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木蘭花》翻譯賞析
《木蘭花》
年代:宋 作者: 張先
【原文】
木蘭花·相離徒有相逢夢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fēng)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①。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作品簡介】
《木蘭花·相離徒有相逢夢》由張先創(chuàng)作,也題作《木蘭花·和孫公素別安陸》,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首送別詞是以諳熟別離況味的體驗,突出自己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后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點明再“相逢”的意愿及難再逢的`事實,寫出不忍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那樣望行人遠去的心情。“今宵”句與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詠愁言情以水、山類比的俗套,亦屬避俗就生之法。
【注釋】
、俨凵哮P:琵琶上端雕刻成鳳頭狀。槽:即將弦柱之槽口,在鳳頭下方。
【賞析】
此詞言送別,沒用一般寫景傷懷或凄楚哀怨的苦調(diào),而是以諳盡別離況味的超然態(tài)度,從虛處著筆,靠對慣常送別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體驗到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后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將再“相逢”的意愿及難再逢的事實點明,以少勝多,思力驚力。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佇立,直至看不到,還不忍離去的癡情。但詞人卻用翻案技法,否定這種送別方式,認為“遠目不堪空際送”,寫出不忍心望行人遠去的心情,更其幽咽!敖裣本渑c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叭松鸁o物比多情”認為“多情”是最可珍貴的,無物可比,與沈邈“情多是病”(《剔銀燈》)語意相悖,意旨卻同!敖簧钌讲恢亍,一反前人詠愁言情以水、山類比的俗套,亦屬避俗就生之法。全詞一處用“無”,三處用“不”,此種謀篇布局,可稱為“否定式”結(jié)構(gòu)。
【作者介紹】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張先之父張維,好讀書,以吟詠詩詞為樂。張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進士。明道元年(1032年)為宿州掾?刀ㄔ辏1040年)以秘書丞知吳江縣,次年為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视佣辏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嘉佑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此后常往來于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chuàng)作詩詞自娛,并與趙拚、蘇軾、蔡襄、鄭獬、李常諸名士登山臨水,吟唱往還。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一名安陸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詞牌簡介】
《木蘭花》,詞牌名之一。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林鐘商調(diào)”.《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莊詞為準。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蹲鹎凹匪浗晕迨煮w,北宋以后多遵用之!稑氛录芳啊稄堊右霸~》并入“林鐘商”.其名《木蘭花令》者,《樂章集》入“仙呂調(diào)”,前后片各三仄韻(平仄句式與《玉樓春》全同,但《樂章集》以《玉樓春》入“大石調(diào)”,似又有區(qū)別)。別有《減字木蘭花》,《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diào)”.五十字,只兩片并于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宋教坊復(fù)演為《木蘭花慢》,《樂章集》入“南呂調(diào)”,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韻,后片七平韻。茲列五格,以見一曲演化之由,他可類推。
【格律】
【格一(仄韻換韻格)】
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格二(仄韻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張先《木蘭花》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浣溪沙張先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2-23
張先《天仙子》全文翻譯賞析10-20
畫堂春張先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8-06
《菩薩蠻張先》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2-25
《木蘭花》詩詞翻譯賞析09-14
晏殊《木蘭花》翻譯賞析10-25
天仙子張先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8-07
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翻譯賞析張先05-12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翻譯賞析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