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5篇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還
佚名〔先秦〕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譯文:
對面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我進(jìn)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頭小野獸,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利落。γ孢@位大哥身材長得好。∥疫M(jìn)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頭公野獸,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本領(lǐng)高!對面這位大哥體魄好健壯!我進(jìn)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匹狡猾狼,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
注釋:
還(xuán):通“旋”,輕便靈活。一說即“環(huán)”,亦即營邱之營,為地名。峱(náo):齊國山名,在今山東淄博東。從:逐。肩:借為“豜(jiān)”,大獸。《毛傳》:“獸三歲為肩,四歲為特。”揖:作揖,古禮節(jié)。儇(xuān):輕快便捷。茂:美,指善獵。牡:公獸。昌:指強有力。臧(zāng):善,好。
鑒賞:
此詩不用比興,三章詩全用“賦”,以獵人自敘的口吻,真切地抒發(fā)了他獵后暗自得意的情懷。三章疊唱,意思并列,每章只換四個字,但卻很重要,起到了文義互足的作用:首章互相稱譽敏捷,次章互相頌揚善獵,末章互相夸贊健壯。首句開口便贊譽,起得突兀,真實地表達(dá)了詩人由衷的仰慕之情。他在峱山與獵人偶然碰面,眼見對方逐獵是那樣敏捷、嫻熟而有力,佩服之至,不禁脫口而出“子之還(茂、昌)兮”,這是發(fā)自心底的贊嘆,“子”是對那位同行的敬稱。次句點明他們相遇的地點在峱山南面的道路上!霸狻弊直砻魉麄儾⒎鞘孪燃s定,只是邂逅相遇罷了。正因為如此,詩人才會那樣驚喜不已,十分激動。第三句說他們由相遇而合作,共同奮力追殺兩只大公狼。這里詩人雖然沒有告訴讀者逐獵的結(jié)果如何,但是從他那異常興奮的敘述中,可以猜想到那兩只公狼已成為他們的捕獲物,讀者從中也似乎分享到了詩人的喜悅。最后一句是獵后合作者對詩人的稱譽:“揖我謂我儇(好、臧)兮”,這里詩人特點明“揖我”這一示敬的動作,聯(lián)系首句,因為詩人對他的合作者十分敬佩,所以他才為自己能得到對方的贊譽而引以自豪。吳闿生稱此為“渲染法”(《詩義會通》)。
全詩句句用韻,每章一韻,押在每句末尾第二字上:首章還、間、肩、儇為韻;次章茂、道、牡、好為韻;末章昌、陽、狼、臧為韻,句尾都以“兮”字收束,組成“富韻”,加上四、六、七言并用的參差句法,造成了舒緩的音節(jié),讀起來有一唱三嘆的韻味。這種一唱三嘆、反復(fù)詠唱的手法,對強化主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
唐代: 權(quán)德輿
良辰當(dāng)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譯文:
良辰當(dāng)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正是端午的美好時光,祝愿老人能夠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掛著帶有共同心愿的彩色絲線,輕輕的衣裙襯托得身體更加美麗。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尚書省內(nèi)一片寂靜,誠懇而又深情地舉著信箋。更是想用暢飲來傳遞心中的愿望,滿眼都是孫輩孩子的身影。
注釋:
良辰當(dāng)五日,偕(xié)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jū)映體鮮。
良辰:美好的時光。彩縷:彩色絲線。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bò)香箋(jiān)。更想傳觴(shāng)處,孫孩遍目前。
寂寥:寂靜空曠,沒有聲音。齋:屋舍。畫。褐干袝。款曲:有誠懇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箋: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qū)憰。香箋,則為加多種香料所制的詩箋或信箋,或為箋的美稱。觴:古代盛酒器。這里指歡飲,進(jìn)酒。
賞析: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是唐代詩人權(quán)德輿的五言律詩,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寫在端午節(jié)那天,禮部尚書房內(nèi)的端午習(xí)俗。
開頭寫端午節(jié),相互祝福,長命百歲的風(fēng)俗。接著寫衣服掛著帶有共同心愿的彩色絲線,以示端午節(jié)風(fēng)俗。接下來轉(zhuǎn)而寫到尚書省空寂無人的感觸。
這首詩運用典故,寫出了禮部尚書的端午風(fēng)俗,進(jìn)一步體現(xiàn)出了平淡中蘊含深永情味、樸素中具有天然風(fēng)韻的特點。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3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jié),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譯文
剛剛經(jīng)歷了南征北戰(zhàn),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這一切都是為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啊。戰(zhàn)爭的場面如電閃,軍情火急,動作迅猛。滿山遍野駐扎了千軍萬馬。戰(zhàn)場如登山一樣,指揮也需要靈活。昨天的戰(zhàn)爭必將會流血犧牲,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統(tǒng)一。
注釋
慨然:長嘆的樣子。撫長劍:手撫腰間的長劍。濟世:濟世救民。邀名:爭名奪利。星旂、日羽:渲染隊伍浩蕩、旌旗簇?fù)恚娗榛鸺、?zhàn)報不絕。紛電舉、肅天行:形容行動迅猛,紀(jì)律嚴(yán)明。旂(qí):即“旗”。遍野:滿山遍野。登山、背水:形容地形比較復(fù)雜。麾武節(jié)、縱神兵:形容戰(zhàn)斗指揮比較靈活。昔:昨天。平:和平統(tǒng)一。
賞析
此詩描寫戰(zhàn)爭場面,抒發(fā)時事感慨,充滿浩然情氣。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全詩熔議論、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五聯(lián)十句,一氣呵成,構(gòu)思精縝、語言凝煉;中間三聯(lián)六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
全詩分三層。首聯(lián)一層:臨慨然撫長劍,濟世豈血名!”詩人剛剛經(jīng)歷了南征北戰(zhàn),結(jié)束了群雄割據(jù)、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凱旋班師,面對著剛剛得到統(tǒng)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戰(zhàn)爭的艱辛,將士們的浴血奮戰(zhàn),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由于前線將士的流血犧牲,贏得統(tǒng)一局面,使人民過上安定生活。這一切都是為了臨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
中間三聯(lián)為第二層,分別描述行軍、駐營、出擊三個場面,是全詩核心部分。臨星旌紛電舉,日羽肅天行”一聯(lián)寫行軍場面,臨星旌”、臨日羽”,渲染隊伍浩蕩、旌旗簇?fù),軍情火急、?zhàn)報不絕;臨紛電舉”、臨肅天行”,表現(xiàn)行動迅猛,紀(jì)律嚴(yán)明。短短兩句十字,把一支軍風(fēng)嚴(yán)明、行動迅速、聲勢威嚴(yán)的情義之師的雄姿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臨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一聯(lián)寫駐扎場面,千軍萬馬,漫山遍野。臨登山麾武節(jié),背水縱神兵”一聯(lián)則寫戰(zhàn)斗場面,臨登山”、臨背水”寫地形復(fù)雜;臨麾武節(jié)”、臨縱神兵”謂指揮靈活。臨背水縱神兵”用典,《史記·淮聯(lián)侯列傳》:臨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边@里作者是以大軍事家韓信自比。中間短短三聯(lián)六句,再現(xiàn)一次規(guī)模巨大的軍事行動,從列隊行軍到扎營駐兵、再到臨陣戰(zhàn)斗,都寫得凝煉而又具體形象。
末聯(lián)為第三層,以抒發(fā)豪情壯志作結(jié):臨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迸c首聯(lián)遙相呼應(yīng),語義剛毅果絕。戰(zhàn)爭是殘酷無情的,必然會有流血犧牲,但從前的犧牲是為了換來今天的統(tǒng)一。詩人心中不無感慨。
這首詩是李世民詩歌中最優(yōu)秀的篇章之一,全詩充滿浩然情氣。此詩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議論、敘事、寫景、抒情熔為一爐;全詩五聯(lián)十句,一氣呵成,構(gòu)思精縝、語言凝煉;中間三聯(lián)六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是一首優(yōu)秀的五言短排。其遒健的風(fēng)格與浮靡的六朝遺風(fēng)大異其趣。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
旦別河橋楊柳風(fēng),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fù)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譯文
洛陽城里,花兒已經(jīng)開得如雪一般鋪天蓋地,而陸渾山中的花兒,如今才開始發(fā)芽。
早上剛剛辭別了河橋那掠過楊柳吹來的風(fēng)兒,晚上又臥在這伊川桃李間的月色中。
伊川的桃李正是芬芳面新鮮的時候。在寒食節(jié)里,山中的酒也是醉香宜人的。
山野間的老人安居樂業(yè),快活地唱上一曲,唱一唱這身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注釋
陸渾:地名,在今河南嵩縣。別業(yè):即別墅。
楊柳:柳與留諧音,古人有折柳送別之俗。清明亦有插柳、戴柳之俗。
伊川:水名。即“伊河”。洛河支流,在河南西部。
酒復(fù)春:唐人名酒多用春字,如竹葉春、松醪春、燒春等。
賞析:
陸渾別業(yè)位于洛陽西南之陸渾縣伊水之濱,是宋之問的別墅,公務(wù)之暇,他常前往消閑度假。山莊清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寂靜安寧的環(huán)境,屢屢喚起這位宮廷詩人的山野真趣,故其詩集中有不少以陸渾山莊為題的詩作,大多風(fēng)格清新秀麗,顯示出一種遠(yuǎn)離塵世的純樸幽雅氣息,也抒發(fā)了詩人隱藏在“志深軒冕”背后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向往之情。
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多居于東都洛陽,其近臣文士,亦常隨行左右,詩由洛陽起筆,說明這是宋之問任居洛陽,偶返山莊時所作!奥尻柍抢锘ㄈ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逼鹁湎纫月尻柕拇阂獍蝗慌c山中的姍姍來遲的春天對襯!盎ㄈ缪,以雪喻花,形容洛陽滿城飛花、春光四溢的美景,“今始發(fā)”三字,反襯出山野與鬧市之別。一方面山間氣候偏冷,花開較遲,另一方面也說明京洛風(fēng)塵,熱烈繁囂,而陸渾山中,則清幽得多。起筆二句,似平鋪直敘,字里行間卻透露出詩人洋溢在心底的歡欣輕快的感情。接著,“旦別”句,寫詩人清晨離開洛陽時在河橋一望,春風(fēng)拂面,楊柳婀娜,在敘述事件的同時,融入洛城風(fēng)光;“夕臥”句,則承第二句而發(fā),補敘陸渾山中超凡脫俗的清幽景色。這一聯(lián)對仗工穩(wěn),“旦別”對“夕臥”,點出詩人朝發(fā)夕至的行跡;“楊柳風(fēng)”、“桃李月”,以都市繁華春色與山中水濱的月色清暉相對,極富詩情畫趣;尤其一“月”字,既句中的夜“臥”字,又渲染出幾分清寂離俗的環(huán)境氣氛。
五六兩句,以頂針手法,先重復(fù)“伊川桃李”,“正芳新”又承第二句“今始發(fā)”,具體表現(xiàn)山中遲來的春色。接著“寒食”句回應(yīng)詩題。清明寒食節(jié),能夠遠(yuǎn)離京洛塵世的喧囂,在山間別墅中度過春夜,本來已經(jīng)很使人舒心暢快,更何況還有酒助興。這兩句繪出了寒食山中的迷人春夜,和詩人此刻舉杯獨酌、無所拘羈的自我形象。詩至此全是寫景抒懷,山景清雅,其情怡然,似有田園牧歌風(fēng)味。末二句“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詩人自稱鄉(xiāng)間野老,在開懷暢飲之際,歌詠太平盛世。
這首詩前四句處處圍繞洛陽與陸渾山莊的不同來對比描寫,寫洛陽的花團錦簇,楊柳婀娜,是為了映襯山中明月清暉、桃李花發(fā)的幽雅,表現(xiàn)自己對清靜山間的喜愛;在寫景的同時,交代行蹤,表現(xiàn)心境,語言形象性和概括力極強。后四句主要抒發(fā)詩人一旦擺脫京洛回到山野田園的歡欣之情。但通覽全詩,風(fēng)格清秀,語言輕松自然,與刻板冗滯的奉和應(yīng)制詩比起來,令人耳目一新。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和傅郎歲暮還湘洲詩
南北朝:陰鏗
蒼落歲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靜猶浪,扁舟獨且征。
棠枯絳葉盡,蘆凍白花輕。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驚。
湘波各深淺,空軫念歸情。
譯文:
蒼落歲欲晚,辛苦客方行。
天氣寒冷歲月已晚,傅郎卻不辭勞苦出發(fā)遠(yuǎn)行。
大江靜猶浪,扁舟獨且征。
長江在平靜的時候仍有風(fēng)浪,而傅郎偏偏在這歲暮時分駕一葉偏舟孤單單地走了。
棠枯絳葉盡,蘆凍白花輕。
江邊枯萎的野棠花葉子已經(jīng)凋落完,冰冷的蘆花在風(fēng)中輕搖。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驚。
天寒地凍,守望的士兵已經(jīng)不出來瞭望,沙洲上的鳥離行船很遠(yuǎn),因此不驚動。
湘波各深淺,空軫念歸情。
湘水各處深淺不同,傅郎此去可以親自踐歷,君行我仍滯留于此,空添思?xì)w悲傷情緒而已。
注釋:
蒼落歲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靜猶浪,扁(piān)舟獨且征。
扁舟:小船。
棠枯絳葉盡,蘆凍白花輕。
戍(shù)人寒不望,沙禽迥(jiǒng)未驚。
戍人:古代守邊官兵的通稱。迥:遠(yuǎn)。
湘波各深淺,空軫(zhěn)念歸情。
軫:傷痛。
賞析:
陰鏗詩集中較好的詩篇往往都是寫江上景色的,這是他喜愛寫、也是寫得較為成功的題材。本詩寫的是歲暮送一位姓傅的朋友到湘州(今長沙市)去的情景。
首二句“蒼落歲欲晚,辛苦客方行”,是說天氣寒冷歲月已晚,傅郎卻不辭勞苦出發(fā)遠(yuǎn)行。
次二句“大江靜猶浪,扁舟獨且征”,是說長江在平靜的時候仍有風(fēng)浪,而傅郎偏偏在這歲暮時分駕一葉偏舟孤單單地走了。這四句表現(xiàn)詩人對傅郎孤帆遠(yuǎn)去的深切關(guān)心。詩人勾勒描繪出江上風(fēng)波險惡而眼下又暮色蒼茫的景象,雖未正面寫情,而愛護(hù)之情如見。
“棠枯絳葉盡”以下四句,按照張玉谷的說法是詩人想象傅郎舟行所見,我們認(rèn)為此說可取。這四句寫的是寒江夜景。詩人不僅寫棠及蘆葦?shù)那闋钜员砻黠L(fēng)力凜烈,而且更用“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驚”極寫冬夜之寒。由于寒冷,守望的士兵已經(jīng)不出來瞭望。“沙禽迥未驚”一句,通常人們理解為沙洲上的鳥離行船很遠(yuǎn),因此不驚動。那么,詩人寫這樣一個細(xì)節(jié)到底要表達(dá)什么呢?這里可以作兩方面的理解:一是表明行舟路途上的荒涼和孤寂,二是點明景色嚴(yán)寒。
蘇東坡曾有一首《卜算子·缺月掛疏桐》的詞,末二句寫孤鴻“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似乎可以移為此句注腳。詩中寫寒夜沙洲的禽鳥未被驚動,正是要寫出寒江孤舟行旅的寂寞、荒涼和陰冷,仍然與前一句一樣是寫其寒苦。末二句是說湘水各處深淺不同,傅郎此去可以親自踐歷。君行我仍滯留于此,空添思?xì)w悲傷情緒而已。此處,湘波的深淺是實寫也是虛寫,實寫的是傅郎此去的親歷,兼有對他行旅的關(guān)切;虛寫則是隨著注目于客行湘水的波浪激起自己思想情緒的風(fēng)濤,湘水的深淺也是詩人思?xì)w程度的高低,它只在詩人內(nèi)心深處回流激蕩,真是思?xì)w人苦只自知了。
本詩藝術(shù)上的顯著特色是構(gòu)思的多角度轉(zhuǎn)換。起四句是從詩人眼中景寫出,中間“棠枯絳葉盡”四句是想象對方客行中的所見,最后結(jié)句又轉(zhuǎn)為寫自己的身邊之事。通過視角的轉(zhuǎn)換,正可把詩人浮想聯(lián)翩的因送友而思?xì)w的情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來。此外,寫景的著眼點在渲染氛圍,并非為寫景而寫景。寫冬夜舟行孤寂與寒苦,其結(jié)穴仍在寫主人公的苦苦思?xì)w之情上。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6
歲晚還京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紫陌開行樹,朱城出晚霞。猶憐慣去國,疑是夢還家。
風(fēng)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交親望歸騎,幾處擁年華。
注釋
紫陌:大路的意思,紫陌單個的意思是大道 “陌”本是指田間的小路,這里借指道路。
交親:謂相互親近,友好交往。
注釋
紫陌(zǐ mò ):大路的意思,紫陌單個的'意思是大道 “陌”本是指田間的小路,這里借指道路。
交親jiāo qīn ㄐㄧㄠ ㄑㄧㄣ (交親) (1).謂相互親近,友好交往。
賞析
盧僎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于,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回京城的激動心情情的藝術(shù)概括。他通過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jīng)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jié)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fù)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yuǎn),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7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愿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注釋
桑林雨:桑林是地名。古代傳說,湯之時,七年旱,成湯于桑林之地禱告祈雨。
李靖龍:李靖,唐朝開國功臣,軍事家。
龍:指杰出非凡之人。詩中稱贊李將軍有李靖之才。
嶺岫:嶺,山深貌,岫,山洞,詩中指峰巒、山谷。文選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有“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之句。
白旗:白,彰顯之義,白旗謂正義之師。
注釋
、龠祠:古代有“祠兵”一詞,出兵作戰(zhàn)曰祠兵,并舉行一種禮儀,殺牲以享士卒。此處指李將軍重領(lǐng)軍職。寅飲:寅為謙詞,恭敬之意。
、谏A钟辏荷A质堑孛。古代傳說,湯之時,七年旱,成湯于桑林之地禱告祈雨。
、劾罹庚垼豪罹,唐朝開國功臣,軍事家。龍:指杰出非凡之人。詩中稱贊李將軍有李靖之才。
、軒X岫:嶺,山深貌,岫,山洞,詩中指峰巒、山谷。文選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有“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之句。
、莅灼欤喊祝蔑@之義,白旗謂正義之師。
賞析
此詩表達(dá)了詩人愛國愛民的情懷。南宋偏安一隅,和議派占居主導(dǎo)地位,主戰(zhàn)的正直官員受到排擠和壓抑,這時,主張抗金的李將軍受到朝廷啟用,趙汝愚十分高興,親赴一杯亭餞行,寫下這首寄托厚望的詩句。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8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
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
白發(fā)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翻譯
片云吹過城頭,黃鶯飛上了戍樓。
塞花飄灑客子的淚水,邊柳牽掛行人的鄉(xiāng)愁。
長了白發(fā)對著明鏡悲嘆,可惜青春只換來了破裘。
此次您又承當(dāng)了遠(yuǎn)行萬里的使命,聽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瓜州。
注釋
岸雨:一作“片雨”。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塞:邊塞。
客淚:離鄉(xiāng)游子的眼淚。
敝裘:破舊的皮衣。
敝:破損;
裘:用毛皮制成的御寒衣服。
瓜州:即晉昌(今甘肅敦煌)。
鑒賞
這是岑參一首很特別的詩,和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有些相似,但所蘊含的情感要豐富和復(fù)雜得多。李詩只是表達(dá)了對朋友的關(guān)切之情,而岑參既有對朋友的關(guān)心之情,更多的是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春暮點出了時節(jié),武威和晉昌交代了地點。武威是詩人自己的所在地,晉昌是詩人朋友宇文判官出使返回到達(dá)之地!奥動钗呐泄傥魇惯”則指出是聽說朋友出使西域返回。
首聯(lián)“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寫邊塞登樓所見之景:岸雨飄過城頭之后帶來的漫天大雨,從這雨就告訴讀者這邊塞環(huán)境之苦之惡劣,而一只美麗的黃鸝鳥飛上了戍樓躲雨。這只黃鸝成了這環(huán)境惡劣的邊塞城樓的一抹亮色,似乎也傳達(dá)的詩人內(nèi)心的某種溫情。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而在首聯(lián),詩人的情感含而未發(fā),并未明言,似有一絲蒼涼,更有一縷溫情蘊含其中,彰顯含蓄之美。
頷聯(lián)“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尤其巧妙,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水相互融。一個“飄”字把游子思鄉(xiāng)之淚隨塞外飛花漫天飄舞的情景描述出來,形象地突出了客淚之多,鄉(xiāng)愁之濃。而“掛”則化無形的情感為有形的形象,把鄉(xiāng)愁與楊柳聯(lián)系在一起,詩人很巧妙楊柳意象中留別的內(nèi)涵!傲焙汀傲簟蓖,因而在古詩詞中柳就有留戀之意!斑吜鴴爨l(xiāng)愁”把游子的那種濃濃的鄉(xiāng)愁具體化、形象化了,好像這鄉(xiāng)愁變成了實體物質(zhì),掛滿了邊塞的楊柳樹。這沉甸甸的鄉(xiāng)愁,這思鄉(xiāng)的痛苦,就很生動地表達(dá)出來了,就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把無形的情感——愁緒,形象化具體化,是詩人的匠心所在。
頸聯(lián)“白發(fā)悲明鏡,青春換敝裘”直抒胸臆,抒發(fā)的是年華已去而功業(yè)未成的感慨!鞍装l(fā)悲明鏡”與李白在《將進(jìn)酒》中“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的情感是一致的,抒發(fā)的都是年華已去的感傷。而“青春換敝裘”則補充說明了為什么要悲白發(fā)。生老病死本是人生難免,而詩人對年華的失去如此悲傷,是因為大好青春年華居然沒有建功立業(yè),居然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棒谩笔敲F的皮大衣,是達(dá)官貴人才穿得起的,在這里暗指功業(yè)。因為封建時代的讀書人講究的是“學(xué)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盛唐時代的詩人更加是以天下為己任,幾乎個個都覺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夠輔助皇帝成就一個盛世。岑參毫無疑問也會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但一個“敝裘”就明白的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
尾聯(lián)“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抒發(fā)了兩種情感,一是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順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但同時又為自己仍然滯留在邊塞(武威)而歸期無著落而感到傷感與無奈。高興又傷感的情緒交織在一起,豐富而復(fù)雜的情感從字里行間若隱若現(xiàn)的透露出來。詩歌的結(jié)尾含蓄而有意味深長,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無情未必真豪杰”,邊塞詩人不僅僅書寫那些雄心壯志,那些塞外奇景,那些男兒豪情,還書寫心中的那一縷柔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宇文判官與岑參同為高仙芝的僚屬,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高仙芝改授河西節(jié)度使,他們一起回到姑臧,不久宇文判官又出使安西。出于對這位朋友的信任和懷念,岑參在姑臧聽說他已回到晉昌時,即作此詩向老朋友傾訴自己的心事。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9
送梓州高參軍還京
京洛風(fēng)塵遠(yuǎn),褒斜煙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飛我異禽。
別路琴聲斷,秋山猿鳥吟。
一乖青巖酌,空佇白云心。
古詩簡介
《送梓州高參軍還京》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作品。這是一首送別詩,是作者宦游四川期間所作,詩中抒寫了送高參軍的離情別緒,流露了對友人路遠(yuǎn)艱難的擔(dān)心和別后的思念之情。景凄詞切,情真而思深。
注釋
、勹髦,今四川三臺。
、诟邊④,生平不詳。參軍,謂參謀軍事。晉以后軍府和王國始置為官員,沿至隋唐,兼為郡官。
、劬┞澹郝尻柕膭e稱。因東周、東漢均建都于此,故名。
、茱L(fēng)塵:風(fēng)與塵,喻旅途辛苦。
⑤褒斜:即褒斜道,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通道山勢險峻,歷代鑿山架木,于絕壁修成棧道,舊時為川陜交通要道。
、逕熉叮阂蛔鳌盁熿F”。
、摺氨庇巍本洌赫Z本《莊子·知北游》:“知北游于玄水之上!卑础爸奔粗。
、唷澳巷w”句:指由京來蜀。典出《莊子·逍遙游》鯤鵬圖南。禽,指鵬。異禽,與鵬有異,謂無鵬之宏志。
、崆鄮r酌:青山餞行。
、獍自菩模褐^思念之情。《穆天子傳》載西王母《白云謠》:“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yuǎn),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fù)來。”
賞析/鑒賞
一提起“初唐四杰”,人們自然會想到杜甫對“王楊盧駱”的高度評價:“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睍肫鹎Ч艂髡b的名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边會想到駱賓王7歲而吟《詠鵝》,楊炯9歲被奉為神童,王勃25歲即賦《滕王閣序》等逸事。但是,對于盧照鄰,知之者甚少。他的《長安古意》雖為佳作,但因其未能盡脫六朝藻繪余習(xí),流傳也并不廣。其實,盧照鄰?fù)瑯硬湃A過人,除擅長七言歌行外,其五言格律詩十分精致,特別是登臨送別類的小詩,更是別具一格。
好友高參軍北還,可喜可賀,一路上,縱然山高路險,他也會覺得“驛路開花處處新”的。詩人覺得自己南滯在此,形單影只,實在愚癡,即便有鴻鵠之志也是枉然。高參軍將從自己當(dāng)年南游蜀地的來路還京,真為他提心吊膽:這一路上,風(fēng)塵滾滾,關(guān)山重重,那數(shù)不清的峭壁懸崖,急流險灘,不知他如何跋涉。詩人眼看好友離去,遠(yuǎn)了,遠(yuǎn)了,好友的車蓋早已在視線之外,他還在離別的高坡上掛肚牽腸:什么時候該過三峽,什么時候能越秦嶺,什么時候才安抵京洛,“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的蜀道將如何穿越,“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的空山野嶺又怎樣入眠;秀遍g,琴聲似斷,昔日相與飲酒吟詩的高參軍已離他而去,難以再見;秋山俱寂,夜空“杜鵑啼血猿哀鳴”的悲聲格外刺耳,令人毛骨悚然。猛一驚,直面惜別時的童山青巖,不勝感慨:“志同道合的你我,千山萬水將隔不斷我們的情誼!赌绿熳觽鳌份d西王母《白云謠》云:‘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yuǎn),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fù)來!移诖@一天的到來。”
盧照鄰性格孤傲,卓爾不群,為時世所不容,卻為親友所欽佩。關(guān)鍵時刻,總有朋友使他擺脫困境。因此,詩人特別珍重這人世間難得的真情,每每分手之時,常常寫詩饋贈。由于悲苦,這類詩作往往景幽情苦,詞冷曲哀,凄切有余而曠達(dá)不足,但其拳拳之心,眷眷之意卻表露無遺。
“士窮節(jié)乃見”,“患難見真情”,盧照鄰其人其節(jié),其情其義,便是一例。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0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
時久病初起作
朝策犁眉騧,舉鞭力不堪。
強扶愁疾向何處,角巾微服堯祠南。
長楊掃地不見日,石門噴作金沙潭。
笑夸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于藍(lán)。
廟中往往來擊鼓,堯本無心爾何苦。
門前長跪雙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銀鞍繡轂往復(fù)回,簸林蹶石鳴風(fēng)雷。
遠(yuǎn)煙空翠時明滅,白鷗歷亂長飛雪。
紅泥亭子赤闌干,碧流環(huán)轉(zhuǎn)青錦湍。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龍蟠。
君不見綠珠潭水流東海,綠珠紅粉沉光彩。
綠珠樓下花滿園,今日曾無一枝在。
昨夜秋聲閶闔來,洞庭木落騷人哀。
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yuǎn)望形神開。
生前一笑輕九鼎,魏武何悲銅雀臺。
我歌白云倚窗牖,爾聞其聲但揮手。
長風(fēng)吹月度海來,遙勸仙人一杯酒。
酒中樂酣宵向分,舉觴酹堯堯可聞。
何不令皋繇擁篲橫八極,直上青天揮浮云。
高陽小飲真瑣瑣,山公酩酊何如我。
竹林七子去道賒,蘭亭雄筆安足夸。
堯祠笑殺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爾向西秦我東越,暫向瀛洲訪金闕。
藍(lán)田太白若可期,為余掃灑石上月。
古詩簡介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因堯祠以寄慨,借送行以發(fā)泄悒郁不平之氣。先寫詩人病起策馬至堯祠,接著描寫在堯祠所見的景象,再轉(zhuǎn)寫對歷史與人生哲理的思索,最后寫與故人臨別相期。全詩跳躍的意象隨情思的莫測變幻而組合,情感奔瀉直下,夸張奇特,想象豐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翻譯/譯文
我清晨乘著犁眉黃身馬,舉鞭無力。
強撐著病體,角巾便服地來到堯廟。
只見柳絲垂地綠蔭遮天,石門噴迸的流水在此匯成金沙潭。
這里山青水秀,我的老朋友果然為我們選擇了一處絕妙佳景。
廟中不斷地有人來擊鼓求福,其實堯本無心受人祭拜,你們這又是何苦呢?
廟前又有雙跪石人,如花的美女整日在表演歌舞。
權(quán)貴們的豪華車馬往來不絕,驚動著林木山石發(fā)出轟鳴。
遠(yuǎn)望潭中,長煙與碧波交織,時明時滅;白鷗群翔,如同紛紛揚揚的飛雪。
紅泥亭子赤色欄桿,置于碧流青水之間口。
這潭水深過百丈能通徹海底,說不定其中會有蛟龍盤踞。
置身于此,讓人不禁想起音日的綠珠潭,那潭水似乎是一下子都流入了東海,至今遺址無存。
那粉面紅妝的綠珠又到哪里去了呢?當(dāng)年綠珠樓下的滿園鮮花,也一枝難尋。
昨夜秋風(fēng)已經(jīng)自西吹來,洞庭波起樹葉紛落。
當(dāng)此之時,攜同三五少年,登高遠(yuǎn)望,定會心曠神怡。
如果曹操生前不是苦苦地爭奪天下,怎么會有妻妾們空向銅雀臺歌舞的悲哀呢?
我現(xiàn)在倚窗長歌一曲《白云謠》,您要隨著歌聲揮手相應(yīng)。
當(dāng)此清風(fēng)朗月之時,更當(dāng)人仙共醉,舉杯遙勸,仙人自當(dāng)不辭。
酒酣情濃已近夜半,更應(yīng)舉杯祭堯帝,然而堯安有知?
堯倘有知,則應(yīng)命令皋陶手執(zhí)掃帚,廓清宇內(nèi),掃清遮掩青天的浮云。
今日的盛會,更為空前。古代山簡晝筑高陽池,那只算瑣瑣小飲,其酩酊醉態(tài)怎能與我相比?
竹林七賢的聚會遠(yuǎn)不如我們,《蘭亭集序》所敘的雅集也無足夸耀。
金沙潭水的清澈勝過太湖,但水邊只剩下憔悴的荷花。
此次相別,您歸西秦,我即將奔赴東越,向瀛洲搜尋仙人之跡。
將來藍(lán)田、太白若是你我相會之處,請您先為我把石上的月光擦拭得更加光潔。
注釋
、爬缑简m(guā ):黑眉黑嘴的黃馬。
、平墙恚河欣饨堑念^巾。微服:家居便服;一說指平民的服裝。
⑶石門:魯郡東門外的水門,遺址在今山東兗州;一說指兗州石門山。金沙潭:為堯祠南面一個大池潭,水由石門流出。
、茹y鞍繡轂(gǔ):指貴族所用紊華車馬。轂,泛指車。
、婶ち瞩辏╣uì)石:謂車馬嘈雜,聲音震動樹林與山谷。
、示G珠潭:即洛陽昭儀寺綠珠池。池南有綠珠樓,樓為晉時石崇為愛妾綠珠所建,遺址今已不存。
、碎嫞╟hāng)闔(hé):此處指閶闔風(fēng),即西風(fēng)、秋風(fēng)。
、潭赐ツ韭洌骸冻o·九歌·湘夫人》中有“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句子。
、途哦Γ河龛T九鼎,象征九州,后世成為傳國之寶,國家權(quán)力的象征。
、毋~雀臺:三國時曹操建。遺址在今河北臨漳西南。
、习自疲褐浮栋自浦{》!赌绿熳觽鳌酚涊d說,穆天子與西王母宴飲于瑤池,西王母曾為穆天子唱《白云謠》。窗牖(yǒu):窗戶。
、懈蓿╣āo)繇(yáo):即“皋陶”, 亦作“皐陶”。傳說虞舜時的執(zhí)法官。擁彗:拿著掃帚。
、迅哧枺焊哧柍亍
、疑焦荷胶啠鲿x名士。
⒂蘭亭雄筆:指王羲之所寫的《蘭亭集序》。
、运{(lán)田:即今陜西藍(lán)田山。太白:指陜西眉縣東南之太白山。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作于唐玄宗天寶五載(746年)秋,李白四十六歲,離所謂的“賜金放還”已兩年,居?xùn)|魯(今山東一帶)。當(dāng)時李白有故人縣令竇薄華將返長安,于是他與三五少年,同游魯郡(今山東兗州)南郊的堯祠,既登臨以覽勝,又為友人送行。此詩題下原注:“時久病初起作。”據(jù)此可知,李白離開長安后曾經(jīng)大病了一場,或許與在長安受打擊有關(guān)。
賞析/鑒賞
整體賞析
這是李白久病初愈后為友人送行所作的一首詩,運用夸張的手法,非常富有想象力,意象變幻莫測,情感奔瀉直下,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詩一開始,便泄露出詩人的滿懷悒郁。在明凈秋日的早晨,詩人“強扶愁疾”,策馬而行猶似力不能勝。久病初起固是一個原因,但悒郁之愁懷,更是重要因素。愁懷的原因,詩中雖未明言。但字里行間已透出信息:故人將歸長安,勾起了他對昔日在長安始受禮遇后被排擠的回憶。“角巾微服”一句,含有甚深的今昔之慨。昔日在長安受到皇帝隆重的禮遇,此時卻是愁疾之身,微服角巾,在今昔殊異的感慨中有著悒郁不平。
接寫堯祠所見。“長楊掃地不見日,石門噴作金沙潭!痹谝黄L楊掩蔽、青山碧水的秋日美景中,有石門山上的飛瀑噴射,有歷亂的海鷗展翅,開闊明凈中給人一種流動感。景是美景,故言“笑夸”。但是這并非純?yōu)閷庫o自然的美,它籠罩在一片不相稱的嘈雜中:來祭祀的人車馬雷鳴,夾雜著鼓樂喧囂,于是詩人發(fā)出“堯本無心爾何苦”的慨嘆?畤@之中,隱含著對皇帝周圍的諛臣的譏諷和自己被排擠出朝的憤慨。接著又是另一番慨嘆:“紅泥亭子赤闌干,碧流環(huán)轉(zhuǎn)青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龍蟠!闭槼荚诔t人在野。諛佞之臣既遮蔽皇帝視聽,賢人在野也就是自然的事了。由于有對在朝者的不滿和在野的不平,才有下面完全離開堯祠物色的個人情懷的抒發(fā)和議論。
接著,詩人的思路從堯祠跳躍到對于歷史和人生哲理的探索。時光流逝,名姝的青春、騷人的才華、帝王的權(quán)勢,都隨著歲月消逝了。想象從堯祠超越過漫長的時間和空間,落到洛陽的綠珠樓。當(dāng)日綠珠的絕代容顏,如今已光彩沉埋;當(dāng)日與絕代容顏相映照的滿園繁花,也已經(jīng)沒有了蹤影,唯有潭水東流,與歲月同其匆匆而已。對于絕代名姝光彩沉埋的感慨,其中或許還隱含著對于一切美好生命無法永存的嘆息和思索。然后,想象又回到現(xiàn)實來,昨夜秋風(fēng),引來了此時的登高望遠(yuǎn)。秋風(fēng)乍起,歲月將暮。人生匆匆,功業(yè)未就而被逐,于是又想起忠而見疑,澤畔行吟的屈原來。從堯祠到綠珠,再寫到屈原,無論從時間還是從空間看,都是極大的跳躍。但是還不止于此。從屈原又跳躍到魏武帝和銅雀臺。曹操是那樣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人,竟也有生的眷戀和死的悲哀,還幻想死后享受生前的尊榮與宴樂。在李白看來,這是大可不必的。詩人要表達(dá)的觀點是,不論是絕代容顏,騷人才華,還是帝王權(quán)勢與奢靡生活,都將在歲月流逝中成為陳跡,生前事既不必執(zhí)著于利害得失,身后事也不必悲嘆掛懷。感情抒發(fā)至此,于是又有下面奔放情懷的發(fā)抒。
“我歌白云倚窗牖”,詩人在山光水色之飄然欲仙,長風(fēng)入懷,于是產(chǎn)生勸酒仙人的幻覺。但是現(xiàn)實到底是難以擺脫的存在,飄然欲仙只是一時的慰藉,憤慨不平究竟郁積胸中,對于朝政黑暗,權(quán)奸當(dāng)?shù)溃娙藭r刻未能忘懷,這才有舉杯酹堯,“令皋繇擁篲橫八極”以掃浮云的祝愿。他依然對唐玄宗抱有幻想,希望他能任用賢臣,摒棄小人。不過,詩人的思緒在現(xiàn)實中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又進(jìn)入超脫的境界。在那超脫的境界里,他依然保持有他自己的天真和達(dá)觀,保持有他的豪情滿懷。一些令后代向往的風(fēng)流人物,又一一出現(xiàn)在詩中。詩人仿佛進(jìn)入了他們的行列,而昂揚氣勢更在他們之上,山簡、竹林七賢、王羲之、范蠡,在他面前都相對遜色。他覺得自己比他們有更大的氣概和才華,他依然傲視萬物,昂揚氣概未因遭受挫折而消沉。
從堯祠送別引發(fā)的這一系列情思,在詩中以特有的爆發(fā)式感情表達(dá)方式,行云流水地表現(xiàn)了出來,詩至此本該結(jié)束了,但出人意外,詩人又與故人臨別相期:“藍(lán)田太白若可期,為余掃灑石上月!边@是從傲視萬物到隱居的轉(zhuǎn)折,看似突然,實際上是精神的升華,傲視萬物的襟抱既然不容于當(dāng)世,則唯有與山林為伍,才可以保持高潔的情操。這樣一個結(jié)尾,表現(xiàn)了詩人巨大的抱負(fù)和自信心,是因不容于當(dāng)世而進(jìn)入超脫境界的一種積極的精神活動,并非消極思想的表現(xiàn)。
這首詩,詩人的想象馳騁于天上人間,古往今來。不同的意象隨情思的莫測變幻而組合,相互之間的銜接,常讓人感到突然。但從聯(lián)結(jié)意象的感情脈絡(luò)看,中間并無滯礙。詩中沒有晦澀的象征,沒有朦朧的隱喻,激憤的情感奔瀉而出,但意象又是跳躍的,中間有巨大跨度。這意象的跳躍式組合,其實就是李白瞬息萬變的想象的如實表現(xiàn)。
名家點評
明代胡應(yīng)麟《詩藪》:太白《蜀道難》《遠(yuǎn)別離》《天姥吟》《堯祠歌》等,無首無尾,變幻錯綜,窈冥昏然,非其才力學(xué)之,立見顛踣。
明代許學(xué)夷《詩源辨體》:太白歌行……至《憶舊游》《魯郡堯祠》之類,則太白己調(diào)耳。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起滅在手,變化從心,初曷嘗沾沾于矩矱,而意之所到,無不應(yīng)節(jié)合拍。歌行至此,豈作神品。
清代延君壽《老生常談》:《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全用一拓一頓之筆,如神龍夭矯九天,屈強奇攫!皬R中往往來擊鼓”,此等接落,真出人意表!皥虮緹o心爾何苦,”意極正當(dāng),而筆極恣橫!吧畛涟僬啥春5住倍,力為排奡!白蛞骨锫曢嬯H來”云云,忽然又起一波,令人已不可測;“我歌白云倚窗牖”云云,忽又作一頓折之筆,奇橫至此為極!案哧栃★嫛彼木,本作一氣讀,偏于下二句連,再下二句另為一韻,順帶一筆,挽回“堯祠”,有千鈞力量。結(jié)亦遒勁。
清代王闿運《王闿運手批唐詩選》:亦欲泥沙俱下,而雜湊不勻,幸尚能驅(qū)駕耳。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東還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
秋風(fēng)動地黃云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古詩簡介
《東還》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作者自己具備成仙的資質(zhì),仕途不順,迄無成就,實自誤仙才,次句寫久有入道之志,長夢仙藥華芝,真有仙緣。三四句寫當(dāng)此秋風(fēng)陣陣、日暮途窮之時,應(yīng)歸向嵩山之陽,尋舊師而人道求仙。這首詩語言平易,感情低沉寥落。
翻譯/譯文
自個兒有仙人的才分自己卻竟然不知,十年來常在夢中采摘那名貴的靈芝。
暮色蒼茫秋風(fēng)席卷大地,滿天是片片黃云。還是歸去吧,回到高山去投我的舊師。
注釋
、畔刹牛合扇说牟欧帧!稘h武帝內(nèi)傳》:“西王母曰:‘劉徹好道,然形穢神慢,非仙才也。”
、迫A芝:靈芝,仙藥。又指華蓋,高官顯貴者所用。揚雄《甘泉賦》:“于是乘輿乃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李善注引服虔曰:“華芝,華蓋也,言以華蓋自翳也。”此處語意雙關(guān),以夢采仙藥及望登進(jìn)士第相關(guān)合。
⑶黃云暮:黃昏時風(fēng)沙蔽天,云呈黃色。
、柔躁枺旱烙^名,在嵩山太室山下,李商隱年輕時曾學(xué)道,故云尋舊師。
賞析/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題為“東還”,當(dāng)然應(yīng)該是指由西面向東還至洛陽或其附近地帶。但也有人以為是指從山南西道府罷而歸,東還長安。程夢星曰:“宣宗大中十一年,征山南西道柳仲郢為吏部侍郎,義山府罷西歸,乃自東而還也!辟澩苏f的人不多。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已是李商隱的生命將走向盡頭,那時候,他的妻子雖然在早幾年前去世,但還有兒女待養(yǎng),家庭重負(fù),不可能容許他能夠那么輕松地歸去嵩陽去尋舊師。這首詩應(yīng)該是寫在未曾中第也未經(jīng)結(jié)婚之時。馮浩編此詩于文宗太和九年(835),張采田將此詩定為文宗開成元年(836),相差一年。據(jù)近代隋唐史研究專家岑仲勉所寫《玉溪生年譜會箋·平質(zhì)》一文,論及李商隱在太和七年至開成二年前后五年間赴舉之經(jīng)過,可知李商隱之參加府試被取錄成為鄉(xiāng)貢進(jìn)士后,再參加禮部試,以期登第成為進(jìn)士,自太和七年(833)、九年及開成二年(837),前后共三次。原文曰:“太和七年鄉(xiāng)貢,知舉,不取。太和八年病,不試,知舉李漢。太和九年鄉(xiāng)貢,知舉崔鄲,不取。開成元年無明文,當(dāng)是府試已不取,知舉高鍇。開成二年鄉(xiāng)貢,知舉高鍇,登第!痹谇昂笪迥曛校钌屉[參加三次禮部試,前二次均失敗,第一次是太和七年,第二次是太和九年;第一次考試失利,當(dāng)然也有刺激,尚不至于立刻要歸去尋舊師,故此詩之作,應(yīng)該是在太和九年。
文學(xué)賞析
首句即自嘲之詞,說自己對自己有得道成仙之才分卻竟然不自知。實在糊涂不該。這即是自嘲沒有應(yīng)世人仕之才卻居然去應(yīng)舉,笑自己不安分,作了盲目的必然不能成功之事。自己只有得道求仙的才分,那么,還是有自知之明才好。次句,說十年來常在夢中采靈芝則是說的實際思想,意謂自己也確是早就有隱遁高蹈之心,由自嘲自我排解到說出自己本有的思想,真切地表現(xiàn)了復(fù)雜心理。因為用世和隱遁這兩方面本來是當(dāng)時知識分子經(jīng)常普遍存在的心理。在自嘲之后又自我超脫出來,意謂:考試落選也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可難受的,不是早就夢想采摘靈芝的生活嗎?考不中就回去學(xué)道不也很好嗎?所以后二句即承此意說:還是回去吧,去找當(dāng)年的宗師。不過,盡管如此,這種自我排解還是充滿著愁郁?吹谌渌鶎懙木吧氖捝瑒拥厍镲L(fēng),入暮黃云是那么凄清,還是可以充分見出詩人心情的無比低沉和郁悶,看來,詩人思想中最理想的還是渴望早日用世,而并不真正愿意隱遁求仙。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送崔子還京
朝代:唐朝
作者:岑參
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騎著馬獨自從西方那遠(yuǎn)在天邊的地方歸來,揚起馬鞭急切地趕路,好像是和鳥兒在爭先一樣。九月時節(jié)我在交河北岸給你送別,風(fēng)雪中題完詩時不覺淚水已經(jīng)沾滿了衣服。
注釋
天外:指塞外離家鄉(xiāng)遠(yuǎn)得好像在天外一樣。
交河:指河的名字。
爭飛:爭著和鳥兒飛,比喻急切的心情。
揚鞭只共鳥爭飛:一句說明岑參想還京的欣喜急切的心情,揚起馬鞭拼命趕路像和鳥兒爭先一樣。
雪里題詩淚滿衣:一是對好友還京離去的不舍,另一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自身仍得滯留異域的苦悶,久戍塞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賞析:
此詩與《熱海行》作于同時,這個崔子是否就是崔侍御也很難說。全詩采用了詩家慣用的對照手法。前二句寫崔子獲歸長安的喜悅,后二句寫自身仍得滯留異域的苦悶。這一喜一憂都反映出久戍塞外之人的戀鄉(xiāng)心情。由于寫喜用“揚鞭只共鳥爭飛”,寫苦用“雪里題詩淚滿衣”,極為形象,渲染非常得力。為人所愛賞。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yīng)歸去耽泉石?之悤r、懷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yīng)白。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譯文
誰說老天爺無情,老天爺懂得殷勤地挽留客人。春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暖,因為什么,早晨還飄著雪花。你如今是遇到好的機會,一定會青云直上。我則應(yīng)當(dāng)告老還鄉(xiāng)。恐怕隔一段時間,再想舉杯共飲時,但遠(yuǎn)隔云山,再也無緣相會了。
這種復(fù)雜的世事,都很難斷定怎樣發(fā)展,誰能知道你我今后是怎么樣呢?即使我們今后會有舉杯共飲致使,即使兩方都還健在,但恐怕我們到那時都已白發(fā)蒼蒼了!我們?yōu)槭裁匆胚^這一醉方休的良機呢?這樣的摯友歡飲,實在太難尋求了。我們用不著向傾心愛慕的友人傾訴離別之苦,話未出口,雙眼已滿含淚水,睫毛上掛上了滴滴淚珠。你要來信,我要回音,魚書往還,友情永存。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調(diào),雙調(diào)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文安國:文勛,宇安國,官太府寺丞。善論難劇談,工篆畫,蘇軾曾為他作《文勛篆贊》。
底事:就是“何事”、“為什么”。
紆:系,結(jié)。組綬:官員系玉的絲帶。
耽:沉溺,入迷。泉石:山水,這里指歸隱之地。
凝:聚集,集中。
新燕:來信。
音書:音訊,書信。
賞析:
由于蘇軾“口快筆銳”,所以屢遭挫折、外放,熙寧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調(diào)知密州(今山東諸城),一路上留下許多書法感慨的詩詞。熙寧九年(1076),文安國因事來密州,兩人情投意合,深談契機,正月十三日,文安國還朝,蘇軾設(shè)宴相送而有此作。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4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南北朝〕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jǐn)筷陨,云霞收夕霏?/p>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譯文
黃昏和清晨情天氣變換,山水之間情景其如同清靈情光芒。山水情輕靈讓人愉悅,使其在山水之中游歷而忘記回去。從峽谷出來情時候時間還早,等到上船情時候天氣已經(jīng)晚了。四周情樹林和山壑中聚積著傍晚情景其,天上情晚霞凝聚著夜晚情天空中飄動。菱葉和荷花在蔚藍(lán)情河水中交相呼應(yīng),蒲和小麥在一處相依生長著。持著拂塵在南邊情小路上走動,很開心地欣賞東面情門窗。憂慮情東西少了自然覺得沒有煩心事,心情暢快就會覺得很順心。送給希望保養(yǎng)身體情人上面這些話,希望他們能用這個方法來養(yǎng)生。
注釋
昏旦:傍晚和清晨。清暉:指山光水其。娛人:使人喜悅。憺(dàn):安閑舒適。這二句出于屈原《九歌·東君》:“羌聲其兮娛人,觀者憺分忘歸”,意思是說山光水其使詩人心曠神怡,以致樂而忘返。入舟句:是說乘舟渡湖時天其已晚。林壑:樹林和山谷。斂:收攏、聚集。暝其:暮其。霏:云飛貌。這二句是說森林山谷之間到處是一片暮其,飛動情云霞已經(jīng)不見了。芰(jì):菱。這句是說湖中芰荷綠葉繁盛互相映照著。蒲稗(bài):菖蒲和稗草。這句是說水邊菖蒲和稗草很茂密,交雜生長在一起。披拂:用手撥開草木。偃(yǎn):仰臥。扉(fēi):門。“愉悅”句是說:愉快地偃息在東軒之內(nèi)。澹(dàn):同“淡”。這句是說個人得失情考慮淡薄了,自然就會把一切都看得很輕。意愜(qiè):心滿意足。理:指養(yǎng)生情道理。這句是說內(nèi)心感到滿足,就不違背養(yǎng)生之道。攝生客:探求養(yǎng)生之道情人。此道:指上面“慮澹”、“意愜”二句所講情道理。
鑒賞
起首二句即對偶精工而又極為凝煉,從大處、虛處勾勒山光水色之秀美。山間從清晨的林霧籠罩,到日出之后霧散云開,再到黃昏時暝色聚合,一天之內(nèi)不僅氣候冷暖多變,而且峰巒林泉、青山綠水在艷麗的紅日光輝照耀下亦五彩繽紛,明暗深淺,絢爛多姿,變態(tài)百出,使人目不暇接,賞心悅目。“昏旦”、“氣候”,從時間縱向上概括了一天的觀覽歷程;“山水”、“清暉”,則從空間橫向上包舉了天地自然的立體全景。而分別著一“變”字、“含”字,則氣候景象之變態(tài)出奇,山光水色之孕大含深,均給讀者留下了遐思逸想。兩句看似平常,卻蘊含博大豐富。
“清暉”二句,用頂真手法蟬聯(lián)而出,承接自然。雖由《楚辭·九歌·東君》中“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句化出,但用在此處,卻十分自然妥帖,完全是詩人特定情境中興會淋漓的真實感受,明人胡應(yīng)麟云:“靈運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如‘清暉能娛人’之類,雖非鍛煉而成,要皆真積所致。”(《詩藪·外編》)即指出了詩人并非故意效法前人,而是將由素養(yǎng)中得來的前人的成功經(jīng)驗,在藝術(shù)實踐中觸景而產(chǎn)生靈感,從而自然地或無意識地融化到自己的藝術(shù)構(gòu)思之中。“娛人”,使人快樂;“憺”,安然貌。不說詩人留戀山水,樂而忘返,反說山水娛人,仿佛山水清暉也解人意,主動挽留詩人。所謂“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保ā度碎g詞話》)
“出谷”二句承上啟下:走出山谷時天色還早,及至進(jìn)入巫湖船上,日光已經(jīng)昏暗了。這兩句一則點明游覽是一整天,與首句“昏旦”呼應(yīng);同時又暗中為下文寫傍晚湖景作好過渡。
以上六句為第一層,總寫一天游石壁的觀感,是虛寫、略寫!傲舟帧币韵铝,則實寫、詳寫湖中晚景:傍晚,林巒山壑之中,夜幕漸漸收攏聚合;天空中飛云流霞的余氛,正迅速向天邊凝聚。湖水中,那田田荷葉,重疊葳蕤,碧綠的葉子抹上了一層夕陽的余輝,又投下森森的陰影,明暗交錯,相互照映;那叢叢菖蒲,株株稗草,在船槳剪開的波光中搖曳動蕩,左偏右伏,互相依倚。這四句從林巒溝壑寫到天邊云霞,從滿湖的芰荷寫到船邊的蒲稗,描繪出一幅天光湖色輝映的湖上晚歸圖,進(jìn)一步渲染出清暉娛人、游子憺然的意興。這一段的寫法,不僅路線貫穿、井然有序,而且筆觸細(xì)膩、精雕細(xì)琢,毫發(fā)畢肖。在取景上,遠(yuǎn)近參差,視角多變,構(gòu)圖立體感、動態(tài)感強;在句法上,兩兩對偶,工巧精美。這一切,都體現(xiàn)出謝詩“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的特點。雖系匠心鍛煉,卻又歸于自然。
“披拂”二句,寫其舍舟陸行,撥開路邊草木,向南山路徑趨進(jìn);到家后輕松愉快地偃息東軒,而內(nèi)心的愉悅和激動仍未平靜。這一“趨”一“偃”,不僅點明上岸到家的過程,而且極帶感情色彩:天晚趕忙歸家,情在必“趨”;一天游覽疲勞,到家必“偃”(臥息)。可謂煉字極工。
末尾四句總上兩層,寫游后悟出的玄理。詩人領(lǐng)悟出:一個人只要思慮淡泊,那么對于名利得失,窮達(dá)榮辱這類身外之物自然就看得輕了;只要自己心里常常感到愜意滿足,就覺得自己的心性不會違背宇宙萬物的至理常道,一切皆可順情適性,隨遇而安。詩人興奮之余,竟想把這番領(lǐng)悟出的人生真諦,贈予那些講究養(yǎng)生(攝生)之道的人們,讓他們不妨試用這種道理去作推求探索。這種因仕途屢遭挫折、政治失意,而又不以名利得失為懷的豁達(dá)胸襟,在那政局混亂、險象叢生、名士動輒被殺、爭權(quán)奪利劇烈的晉宋時代,既有遠(yuǎn)禍全身的因素,也有志行高潔的一面。而這種隨情適性、“慮澹物輕”的養(yǎng)生方法,比起魏晉六朝盛行的服藥煉丹、追慕神仙以求長生的那種“攝生客”的虛妄態(tài)度,無疑也要理智、高明得多。因而不能因其源于老莊思想,或以其有玄言的色彩,便不加分析地予以否定。何況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這四句議論也并未游離于前面的抒情寫景之外,而是一脈相承的,如箭在弦上,勢在必發(fā)。
此篇除了具有劉勰所指出的那些宋初詩歌的普遍特征之外,還具有兩個明顯的個性特點:一是結(jié)構(gòu)綿密,緊扣題中一個“還”字,寫一天的行蹤,從石壁——湖中——家中,次第井然。但重點工筆描繪的是傍晚湖景,因而前面幾句只從總體上虛寫感受。盡管時空跨度很大,但因虛實詳略得宜,故毫無流水帳的累贅之感。三個層次交關(guān)之處,兩次暗透時空線索。如“出谷”收束題目前半,“入舟”引出題目后半“還湖中”;“南徑”明點舍舟陸行,“東扉”暗示到家歇息,并引出“偃”中所悟之理。針線細(xì)密,承轉(zhuǎn)自然。其次,全詩融情、景、理于一爐,前兩層雖是寫景,但皆能寓情于景,景中含情。像“清暉”、“林壑”、“蒲稗”這些自然景物皆寫得脈脈含情,似有人性,與詩人靈犀相通:而詩人一腔“愉悅”之情,亦洋溢跳蕩在這些景物所組成的意象之中。正如王夫之所評:“謝詩……情不虛情,情皆可景;景非滯景,景總含情。”(《古詩評選》)結(jié)尾議論,正是“愉悅”之情的理性升華,仿佛水到渠成,勢所必然。前人贊其“舒情綴景,暢達(dá)理旨,三者兼長,洵堪睥睨一世!保S子云《野鴻詩的》)信非溢美。全詩充滿了明朗奔放的喜悅情調(diào),確如“東海揚帆,風(fēng)日流麗!保ā栋教諏O詩評》)難怪連大詩人李白也喜歡引用此詩佳句:“故人贈我我不違,著令山水含清暉。頓驚謝康樂,詩興生我衣。襟前林壑?jǐn)款ㄉ渖显葡际障!保ā冻暌竺髯粢娰浳逶启酶琛罚┘创艘嗫梢娖溆绊懼话摺?/p>
謝靈運
謝靈運(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chuàng)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xué)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還兼通史學(xué),工于書法,翻譯佛經(jīng),曾奉詔撰《晉書》!端鍟そ(jīng)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集》等14種。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15
還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子之還兮,遭我乎狃之間兮。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狃之道兮。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狃之陽兮。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譯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遠(yuǎn)逝了,
身體卻隨著秋季由北向南飛回的大雁歸來。
故鄉(xiāng)家里籬笆下栽種的菊花,
今日又開了幾朵呢?
注釋
、俳偅铣惾。陳亡,入長安,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
、卺瘏ⅲ⑻七吶娙。安史之亂中,長安淪陷,故有此詩。
翻譯
江總在陳時,官至尚書令,到晚年,陳滅于隋,從此郁郁寡歡。詩人在回?fù)P州途中經(jīng)山東微縣微山亭所詠的這首重陽小詩,就在強烈的故鄉(xiāng)之念中,流露出亡國的隱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歸;后兩句言所想之境:故鄉(xiāng)籬菊,花事何如?但實景虛象,絕非隨意拈來,而是精心擇用。這樣,故土之眷盡在這眼前、遠(yuǎn)處的景物之中;亡國之恨,則全蘊于景點構(gòu)成的圖畫里。
【還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5篇】相關(guān)文章:
大招原文賞析及翻譯05-03
畫原文賞析及翻譯05-02
寒菊原文賞析及翻譯05-02
牡丹原文賞析及翻譯05-02
春風(fēng)原文賞析及翻譯05-01
流鶯原文賞析及翻譯05-01
菊原文賞析及翻譯05-01
北門原文賞析及翻譯04-30
蓮葉原文賞析及翻譯04-29
牧童原文賞析及翻譯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