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研究生開題報告

時間:2021-06-28 12:18:18 報告 我要投稿

研究生開題報告

  轉眼間充滿意義的大學生活就即將結束,畢業(yè)前學生們都要寫畢業(yè)設計,在做畢業(yè)設計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開題報告,那么應當如何寫開題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研究生開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研究生開題報告

研究生開題報告1

  【摘 要】計算機輔助設計是門技術性較強的學科,能更為直觀地表達設計結果,因而成為多數設計公司的主要設計表達方式。本文通過對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中該課程的教學目前狀況進行分析,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理由提出調整性倡議。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改革;設計表現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將藝術設計領域帶入了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多的設計公司開始將計算機繪圖作為主要的設計表達方式,因此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成為加強環(huán)藝設計專業(yè)基礎性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但由于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操作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導致相同設計方案的生成可以有多種方式,使用者在選擇時,若對技術理論了解不夠透徹,即便實現了最終設計結果,但也可能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更加便捷且直觀地表達設計結果是教學深思的重點。

  一、 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理由

 。ㄒ唬┙虒W資源配備不足

  教材的單一性。目前大多數軟件教材多以講授菜單、命令為主,以“填鴨”的方式將該軟件所涉及的命令都加以交代,但忽略了本專業(yè)的獨特性;其次,設計軟件的更新?lián)Q代快,導致部分院校電腦硬件配置上無法與時俱進,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會出現運轉速度過慢、死機,或導致文件丟失的現象,從而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教學進度受到影響。

 。ǘ┙虒W形式單一

  由于該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策略,大多數按部就班地講述軟件中各種工具的性能及其用法,學生主要以“模仿”為主。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是主角,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地跟隨老師制作一些基本實例,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容易造成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厚的狀態(tài)。

 。ㄈ┧枷氪嬖谡`區(qū)

  學生對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認識與理解存在偏差,將重點放在計算機表現技術上,一味地追求畫面逼真而忽略了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最終雖可以通過臨摹的方式得到較為逼真的畫面效果,但學生自己去做創(chuàng)意設計時,往往得到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二、環(huán)藝專業(yè)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改革方案

 。ㄒ唬┙虒W內容與策略

  1.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以市場需求為依據來選擇教學內容。許多計算機軟件功能極其龐大,如果將軟件中所有命令都講述一遍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學生在短時間之內也無法消化,因此只需要選擇軟件中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命令來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也能減少授課教師的備課壓力,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2.精講理論,重在操作,突出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本課程的理論知識易于理解,但在掌握操作技巧的方面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穿插大量的實例制作分析與上機實訓相結合,來提高學生在環(huán)藝設計中的實踐應用能力,并可利用實景圖片、二維圖紙與模型的對比,用以提高學生的三維想象能力,將學生更好地引入設計情景之中,使其更加深刻地了解二維與三維空間的轉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根據學生的需要不斷改善和更新教學方式。當今社會形勢不斷發(fā)生變化,人們的意識也逐漸多元化,學生也是單獨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思維模式,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有強有弱,因此,除了統(tǒng)一講授以外,對于無法自行操作的學生,可實行一對一的講解模式,這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并可利用多媒體錄制視頻,便于學生課后鞏固,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求知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靈活性與自主性。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在知識點講完一段時間后進行測試,根據學生反饋出來的理由及時從教學上加以改善,并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理由的發(fā)現與討論,針對所發(fā)現的理由提出改正意見和倡議,從而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建立教學網站。由于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學習需要一個鞏固與加深記憶的過程,單靠課堂上的練習是完全不夠的,因此可以通過建立教學網站,將教學視頻與相關的設計資料、素材上傳,便于學生隨時查閱與調取,也可以在網站中開通教師答疑項目,讓學生在課后也能與教師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二)學生方面

  1.正確定位。讓學生正確認識在計算機軟件課程中學習的僅僅只是個應用操作過程,它是作為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的輔助操作工具,從而把該課程所涉及的軟件知識作為一種手段來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避開走入學習的誤區(qū)。同時,可鼓勵學生自行在網上進行優(yōu)秀素材的收集,以擴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2.主動性學習。實訓課程講解之后,可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針對實訓練習中出現的設計和所運用到的操作命令來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設計與制作策略,教師加以指導并參與最后的總結工作,讓學生的被動學習過程變?yōu)橹鲃,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ㄈ┛己朔绞

  1.采取階段性考試手段。每完成一小段的知識點講解就進行一次測驗,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測試中所反映出的學生欠缺的知識面,在后面的課程講述過程中加以強調與改善。

  2.用實例圖紙考量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靈活性。環(huán)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學科,單純的計算機軟件技能的掌握無法適應設計行業(yè)市場的要求,需要學生同時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通過二維圖紙轉化三維效果圖的繪制,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鞏固之前相關的專業(yè)課程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技能性的考核目標,在不指定步驟和策略的情況下,學生可通過所學知識來繪制,以考核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理由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實戰(zhàn)技能以應對競爭激烈的市場需求。

  三、結語

  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要緊密結合市場實際人才培養(yǎng)需要,從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改為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增強授課內容的實用性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培養(yǎng)高層次技術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釋:

  *基金項目:湖南文理學院《環(huán)境藝術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教改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YB1423)。

  參考文獻:

  [1] 田鵬.計算機三維輔助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J].福建電腦,20xx(5).

  [2] 王正剛.3d Max教學應用的深思 [J].裝飾,20xx(7).

  [3] 嚴雪怡.職業(yè)教育的課程改革[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xx(13).

研究生開題報告2

  1. 本文研究的背景

  目前,績效管理已成為企業(yè)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的重要管理手段。隨著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在企業(yè)管理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如何建立完善卓有成效的績效管理和考核體系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油田企業(yè)要想在世界經濟舞臺中獲得生存空間,就要具備足夠強的競爭力,尤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與跨國能源企業(yè)或是國內先進企業(yè)相比,部分油田企業(yè)還存有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企業(yè)績效考核觀念落后、對績效考核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不足、制度建設不完善、績效考核指標設計不盡科學合理、考核程序不盡完善、過程監(jiān)督缺失、考評制度執(zhí)行不嚴格、正面引導作用難以發(fā)揮、績效考核方法不科學、量化考核指標比重較低、績效考核中缺乏必要的溝通、績效管理目標不明確、在企業(yè)層面的KPI設計往往考慮當期的多,長遠的少、在績效管理體系向基層延伸過程中,績效考核指標與EVA關聯(lián)度低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嚴重制約油田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影響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油田企業(yè)要切實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充分發(fā)揮績效管理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員工的潛能,最大限度增強團隊組織戰(zhàn)斗力,使關鍵績效指標不斷得以改進和提高,確保“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以增強企業(yè)競爭實力,促進企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

  20xx年,中國石化提出利用十至十五年時間著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西北油田是中石化第二大油田,國內陸上10大油田之一,目前年產725萬噸,儲量達到12億噸;人均原油產量1750噸,排名中石化第一;投資資本回報率、營業(yè)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等多項重要經濟效益指標連續(xù)三年在中石化上游板塊排名第一。集團公司對西北油田在“十二五”期間進一步“上產增效”提出了很高的期望:產量更上一個臺階,年產沖擊1000萬噸;在增儲上產的同時將盈利能力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同時顯著提高勘探效率和探井成功率,縮短建井周期,進一步提高“油公司”的整體競爭力。因此新的使命、新的任務對完善績效考核管理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 本文研究的目的

  基于西北油田績效考核現狀和特點,通過分析研究如何選擇績效考核方法、如何設計關鍵績效指標、如何設計指標權重、如何保障績效考核的有效運行、如何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如何實現績效考核的信息化等,以期設立了一套相對科學、系統(tǒng)、全面、有效的適合西北油田企業(yè)特點的績效考核體系,有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率先打造一流油公司奠定基礎,也為國內其他油田企業(yè)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3. 本文研究的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績效管理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如何真實評估組織的工作狀況和績效表現,引導和激勵員工提高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組織戰(zhàn)略目標實現,已成為各級管理者的主要任務。盡管國內各油田企業(yè)在建立健全績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和生產經營目標責任制考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實踐中體現出的水平卻參差不齊,效果也大不一樣。如果能成功實施績效管理,目前企業(yè)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都將逐步化解。面對來自市場各個方面的競爭和挑戰(zhàn),油田企業(yè)如不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研究探索更好的對組織績效進行管理的途徑與工具,企業(yè)競爭力的提高必將受到嚴重制約。因此,如何解決油田企業(yè)的績效管理問題,已成為當前油田企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

  績效管理理論的發(fā)展和進步,績效管理方法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為我們解決企業(yè)管理方面的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拓展了管理思路,增添了提升組織績效的手段,也必將為企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行績效管理,是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的需要,更是企業(yè)謀求發(fā)展的需要,對于引導廣大干部員工集中精力創(chuàng)造更佳業(yè)績,實現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促進企業(yè)與員工的共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研究生開題報告3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背景: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總是以自己的眼光來欣賞學生的作品,來要求學生,對學生的要求期望太高,不相信學生能自己評改習作。習作評改只是教師單方面的行為,與兒童心靈感受之間存在多重阻隔,不符合兒童的接受心理。教師的批語總是大眾化、成人化、模式化,如 語句較通順,敘述較清楚,中心不夠明確 等,這樣對于學生,他們既不愿看,也看不懂,就更不用說去自覺修改了。

  意義:

  習作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習作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新課程標準》在習作評改方面指出:重視習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 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評價。 新課標還要求: 作文批改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有效引導學生通過自改、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課題名稱的解讀和界定

  界定:

  習作評改承接在習作指導課后,是師生為提高習作水平所進行的又一次具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它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準確了解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總結本次習作教學的得失,下一步完善、修改習作。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欣賞、評價、修改自己和別人的習作,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解讀:

  新課標指出 重視對學生習作修改的評價,不僅要考察學生修改習作內容的情況,還要關注學生修改習作中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葉圣陶曾提出: 改 與 作 關系密切, 改 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本人。

  本次《小學生習作評改》課題的研究就是要探索出一條作文評改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修改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欣賞、評價習作的能力,在修改中提高習作水平,增強學生的寫在興趣。與此同時,轉變教師批改作文的理念,減輕教師工作量。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 11月)

  撰寫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等。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xx年12月 20xx年4月)

  探索、構建多樣化的習作修改方法。

  第二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5月 20xx年6月)

  舉措:

  教師范改。

  教學評改課上,結合本次作文的重點要求,教給學生方法。

  學生自己修改。

  學生互相修改。

  (1)讀文,寫出主要內容,明確文章作者要表達什么的情感。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案例分析:

  認真分析傳統(tǒng)習作評改中的方法及存在問題,并針對評改方法與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

  論文:

  研究撰寫小學生習作評改教學模式的相關論文,探索出小學習作評改教學的基本模式。

  結題報告

  完成《小學生習作評改》課題的結題報告。

研究生開題報告4

  教育

  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報

  姓名 黃傳平 學

  號

  學位類別 教育碩士 學科專業(yè) 體育學科教育 培養(yǎng)單位 西南大學 校內導師 付道領 校外導師 朱海川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 20xx年 1月 11 日填

  告

  1

  2

  3

  4

研究生開題報告5

  一.題 目:居住空間設計——別墅設計

  二.課題意義:隨著社會發(fā)展,中國在各個方面都與世界接軌,人們生活水平也 在不斷提高。別墅也成為了一部分人群生活品味的一種體現。更多的人在選擇居住空間時,會選擇別墅,更加的注重居住空間的內在和文化。本次課題選擇別墅,重點突出生活的空間性,利用空間的交錯和變化,體現新時代別墅的多元化。

  三.課題目的:通過本次課題,從多個方面了解別墅,從中獲得其優(yōu)點,從建筑 外觀到室內設計再到家具運用,更加深入別墅的多元化和空間性設計,結合目前社會人群需求特點,設計更加舒適高檔具有設計感的生活環(huán)境。

  四.設計內容:本次課題從別墅的建筑外觀,室內裝潢,功能展示,家具設計與 運用,園林設計,生活習性與特點等多個方面來對別墅進行分析和設計。

  五.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圍繞選題廣泛收集資料和素材整理,以及戶型選擇。

  1.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

  a.建筑的歷史和人文

  b.別墅的外形特征

  c.別墅的室內空間布局特點

  d.別墅的園林特色

  e.別墅家具運用的特點

  2.選擇戶型以及地理位置,方位朝向:

  a.選擇指定戶型

  b.確定地理位置分布朝向

  c.確定建筑外圍環(huán)境因素

  3.考慮建筑使用人群以及相關調查:

  a.規(guī)定建筑使用人群,以及對該人 群的生活特性進行分析

  第二階段——開始以草圖形式簡單設計

  1. 以手繪草圖形式確定別墅外觀,室內局部特征,大致功能。

  2. 戶型圖設計

  3. 確定其功能性,空間性,繪制別墅特點,進行詳細分析

  第三階段——方案的制作與說明

  1. 完成所有規(guī)定的平面,立面,剖面的規(guī)整圖

  2. 對局部特征進行效果圖制作

  3. 對部分特性家具進行設計

  4. 對園林進行效果圖展示

  5. 對其特性功能進行詳細介紹與說明

  6. 編制設計概預算(包含市場調查,整體預算)

  7. 編制材料表

  第四階段——制作展示部分

  1. 對效果圖等進行展板制作

  2. 對設計制作成冊

  3. 模型制作

  六.預期成果:

  一整套別墅設計方案(包含所需圖表,展板,手冊,模型等)

  指導教師意見,對課題設計內容的深度、廣度及設計方案的意見和對畢業(yè)設計結果的預測等。

研究生開題報告6

  各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

  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研究生教育,保證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根據《新疆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的暫行規(guī)定》、《新疆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的暫行規(guī)定》、《新疆大學攻讀全日制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暫行規(guī)定》、《新疆大學攻讀全日制法律碩士(法學)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暫行規(guī)定》、《新疆大學攻讀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暫行規(guī)定》、《新疆大學攻讀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暫行規(guī)定》、《新疆大學攻讀“少數民族語言高層次專門人才特培計劃”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暫行規(guī)定》、《新疆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及《新疆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規(guī)定》中的有關規(guī)定,現將20xx級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 20xx級博士生

  20xx年10月10日前將開題報告時間、地點安排及開題工作小組名單交研究生院學位辦,開題工作應在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2.20xx級全日制碩士生(含3年制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生) 20xx年12月1日前將開題報告時間、地點安排及開題工作小組名單交研究生院學位辦,開題工作應在20xx年12月31日前完成。

  3.20xx級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生(2年制)

  20xx年10月10日前將開題報告時間、地點安排及開題工作小組名單交研究生院學位辦,開題工作應在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4.20xx級在職研究生

  20xx年10月10日前將開題報告時間、地點安排及開題工作小組名單交研究生院學位辦,開題工作應在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5.《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論文工作計劃書》均為一式兩份,均用A4紙打印,在結束開題后一周內交研究生秘書保管,研究生秘書同時將開題報告結果以書面形式(見附件)交研究生院學位辦備案,研究生院將不定期對各學院開題報告進行抽檢。

  博士、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結果

  學院:培養(yǎng)層次:博士、碩士、專業(yè)學位碩士(含在職)

  開題小組組長簽字:

  年 月 日

研究生開題報告7

  1.論文(含開題報告和文獻翻譯)用A4紙單面打印,頁面設置:左邊距、右邊距、下邊距均為2.5厘米;上邊距為2.8厘米。頁眉、頁腳均為2厘米。論文(含任務書)及附件裝訂成一冊,一式兩份。

  2.頁眉從正文開始。頁眉左端頂格為論文標題,論文標題用宋體五號字。若為開題報告或文獻翻譯則在標題后面加上“/開題報告或/文獻翻譯”。右端右對齊為頁碼,用五號阿拉伯數字。

  3.正文(含開題報告和文獻翻譯)用宋體小四號,應當達到15000個字左右。非漢字均用Times New Roman體。字間距設置為“標準”,段落設置為“單倍行距”,所有段落開頭均縮進2個字。數學公式用斜體,按章節(jié)編號,如第2章第3個公式為(2-3),并與段落右邊線對齊。

  45.每一章另起一頁,章節(jié)采用三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例:1,1.1,1.1.1)。章名為一級標題,位于一頁的首行居中,用黑體小二號,段前距為0磅,與緊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級標題間距為12磅。二級標題用宋體四號,左對齊,斷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級標題用黑體小四號,左對齊,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5.圖表要有名稱,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體小五號粗體。圖名位于圖的正下方,用宋體小五號粗體;圖表按章節(jié)編號。例如:表2.7為第2章第7個圖表;圖3-1為第3章第1個圖。圖表不要跨頁。凡引用的圖表,需在圖表名后用相應的中括號〔 〕加以標注,(如:〔1〕)。這里的標注號應與參考文獻的序號為同一個號。

  6.封面及任務書等由學生到(校圖書館一樓)裝訂處購買,封面不得復印。并在裝訂處裝訂論文。

  7.除封面外,第一頁是任務書,任務書下達時間是:按申請寫作時間。

  第二頁是中文摘要(至少150字)。“摘要” 兩字為黑體小二號,居中,設置段前為102磅,段后為12磅。內容用宋體五號字。 “關鍵詞”三個字用黑體小五號,縮進2個字,后面的內容用宋體五號,一般用3-5個詞組即可,中間用逗號分隔,結束時不用標點符號。關鍵詞與摘要相距12磅(即設置段前12磅)。中文摘要用羅馬數字編制頁碼,位于頁面下方居中。

  第三頁是Abstract(至少500印刷字符),“Abstract” (用Times New Roman 粗體小二號),內容用Times New Roman 五號。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 粗體小五號,后面的內容用Times New Roman五號,與英文摘要內容同樣相距12磅。英文摘要順延“中文摘要”頁用羅馬數字編制頁碼,位于頁面下方居中。

  第四頁為目錄。“目錄” 居中,用黑體小二號,段前設置為0磅,段后設置為12磅。目錄頁順延“Abstract”頁用羅馬數字編制頁碼,位于頁面下方居中。

  目錄依次為:摘要、Abstract、正文(要求列出一、二級標題,一級標題用黑體四號,二級標題用黑體小四號)、參考文獻、致謝、附件1:開題報告、附件2:文獻翻譯(中、英文)。頁碼數字用小四號。

  說明:中英文摘要和目錄并非正文,不要設置頁眉!

  8.參考文獻位于正文后另起一頁,與正文連續(xù)編頁碼。“參考文獻”居中,用黑體小二號,段前設置為0磅,段后設置為12磅。參考文獻主要格式如下:

  書籍:[序號]作者名(用逗號分隔).書名.版本號(初版不寫).出版社名,出版年,引用頁碼

  提示:結束處不要加句號!

  例:〔1〕胡玉明,高級管理會計,廈門大學出版社,20xx年,第51頁

  期刊:[序號]作者名(用逗號分隔).題名.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特別提示:凡論文中引用過的參考文獻須按照順序依次在正文引用處進行標注,標注方法:位于引用處最后一句話的句號內,具體操作:在工具欄打開格式-字體-上標。(例:如〔1〕)。

  9.致謝頁位于參考文獻之后,與正文連續(xù)編頁碼,“致謝”居中,用黑體小二號,段前設置為0磅,段后設置為12磅。內容為宋體小四號字。

  10.附件1:開題報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獻綜述、技術路線、進度安排和參考文獻五部分,各部分之間不需另起一頁)

  開題報告的標題居中,用黑體小二號粗體,段前距和段后距均為0磅。標題下為:專業(yè)、(準考證號)、姓名,均為黑體四號并居中。

  說明:開題報告的標題應為論文題目,而不是開題報告四個字!

  開題報告中緊接著是摘要(只需中文)和關鍵詞!罢焙汀瓣P鍵詞”用黑體小四號,“摘要”內容用宋體小四號,“關鍵詞”包含3至5個詞組,中間用逗號分隔,結束時不用標點符號。這里摘要和關鍵詞均不需要開頭縮進。然后是正文,正文與關鍵詞之間的距離為12磅。

  開題報告和文獻翻譯中,一級標題不需要另起頁,一級標題設置段前、段后均為12磅,其余格式與正文同。

  注意:開題報告和文獻翻譯的頁碼要根據正文的頁碼進行連續(xù)編碼。

  11.附件2:文獻翻譯(中、英文)25000個字符左右,先中文(可比照論文格式),標題應為所翻譯文章的標題,用黑體小二號粗體,居中。這里文獻翻譯標題下面是原文作者的(英文)姓名,用小三號Times New Roman體加粗,居中。中文譯稿結束后空兩行注明外文資料來源,文字內容為“外文資料來源:書籍/期刊(按參考文獻格式)”,資料來源結束處不要點句號!空2格寫:某某譯。字體用宋體小四號加粗(非漢字均用Times New Roman體加粗)右對齊。

  關于舞蹈的論文范文

  摘要:舞蹈教育作為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是藝術教育的主要課題,也是教育獨特性和文化內涵的重要表現方式。本文結合我國舞蹈教育,對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藝術表演原則以及內容設置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和闡述。

  舞蹈教育;舞蹈藝術表演;原則;內容設置

  作者簡介:顧忱, 性別:女, 學校:沈陽音樂學院20xx年-20xx年沈陽音樂學院,舞蹈教育系學習20xx年至今沈陽音樂學院應用舞蹈教育系任教。

  【中圖分類號】S73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xx)12-0073-01

  舞蹈作為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它不僅生動的描繪了人類的精神內涵,還體現了生命以及文明的律動。通過生活提煉以及加工,從而構造出真、善、美的美妙動感形象,激發(fā)人體情感活動,豐富群眾精神世界,讓人在情感愉悅的同時,凈化思想,陶冶情操,搭建教育效果。舞蹈作為美與雅的獨特藝術結合體,在社會文化發(fā)展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不僅能讓學生掌握舞蹈理論、技能以及知識,還能塑造學生形體,讓外在更有氣質和美。同時,通過舞蹈教育還能開拓青少年的鑒賞能力、審美情趣以及藝術氣質,通過舞蹈藝術表演,能促進文化交流以及身心發(fā)展。

  1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

  舞蹈作為人類歷史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起源于勞動,和音樂、文學、美術相伴相生,在欣賞愉悅的同時,陶冶情操。俄羅斯文藝理論家雪夫斯基層說“優(yōu)秀的藝術品,不僅能引導人們追求崇高的生活理解,還能提高情操;讀他們的作品,會讓我們變得更加高尚、善良、美好。”同理,當積極、優(yōu)秀的作品展現在學生面前時,內心深處的高尚品質和善良會油然而生,通過蔓延,轉化成推動學生良好素質品德以及內涵形成發(fā)展的途徑。

  不同民族擁有不同的舞蹈風格,其中,民間舞蹈在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民群眾在時代變遷下的不斷加工創(chuàng)造,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民族風格特點以及時代特點,在民間廣為流傳。民間舞蹈主要產生于斗爭生活和人民勞動,根據不同的歷史、自然條件、風俗習慣以及人民生活形成風格迥異的舞蹈特色。通過舞蹈教育,可以了解民族舞蹈、音樂、歷史文化,不僅可以了解文化遺產、民間藝術,在老師指導和講評中,還能了解中國精湛的藝術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從而,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促進愛國、愛民、愛家的素質情操。

  中國舞蹈在世界舞蹈中,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環(huán)境、文化資源以及歷史軌跡,通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舞蹈教育行為,不僅能引導青年人心理層面和精神文化成長,對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世界觀、價值觀,調整青年心理和情感變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搭建良好氛圍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舞蹈不僅是單純的藝術教學,更是文化傳承、素質教育、審美價值的重要橋梁,它能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保持人性最真、最美、最善的完整,從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自由的發(fā)展。

  2舞蹈藝術表演原則

  舞蹈藝術作為心理藝術表演活動,不僅僅是傳達和再現,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它需要表演者全身心的投入。表演活動作為“二度創(chuàng)作”的表現形式,不僅是一種感覺藝術,更是發(fā)自內心深處的積累。在舞蹈教育中,藝術表演不僅要讓學生感知、認識、體驗他們面對的舞蹈作品,從而真正的展現自我。舞蹈藝術表演是一種表情觀、表意觀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在藝術表演的過程中,必須遵循舞蹈表演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在表演過程中,既要有舞蹈,更要有表演,表演和舞蹈是相輔相成的。通過舞蹈語言、綜合音樂以及舞臺美術等手段表達人物內心情感以及作品主題思想,從而生動的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舞蹈的具體含義,描繪出生動鮮明的藝術形態(tài),給人以無限遐想和美好。

  同時,舞蹈藝術表演還是一項雙修的技藝,它要求教學活動中,表演和教學必須同時兼顧。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舞蹈藝術表演具有鮮明的特殊性,必須遵循:點滴滲透和協(xié)調發(fā)展的原則。點滴滲透主要指舞蹈藝術表演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滲透舞蹈表現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從而適應學生對舞蹈藝術表演的認知以及發(fā)展,促進舞蹈教學進程。協(xié)調發(fā)展原則主要指舞蹈藝術表演不僅是學生掌握技能表演的過程,更是學生學習文化,涵養(yǎng)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在舞蹈教育以及舞蹈藝術表演中,舞蹈藝術表演方式和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必須協(xié)調均衡發(fā)展。

  3舞蹈藝術表演內容設置

  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育必須服務于素質教育總目標,傳統(tǒng)舞蹈教育是一種完全重復前人經驗,沒有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只需要領悟舞蹈意蘊和標準動作。現代舞蹈教育,不僅需要領悟舞蹈內涵,還必須運用現代的思維方式,在現代人接受的條件下,進行學習教學。因此,在現代舞蹈教學中,不僅需要大量的知識內涵,更需要寬廣豐富的技能。

  俄國芭蕾前輩古雪夫曾經說過:“我們可以完成一項規(guī)定項目,但是我們的選手缺乏其他知識層面的熏陶,從而,缺乏音樂和文學修養(yǎng),從而導致創(chuàng)作人物缺乏深度和內涵!币虼,在教學中,我們要綜合利用舞蹈知識,培養(yǎng)舞蹈藝術表演型人才,從而發(fā)揮出舞蹈教育的最大作用,將舞蹈教育面向更廣大的受教者。舞蹈藝術表演的內容主要有:舞蹈藝術表演基礎、表演技能技巧以及審美體驗等。

  2.1舞蹈藝術內容表演基礎理論。 為了更好的組織以及實施舞蹈教育,舞蹈藝術內容表演必須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例如:多才多藝的達芬奇曾經說過:“熱忠實踐,缺乏理論的人就像一個水手沒有羅盤的船,不知道該往哪里航行。”實踐作為理論的重要依據,舞蹈藝術應該充分結合表演基礎和實踐理論。透視學作為爭取理論的門徑和向導,必須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在理論基礎上,加強課堂教學專業(yè)講授,將舞蹈藝術表演教學實踐和舞蹈欣賞有機的連接起來,從而更好的組織教學過程和方法,在學科內部各項教學內容協(xié)調、滲透的同時,做好各類學科學術的交融和溝通。

  2.2舞蹈藝術表演技能技巧。 舞蹈藝術表演節(jié)能技巧作為演員以及受教者進行表演的主要方式,是舞蹈語言和思想感情的綜合體現,包括:面部、眼睛、肢體等訓練。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眼睛作為心靈的窗戶,眉目傳情,舞蹈意蘊應該通過眼睛,將情感具體的傳遞和表達出來。在舞蹈藝術表演中,眼睛表演技巧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古人云:“眼靈睛用力,面壯心中生”,以及《明心簽》的“凡作各種狀態(tài),必須用眼先行”具體的說明了面部表情不能離開眼睛的主導主用。 同時,在舞蹈藝術表演中,面部表情作為舞蹈藝術形象動作美感凝聚的重要焦點,有“觀其舞,看其功,察其色,鑒其貌”的特點。因此,在實際舞蹈表演中,臉上會呈現春、夏、秋、冬的內容。舞蹈教學中,必須注重藝術功底以及審美特征培養(yǎng)和把握。在學習過程中,受教者應該根據具體的藝術表演,學會組織和創(chuàng)造動作,將具體情感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來。

  審美體驗作為舞蹈教學藝術的重要方式,主要由欣賞、評論、創(chuàng)作等三位一體的活動過程組成。因此,在實際舞蹈藝術表演中,必須搭建良好的審美體驗,將欣賞具體的運用到表演中。

  4結束語

  舞蹈藝術表演作為整個舞蹈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須和舞蹈實踐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將基礎和理論,技能技巧和舞蹈審美情感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受教者在領略舞蹈語言的同時,提高藝術表現力,增強藝術表演效果。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舞蹈藝術教育不斷的發(fā)展著,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該隨著文明進程,不斷加強國際國內交流合作,推動我國舞蹈教育以及演藝發(fā)展,從而開設更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教育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靜.淺談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藝術表演[J].山東文學(下半月),20xx,(9)

  [2]孫延澤.淺談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藝術表演[J].中國科技博覽,20xx,(12)

  [3]宋寶平.舞蹈教育漫議[J].青海社會科學,20xx,(5)

  [4]李慶華.淺談高校舞蹈教育如何在民間舞蹈藝術傳承保護中發(fā)揮作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xx,(10)

研究生開題報告8

  一、課題名稱

  農村小學數學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當今時代競爭與合作是發(fā)展的主流,競爭的成敗取決于合作的程度。合作學習的能力體現了個人的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A教育課堂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交流與協(xié)作能力。新課標要求:“小學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恰好能體現課標的這一要求,他能給不同個性的學生提供展示與互補的平臺,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尊重的學習氛圍。它不僅減輕學習壓力,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關系由競爭轉為有效合作,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營造輕松愉快、平等尊重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產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2、建立和諧的“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的新型良好合作關系。

  3、讓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習慣、方法,學會創(chuàng)新學習。

  4、教師熟練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建立成功合作下的高效課堂。

  四、預計解決的問題

  1、提高學生對課堂小組合作有效性的認識。

  2、學生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包括學生在合作預習、聽課、 練習、作業(yè)的有效性把握等方面。

  3、課堂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五、采取的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調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因素,結合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提高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使師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2)實驗觀察法:在小學數學傳統(tǒng)低效的課堂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活動,積極試驗嘗試,在實驗中觀察,在實驗中提升,探究出經驗和規(guī)律。

  (3)個案總結法:通過個案的調查研究,進行對比總結,反思交流,形成相關的調查報告論文。

  六、課題研究人員分工:

  梁順國,負責課題的指導研究,協(xié)調分工

  王安鎖:負責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實施落實

  趙柳霞:負責課題研究相關調查資料的設計

  馮 雨:負責課題研究的實驗、調查和數據統(tǒng)計

  米繪新:負責資料的整理,歸檔,報告的撰寫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與計劃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形成課題研究小組,開展問卷調查,分析研究的對象和課題現狀,收集學習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制定本課題的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xx年2月-20xx年8月)

  圍繞課題目標,采用調查研究,實驗觀察和個案總結等方法,探究“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的方法策略,提高師生的合作能力,建立健全各項操作方案。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課題研究總結工作,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論文,結題并整理相關研究成果及資料,申請結題。

研究生開題報告9

各導師、研究生:

  按照研究所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要求,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必修環(huán)節(jié)。為做好該項工作,現將20xx級博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的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20xx級博士研究生(包括碩博連讀生)的開題報告應在第二學期開始(即20xx年3月)前完成。由學科組組織的評審組進行方案論證,導師和評審組對開題內容做出評價,寫出評語,并報到研究生部備案。

  二、開題報告按學科組為單位統(tǒng)一進行。本所研究生應通過國科大研究生教育管理平臺Http://sep.ucas.ac.cn 進行統(tǒng)一填寫,導師通過網上審核后研究生方能做開題報告。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應安排學籍高校的相應要求執(zhí)行。博士研究生答辯報告時間初定為20xx年3月下旬,具體時間、議程另行通知。

  三、博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不得少于5000字,并以此作為開題報告答辯提綱,答辯時間為20分鐘,專家提問10分鐘。

  四、為規(guī)范研究生培養(yǎng),請研究生填寫并提交《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原則上入學后三個月內導師與研究生共同制定,通過教育管理平臺填寫,并打印研究生部備案,作為學籍材料存檔,并以此審核畢業(yè)必要條件。

  研究生部

  20xx年3月4日

研究生開題報告10

  一、 研究背景

  中醫(yī)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它在其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診治疾病和養(yǎng)病護人的經驗,還形成了自己一套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中醫(yī)所強調的重要一點便是三份治、七分養(yǎng)。醫(yī)護不分家,所以,我們認為,中醫(yī)的基本理論便是護理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現代醫(yī)院中的整體護理模 式與中醫(yī)護理極為相似,所以,現代醫(yī)院應該充分重視中醫(yī)護理的重要價值,使其在醫(yī)院中發(fā)揮出其應有的潛力和作用。

  二、 研究目的

  1、了解中醫(yī)護理的發(fā)展現狀。

  2、分析影響中醫(yī)護理發(fā)展的因素。

  3、中醫(yī)護理在未來臨床中的應用及發(fā)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1)總體:全國的中醫(yī)醫(yī)院的護士

 。2)樣本:廊坊中醫(yī)醫(yī)院的病護士

  2、研究工具 問卷調查法

  2技術路線

  3、收集資料 問卷

 。1)編制調查問卷:查閱文獻-自行設計問卷,請5位專家審閱修改問卷,對15-20名樣本測試調查問卷的信度(2周重測)。

 。2)收集資料:樣本約100例

  問卷:在護士集中時間采用不記名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當場收回

  5、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秩和檢驗,X2檢驗,如果條件允許采用回歸路徑分析。

  6、進度安排

  8月:設計問卷請專家評議,隨機抽取15-20例樣本填寫問卷,1-2周后進行重測(信度檢測)

  9-10月:發(fā)放問卷調查,并在2-3周內收回整理資料

  11-12月份:統(tǒng)計學處理

  次年1-3月份:撰寫論文

  四、 預期結果出

  1、通過統(tǒng)計分析出中醫(yī)護理在臨床應用的重要價值

  2、撰寫1-2篇學術論文

  3、完成科研論文

  五、 創(chuàng)新點及可行性分析

  創(chuàng)新點 :樣本涉及范圍較廣,文獻檢索提示近5-10年無人研究 可行性分析:全國各省市都有中醫(yī)院分布,可以通過各醫(yī)院護士進行調查

  六、 參考文獻

  [1] 江偉珣,臨床實用營養(yǎng)學.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1

  [2] 段功香,李恩華.護理學基礎—基本知識和技能.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

  [3 吳錫信.復方大黃灌腸液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展的臨床研究新中中醫(yī),1994(6):24

  [4] 顧美儀.試論高護畢業(yè)生在護理學科建設中的作用[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1994,10(7): 401—403.

  [5] 丁富平,何燕萍,陳佩儀,等.中醫(yī)護理科研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xx,14(6):626-28

  [6] 霍玉華.中醫(yī)護理在臨床上的應用[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xx,17(3):298

  [7] 李璐彤,毋琪渝,王艷杰,么金紅.中醫(yī)護理的特點及其在臨床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xx,32(28):6020-6023

  [8] 張幕珍,劉燕玲.中醫(yī)護理技術的臨床實踐[J].齊魯護理雜志,20xx,11(6):617

研究生開題報告11

  能力與知識的關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識不是能力,但卻是獲得能力的前提與基礎。而要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需要個體的社會實踐。

  第一步,選題。

  即選擇研究課題,確定主攻方向,是撰寫論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大事。選題必須符合選題原則。選題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研究成果的質量水平。選題有導師命題分配和學生自擬自定兩種方法。題目選擇恰當,等于論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與閱讀整理。

  論文題目選好以后,接著就要搜集資料,知識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料就無法進行科學研究。搜集資料要發(fā)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資料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文獻資料;二是科學實驗,調查。

  先談談文獻資料的問題,文獻資料是前人從事科學研究的總結?茖W研究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有著繼承性和連續(xù)性。要了解本課題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掌握動向、吸取經驗教訓、開擴思路、進行比較、做出判斷等等,都需要參考資料,從中得到借鑒、印證、補充和依據。這些都是寫作論文的必要素材。

  再談談搜集科學實驗、觀察、調查材料的問題?茖W實驗是人們?yōu)楸┞秲炔棵埽沂臼挛锉举|及其規(guī)律,發(fā)現其內部的矛盾而進行的變革研究對象的一種操作和活動。由于實驗是在受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的,將盡量排除外界的影響,因此,人們有可能對研究對象做細致、周密的觀察,從而找出事物內部的聯(lián)系。我們要取得實驗的第一手材料,就要進行科學觀察?茖W觀察應具有客觀性、系統(tǒng)性和保密性?陀^性,是指不要先入為主,戴有色眼鏡看待事物,而要如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系統(tǒng)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連續(xù)、完整地觀察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而不至于漏掉重要的細節(jié)。嚴密性,是指觀察要一絲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變化。在觀察中,往往會發(fā)現意外的情況,這種偶然的`發(fā)現叫機遇,這種機遇我們不要輕易放過,在其中可能蘊藏著重大的科學發(fā)現。觀察要及時、準確地把觀察到的現象、數據、結果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寫論文的素材,科學實驗必須借助實驗原料、儀器、設備等才能進行,不同的材料、設備,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這些科學實驗使用的器材,同樣屬于寫論文需要體現的素材。

研究生開題報告12

  1、選題目的

  選擇林業(yè)投融資作為研究的主題,主要是出于對福建必須加快林業(yè)建設背景下林業(yè)建設由于融資渠道狹窄造成資金短缺問題的思考。

  從投資市場發(fā)育的程度來看,較為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投資機制至少應有如下特征:①有足夠數量的自由投資者,包括政府、企業(yè)、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投資目的明確,投資行為不受其它投資者行為的影響;②具有與一定經濟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較為成熟的投資方式與投資工具;③要有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機制,包括調節(jié)、引導投資方向,調整和修訂有關參數。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資金不足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資需求不足,二是投資來源不足,而福建林業(yè)建設資金的短缺問題,并不屬于上述兩點原因的任何一種,而是沒有利用好資金,沒有建立有效的剩余資金向林業(yè)投資轉化的渠道,即造成福建林業(yè)建設資金短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資金利用效率的問題,這里涉及如何從林業(yè)建設的性質、政府的長遠發(fā)展目標、當時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等多方面進行分析以確定林業(yè)的最佳融資模式;二是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方式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林業(yè)產業(yè)金融工具創(chuàng)新較少,林業(yè)產業(yè)金融工具創(chuàng)新相當薄弱。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借鑒投融資理論研究的現有成果,針對福建林業(yè)發(fā)展過程中融資渠道狹窄,林業(yè)投入不足的問題,從全社會資金的所有供給主體或融資來源的角度出發(fā),力求通過對林業(yè)產業(yè)金融衍生工具的創(chuàng)新,通過對公共財政投入和銀行融資等方式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構建福建林業(yè)融資多層次發(fā)展的格局,即通過金融衍生工具的運用,根據政策性、商業(yè)性、合作性金融的不同功能和地位,實現多種融資方式的組合,真正建立能夠合理滿足各類主體融資需要的福建林業(yè)融資體系。

  2、選題意義

  2.1理論意義

  林業(yè)資金運行的研究是福建林業(yè)發(fā)展研究中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在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下,通過林業(yè)不同性質生產過程中資金來源、使用管理的研究對促進福建林業(yè)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協(xié)調發(fā)揮具有重要意義。林業(yè)的產出離不開對林業(yè)的投入,處在轉型期的福建林業(yè),其發(fā)展過程受到多方面影響,從傳統(tǒng)林業(yè)轉向現代林業(yè),從低效林業(yè)轉向高效林業(yè),從單目標林業(yè)轉向多目標林業(yè),從資源依賴性林業(yè)轉向產業(yè)型林業(yè),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推動。

  2.2 現實意義

  大量的歷史歸納和歷史演繹都表明,福建林業(yè)的現代成長是一種投資增長過程或資本積累過程。在全國范圍來看,林業(yè)投資不足是造成林業(yè)發(fā)展滯緩和經濟低水平運行的重要原因,福建林業(yè)的發(fā)展也一直受到投資不足的制約。做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重要一環(huán)的林業(yè),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都將是福建經濟發(fā)展政府應予以重點關注的產業(yè)部門,而林業(yè)無論是其自身的進一步發(fā)展還是其增長方式的轉變,都要求有大量的資金注入為其提供動力源泉。林業(yè)是全社會的林業(yè),建設現代林業(yè),必須有大量的投入,如果繼續(xù)延續(xù)非市場化體制的發(fā)展道路,則必須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隨著福建財政主導型經濟向金融主導型經濟的轉變,財政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寬松,僅僅依賴財政,將很難滿足福建林業(yè)建設的融資需要。同時,由于長期以來只重視國有林業(yè)的發(fā)展,各種經濟成份進入林業(yè)領域在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未能充分享受國民待遇,林業(yè)市場準入門檻過高,也影響了各類社會資本投資福建林業(yè)的積極性。深化福建林業(yè)投融資體制的改革,拓寬融資渠道,特別是繼續(xù)提高林業(yè)投資的社會化程度,有效引導、調動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投資,在保證公共財政對林業(yè)供給的同時,形成政府、企業(yè)和個人并存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和多種融資渠道的林業(yè)投入機制是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快福建林業(yè)建設的現實選擇。因此,分析和研究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林業(yè)投融資體制、模式及其有關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福建林業(yè)投融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

  3.1 國外研究現狀

  林業(yè)的投融資問題是一個國際性的重大課題。西方市場經濟發(fā)達的國家主要在發(fā)展市場經濟和構建相應的財政體系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西方先后經歷了“歷史學派”、“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公共選擇”的興衰,矛盾的焦點從干預與反干預轉向在承認的前提下,討論干預的程度,并將政府的職能限定在彌補市場失靈而言。

  (1)關于公益性森林資金來源

  西方經濟理論在研究公益性森林經營資金來源時,主要有兩大派別。一部分是以庇古為代表的舊福利經濟學,主張利用稅收來實現森林資源外部效應的內部化,以解決投入問題。他認為在國民經濟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具有外部型的活動因從市場交換中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而受到抑制,這種外部型的消除只有通過國家干預,以財政稅收凡是給與補償,才能維系其活動的持續(xù)。這種通過財政機制,以經濟手段補償或征稅方式解決外部經濟性的方式被統(tǒng)稱為庇古稅。舊福利經濟學進一步認為,通過財政機制建立森林生態(tài)效益稅,解決生態(tài)效益生產中所需的資金投入是最佳選擇。即通過財政的積累和再分配替代具有外部型的生態(tài)林業(yè)的生產基金積累機制。

  而另一派別的經濟學家則堅持認為市場機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包括經濟的外部性,有代表性的是科斯的環(huán)境產權理論?扑拐J為如果交易成本為零,只要產權明確,則無論最初產權是如何分配的,通過交易總能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依照這一理論,如果森林資源的權屬明確,則森林資源的培育可以獲得額外的賠償,森林環(huán)境資源的受益者有義務對所獲得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補償,即在產權明確,森林生態(tài)效益量化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市場交換實現其生產成本的密布,保證資金通過市場形成投入與補償的完整循環(huán)。

  (2)關于社會資金對林業(yè)的投入

  隨著社會林業(yè)的興起,人們開始對社會資金投入林業(yè)進行探討。馬來西亞林業(yè)部官員?怂乖谄溲芯繄蟾嬷兄赋:“要在林業(yè)企業(yè)中擴大社會公眾的持股比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格雷林在分析林業(yè)扶持問題時指出,世界多數國家在符合以下情況之一進行造林的,政府都給與扶持:如果個人進行造林活動,社會收益大于個人;如果個人進行造林,社會和個人得益相同,而社會支出的費用低于個人。在這兩種情況下,如果政府不對其活動的外在性損失給與補償,個人將不會進行投資。那么,林業(yè)整體上的發(fā)展就會受阻,增加林業(yè)資源總量、調解兩大需求的目的就會落空。

  (3)關于新的林業(yè)發(fā)展途徑

  由于對林業(yè)的要求增多,很多國家的林業(yè)都發(fā)生了虧損問題。因此人們開始探求新的林業(yè)發(fā)展途徑。德國哥廷根大學伯拉貝得爾教授主張:“社會應該與林主就發(fā)揮林業(yè)的多種效益和支付報酬方面達成協(xié)議,以使林主感到有利可圖,使他們?yōu)榱肆謽I(yè)的多種效益理所當然地去保護森林,培育森林!彼磳體林主實行國家資助補貼的方法,認為:“這種資助體系越大,就會越快地陷入計劃經濟,再分配的效果也不會很好”。歐共體原森林司司長胡邁爾認為:“扶持林業(yè)就是要為改進森林生產率而努力,并通過這些努力逐步做到降低成本、財政獨立,從而能自我補償、自我完善”。這些都為林業(yè)財政體系的新走向奠定了基礎。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國家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內的作用日益強大,新凱恩斯主義開始在西方居于主流,他們從不完全競爭、市場價格調整、協(xié)調市場失靈以及勞動、信貸、商品等方面出發(fā),論證了市場處于非均衡條件下國家干預經濟的作用;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里茨提出的“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實行混和經濟”,為林業(yè)投資理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點。

  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教授阿瑪徹((Amacher)在其《林業(yè)稅制設計》一文中指出“應在充分考慮林業(yè)資本流動性、森林權屬、林業(yè)與非林業(yè)市場競爭的基礎上,分別進行林業(yè)稅制設計,財政應該支持并在預算收入上加以體現”。

  日本學者康登認為“社會支持林業(yè)發(fā)展可以通過投入貨幣或者自愿勞動來實現,兩者的目標是相同的,只是個人偏好不同”。

  法國的巴塞爾達在20xx年《政府對林業(yè)投資改革》一文中,闡述了“除了傳統(tǒng)的造林、更新、伐區(qū)道路、改造等林業(yè)投資外,當前還必須考慮社會的環(huán)境需求。“取消專門的政府林業(yè)基金預算項目,建立財政補助金制度”。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亞大學教授sinko的觀點是“造林以及私有林管護應由政府和社會共同出資,取代全部造林成本由財政負擔的做法。州預算在林業(yè)上主要用于管理、計劃、以及林業(yè)服務,政府在林業(yè)方面的扶持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葡萄牙的Carvalho的觀點則是“公共資金來源不穩(wěn)定,而造林和更新的速度不足以使林業(yè)具有競爭力,也不足以彌補每年森林火災所造成的損失。因此,增加財政對私有林業(yè)的扶持是一個長期趨勢!

  3.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政府對林業(yè)十分重視,率先制定、編制了《中國21世紀議程林業(yè)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林業(y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發(fā)展模式。我國把“封山植樹,退耕還林“作為重要措施,實施分類經營改革,大力推進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建設,于1998年開始啟動天保工程,并逐步加大了對林業(yè)的投入,尤其是向西北重點林區(qū)傾斜。并相繼開展了林價、林業(yè)基金、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林業(yè)稅費等課題的研究,但這些是立足于林業(yè)本身的、比較側重于單項研究,沒有以客觀的角度去調整林業(yè)財政的整體運作與機制。

  李周在《關于我國林業(yè)資金問題的思索》中,將現階段籌集和利用林業(yè)資金的狀況概括為三難:(l)林業(yè)部門吸引資金難;(2)林業(yè)資金在周轉過程中收斂于新的生產始點難;(3)林業(yè)資金形成有效投資難。研究林業(yè)資金問題,必須在觀念上來一個轉變,由林業(yè)的自我設計觀上升為林業(yè)的社會設計觀;要根據現實的經濟環(huán)境,探尋能夠實行的優(yōu)惠政策和辦法;要將研究的重點,從資金籌集轉移到資金運行機制上。

  陳玲芳、金德凌在其《公共財政支持下的生態(tài)林業(yè)投融資體制》一文中指出,應確立公共財政在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中的主體地位,生態(tài)林業(yè)是以發(fā)揮生態(tài)效益為主導功能,屬于公共物品,理所當然是公共財政要努力確保和重點支持的領域。因此,要充分發(fā)揮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融資為輔的投資原則,確立公共財政在生態(tài)林業(yè)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加大對重點林區(qū)和貧困地區(qū)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田明華在其《中國森林資源投入產出及納入市場運作體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制度創(chuàng)新對推進商品林發(fā)展有著現實的意義,進行必要的制度變革,減少投資商品林建設的社會成本,或者降低投資商品林經營的系統(tǒng)風險和非系統(tǒng)風險,提高商品林投資的回報率,就會增加該行業(yè)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

  陳曉倩在其《可持續(xù)生態(tài)林業(yè)融資論》一文中,認為生態(tài)林業(yè)在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投入貨幣資本,“生態(tài)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建立一個有效克服市場失靈、解決其生產資金補償的融資機制”!暗鷳B(tài)林業(yè)建設全部依賴于財政的思想不可取”。

  吳素珊在其《構建融資長效機制為林業(yè)發(fā)展提供資金支持》一文中指出,應探索構建符合林業(yè)特點的多種融資模式,探索符合林業(yè)生產與產業(yè)發(fā)展特點的多種信貸模式,建立林木保險機制,降低貸款風險,推動林業(yè)經濟與金融的協(xié)調發(fā)展,通過培育市場,引導林木資產的規(guī)范流轉與信用建設,促進林業(yè)中小企業(yè)的結構調整。

  張樺在其《信托在林業(yè)投資中的應用一非公有制商品林投資運行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一文中指出,非公有制商品林的投資者可以利用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是非常有限的,還局限于單純的資金注人,在解決其資金需求的同時,要求一種投資運行機制使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更大的效益。而實踐的發(fā)展和要求是領先于理論的研究和制度的安排的,因此應對林業(yè)投資運行機制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對林業(yè)的投入來源、財政對林業(yè)的扶持范圍等方面的觀點不盡相同,但對林業(yè)予以扶持卻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通過增加對林業(yè)的投入,提高各種補助標準,設立林業(yè)專項資金,實行稅費減免、低息及貼息貸款等優(yōu)惠政策促進林業(yè)發(fā)展,是國內外學者的共識。

  國內關于“融資”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為兩類:一是側重于對我國投融資體制的演進與改革的研究,他們主要是從宏觀角度考察我國投融資體制演進的歷史、取向、效率及條件等等;二是對林業(yè)投融資渠道的研究多局限于從林業(yè)本身挖潛,這些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之上。但是,己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就是,往往只是側重對某一種融資方式和行為的探討,而缺乏對融資行為的通盤、全局考慮,而且對于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拓展融資渠道的研究還十分薄弱,這也是是林業(yè)界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

研究生開題報告13

  一、問題與方法

  (一)選題緣由

  之所以選擇蔡元培美育思想作為論文的研究主題,是受我的導師的啟發(fā)。直覺告訴我,這一選題與當前現實教育熱點問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比如素質教育問題。深入認識蔡元培美育思想有助于指引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同時在董標老師的課堂中我獲得了一種認識,那就是:不要輕易地講思想創(chuàng)造,教育變革等主張,因為對很多的問題前人早已有了深邃的思考,并已形成了成熟的思想體系,作為后人更多的是繼承與挖掘前人的思想。因此,我想對現實問題的關注應從對前人思想的認識開始。基于這種認識,我非常認同導師給我的建議,以蔡元培美育思想作為我的研究方向。

  從何種角度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我做了多種嘗試。通過認真[微軟用戶2]閱讀1979至20xx間國內發(fā)表的相關性研究論文,我發(fā)現雖然對于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題研究較多,但有一些結論似乎與美育或宗教存在的現實出入較大,這促使我對這一問題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如果僅僅憑興趣進行一些了解倒是饒有趣味,但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破解自己的疑問并加以論證我感到信心不足。在導師的啟發(fā)之下,我開始有了一些思路,于是,最終我決定以‘論“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作為我的論文選題。

  (二)問題的提出與研究的假設

  “以美育代宗教”這一命題提出至今已近百年,盡管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一命題一直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有學者認為中國教育界內部把這個口號當作了真理。然而,反對者的觀點也異常尖銳。如許崇清發(fā)表在《學藝》第1卷第3號中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主張“以美育代宗教”說者有兩大謬誤,他們曲解了美之普遍性與靜觀性,遂至混淆美之意識與宗教意識,又復混淆美之意識與道德意識[①]。其實,與其說人們贊同的是“以美育代宗教”說,還不如說人們更愿意相信存在這樣的真理:其一,宗教一定是落后的、愚昧的。或者說宗教是一切落后愚昧的代表。宗教的主要功能是教育,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類文明的進步,宗教必然走向衰亡,其教育功能必然被取代。其二,美育具有普遍性,它是無利害、超功利的,因此,美育可以去除人我的差別,使人無利害得失之計較。對此,筆者心存疑慮。筆者以為:

 。1)宗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v觀當今世界,宗教并沒有式微,就是很好的證明。

 。2)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斷力批判》一書中提出了鑒賞判斷的四個契機;卮鹆恕皩徝朗鞘裁?”,“美感是什么?”這樣的問題。人們普遍的理解是審美是無利害的,或者說,是超功利的,因而美感具有普遍性。但是審美不等同于美育,審美的無利害,超功利如何能賦之于美育呢?

  (3)美育與宗教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宗教也并不一定是美育的對立面,兩者應該可以各自同時獨立存在。

  以上觀點將作為本研究的假設在本文中加以論證。[微軟用戶3]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歷史研究法。

  論文第一部分采用“歷史研究”的方法。筆者通過收集國內不同時期的相關文獻,以時間為線索,對材料加以比對,歸納,整理,以期整體展示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背景下人們對“以美育代宗教”說的種種認識。

  論文第二部分采用“歷史研究”的方法。在第一部分的工作基礎上,審思“以美育代宗教”說的立論點是否成立,從而論證“以美育代宗教”的不可能性。

  二、研究的意義

  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人們普遍對物質層面的東西關注太多,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們的功利意識增強,認為接受教育僅僅是為了將來有個好工作,好收入,好前途,否則讀書有何用?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這一現象,教育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的教育主題。本研究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深入了解美育在素質教育中有可能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對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說從某些角度進行一些反思。

  三、文獻綜述

  (一)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研究“以美育代宗教”說主要是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的。

  1.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說的本質內涵

  感性啟蒙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觀點。杜衛(wèi)在《“感性啟蒙”:“以美育代宗教說”新解》一文中提出:蔡元培從他的教育即啟蒙觀念出發(fā),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說”,其實質是在感性領域建立啟蒙理性的精神,即“感性啟蒙”。這種美育思想為20世紀中國美育理論鑄就了理論模式和思想方法[②]。為什么要進行“感性啟蒙?杜衛(wèi)解釋道:一般講啟蒙都是指理性啟蒙,而現代性審美范疇中的“感性”是針對著“理性”來說的。但是,這是西方的傳統(tǒng)。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知識分子面對的現實問題與西方不同,思想文化界的核心任務是感性啟蒙;而且,當時中國美學家所處的語境與康德、席勒、尼采所處的語境不同,他們并沒有感受到啟蒙理性的專制和壓抑,而是急切地需要以啟蒙感性來反抗傳統(tǒng),重建中國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藝術。因此,圍繞著啟蒙這個中心課題,不僅哲學家關注啟蒙感性的建立,而且美學家也是如此。這就不足為奇了。胡健在他的《以美育代宗教— — 蔡元培美育思想新論》也提出了啟蒙觀點。不過他的啟蒙有另一層含義,即“以美育代宗教”的實質就是試圖通過審美教育來培養(yǎng)有高尚情與趣味的獨立的人,改造教育,美化人生,美化生活。

  有學者認為“以美育代宗教”說蘊含了某種精神,這種精神是西方近代的理性主義,審美主義,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體現了對人的完善的價值追求,為中國現代社會變革提供了審美主義轉變和審美主義道路。[③]

  還有的學者認為“以美育代宗教”說與“審美救贖論”如出一則。理由是宗教的衰落,意味著某些超自然源泉提供的意義和價值正被疏離,人類已經承擔了創(chuàng)造自己的意義和價值的任務。原來并非只有宗教才可以救贖,并非只有宗教才可引人向善。藝術在擺脫了神縛之后,賦予了人類全新的審美的救贖方式[④]。

  2.揭示“以美育代宗教”說的現實意義

  情感慰籍論得到普遍的贊同。贊同者認為,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經濟的繁榮,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然而人們的精神卻進入了荒原。而美育重在陶養(yǎng)人的純正感情,其影響力較之其他活動更純潔、更平和、更持久、更深刻。是現代人慰籍情感的最佳選擇[⑤]。隨后的學者,把“以美育代宗教”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如,趙惠霞就認為:美育擔負起現代人建構心靈家園的重任。因為它是一種情理自由結合的形式。在認識論中,理性排除感性,才達到正確認識;在倫理學中,理性主宰感性,才成為道德意志;只有在審美中,理性和感性才自由交融、自由把握、自由觀賞,從而構成審美心理結構。當這種審美心理建立以后,就成為人的一種內在需求,人就可以超越現實的功利,享受這種精神的快樂。建立在人類感情活動規(guī)律之上的美育,對感情之陶冶,如引水之趨下、驅鳥之歸林,自然而然,無需強迫。它本身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生活目的。美育建構心靈家園,是一個培植有益感情、消除有害感情的過程[⑥]。在同一時期,這一觀點大行其道。如李丕顯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說:以美育代宗教,通過藝術和審美活動建構人的感性生命和情感寄托,是對現代世界課題的積極回應,是對宗教雙重性格的辯證揚棄,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換,在今天仍具有實踐的和理論的雙重意義[⑦]。

  3.對“以美育代宗教”說的反思

  當代的學者對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也有持不贊同的。冉鐵星認為:在目標上,蔡元培是企圖用美育取代宗教的情感教育,然而在具體實施的途徑上,則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的熏陶和感染,缺乏內在的宗教或美學式的修煉或省悟。其結果可想而知,要么放任自流、形同兒戲、可有可無,要么只能進行一些常規(guī)的藝術教育和禮儀教育。對于后一點,不客氣地講,中國古代的《禮記》要比蔡元培的設計深刻、豐富、完備得不知多多少。如此看來,在當時的中國,此種美育是無論如何也取代不了宗教的。[⑧]潘知常認為:事實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在邏輯上、學理上根本無法成立,只要人類最為深層的生命困惑存在,宗教就必然存在。[⑨]他還認為:一般而言,美育與宗教存在兩種關系:其一是實質的統(tǒng)一;其二是層次上的遞進。作為兩種不同形態(tài),又往往存在著從宗教向審美、藝術和從審美、藝術向宗教的演進。而在這兩種關系中,都無“取代”與“排斥”可言。[⑩]有學者針對“以美育代宗教”成為研究熱點現象提出來說:今日之重提“以美育代宗教”者,大多只是想強調美育的重要性而已,他們只是將蔡先生的主張當作一個有關美育的話頭,而對這一主張的內在理路則未加深思。審美、美育誠然重要,但發(fā)展美育卻不一定非要代替宗教不可[11]。充分意識到審美在人類精神生活中之重要性是必要的,但進而發(fā)展到要“以美育代宗教”則大可不必。這是一個充分平民化了的文化共和時代,人類的整個存在都是有限的,其某一精神領域的文化功能當然就更是有限。誰也沒本事包打天下,誰也當不了人類心靈的救主。因此,人類各種精神文化活動———科學、哲學、宗教、審美等,還是和平共處、通力合作的好。其實,“以美育代宗教”說從它被提出的那一刻就引起了激烈的論爭,存在著完全相反的觀點。姚全興先生專門對五四時期“以美育代宗教”說之爭作了歸納總結。通過姚先生的研究我們發(fā)現,前輩學者對“以美育代宗教”說的質疑是多角度的。既有界說與對象的角度,又有異同與范圍和借重和利用的角度。

  從以上列舉的不同觀點可以看出,這場爭論不會平息,重要的不是得到確定的答案,而是爭論本身,因為從中我們能全方位地知曉“以美育代宗教”說的精神內涵,把握其實質。

  (二)文獻綜述小結

  以蔡元培先生的聲望和地位,“以美育代宗教”說一經提出立刻被許多的學者當成是一個教育命題。然而命題總是具有一個確定的值,要么真,要么假。不同的學者依據各自的學識,背景,從不同的角度對“以美育代宗教”說加以判斷,爭議不可避免。從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學會的演講上首次系統(tǒng)地闡明了“以美育代宗教”說開始至今,有過兩次爭論的高峰。一次在五四運動時期;一次是在1998年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政策之時。五四運動時期的學者著眼于文化的變革來審視“以美育代宗教”說,正反觀點碰撞激烈,而當代學者主要以歷史的眼光和從現實需求的角度去詮釋“以美育代宗教”說的新內涵,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說的現實意義,觀點大多趨同,且較多持肯定態(tài)度。但無論如何,每一次的爭議都反映了相應的時代在文化,教育,價值觀等領域的訴求。

  四、研究的難點

  一是有關外圍的或細節(jié)資料的不足。比如當時別的學者對蔡元培美育主張發(fā)表的觀點、認識或批判等。

  二是進行本研究需要一個寬廣的視野和豐富的相關知識背景。它深入到美學、倫理學、宗教、藝術、教育等等知識領域。如果沒有這些知識背景的話,勢必使本研究缺乏深度。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補充大量的相關知識,對筆者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

  三是到目前為止,筆者對“以美育代宗教”可能性的論證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邏輯鏈條,有待進一步的思考、學習、請教。

  五、論文的基本框架

  導論

  第一節(jié) 問題與方法

  一、選題的緣由

  二、問題的提出[微軟用戶6]

  三、研究方法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意義[微軟用戶7]

  第一部分 “以美育代宗教”的爭議

  第一節(jié)五四時期關于“以美育代宗教”說的論爭

  第二節(jié)當代學者關于“以美育代宗教”的分歧

  第二部分 “以美育代宗教”可能嗎?

  第一節(jié)宗教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第二節(jié)對美育具有普遍性且無利害、超功利的的質疑

  第三節(jié)美育與宗教之間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嗎?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六、進度計劃

  1. 20xx年2-4月搜索整理資料。

  2. 20xx年5—6月擬定論文框架,準備開題報告。

  3. 20xx年7月-9月分析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4. 20xx年10月-20xx年2月完成論文初稿。

  5. 20xx年3月—20xx年5月修改并定稿,準備論文答辯。

  七、參考文獻:

  (一) 中文專著類

  1.高叔平.蔡元培美育論集[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周天度.蔡元培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陳學恂,田正平.中國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4.[德] 康德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5.[德] 叔本華著,韋啟昌譯.叔本華美學隨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6.陳桂生.教育實話[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7.楊榮國.中國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8.蔣百里.歐洲文藝復興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20xx.

  9.陳元暉,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10.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論著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11.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4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5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5.汝信. 西方美學史論叢續(xù)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171.

  16.林中澤.宗教史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二)中文期刊類

  1.季水河.“品性”塑造與“人性”解放:中西不同的美育觀念[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5

  2.楊伶.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xx.

  3.伊春.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再探討[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xx,.

  4.潘必新.論美育的使命[J].哲學研究,20xx,6.

  5.張紅.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4.

  6.杜衛(wèi).中國現代美育理論的本土意義和歷史局限[J].學習與探索,20xx,6.

  7.杜衛(wèi).“感性啟蒙”:“以美育代宗教說”新解[J].浙江社會科學,20xx,5.

  8.杜衛(wèi).我國美育理論研究的現狀與前瞻[J].社會科學評論,1995,3.

  9.彭公亮.論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的精神內涵[J].培訓與研究,20xx,12.

  10.冉鐵星.試論“以美育代宗教” [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xx,5.

  11.潘知常.“以美育代宗教”:中國美學的百年迷途[J].學術月刊,20xx,1.

  12.宮成波.“以美育代宗教”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其當代意義[J].文史哲,20xx,5

  13.譚好哲.中國現代美育的歷史進程與目標取向[J].山東社會科學,20xx,1.

  14.張家.美育的價值[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xx,3.

  15.王毅.仍需追問的選擇:美育還是宗教?[J].天涯,1998,4.

  16.王元驤.美育并非只是“美”的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xx,7.

  17.檀傳寶,美育三議題[J].江西教育科研,1997,5.

  18.徐碧輝. 美育:一種生命和情感的教育[J] .哲學研究,1996,12.

  19.盧善慶. 簡論蔡元培的美育思想[J].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3.

  20.沈鵬.美育的渴求與純化[J].美術,1998,7.

  21.古風.蔡元培美育思想三題[J].人文雜志,1994,2.

  22.李祥林.中國近代美育體系的創(chuàng)導者蔡元培[J].文史雜志,1990,2.

  23.姚全興.“五四時期關于以美育代宗教說的論爭” [J].美與時代(下半月),20xx,

  24.程鎮(zhèn)海.蔡元培美學選擇和美育實踐的當代性[J].文學研究,20xx.9

  25.程鎮(zhèn)海.蔡元培美學選擇和美育實踐的傳統(tǒng)生成性[J].寧夏社會科學,20xx.6

  26.張雁.從國立北京藝專論蔡元培的美育實踐[J].美術研究,20xx,1.

  27.陳瑤.論藝術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J].藝術百家,20xx,4.

  28.羅筠筠.蔡元培:說美育到死方休的教育家[J]. 現代哲學,20xx,2.

  29.梁柱.論蔡元培注重美感教育的美育思想[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xx,3.

  (三)碩博士論文類

  1.張正江.中華人民共和國美育的命運[D]. 華東師范大學,20xx年博士論文.

  2.陳彬.20世紀早期中國美育思想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xx年碩士論文.

  3.馬春影.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D].安徽大學,20xx年碩士論文.

  4.劉曉峰.王國維與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xx年碩士論文.

  5.陳劍旄.蔡元培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xx年碩士論文.

  6.羅紅.簡論蔡元培美育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xx年教育碩士論文.

研究生開題報告14

  1、課題來源

  1.1內容

  本次規(guī)劃設計用地位于重慶市永川區(qū)光彩大道368號,總用地面積約1100畝。其中現有校園用地面積約700畝,新征用地約400畝。

  使用對象主要為在校學生和教職工人員,其中規(guī)劃校園遠期辦學規(guī)模為18000人左右,規(guī)劃校園遠期教職工人數到1200人左右。學院遠期規(guī)劃為建筑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筑管理學院、電氣信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文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外國語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十個學院組成。 因此應有供滿足教學、辦公、餐飲、住宿、體育、閱覽等多種不同功能需求的區(qū)域空間。如何結合地形處理好不同功能需求上的矛盾,同時充分解決好老校區(qū)的舊建筑改造及更新與新建片區(qū)的建筑達到總體協(xié)調融洽關系,整合建筑內外空間,讓不同年代的建筑生動的融合在一起,從而創(chuàng)造出生動而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將是本設計要重點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2、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1研究目的

  該課題重在建設一個 “具有新時代特色的一流校園”。讓學校成為學生生活的家園、精神的樂園。樹立“厚德、博學、求是、創(chuàng)新”的辦學理念,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培養(yǎng)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創(chuàng)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校區(qū),探求適應本地的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特征,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2.2研究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設計與研究,力求提供一個可以適應國際化先進教學方式的教學空間。提供一個還可以為周邊人群服務的社會型校園。同時,通過深入的實地考察與調研分析、相關資料的檢索與利用,以及隨著方案的不斷深化,我們將觸到有關學校設計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不但可以運用和發(fā)揮所學理論,而且將會大大拓展我們的知識層面和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設計能力、表現技法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另外,通過該課題的綜合性訓練也將為走上工作崗位后盡快適應實際工作需要打下良好基礎。

  3、國內外研究現狀

  3.1歐美大學校園規(guī)劃現狀

  歐洲和美國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其校園規(guī)劃設計方面歷來也有較多的理論與實踐。二戰(zhàn)后,其在大學校園的功能布局,形態(tài)組合,空間關系,環(huán)境營建等理論方面有了更新和完善。

  3.1.1校園形態(tài)集中化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學科的綜合交叉,學科間的信息交流成為現代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物質環(huán)境提出了要求,即創(chuàng)造一個空間網絡和服務系統(tǒng)為各個學科領域的交流提供機會和場所。集中型校園不受專業(yè)學科的限制,使校園在功能和空間上緊密聯(lián)系從而形成了統(tǒng)一的的完整體系,這是與高等教育發(fā)展綜合化相適適應的。另一方面,建筑技術的發(fā)展也給集中布局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1.2功能建筑綜合化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使大學本身成了一個高度組織化的綜合體,校園中的一切活動,都成了教育過程中相互滲透、不可缺少的因素,難以簡單地區(qū)分。物質環(huán)境的設計應通過精心的布局與設計鼓勵人們能無拘束的接觸與交往,在建筑空間與人的活動間建立起自然而協(xié)調的聯(lián)系。

  3.1.3校園空間的靈活化多樣化

  現代高等學校是一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機體,其物質設施都有較長的技術壽命,而它提供的功能壽命卻相對的短得多。學校發(fā)展的不確定性,要求學校的物質環(huán)境技能提供目前所需要的功能,又能適應將來的擴展,滿足新的需求。因此,校園規(guī)劃設計具有較大靈活性,不但建筑單體要有充分的靈活性,如格網型,魚脊型的建筑組合,更重要的是總體結構上的靈活性,如線型、網格型、分子型、輻射型,這幾種發(fā)展規(guī)劃的主要類型在總體結構上有相當的靈活性,且創(chuàng)造了多種校園空間環(huán)境。

  3.2國內大學校園規(guī)劃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3.2.1規(guī)劃建設速度與品質之間存在矛盾

  超常速度建設超大規(guī)模校園是當前大學校園建設的突出特點。短期大規(guī)模的擴張,使許多大學的管理者對于大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缺乏清晰的認識,對新校區(qū)的定位容量和運作特點 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設計人員創(chuàng)作的空間、機會極度壓縮,使設計方案批量生產,重復使用,缺乏方案經濟比較。建設周期短,難以保證校園環(huán)境的品質。

  3.2.2空間尺度超常,校園功能分區(qū)盲目,彼此分離,相互孤立

  某些大學校園規(guī)劃布局盲目地沿用傳統(tǒng)的功能分區(qū)模式將校內各個功能沿平面展開,造成尺度失真,因而出現相關院系聯(lián)系不密切,教學區(qū)、學生宿舍區(qū)、體育運動區(qū)之間距離遠,彼此分離,相互孤立。對科研機構區(qū)、后勤服務區(qū)的忽視,不利于其與社會保持方便的聯(lián)系,并且造成了大學校園土地的浪費。

  3.2.3過分注重形象氣派,求大求新,忽略了經濟適用的原則

  過分講究二維平面構圖形式,追求平面軸線和形體視覺效果忽視環(huán)境場所與校園特色的創(chuàng)造,而追求所謂“門臉”形象,普遍追求大空間、大軸線,而忽視了校園使用主題師生的交流活動需要,學生和教師在其中活動,感覺并不舒服,這與校園環(huán)境空間所需要的安寧、親切、宜人的氛圍相悖。而正是它們構成校園文化的主要空間場所,是體現校園特色的基本載體。更有些構成式大學校園注重校園的終極狀態(tài),卻忽視了校園的時間因素與變化的不確定性,企圖做到“一勞永逸”,缺乏彈性發(fā) 展的可能,從而限制了校園的持續(xù)發(fā)展。不夠重視建筑群的圍合界面、院落空間層次、環(huán)境場所的氛圍營造。

  3.2.4忽視環(huán)境場所要素與校園特色的創(chuàng)造

  在新校園建設中往往對原有生態(tài)保護利用不足,山地,林地,水泊等,忽視建筑與景觀環(huán)境的整合及持續(xù)的營造,規(guī)劃中難以顧及校園在節(jié)約、實用、人文、審美等方面的調適。

  4、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成果形式

  4.1主要內容

  4.2技術要求

  4.3成果形式

  最后的成果展示,我們首先要完成任務書所要求的所有圖紙和文本,并且充分把我們所想所做的,從設計的最初階段包括場地的調研、現狀分析、功能分析、空間分析到我們的設計理念如何的產生、轉變、衍生、最后的確立和對我們的方案所做的闡述完全表達出來。對于我們的方案最后成果,希望它不只是一摞圖紙,更多的是可以讓我們所想要表達的東西可以生動的展現出來。

  5、研究方法

  5.1對校園規(guī)劃前期調查

  在地形圖和實地勘察的基礎上充分認識本次設計的地形、交通、周邊環(huán)境和已有建筑。按照功能需要劃分功能分區(qū),制定擴建建筑面積表。認真考慮相關因素對本次設計的影響,對已有建筑空間進行解析,總結建筑空間特征和歷史文脈,確定設計入手角度:

  5.1.1.尊重自然,結合地域特色

  根據用地現狀的地形特點,盡可能利用現有豐富的水系和山形綠背,遵循因地就勢的原則,尊重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敏感區(qū),保留原始地景,營造出青山綠水環(huán)繞的校園景色,同時滿足校園規(guī)劃中所需的功能要求和豐富的空間關系。

  5.1.2.人性設計,適宜空間尺度

  強調適宜校園的人性尺度與空問,追求自然景觀和生態(tài)風貌,以蜿蜒崎嶇的小徑、自然流暢的水系、移步易景的空間塑造人性化、適宜空間尺度下的校園風貌。

  5.1.3.與時俱進,堅持文脈延續(xù)

  建筑單體設計與空間環(huán)境塑造都講究時代性與歷史感并存。校園不僅要與時俱進,突顯個性,還要體現豐富的人文氣息,延續(xù)原有校園建筑的主體風格與歷史文脈,孕育健康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5.1.4.整體規(guī)劃,長遠發(fā)展

  實施分期建設,長遠規(guī)劃與發(fā)展,對整個校園規(guī)劃進行整體考慮,以循序漸進的發(fā)展模式行成良性循環(huán)、滾動開發(fā)的機制。

  5.2總結校園規(guī)劃期望目標

  5.2.1.能夠促進周邊區(qū)位繁榮,推動經濟的發(fā)展。

  5.2.2.在設計上應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使其營造國際化的教學環(huán)境。

  5.2.3.提高本地區(qū)的建筑形象,優(yōu)化周邊的整體環(huán)境,使規(guī)劃不僅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力求其合理化及實用性,提供使用者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休息環(huán)境。

  5.2.4.將學校建設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高度統(tǒng)一,建設成具有高品質教學環(huán)境。針對規(guī)劃地塊控制性規(guī)劃要求,營造具有“高品質教學環(huán)境,居民學生一家親”的新型校區(qū)。圍繞人性化(易達、舒適、安全、衛(wèi)生、美觀、經濟)、生態(tài)化、現代化等宗旨,從總體布局、公建設施配置、交通組織與道路場地設計、綠化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等多角度、全方位統(tǒng)籌兼顧,建立有機聯(lián)系,系統(tǒng)解決設計中的復雜矛盾。

  5.3擬在設計過程運用的手法

  當代的建筑規(guī)劃設計亟需要創(chuàng)新的手法,在校園規(guī)劃中,我們不僅要在原有的規(guī)劃中突破創(chuàng)新,同時也要讓新建區(qū)和舊校區(qū)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建筑規(guī)劃設計的方法不是單一存在,而是多種方法的相互融合。如,功能和形式的結合考慮,環(huán)境和空間的相呼應,流線組織和功能的滿足等。設計工作也要做到從粗到細,從局部到整體再回歸于局部,深入推敲。

  5.4采用的設計工具

  設計的初期階段以手繪草圖為主、借助計算機進行整體分析研究,優(yōu)化設計:包括Sketch Up 方案草圖分析和建模的模型分析;繪制正式圖的階段,用計算機完成全套圖紙:包括 CAD繪制線形圖、Sketch Up建模及渲染效果圖、PhotoShop的后期處理。如果條件允許,將做適當比例的沙盤模型。

  6、研究進度與步驟

  第1周3.3~3.9

  開題準備與論證。熟悉設計課題的內容與要求。查閱相關資料。

  第2周3.10~3.16

  開題報告。

  第3~4周3.17~3.30

  針對畢業(yè)設計題目進行調研實習。撰寫調研報告。對基地環(huán)境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形成初步的構思方案(包括場地設計與總體布置)。

  第5~6周3.31~4.13

  設計一草階段。期間主要是加強對環(huán)境體量、功能的設計分析,用手繪的形式勾勒出校園規(guī)劃總平面圖。繪出一草,并進行過程的階段性答辯。

  第7~8周4.14~4.27

  設計的二草階段。在一草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協(xié)調相關專業(yè)之間的關系,用計算機與模型對建筑的形式進一步完善。

  第9~10周4.28~5.11

  設計的三草階段。主要加強細部設計內容,并將各專業(yè)的協(xié)調內容(如結構和設備布置)納入到細部設計中。

  第11~12周5.12~5.25

  繪制正式圖階段。采用計算機完成全套圖紙,提高計算機的繪圖能力,以便適應今后實際工作的需要。使用CAD完成平面的繪制工作完成建模和渲染,最后利用Photoshop完成后期處理

  第13周 5.25~6.1

  交圖,準備畢業(yè)答辯。撰寫30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書及完成畢業(yè)論文,并配有相關的內容摘要及外文翻譯。

  第14~15周 6.2~6.15

  進行最后的畢業(yè)答辯。

  7、現有條件及需采取的措施

  學院現有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公寓、食堂、體育場等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僅能勉強滿足師生的基本學習工作生活需要。同時,由于條件限制,現有校園存在以下問題:

  7.1.部分建筑老舊,使用不便,難以滿足功能要求,亟待更新。

  7.2.由于地形限制,部分地塊豎向處理不當。

  7.3.建筑分期建設時未考慮風貌統(tǒng)一,建筑文脈不清晰。

研究生開題報告15

  培養(yǎng)目標

  總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植物營養(yǎng)學專業(yè)的高級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在政治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服從分配,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身體健康。

  學習年限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4年。

  研究方向

  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學科發(fā)展的需要,本專業(yè)的研究方向有10個:

  植物營養(yǎng)生理學

  主要研究植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運輸分配和調控;營養(yǎng)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和過剩的癥狀和發(fā)生機理,以及這些過程與環(huán)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重點研究植物在旱澇鹽堿高溫冷害病蟲害通氣不良營養(yǎng)缺乏或毒害等環(huán)境脅迫條件下的植物營養(yǎng)生理學及適應性變化規(guī)律,新無機營養(yǎng)元素和有機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營養(yǎng)機理等,為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植物營養(yǎng)遺傳學特征

  應用植物營養(yǎng)遺傳學原理,采用營養(yǎng)動力學,酶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開展高產作物耐缺氮磷鉀鋅及其它營養(yǎng)元素的營養(yǎng)遺傳特征,作物品種篩選及調控營養(yǎng)機理研究,為高效節(jié)肥品種選育提供科學依據。

  復合肥料及各種新型肥料的肥效機理及施用技術研究

  結合化工和農業(yè)部門以及生產需要對復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機理進行研究,為工農業(yè)生產提供依據。主要包括:三元復合肥肥效增產機理;鈣鎂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機理環(huán)境效應施用方法和技術研究;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產工藝肥效機理以及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新型肥料進行試驗研究。為肥料生產和施用提供依據。

  提高肥料利用率技術研究

  土壤生物量氮與氮素循環(huán)及調節(jié)作用

  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條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動態(tài)及其周轉的氮量,微生物周轉氮與作物吸收關系,土壤養(yǎng)分養(yǎng)分的生物有效性,肥料中氮利用率以及在土壤-作物系統(tǒng)循環(huán)和施肥調控。

  新型高效緩效肥料研制及工業(yè)廢渣農業(yè)利用

  結合各種材料特點和作物營養(yǎng)規(guī)律,開展長效肥控效肥緩效肥磁性肥葉面肥藥肥以及有機無機復合肥等的配方及生產技術研究。充分利用我國自然資源和工業(yè)廢物開展研究,如鋅硼鐵錳鉬等工業(yè)礦渣鋼渣草碳褐煤等資源利用與開發(fā)。

  組織培養(yǎng)與無土栽培營養(yǎng)配方(組合)及應用技術

  組織培養(yǎng)及無土栽培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優(yōu)化營養(yǎng)配方的篩選,應用植物營養(yǎng)學原理,對一些經濟類植物進行營養(yǎng)液組合研究,是植物營養(yǎng)學研究的內容之一。幾年來已經建立了一些研究實驗室手段并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

  根據植物營養(yǎng)失調癥特征和葉片顏色變化規(guī)律進行定性和定量診斷施肥;土壤作物化學診斷方法;精準農業(yè)及施肥技術;土壤植株營養(yǎng)快速診斷方法及速測儀應用;DRIS技術營養(yǎng)圖譜信息系統(tǒng)及診斷應用技術。

  施肥對環(huán)境質量影響及良性生態(tài)循環(huán)施肥技術研究

  在長期肥料定位試驗基礎上,開展施肥對土壤環(huán)境質量影響,施肥對土壤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影響,施肥與溫室效應等研究,為合理施肥,改善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質量和生態(tài)農業(yè)提供依據。

  土壤氮的MIT過程

  結合肥料長期定位試驗開展 不同有機物料中氮在土壤中的礦化過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礦化氮的微生物和礦物固持作用(微生物體氮礦物固定態(tài)銨),長期不同施肥對土壤氮的礦化勢(N0)有機氮組成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響,不同礦化階段的凈礦化率凈殘留率及影響土壤氮MIT過程的因素的研究。

  課程設置和學分要求

  跨學科(指跨二級學科)入學的研究生,以及入學前是?飘厴I(yè)的研究生,須補本科主干課程,考試或考核成績合格不計學分。

  必修課(學位課)

  (1)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及自然辨證法概論) 4學分

  (2)外國語(包括專業(yè)外語) 6學分

  (3)高級植物營養(yǎng)學 3學分

  (4)植物營養(yǎng)的土壤化學 3學分

  (5)植物營養(yǎng)與施肥專題 3學分

  (6)植物營養(yǎng)遺傳與分子生物學 3學分

  選修課

  (1)高級植物生理學 4學分

  (2)生物化學實驗技術 3學分

  (3)第二外國語 2學分

  (4)植物營養(yǎng)研究技術 2學分

  (5)植物營養(yǎng)診斷與管理 2學分

  (6)施肥與環(huán)境保護 2學分

  (7)土壤-植物-動物體系中的微量元素 1、5學分

  (8)微量元素分析技術 2學分

【研究生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微型課題開題報告12-25

風險管理開題報告12-22

中班課題開題報告12-21

幼小銜接課題開題報告12-25

識字教學課題開題報告12-25

教師微課題開題報告12-24

開題報告老師指導意見04-25

初中歷史課題開題報告12-25

初中體育課題開題報告12-25

小學數學教師小課題開題報告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