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觀察、參與和反思讀后感
作為即將跨入教師行列、在工作中需要不斷研究教學的我,在入門之時閱讀了阿瑟里德和韋爾娜貝格曼所著的《課堂觀察、參與和反思》,感到受益匪淺。這本書仿佛是我前進路上忽然亮起的一盞燈,讓我眼前原本模糊不清的道路變得明亮起來。
里德和貝格曼都是美國北卡羅納大學的教授,兩位教授教學經驗豐富,教齡加起來超過了40年,她們在課堂教學和教師的培養(yǎng)方面有許多的心得和研究成果,其中《課堂觀察、參與和反思》便是對新教師如何進行課堂觀察、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指導手冊。
該書的內容包括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解實習,通過觀察來學習知識、進行反思非常重要。因此,作者在該書的第一部分呈現(xiàn)了自己在小學、中學和大學課堂中得出的經驗,以證實早期一線實習工作的重要性。其中提出教師要對學生和他們的學習負責,要熟悉自己的學科,并知道怎樣教授自己的學科等都對新教師的崗前實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了生動具體地告訴新教師應該如何觀察學校、課堂,作者在第二部分提供了教師、課堂和學生的秩事性、結構性及反思性觀察的例子和方法,書中的觀察技巧可以幫助同我一樣的新教師成為一名嚴格、客觀的觀察者。書的第三部分提供了指導新教師發(fā)展成為一名合格老師的反思方法,同時也包括成功教師運用的許多工具和技巧,這一部分解釋了在教師培訓中課堂參與的重要性。第四部分討論的是檔案袋的性質、重要性及其整理和創(chuàng)建。書的`第五部分呈現(xiàn)了所有學校觀察、課堂觀察等的表格和工具,教師和教育研究者可借鑒其中的工具對課堂進行客觀的觀察。
在閱讀完該本以后,我最大的收獲和感受就是作為一名教師,在進行課堂觀察時,要做一嚴格的客觀的觀察者,進行有計劃有目標的系統(tǒng)的觀察,這樣的觀察才會是有效的。
我對于做一名“客觀”的課堂觀察者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立場客觀。我們都知道“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詩句,為什么會這樣,答案很簡單。我們看到的結果通常是以我們的經驗、價值觀以及信仰為基礎的。書中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兩個師范學生去觀察同一位教師的同一節(jié)閱讀課,結果兩位學生觀察和得出的感受完全不一樣。一名師范生看到了課堂的井然有序,桌椅整齊的擺放,教師提醒學生不要說話,進行了有效的課堂管理;而另一位師范生看到的卻是老師的冷漠和課堂氛圍的壓抑,他將教師提醒一位學生不許畫畫看作是對這位學生天賦壓制的表現(xiàn)?梢,兩位觀察者的看法相去甚遠,究竟誰的看法是對的,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現(xiàn)象呢?原因在于兩名觀察者都沒有詳細客觀地記錄課堂中發(fā)生的事件,準確記錄其中的細節(jié),就急于憑著自己的主觀認識對課堂進行判斷了,這是很無效的做法。
要做到立場客觀,一是需要新教師客觀準確地記錄課堂里發(fā)生了什么,正在發(fā)生什么,教師和學生做了什么,他們的原話、表情等都做原始客觀的記錄,而不要急于做于價值的判斷。二是觀察需要有特定的目標和程序。課堂觀察應該是精心計劃的、目標和問題導向的。新老師應該在事先就確定了他們要觀察什么以及怎樣進行觀察。作者指出,“若是沒有預設的結構性,觀察對新教師未來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將沒有太大的幫助”。一節(jié)課里,發(fā)生在課堂里大大小小的事件可謂林林種種,你可以想象教師在忙著講課,而這時有的學生在舉手,有的學生在和周圍同學講話,也有的在思考問題,如果沒有目標和計劃性,新教師觀察都忙不過來。因此,只有確定了你本次觀察的目標和重點,有選擇性和針對性,才會有所收獲。三是觀察需要是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的觀察是長期的觀察,需要觀察很多次,而且要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系統(tǒng)觀察的目標是在一個時間段里盡可能多地獲取對教室、教師、學生以及課程的觀察數(shù)據(jù)。上面例子中,兩位師范生對同一位教師的課堂觀察結論迥然不同的原因之一,就是二人都只是對這位教師的這一節(jié)課進行觀察,是很隨機性的觀察,沒有對這位教師的課堂進行長期的觀察,因此,對這位教師的教學風格、個人素養(yǎng)等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也是武斷的不準確的。
其次,對教師和課堂要進行客觀的評判。在進行評課時,現(xiàn)實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如聽課的人用一節(jié)隨機抽到的課來類推該教師其余的課,或用一節(jié)精心打造的課來類推該教師其余的課,都不是客觀地認識這位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的表現(xiàn)。由于未對一位教師的課進行有系統(tǒng)有針對性地觀察,最后對教師的指導和點評也往往是漫談式、即席發(fā)揮式的話語,或是過于客套,說一些不痛不癢的場面話。里德和貝格曼指出,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要基于所觀察的數(shù)據(jù),在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得出結論,作客觀的評價。
我想起我在過去的教育實習中,也常常犯以上案例中所犯的錯誤,對課堂的觀察走馬觀花,重點不突出;有時能看出課堂中任課教師的長處和缺點,但也是基于自己的主觀判斷,并未進行系統(tǒng)的詳細的課堂觀察記錄。很感謝里德和貝格曼教授的指導,我在將來的聽課、課堂觀察研究中作一名嚴格的、客觀的觀察者,更多地收集事實,用事實說話。
【課堂觀察、參與和反思讀后感】相關文章:
《課堂觀察參與反思》優(yōu)秀讀后感09-13
課堂觀察活動與實踐的反思08-05
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實踐12-07
地理教學反思:點化舊知,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興趣09-10
課堂觀察讀后感10-25
新課程課堂反思和總結11-21
我這樣進行課堂觀察教學反思12-22
數(shù)學《觀察的范圍》課堂教學反思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