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
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十五年來,逢寒食節(jié),皆在天涯。嘆雨濡露潤,還思宰柏,風(fēng)柔日媚,羞看飛花。麥飯紙錢,只雞斗酒,幾誤林間噪喜鴉。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煉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鶴馭,常游絳闕,浮生蟬蛻,豈戀黃沙。帝命守墳,王令修墓,男子正當(dāng)如是邪。又何必,待過家上冢,書錦榮華。
翻譯
十五年來,每逢寒食節(jié),都是遠離家鄉(xiāng),漂泊在天涯。在下雨的天氣里,思念著墳?zāi)股系陌貥;在風(fēng)和日麗的天氣里,卻又羞于見到飛花。寒食節(jié)自己不能供奉麥飯、紙錢、雞和酒祭掃祖塋,林間的喜鵲烏鴉也空等了!老天笑道:這不是因為我,也不是因為元軍的入侵。
自己早已深思熟慮,胸有成竹,如同鼎中丹砂煉熟,隨時可以升天,以紫府清都仙界為家了。想以前仙人駕鶴常游于天上的絳闕;世俗之身如同蟬蛻殼一樣被丟棄,豈能留戀于塵埃濁世?帝王命臣子守墳、修葺墓園,男子應(yīng)當(dāng)這樣報效君王。又何必等到回家上墳,如同白天衣錦還鄉(xiāng)一樣顯示榮華!
注釋
沁園春:詞牌名,又名“東仙”“壽星明”“洞庭春色”等。鄆(yùn)
州:北宋州名,治所須城,即今山東東平。這里用北宋舊名,以示不忘故國。
宰柏:墳?zāi)股系陌貥,又稱宰樹、宰木。
飛花:切寒食節(jié)。
只雞斗酒:均指祭品。
幾誤林間噪喜鴉:祭掃過后,林間的鴉鵲就可來啄食這些祭品,由于自己多年末能祭掃,故耽誤了鴉鵲。幾,屢次。
紫府清都:道家稱仙人居住之地為紫府;清都,指天帝所居的官。
絳闕:指神仙宮闕。
黃沙:意指塵埃濁世。
過家上家:回家鄉(xiāng)上墳。此處非泛說,而是特指奉皇帝之命回家祭告先祖,顯示皇帝的恩寵。
書錦:意指富貴還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是謝枋得當(dāng)年過鄆州時所作。宋朝滅亡之后,元朝不斷南征。其間,作者一直隱居在閩中,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統(tǒng)治者強行逼迫詞人北上,中途遇寒食節(jié),遂作此詞。詞人四月到了燕京,但最終絕食而死,年僅六十四歲。
賞析
上片主要抒發(fā)了詞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已經(jīng)十五年沒有回家過寒食節(jié),說明詞人在外漂泊已久,“皆在天洲”是夸張手法,說明詞人思鄉(xiāng)情濃,也暗含當(dāng)時國破家亡,百姓飽受流離失所之苦!皣@雨濡”四句寫詞人雖背井離鄉(xiāng),但無時無刻不在掛念家中。十五年都沒有回家為祖塋掃墳祭墓,連“宰柏”都令詞人思念不已。而在陽光明媚的時節(jié),詞人羞見飛花”,羞見的原因不想自知!帮w花”此處指熱同繁盛之所,國破家亡之際,自己身為人臣,卻無力挽大廈之將傾,實在羞愧!胞滐垺比,寫林中的喜、烏鴉原本可以食祭祀之物,但由于自己多年未祭,連它們都要空等了。表面詞人在憐喜烏鴉,實則在為自己的不幸慨嘆。最后一句,詞人委婉地表達了對元統(tǒng)治者的憤慨。
下片一改上片悲痛沉郁之風(fēng),轉(zhuǎn)而抒發(fā)豪情。起首兩句,詞人借用道家之說,流露出自己早已看破生死、愿與神仙天帝成作一家的想法,表明詞人為堅守氣節(jié),視死如歸!跋肭叭巳 彼木,進一步說明詞人不戀紅塵俗世,不愿荀且偷生,甚至渴望像前人一樣,解脫之后駕鶴云游,逍遙自在!暗勖貕,王令修墓,男子正當(dāng)如是耶”三句,詞人再次明志,表明自己誓死效忠宋朝,寧死不屈臣節(jié)的思想。正因為有了這種“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所以詞人最后說此次北上,雖被元人逼迫,但自己心意已決,他們也不能奈何。再次強調(diào)自己的堅定信念。
該詞由寒食節(jié)寫起,詞人先寫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繼而由家至國,表明自己決不愿做背信棄國的叛臣,即便舍棄性命也要保全臣節(jié),從而升華了全詞的思想境界,增強了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2
寒食城東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翻譯
一條清澈溪流穿過桃李花林,水波蕩漾著綠蒲滋潤著白芷。
溪流旁邊總共只有幾戶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東流水里。
踢出的皮球?qū)覍腋叱鲲w鳥上,蕩起的秋千爭相飛出綠楊林。
年輕人分開日子每天來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注釋
一道:一條。
穿:穿過。
演漾:蕩漾。
涵:沉浸。
白芷:一種可入藥的香草。
凡:總共,一共。
蹴踘:同“蹴鞠”,亦稱“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戲。蹴,踢。踘,皮制球,球內(nèi)充塞以柔軟的東西。古時有在寒食蹴鞠的習(xí)俗,參見《荊楚歲時記》。
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為古代游戲用具,相傳是春秋齊桓公時期從北方山戎傳入。
分日:安排好日期,計劃好如何玩。一說猶逐日,意為一天天、每天。又說指春分之日。
清明:節(jié)氣名。在夏歷三月初,陽歷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舊俗當(dāng)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上巳:節(jié)日名。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節(jié),有在流水邊洗濯祓除、去除災(zāi)病的習(xí)俗。魏晉以后固定為夏歷三月三日。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早期的作品,當(dāng)作于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一個早春時節(jié),其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詳。當(dāng)時王維在長安(今陜西西安)或洛陽(今屬河南)。
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寫一道清澈的溪流,穿過桃李花叢;而溪水邊蕩漾的水草和被水滋潤的白芷,安逸而柔靜。古代習(xí)俗,三月上巳桃花水下時,王公以下,攜眷聚于水畔洗濯,驅(qū)除不祥。這里表現(xiàn)的就是這個習(xí)俗,展現(xiàn)的是春天的力量。
三四兩句,寫溪流邊的幾戶人家,落在流水里的桃李花,又是柔美寧靜的意象,表現(xiàn)出濃厚的早春氣息,有很強的畫面感。
五六兩句又轉(zhuǎn)換為力量和青春的意象。古代秋千是在清明、寒食節(jié)前后才有所見,而且僅僅局限于豪門貴族家的紅男綠女游戲之用。據(jù)《荊楚歲時記》記載,寒食之時,造大麥粥,人們常以斗雞、蹴鞠、打秋千為娛樂。這兩句在前四句寫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幾筆不時飛上高空的秋千與皮球,使整幅畫面更加充溢這清新靈動的青春活力。尤其是“過”“出”二字用得好,分別寫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時的熱烈氣氛,使人感受到年輕人沉湎于游樂中的景象,透露出無限的羨慕之情。
最后兩句意謂青春年少的人,應(yīng)該每天都有開心游玩的心態(tài),無憂無慮,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兩個節(jié)日才出去游玩,含有及時行樂的意味。
在《寒食城東即事》中,作者表達了“及時行樂”的思想,人的青春,甚至生命,都很短暫。詩人認為,如果想要在短暫的時光中去建功立業(yè)、修身齊家、做學(xué)問,終究都不牢固實在,只有抓緊時間享受快樂才是真實的。全詩描繪出美麗的早春景象,交錯著青春朝氣的蓬勃力量和家常安寧的閑適氣息,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詩“詩中有畫”的特色。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3
長安寒食
春日照九衢。春風(fēng)媚羅綺。
萬騎出都門,擁在香塵里。
莫辭吊枯骨,千載長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時鬼。
但看平地游,亦見摧辀死。
注釋
九衢:四通八達的大道。
媚:討好,愛戀,此處作牽動解。
羅綺:羅,輕軟有疏孔的絲織物;綺,有花紋的絲織物。
萬騎:許多騎馬者。
香塵:春游者身上所帶的香氣和揚起的塵土混合在一起稱為香塵。
摧辀:摧,折斷;辀,車轅。
注釋
寒食: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jié),當(dāng)天不舉煙火。清明前后包括寒食日,各地多有踏青、掃墓的習(xí)俗。
九衢:四通八達的大道。屈原《天問》:“靡蓱九衢,枲華安居?”
媚:討好,愛戀,此處作牽動解。
羅綺:羅,輕軟有疏孔的絲織物;綺,有花紋的絲織物。
萬騎(ji):許多騎馬者。
香塵:春游者身上所帶的香氣和揚起的塵土混合在一起稱為香塵。
摧辀(zhōu):摧,折斷;辀,車轅。
賞析
該篇為諷刺王孫公子春日郊游而作。詩人久居長安,熟悉京城風(fēng)習(xí),看不慣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的生活。詩中描寫官家子弟穿著羅綺、騎著駿馬春游的一番熱鬧景象之后,有意筆鋒一轉(zhuǎn),勸他們不妨去吊唁野外的壘壘枯骨,因為說不定他們自身就是那昔時的鬼魂所轉(zhuǎn)生。最后,以近于詛咒的“但看平地游,亦見摧辀死”之句,表示了強烈的憤恨。所謂鬼魂轉(zhuǎn)生之說是虛妄的,但在表現(xiàn)手法上,仍是一種“幻想。服務(wù)于現(xiàn)實”的高招。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4
西夏寒食遣興
春空云淡禁煙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飯煮青精顏固好,杯傳藍尾習(xí)能同。
錦銷文杏枝頭雨,雪卷棠梨樹底風(fēng)。
往事慢思魂欲斷,不堪回首賀蘭東。
注釋
禁煙:猶禁火。寒食不舉火,故稱禁火。
客里:旅居之中。
青精:植物名。一名南燭草,又稱墨飯草。道家制作青精飯的原料之一。因其可染黑飯,道家稱青精飯。
藍尾:即藍尾酒,也作婪尾酒。唐代飲宴時,輪流斟飲,至末坐,稱“藍尾酒”。
錦銷:指杏花受雨。錦,花瓣;銷,同“消”,蝕。
文杏:美麗的杏花。文,含有美的意思。
雪:形容潔白的(棠梨花)。
棠梨:亦作“棠棃”?捎米黾藿痈鞣N梨樹的砧木。
賞析
這首詩選自《萬歷朔方新志》(《嘉靖寧夏新志》《乾隆寧夏府志》亦收錄此詩)。此詩系作者旅途所作。寒食,節(jié)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說在清明前兩天),禁火寒食!肚幭母尽わL(fēng)俗》:“清明日,挈榼提壺,相邀野田或梵剎間共邀飲,曰‘踏青’。插柳枝戶上,婦女并戴于首!
禁煙:猶禁火。寒食不舉火,故稱禁火。
客里:旅居之中。
青精:植物名。一名南燭草,又稱墨飯草。道家制作青精飯的原料之一。因其可染黑飯,道家稱青精飯。
藍尾:即藍尾酒,也作婪尾酒。唐代飲宴時,輪流斟飲,至末坐,稱“藍尾酒”。
錦銷:指杏花受雨。錦,花瓣;銷,同“消”,蝕。文杏:美麗的杏花。文,含有美的意思。
雪:形容潔白的(棠梨花)。棠梨:亦作“棠棃”。俗稱野梨,落葉喬木,葉長圓形或菱形,花白色,果實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點?捎米黾藿痈鞣N梨樹的砧木。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5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宋朝
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譯文
寒食清明時節(jié),萬物復(fù)蘇,蕩漾著明媚的春光。玉爐中的沉香即將燃盡,飄出的縷縷殘煙仍是清香醉人。午睡醒來,花鈿已掉落在枕邊床上。
海燕還未飛回,鄰家兒女們玩起了斗草游戲。江梅已經(jīng)過季,綿綿的柳絮隨風(fēng)蕩漾。黃昏時分下起了稀稀疏疏的小雨,打濕了院中的秋千。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注釋
淡蕩:和舒的樣子。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
寒食:節(jié)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介子推輔佐晉文公回國后,隱于山中,晉文公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抱樹焚死。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玉爐:香爐之美稱。
沉水:沉香。
山枕:兩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花鈿(diàn):古時漢族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
斗草:一種競采百草、比賽優(yōu)勝的游戲。
江梅:梅的一種優(yōu)良品種,非專指生于江邊或水邊之梅。
柳綿:即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故稱。
秋千:相傳春秋時齊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一說秋千起于漢武帝時,武帝愿千秋萬壽,宮中因作千秋之戲,后倒讀為秋千。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賞析
此詞以白描手法寫了熏香、花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時代的事物,借以抒發(fā)作者愛春惜春的心情。上片寫春光駘蕩,屋內(nèi)香爐裊煙,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幾筆,勾勒寒食節(jié)的初春景色與民間習(xí)俗,情韻全出。此詞通過寒食時節(jié)景物形象探尋一位少女的感春情思,從而表達作者愛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寫少女春睡初醒情景,用的是倒敘,頭兩句是第三句睡醒后的所見所感!暗帯豹q蕩漾,形容春光融和遍滿。寒食節(jié)當(dāng)夏歷三月初,正是春光極盛之時。熏爐中燃點著沉水香,輕煙裊繞,暗寫閨室的幽靜溫馨。這兩句先寫出春光的宜人,春閨的美好。
第三句寫閨中之人,詞中沒有去寫她的容貌、言語、動作,只從花鈿寫她睡醒時的姿態(tài)!吧秸怼敝^枕形如山!皦艋厣秸黼[花鈿”是少女自己察覺到的,不是別人看出來的。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臥,不覺沉沉入睡,一覺醒來,才覺察自己凝妝睡去,自己也覺詫異。熏香已殘,說明入睡時間已久,見出她睡得那樣沉酣香甜。她夢回猶倚山枕,出神地望著室外的蕩漾春光,室內(nèi)的沉香煙裊,一種潛藏的春思隱約如見。這幾句不事修飾,淡淡道來,卻別有一番情致。
下片寫少女的心曲!昂Q辔磥砣硕凡,江海已過柳生綿”。古人以為燕子產(chǎn)于南方,春末夏初渡海飛來,故稱海燕!岸凡荨笔怯没ú葙賽勝負的一種游戲。時節(jié)已到寒食,為什么不見燕子飛來呢?女伴們斗草嬉戲,情懷是多么歡暢。江梅花期已過了,楊柳又正飛花。這里寫的是少女眼中所見,心中所感種種景致說明春事已經(jīng)過半,當(dāng)此時少女的春閨寂寞、情懷繚亂,含有作者的惜春心情。這兩句對仗工整,既有動態(tài),更有細微的心理活動,極盡工巧之妙。
“黃昏疏雨濕秋千”,寫的是另一種境界。秋千本是少女喜歡的游戲,尤其是當(dāng)寒食時節(jié)更是無此不歡。這一句寫的是黃昏時忽然飄起細雨,把秋千灑濕了,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的外現(xiàn),同上兩句所寫的有精神上的契合,都是少女春日心情的寫照。此句寫春愁卻不用“春愁”二句,只言雨中秋千,卻道出愁緒萬縷。
這首詞以物寫人,以景寫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態(tài)和內(nèi)心世界寫得活靈活現(xiàn),有“無我之境”的妙趣。全詞都是景語,仔細體味又都是情語,沒有雕飾斧鑿痕跡,雋秀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高超的寫作技巧。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為作者早年所作。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李清照結(jié)識張耒、晁補之及同齡諸女友,《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等詞當(dāng)作于是年前后。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6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譯文
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xiāng)過寒食節(jié)足夠悲哀了。
貧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飯的,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
注釋
寒食:《荊楚歲時記》:“去冬(至)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fēng)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后來即于清明前一日為寒食。
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來年二月間有閏月,則寒食就在二月。
無煙火:寒食節(jié)禁火,但窮人常常斷炊,不禁也無火。
明朝(zhāo):明天。
子推:介子推,春秋時人。他曾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回國,作了國君(即晉文公),賞賜功臣,競忘了他。介子推即與其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文公遍尋他不見,便焚山求索,結(jié)果被燒死。后人為紀念他,于寒食節(jié)日不舉煙火。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孟云卿天寶年間科場失意后,曾流寓荊州一帶,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就在這樣的飄泊流寓生活中的一個寒食節(jié)前夕,他寫下了這首絕句。
賞析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xiāng)過寒食節(jié)足夠悲哀了。
寒食節(jié)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當(dāng)春二月。由于江南氣候溫暖,二月已經(jīng)花滿枝頭。詩的首句描寫物候,兼點時令。一個“滿”字傳達出江南之春給人繁花競麗的感覺。這樣觸景生情,頗覺自然。與這種良辰美景相匹配的應(yīng)該是賞心樂事,第二句卻出人意外的寫出了“堪悲”。作者是關(guān)西人,遠游江南,獨在他鄉(xiāng),身為異客;寒食佳節(jié),倍思親人,不由悲從中來。加之,這里的“寒食”,還暗含少食、無食的意味,一語雙關(guān),因此他鄉(xiāng)“寒食”也就更可悲了。
詩中常常以哀景寫哀情,即陪襯的藝術(shù)手法。而此詩在寫“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前卻描繪出“二月江南花滿枝”的美麗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對繁花似錦的景色,便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樓傷客心”,樂景只能倍增其哀。恰當(dāng)運用反襯的藝術(shù)手法,表情也更有力量。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必毨У纳钇匠R彩遣簧鹱鲲埖,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
此詩借詠「寒食」寫寒士的辛酸,卻并不在「貧」字上大作文章。試看晚唐張友正《寒食日獻郡守》:「入門堪笑復(fù)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就其從寒食斷火逗起貧居無煙、借題發(fā)揮而言,藝術(shù)構(gòu)思顯有因襲孟詩的痕跡。然而,它言貧之意太切,清點了一番家產(chǎn)不算,剛說「堪笑」、「堪憐」,又道「慚愧」;說罷「斷火」,又說「無煙」。不但詞蕪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遠不如孟云卿此詩,雖寫一種悲痛的現(xiàn)實,語氣卻幽默詼諧。其三、四兩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為明朝寒食準(zhǔn)備熄火,以紀念先賢;可象我這樣清貧的寒士,天天過著「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費心呢。這種幽默詼諧,是一種苦笑,似輕描淡寫,卻涉筆成趣,傳達出一種攫住人心的悲哀。這說明詩忌刻露過火,貴含蓄耐味。而此詩也正由于命意新穎,構(gòu)思巧妙,特別是恰當(dāng)運用反襯手法,亦諧亦莊,耐人咀嚼,才使它成為難以數(shù)計的寒食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7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fēng)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翻譯
烏鵲啼叫發(fā)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jié)日里哭泣?
風(fēng)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zāi)怪刂丿B疊,上面已經(jīng)長滿了綠草。
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蕭蕭的雨聲里回去了。
注釋
喬木:高大的樹木。
寒食:節(jié)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兩日。
壘壘:眾多的,重重疊疊的。
盡是:都是。盡,皆也。
冥冥:昏晦的樣子。
重泉:黃泉,九泉,是人死后的歸處。
蕭蕭:象聲詞,指雨聲。
賞析
清明掃墓之風(fēng)在唐代十分盛行,人們會在寒食節(jié)到清明節(jié)這幾天,祭掃墳塋,慎終追遠。其實清明節(jié)與寒食節(jié)原本是兩個不同的節(jié)日,掃墓原是寒食節(jié)的內(nèi)容,因為兩節(jié)相連,漸漸的掃墓改在清明節(jié)進行。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達詔令:將掃墓祭祀活動編入“五禮”,使得清明掃墓活動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就描寫了寒食掃墓的情形。詩人筆下的清明,曠野蒼茫,古墓累累,凄風(fēng)勁吹,紙錢紛飛,說盡了生死離別。黃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親人卻寂靜無聲。道盡生離死別的苦痛。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8
瑣窗寒·寒食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似楚江暝宿,風(fēng)燈零亂,少年羈旅。
遲暮。嬉游處。正店舍無煙,禁城百五。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
翻譯
柳蔭深處傳出烏鴉的啼鳴,我掀起小簾,站在朱門之內(nèi),身穿單衫凝神佇立。半畝大的庭院里開滿了桐花,靜靜地籠罩著庭院,陰雨陣陣更使人愁思萬端。雨滴灑落在空落落的臺階上,竟徹夜未停。何時故友相逢與我在西窗下剪燭,談心。今夜的孤零恰如往昔夜宿楚江之畔,江風(fēng)吹得燈火昏暗,說不盡少年羈旅的無限凄慘艱難。
如今我已年老,時有垂暮之感。春游嬉戲的地方,旅舍酒店煙火不舉,正巧是全城禁火過寒食節(jié)。酒樓上呼喚美酒的興致一掃而光,姑且把這段豪情都交付酒徒料理;叵肫鸸枢l(xiāng)園中的桃李,必是迎春怒放,那如同美人嘴唇酒窩般的花朵,不知今天是否還掛在樹枝?待到我歸鄉(xiāng)之時,一定還會有殘存的花兒,等待著我與賓客舉杯痛飲,一洗煩襟。
注釋
剪燭西窗語:借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語,抒發(fā)懷鄉(xiāng)之情。
百五:指寒食節(jié)。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為寒食。
旗亭:指酒樓。
高陽儔侶:西漢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
靨:臉上的酒窩。
評解
本篇上片憶舊,下片傷今。題旨終是懷念舊日情人。篇末三句作傷心無奈語,最是可憐。俞平伯《清真詞釋》評論說:“‘想東園’以下直貫結(jié)尾,一氣呵成,自為清真之慣技,固一篇之警策也。意謂春光晼晚,尚有殘英可陪樽俎,而小唇秀靨則何如耶?著一‘否’字,又著一‘定’字,在有意無意間!ā钟小颉、‘應(yīng)’的意思,卻較重,亦半虛半實也!
句解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
“暗柳啼鴉”寫景,是大勾勒手法!鞍怠弊钟袃芍匾馑,一則表明時令,暮春時節(jié),柳絲已由嫩黃轉(zhuǎn)為深綠;二則表明時間,黃昏之際,暮雨將至,遠看柳樹自然是昏暗一片。此時此刻,鴉、鵲之類的鳥兒自然急飛歸巢,還要伴隨驚叫之聲。接下來,便寫人以及人所處的環(huán)境!皢我聛辛ⅰ,從《西洲曲》中來!段髦耷防镎f“單衫杏子紅”,又說“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是寫女子癡情守望情郎歸來。這《西洲曲》一樣的癡情小女兒,在為誰佇立呢?“小簾朱戶”,正與“癡小人家女”相配,秀而明媚。雨來了,種有桐樹的半畝小院,便都在煙雨迷蒙之中了。“靜鎖”二字,將整個畫面定格下來,好一副春日暮雨圖。
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似楚江暝宿,風(fēng)燈零亂,少年羈旅
夜將殘了,雨猶自下個不停。春愁在雨夜滋生,忽然便想起從前也是這樣的雨夜,故人相伴西窗之下,剪燈夜話!肮嗜思魻T西窗語”,自是從唐人李商隱的詩“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來。忽又覺得此情此境,竟與少年漂泊途中所遇到過的江風(fēng)打燈的雨夜,何其相似。江在南方,故云“楚江”!邦ㄋ蕖保词且顾。
遲暮。嬉游處。正店舍無煙,禁城百五。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
上片都說從前,過片由“少年”轉(zhuǎn)到“遲暮”,便說到如今了。當(dāng)下身在何時、何地呢?“店舍無煙”,點明時令是在寒食節(jié)!敖恰,指京城,即汴京!鞍傥濉笔翘扑稳肆(xí)慣說法,指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前后禁火三日,是當(dāng)時習(xí)俗。“旗亭”,即賣酒之市樓!案哧杻墏H”,是說酒友。“高陽”,用的是“高陽酒徒”酈食(yì)其(jī)的典故。高陽,古地名,在今河南杞縣西。據(jù)《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劉邦引兵過陳留,酈食其前往謁見,通報人說有個儒生來求見,劉邦說,我正忙著奪天下,沒有時間見什么儒生。通報人對酈食其說了,酈食其瞠目按劍對通報人說:“去,再去向沛公通報,說我是高陽酒徒,不是什么儒生!”于是酈食其便闖了進去。此處的“付與高陽儔侶”,是說找?guī)讉酒友一起喝酒,借酒澆愁。
想東園、桃李經(jīng)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
“想東園、桃李經(jīng)春”,是用阮籍《詠懷詩八十二首》之三“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的語典。“小唇秀靨”,形容意中人的嬌小清秀。“今在否”,是疑問語氣,無非是說物是人非!暗綒w時”,是自計歸期!皵y樽俎”,是帶上酒具!皻堄ⅰ保词菤埢。殘英所待之“客”,不是別人,正是詞人自己。此“客”字,自“笑問客從何處來”化出。舊日東園,桃李一般的意中人早已不在了。所能知道的,是歸去之日,唯有殘花相待。雖是殘英,然而畢竟曾是舊日桃李。篇末三句,慰藉而復(fù)酸辛。
賞析
這首詞抒發(fā)的是詞人的羈旅情懷,清真工羈旅行役之詞,人所公認。詞作的上片寫暮春欲雨之時,由日轉(zhuǎn)夜,從夜雨說到話雨,又從話雨想起昔年楚江暝宿時旅況,羈旅情味,由外及內(nèi)使人深思。下片敘寫寒食及節(jié)日思鄉(xiāng)之情。寒食禁煙而飲酒,人到老年,回憶往事不勝感慨。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開首三句即點明時間和詞人彼時所處環(huán)境。薄暮時分,柳色漸漸昏暗,烏鴉盤旋聒噪,詞人正站在朱戶之中,小簾之后凝神沉思。首三句雖為敘寫眼前景況,但仍起著渲染氣氛的作用。薄暮時分,天氣漸暗,群鴉亂啼,單身一人置身其間,詞人的愁思、煩亂心情,即已呼之欲出了。此外“暗”與“啼鴉”也有暗示欲雨的作用!巴┗ò氘,靜銷一庭愁雨”,這兩句詞人繼續(xù)敘寫他佇立簾后所見之景,同時景中含情,詞人的愁緒已經(jīng)躍然紙上。這與“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所描寫的意境相似。黃昏時節(jié),再加上綿綿不絕的春雨,這種意境描寫雖非清真所首創(chuàng),卻是古典詩詞中描寫愁緒時最常用的典型環(huán)境。這里詞人用一“鎖”字使得本為抽象無形的情緒形象化,從而突出了詞人此時愁悶難堪的心境!盀⒖针A、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這三句是說那滴噠的雨聲灑落在空寂的臺階上,使得詞人心緒更加煩亂愁悶,直到夜深仍不停息。面對此情此景,詞人不禁思緒聯(lián)翩,想到何時才能與故人相會。這里化用了李商隱《夜雨寄北》詩意:“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詞作至此,愁緒的內(nèi)含已漸漸明朗、具體化了。歇拍三句:“似楚江暝宿,風(fēng)燈零亂,少年羈旅,”這一層詞人宕開一筆,由眼前之景轉(zhuǎn)而幻想從前,在變幻境界中感嘆風(fēng)燈零亂,少年羈旅,頗有不勝今昔之感!俺,此當(dāng)指長江,李白詩有“天門中斷楚江開”,杜甫詩有“楚江巫峽半云雨。”“風(fēng)燭”,此形容人生短暫,老年人如風(fēng)前之燭。蘇軾詩有“過眼百世如風(fēng)燈”,杜甫詩有“風(fēng)前春燈亂,江鴻夜雨懸”,所繪即此情景。
下片寫節(jié)日思鄉(xiāng)之情。“遲暮。嬉游處,正店舍無煙,禁城百五!痹~作由上片末尾的少年羈旅,轉(zhuǎn)入敘寫遲暮情景,以前之虛幻,轉(zhuǎn)入眼前之說實;前之遙遠回蕩,此則轉(zhuǎn)入本題。章法大開大合。因寒食禁煙,故曰“無煙”,“禁城百五”,也是寒食節(jié)!肚G楚歲時記》:“冬至后一百五日為寒食。”“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寒食禁煙不禁酒,故可去酒樓飲酒!皟墏H”,即伴侶!案哧枴保孛,在河南杞縣!妒酚洝分嗅B生為高陽酒徒。李白詩有“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zhǔn)公”。這句的意思是說,寒食節(jié)中,旗亭飲酒取樂之事,還是讓高陽酒徒們?nèi)グ伞_@里用的是側(cè)筆,實際上是敘說自己為愁思所纏繞,沒精打采,對玩樂毫無興趣。“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對羈旅之愁與思家之情化成了具體的內(nèi)容,那“東園”此時又是一番桃李爭春,明媚春光,而那給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姑娘,如今是否還在?詞人描述得越具體,越真切,說明其思念之情越銘心刻骨。此外,用一“否”字,詞人的關(guān)切之情更顯真切。歇拍三句:“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詞人歸心似箭,未踏歸途,心早已設(shè)想好歸家時的情景。到那時,春意猶在,尚有殘花掛在枝頭,自己定要好好地款待自己一番!翱汀弊,表明詞人始終未曾忘記自己的游子身分。
整首詞很巧妙地將現(xiàn)實、回憶、設(shè)想結(jié)合起來,結(jié)構(gòu)天成,含蓄而又細膩,意淡而氣厚。周濟稱贊該詞“奇橫”(《宋四家詞選》),黃蓼園則評:“前闋寫宦況凄清。次闋起處,點清寒食。以下引到思家情懷,風(fēng)情旖旎可想”(《蓼園詞評》)。品評頗合實際。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9
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fā)如絲。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zhuǎn)眄移時,應(yīng)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fā)的農(nóng)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蕩秋千。她轉(zhuǎn)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注釋
寒食:我國古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一說前二天)。新野:縣名,今屬河南省。
參差(cēncī):不整齊。
柴荊:柴門。用林木棍、荊條搭成的院門。
茅茨:茅屋的屋頂。這里指屋檐。
老瓦盆:指民間粗陋的酒器。杜甫詩《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媼(ǎo):年老的婦人。
柘(zhè):桑樹,常綠灌木,葉可喂蠶。
髻雙鴉:即雙丫形的發(fā)髻。
轉(zhuǎn)眄(miàn)移時:轉(zhuǎn)眼斜視多時。眄,斜視。
哦(é):低聲吟詠。
鑒賞
鬢發(fā)已白的夫婦,活潑天真的孩子;似雪的梨花,朦朧的柳樹;還有荊門上的犬吠,茅茨上的燕語,一幅天然的沒有任何雕飾的美麗畫卷:人與人和諧,物與物相融,各安其位,自然和諧。更有意思的是那桑柘樹上蕩著秋千的孩子,梳著發(fā)髻,插著花枝,閑適、快樂,卻被我這路人吸引,她好奇的顧盼,眸子里的疑問,只因我在搖頭晃腦地吟詩。江山一片秀,溫暖在心頭。這是作者眼中的美,不僅美在景,更是美在一片和諧的人間之情。作者用清麗的筆法、溫和的色彩,表現(xiàn)出曲中人陶然忘機的情懷和一片生機盎然的農(nóng)家生活情趣。
這支曲子所寫景象喜人,表現(xiàn)出作者對農(nóng)民懷有深厚的感情和濃烈的平民意識。此曲抒寫作者于清明前的寒食節(jié)在新野道中看到的農(nóng)村初春景象。開頭三句是寫農(nóng)村的自然風(fēng)光。接著是寫農(nóng)村老年人的悠閑生活!吧M亍眱删涫菍戅r(nóng)村孩子們的快樂生活。最后三句是寫作者看到這些迷人的景象后,感到無比的喜悅,情不自禁地“轉(zhuǎn)眄移時”,在馬上不住吟詩稱頌。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0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翻譯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fēng)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注釋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的節(jié)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官。
傳蠟燭:寒食節(jié)普天下禁火,但權(quán)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賞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痹娙肆⒆愀哌h,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按撼恰币徽Z,高度凝煉而華美。“春”是自然節(jié)候,城是人間都邑,這兩者的結(jié)合,呈現(xiàn)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盁o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tài)強烈,有助于表現(xiàn)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帮w花”,就是落花隨風(fēng)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fēng)。一個“飛”字,蘊意深遠。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這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字。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春風(fēng)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fēng)飄動起來了。風(fēng)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fēng)。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后兩句則是寫夜晚:“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漢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拔搴睢币话阒笘|漢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這里借漢喻唐,暗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專權(quán)跋扈的`宦官。這兩句是說寒食節(jié)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里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xí)俗,但權(quán)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xiàn)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這首詩善于選取典型的題材,引用貼切的典故對宦官得寵專權(quán)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諷刺。雖然寫得很含蓄,但有了歷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情況的印證,讀者還是能了解詩的主題的。
賞析二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據(jù)孟棨《本事詩》記載:德宗時制誥缺乏人才,中書省提名請求御批,德宗批復(fù)說:“與韓翃”,當(dāng)時有兩個韓翃,于是中書省又以兩人的名字同時進呈。
德宗便批與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這雖是一段佳話,但足見《寒食》這首詩的廣泛流傳和受到的賞識。
這是一首諷刺詩,但詩人的筆法巧妙含蓄。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一幅寒食節(jié)長安城內(nèi)富于濃郁情味的風(fēng)俗畫。實際上,透過字里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dāng)時權(quán)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行了深刻的諷刺。中唐以后,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quán)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本詩正是因此而發(fā)。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這兩句描寫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盁o處”指花開既多又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皷|風(fēng)”指春風(fēng),“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fēng)吹拂下的搖擺姿態(tài)!靶薄弊钟玫妹,生動地寫出了柳枝的搖曳之神。這是寒食節(jié)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下面接著寫宮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寫天黑時分,宮苑里傳送著一支支由皇帝恩賜給宦官的蠟燭。蠟燭燃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裊裊娜娜地縈繞在宦官家,到處彌漫著威福恩加的氣勢!使人如見他們那種炙手可熱、得意洋洋的驕橫神態(tài)。在封建習(xí)俗的統(tǒng)治下,不要說全城百姓,就連那些不是寵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煙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獨這些宦官之家,燭火通明,煙霧繚繞。由一斑而見全豹,僅此一點,足見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權(quán)倚勢,欺壓賢良。作者在這里僅用兩句詩,寫了一件傳蠟燭的事情,就對皇帝的厚待親信宦官,宦官的可惡可憎的面目暴露無遺,達到了辛辣諷刺的目的。
創(chuàng)作背景
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這儀式用意有二:一是標(biāo)志著寒食節(jié)已結(jié)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xué)習(xí)。中唐以后,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quán)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見認為此詩正是因此而發(fā)。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1
寒食
宋代:趙鼎
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
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參考釋義
即使冷冷清清開著幾扇柴門的村落里,也還是要插幾根楊柳枝條,標(biāo)志出每年的節(jié)令。寒食的傳統(tǒng)雖然沒有傳到遙遠的廣東,但清明上墳奠祭祖先的禮儀還是和中原一樣。時至今日,漢唐兩代的王陵巨冢,已經(jīng)沒有人前去祭祀;而山邊溪間的小路上仍生長著許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臥在青苔上,莫管關(guān)城門的號角聲是否響起來。
賞析
詩中的“粵人國”,本指廣東,因秦末趙佗曾建南越國,封為南越王。趙鼎曾被貶至潮州,因此此處“粵人國”應(yīng)指潮州。趙鼎在潮州五年,即紹興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時是紹興十年閏六月,故此詩應(yīng)為紹興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間所寫。
此詩雖題為《寒食》,但寫的是從寒食到清明。前兩聯(lián)寫的是當(dāng)時民間風(fēng)俗。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祭掃》記其時江南風(fēng)俗:“清明前三日為寒食節(jié),都成人家皆插柳滿檐,雖小坊曲幽,亦青青可愛!瓘娜思疑馅U摺媳眱缮街g,車馬紛然,而野冢者尤多”從此詩可得知,南宋時潮州民間在寒食節(jié)也有插柳的習(xí)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沒有禁煙寒食,而清明節(jié)卻像東漢末襄陽隱士龐德公一樣攜帶女兒上山掃墓(即“上!保
后兩聯(lián)在記事中寄寓抒情。頸聯(lián)寫所見:漢唐帝王的陵墓連粗糲的麥飯也沒有人祭拜,而山溪野徑之間開滿梨花。尾聯(lián)寫所感所聞:我還是開懷暢飲吧,醉后臥倒在青苔之上,不必去管城頭上傍晚吹起的軍號。
通過清明郊游,作者悟得了不少哲理:權(quán)貴、富貴不過是短暫的、無常的,而人間確實永恒的、常新的。我還是得醉且醉吧,天下世事我不能管,也不必去管。這種心態(tài)看似消極,但卻是作者當(dāng)時處于貶謫逆境中的苦悶、痛楚心情的反應(yīng)。
其實,趙鼎是不屈的。他在由潮州移吉陽軍的謝表中曾說:“白首何歸,悵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檜見了,說:“此老倔強猶昔!”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2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及注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yù)柳斜。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fēng)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寒食:古代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的節(jié)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日暮(mù)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傳蠟燭:寒食節(jié)普天下禁火,但權(quán)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fēng)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注釋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的節(jié)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
傳蠟燭:寒食節(jié)普天下禁火,但權(quán)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的燃燭!短戚傁職q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創(chuàng)作背景
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這儀式用意有二:一是標(biāo)志著寒食節(jié)已結(jié)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xué)習(xí)。中唐以后,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quán)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見認為此詩正是因此而發(fā)。
賞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痹娙肆⒆愀哌h,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按撼恰币徽Z,高度凝煉而華美!按骸笔亲匀还(jié)候,城是人間都邑,這兩者的結(jié)合,呈現(xiàn)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無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tài)強烈,有助于表現(xiàn)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帮w花”,就是落花隨風(fēng)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fēng)。一個“飛”字,蘊意深遠。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這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字。
“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春風(fēng)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fēng)飄動起來了。風(fēng)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fēng)。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后兩句則是寫夜晚:“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薄叭漳骸本褪前!皾h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拔搴睢币话阒笘|漢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外戚。這里借漢喻唐,暗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專權(quán)跋扈的外戚。這兩句是說寒食節(jié)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里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xí)俗,但權(quán)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xiàn)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這首詩善于選取典型的題材,引用貼切的典故對外戚得寵專權(quán)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諷刺。雖然寫得很含蓄,但有了歷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情況的印證,讀者還是能了解詩的主題的。
賞析二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據(jù)孟棨《本事詩》記載:德宗時制誥缺乏人才,中書省提名請求御批,德宗批復(fù)說:“與韓翃”,當(dāng)時有兩個韓翃,于是中書省又以兩人的名字同時進呈。
德宗便批與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這雖是一段佳話,但足見《寒食》這首詩的廣泛流傳和受到的賞識。
這是一首諷刺詩,但詩人的筆法巧妙含蓄。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一幅寒食節(jié)長安城內(nèi)富于濃郁情味的風(fēng)俗畫。實際上,透過字里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dāng)時權(quán)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進行了深刻的諷刺。中唐以后,幾任昏君都寵幸近臣,以致他們的權(quán)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本詩正是因此而發(fā)。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這兩句描寫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盁o處”指花開既多又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皷|風(fēng)”指春風(fēng),“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fēng)吹拂下的搖擺姿態(tài)!靶薄弊钟玫妹睿鷦拥貙懗隽肆Φ膿u曳之神。這是寒食節(jié)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下面接著寫宮苑傍晚的景象!叭漳簼h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寫天黑時分,宮苑里傳送著一支支由皇帝恩賜給近臣的蠟燭。蠟燭燃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裊裊娜娜地縈繞在近臣家,到處彌漫著威福恩加的氣勢!使人如見他們那種炙手可熱、得意洋洋的驕橫神態(tài)。在封建習(xí)俗的統(tǒng)治下,不要說全城百姓,就連那些不是寵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煙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獨這些近臣之家,燭火通明,煙霧繚繞。由一斑而見全豹,僅此一點,足見這些近臣平日如何弄權(quán)倚勢,欺壓賢良。作者在這里僅用兩句詩,寫了一件傳蠟燭的事情,就對皇帝的厚待親信近臣,近臣的可惡可憎的面目暴露無遺,達到了辛辣諷刺的目的。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3
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
旦別河橋楊柳風(fēng),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fù)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翻譯
洛陽城里,花兒已經(jīng)開得如雪一般鋪天蓋地,而陸渾山中的花兒,如今才開始發(fā)芽。
早上剛剛辭別了河橋那掠過楊柳吹來的風(fēng)兒,晚上又臥在這伊川桃李間的月色中。
伊川的桃李正是芬芳面新鮮的時候。在寒食節(jié)里,山中的酒也是醉香宜人的。
山野間的老人安居樂業(yè),快活地唱上一曲,唱一唱這身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注釋
陸渾:地名,在今河南嵩縣。
別業(yè):即別墅。
楊柳:柳與留諧音,古人有折柳送別之俗。清明亦有插柳、戴柳之俗。
伊川:水名。即“伊河”。洛河支流,在河南西部。
酒復(fù)春:唐人名酒多用春字,如竹葉春、松醪春、燒春等。
創(chuàng)作背景
宋之問早年在洛陽為官期間,閑暇時,常到陸渾別墅游覽,并時有詩作!端沃畣柤分性侁憸唲e墅的詩共存四首,這首詩是其中之一。
賞析
起二句緊扣題目,謂值此寒食清明節(jié)候,洛陽城中已是繁英飄蕩、繽紛如雪,而陸渾山中則花始綻放。其意并不在說明城中與山中氣候景物之異,而是表現(xiàn)詩人追隨春天的腳步,從城里轉(zhuǎn)向山中尋覓春光的濃厚興趣,和對春天由洛陽轉(zhuǎn)至山中這一發(fā)現(xiàn)的詩意感受。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睂φ沾嗽娛锥,可見宋之問早在白氏之先就感受并發(fā)現(xiàn)了春之轉(zhuǎn)移這一詩材詩境,只不過白氏明白挑出自己的詩意感悟,近乎宋詩的表現(xiàn)理趣;而宋之問的這兩句詩則僅客觀展示這一現(xiàn)象,而將自己的感受含蓄于詩中而已!敖袷及l(fā)”,則山中春光方興未艾,正可盡情享受,開啟下文。
三、四兩句緊扣題內(nèi)“還”字,寫自己清晨從洛陽出發(fā),晚上已在陸渾別業(yè)。這點意思如果直白道出,則根本不成其為詩。詩人不說“早發(fā)洛陽”“夕至陸渾”,而說旦別河橋”“夕臥伊川”,這一“別”一“臥”,不僅表達了對洛陽春光的留戀,而且透出了臥賞山莊春夜美景的愜意與喜悅。將洛陽與陸渾改成“河橋”與“伊川”,也使干巴巴的地名有了具體可感的形象和詩意。尤為出色的是在“旦別河橋”與“夕臥伊川”之下分別綴以“楊柳風(fēng)”和“桃李月”這兩個全新的組合意象,不僅生動地展示了洛陽繁花飄雪之后“春風(fēng)楊柳萬千條”的幕春景象和陸渾山中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而且由于用“楊柳”來形容“風(fēng)”,用“桃李”來形容“月”,讀者仿佛能聞到這“風(fēng)”中飄送的楊柳的氣息,這“月”下散發(fā)的桃李的芳香,造語新穎,意象優(yōu)美。上下兩句,對仗工整,又一氣呵成,顯得特別流麗圓轉(zhuǎn)。兩句詩就像是兩幅情調(diào)意境很美的圖畫,完全可以用它們來作為兩幅畫的題目。音調(diào)的婉轉(zhuǎn)流暢、圓轉(zhuǎn)自如也同樣非常突出。可以說兼有詩境美、繪畫美和音樂美。雖不像“桃李春鳳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那樣凝練概括,但自有一種天然的風(fēng)韻和流走的意致。
第五句用頂針格,重復(fù)上句“伊川桃李”,以突出陸渾山中春色正濃,蟬聯(lián)中有流走之勢。第六句點明“寒食”節(jié)令,應(yīng)上“桃李正芳新”,并渲染春酒又正新熟。不但春色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花香之外更兼酒香。一“正”一“復(fù)”,相互勾連呼應(yīng),傳達出一種顧盼神飛的神情意態(tài)。
七、八兩句,以陸渾山中風(fēng)物之美、生活之愜作收!耙袄稀敝府(dāng)?shù)鼐用,也可兼包詩人自己。謂處此山中人無異于堯舜太平盛世的百姓,當(dāng)酣歌一曲,終老此地。這個結(jié)尾,不無歌詠升平的意味。但話說得很藝術(shù),很富詩情,并不是硬貼上去的頌圣尾巴,與全詩的內(nèi)容風(fēng)格也比較統(tǒng)一。武后統(tǒng)治時期,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盡管矛盾斗爭不斷,但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詩人所歌詠的“太平”,并非純粹的粉飾之詞。
全篇的突出特點是風(fēng)調(diào)的自然流美。清新流麗的語言,一氣流走的格調(diào),圓轉(zhuǎn)如珠的韻律,和貫串全詩的濃郁的春天氣息,達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4
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唐代:竇鞏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fēng)吹柳萬條斜。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譯文及注釋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fēng)吹柳萬條斜。
水面上薄煙散去,遠遠望見岸邊許多戶人家。
見:現(xiàn),顯露。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在這美麗的春天,卻沒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獨自縱馬游覽,馬蹄踏著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著花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面上薄煙散去,遠遠望見岸邊許多戶人家,在這美麗的春天,卻沒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獨自縱馬游覽,馬蹄踏著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著花瓣。
注釋
寒食:即寒食節(jié),清明前一二天。
宇文籍:從詩的內(nèi)容看應(yīng)是作者的一位友人。
見:現(xiàn),顯露。
簡析
此詩描繪了襄陽城的美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襄陽城四周環(huán)水,春來煙水朦朧,當(dāng)艷陽高照,輕霧才退去,方現(xiàn)出參差人家。一個“見”字,十分生動。 “東風(fēng)吹柳”、“馬踏春泥”,非常傳神。馬踏春泥半是花:點名季節(jié);有“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意境,寫出春天的可愛。如此美景卻只能獨自消受,對友人的思念盡在其中矣。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5
《寒食》
作者:韓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原文注釋】: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jié)的前兩天為寒食節(jié)。據(jù)左傳所
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
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皇帝御花園里的柳樹。
。、傳蠟燭:雖然寒食節(jié)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
。、五侯:后漢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翻譯譯文】:
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著落花;
寒食節(jié),東風(fēng)把御園柳枝研薄
黃昏時,宮中傳出御賜的燭火,
輕煙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諷刺詩。寒食節(jié)禁火,然而受寵的宦者,卻得到皇帝的特賜火燭,享有
特權(quán)。詩是譏諷宦者的得寵。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減于桓靈。
詩比諷深遠。首二句寫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諷喻之情。詩不直接諷刺,而只描摹
生活上的特權(quán)階層,含隱巧妙,入木三分。據(jù)唐代孟姿撰的《本事詩》說:這首詩
頗為唐德宗賞識,御批提拔韓盼駕部郎中知制誥的要職。當(dāng)時江淮刺史也名叫韓
牛又以同名同進。德宗便親書春城無處不飛花全詩,并批道與此韓牛成
為一時佳話,流傳天下。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相關(guān)文章: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薦】02-27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2-09
寄韓諫議原文、翻譯及賞析03-14
韓奕原文,翻譯,賞析03-08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15篇)02-27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合集15篇)02-27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15篇)02-27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15篇02-27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5篇02-27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