)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心里充滿感激。到后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這樣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愿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庇谑邱T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么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但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里,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zhèn)骷榔鞯囊,并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cí)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后,馮諼對孟嘗君說:“現(xiàn)在屬于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后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成語“狡兔三窟”,表示狡猾的兔子有三個窟。表示藏身的地方多。
成語的故事10
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德國文學史上的泰斗,他的許多詩歌在當時就廣為人們所傳頌。但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也有人對他和他的作品懷有成見。
一天,他在魏瑪公園里散步,在一條人行道上,迎面遇見一位對他的作品提過尖銳的、帶有挖苦性批評的批評家。兩人面對面地停住,那位批評家蠻橫地喊道:“我從來也不給蠢貨讓路。”歌德則說:“而我正相反!”說著滿面笑容地讓在一旁。頓時,那位批評家滿臉通紅,無言以對,羞得無地自容。
德對那位尋釁污辱他的批評家,不僅表現(xiàn)出豁達的情操和高雅的風度,而且只用一句話就對他進行了妙巧的還擊。
批評家用了一個混合關系的三段論, 即大前提~~~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
小前提~~~你是蠢貸;
結論~~~所以,我不能給你讓路。
他只說出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隱而不說,以不讓路的事實來表明他的結論。
歌德的推理是:
“而我正相反”,即凡是蠢貨都給他讓路; 你是蠢貨; 所以,我給你讓路。
歌德也只是說出了大前提,以讓路的行動表明結論,省略的小前提則是~~~你是蠢貨。
成語的故事11
【拼音】qiú tián wèn shě
【出處】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
《三國志·魏書·陳登傳》
【解釋】舍:房子。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屋介。指只知道置產(chǎn)業(yè),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沒有大志
【押韻詞】援溺振渴、忍饑受渴、漫天遍野、非通小可、橫尸遍野、青鳥使者、龍戰(zhàn)于野、是事可可、籠山絡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見胸無大志的好友許汜來拜訪,問他有什么時期。許汜說只想謀求田地,購置房產(chǎn),陳登只是簡單招待他,讓他睡下床。幾年后,許汜在荊州牧劉表手下任職,同劉備談起此事,劉備說:“要是我就會讓你睡地上!
【成語舉例】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己,搬斤播兩,何等肚腸。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
成語的故事12
春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做西施的美女,她每天都會到溪邊去浣紗,溪中的魚看到西施俊俏美麗的倒影,覺得自己長得比西施丑,都羞愧的不敢浮上水面,全沉到水底去。漸漸地,“沉魚”成了西施動人的別名。
西漢時期,也有一個美女叫王昭君,漢元帝為安撫北方匈奴,將美艷宮女昭君升為義女,遠嫁鄰邦。在昭君受命成婚的路上,南飛的大雁聽到她悅耳的琴聲,因凝望她美麗的容顏,忘記了舞動翅膀,墜落地上。從此,“落雁”成了昭君美麗的代稱。
這就是成語“沉魚落雁”的由來。
成語的故事13
成語名稱:老當益壯
成語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老年人。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老:老年;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強壯。
成語來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成語造句:鄒韜奮《抗戰(zhàn)以來》:“在六七十歲的老前輩中,我們可以看到富有斗爭精神、老當益壯的伙伴!
老當益壯的成語故事
東漢名將馬援,從小就胸懷大志,他打算到邊疆去發(fā)展畜牧業(yè)。馬援長大以后,當了扶風郡的督郵。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長安。半路上,他覺得犯人怪可憐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丟了官,逃亡到北朝郡躲起來。這時恰好趕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到幾年工夫,馬援成了一個大畜牧主和地主。他有牛羊幾千頭,糧食幾萬石。但是,他對富裕生活并不滿足。他把自己積攢的財產(chǎn)、牛羊,都分送給他的兄弟、朋友。他說:“一個人做個守財奴,太沒有意思了。”他常對朋友說:“做個大丈夫,總要‘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才行”。就是說,越窮困,志向越要堅定;越年老,志氣越要壯盛。后來,馬援成了東漢有名的將領,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戰(zhàn)功。
老字開頭的成語
老來有喜 、 老龜刳腸 、老龜煮不 、 老驥伏櫪 、老而不死 、 老牛舐犢 、老當益壯 、老馬識途 、 老生常談 、老嫗能解
包含有老字的成語
老而不死 、 老驥伏櫪 、 人老心不 、少壯不努 、無面目見 、 無顏見江、 老龜煮不 、老龜刳腸 、 老來有喜 、 老生常譚
成語的故事14
東漢末年,軍閥并起,各霸一方。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為,繼承父志,勢力逐漸強大。
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占據(jù)盧江的軍閥劉勛勢力強大,野心勃勃。
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他和眾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diào)虎離山的妙計。針對軍閥劉勛,極其貪財?shù)娜觞c,孫策派人給劉勛送去一份厚禮,并在信中把劉勛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說劉勛功名遠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與劉勵交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勛求救。他說,上繚經(jīng)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fā)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勛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
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勛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后顧之憂,決定發(fā)兵上繚。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勛哪里聽得進去?他已經(jīng)被孫策的厚禮、甜言迷惑住了。孫策時刻監(jiān)視劉勛的行動,見劉勛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nèi)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己被我調(diào)出山了,我們趕快去占據(jù)它的老窩吧!”
干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并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杭,就十順利地控制了盧江。
劉勛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情知中計,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成語的故事15
精誠所至
西漢時期,有一個著名將領叫李廣,他精于騎馬射箭,作戰(zhàn)非常勇敢,被稱為“飛將軍”。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fā)現(xiàn)草叢中蹲伏著一只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力氣,于是想再試一試,就往后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墒牵贿B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薄熬\所至 金石為開”這一成語也便由此流傳下來。
【成語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的成語03-06
成語的故事11-17
成語的故事06-15
寓言故事的成語和成語故事的成語11-12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6-07
寓言故事成語與歷史故事成語的區(qū)別12-05
成語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03-06
歷史故事的成語06-12
超短成語的故事03-26
成語小故事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