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宜興原文翻譯及賞析
發(fā)宜興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將家上鐵頭船。
客留陽羨只三月,歸去玉溪無一錢。
觀水觀山都廢食,聽風聽雨不妨眠。
從今布襪青鞵夢,不到張公即善權。
譯文
我雖然已經六十歲垂垂老矣,卻又要拖家?guī)Э诘谴ミh行。
在陽羨暫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頭卻沒錢。
游山觀水到了廢寢忘食境界,風聲雨聲都不會影響我睡眠。
從今后在我這個平民的夢里,不是到了張公洞就是游善權。
注釋
宜興:今屬江蘇省,在太湖西岸。
垂垂:形容將近、漸近,常與“老”連用。
將:攜持。鐵頭船:指船頭包有鐵的木船。
陽羨:宜興在秦漢時稱陽羨。
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陽湖)中段的別稱。玉溪江邊的上饒,曾是曾幾僑居之地。這里的“玉溪”代指作者故鄉(xiāng)。
都:總、全部。廢食:即廢寢忘食。
“聽風”句:謂任憑它風雨連宵,也不會改變自己歸隱之意。這里“風雨”實喻指國家危難的形勢。
布襪青鞋夢:指出世隱居之想和遨游山水之愿。布襪青鞋,指平民、隱士的生活。
張公:指宜興境內的勝跡張公洞。作者有《游張公洞》詩,云:“張公洞府未著腳,向人浪說游荊溪!笨梢娖滹L景幽勝。善權:指善卷洞,在宜興西南螺巖山上,與張公洞同為宜興境內的兩個古洞。
賞析:
“首聯(lián)自敘年將六十而又有挈家遠行之舉,扣詩題“發(fā)宜興”。以垂暮之年而又攜家奔波道途,生活之不安定與老境之可仿不難想見!坝帧弊制嗳唬N了宋室南渡以來一系列播遷流離、羈旅行役之苦。
“”頷聯(lián)出句承上,說自己客居宜興時日之短,見生活之不安定;對句啟下,說自己雖歸故山,而囊空如洗,見生活之清貧與作吏之清廉。曾幾一生淡泊,生活清苦。陸游《曾文清公墓志銘》說:“平生取與,一斷以義,三仕嶺外,家無南物。”足資參證。曾幾又有詩云:“我貧無一錢,不敢學農同。空余數卷書,腸腹自撐柱!保ā洞侮惿偾湟娰涰崱罚┕省皻w去玉溪無一錢”一句既是其現實生活的折射,亦是其一貫心性的寫照。
頸聯(lián)承“歸去”,設想回到故居后的`情景:“”曾幾南渡后曾先后寓居上饒(今屬江西)、山陰(今浙江紹興),這里所說的“觀水觀山”之地,未詳所指,當指山水幽勝之鄉(xiāng);厝ブ,閑居無事,但以觀山賞水為務,遇到山水佳勝之處,恐不免因此廢寢忘食。這里流露了對歸隱之地清絕山水的神往,也透露出對賦閑生活的悵惘之情。表面上看,作者頗為閑適,實際上是故作排遣。下句的風雨,顯系代指時勢!皯n愁風雨”,本來是曾幾這樣的愛國士大夫的夙心,但卻說“聽風聽雨不妨眠”,似乎與己漠不相關,言外自含“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杜甫《去蜀》)一類感慨。所謂“不妨”,正是雖不應如此,卻不得不如此的意思。這一聯(lián)語調輕松,意態(tài)閑逸,骨子里卻隱含一縷無可奈何之情。
末聯(lián)再回應題目并以此抒懷:“從今布襪青鞋夢,不到張公即善權!弊髡咭圆家m青鞋為“夢”,表達了隱居山林的內心意趣。曾幾作詩以杜甫、黃庭堅為宗,他曾在《李商叟秀才求齋名于王元渤以養(yǎng)源名之求詩》其二中說:“老杜詩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尚論淵源師友,他時派列江西。”于此可見其言不虛!安坏綇埞瓷茩唷币痪浼仁菍崒懸伺d之景,承接上聯(lián)之意,表露了對宜興山水的眷戀情緒;同時也是虛寫,借指他處之景,暗接此聯(lián)出句之意,表明以后要隱逸山野,縱情山水。
這首詩題為“發(fā)宜興”,但除首、尾兩聯(lián)照應、回抱題目外,頷、頸兩聯(lián)卻是想象歸家后的情景。詩人所要抒發(fā)的,是由“發(fā)宜興”所引起的身世之感,“紀行”并非主體,“述懷”才是中心。全詩正是圍繞著述懷這個中心來進行整體構思的。
發(fā)宜興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將家上鐵頭船。
客留陽羨只三月,歸去玉溪無一錢。
觀水觀山都廢食,聽風聽雨不妨眠。
從今布襪青鞵夢,不到張公即善權。
譯文
我雖然已經六十歲垂垂老矣,卻又要拖家?guī)Э诨卮ミh行。
在陽羨暫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頭卻沒錢。
游山觀水到了廢寢忘食境界,風聲雨聲都不會影響我睡眠。
從今后在我這個平民的夢里,不是到了張是洞就是游善權。
注釋
宜興:今屬江蘇省,在太湖西岸。
垂垂:形容將近、漸近,常與“老”連用。
將:攜持。鐵頭船:指船頭包有鐵的木船。
陽羨:宜興在秦漢時稱陽羨。
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陽湖)中段的別稱。玉溪江邊的上饒,曾是曾幾僑居之地。這里的“玉溪”代指作者故鄉(xiāng)。
都:總、全部。廢食:即廢寢忘食。
“聽風”句:謂任憑它風雨連宵,也不會改變自己歸隱之意。這里“風雨”實喻指國家危難的形勢。
布襪青鞋夢:指出世隱居之想和遨游山水之愿。布襪青鞋,指平民、隱士的生活。
張是:指宜興境內的勝跡張是洞。作者有《游張是洞》詩,云:“張是洞府未著腳,向人浪說游荊溪!笨梢娖滹L景幽勝。善權:指善卷洞,在宜興西南螺巖山上,與張是洞同為宜興境內的兩個古洞。
賞析:
此詩當作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曾幾離開宜興之時。當時曾幾已年近六十,之前曾客居宜興數月,并作有《宜興邵智卿天遠堂》《游張公洞》等詩。
【發(fā)宜興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發(fā)淮安》原文及翻譯賞析02-19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02-08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8篇)02-08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8篇02-08
早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8篇02-08
七發(fā)原文及賞析07-21
烏衣巷原文翻譯及賞析03-07
勸農原文翻譯及賞析03-07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3-06
除夜原文翻譯及賞析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