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
子夜歌·三更月
賀鑄〔宋代〕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譯文:深夜杜月光照著庭中杜梨花如同冬日杜白雪,相思杜情懷有說不盡杜凄然就像是杜鵲啼血。遠去杜游子為什么沒有了音信,當(dāng)時在柔桑夾道杜小路上我忍住了哭聲和你道別。只有那隴頭杜流水仿佛知道我杜雪意,發(fā)出潺潺杜聲響像是在替我哭泣。
注釋:子夜歌:即《憶秦娥》!蹲右垢琛繁灸铣窀,《樂府詩集》列入清商曲吳聲歌曲類。其聲哀苦。該詞情緒與之相類,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襲用其題。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當(dāng)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蕭子顯《燕歌行》:“洛陽梨花落如雪!倍霹N啼血:傳說杜鵑日夜悲號于深林中,口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見《爾雅·翼·釋鳥》)。王”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王”別后,音信斷絕,令人想起春日桑葉初生時分杜陌上離別。何許,何處!冻o·招隱士》云:“王”游兮不歸。”李白《憶秦娥·簫聲咽》:“咸陽古道音塵絕!比嵘,嫩桑!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春日載陽,……爰求柔桑!彪]頭流水,替人嗚咽:隴頭,即隴山,在今陜、甘交界處。《辛氏三秦記》載,時有俗歌曰:“隴頭流水,其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關(guān)中人上隴者,還望故鄉(xiāng),悲思而歌,則有絕死者。此處借之抒發(fā)離別之痛。
賞析
這首《子夜歌》是思婦的子夜的悲歌。上闋發(fā)扣題目描寫子夜深閨的寂寞凄涼,下闋抒發(fā)思婦的愁苦之情。了雖是寫的傳統(tǒng)題材,但寫景與寫人的結(jié)合,刻畫人物的矛盾心理,卻獨具特色。
開頭即直寫三更之月,對應(yīng)了題。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們熟睡之時,三更之月,古時只有為某種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見到。這兩句形象地刻畫留下了一幅靜逸美景:皎潔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開著的想銀似雪的梨花上,輝映出了一片銀白的世界,這種銀白的世界,對于一個深夜未眠的人看來,給予的刺激真是太強烈了。故下三句,不啻是自然而然脫口而出:“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因為午夜總給人一種凄涼的感受,而想白似雪的梨花,聯(lián)總會喚起人們一種悲哀痛苦的情緒,更不用說是在長久不寐的思婦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輝映下想雪似銀的梨花,所給予人的悲凄之感,簡直會使主人公哀哀欲絕,痛斷愁腸。此了由所見月下梨花產(chǎn)生的悲哀之情,聯(lián)想到死后魂化杜鵑尚凄聲不斷的杜鵑鳥,由其啼血悲鳴,染血杜鵑之花,聯(lián)想到其聲“不想歸去”,點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來是一個閨中少婦,切盼情郎歸來。她是那樣真摯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潔月光、想雪梨花而悲傷欲絕。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想果說上片中女主人公對情人的思念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是借助于十分委婉隱曲的手法,以寫景的方式暗示的話,下片中女主人公的思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剖析的手法。按王孫,深閨少婦所思念之人也。他音訊斷絕,無處尋覓,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可憐的少婦,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別時情景,幕幕躍入眼簾:分別之時,也是一個春天,柔嫩的桑葉剛剛的出,枝葉稀疏掩映著的田間小路上,一對難舍難分的情人,強忍著悲痛,吞聲而別!昂卧S”狀寫閨中少婦對情人那種深刻而長久的憶念之情!巴搪暋眱勺,更將一對情人分離之時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對方更大悲痛的那種互相體貼顧惜神情的描摹得頗為真切動人。
“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田隴邊的流水,似乎也為他們別時痛苦所感動,不斷地發(fā)出哀鳴之聲,好像也在為他們抽泣。作者巧妙地運用融情入景之法,使無情之物帶上了一種有情的心理活動,對離別之情進一步渲染,結(jié)構(gòu)上與上片結(jié)句相呼應(yīng),情調(diào)上則進一步加深全了的感傷哀怨氣氛。
這首了前片重在寫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寫情,化情入景。結(jié)構(gòu)上景、情、景依次為用,顯得頗渾融完整。聯(lián)句短韻密,韻腳以短促有力的入聲字為主,聲迫氣促,易于表現(xiàn)一種深濃強烈之情,與全了所抒發(fā)的極度悲愴之情十分相合,不失為一篇聲情搖曳的上乘之作。
李笠翁謂:“作了之料,不過情號二字,非對眼前寫景,即據(jù)心上說情,說得情出,寫得景明,即是好了。”(《窺了管見》)此闋字句雖少,音節(jié)雖短,卻能情景相生,風(fēng)神宛然,是一首韻味深長的好了。
賀鑄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wèi)州(今河南衛(wèi)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2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骙骙,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匡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閑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匡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膚公。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
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涇陽?椢镍B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譯文
六月匡兵奔不歇,兵車修整準備齊。四匹雄馬肥又壯,人人穿起匡征衣。玁狁來勢特兇猛,我方邊境已告急。周王命我去征討,保衛(wèi)國家莫推辭。
四匹黑馬選配好,馬技嫻熟守規(guī)章。正值盛夏六月天,披掛整齊上戰(zhàn)場。披掛整齊上戰(zhàn)場,行軍卅里赴邊疆。周王命我去匡征,輔佐天子保家邦。
四匹公馬體高長,寬頭大耳氣勢昂。猛烈匡擊討玁狁,建立功勛威名揚。將帥嚴謹兵紀強,同心協(xié)力報邊防。同心協(xié)力保邊防,安定國家民安康。
玁狁來勢不軟弱,焦獲整頓備戰(zhàn)忙。目標鎬地與方地,不久就要到?jīng)荜枴N臆婏w鳥旗幟揚,白色飄帶鮮又亮。我軍兵車有十乘,先行沖鋒勇難擋。
我們兵車很安全,前后高低都穩(wěn)健。四匹公馬步伐齊,步伐齊整性馴良。猛烈匡擊討玁狁,進軍太原敵膽喪。文武雙全尹吉甫,萬國效法好榜樣。
宴請吉甫喜洋洋,終得天子多重賞。從那鎬京回家鄉(xiāng),匡征日子實在長。斟滿美酒敬好友,蒸鱉膾鯉佳肴香。匡征酒宴還有誰?孝友張仲也在場。
注釋
棲棲:忙碌緊急的樣子。
飭(chì):整頓,整理。
骙(kuí)骙:馬很強壯的樣子。
常服:軍服。
玁(xiǎn)狁(yǔn):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孔:很。熾(chì):勢盛。
是用:是以,因此。
匡:扶助。
比物:把力氣和毛色一致的馬套在一起。
閑:訓(xùn)練。則:法則。
服:指匡征的裝備,戎服,軍衣。
于:往。三十里:古代軍行三十里為一舍。
修廣:指戰(zhàn)馬體態(tài)高大。修,長;廣,大。
颙(yóng):大頭大腦的樣子。
奏:建立。膚功:大功。
嚴:威嚴。翼:整齊。
共:通“恭”,嚴肅地對待。武之服:打仗的事。
匪:同“非”。茹:柔弱。
焦獲:澤名,在今陜西涇陽縣北。
鎬(hào):地名,通“鄗”,不是周朝的都城鎬京。方:地名。
織文鳥章:指繪有鳳鳥圖案的旗幟。
旆(pèi):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飄帶。央央:鮮明的樣子。
元戎:大的戰(zhàn)車。
輊(zhì)軒:車身前俯后仰。
佶(jí):整齊。
閑:馴服的樣子。
大原:即太原,地名,與今山西太原無關(guān)。
憲:榜樣。
祉(zhǐ):福。
御:進獻。
炰(páo):蒸煮。膾(kuài)鯉:切成細條的鯉魚。
侯:語助詞。
張仲:周宣王卿士。
賞析
此詩敘寫尹吉甫北伐玁狁的戰(zhàn)爭全程。全詩六章,前四章主要敘述這次戰(zhàn)爭的起因、時間,以及周軍在主帥指揮下所做的迅速勇猛的應(yīng)急反應(yīng)。詩一開首,作者就以追述的口吻,鋪寫在忙于農(nóng)事的六月里戰(zhàn)報傳來時,刀匡鞘、箭上弦、人喊馬嘶的緊急氣氛(“柄棲”、“孔熾”、“用急”)。二、三章作者轉(zhuǎn)向?qū)χ苘娪?xùn)練有素、應(yīng)變迅速的贊嘆。以“四驪”之“維則”、“修廣”、“其大有颙”的強健,以“我服既成”的及時,“有嚴有翼,共武之服”的嚴明及“以奏膚功”的雄心,從側(cè)面烘托匡主將的治軍有方。第四章作者以對比之法,先寫“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涇陽”的兇猛來勢;次寫車堅馬快、旌旗招展的周軍先頭部隊“元戎十乘,以先啟行”的軍威。一場惡戰(zhàn)即將開始,至此,緊張的氣氛達到了頂峰。第五章作者并沒有被時空邏輯的局限所束縛,凌空縱筆,接連使用了三個“既”字(“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描寫己方軍隊以無堅不克之凜然氣勢將來犯之?dāng)硴敉酥量拷吔绲奶。很自然地從?zhàn)果輝煌的喜悅之中流露匡對主帥的贊美和嘆服。從緊張的戰(zhàn)斗過渡到享受勝利的平和喜悅,文勢為之一變,如飛瀑落山,又如河過險灘,浩蕩而雄闊。最末一章,作者由對記憶的描繪轉(zhuǎn)向眼前共慶凱旋的歡宴。“來歸自鎬”是將記憶與眼前之事聯(lián)系起來,而“我行永久”說明作者也曾隨軍遠征,定國安邦,與有榮焉。然而自己的光榮之獲得,又與主帥的領(lǐng)導(dǎo)有關(guān),可謂自豪與贊揚俱在其中。
從審美的角度統(tǒng)觀全詩,這種以追憶開始,以現(xiàn)實作結(jié)的方法,使得原本平淡的描寫平添了幾分回味和余韻。同時,此詩在行文的節(jié)奏上,一、二、三章鋪墊蓄勢,第四章拔至高潮,第五章舒放通暢,第六章歸于寧靜祥和,也使詩歌產(chǎn)生了豐富變化的節(jié)奏感、靈動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記述和贊美周宣王時代尹吉甫北伐玁狁取得勝利的詩歌。尹吉甫,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今湖北房縣)人。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內(nèi)史。曾深入玁狁腹地,與獫狁正面作戰(zhàn),取得勝利,保證了周王室的安定,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3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古詩簡介
《把酒問月》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詠月抒懷詩。詩人以縱橫恣肆的筆觸,從多側(cè)面、多層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過海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嘆,展現(xiàn)了作者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
翻譯/譯文
從什么時候開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問一問。人想攀登明月難啊難,月亮卻老跟著人走。
月亮如飛天明鏡每天都照耀紅色宮殿,云霧散盡,月亮皎潔的青輝流滿天空與大地。
每天都看到月亮從海中升起,也看到她每天從云間山后消失。
春去秋來,月亮上的白兔總在那里搗藥,月宮里的嫦娥與誰作鄰居。
現(xiàn)在的人有誰見過古時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卻照耀過古人。
古人和現(xiàn)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樣,一波接一波的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月亮卻是沒有改變的。
其他的咱們不多想,就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時候,月亮的青輝總映照在金酒杯里。
注釋
題下作者自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丹闕,朱紅色的宮門。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云霧。
但見,只看到。寧知,怎知。沒,隱沒。
白兔搗藥,是古代的神話傳說,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嫦娥,傳說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藥,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xùn)》。
當(dāng)歌對酒時,在唱歌飲酒的時候。曹操《短歌行》:“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賞析/鑒賞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fēng)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原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一種風(fēng)流自賞之意溢于言表。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歸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其中將人與月反反復(fù)復(fù)加以對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塑造了一個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顯露著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雖然意緒多端,隨興揮灑,但潛氣內(nèi)轉(zhuǎn),脈絡(luò)貫通,極回環(huán)錯綜之致、渾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轉(zhuǎn)韻,平仄互換,抑揚頓挫,更覺一氣呵成,有宮商之聲,可謂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為創(chuàng)調(diào)”(王夫之《唐詩評選》)。
這是一首應(yīng)友人之請而作的詠月抒懷詩。全詩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悠悠萬古,長存不變的明月,是永恒時空里的奇跡,常常引起人類的無限遐思。前兩句以倒裝句式統(tǒng)攝全篇,以疑問句表達了詩人的這種困惑,極有氣勢。詩人停杯沉思,頗有幾分醉意,仰望蒼冥發(fā)問到:這亙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存在的呢?這一對宇宙本源的求索與困惑,實際上是對自身的生命價值的思索和探尋,“停杯”二字生動地表現(xiàn)出他的神往與迷惑糅雜的情態(tài)。三四句寫出了人類與明月的微妙關(guān)系。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中以求長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卻依然用萬里清輝普照塵世,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兩句寫出了明月既無情又有情、既親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蘊含著詩人向往而又無奈的復(fù)雜心境!梆ㄈ纭眱删錁O寫月色之美。濃重的云霧漸漸消散,月亮皎潔得有若懸掛在天際的明鏡,散射出清澄的光輝,照臨著朱紅色的宮門。詩人以“飛鏡”為譬,以“丹闕”、“綠煙”為襯,將皎潔的月光寫得嫵媚動人,光彩奪目!暗姟倍洌杳髟碌.夜出曉沒來慨嘆時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間從東海升起,拂曉隱沒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環(huán)不已,塵世間便在其反復(fù)出沒中推演至今。兩句中既表達了對明月蹤跡難測的驚異,也隱含著對人們不知珍惜美好時光的深沉嘆惋。
“嫦娥”兩句馳騁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發(fā)問,是詩人的第二次問月。白兔在月中年復(fù)一年地搗著藥杵,嫦娥在月宮里孤獨地生活著,到底誰來陪伴她呢?在對神物和仙女寂寞命運的同情中,流露出詩人自己的孤苦高潔的情懷!敖袢恕眱删,在回環(huán)唱嘆中抒發(fā)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慨嘆!敖袢瞬灰姽艜r月”,實際是在說“今人不見古時人”;“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意味著“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萬古如一,而人類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結(jié)尾四句收束上文,進一步表達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人們,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對著空中同一個永恒的明月,或許都曾有過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飲酒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長照杯中,使我能盡情享受當(dāng)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葦草,但卻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詩人有感于明月長存而人生短暫,人類無法改變這一自然規(guī)律,因此就更應(yīng)當(dāng)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在瞬間把握永恒。結(jié)句雖暗含及時行樂之意,但總的基調(diào)仍然是積極向上的,展現(xiàn)了詩人曠達自適的寬廣胸懷。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回環(huán)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fù)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fā)于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nèi),卒踐帝祚,成于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shù)十年,德洽百姓,攝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義十余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猶以為未可,其后乃放弒。秦起襄公,章于文、繆,獻、孝之后,稍以蠶食六國,百有余載,至始皇乃能并冠帶之倫。以德若彼,用力如此,蓋一統(tǒng)若斯之難也!秦既稱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諸侯也,于是無尺土之封,墮壞名城,銷鋒鏑,鋤豪杰,維萬世之安。然王跡之興,起于閭巷,合從討伐,軼于三代。鄉(xiāng)秦之禁,適足以資賢者為驅(qū)除難耳,故奮發(fā)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此乃傳之所謂大圣乎?豈非天哉?豈非天哉?非大圣孰能當(dāng)此受命而帝者乎?
注釋:
秦:指秦二世胡亥。楚:指西楚霸王項羽。表:是《史記》創(chuàng)立的一種體例,它用表格的形式來表述歷史人物和歷史事實。《史記》中的表一般為年表,因秦楚之際天下未定,變化很快,就采取按月記述,把當(dāng)時發(fā)生的大事列為月表。
太史公:司馬遷自稱。因司馬遷曾任漢太史令,所以自稱太史公。作難(nàn):作亂;造反。陳涉:名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人。他同吳廣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
虐戾(nüèlì):殘暴,兇狠。項氏:這里指項羽。項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縣西)人。秦二世時,陳涉首先發(fā)難。項羽和叔父項梁起義兵,大破秦軍,率領(lǐng)五國諸侯入關(guān)滅秦,分封王侯,自稱“西楚霸王”。
踐:登上,踏上。祚(zuò):通“阼”,帝位。
三嬗:三次更替。指陳涉、項氏、漢高祖、嬗(shàn),通“禪”。更替,變遷。生民以來:謂有人類以來,即有史以來。斯:這,這樣。亟(jí):急切,急速。也:用在句末,表示堅決的語氣。
洽:融洽,悅服。攝行:代理。
湯:即商湯王,名履,放逐夏桀,建立商朝。武:即周武王,姓姬,名發(fā),西伯姬昌之子。誅殺商紂(zhòu),建立周朝。契(xiè):帝嚳之子。虞舜之臣,封于商,賜姓子氏,為商朝的始祖。后稷:虞舜時農(nóng)官名。棄掌管其事,因亦稱棄為后稷,為周朝的始祖。孟津,地名,在今河南省孟縣南,又名河陽渡。周武王伐紂,曾在這里會集八百諸侯!稌の涑伞罚骸凹任煳,師逾孟津。”放弒(shì):指商湯王放逐夏桀,周武王誅殺商紂,《孟子·梁惠王下》:“湯放桀,武王伐紂!
襄公:秦襄公,周平王東遷時始列為諸侯。章:顯著,顯赫。文、繆(mù):秦文公、繆公,春秋時候秦國兩個國君?,一作“穆”。獻、孝:秦獻公、孝公,戰(zhàn)國時期秦國兩個國君。蠶食:像蠶吃桑葉般慢慢地吞并。并:兼并。冠帶之倫:高冠大帶之輩,指六國諸侯。一說,比喻習(xí)于禮教的人民,別于夷狄而言。
彼:指虞、夏、商、周。此:指秦。
兵革不休以有諸侯:這是一個表示前果后因的句子,意即“所以兵革不休是因為有諸侯的緣故”。以,因。墮(huī):毀壞。銷:溶化;鋒:刀刃。鏑(dí):箭頭。維:同“惟”。度量,計算。
閭巷:里巷。合從(zòng):即“合縱”,謂聯(lián)合各路軍隊。軼(yì):勝過。三代:謂夏、商、周三代。
鄉(xiāng):通“向”。從前。適足以資賢者為驅(qū)除難耳:“為”后省賓語“之”(代賢者)。難,謂困難。耳,而已,罷了。無土不王:這里用的是一句古語。
“此乃……乎?”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這是……吧?”疑問句。傳(zhuàn):謂書籍記載。
“豈非……哉?”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難道不是……嗎?”反詰句。用否定表示肯定。
“非……孰能……者乎?”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不是……誰能……的呢?”反詰句。
翻譯:
太史公研讀關(guān)于秦楚之際的記載,說:最早發(fā)難的是陳涉,殘酷暴戾地滅掉秦朝的是項羽,撥亂反正、誅除兇暴、平定天下、終于登上帝位、取得成功的是漢家。五年之間,號令變更了三次,自從有人類以來,帝王受天命的變更,還不曾有這樣急促的。
當(dāng)初虞舜、夏禹興起的時候,他們積累善行和功勞的時間長達幾十年,百姓都受到他們恩德的潤澤,他們代行君主的政事,還要受到上天的考驗,然后才即位。商湯、周武稱王是由契、后稷開始講求仁政,實行德義,經(jīng)歷了十幾代,到周武王時,竟然沒有約定就有八百諸侯到孟津相會,他們還認為時機不到。從那時以后,才放逐了夏桀,殺了殷紂王。秦國自襄公時興起,在文公、穆公時顯示出強大的力量,到獻公、孝公之后,逐步侵占六國的土地。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以后,到了始皇帝才兼并了六國諸侯。實行德治像虞、夏、湯、武那樣,使用武力像秦國這樣,才能成功,統(tǒng)一天下是如此艱難!
秦稱帝之后,憂慮過去的戰(zhàn)爭所以不斷,是由于有諸侯的緣故,因此,對功臣、宗室連一尺土地都沒有分封,而且毀壞有名的城池,銷毀刀箭,鏟除各地的豪強勢力,打算保持萬世帝業(yè)的安定。然而帝王的功業(yè),興起于民間,天下英雄豪杰互相聯(lián)合,討伐暴秦,氣勢超過了三代。從前秦國的那些禁令,恰好用來資助賢能的人排除創(chuàng)業(yè)的患難而已。因此,發(fā)奮有為而成為天下的英雄,怎么能說沒有封地便不能成為帝王呢?這就是上天把帝位傳給所說的大圣吧!這難道不是天意嗎?這難道不是天意嗎?如果不是大圣,誰能在這亂世承受天命建立帝業(yè)呢!
賞析:
《秦楚之際月表》,是司馬遷《史記》中的一表。“表”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創(chuàng)立的一種史書體例,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現(xiàn)某一時期的史事、人物的。秦楚之際是指秦二世在位時期和項羽統(tǒng)治時期。時間雖短,但事件變化多端,所以按月來記述,稱為“月表”。本文是司馬遷在《秦楚之際月表》前面所寫的序言。這篇序言概括了秦楚之際政治形勢的特點:即陳涉發(fā)難、項羽滅秦、劉邦稱帝,而這些又都是在短促的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文章回顧了歷史上一些帝王統(tǒng)一天下的艱難歷程,分析了秦楚之際“號令三嬗”,而漢高祖終于稱帝的原因,結(jié)論有獨到之處。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1/1掛冰盤。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譯文
月亮掛在中天夜色多么寒涼,月光如此皎潔月輪分外團圓。
詩人們月下吟常常雅興勃發(fā),漂泊的游子惹恨牽愁卻不忍把她遙觀。
月輪!你是翡翠樓邊懸掛著的玉鏡,月輪!你是珍珠簾外高掛著的冰盤。
這美好的夜晚何必要點起蠟燭,輝煌的光彩映照著這畫棟雕欄。
注釋
寒:寒冷。
團團:團圓。
懸:懸掛著。
良宵:美好的夜晚。
晴彩:輝煌的光彩。
賞析:
這是香菱所寫的第一首詠月詩。
作為學(xué)步的開頭,此詩在技巧上顯然是非常稚拙的。如借用寶釵的話來說,那就是:“這個不好,不是這個做法”。林黛玉則講得更為具體和明白:“意思卻有,只有措詞不雅。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
所謂“意思卻有”,大概是指此詩詠月而不離題,還能運用形象語言及比喻等技法來描繪月輪的形象。但其缺點也正在于“措詞不雅”和構(gòu)思被縛等方面。
詩的首聯(lián)寫了寒秋之夜天宇上一輪皎潔的明月,用吳剛月中伐桂這一古老的傳說,來暗點眼下這桂子飄香的晚秋時節(jié)。但除了這里有一點意蘊外,其它的如以“皎皎”寫月色,“團團”摹月形,均為俗套。詩的頜聯(lián)顯得形象單薄,支離破碎,說詩人們往往借月來助長詩興,山野的過客不忍對她而平添愁恨,意思顯豁,別無余韻。且“常思玩”三字選語太硬,太俗太露。詩的頸聯(lián),本應(yīng)是另轉(zhuǎn)新意,但此處仍原地踏步,僅僅堆砌一些華艷的詞藻來裝點門面。什么“翡翠樓邊”、“珍珠簾外”之類,對偶固然精切,仍不免有肥辭瘠義之嫌。至于“玉鏡”、“冰盤”之喻,也已變成詩中多余之贅疣。而詩的結(jié)聯(lián)還是歸結(jié)為月光的明澈,這樣的收尾既得無力且又無韻致。由此可見,作為剛剛學(xué)詩的香菱,即使為一首好詩而整日苦思冥想,“越發(fā)弄成呆子一般”,但畢竟初次嘗試,還是免不了要有失敗的教訓(xùn)。作者故意把這首詩弄得如此蹩腳,使之符合人物的學(xué)識和身份,這別出心裁的安排,實在是多么不容易!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6
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譯文
中秋節(jié)這天天空澄碧、萬里無云,人們仰望著那剛剛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見它銀輝四射,撒向天涯海角,從來不私照過一家半舍。
注釋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節(jié)。
蟾盤:指月亮。(蟾輪、冰輪、冰魄等都是古人對月亮的美稱)。
天頭天盡: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再大也有邊緣,所以古人覺得天和地都是有盡頭的。
賞析
這首詩寫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當(dāng)時晴空萬里、皓月當(dāng)空的影響,詩的前兩句也只是描寫了中秋時的景色和人們爭相賞月,平淡無奇,但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從月色皎皎轉(zhuǎn)到了月色無私上,一人家很明顯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對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對帝王家和窮人都是一樣的,體現(xiàn)了詩人天下大同、萬物平等的博愛思想。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7
子夜歌·三更月 宋朝 賀鑄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子夜歌·三更月》譯文
深夜的月光照著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懷有說不盡的凄然就像是杜鵲啼血。遠去的游子為什么沒有了音信,當(dāng)時在柔桑夾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聲和你道別。只有那隴頭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發(fā)出潺潺的聲響像是在替我哭泣。
《子夜歌·三更月》注釋
子夜歌:即《憶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樂府詩集》列入清商曲吳聲歌曲類。其聲哀苦。該詞情緒與之相類,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襲用其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當(dāng)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蕭子顯《燕歌行》:“洛陽梨花落如雪!
杜鵑啼血:傳說杜鵑日夜悲號于深林中,口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見《爾雅·翼·釋鳥》)。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王孫別后,音信斷絕,令人想起春日桑葉初生時分的陌上離別。何許,何處!冻o·招隱士》云:“王孫游兮不歸!崩畎住稇浨囟稹ず嵚曆省罚骸跋剃柟诺酪魤m絕!比嵘#凵!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春日載陽,……爰求柔桑!
隴頭流水,替人嗚咽:隴頭,即隴山,在今陜、甘交界處!缎潦先赜洝份d,時有俗歌曰:“隴頭流水,其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标P(guān)中人上隴者,還望故鄉(xiāng),悲思而歌,則有絕死者。此處借之抒發(fā)離別之痛。
《子夜歌·三更月》賞析
這首《子夜歌》個不婦的子夜的悲歌。上闋緊扣題目描寫子夜深寫的寂寞凄涼,下闋抒發(fā)不婦的愁苦之情。詞雖個寫的傳統(tǒng)題材,但寫景與寫人的結(jié)合,刻畫人物的矛盾心理,卻獨具特色。
開頭即直寫三更之月,對應(yīng)詞題。然三更,午夜也,正個人們熟睡之時,三更之月,古時只有為某種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見到。這兩句形象地刻畫留下了一幅靜逸美景:皎潔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開著的如銀似雪的梨花上,輝映出了一片銀白的世界,這種銀白的世界,對于一個深夜未眠的人看來,給予的刺激真?zhèn)太強烈了。故下三句,不啻個自然而然脫口而出:“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因為午夜總給人一種凄涼的感受,而如白似雪的梨花,又總會喚起人們一種悲哀痛苦的情緒,更不用說個在長久不寐的不婦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輝映下如雪似銀的梨花,所給予人的悲凄之感,簡直會使主人公哀哀欲絕,痛斷愁腸。此詞由所見月下梨花在生的悲哀之情,聯(lián)想到死后魂化杜鵑尚凄聲不斷的杜鵑鳥,由其啼血悲鳴,染血杜鵑之花,聯(lián)想到其聲“不如歸去”,點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來個一個寫中少婦,切盼情郎歸來。她個那樣真摯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潔月光、如雪梨花而悲傷欲絕。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如果說上片中女主人公對情人的不念及由此而在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個借助于十分委婉隱曲的手法,以寫景的方式暗示的話,下片中女主人公的不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剖析的手法。按王孫,深寫少婦所不念之人也。他音訊斷絕,無處尋覓,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蓱z的少婦,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別時情景,幕幕躍入眼簾:分別之時,也個一個春天,柔嫩的桑葉剛剛吐出,枝葉稀疏掩映著的田間小路上,一對難舍難分的情人,強忍著悲痛,吞聲而別!昂卧S”狀寫寫中少婦對情人那種深刻而長久的憶念之情!巴搪暋眱烧,更將一對情人分離之時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對方更大悲痛的那種互相體貼顧惜神情的描摹得頗為真切動人。
“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田隴邊的流水,似乎也為他們別時痛苦所感動,不斷地發(fā)出哀鳴之聲,好像也在為他們抽泣。作者巧妙地運用融情入景之法,使無情之物帶上了一種有情的心理活動,對離別之情進一步渲染,結(jié)構(gòu)上與上片結(jié)句相呼應(yīng),情調(diào)上則進一步加深全詞的感傷哀怨氣氛。
這首詞前片重在寫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寫情,化情入景。結(jié)構(gòu)上景、情、景依次為用,顯得頗渾融完整。又句短韻密,韻腳以短促有力的入聲者為主,聲迫氣促,易于表現(xiàn)一種深濃強烈之情,與全詞所抒發(fā)的極度悲愴之情十分相合,不失為一篇聲情搖曳的上乘之作。
李笠翁謂:“作詞之料,不過情號二者,非對眼前寫景,即據(jù)心上說情,說得情出,寫得景明,即個好詞!保ā陡Q詞管見》)此闋者句雖少,音節(jié)雖短,卻能情景相生,風(fēng)神宛然,個一首韻味深長的好詞。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當(dāng)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fù)能酒,我今百杯復(fù)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yīng)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譯文
月亮在李白之前就有,但只有李白的詩歌寫月亮寫的最好。
如今李白已經(jīng)離開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已經(jīng)又有了多少圓缺?
今天的人仍在吟頌李白的詩,明月也還像李白生前的那時。
我學(xué)著李白對著明月飲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
李太白既能作詩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詩千首。
我雖然羞愧沒有李白的才華,但料想明月應(yīng)該不會嫌我陋丑。
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過長安眠。
住在蘇州城外一間茅屋里,無數(shù)桃花盛開月光撒滿天。
注釋
把酒:端著酒杯。
說:指描寫月亮。
仙去:對人死的委婉說法。
李白詩:指李白的《把酒問月》一詩。
安:怎么。
料應(yīng):即應(yīng)該料想到……。
天子船:指杜甫《飲中八仙歌》中詠李白的詩句:“天子呼來不上船”句。
長安眠:指杜甫《飲中八仙歌》中詠李白的詩句:“長安街上酒家眠”句。
姑蘇:蘇州的別稱。
賞析:
此詩語言通俗易懂,主要表達詩人對李白的敬仰之情,也表現(xiàn)了詩人豪放的性格。
此詩多以俗語入詩,大有民歌之特征。因為受小說、戲劇這些大眾文學(xué)的影響,明代詩詞中陋、俚、俗比比皆是,本不足為奇。但此詩因多用俚俗語,甚至遭到清代詩詞評論家們的譏諷,云“俗不可耐”。其實,以唐伯虎的才情性格,應(yīng)不亞于唐宋詩詞人物。他在俚語中體現(xiàn)的是“自我”,注重的是精神追求,而不是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首先,他肯定了自己的“無才”和“丑”,然而馬上轉(zhuǎn)筆鋒于“月”這個靜謐之物,超凡脫俗瑩然而出,更反襯出才子情懷。所以,“不登天子船”“不上長安眠”(長安表示仕途)這是非常灑脫的,最后兩句拉近了“天上人間”的距離。整部作品任意揮灑、不失天然之趣。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9
古風(fēng)(天津三月時)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
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
前水復(fù)后水,古今相續(xù)流。
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游。
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
月落西上陽,余輝半城樓。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馬如飛龍,黃金絡(luò)馬頭。
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
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羞。
香風(fēng)引趙舞,清管隨齊謳。
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
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黃犬空嘆息,綠珠成釁仇。
何如鴟夷子,散發(fā)弄扁舟?
注釋
、盘旖颍簶蛎。在洛陽洛水之上。
、坪I簳陨。
、恰爸]帝”句:言公侯羅列成行,去朝謁皇帝。
、壬详枺禾茤|都洛陽宮名。
、苫手荩旱鄱。此處指唐東都洛陽。
、时僖祝后@退。語出《史記·項羽本紀》。
、恕爸練狻本洌褐鞠蚝蜌饬砍淙斓,高如嵩山。
、獭傲卸Α本洌杭寸婙Q鼎食!傲小、“錯”同義,都是擺設(shè)的意思。珍饈,,珍貴的食品。
、汀肮Τ伞本洌褐^功成身不退,可遭殺身之禍!独献印罚汗Τ擅焐硗,天之道也。愆尤,過失。
、巍包S犬”句:《史記·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定罪)斯五刑(五種刑罰),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稀熬G珠”句:謂美人變仇人!稌x書·石崇傳》: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時在別館,方登涼臺,臨清流,婦人侍側(cè)。使者以告,崇盡出其婢妾數(shù)十人以示之,曰:“在所擇!笔拐咴唬骸熬畈┕磐ń,察遠照邇,愿加三思!笔拐叱龆址,崇竟不許。秀怒,乃勸趙王倫誅崇。崇正宴于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本G珠泣曰:“當(dāng)效死于官前!币蜃酝队跇窍露。崇母兄妻子,無少長皆被害。釁仇,積嫌引起的仇恨。
、小昂稳纭倍洌褐阜扼。范蠡佐越王勾踐滅吳后,乃乘扁舟,改變姓名游齊國,自謂鴟夷子皮,義若盛酒之鴟夷,多所容受,與時弛張。
譯文
洛陽的天津橋頭,桃花李花掩映千家萬戶。
花蕊早上還是窈窕多姿,黃昏就枯萎墜入流水東去了。
波浪前后相追逐,古往今來不停流,宛如時光去不留。
天津橋上的游客,年年面孔都不同,新人舊人一撥又一撥。
每當(dāng)雞鳴時候,曙光初亮,公侯們羅列拜謁皇上。
黃昏月落上陽宮的時候,霞光照亮了洛陽半邊城樓。
下朝了,王公們身穿絢麗奪目的衣服,車水馬龍,黃金做的絡(luò)頭金光閃耀,飛揚跋扈,行人紛紛回避。
王公們回家后,山珍海味,鼎斟斛酌,高朋滿坐。
趙國舞女舞動香風(fēng),齊國歌姬聲和清笛入九霄,庭內(nèi)有七十二對鴛鴦,成雙成對在幽暗處調(diào)戲。
他們?nèi)找贡鼱T歡宴,及時行樂,以為可以永遠如此!
功成名就而身不退,自古以來沒有幾個有好的結(jié)局。
看看李斯臨終前的嘆息:不如早牽黃犬去打獵;看看石崇因為愛妾綠珠而導(dǎo)致滿門抄斬,前車之鑒!
何如范螽無拘無束,攜西子江湖泛舟。
賞析:
李白《古風(fēng)》組詩共五十九首,這是其中的第十八首。詩分三段!皹蛏嫌巍币陨习司錇榈谝欢巍_@是一段比興文字。言花開花落,流水相續(xù),人事代謝,永無休止。以此烘托人生如夢,富貴如云,功成身退的思想觀點!半u鳴”——“千秋”為第二段。寫公侯行樂。這一段又可分為三層意思。“雞鳴”四句言公侯上朝之早,明其忙碌,用“雞鳴”、“月落”表現(xiàn)!耙鹿凇绷溲怨钌⒊瘯r的耀武揚威。用“衣冠”、“鞍馬”、“行人”來表現(xiàn)。用“志氣橫嵩丘”概括!叭腴T”——“千秋”一層寫公侯的奢侈生活!案咛谩毖跃由,鐘鼎珍饈言宴飲,“趙舞”、“齊謳”言歌舞,鴛鴦雙雙言池館!靶袠贰倍錇榭偫!肮Τ伞币韵乱欢伪磉_全詩主旨!肮Τ缮聿煌,自古多愆尤”是全詩之綱。李斯、石崇事證明,功成不退,家身不保;范蠡事證明,功成身退,可以保家全身!包S犬”句照應(yīng)“志氣橫嵩丘”,“綠珠”句照應(yīng)“趙舞”、“齊謳”,“鴟夷”照應(yīng)功成身退。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豣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nóng)夫,我稼既同,上入執(zhí)宮功。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十一月北風(fēng)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
沒有好衣沒粗衣,怎么度過這年底?
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
帶著妻兒一同去,把飯送到南邊地,田官趕來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春天陽光暖融融,黃鸝婉轉(zhuǎn)唱著歌。
姑娘提著深竹筐,一路沿著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葉,春來日子漸漸長。
人來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傷悲,要隨貴人嫁他鄉(xiāng)。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蘆葦割。
三月修剪桑樹枝,取來鋒利的斧頭。
砍掉高高長枝條,攀著細枝摘嫩桑。
七月伯勞聲聲叫,八月開始把麻織。
染絲有黑又有黃,我的紅色更鮮亮,獻給貴人做衣裳。
四月遠志結(jié)了籽,五月知了陣陣叫。
八月田間收獲忙,十月樹上葉子落。
十一月上山獵貉,獵取狐貍皮毛好,送給貴人做皮襖。
十二月獵人會合,繼續(xù)操練打獵功。
打到小豬歸自己,獵到大豬獻王公。
五月蚱蜢彈腿叫,六月紡織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來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進門口,十月鉆進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門縫。
嘆我妻兒好可憐,歲末將過新年到,遷入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開始打紅棗,十月下田收稻谷。
釀成春酒美又香,為了主人求長壽。
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來摘葫蘆。
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養(yǎng)活農(nóng)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場,十月莊稼收進倉。
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麥全入倉。
嘆我農(nóng)夫真辛苦,莊稼剛好收拾完,又為官家筑宮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趕著搓繩索。
趕緊上房修好屋,開春還得種百谷。
十二月鑿冰沖沖,正月搬進冰窖中。
二月開初祭祖先,獻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來始降霜,十月清掃打谷場。
兩槽美酒敬賓客,宰殺羊羔大家嘗。
登上主人的廟堂,舉杯共同敬主人,齊聲高呼壽無疆。
注釋
。1)流:落下;穑盒敲,又稱大火。
。2)授衣:叫婦女縫制冬衣。
。3)一之日:周歷一月,夏歷十一月。以下類推。觱(bì)發(fā)(bo,陰平):風(fēng)寒也。
。4)栗烈:氣寒也。
。5)褐(hè):粗布衣服。
。6)卒歲:終歲,年底.
。7)于:為,修理。耜(sì):古代的一種農(nóng)具。
。8)舉趾:抬足,這里指下地種田。
。9)馌(yè):往田里送飯。南畝;南邊的田地。
。10)田畯(jùn):農(nóng)官,農(nóng)夫。喜:歡喜。
。11)載陽;天氣開始暖和。
。12)倉庚:又名鸧鹒,黃鸝鳥。
。13)懿筐:深筐。懿,深貌。
。14)遵:沿著。微行:小路。
。15)蘩:白蒿。祁祁:人多的樣子。
。16)公子:諸侯的女兒。歸:出嫁。
。17)萑(huán)葦:蘆葦。
。18)蠶月:養(yǎng)蠶的月份,即夏歷三月。條:修剪。
。19)斧斨(qiāng):裝柄處圓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20)遠揚:向上長的長枝條.
。21)猗(yī):取葉存條曰猗。女桑:小桑。
。22)鵙(jú):伯勞鳥,叫聲響亮。
。23)績:織麻布。
。24)朱:紅色?钻枺汉荃r艷。
。25)秀葽(yāo):秀是草木結(jié)籽,葽是草名。
。26)蜩(tiao,陽平):方言,蟬,知了。
。27)隕:落下。萚(tuò):枝葉脫落。
。28)同:會合。
。29)纘:繼續(xù)。武功:指打獵。
。30)豵(zōng):一歲的野豬。文中泛指小的野獸。
。31)豣(jian陰平):三歲的野豬。文中泛指大的野獸。
。32)斯螽(zhōng):蚱蜢。動股:蚱蜢鳴叫時要彈動腿。
。33)莎雞:紡織娘(蟲名)。
。34)穹窒:堵塞鼠洞。
。35)向:朝北的窗戶。謹:用泥涂抹。
。36)改歲:除歲。
。37)郁:郁李。薁(yù):野葡萄。
。38)亨:烹?夯。菽:豆。
。39)剝(pū):敲擊。介:求取。眉壽:長壽。
。40)壺:同“瓠”,葫蘆。
。41)叔:抬起。苴(jū):秋麻籽,可吃。
。42)荼(tú):苦菜。薪:砍柴。樗(chū):臭椿樹。
。43)重:晚熟作物。穋(lù):早熟作物。
。44)上:同“尚”。宮功;修建宮室。
(45)于茅:割取茅草。
。46)索綯(táo):搓繩子。
。47)亟:急忙。乘屋:爬上房頂去修理。
。48)沖沖:用力敲冰的聲音。
。49)凌陰:冰室。
。50)蚤:早,一種祭祖儀式。
(51)肅霜:降霜。
。52)滌場:打掃場院。
。53)朋酒:兩壺酒。饗(xiǎng):用酒食招待客人。
。54)躋(jī);登上。公堂:廟堂。
。55)稱:舉起。兕。╯ì gōng):古時的酒器。
賞析:
《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是《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最長的一首詩!睹娦颉氛J為它的主題是“陳后稷、先公風(fēng)化之所由,致王業(yè)之艱難”;陳奐《詩毛氏傳疏》則認為是“周公遭管蔡之變而作”,兩者時間相距甚遠,似不可憑信!稘h書·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fēng),好稼穡,務(wù)本業(yè),故豳詩言農(nóng)桑衣食之本甚備!睋(jù)此,此篇當(dāng)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劉處豳時期。
豳地在今陜西旬邑、彬縣一帶,公劉時代周之先民還是一個農(nóng)業(yè)部落。《七月》反映了這個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它的作者當(dāng)是部落中的成員,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極準,從各個側(cè)面展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風(fēng)俗畫,正如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所說:“鳥語蟲鳴,革榮木實,似《月令》;婦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風(fēng)俗書》;流火寒風(fēng),似《五行志》;養(yǎng)老慈幼,躋堂稱觥,似庠序禮;田官染職,狩獵藏冰,祭獻執(zhí)宮,似國家典制書。其中又有似采桑圖、田家樂圖、食譜、谷譜、酒經(jīng):一詩之中,無不具備,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績、縫衣、狩獵、建房、釀酒、勞役、宴饗,無所不寫,“無體不備,有美必臻,晉唐后陶、謝、王、孟、韋、柳田家諸詩,從未臻此境界”(引同上)。這一評價,基本上符合詩中實際。
詩從七月寫起,按農(nóng)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敘的手法,逐月展開各個畫面。必須注意的是詩中使用的是周歷。周歷以夏歷(今之農(nóng)歷,一稱陰歷)的十一月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與夏歷相同!耙恢铡薄ⅰ岸铡、“三之日”、“四之日”,即夏歷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靶Q月”,即夏歷的三月。皮錫瑞《經(jīng)學(xué)通論》云:“此詩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實!贝髡稹睹嵲娍甲C》亦指出:周時雖改為周正(以農(nóng)歷十一月為正月歲首),但民間農(nóng)事仍沿用夏歷。這些說法,都是讀者理解此詩時序的重要依據(jù)。
首章以鳥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勞動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讀者帶進那個凄苦艱辛的歲月。同時它也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調(diào),提示了總綱。朱熹《詩集傳》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終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終后段之意!痹诮Y(jié)構(gòu)上如此安排,確是相當(dāng)嚴謹。所謂“衣之始”、“食之始”,實際上指農(nóng)業(yè)社會中耕與織兩大主要事項。這兩項是貫穿全篇的主線。首章是說九月里婦女“桑麻之事已畢,始可為衣”。十一月以后便進入朔風(fēng)凜冽的冬天,農(nóng)夫們連粗布衣衫也沒有一件,怎么能度過年關(guān),故而發(fā)出“何以卒歲”的哀嘆?墒谴禾煲坏,他們又整理農(nóng)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則到田頭送飯,田官見他們勞動很賣力,不由得面露喜色。民間詩人以粗線條勾勒了一個框架,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整體風(fēng)貌已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以后各章便從各個側(cè)面、各個局部進行較為細致的刻畫。
詩的二、三章情調(diào)逐漸昂揚,色調(diào)逐漸鮮明。明媚的春光照著田野,鶯聲嚦嚦。背著筐兒的婦女,結(jié)伴兒沿著田間小路去采桑。她們的勞動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懷有隱憂:“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輕輕的一筆點到了當(dāng)時社會的階級關(guān)系,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開!肮印,論者多謂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農(nóng)奴,他的兒子們對農(nóng)家美貌女子也享有與其“同歸”的特權(quán)。這里似乎讓讀者看到漢樂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雖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規(guī)律往往也會出現(xiàn)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們的美貌使她們擔(dān)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們的靈巧和智慧,也使她們擔(dān)心勞動果實為他人所占有:“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彼齻兛棾鑫孱伭慕z綢,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這又使讀者想起了宋人張俞的《蠶婦》詩:“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四、五兩章雖從“衣之始”一條線發(fā)展而來,但亦有發(fā)展變化!靶闵@”、“鳴蜩”,帶有起興之意,下文重點寫狩獵。他們打下的狐貍,要“為公子裘”;他們打下的大豬,要貢獻給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這里再一次描寫了當(dāng)時的階級關(guān)系。五章著重寫昆蟲以反映季節(jié)的變化,由蟋蟀依人寫到寒之將至,筆墨工細,繪影繪聲,饒有詩意!对娂瘋鳌吩疲骸八贵、莎雞、蟋蟀,一物隨時變化而異其名。動股,始躍而以股鳴也。振羽,能飛而以翅鳴也。”詠物之作,如此細膩,令人驚嘆!榜分涎蟆币韵滤木,寫農(nóng)家打掃室內(nèi),準備過冬,在結(jié)構(gòu)上“亦以終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條線而來,好像一組連續(xù)的電影鏡頭,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樸素而安詳?shù)纳睿毫、七月里他們“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七、八月里,他們打棗子,割葫蘆。十月里收下稻谷,釀制春酒,給老人祝壽。可是糧食剛剛進倉,又得給老爺們營造公房,與上面所寫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爛簡陋適成鮮明對比!爸䦂銎浴、“納禾稼”,寫一年農(nóng)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詩集傳》引呂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終始農(nóng)事,以極憂勤艱難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詩人用較愉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這個村落宴飲稱觴的盛況。一般論者以為農(nóng)夫既這么辛苦,上頭又有田官監(jiān)督、公子剝削,到了年終,不可能有條件有資格“躋彼公堂,稱彼兕觥”。其實社會是復(fù)雜的,即使在封建社會的中期,農(nóng)民年終時也相互邀飲,如宋代秦觀《田居四首》所寫:“田家重農(nóng)隙,翁嫗相邀迓。班坐釃酒醪,一行三四謝!标懹巍队紊轿鞔濉吩娨舱f:“莫笑田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七月》所寫上古社會的西周村落生活,農(nóng)閑之時,舉酒慶賀,也是情理中事。
中國古代詩歌一向以抒情詩為主,敘事詩較少。這首詩卻以敘事為主,在敘事中寫景抒情,形象鮮明,詩意濃郁。通過詩中人物娓娓動聽的敘述,又真實地展示了當(dāng)時的勞動場面、生活圖景和各種人物的面貌,以及農(nóng)夫與公家的相互關(guān)系,構(gòu)成了西周早期社會一幅男耕女織的風(fēng)俗畫!对娊(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三種,這首詩正是采用賦體,“敷陳其事”、“隨物賦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實。讀者仔細吟誦其中任何一章,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陜西旬邑縣、邠縣一帶)的奴隸所做的詩歌?赡苁且蛟婇L,年代久遠,有某些錯簡的地方,但基本次序還是清楚的。
全詩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節(jié)的先后,逐年逐月地來寫男女奴隸們的勞動和生活的。這首詩按時序敘事,很象是一首農(nóng)歷詩,類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調(diào)或十二月歌。但由于它所敘述的內(nèi)容反映了當(dāng)時奴隸們一年到頭的繁重勞動和無衣無食的悲慘境遇,所以應(yīng)把它看作是反剝削反壓迫的詩篇。
第一章總括全詩,從歲寒寫到春耕開始。七月火星向下降行,八月將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們?nèi)プ,以備御冬。十一月天氣寒冷了,北風(fēng)刮在物體上,發(fā)出觱發(fā)的聲響。十二月寒風(fēng)“栗烈”,是一年最冷的時刻。而我們這些奴隸沒有御寒的衣服,真不知如何過冬。好不容易熬到寒冬過去了,正月里我們開始修理農(nóng)具。二月里舉足下田,開始耕種。壯夫們在田里干著重活,女人和小孩們則承擔(dān)著送飯的任務(wù)。看著我們這樣賣力的勞動,那些奴隸主派來的農(nóng)官感到很高興。
第二章,寫婦女們的采桑勞動。春天來了,開始暖和了,黃鶯兒歡快地歌唱著。婦女們挎著深筐子,沿著桑間的小路,去采摘飼蠶用的嫩桑葉。春天晝長,婦女們辛勤地工作了很久,碩果累累,采了很多的桑葉?墒牵瑡D女們突然悲傷起來了,因為她們看見貴族公子正朝這邊走來,害怕被擄去而遭凌辱。末句反映了當(dāng)時貴族蠻橫的真實情況。
第三章,寫婦女們的蠶桑紡織之事,并指出這是為貴族階級做衣裳用的。蠶月即三月,三月開始修剪桑枝,拿起斧子,砍去那些遠揚的枝條,然后攀枝再采摘些柔嫩的桑葉。七月伯勞鳥咕咕地叫著,仿佛在告訴人們后半年開始了,于是,八月里婦女們就動手紡織了。紡織品染著不同的顏色,有黑紅色的,有黃色的,而最鮮亮的是朱紅色的?上н@些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貴族公子作衣裳用的。
第四章,寫農(nóng)事既畢,奴隸們還是為統(tǒng)治者獵取野獸。四月里遠志結(jié)子了,五月里蟬兒鳴唱著。八月里作物開始收成,十月樹木紛紛落葉。十一月開始出外射獵,以取狐貉皮來給公子做冬衣。十二月聲勢更浩大,集合起眾人繼續(xù)田獵。射得的獵物,小獸歸奴隸們所有,大獸得獻給統(tǒng)治者。
第五章,寫一年將盡,奴隸們?yōu)樽约菏帐拔葑訙蕚溥^冬。五月里蝗蟲動股起飛,六月里紡織娘鼓翅發(fā)聲。蟋蟀由野入檐,由檐入戶,由戶入床下,鳴聲愈來愈近,而天也愈來愈冷了。這時把屋里所有的空隙都堵好,然后用煙熏老鼠,把它趕出屋里;再把朝北的窗子堵上,把門縫用泥涂上,以防寒冷的北風(fēng)。感嘆我們和老婆孩子,往往農(nóng)忙時就露宿在場上,到了冬日,天寒事畢,才正式回到房屋里來。
第六章,寫奴隸們除農(nóng)業(yè)外,還得從事各種副業(yè)勞動,以供統(tǒng)治者享用。同時,七月里還得采摘瓜類,八月里收取葫蘆,九月里拾取芝麻,把這些都交給統(tǒng)治者。農(nóng)奴們不夠吃,只得用柴火煮些苦菜來養(yǎng)活自己。
第七章,寫奴隸們農(nóng)事完畢,還要為統(tǒng)治者修蓋房屋。九月里修好打糧場,十月里納糧入倉庫。不論是先熟的作物,還是后熟的作物,是谷類,還是麻類,都得聚集起來送進貴族的倉庫。收完莊稼之后,就去為貴族們修理住宅。白天去割茅草,晚上用此來搓繩子。等到替貴族們把住宅修好了,奴隸們又快到了春播的時候了。
第八章,寫一年辛苦之后,還要大辦酒宴,為統(tǒng)治者慶賀祝壽。十二月去鑿冰,正月里藏入冰窖,以供來年夏天統(tǒng)治者消暑之用。等到農(nóng)事已畢,打谷場已清掃干凈,就大殺羔羊,大辦酒宴,還得舉著酒杯,登上公堂,高呼統(tǒng)治者萬壽無疆。
《七月》這首長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隸社會階級壓迫的圖畫。男女奴隸們一年到頭無休止的勞動,結(jié)果都被貴族們剝奪得一干二凈。讀著這悲歌式的詩篇,我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位被壓迫的老年奴隸,面對面地向人們敘說著自己的生活境況,傾訴著血淚斑斑的歷史。他對于自家和鄰居們年復(fù)一年繁重勞動,苦難生活,傾訴得那么周全,那么悲切,雖然不敢流露出強烈的憤懣感情,但在傾訴中不時地夾雜著怨嘆和悲哀,用活生生的事實來揭露奴隸主的罪惡和殘酷。這些奴隸們雖然暫時懾于奴隸主的淫威,精神呈現(xiàn)出麻木狀態(tài),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怒吼起來,把積壓在胸中的憤懣象火山似的噴泄出來。
此詩語言樸實無華,完全是用鋪敘的手法寫成的。
全篇圍繞著一個“苦”字,按照季節(jié)的先后,從年初寫到年終,從種田養(yǎng)蠶寫到打獵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層次的工作面和高強度的勞動。語詞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著一部沉重的歷史。但值得我們熟加體味的是,這首詩的哀哀訴苦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一定的清醒的階級意識!芭膫,殆及公子同歸,”“我朱孔陽,為公子裳,”“取彼狐貍,為公子裘!薄矮I豣于公”,“上入執(zhí)宮功”等,都表現(xiàn)了奴隸們對貴族不勞而食、蠻橫霸道的疑惑和暗恨。在表現(xiàn)階級壓迫時,詩篇還采用了對比的描寫來昭示,比如:奴隸們在辛勤勞動,而“田畯至喜”,苦與樂的對比;奴隸們無衣無褐,卻在為“公子裳”,“為公子裘”,冷與暖的對比;“言私其豵,獻豣于公,”少與多的對比等,這種描寫,是在有意識地揭示階級壓迫的不平等。另外,詩篇善于抓住各種物候的特征,來表現(xiàn)節(jié)令的演變,使全詩充滿了自然風(fēng)光和強烈的鄉(xiāng)土氣秘。特別是第五章:“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用昆蟲的鳴叫和蟋蟀的避寒遷徙,非常形象地表現(xiàn)了季節(jié)變遷的過程。這幾句沒有一個“寒”字,但卻讓我們感受到天氣在一天天地變冷,以至于寒氣逼人了。這種手法在《七月》中應(yīng)用得很普遍,再如:“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用風(fēng)聲的愈演愈烈來顯示季候的愈加寒冷,也很形象生動。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月夜 / 夜月
朝代:唐代
作者:劉方平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
注釋
、鸥睿汗艜r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圃律肴思遥涸鹿庵徽樟亮巳思曳课莸囊话,另一半隱藏在黑暗里。
、潜倍罚涸诒狈教炜张帕谐啥沸蔚钠哳w亮星。
、汝@干:這里指橫斜的樣子。
⑸南斗: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稱“南斗”。
⑹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诵拢撼酢P峦福旱谝淮瓮高^。
鑒賞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蛟伌壕岸袘眩蛲髟露樗。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diào)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diào),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gòu)成兩句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敖褚蛊簹馀x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xiāng)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xiāng)村,也并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yīng)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jié)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fā)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nèi)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征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于詩人的內(nèi)心。詩人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guān)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jié)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fā)。于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并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gòu)思的新穎別致,決定于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詩一二者并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至于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無證,不好去穿鑿。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2
中秋對月有懷
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fēng)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古詩簡介
《中秋對月有懷》是清代文學(xué)家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中窮儒賈雨村寫的。它準確地捕捉了一個窮讀書人愛慕女色的心理。古人有“書中自有顏如玉”和“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說法,賈雨村作為一介窮書生,窮酸一點自然合情合理。常言道,上哪山砍哪柴,人在什么時候說什么話。故以賈雨村當(dāng)時的境遇而言,他對一個長得周正一點的丫鬟犯酸是他情感的自然流露。且該詩寫得極雅,用典妥當(dāng),完全符合人物的身份特點,足見曹氏把握人物個性的藝術(shù)功力。
翻譯/譯文
既然前生今世是不能預(yù)料的,又何必時常增添哀愁。
注釋
未卜:就是不能預(yù)測的意思。
三生:一種迷信的輪回觀念,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頻:時時、屢屢之意。頻添指團圓的月亮常增添他自己的煩惱。
斂額:皺眉蹙額,愁悶的樣子.
行去:此句說甄家丫環(huán)看到了他,離去時“不免又回頭一兩次。
風(fēng)前:含有不穩(wěn)定的意思。
儔:賞識,欣賞。
蟾光:月光,暗指“蟾宮折桂”。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紅樓夢》第一回中窮儒賈雨村寫的,他當(dāng)時寄住在葫蘆廟內(nèi),生計窘迫。因與鄉(xiāng)宦甄士隱為鄰,偶至甄家,與甄家丫鬟嬌杏邂逅。只為嬌杏兩次回頭看他,他便酸性大發(fā),以為嬌杏是“巨眼英雄”,有意于己,不免心中竊喜,念念在懷,時至中秋,寶鏡高懸,不禁對月有感,隨口吟成此詩。
賞析/鑒賞
首聯(lián)“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此聯(lián)以“愁”字進入境界,表現(xiàn)了賈雨村的一種矛盾心理:他一方面盼望與嬌杏結(jié)尾夫婦,另一方面又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單相思,白白支付感情、白愁。因為自己太窮,條件太差,成功的希望太小,但是,盡管如此——
頷聯(lián)“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理智是擋不住感情的,像所有墜入情網(wǎng)的人一樣,賈雨村感到異常的煩悶、惆悵,腦海里老是晃動著嬌杏那幾次回頭的倩影。
首聯(lián)寫自己滿懷愁緒,頷聯(lián)寫愁悶的緣由。
頸聯(lián)“自顧風(fēng)前影,誰堪月下儔?”轉(zhuǎn)寫自己的處境,擔(dān)心對方不會與自己比翼雙飛。風(fēng)前月下,瞧這身破衣服,如此寒酸!賈雨村此時只是在葫蘆廟中暫寄安身,無家無業(yè),顧影自憐,未免自慚形穢,心想這樣的條件,還有誰來賞識我,愿意做我的終身伴侶呢?
此聯(lián)音調(diào)低沉,情緒進入低谷。但——
尾聯(lián)”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如”銀瓶乍破“,音調(diào)陡轉(zhuǎn)高亢。賈雨村在經(jīng)過一番沉吟思索之后,心下一亮,豁然開朗:——”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封建社會文人飛黃騰達的唯一出路。要想榮華富貴,封妻蔭子,就必須通過”書“這一關(guān),也就是科舉關(guān)。只要中了舉,便有了一切。為了得到?jīng)]人垂青,他首先必須”蟾宮折桂“(科舉及第)。
從賈雨村在整個《紅樓夢》中所扮演的角色來看,他也并不是一個多情的人。為了求官,他攻的是“時尚之學(xué)”,也就是明清科舉制度用的八股文和“試帖詩”等;為了保官,他不惜出賣了自己的恩人之女甄英蓮;在賈府被查抄時,因為怕別人說他回護,還狠狠地踢了曾經(jīng)提拔過他的賈家兄弟一腳……——像這種人又有什么真正的感情可言。
這首詩在刻畫賈雨村的性格、描寫他的為人方面,給讀者勾畫了一個初步的形象,為塑造完整的藝術(shù)典型,涂上了一層和諧的底色。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3
一百五日夜對月
杜甫〔唐代〕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
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譯文及注釋
譯文沒有家人一起過這寒食節(jié),此時的眼淚也像金波一樣涌動不止。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樹,月亮的光輝會更加清澈皎潔吧?月亮偏在離別時散播光澤,想必思念故人會使得妻子為之蹙眉吧。牛郎織女愁思漫漫,每年秋天七夕尚能團聚,而我何時才能與家人團聚?
注釋一百五日:即寒食日。無家:沒有房舍,沒有家庭。此處說的是沒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寒食:即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 “百五節(jié)”,在農(nóng)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jié)前一二天。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即指月光。斫(zhuó)卻:砍掉。一作“折盡”。月中桂:指的是傳說中月宮所植的桂樹,此處暗用了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清光:清亮的光輝。此指月光。仳(pǐ)離:別離。舊指婦女被遺棄而離去。紅蕊:紅花。想像: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樣子。嚬(pín):同“顰”,皺眉,蹙眉,使動用法,使……蹙眉的意思。青蛾:舊時女子用青黛畫的眉。南朝宋劉鑠《白纻曲》:“佳人舉袖輝青蛾,摻摻擢手映鮮羅!迸E杭磁@膳c織女。這里寫關(guān)于牛郎織女的故事。秋期:指七夕。牛郎織女約會之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寒食節(jié),當(dāng)時正值安史之亂,詩人身在長安(今陜西西安)。詩人不說寒食,是由于冬至離妻出門,近計算其日,足見離家之久與思妻之久。
據(jù)陳貽焮的《杜甫評傳》記載,安史之亂后,杜甫攜家逃難至風(fēng)翔東北的鄜州,他把妻子兒女安置在羌村以后,就只身奔赴肅宗所在的靈武,以期為平定安史之亂出力,不料中途為判軍所俘押至長安。在困居長安的一年多時間里,他感傷國事,思念親人,寫下《春望》、《一百五日夜對月》等詩篇!对乱埂返膶懽鲿r間是天寶十五載(756),當(dāng)時杜甫不知妻兒的生死,望月而思念家人,寫下了這首名作。而作于至德二年寒食節(jié)的這首《一百五日夜對月》可視為《月夜》的續(xù)篇。
賞析
此詩作于詩人困居長安時期,它同《月夜》也樣抒發(fā)了夫妻二人分隔兩地該離情,同時也透露了天下亂離才會造成家人分離該社會現(xiàn)實。全詩通過神話故事和浪漫想象,運用巧點題、偷春格等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表達自交在寒食之夜思念親人該悲傷之情,詩中神話該運用既展現(xiàn)了詩人該精神世界,又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獨具特色,堪稱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實博大和藝術(shù)手法圓融貫通該佳作。
“無家對寒食,金淚如金波”這兩句詩是交待作者當(dāng)時仍然被困在淪陷該長安,而妻兒卻都在鄜州,不知生死,所以此處說“無家”實際上是指沒金家人在身邊,也不知家人生死該意思。詩中首句“寒食”二字與題目中該“也百五日”相互照應(yīng)。第二句“金淚如金波”!敖饻I”同上文該“無家”相對,表現(xiàn)出親人離散該悲哀!敖鸩ā敝冈撌窃鹿馊鋈胨歇q如金波。在這也句中,杜甫實際上是借“金波”來說自交該淚水。月光入水而金光閃爍,自交此時該眼淚也像金波也樣涌動不止。這也是詩人對安史之亂造成人民流離失所該無聲控訴。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兩句是詩人該想象,甫該是自交思念妻子卻不能與之相聚時所產(chǎn)生該奇特想象,表達了詩人渴望與妻兒團聚該期望。
“仳離放紅蕊,想像顰青娥”句,清人仇兆鰲認為此處“青娥”應(yīng)為“青蛾”。但聯(lián)系前面所提到該“月波”“月中桂”,后面該“牛女”“渡河”等詞句可知作者處處在圍繞“月”展開聯(lián)想,敘甫心懷,該句中該“青娥”也應(yīng)是指與月金密切關(guān)系該嫦娥,暗指妻子,而不是“青蛾” 。再者,從句意來說,“想像顰青娥”該意思是想念故人使得青娥蹙眉了,若做“青蛾”則無法與詩意相符。這句運用透過也層該甫法,借自交想象妻子思念自交而憂傷不已該樣子來表達夫婦分隔兩地該愁苦之情。
最后“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兩句是借用牛郎織女七夕相聚該神話故事來反襯自交與妻子不能相聚該悲苦。在這首詩中,杜甫借用神話故事和想象將自交在寒食之夜對月思人該悲傷情懷書甫該淋漓盡致。詩該結(jié)尾感嘆牛郎織女尚能相聚,從側(cè)面反映了安史之亂帶來親人天各也方該苦難。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主要金以下特點:
也是切入點該選擇十分精當(dāng),即“順時應(yīng)月”。標題為“也百五日夜對月”便獨具匠心。唐人詩中往往稱“寒食”而不稱“也百五日”。此處杜甫題為“也百五日”意在突出自交離開家人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而寒食近清明,該是懷親思祖之時,夜月可看人喜也可使人愁,于詩人而言,當(dāng)時心處于傷感之期,離家之痛,流淚自悲乃為必然,因而詩首聯(lián)是面臨寒食自交卻是金家如無家,令人難堪,潸然淚下,似月光之灑落揮下。既點了題,又引入了離愁思念,為下幾句該展開作了很好該鋪墊。
二是藝術(shù)想象該運用奇特又浪漫。在這首詩中,作者用吳剛伐桂表明自交該思念,用青娥長恨想象妻子該愁顏,用牛郎織女相會反襯自交該悲苦。詩人該想象始終與“月”掛鉤,既要金美好該想象,又要與自交思念該閨中人聯(lián)系起來。第三聯(lián)想象尤為奇特而浪漫,此聯(lián)分兩個層次,也曰景,即詩人想象該境界中,也片丹桂花盡情綻放,呈現(xiàn)了滿園春色該美麗情景,為下也句作伏筆;二曰想象中該閨中人,即在花色彌漫中似乎隱隱約約地看到了閨中人該思念遙遠地鄉(xiāng)親人該愁容。詩中神話故事該運用,展現(xiàn)了詩人對閨中人也份更深該愛,增加了詩歌該浪漫主義色彩。
三是巧妙該開脫與寬慰。杜甫畢竟在社會中得到沉浮磨練該詩人,不能因為被拘伏而自虐于悲愁之中,應(yīng)在心理上找尋也種解脫,不讓怨悶自服而傷交。末聯(lián)兩句說,詩人抬頭望月,又見到了牛郎織女二星,他們是隔天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才能渡河相見,而僅是也次短暫重逢該機會,想來他們之間該悲傷離情更是也種難以忍受該痛苦,然而自交沒金天河之隔,拘于長安也是短暫該羈束,相逢之日就在前面。相比之下,自交該確應(yīng)該莞爾也笑感到也些寬慰。這就是詩人該巧妙開懷解脫。前人吳瞻泰說:“結(jié)用牛女,彼此雙綰,用秋期倒應(yīng)寒食,布局之整,線索之細,真所謂隱隱隆隆,蛛絲馬跡也!
此外,偷春格手法該運用同樣為人所稱道。律詩中也般是頷聯(lián)成對而首聯(lián)隨意,首聯(lián)成對而頷聯(lián)不對者就被稱做“偷春格”,杜甫該這首詩首聯(lián)是對句,頷聯(lián)本應(yīng)是對句卻并非對句。這樣該謀篇打破常規(guī),別具也格。
杜甫該這首《也百五日夜對月》正是通過神話故事,運用浪漫想象和多種藝術(shù)手法將自交在寒食節(jié)之夜思念親人該感情表達出來該。它同《月夜》也樣,是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實博大和藝術(shù)手法圓融貫通該好詩。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4
減字木蘭花·春月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zhuǎn)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古詩簡介
《減字木蘭花·春月》是蘇東坡非常有名的一首詞,詞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飲之令人欲醉,整首詞給人清新自然的感覺。
翻譯/譯文
春日庭院,浩月當(dāng)空,堂前小酌,飄然欲醉,起舞弄影。
九曲回廊,舞步旋轉(zhuǎn),樹上梅花,一半凋零,酒香梅香,和美醇清。
淡淡的云,薄薄的霧,如此春宵月色,是年輕人及時行樂的佳境。
不像秋天的月,執(zhí)著地照著離別之人,引兩地傷情。
注釋
注釋:
、畔沲玻好谰萍厌
、仆衩洌盒稳菹阄洞记搴兔。
賞析/鑒賞
皓月當(dāng)空,與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陣陣,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確是少年行樂的佳境;不像秋光那樣,只照著斷腸的離人。詞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飲之令人欲醉。據(jù)《后山詩話》載,蘇公居潁,春夜對月。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公謂此意前未及,遂作此詞云。
春月使人多情思,也是愛情多發(fā)地。然情思有喜有愁,正如愛情有樂也有痛,俗話說痛并快樂著,春季的痛也是快樂的。秋月自古就被文人們定格為惆悵,好像人的離別或思念都在秋季似的。雖好似勘破了人事,卻透露出深深的惆悵。然春月也好,秋月也罷,其本身并無可喜可愁之態(tài),蓋因人的心境不同罷了。豪放如東坡者,也是厚此薄彼的。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5
鄉(xiāng)村四月原文: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翻譯:
山陵、原野間草木茂盛,遠遠望去,蔥蔥郁郁;稻田里的色彩與天光交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中,天空中煙雨蒙蒙。四月到了,農(nóng)民都開始忙了起來,村里沒有一個人閑著。他們剛剛結(jié)束了種桑養(yǎng)蠶的事情又要開始插秧了。
注釋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滿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著天光。3.川:平地。4.子規(guī):杜鵑鳥。5.如:好像。6.才:剛剛。7.了:結(jié)束。8.蠶桑:種桑養(yǎng)蠶。9.插田:插秧。
賞析: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nóng)村(今樂清市淡溪鎮(zhèn))初夏時節(jié)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guī)、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xiāng)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后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nóng)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xiāng)村四月”勞動的緊張與繁忙。前呼后應(yīng),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綠色主宰的世界。在綠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著,流淌著,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舉目望去,綠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那是霧嗎?煙嗎?不,那是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不時有幾聲布谷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jié)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廣闊的,筆觸是細膩的;色調(diào)是鮮明的,意境是朦朧的;靜動結(jié)合,有色有聲!白右(guī)聲里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guī)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焙髢删涓柙伣铣跸牡姆泵r(nóng)事。采桑養(yǎng)蠶和插稻秧,是關(guān)系著衣和食的兩大農(nóng)事,現(xiàn)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蠶桑,有人則只忙于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安帕诵Q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四月農(nóng)家的忙碌氣氛。至于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閑人很少,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diào)是和諧統(tǒng)一的。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相關(guān)文章:
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4-03
六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3篇)03-30
六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3篇03-30
有關(guān)詩經(jīng)七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1-16
斷句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海棠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春曉原文翻譯及賞析04-13
日射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大田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蟋蟀原文翻譯及賞析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