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齊策一原文翻譯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各位同學(xué)們,我們看看下面的戰(zhàn)國策齊策一原文翻譯,歡迎各位閱讀吧!
戰(zhàn)國策齊策一原文翻譯
楚威王戰(zhàn)勝于徐州
原文:楚威王戰(zhàn)勝于徐州,欲逐嬰子于齊。嬰子恐,張丑謂楚王曰:“王戰(zhàn)勝于徐州也,盼子不用也。盼子有功于國,百姓為之用。嬰子不善,而用申縳。申縳者,大臣是百姓弗為用,故王勝之也。今嬰子逐,盼子必用。復(fù)整其士卒以與王遇,必不便于王也。”楚王因弗逐。
譯文:楚威王在徐州戰(zhàn)勝了齊國,想要齊國驅(qū)逐田嬰。田嬰畏懼。齊臣張丑為田嬰對楚王說:“大王在徐州取得了勝利,是因為田盼不被齊將任用的緣故。田盼為國家建立了功勛,百姓都為他效力。田嬰與田盼不和,齊國不任用田盼,而任用齊將申縛,申縛是田嬰的親信,可是人民不愿為他效力,所以大王在徐州才戰(zhàn)勝了申縛。如果您要齊國驅(qū)逐田嬰,田盼必然會被任用。田盼如果被任用,就會整頓他的部隊而與大王對抗,這必然不利于您!币虼耍蹙头艞壛艘R國驅(qū)逐田嬰的打算。
齊將封田嬰于薛
原文:齊將封田嬰于薛。楚王聞之,大怒,將伐齊。齊王有輟志。公孫闬曰:“封之成與不,非在齊也,又將在楚。闬說楚王,令其欲封公也又甚于齊!眿胱釉唬骸霸肝谧印!
公孫闬為謂楚王曰:“魯、宋事楚而齊不事者,齊大而魯、宋小。王獨利魯、宋之小,不惡齊大何也?夫齊削地而封田嬰是其所以弱也。愿勿止。”楚王曰:“善!币虿恢埂
譯文:齊王將要封賞田嬰于薛邑。楚王聽說后十分惱怒,準備出兵攻齊。齊王有意放棄封賞田嬰。公孫對田嬰說:“您是否封賞得成,關(guān)鍵不在齊國,還在楚國。待我去說服楚王,讓他比齊王更想封賞您!碧飲胝f:“我就把這件事委托給您吧!
公孫為田嬰對楚王說:“魯、宋兩國討好楚國,而齊國卻不討好楚國,這是因為齊國強大,魯、宋弱小的緣故,大王為什么偏偏只看到弱小的魯、宋之利,卻不擔(dān)心齊國強大呢?齊國給田嬰封地,將使他勢力漸漸擴大,以致權(quán)傾國君,這是使齊國弱小的做法,希望您不要去阻止。”楚王說:“好!币虼司头艞壛俗柚过R國封賞田嬰的打算。
靖郭君將城薛
原文: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本腹蛞娭?挖叾M曰:“海大魚!币蚍醋。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本唬骸巴,更言之!睂υ唬骸熬宦劥篝~乎?網(wǎng)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奚以薛為?夫齊,雖隆薛之城到于天,猶之無益也。”君曰:“善。”乃輟城薛。
譯文:靖郭君田嬰準備在薛邑筑城墻,門客多來勸阻。靖郭君叫傳達人員不要給那些門客通報。有一個齊國門客要求接見,說:“我只要說三個字就行了,多說一個字就請把我烹死!本腹驼僖娏怂。門客急步前來稟告說:“海大魚!闭f完轉(zhuǎn)身就走。靖郭君說:“你不要走,留下把話說完吧。”門客說:“我不敢拿死來開玩笑!本腹f:“別這么說,您繼續(xù)說下去!遍T客說:“您沒聽說過海大魚嗎?用魚網(wǎng)捕不到它,用魚鉤牽不上它;可是,當(dāng)干得連一滴水都沒有時,小小的螞蟻、螻蛄也能制服它。如今齊國也是您的水呀。如果您永遠擁有齊國,要了薛邑又有什么用呢?可是當(dāng)您失掉了齊國,即使把薛邑的城墻筑得天一樣高,又有什么用呢?”靖郭君說:“好!庇谑欠艞壛嗽谘σ刂菈Φ拇蛩。
靖郭君謂齊王
原文:靖郭君謂齊王曰:“五官之計,不可不日聽也而數(shù)覽。”王曰:“說五而厭之!苯衽c靖郭君。
譯文:靖郭君田嬰對齊王說:“五官呈上了各類工作報告,大王不可不每天聽取他們的匯報,并及時閱覽他們的書面報告!饼R王說:“是啊!笨墒遣痪镁蛥捑肓,而把這些事交給靖郭君,讓他去處理。
靖郭君善齊貌辯
原文:靖郭君善齊貌辨。齊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弗說。士尉以證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孟嘗君又且竊以諫,靖郭君大怒曰:“刬而類,破吾家。茍可慊齊貌辨者,吾無辭為之!庇谑巧嶂仙,令長子御,旦暮進食。
數(shù)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辭而之薛,與齊貌辨俱留。無幾何,齊貌辨辭而行,請見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說嬰甚,公往必得死焉。”齊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請必行!本腹荒苤埂}R貌辨行至齊,宣王聞之,藏怒以待之。齊貌辨見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聽愛夫!”齊貌辨曰:“愛則有之,聽則無有。王之方為太子之時,辨謂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過頤豕視,若是者信反。不若廢太子,更立衛(wèi)姬嬰兒郊師!腹唬骸豢桑岵蝗桃。’若聽辨而為之,必?zé)o今日之患也。此為一。至于薛,昭陽請以數(shù)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聽之!腹唬骸笆苎τ谙韧酰m惡于后王,吾獨謂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廟在薛,吾豈可以先王之廟與楚乎”,又不肯聽辨。此為二!毙醮笙ⅲ瑒佑陬伾,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齊貌辨對曰:“敬諾!
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劍,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請相之。靖郭君辭,不得已而受。七日,謝病強辭。靖郭君辭不得,三日而聽。
當(dāng)是時,靖郭君可謂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為舉。此齊貌辨之所以外生樂患趣難者也。
譯文:靖郭君對齊貌辨很好。可是齊貌辨的為人常常不拘小節(jié),因此門客們都討厭他。有個叫士尉的人曾為此去勸說過靖郭君,靖郭君沒有接受,士尉拂袖而去。這時孟嘗君田文也在暗中勸諫驅(qū)逐齊貌辨,不料田嬰?yún)s大發(fā)脾氣說:“即使將來有人鏟除我們這個家族,搗毀我們這片家業(yè),只要能對齊貌辨有好處,我也在所不惜!”于是田嬰就給齊貌辨上等的客舍住,并且派長子去趕車,朝夕侍候不懈。
幾年以后,齊威王駕崩,由田嬰的異母兄宣王即位。田嬰跟宣王合不來,于是就離開首都到自己的封士薛地去,齊貌辨也跟他一同到了薛城。沒多久,齊貌辨決定辭別田嬰回齊國去晉見宣王,這時田嬰就說:“君王既然很討厭我田嬰,那你此去豈不是找死!”齊貌辨說:“臣根本就不想活,所以臣勢在必行!碧飲胍矡o法阻止,于是齊貌辨就去見宣王,當(dāng)他回到齊國首都臨淄時,宣王很早就知道他來,他滿心怒氣地等著齊貌辨。齊貌辨拜見宣王后,宣王首先問他說:“你是靖郭君手下的寵臣,靖郭君是不是一切都聽你的呢?”齊貌辨回答說:“臣是靖郭君的寵臣并不錯,要說什么都聽臣的那倒未必。例如當(dāng)君王還是太子時,臣曾對靖郭君說:‘太子長得一副不仁相貌,因為他的下巴太大,看起來好像一只豬。讓這種人當(dāng)國王,施政必然違背正道,所以不如把太子廢掉,改立衛(wèi)姬之子效師為太子!墒蔷腹谷豢拗鴮Τ颊f:‘不可以這樣做,因為我不忍這樣做!偃缇腹且磺卸悸牫嫉脑,那么靖郭君也不會遭受今天這樣的迫害,此其一。當(dāng)靖郭君到了薛城,楚相昭陽要用幾倍的土地來換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說:‘一定要接受這個請求!腹f:‘從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現(xiàn)在即使與后王關(guān)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換出去,將來我對先王說什么!況且先王的宗廟就在薛地,我難道能把先王的宗廟交給楚國嗎!’又不肯聽從我的。這是第二件事!饼R宣王聽了不禁長聲嘆息,臉上的顏色變了,說:“靖郭君對寡人的感情竟然深到這種程度啊!我太年輕了,很不了解這些事情。您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請回來嗎?”齊貌辨回答說:“好吧!
靖郭君穿戴上齊威王賜給的衣服帽子,佩帶著賜給的寶劍,齊宣王親自到效外迎接靖郭君,望著他哭泣。靖郭君到了朝廷,齊宣王就請他做相國。靖郭君表示辭謝,不得已才接受了。七天以后,又以有病為名堅決要求辭職,三天以后齊宣王才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
當(dāng)這個時候,靖郭君才可以說自己能夠了解別人了!自己能夠了解別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議某個有才能的人,他也不終止自己的行動。這就是齊貌辨所以把生死置之度外、樂于解人憂患、急于救人危難的原因。
邯鄲之難
原文:邯鄲之難,趙求救于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鄒子曰:“不如勿救。”段干綸曰:“弗救,則我不利!碧锖钤唬骸昂卧?”“夫魏氏兼邯鄲,其于齊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軍于邯鄲之郊!倍胃删]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于其郊,是趙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碧锖钤唬骸吧啤!蹦似鸨瞎ハ辶辍F咴,邯鄲拔。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譯文:趙都邯鄲被魏軍圍困,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即田侯)召集大臣共同商議,他問道:“救趙和不救趙哪個好些呢?”相國鄒忌說:“不如不去救趙!倍胃删]說:“不救趙,則對我們將不利。”威王問:“為什么?”段干綸回答說:“讓魏國吞并了邯鄲,這對我們齊國又有什么好處呢?”齊威王說:“好!庇谑浅霰融w,下令“駐軍于邯鄲郊外!倍胃删]說:“我所說的救趙有利或不利,并不是指直接出兵邯鄲。解救邯鄲之圍,如果駐軍于邯鄲交外,趙、魏兩國就會定會休戰(zhàn),這樣,趙國既不會被魏國打敗,魏國也保全了實力。所以,不如出兵南下,進攻魏國的襄陵,使魏軍南北都疲于奔命。若邯鄲被魏軍攻克,我軍就趁魏軍疲憊之際去攻擊魏軍。這樣,趙軍雖被魏軍打敗,但魏軍又被我軍乘機攻擊而削弱。”威王說:“好。”于是出兵南下進攻襄陵,七月,邯鄲被魏軍攻克,齊軍趁魏軍疲憊之際加緊攻擊,大敗魏軍于桂陵。
南梁之難
原文:南梁之難,韓氏請救于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早救之,孰與晚救之便?”張丐對曰:“晚救之,韓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韓而受魏之兵,顧反聽命于韓也。且夫魏有破韓之芝,韓見且亡,必東訴于齊。我因陰結(jié)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國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碧锖钤唬骸吧啤!蹦岁幐骓n使者而遣之。
韓自以專有七國,五戰(zhàn)五不勝,東訴于齊,齊因起兵擊魏,大破之馬陵。魏破韓弱,韓、魏之君因田嬰北面而朝田侯。
譯文:魏國進攻韓國的南梁,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共同商議,他說:“早救韓與晚救韓,到底那種做法有利呢?”張丐回答說:“如果晚救韓,韓國必將轉(zhuǎn)而投靠魏國,不如早救韓!碧锍妓颊f:“不行,韓、魏之兵還未疲憊,我們出兵救韓,這等于我們代替韓軍去遭受魏軍的攻擊,反會使我們受韓國的控制。況且魏國存心要滅掉楚國,韓國眼看自己將要被滅,一定會求訴于齊國,我們就秘密地和韓國結(jié)為友好,慢慢地等待魏軍疲憊。這樣,齊國就可以舉足輕重,利可以得,名可以尊了。”威王說:“好!本兔孛芎晚n國使臣結(jié)為友好,讓他返國。
韓國自恃有劉國援助,和魏國五戰(zhàn)而五不勝,就求訴于齊國,齊國于是出兵進攻魏國,大敗魏軍于馬陵。這時魏國損兵折將,而韓國因為與魏國多次激戰(zhàn),也被削弱,因此,韓、魏兩國的君主都通過相國田嬰來朝拜齊威王。
成侯鄒忌為齊相
原文: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闬謂鄒忌曰:“共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戰(zhàn)而不死,曲撓而誅!编u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役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闬,公孫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
譯文:成侯鄒忌擔(dān)任齊相,田忌任將軍,二人不和。公孫 對鄒忌說:“您為何不替大王出主意去進攻魏國呢?如果戰(zhàn)勝了,因為這是您出的主意;就可以立功;如果戰(zhàn)敗了,田忌僥幸不死在戰(zhàn)場上,也得以避敵敗逃之罪處死!编u忌表示贊同。就建議齊王派田忌攻魏。
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把這事告訴了公孫 ,公孫 就派人拿了十金到集市上去算卦,公開說:“我是田忌的部下,我們?nèi)龖?zhàn)三勝,威震天下,想要做一番大事業(yè),特來算算卦,看看是吉還是兇!碑(dāng)算卦的人走出來時,就叫人把算卦的抓了起來,帶到大王面前去做證人,證明剛才來算卦的人所說的話,于是田忌只好逃離齊國。
田忌為齊將
原文:田忌為齊將,系梁太子申,禽烹涓。孫子謂田忌曰:“將軍可以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孫子曰:“將軍無解兵而入齊。使彼罷弊于先弱守于部。主者,循軼之途也,鎋擊摩車而相過。使彼罷弊先弱守于主,必一而當(dāng)十,十而當(dāng)百,百而當(dāng)千。然后背太山,左濟,右天唐,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銳騎沖雍門。若是,則齊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則將軍不得入于齊矣!碧锛刹宦,果不入齊。
譯文:田忌擔(dān)任齊將,俘虜了魏太子申,擒獲了魏將龐涓,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有意做一番大事嗎?”田忌說:“該怎么說呢?”孫臏說:“將軍最好是不要解除武裝返回齊國,而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來把守“主”這個地方!爸鳌钡氐牡缆藩M窄,車輛只能依次通行,碰撞摩擦而過。如果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把守“主”地,定能以一當(dāng)十,以十當(dāng)百,以百當(dāng)千。然后,將軍背靠太山,左有濟水,右有距防。輜重直達高宛,只需輕車戰(zhàn)馬就可以直沖齊都臨淄的雍門。如此,齊國的君主就可由將軍掌握決定了,而成侯鄒忌必定逃跑。否則,將軍就回不了齊國!碧锛蓻]有聽從,果然未能返回齊國。
田忌亡齊而之楚
原文:田忌亡齊而之楚,鄒忌代之相。齊恐田忌欲以楚權(quán)復(fù)于齊,杜赫曰:“臣請為留楚!敝^楚王曰:“鄒解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權(quán)復(fù)于齊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齊也,鄒忌以齊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復(fù)于齊,必以齊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
譯文:齊將田忌從齊國逃奔到楚國,齊相鄒忌擔(dān)心田忌憑借楚國的勢力再返回齊國。說客杜赫對鄒忌說:“我愿為您把田忌留在楚國。”杜赫便去對楚王說:“鄒忌之所以和楚國不友好,是因為他擔(dān)心田忌憑借楚國的勢力再返回齊國。大王不如把楚地江南封賞給田忌,以表明田忌不打算返回齊國。鄒忌便一定會和楚國很友好。田忌是個逃亡在外的人,他現(xiàn)在得到了封地,一定會感激大王,如果將來他能返回齊國,也一定會使齊國和楚國很友好。這就是利用田忌、鄒忌二人的矛盾,有利于楚國的辦法!背趼犃硕藕盏脑挘话呀戏饨o了田忌。
鄒忌事宣王
原文:鄒忌事宣王,仕人眾。宣王不悅。晏首貴使仕人寡,王悅之。鄒忌謂宣王曰:“忌聞以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進仕者,以幾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
譯文:鄒忌是齊宣王的臣子,他推薦了很多私人,讓他們?nèi)温,宣王不高興。”晏首是齊王的公族,推薦的人卻不多,宣王很高興。鄒忌便對宣王說:“我聽說:‘家里有一個孝子,不如有五個孝子。’現(xiàn)在晏首才推薦了幾個賢人呢?”宣王因此認為晏首是堵塞了薦賢之路。
鄒忌修八尺有余
原文:鄒忌修八尺有余,身體昳i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被徐公,七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內(nèi)因?”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上,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及,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譯文:鄒忌身高六尺有余,儀表俊美,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對著鏡子端詳,對他的妻子說:“我跟城北徐公比,誰美?”妻子說:“您太美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又問他的妾說:“我跟徐公比,誰美?”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來了一位客人,坐下交談時,他就問客人說:“我和徐公比,誰美?”客人回答說:“徐公可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端詳一番,自認為不如徐公,又對著鏡子照了照,覺得相差很遠。晚上,睡在床上,心里琢磨著,認識到:“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她偏愛我;妾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人有求于我!
于是,他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偏愛我,我的妾割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們便都說我比徐公美,F(xiàn)在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個城邑,嬪妃、近臣都偏愛大王;朝廷大臣都害怕大王;全國人民都有求于大王。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實在太深了!蓖跽f:“好!庇谑窍铝睿骸拔奈浯蟪迹倮舭傩,能當(dāng)面指出我的錯誤的,給上賞;書面提出勸諫的,給中賞;在大庭廣眾之中議論批評我,傳到我耳朵里的,給下賞。
命令剛剛宣布,文武百官紛紛前來提出批評意見,好象市場和廟會那樣擁擠。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有人來提意見。過了一年,雖然想提意見,但是也提不出什么了。燕、趙、韓、魏四國聽到這種情況,都來朝拜齊國,這就是所謂:身在朝廷,修明國內(nèi)政治,不用出兵,就能戰(zhàn)勝敵國,使別國臣服。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
原文: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應(yīng)之。與秦交和而舍,使者數(shù)相往來,章子為變其徽章,以雜秦軍。候者言章子以齊入秦,威王不應(yīng)。頃之間,候者復(fù)言章子以齊兵降秦,威王不應(yīng)。而此者三。有司請曰:“言章左之?dāng)≌撸惾硕o。王何不發(fā)將而擊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為擊之!”
頃間,言齊兵大勝,秦軍大敗,于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謝于齊。左右曰:“何以知之?”曰:“章左之母啟得罪其父,其父殺之而賣馬棧之下。吾使者章子將也,勉之曰:‘夫子之強,全兵而還,必更葬將軍之母!瘜υ唬骸俺挤遣荒芨嵯孺。臣之母啟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為人子而不欺死父,豈為人臣欺生君哉?”
譯文:秦國借道韓、魏去進攻齊國,齊威王派匡章(即章子)率兵迎擊秦軍。與秦軍對壘,雙方各有使節(jié)互相交往?镎卤愀牧似鞄,讓士兵另換號衣,冒充秦軍,混入秦軍之中。齊國的偵察人員不知匡章之意,報告說:“匡章讓齊兵投降了秦軍!饼R威王聽了,不予理睬。過了不久,偵察人員又報告說:“匡章讓齊兵投降了秦軍。”齊威王聽了,還是不予理睬。就這樣,一連三次。有關(guān)的軍吏請示說:“說匡章已叛變投敵的人,都異口同聲,大王為何不派大將軍去討伐呢?”威王說:“這就充分說明匡章不會叛變投敵,又為何要去討伐呢?”
過了不久,有報告說:“齊軍大勝,秦軍大敗!庇谑,秦王向齊王俯首稱作“西藩之臣”請求恕罪。左右大臣都說:“大王為什么會知道匡章不會叛變投敵的呢?”威王說:“匡章的母親啟,得罪了他的父親,匡章的父親殺了她,就埋在馬棧下面。我派遣匡章率兵迎擊秦軍,勉勵他說:‘您如果打了勝仗,全軍返還,我一定為將軍的母親遷葬!镎抡f:‘我并不是不能為我母親遷葬。我的母親啟得罪了我父親,被我父親所殺,埋在馬棧之下。我父親未能讓我遷葬,就去世了。我沒有得到父親的指示,就遷葬母親,這乃是對死去父親的欺騙。所以,我不敢遷葬!鳛槿俗佣疾桓移垓_死去的父親,那末作為人臣又怎敢欺騙活著的國君呢。
楚將伐齊
原文: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患之。張丐曰:“臣請令魯中立!蹦藶辇R見魯君。乃為齊見魯君。魯君曰:“齊王懼乎?”曰:“非臣所知也,臣來吊足下!濒斁唬骸昂蔚?”曰:“君之謀過矣。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何故也?”魯君曰:“子以齊、楚為孰勝哉?”對曰:“鬼且不知也。”“然則子何以吊寡人?”曰:“齊,楚之權(quán)敵也,不用有魯與無魯,足下豈若令眾而合二國之后哉!楚大勝齊,其良士選卒必殪,其余兵足以待天下;齊為勝,其良士選卒以殪。而君以魯眾合戰(zhàn)勝后,此其為德也亦大矣,其見恩德亦其大也!濒斁詾槿唬硗藥。
譯文:楚國將要進攻齊國,而魯國與楚國親善,齊王為此擔(dān)憂。張丐對齊王說:“我可以讓魯國保持中立!庇谑菑堌辇R王去見魯君。魯君說:“齊王是害怕了嗎?”張丐說:“這個我不了解;我是來哀掉您的!濒斁f:“哀掉我做什么?”張丐說:“您的主意打錯了。您不去幫助戰(zhàn)勝者,而去幫助失敗者,這是為什么呢?魯君說:“您以為齊、楚兩國誰可以獲勝呢?”張丐說:“鬼者不知道!蹦悄鸀槭裁窗У粑夷?”張丐說:“齊、楚兩國勢均力敵,并不是因為是否有魯國參與,就有什么變化。您何不靜觀兩國相斗,等有了勝負結(jié)果以后,再決定行動,這樣不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兵力了嗎?如果楚國戰(zhàn)勝齊國,楚國精兵銳卒必定都會戰(zhàn)死,剩下的士卒便不能抵御其他諸侯;如果齊國戰(zhàn)勝楚國,齊國精兵銳卒也必定都會戰(zhàn)死,這時,您出兵援助戰(zhàn)勝者,定將大有收獲,他們也將非常感激您的援助!濒斁犃艘院螅X得很對。于是立即撤兵。
秦伐魏
原文:秦伐魏,陳軫合三晉而東謂齊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為后世也。今齊、楚、燕、趙、韓、梁六國之遞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適足以強秦而自弱也,非山東之上計也。能危山東者,強秦也。不憂強秦,而遞相罷弱,而兩歸其國于秦,此臣之所以為山東之患。天下為秦相割,秦曾不處理;天下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東之愚耶?愿大王之察也。
“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虜。今韓、梁之目未嘗干,而齊民獨不也,非齊親而韓、梁疏也,齊遠秦而韓、梁近。今齊將近矣!今秦欲攻梁絳、安邑,秦得絳、安邑以東下河,必表里河而東攻齊,舉齊屬之海,難免而孤楚、韓、梁,北向而孤燕、趙,齊無所出其計矣。愿王孰慮之!
“今三晉已合矣,復(fù)為兄弟約,而出銳師以戍梁絳、安邑,此萬世之計也。齊非急以銳師合三晉,必有后憂。三晉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誰、秦構(gòu)難,三晉怒齊不與己也,必東攻齊。此臣之所謂齊必有大憂,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晉!饼R王敬諾,果以兵合于三晉。
譯文:秦國攻打魏國,陳軫聯(lián)絡(luò)趙、魏、韓三國組成聯(lián)合陣線,然后再去齊國,對齊王說:“古代王者出兵討伐,目的是匡正天下,建立功業(yè),以利于后世。現(xiàn)在齊、楚、燕、趙、魏、韓六國互相激烈地攻打,這是不能建立功業(yè),流傳美名的,正好可以增強秦國,削弱自己,決不是六國的上策。真正能顛覆六國的,只有強秦。六國不去擔(dān)心強秦,卻互相攻打,彼此削弱,以致兩敗俱傷,使秦國坐享漁人之利,這是我深為山東六國所憂慮的。諸侯為了秦國,互相殘殺,可是秦國竟連一把刀子也不出;諸侯為了秦國,互相煎熬,可是秦國竟不拿出一把柴禾。為什么秦國就那樣聰明,而山東六國就這樣愚蠢呢?希望大王深思熟慮。
“古代五帝、三王、五霸,他們出兵討伐,是討伐昏庸無道之君,F(xiàn)在秦國出兵討伐諸侯,卻不是這樣,它必然是倒行逆施,違反古道。諸侯之君必受辱而死,百姓必被俘而亡。韓、魏民眾屢遭兵禍,人們?yōu)樗劳龅膽?zhàn)士深感哀痛,眼淚從未干過,難道齊國就不會步韓、魏的后塵嗎?并不因為秦國與齊國關(guān)系密切,與韓、魏關(guān)系疏近,它才攻打韓、魏,而是因為秦國距離齊國遙遠,距離韓、魏貼近,F(xiàn)在齊國與秦國的距離就要拉近了!秦國想要進攻魏國的絳、安邑,他占領(lǐng)了絳、安邑兩地之后,往東直指黃河,那就會以東河為表,以西為里,占領(lǐng)東河與西河廣闊之地,作為后方,向東進發(fā),去攻打齊國,齊國被兼并后,秦國的領(lǐng)土就會一直延伸到東海邊上。這樣,南邊將使楚、韓、魏孤立,北邊將使燕、趙孤立,如果南、北不能呼應(yīng),齊國就會一籌莫展,無可奈何。希望大王深思熟慮!
“現(xiàn)在趙、魏、韓已經(jīng)組成聯(lián)合陣線,恢復(fù)了兄弟友好關(guān)系,派出了精銳部隊駐扎在絳、安邑,這是千秋萬世的長遠大計。齊國如果不立刻派出精銳部隊與三國聯(lián)合,必有后患。趙、魏、韓三國如果聯(lián)合,秦國必然不敢攻打魏國,而一定會南下進攻楚國。楚、秦交戰(zhàn)之后,趙、魏、韓怨恨齊國不與他們聯(lián)合,必然會進攻齊國。這就是我所說的齊國必有后患。您倒不如迅速派兵與趙、魏、韓三國聯(lián)合!
齊王說:“敬從您的指教!惫媾杀c趙、魏、韓三國聯(lián)合。
蘇秦為趙合從
原文: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曰:“齊南有太山,東有瑯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shù)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zhàn)如雷電,解若風(fēng)雨,即有軍役,未嘗倍太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fā)殺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基因、走犬、六博、蹋踘者;臨淄之途,車聲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夫以大王之賢是齊之強,天下不能當(dāng)。今乃西面事秦,竊為大王羞之。
“且夫韓、魏之所以畏秦者,以與秦接界也。兵出而向當(dāng),不至十日,而戰(zhàn)勝存亡之機決矣。韓、魏戰(zhàn)而勝秦,則兵半折,四境不守;戰(zhàn)而不勝,以亡隨其后。是故韓、魏之所以重與秦戰(zhàn)而輕為之臣也。
“今秦攻齊則不然,倍韓、魏之地,至闈陽晉之道,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馬不得并行,百人守險,千人不能過也。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后也。是故恫疑虛猲,高躍而不敢進,則秦不能害齊,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計過也。今無臣事秦之名,而有強國之實,臣固愿大王少留計。”
齊王曰:“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趙王之教詔之,敬奉社稷以從!
譯文:蘇秦為趙國組織合縱聯(lián)盟,勸齊威王說:“齊國南有太山,東有瑯琊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這是人們所說的固若金湯之國啊。齊國領(lǐng)地方圓兩千里,戰(zhàn)士有數(shù)十萬,糧食堆積如山,全軍訓(xùn)練有素,調(diào)動迅速,快如飛箭,作戰(zhàn)聲威,勢如雷電,分散變動,疾如風(fēng)雨。即使發(fā)生戰(zhàn)事,敵人也從未越過太山,橫跨清河,渡過渤海。齊都臨淄有七萬戶,依我猜測,根據(jù)最低標(biāo)準估計,每戶有三個男子,三七就二十一萬人,不必調(diào)遣遠地的兵力,就憑臨淄的十卒也有二十一萬。臨淄的百姓十分富裕殷實,人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賽狗,下棋賽救,盛況空前,而街道上,車輛絡(luò)繹不絕,互相碰撞,行人擁擠,挨肩擦背,連起衣襟,可成帷幔,接起衣袖,可成幕帳,揮灑汗水,可成大雨,家庭殷富,意志高昂,象大王這樣賢能,齊國這樣強大,天下無可匹敵,現(xiàn)在卻要向秦國卑躬屈膝,我真為大王感到慚愧。
“而且韓、魏之所以害怕秦國,是因為與秦國接壤。出兵相抗,不到十天,勝敗存亡的結(jié)局就可以決定。韓、魏如果戰(zhàn)勝了秦國,兵力就將損失過半,國境也不能固守;如果不能戰(zhàn)勝秦國,滅亡之禍就要臨頭。這就是韓、魏之所以要與秦國作戰(zhàn),而不愿向秦國卑躬屈膝的原因。
“現(xiàn)在秦國進攻齊國就不是這樣,韓、魏兩國可以抄秦國的后路,而秦國通過衛(wèi)國的陽晉,經(jīng)過亢父地方的關(guān)險,那兒車子不能并進,馬匹不能并行百人把過,千人也休想通過。秦國雖想深入齊境,可是總有后顧之憂,提心吊膽,生怕韓、魏從后面襲擊。所以才虛張聲勢,借以威脅,裝腔作勢,又不敢前進。如此看來,秦國并不能損傷齊國,這已十分清楚。不深刻考慮到秦國對齊國無可奈何這一事實,卻只想向秦國卑躬屈膝,這是群臣謀劃的錯誤。現(xiàn)在既可以避免向秦國卑躬屈膝的丑名,而又能獲得強國的實惠,我希望大王稍加留意,再加仔細考慮!
齊王說:“我辦事無能,F(xiàn)在您把趙王的旨意告訴我,我完全同意參加合縱聯(lián)盟。
張儀為秦連橫說齊王
原文:張儀為秦連橫齊王曰:“天下強國無過齊者,大臣父兄殷眾富樂,無過齊者。然而為大王計者,皆為一時說而不顧萬世之利。從人說大王者,必謂齊西有強趙,南有韓、魏,負海之國也,地廣人眾,兵強士勇,雖有百秦,將無奈我何!大王覽其說,而不察其至實。
“夫從人朋黨比周,莫不以從為可。臣聞之,齊與魯三戰(zhàn)而魯三勝,國以危,亡隨其后,雖有勝名而有亡之實,是何故也?齊大而魯小。今趙之與秦也,猶齊之于魯也。秦、趙戰(zhàn)于河漳之上,再戰(zhàn)而再勝秦;戰(zhàn)于番吾之下,再戰(zhàn)而再勝秦。四戰(zhàn)之后,趙亡卒數(shù)十萬,邯鄲僅存。雖有勝秦之名,而國破矣!是何故也?秦強而趙弱也。今秦、楚嫁子取婦,為昆弟之國;韓獻移陽,魏效河外,趙入朝澠池,割河間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驅(qū)韓、魏攻齊之南地,悉趙涉河關(guān),指扌專關(guān),臨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熟計之!
齊王曰:“齊僻鄰隱居,托于東海之上,未嘗聞社稷之長利。今大客幸而教之,請奉社稷以事秦!鲍I魚鹽之地三百于秦也。
譯文:張儀為秦國組織連橫陣線,游說齊王,說:“天下強國沒有哪一國能超過齊國,朝廷大臣、宗室貴族,勢眾而富有,也沒有那一國能超過齊國?墒牵o大王出謀劃策的人,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及萬世的長遠利益。主張合縱政策的人游說大王,他們一定會說:“齊國西有強趙,南有韓、魏,是一個靠海的國家,地廣人眾,兵強士勇,即使有一百個秦國,對我們也沒有辦法!笸踔恍蕾p他們的一番游說之辭,而不去考察實際效果。
“主張合縱聯(lián)盟的人,他們相互勾結(jié),結(jié)黨營私,排斥異己,無不宣傳合縱聯(lián)盟的優(yōu)越可行。我聽說,齊國與魯國三次交戰(zhàn),魯國雖三次取勝,可是魯國卻處境危險,而亡國之禍接踵而來,雖然名義上勝利了,卻有實際的滅國之禍,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齊國大而魯國小,F(xiàn)在趙國跟秦國就相當(dāng)于魯國跟齊國。秦、趙戰(zhàn)于黃河,漳水之間,兩次交戰(zhàn),兩次趙國都戰(zhàn)勝秦國;戰(zhàn)于番吾,兩次交戰(zhàn),兩次都戰(zhàn)勝秦國。趙國四次作戰(zhàn)之后,損兵數(shù)十萬,僅僅保住國都邯鄲。即使有戰(zhàn)勝秦國之名,可是國家卻遭到了嚴重的損傷。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秦國強而趙國弱。現(xiàn)在,秦國嫁女,楚國娶婦,兩國結(jié)為兄弟之國。韓國獻出宜陽,魏國獻出河外,趙國在邑池朝秦,獻出河間,向秦國表示友好,大王如果不向秦國表示友好,秦國就會迫使韓、魏從南面進攻齊國,趙國就動員全國大軍渡過清河漳水,直指博關(guān),而臨淄、即墨就不會為大王所有了。齊國一旦遭到進攻,那時想要向秦國表示友好,也就不可能了。所以,希望大王要深思熟慮啊!”
齊王說:“齊國地處邊遠鄙陋,寄居于東海之上,從來也不懂得如何為國家的長遠利益深謀遠慮,現(xiàn)在幸蒙貴客教導(dǎo),我同意與秦國結(jié)為友好!庇谑墙o秦國獻出了魚鹽之地三百里。
【戰(zhàn)國策齊策一原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戰(zhàn)國策·齊策五原文06-12
《戰(zhàn)國策齊策》 原文及習(xí)題答案06-28
戰(zhàn)國策燕策翻譯及原文03-16
《戰(zhàn)國策·燕策》原文及翻譯04-11
《戰(zhàn)國策齊策》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翻譯06-13
戰(zhàn)國策·齊策五譯文06-13
《戰(zhàn)國策·齊策》閱讀答案03-09
戰(zhàn)國策趙策三原文翻譯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