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評課稿(5篇)
地震評課稿1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自己的生死,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兒子同學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頌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間充滿著濃濃的父愛,所以我在教學中,力圖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在品讀中,珍視學生獨特體驗,感受信任的力量,父愛的偉大,讓課堂充盈著人性的光輝,流溢著生命的色彩!
1、濃濃的父愛情滿課堂:
這篇課文讀了讓人感動,大地震悲情的發(fā)生卻有了喜劇性、奇跡般的結(jié)局,盡管過程固然艱辛,讓人不禁為故事中父親為救兒子飽含那深沉的愛折服。牛老師在教學設計時,緊緊把握了課文內(nèi)容的這條情感主線,在教學過程中,抓住課文中最能體現(xiàn)父愛之情的精彩描寫有層次、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走進父親,以情體會父愛之情,以心感受父愛之心。一堂課的教與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一遍遍深情的朗讀在教室里回蕩,“為了找到兒子,他不顧別人的勸阻,8小時過去了,就在挖的時候,會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一次次讀文后的想象、感悟在學生心中蕩漾,整個課堂是真情是父愛。
2、讀出感受而不是致力于分析:
以往的教學中,很容易走進分析的誤區(qū),為了了解父親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總要把父親的行為掰開來不厭其煩地分析,致使課文內(nèi)容支離破碎。在本課教學中,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品讀文句,以讀促思。課堂回放:師:“沒人再來阻擋他”。同學們把這句話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有人曾經(jīng)來勸阻過他。)(生:好心人,消防隊長,警察)師:他們是怎么說的呢?我請三個同學分別來讀一讀他們的話師:父親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我再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有感情朗讀)師:面對所有人的勸阻,父親只回答:誰愿意幫助我?你是不是來幫助我?你是不是來幫助我?上面的過程教師關(guān)注了文本,從“8小時”回到前文,回到地震險情發(fā)生后,父親不顧眾人的勸解與阻攔在廢墟里不停地挖掘的情景中,學生通過讀眾人勸解的語言,品味到父親的堅韌,學生通過讀父親的同一句話“誰愿意幫助我?你是不是來幫助我?你是不是來幫助我?”感悟到父親的執(zhí)著,這里沒有分析,沒有過多地講解,只有讀。如果這部分學生讀得充分一些,課堂效果會更好。
3、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關(guān)注文本的語言現(xiàn)象
從導入到學文,授課教師都十分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如開課伊始,牛老師和學生聊:“說到地震兩個字,你會想到什么?”然后看圖片談感受。在教學進程中,老師關(guān)注文本的語言現(xiàn)象,能夠抓住語言文字進行訓練,尤其在指導朗讀時,把課文的段落改成詩歌的形式,讓學生感情朗讀,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地震評課稿2
一、評五年品德與社會《地震》一課
首先感謝孫老師帶給我們這樣一節(jié)精彩的課,接下來我們就孫老師的這節(jié)課談一談自己的粗淺的認識,與在座的老師共同探討,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首先我先來談一談,孫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地震》課在三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體現(xiàn)在教材處理上準確、靈活,目標實施過程體現(xiàn)三維性,課堂評價交流有針對性。
大家都知道品德課教材上的內(nèi)容并不多,有時候1課時的教材只有一、兩頁,而且大部分都是圖片或表格等,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開發(fā)教材是品德課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但這一切都要基于教學的對象――學生。這位老師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學習,如:孫老師把教材中唐山地震的內(nèi)容靈活地改成學生非常熟悉的汶川地震。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貫徹了教材編者的意圖,又能結(jié)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體驗。抓住了學生的認知起點,通過教學過程的建構(gòu),學生又把學生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并形成了新的技能,很好的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說到教學目標,我覺得孫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貫徹了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三維性,首先在地震內(nèi)容介紹講解處體現(xiàn)了目標中的知識目標,
對于抗震自救的能力培養(yǎng)上,利用了四個場景,讓學生理解在不同場合應該怎樣進行自救,應該注意什么。體現(xiàn)了能力目標。
對于學生自救中團結(jié)協(xié)作方面體現(xiàn)了情感目標。三維目標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使這堂課的幾個活動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共同完成了以學生的品德教育,學生的教育不是老師灌進去的,而是在活動中自己體會到的,這樣才會終生不忘。
此外這節(jié)課的課堂評價也是一個亮點,教師的評價交流有針對性。老師在與學生真誠的對話中,對學生進行了真誠的對話。但如果在評價上多加一些學生間的評價就更好了。
剛才王老師的觀點我非常贊同,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對本節(jié)課的看法:孫老師執(zhí)教的《地震》一課,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品德與社會課。首先在選材上,孫老師擁有過人的生活智慧,她在眾多的自然災害中選取了全國人民都在關(guān)注的地震這一自然災害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其次孫老師因時制宜開發(fā)課程資源,演繹課堂精彩。孫老師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膽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巧妙的用學生熟悉并關(guān)注的汶川地震代替了教材中的`1974年唐山地震,把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已有的心靈體驗,現(xiàn)實中所聽到的看到的接觸到的一切變?yōu)槠返抡n最有實效性的課程資源。如5月19日全國人民為汶川地震中遇難的人們默哀,汶川地震前后風景等的對比等。最后孫老師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看動畫短片,小組合作討論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地震該怎樣自救等方式教會學生在地震來時如何自救,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
在這里還有一點想和大家共同探討:那就是我在教學這一內(nèi)容時,還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假如現(xiàn)在地震了,我們怎么做?學生在實際的演練中親自感受,體驗,把書本以及教師教的東西都靈活的運用在實際當中,印象深刻,效果很好。你們看呢?
我區(qū)的兩名同志對孫老師的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也很贊同,同時我覺得還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學習。
第一、成功溝通。地震的原因、過程等都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如果只是教師的講解一定枯燥無味,孫老師借助視頻、圖片再加上自己的講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拉近彼此的距離,另外在講解的過程中。孫老師能不斷的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意愿。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的和有序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能提出明確的目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孫老師給學生的四幅圖片是不同的場景,讓學生自由的選擇,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和空間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學生的觀點在討論中進一步明確。
首先我認為孫老師所上的這節(jié)《地震》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課,這節(jié)課有很多值得我學習與借鑒的地方,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孫雪楓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能夠關(guān)注學生、傾聽學生、尊重學生。比如:在放影象時,教師認真的觀看;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孫老師能夠注視著每一位回答問題的學生。我想這樣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在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一種力量、一份自信、傳遞一種情感——愛,那么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為給其它學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教會學生們學生傾聽、學會尊重,我想這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的。
這節(jié)課我認為課題是較沉重的,教學內(nèi)容知識性又較強,學生的情調(diào)不高。那么我想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輕松的對話空間,會更適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現(xiàn)代教學觀。當教師放完小男孩自救的短片后,我想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自救一定會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如果在這時給學生一些自由對話的空間,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探討,我想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整節(jié)課孫老師的教學設計精巧細致,充滿了沉重而又激情的演繹,讓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靈動的課堂。
本節(jié)課的亮點就在于孫老師能圍繞汶川地震這一教學情境貫穿教學始終。首先能從學生了解的汶川地震入手導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當“放默哀視頻”時,不僅給學生帶到那種沉痛的時刻,而且也給在座的我們教師帶到那種為四川死難者哀悼的一刻。接著教師通過播放錄像、圖片讓學生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從而使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形象,便于學生了解掌握。然后教師出示了兩張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圖片,導入地震自救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得了解自救方法,教師播放一個短片,中途設下懸念,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猜測短片中小主人公,能逃到那去。答案揭曉時教師又通過警察這個卡通人物讓向?qū)W生詳細的介紹地震自救的方法。在小學生了解方法后,教師又趁勝追擊,巧妙的設計了“四個場景”讓學生小組討論“如果你在這樣幾個環(huán)境中發(fā)生地震怎么辦”,因勢利導,從而教育學生掌握自救方法。整堂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相扣,連貫自如,富有層次性。
在地震自救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想在上的時候能不能讓學生再講講有關(guān)水災、火災等災害自救的方法,這樣不僅增強師生防災的意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這樣處理效果是否能更好一些呢?
前面幾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孫老師執(zhí)教的《地震》一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那么我也來說一說我一點不成熟的看法,我覺得孫老師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課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的品德與社會課這門課程的主旨就是在于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fā)展,讓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zhì)的人。那本節(jié)課孫老師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從認識地震的形成原因,到掌握地震前兆的知識,再到地震發(fā)生時學生如何自救,互助,互救。無不表現(xiàn)孩子們從認識自然,參與社會,并在此基礎(chǔ)上適應社會,改造社會的過程。這充分證明了孫老師尤為重視個體社會性的發(fā)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歌曲《生離死別》下面許多老師也為之感動,那為什么老師不抓住這個契機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呢?應該讓學生化悲痛為力量,珍視生命,熱愛生命。如果說我們的教師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生活中,社會中感受到愛并形成責任,且常此以往形成良好的品德,那么我們的品德課就是成功的。
最后,我們感謝市區(qū)各級領(lǐng)導給我們搭建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感謝孫老師為我們提供這節(jié)精彩的課例,我們只是針對這節(jié)課談一點初淺的看法和認識,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同仁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地震評課稿3
9月17日下午第三節(jié)課,我們在三樓微格教室聆聽了龔老師執(zhí)教的《火山和地震》這一課,我感到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好課,是一節(jié)真真實實的、對于我們每個科學老師來說確確實實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科學課。
首先我來說說龔老師吧,龔老師教態(tài)自然、大方,語言親切、流暢,板書工整、有條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條不紊,教學基本功扎實。
其次,在本節(jié)課中,龔老師充分運用多媒體 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火山和地震現(xiàn)象,離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龔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替代抽象、枯燥的課本,以解決無法跨越的時空限制,將宏觀的地球濃縮進教室;把千萬年的漫長時間變化縮短至幾分、幾秒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把復雜的地殼運動、變得集中、具體和形象,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再次,龔老師采用了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實驗等形式,不但使學生對火山噴發(fā)和地震現(xiàn)象的成因從表象認識建立到概念的高度,而且使學生在觀察、合作交流、整理信息、科學實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兩個細節(jié)要注意:
1、酒精燈加熱的方法要指導一下。
2、大屏幕上的課題“火山與地震”,應為“火山和地震”。
地震評課稿4
“關(guān)注文體,凸顯語用”,無疑對廣大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由以往的內(nèi)容解讀向語言運用作了一個巨大的轉(zhuǎn)變。語文課堂將成為學生習得方法,不斷實踐的平臺,從而實現(xiàn)學生語文能力的真正提升。
縱觀陳老師執(zhí)教的《地震中的父與子》
1課題導入直截了當,讓孩子即刻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不無好處?闪私獾竭@些孩子生活的區(qū)域,基本是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地震,對有關(guān)地震的信息關(guān)注度也不高,假如課堂前老師能對地震做一個必要的描述,讓孩子了解到地震是一種可怕的自然災害,會造成人員的傷亡,財產(chǎn)的損失,為之后的課文學習鋪上一個較好的情感基調(diào)。
2字詞過關(guān)非常扎實,將文中的重點詞、難詞,以及多音字“血”,通過各種讀的方式讓孩子切實印入腦中。
3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講了一件什么事?是陳老師的第一個語用指導,先讓孩子自己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充分了解到孩子的答案后,陳老師指出,在寫事的的文章中,可以通過抓住事物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方式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無疑為孩子們點亮了一盞明燈。相信學生將來碰到寫事的文章時,會慢慢學著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正確的歸納與概括。緊接著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來加深印象。
4第二個語用指導,即為從體現(xiàn)父親了不起的句子中,得出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通過這幾個方面,來感受父親的勇敢、偉大、堅持不懈。這對學生學習人物描寫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在自己寫文章時,也會逐漸學著運用各種描寫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意圖?稍谥,陳老師緊緊圍繞著文章中的三句話展開了具體的剖析,讓孩子談感受,領(lǐng)悟父親的情感。假如在這之后能增加一個環(huán)節(jié),再找?guī)讉語言、動作、外貌描寫的句子,讓學生區(qū)別一下,緊接著在之后圍繞一個話題,比如說描寫母愛偉大的片段,用上今天學習的這三種描寫方法,做一個小練筆,不知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
綜上所述,得體的教態(tài),親切的笑容,悅耳的聲音,樸實的語言,陳老師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堂精彩的“語用”課堂。
地震評課稿5
這是一堂競賽講課,在二十九小的大教室中,何智榮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堂精彩的語文課。聽了之后,自己的體會很深。下面我就說說我聽了這堂課的感受。作為一堂精彩的競賽講課,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首先,何老師的師范技能很全面,教姿教態(tài)很好。無論是板書中的粉筆字,還是朗誦中普通話,都讓我羨慕不已,也暗自慚愧,暗暗下決心,大學我一定要好好把師范技能練好。在整節(jié)課中,何老師大力的“揚”自己的普通話,這是他的長處,他把它發(fā)揮的淋漓盡致。而且“朗誦”對小學生有很大的作用。何老師不僅自己演示課文的朗誦,而且在每次提問之前,都要求學生把某段或某句話讀一遍,體會作者的感情。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了學生的普通話,而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了這篇課文,一舉兩得。據(jù)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tài)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tài)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在整堂課上,何老師在講臺上很從容,淡淡透出一份自信與教學熱情,整個課堂,他控制得自如灑脫。總之,何老師的基本功很扎實。
其次,何老師很注重引導學生思考,鍛煉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在整堂課中,他都是以學生為主的,很多時候都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考,在我記錄的筆記中,何老師從一開始到課堂結(jié)束,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提問學生。如“讀書后,為什么他們之間是了不起?”“為什么不直接說挖了36小時,而是說挖了8小時,16小時,36小時呢?”…….很多類似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學會思考,提倡學生的主導地位,這是一個很好的理念。
再次,何老師的教學手段多樣直觀。對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手段多樣化通常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整節(jié)課上,何老師結(jié)合黑板板書和多媒體課件,朗誦和播放視頻等等方法向?qū)W生描繪地震悲慘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地震中那堅定而了不起的父愛。老師上課不能只有一種手段,這樣小學生的注意力本身就不強,很容易就分心,但是如果像何老師這樣提問題和多樣的教學手段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整堂課沒有多余空閑的時間去胡思亂想,這樣,效果會強很多的。
無論是一堂多么天衣無縫的課堂都好,都會有其不足之處的。這節(jié)課也不例外。好的地方很多,但,不足之處也不少。
首先,何老師上課的內(nèi)容相對小學生來說還是太多了,學生在短短的一節(jié)課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知識。這是一堂表演課,學生們都很配合,把問題都答案背的滾瓜爛熟了,紀律也是好的無話可說,每個學生坐的端端正正的,所以,何老師才得以把課上得那么充實。從生字詞都段落學習,還包括思想感情總結(jié)。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學生不會那么“聰明”,也不會那么聽話的,一堂課根本教不了學生那么多內(nèi)容的,應該重點把握好一點。這樣學生就不會那么累了。
其次,提問的問題太多了。在上面我認為提問是一個好的手段,但是,并不是好的就可以濫用。一堂課提幾十個問題,讓人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很壓抑。本身小學生的課堂就要輕松活潑,才能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符合小學生的天性。
再次,表揚力度不夠,同時表揚方式太過單調(diào)。小學老師必須要學會如何正確表揚學生,因為小學生把老師都當做權(quán)威,老師的一個表揚也許會有與眾不同的效果。聽了整堂課,老師提的問題很多,學生回答也很多,但是,總的來說表揚還是很少;卮鹑娴膶W生,何老師都只是說一句“很好”而已。其實,何老師可以用一些小禮物用來獎勵學生,或者可以叫全班學生共同鼓勵的方式?傊,在鼓勵的手段還可以多樣化些。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還是一堂很成功的語文課。值得我們這些學生好好的學習和思考的。
【地震評課稿(5篇)】相關(guān)文章:
拼音課評課稿02-06
守株待兔評課稿02-13
燈光評課稿02-12
轉(zhuǎn)化評課稿02-11
重力評課稿02-11
養(yǎng)花評課稿02-10
錢學森評課稿02-10
鄉(xiāng)愁評課稿02-09
前后評課稿02-08
頤和園評課稿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