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7-12 13:47:09 古籍 我要投稿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合集15篇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深閣簾垂繡。

  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

  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

  影廝伴、東奔西走。

  望斷鄉(xiāng)關(guān)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后。

  一點點,歸楊柳。

  相看只有山如舊。

  嘆浮云、本是無心,也成蒼狗。

  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

  趁未發(fā)、且嘗村酒。

  醉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jīng)否。

  翁不應(yīng),但搖手。

  譯文

  深深的閨閣繡簾垂地。還記得家人在燈燭邊的綿綿話語,會心之處,嫣然一笑,酒渦迷人。萬疊的山間城頭傳來哀怨的號角聲,風把霜花吹到了我的袖口。只有影子與我為伴,我東西來回奔走。望著遠處,我不知家鄉(xiāng)在什么地方,羨慕寒鴉可以在黃昏之后,回到楊柳樹上它們的巢穴。

  只有山還是和原來一樣,嘆息亡國之后時事的變化如此之大。明天將帶上枯干的荷葉包著的冷飯,越過前面那座小山,設(shè)法謀生,以便糊口。趁還沒有出發(fā),我再喝一口酒。幸喜那唯一的謀生工具毛筆還在,詢問鄰近的老翁需不需要抄寫《牛經(jīng)》,老翁只是搖手而已。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雙調(diào)一百十六字。上下闋各十句。六仄韻。

  兵后寓吳:指元軍攻陷臨安(1276)后,作者離開家鄉(xiāng),流寓在蘇州一帶。

  簾垂繡:即繡簾垂。

  渦:酒渦。

  萬疊:指樂曲反復不停地吹奏。

  影廝伴:只有影兒相伴。

  浮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小阜:小土山。

  枵(xiāo)囊:空口袋(指沒有錢)。

  毛錐:毛筆。

  牛經(jīng):關(guān)于牛的知識的書!度龂尽纷⒁断嘤,說漢朝有《牛經(jīng)》。

  賞析:

  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南侵,陷岳州,下蘇常。翌年春日,兵進臨安。這年秋天,蔣捷正在吳門流寓,兵荒馬亂之中,衣食問題成為困撓詞人最大問題。這首詞寫于此時,是詞人流浪生活的真實寫照。

  “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閨閣深院,垂地繡簾,柔和燈光,輕言細語。會心之處,嫣然一笑,酒渦迷人。詞人首先營造了記憶中溫馨的氛圍。但和眼前的自然之物相對照。在漂泊中自己多么希望回到故鄉(xiāng)和家人團聚,可是“望斷鄉(xiāng)關(guān)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黃昏之后的“寒鴉”尚可歸巢楊柳,令人羨慕不已。不令人產(chǎn)生人不如鴉之感!”蔣詞中抒發(fā)的背井離鄉(xiāng)的愁苦情懷,而是戰(zhàn)亂時代這一特定歷史環(huán)境中的產(chǎn)物,而非一般詞人和平時的呻吟。“萬疊城頭哀怨角”,城頭上反復吹奏的號角聲充滿哀怨,這“哀怨”是一種主觀感情的外射,和著國破家亡的傷慟。

  “相看只好山如舊!绷髀冻鼋揭字鞯谋葱那!皣@浮云”比喻世事的變幻無常。漂泊孤凄之感是和亡國之痛融合在一起的,使之更加深沉,也更加悲苦。這是一個秋風肅殺,百花凋殘的季節(jié),這是一處景物蒼茫的黃昏時刻。

  “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明天將帶上枯干的荷葉包著的冷飯,越過前面那座小山,設(shè)法謀生,以便糊口!俺梦窗l(fā)、且嘗村酒!睆睦Ь沉孙@現(xiàn)出達觀的態(tài)度。姑且苦中作樂,把煩憂拋在一邊吧!村酒飲罷,囊中仍很羞澀!白硖借漳颐F在,問鄰翁、要寫《牛經(jīng)》否。翁不應(yīng),但搖手!蔽⒆碇刑绞帧拌眨▁iāo消)囊”幸喜那唯一的謀生工具毛錐還在。他詢問鄰近的老翁:“需要抄寫《牛經(jīng)》么?”老翁只是搖手。詞人“東奔西走”的目的和結(jié)果,在這幾句話中描寫的維妙維肖。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幾個典型的細節(jié)加以描述,把它看成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亦無不可。

  這是一首描寫流浪生活的悲歌。在戰(zhàn)亂的年代,詞人過著流浪的生活。即使物質(zhì)上再困窘,也不能使他屈服仕元。同時在詞人通過老翁對《牛經(jīng)》的冷淡態(tài)度的描寫,透露出當時農(nóng)村中凋零殘敗的景象,和農(nóng)民生產(chǎn)情緒不高的事實。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2

  賀新郎·國脈微如縷

  劉克莊〔宋代〕

  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lián)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wù)f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譯文

  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王實之,有憂慮邊境被敵人侵犯的話,回筆疾書回答這件事。

  國家命脈日漸衰弱,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吧。他并沒有經(jīng)過谷城公那樣的名師傳授指點,也不曾遇到過像驪山圣母那樣的神仙傳授法術(shù),可他一樣能在談笑之中指揮大軍,在河北東西兩路大敗金兵。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在軍營中一邊下棋一邊聯(lián)句?涩F(xiàn)在人老了,登樓遠望,已力不從心,多次誤了從軍的機會。聽說北面蒙古騎兵來勢洶洶,進攻時利用的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不要再大談空想而不以身抗敵,自古以來,用一個賢能的人,就能解除國家的危難。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的良將,即使有堅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有志兒郎,不要在發(fā)無聊呻吟,趕快投筆從戎,不要再想用文辭來博得高官厚祿了!

  注釋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歌》《金縷曲》《金縷詞》《乳燕飛》《賀新涼)等。雙調(diào)一百十六字,上下闋各十句,六仄韻。余為變格。三和: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憂邊之語:憂慮邊境被敵人(指蒙古軍)侵犯的話。國脈:國家的命脈。長纓:長帶子。戎主:敵人的首領(lǐng)。尺度:標準。韓五: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排行第五,人稱韓五。谷城公:亦稱黃石公。傳說漢代張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傳授兵書。驪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傳說中的女仙。傳說唐朝李筌曾在驪山下遇一老母為他講解《陰符》秘文。兩河路:指宋代行政區(qū)劃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即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區(qū)。聯(lián)句:兩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兩句,組合成一首詩,謂聯(lián)句。登樓攬鏡:上樓照鏡,慨嘆功業(yè)未建,人已衰老。沖梯:沖車和云梯,古代攻城的工具。制難:挽回危難的局勢。金湯:“金城湯池”的省語,比喻堅固的防御工事。張許:張巡和許遠,唐代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名將。投筆:投筆從戎,用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立功邊疆的典故。題柱:漢代司馬相如過成都升仙橋,曾在橋柱上題字說: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和朋友王實之六首唱和詞中前第四首。上片以韓世忠為例,提出在大敵當前時,應(yīng)放寬尺度,重用人才;下片撫今追昔,指出國勢垂危前情況下,不應(yīng)幻想依靠天險,而應(yīng)依靠能拯世扶傾前英雄。全詞感情豐一流暢,詞句凝練有力,用典精妙自然,意氣風發(fā)、朗朗上口。

  “國脈微如縷”,一個“縷”字,讓人想起飄忽不定、一觸即斷前游絲,想起“千鈞一發(fā)”前危急。一個極形象前比喻,說明國家前命脈,實在已經(jīng)衰微不堪。于是發(fā)一聲問: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當時,蒙古貴族屢屢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統(tǒng)治者卻不思進取,嫉賢妒能。頭三句前劈空而下,將形勢前緊迫,統(tǒng)治者前麻木不仁,請纓報國之志士前熱忱,盡情表達出輕,紙上錚錚有聲。

  接著,作者抒發(fā)任人唯賢前議論。以“未必”二字起句,道出了作者前自信,人間自有降龍伏虎前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試看南宋初年前抗金名將韓世忠吧。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輕時有“潑韓五”前渾號,出身行伍,既沒有名師傳授,也未迸神仙指點,但是卻能在談笑之間大戰(zhàn)兩河,成為抗金名將。有了這些名將賢相,“國脈微如縷”前慘狀也就有扭轉(zhuǎn)前可能了。

  以下又連用西漢張良迸谷城公也即黃石公)傳授《太公兵法》和唐將李筌得驪山老母講解《陰符經(jīng)》而俱立大功前兩個典故,輕說明即使沒有承授與憑借,照樣也可以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勛。作者頻頻使用“問”、“未必”、“試看取”、“豈……也……”等詞,既增加了感染力,而且一氣呵成,邏輯嚴密,虎虎有生氣。這種宏論高議,以詩前語言和情感發(fā)出,更具一種動人前力量。劉詞議論化、散文化和好用典故前特點,于此可見一斑。

  下片,作者進而聯(lián)系到自己前遭迸。“棋柝聯(lián)句”,表達作者報國從軍前夙愿。但這一宏愿都成了過去前夢了。登樓遠望,攬鏡自照,傷感一事無成,痛心國勢日非,愁腸百轉(zhuǎn)、感慨萬千。一聲長嘆,將那長期以輕懷才不迸、屢屢喪失殺敵報國之機前心情,盡數(shù)迸發(fā)了出輕。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下邊兩句,將當時邊境上疾風撲面、黑云壓城前情景生動地描繪了出輕。北風,暗指北輕前蒙古兵,它既點出了入犯前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帶輕前殺伐之氣。敵方進攻用前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蒙古軍隊攻勢前兇猛和情勢前危急,由此可見。金湯,指堅固前防御工事,張許指張巡、許遠,安史之亂時,他們堅守睢陽,堅貞不屈。大敵當前,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前良將,即使有堅固前城池,也不能久守。“漢拜郅都,匈奴避境;趙命李牧,林胡遠竄。則朔方之它危,邊域之勝負,地方千里,制在一賢!币病杜f唐書·突厥傳》載盧俌上唐中宗疏中語)這里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賢前重要性。

  作者以反問句式寫出上面兩句,有理有據(jù),足以服人。接著,作者大聲疾呼:好漢們,不需再計較個人得失,不需發(fā)無聊之呻吟,趕快投筆從戎,共赴國難吧!這是對愛國志士前期望,也是和王實之共勉。這兩句,句短氣促,噴涌而出,極富鼓舞力量。

  此詞慷慨陳詞,議論風發(fā),筆力雄壯,又極盡抑揚頓挫之致;運用了大量典故,自然貼切,蘊義豐富。這是宋末詞壇上議論化、散文化與形象性、情韻美相結(jié)合前代表作。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lǐng)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chuàng)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3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lián)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wù)f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翻譯

  國家命脈日漸衰弱,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試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吧。張良遇谷城公傳授《太公兵法》、唐將李筌得驪山老母講解《陰符經(jīng)》而立下大功,但是就算他們沒有承授與憑借,照樣也可以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勛。

  少年時期也曾雄心壯志、心懷家國,只嘆從未實現(xiàn)。登樓遠望,攬鏡自照,傷感一事無成,痛心國勢日非,愁腸百轉(zhuǎn)、感慨萬千。聽說北面蒙古騎兵來勢洶洶,進攻時利用的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不要再大談空想而不以身抗敵,自古以來敵人真正難以抵抗的是戰(zhàn)場上的勇士,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的良將,即使有堅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有志兒郎,不要在發(fā)無聊呻吟,趕快投筆從戎,保家衛(wèi)國吧!

  注釋

  國脈:國家的命脈。

  長纓:指捕縛敵人的長繩。

  韓五:韓世忠,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輕時有“潑韓五”的渾號。

  金湯:指堅固的防御工事。

  張許:指張巡、許遠,安史之亂時,他們堅守睢陽,堅貞不屈。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和朋友王實之六首唱和詞中的第四首。同作者其它豪放詞作一樣,字里行間洋溢著濟世救國的激情和宏偉志向。

  “國脈微如縷”,一個“縷”字,讓人想起飄忽不定、一觸即斷的游絲,想起“千鈞一發(fā)”的危急。一個極形象的比喻,說明國家的命脈,實在已經(jīng)衰微不堪。于是發(fā)一聲問: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當時,蒙古貴族屢屢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統(tǒng)治者卻不思進取,嫉賢妒能。頭三句的劈空而下,將形勢的緊迫,統(tǒng)治者的麻木不仁,請纓報國之志士的熱忱,盡情表達出來,紙上錚錚有聲。

  接著,作者抒發(fā)任人唯賢的議論。以“未必”二字起句,道出了作者的自信,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試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吧。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輕時有“潑韓五”的渾號,出身行伍,既沒有名師傳授,也未遇神仙指點,但是卻能在談笑之間大戰(zhàn)兩河,成為抗金名將。有了這些名將賢相,“國脈微如縷”的慘狀也就有扭轉(zhuǎn)的可能了。

  以下又連用西漢張良遇谷城公(即黃石公)傳授《太公兵法》和唐將李筌得驪山老母講解《陰符經(jīng)》而俱立大功的兩個典故,來說明即使沒有承授與憑借,照樣也可以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勛。作者頻頻使用“問”、“未必”、“試看取”、“豈……也……”等詞,既增加了感染力,而且一氣呵成,邏輯嚴密,虎虎有生氣。這種宏論高議,以詩的語言和情感發(fā)出,更具一種動人的力量。劉詞議論化、散文化和好用典故的特點,于此可見一斑。

  下片,作者進而聯(lián)系到自己的遭遇!捌彖芈(lián)句”,表達作者報國從軍的夙愿。但這一宏愿都成了過去的夢了。登樓遠望,攬鏡自照,傷感一事無成,痛心國勢日非,愁腸百轉(zhuǎn)、感慨萬千。一聲長嘆,將那長期以來懷才不遇、屢屢喪失殺敵報國之機的心情,盡數(shù)迸發(fā)了出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下邊兩句,將當時邊境上疾風撲面、黑云壓城的情景生動地描繪了出來。北風,暗指北來的蒙古兵,它既點出了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帶來的殺伐之氣。敵方進攻用的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蒙古軍隊攻勢的兇猛和情勢的危急,由此可見。金湯,指堅固的防御工事,張許指張巡、許遠,安史之亂時,他們堅守睢陽,堅貞不屈。大敵當前,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的良將,即使有堅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皾h拜郅都,匈奴避境;趙命李牧,林胡遠竄。則朔方之它危,邊域之勝負,地方千里,制在一賢!保ā杜f唐書·突厥傳》載盧俌上唐中宗疏中語)這里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賢的重要性。

  作者以反問句式寫出上面兩句,有理有據(jù),足以服人。接著,作者大聲疾呼:好漢們,不需再計較個人得失,不需發(fā)無聊之呻吟,趕快投筆從戎,共赴國難吧!這是對愛國志士的期望,也是和王實之共勉。這兩句,句短氣促,噴涌而出,極富鼓舞力量。

  此詞慷慨陳詞,議論風發(fā),筆力雄壯,又極盡抑揚頓挫之致;運用了大量典故,自然貼切,蘊義豐富。這是宋末詞壇上議論化、散文化與形象性、情韻美相結(jié)合的代表作。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賀新郎·國脈微如縷

  [宋代]劉克莊

  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lián)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wù)f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王實之,有憂慮邊境被敵人侵犯的話,回筆疾書回答這件事。

  國家命脈日漸衰弱,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吧。他并沒有經(jīng)過谷城公那樣的名師傳授指點,也不曾遇到過如像驪山圣母那樣的神仙傳授法術(shù),可他一樣能在談笑之中指揮大軍,在河北東西兩路大敗金兵。

  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在軍營中一邊下棋一邊聯(lián)句。可現(xiàn)在人老了,登樓遠望,已力不從心,多次誤了從軍的機會。聽說北面蒙古騎兵來勢洶洶,進攻時利用的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不要再大談空想而不以身抗敵,自古以來,用一個賢能的人,就能解除國家的危難。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的良將,即使有堅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有志兒郎,不要在發(fā)無聊呻吟,趕快投筆從戎,不要再想用文辭來博得高官厚祿了!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歌》《金縷曲》《金縷詞》《乳燕飛》《賀新涼)等。雙調(diào)一百十六字,上下闋各十句,六仄韻。余為變格。

  三和: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憂邊之語:憂慮邊境被敵人(指蒙古軍)侵犯的話。

  國脈:國家的命脈。

  長纓:長帶子。

  戎主:敵人的首領(lǐng)。

  尺度:標準。

  韓五: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排行第五,人稱韓五。

  谷城公:亦稱黃石公。傳說漢代張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傳授兵書。

  驪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傳說中的女仙。傳說唐朝李筌曾在驪山下遇一老母為他講解《陰符》秘文。

  兩河路:指宋代行政區(qū)劃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即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區(qū)。

  聯(lián)句:兩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兩句,組合成一首詩,謂聯(lián)句。

  登樓攬鏡:上樓照鏡,慨嘆功業(yè)未建,人已衰老。

  沖梯:沖車和云梯,古代攻城的工具。

  制難:挽回危難的局勢。

  金湯:“金城湯池”的省語,比喻堅固的防御工事。張許:張巡和許遠,唐代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名將。

  投筆:投筆從戎,用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立功邊疆的典故。

  題柱:漢代司馬相如過成都升仙橋,曾在橋柱上題字說: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和朋友王實之六首唱和詞中的第四首。上片以韓世忠為例,提出在大敵當前時,應(yīng)放寬尺度,重用人才;下片撫今追昔,指出國勢垂危的情況下,不應(yīng)幻想依靠天險,而應(yīng)依靠能拯世扶傾的英雄。全詞感情豐沛流暢,詞句凝練有力,用典精妙自然,意氣風發(fā)、朗朗上口。

  “國脈微如縷”,一個“縷”字,讓人想起飄忽不定、一觸即斷的游絲,想起“千鈞一發(fā)”的危急。一個極形象的比喻,說明國家的命脈,實在已經(jīng)衰微不堪。于是發(fā)一聲問: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當時,蒙古貴族屢屢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統(tǒng)治者卻不思進取,嫉賢妒能。頭三句的噼空而下,將形勢的緊迫,統(tǒng)治者的麻木不仁,請纓報國之志士的熱忱,盡情表達出來,紙上錚錚有聲。

  接著,作者抒發(fā)任人唯賢的議論。以“未必”二字起句,道出了作者的自信,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試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吧。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輕時有“潑韓五”的渾號,出身行伍,既沒有名師傳授,也未遇神仙指點,但是卻能在談笑之間大戰(zhàn)兩河,成為抗金名將。有了這些名將賢相,“國脈微如縷”的慘狀也就有扭轉(zhuǎn)的可能了。

  以下又連用西漢張良遇谷城公(即黃石公)傳授《太公兵法》和唐將李筌得驪山老母講解《陰符經(jīng)》而俱立大功的兩個典故,來說明即使沒有承授與憑借,照樣也可以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勛。作者頻頻使用“問”、“未必”、“試看取”、“豈……也……”等詞,既增加了感染力,而且一氣呵成,邏輯嚴密,虎虎有生氣。這種宏論高議,以詩的語言和情感發(fā)出,更具一種動人的力量。劉詞議論化、散文化和好用典故的特點,于此可見一斑。

  下片,作者進而聯(lián)系到自己的遭遇!捌彖芈(lián)句”,表達作者報國從軍的夙愿。但這一宏愿都成了過去的夢了。登樓遠望,攬鏡自照,傷感一事無成,痛心國勢日非,愁腸百轉(zhuǎn)、感慨萬千。一聲長嘆,將那長期以來懷才不遇、屢屢喪失殺敵報國之機的心情,盡數(shù)迸發(fā)了出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下邊兩句,將當時邊境上疾風撲面、黑云壓城的情景生動地描繪了出來。北風,暗指北來的蒙古兵,它既點出了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帶來的殺伐之氣。敵方進攻用的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蒙古軍隊攻勢的兇勐和情勢的危急,由此可見。金湯,指堅固的防御工事,張許指張巡、許遠,安史之亂時,他們堅守睢陽,堅貞不屈。大敵當前,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的良將,即使有堅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漢拜郅都,匈奴避境;趙命李牧,林胡遠竄。則朔方之它危,邊域之勝負,地方千里,制在一賢。”(《舊唐書·突厥傳》載盧俌上唐中宗疏中語)這里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賢的重要性。

  作者以反問句式寫出上面兩句,有理有據(jù),足以服人。接著,作者大聲疾唿:好漢們,不需再計較個人得失,不需發(fā)無聊之呻吟,趕快投筆從戎,共赴國難吧!這是對愛國志士的期望,也是和王實之共勉。這兩句,句短氣促,噴涌而出,極富鼓舞力量。

  此詞慷慨陳詞,議論風發(fā),筆力雄壯,又極盡抑揚頓挫之致;運用了大量典故,自然貼切,蘊義豐富。這是宋末詞壇上議論化、散文化與形象性、情韻美相結(jié)合的代表作。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賀新郎·和前韻

  [宋代]辛棄疾

  覓句如東野。想錢塘風流處士,水仙祠下。更億小孤煙浪里,望斷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難畫。誰解胸中吞云夢,試唿來草賦看司馬。須更把,《上林》寫。

  雞豚舊日漁樵社。問先生:帶湖春漲,幾時歸也?為愛琉璃三萬頃,正臥水亭煙榭。對玉塔微瀾深夜。雁鶩如云休報事,被詩逢敵手皆勍者。春草夢,也宜夏。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像東野那樣苦思來作詩。想起在水仙祠下那些風流處士,更想起小孤山的煙濤波浪里,那望眼欲穿的彭郎磯。一色空濛,神色令人難以描畫。誰能寫出西湖的浩渺宏大,氣吞云夢,也只有司馬相如那樣能寫出《上林賦》的人才能描繪出它的王者之氣。

  原來的漁樵社在擺雞豚宴。問我?guī)Ш核疂q,山水之樂無窮,什么時候回來。我喜歡那三萬里煙波浩渺的西湖,臥在水亭煙謝中,面對玉塔,于深夜之中欣賞湖水的微瀾。文吏像云一樣不要來拿事勞煩我。寫詩詠西湖碰上了強勁對手。我也要像謝靈運那樣做一個“池塘生春草”之類名句的好夢。

  注釋

  和前韻:指用前《賀新郎》(翠浪吞平野)韻再詠西湖。

  東野:唐代詩人孟郊字東野,其詩均苦思而得,深為韓愈所推重。又,《三山志》謂福州東禪院有東野亭,蔡襄書額。未知此處果何所指。

  風流處士:指林逋。逋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自謂:“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绷皱徒K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yǎng)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水仙祠:在杭州西湖。

  雞豚(tún):雞和豬。古時農(nóng)家所養(yǎng)禽畜。

  先生:作者自指。帶湖,在江西上饒。

  琉璃三萬頃:指福州西湖煙波浩渺。杜甫《渼陂行》:“波濤萬頃堆琉璃”。

  雁鶩(wù):喻文吏。

  勍(qíng)者:強手,勁敵。

  賞析:

  詞的上片泛詠福州西湖。起句寫其吟詠之苦。《墓志》謂其詩“鉤章稽句,掐擢腸腎”,每個字都出以苦思。此處以東野自喻,言其吟詠西湖,字斟句酌,和孟東野一樣刻苦。水仙桐在杭州西湖。“想錢塘”三句先把福州西湖幻化作杭州西湖,然后由杭州西湖聯(lián)想到水仙祠,再由水仙祠聯(lián)想到杭州之士在水仙祠前向風流處士,“一盞寒泉餞秋菊”的情景!案鼞洝比鋵懜V菸骱」律。言其同江西彭澤縣北長江岸邊的小孤(姑)山一樣,同負盛名。它沐浴在萬頃碧波之中,浪里出,煙里藏,一色空濛,而它那“望斷彭郎欲嫁”的神色,更令人難以描畫。在這里,作者使用擬人手法,簡直把小孤山似仙非仙,空濛靈秀的景色寫絕了!罢l解”三句運用《子虛賦》和《上林賦》的有關(guān)材料和典故,并以司馬相如自喻,言福州西湖,浩渺宏大,氣吞云夢,要把它寫出來,還要請《上林賦》那樣的高手,才能把它王者之氣寫出來。在這里,作者使用了“想”、“憶”和“誰解”三個動詞,把他對西湖人文景觀、小孤山以及西湖氣吞云夢的氣勢聯(lián)系在一起來寫,顯得層次分明,而構(gòu)思又極嚴密。

  詞的下片寫作者對福州西湖的愛憐。這里有兩個對比。一是家鄉(xiāng)之思同西湖之愛的對比!半u豚”三句寫作者的家鄉(xiāng)之思。言如今帶湖春漲,山水之樂無窮,家鄉(xiāng)的親友望其回鄉(xiāng),“雞豚燕(宴)春秋”,以敘闊別之誼。接下去三句寫其對福州西湖的愛。他愛福州西湖三萬頃琉璃般的水面,他喜歡臥在水亭煙榭之中,面對玉塔,于深夜之中,欣賞湖水的微瀾,以慰藉自己那顆受傷的心。在句首著以“愛”字,使之同鄉(xiāng)思形成鮮明對比,從而突出了他對福州西湖的愛高于鄉(xiāng)思之意。二是為西湖吟詩同處理公務(wù)的對比。唐代詩人孟郊,四十六歲登第后,被任為僳陽尉。在任不事曹務(wù),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作者雖沒不事曹務(wù),但他在結(jié)尾四句卻說,他要寫詩吟詠福州西湖,碰上了強勁敵手,要像謝靈運當年西堂思詩那樣做一個獲得“池塘生春草”之類名句的好夢,“雁鶩如云休報事”,以免驚擾我“覓句”的努力。這樣寫,既照應(yīng)了開頭,又使吟詩同理事形成鮮明對比,再次突現(xiàn)了他對西湖之愛高于其他之意。這樣通過兩層對比,便把他游西湖、詠西湖、愛西湖之意充分表達出來,圓滿地表達出了本詞所要吟詠的主題。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賀新郎·寄豐真州

  [宋代]戴復古

  憶把金罍酒,嘆別來光陰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頻著眼,贏得兩眉長皺。但東望故人翹首。要落山空天遠大,送飛鴻北去傷懷久。天下事,公知否?

  錢塘風月西湖柳,渡江來百年機會,從前未有。喚起東山丘壑夢,莫惜風霜老手,要整頓封疆如舊。早晚樞庭開幕府,是英雄盡為公奔走?唇鹩,大如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回想過去用金罍盛酒歡飲,感嘆分別后光陰如水流走,如今長期在江湖漂流。“世事”不能多看,不然只會長皺眉頭。抬頭東望盼望與老友相見,只見木衰山闊天悠悠,目送鴻雁北飛去,憂傷久久;謴椭性、統(tǒng)一中國的大事,您忘記了沒有?

  觀賞錢塘風景和西湖垂柳,是南渡百年來難逢的機會,是從前所沒有的。你不能像謝安那樣隱居東山,對山水之樂一味追求;要獻出自己的經(jīng)驗和才華,毫不吝惜與保留;還要積極抗金收復故土,使國家完整如舊。不停的向樞庭開幕府招攬人才,那英雄豪杰們都會為您奔走。祝愿你殺敵立功受賞,得到大如斗的金印。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賀新涼”等。該詞牌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

  把:端。金罍(léi):酒器。

  頻著眼:多看。

  翹首:抬頭。

  風霜老手:有經(jīng)驗和才干的老手。

  樞庭:樞密院,宋代掌管軍事的最高機關(guān)。

  賞析:

  上片詞人回憶了作者與豐真州相聚共飲的情景,然后感嘆自己流落江湖的困境。下片具體抒寫作者的勸勉,表達自己盼望對方出馬掛帥,馳騁疆場,早日抗金復國的迫切心情。全詞筆力豪健,氣勢渾厚,用典巧妙含蓄。作者通過對中原淪喪區(qū)的懷念和對友人的勉勵,抒發(fā)一腔愛國熱情。

  上片開頭三句緊扣詞題,回憶與豐真州相聚時用金罍盛酒的深情厚誼,感嘆別后自己流落江湖的不幸處境。以“光陰荏苒”來表達自己對光陰虛擲、無所作為的苦悶,再加上別前與別后兩樣不同的境遇和心情,更有力地反映眼前心境的悲涼。正因長期流落江湖,一生在仕途上又不得意,便對現(xiàn)實產(chǎn)生了強烈的不滿情緒。

  “世事不堪”兩句便表現(xiàn)他對“世事”的厭惡、看不順眼,看多了只有使自己“兩眉長皺”。這一神色,說明是何等使人難堪,逼真地流露出他內(nèi)心的無窮怨恨,言下也是告訴人們對“世事”應(yīng)采取否定的態(tài)度。因而這里的“世事”就不是一般的生活瑣事,而是與時局、與國家前途命運相關(guān)的國事;是對南宋王朝主和派推行投降政策,壓制、排斥抗戰(zhàn)人才,倒行逆施,不圖恢復的“大政方針”而言的。表明作者積極抗金復國的鮮明態(tài)度。因此,盡管對“世事”否定,對中原淪喪區(qū)仍是滿懷深情的,這是并不矛盾的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后思想是一致的。

  所以當他東望故人,眼前是“木落山空天遠大,飛鴻北去”的一片凄涼景象時,卻使他久久傷懷。由懷念故人,見大雁春天北飛而聯(lián)想到北方的中原失地,不禁同情、痛苦、憤恨一齊涌上心頭。“傷懷久”三字從時間上表現(xiàn)感傷之深。由此也見到作者雖是“江湖宿留人”,但并不是專意縱情山水,真正不關(guān)心“世事”,而是殷切地關(guān)注著國家的命運,惦念著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天下事”。因而才以詢問的口氣向友人提出“天下事,公知否”的事來。這一方面表達他心里是裝著“天下事”的,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友人要時刻牢記著“天下事”。展現(xiàn)出以國事為重的寬闊胸懷。

  換頭三句以眼前景致為南渡前所無法享受作比較,突出杭州、西湖風光的秀麗。言下包含著有容易使人沉醉于湖山之樂而忘懷“天下事”之意。因而“喚起東山”五句便從勉勵出發(fā),告誡友人應(yīng)從哪些方面去努力,為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作貢獻。這里所提及的是不要像謝安那樣縱情山水,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干,要廣泛地招攬人才并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等。作者認為只要能如此開明,“是英雄盡為公奔走”的。說明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強調(diào)了“早晚樞庭開幕府”的重要意義,還必須要有誠意。這都是從歷史教訓中總結(jié)出來的忠告,其側(cè)重點是突出人才的作用,最終的落腳點則是“要整頓封疆如舊”。足見作者對國家和友人的一片赤誠之心,和對抗金復國的英雄的熱切希望。在結(jié)構(gòu)上則是對“天下事,公知否”的唿應(yīng)。結(jié)拍兩句是上述五句的結(jié)果,以進一步激勵友人,期待友人,寄予無限希望于友人。表達他拋開個人得失,時刻以國事為重的崇高思想。

  全詞通過懷念友人,勉勵友人,并借景物的襯托來抒發(fā)自己的愛國精神,顯得強烈而深刻。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7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

  作者:葉夢得

  睡起流鶯語。掩青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shù)。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尚有乘鸞女。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黏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萍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云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譯文及注釋

  譯文

  睡醒起來聽到黃鶯婉轉(zhuǎn)鳴叫。落花掩蓋了青苔,窗欞昏暗已是傍晚,地上鋪滿一層落花。風兒吹盡了枝梢的殘花,不見那賞花人回返,惟有垂楊孤自仍飄舞翩然。霧靄漸漸轉(zhuǎn)暖,原來是初夏的輕暑回歸天地間。我重尋明月般的團扇,扇影兒圓圓,覆蓋了暗淡的塵埃,那乘著鸞風的秦宮弄玉還依稀可見。它驚醒我往日的恨怨,竟如此急切、突然。 夢到江南卻隔斷在橫江的沙洲。只見長江大浪粘連著天宇,漲涌的江濤像葡萄般碧綠,從半空灑下煙霧般的細雨。在樓前倚望煙波浩渺引起無限相思意,采一朵白蒴花有誰能托他寄去?兩地相思呵只能悵然空望,那木蘭舟徘徊遷徙。飄泊萬里的云帆何時歸來?目送離群的歸雁飛人群山里,視線被群山遮蔽。此刻誰能為我歌唱一曲《金縷衣》。

  注釋

 、俜繖桑捍皯簟O蛲恚和。亂紅:零落的花朵。

 、诖箺睿阂蛔鳌按龟枴。

  ③暖靄:天氣日暖。

 、艹他[女:指扇上所繪的仕女圖畫。據(jù)《龍城錄》載:唐明皇游月宮,“見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鸞”。

 、蒎幔╦ù)如許:如此強烈。遽,急迫。

 、掬荆核行≈蕖

 、咂咸褲q綠:綠水新漲,如葡萄初釀之色。用李白《襄陽歌》:“遙看江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句意。

  ⑧采蒴花寄。汗旁娢闹谐S貌深伝馁浌嗜吮硎鞠嗨。

  ⑨容與:徘徊。

  ⑩金縷:指《金縷衣》曲。其辭目:“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賞析

  “起流鶯語,掩蒼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shù)”,作者午睡剛醒,恍惚中聽聞外面鶯聲婉轉(zhuǎn),如聞悄聲細語。這一句體現(xiàn)出環(huán)境的幽靜!把谏n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shù)”,“向晚”二字,說明天色將暮。青苔、落花籠罩在暮色之中,景致顯得有些凄涼。

  “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殘花”與前句“亂紅”相對,進一步展開景物描寫。長調(diào)寫景不似小令,并非勾勒點染,抓取景物特點即可,而是需要細致地鋪展開來,工筆描繪。此句將“殘花”與“垂楊”并提,表現(xiàn)春末特有的景色,“無人見”、“自舞”,言落紅凋落無聲,楊柳獨自起舞,寂寞寥落之情傾斜而出。

  “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漸暖靄”點明初夏的暑氣已經(jīng)悄然而至,于是尋出塵封已久的圓如明月的寶扇,上面乘鸞的素女隱約可見。引起了作者對昔日生活的懷念。

  “驚舊恨,遽如許!倍卯嬻@情,昔日的恨怨,猛然襲上心頭,令我悵恨不已。末了這二句緊承上句“上有乘鸞女",寫詞人觸畫生情,引出了對昔日情景的聯(lián)想。這里極其隱晦地表現(xiàn)出作者對宋朝衰落的遺恨。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粘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是說昔年樂事已成而今“舊恨”,伊人遠去,猶如乘鸞仙女,無由再見,只有在夢中來到她所在的江南:江上碧浪連天,遠望如同正在酸醅上漲的葡萄綠酒。李白就曾有詩贊道: “遙看江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边@連天江浪,再加上彌漫空中的煙雨,真好似一幅水墨畫呢。這里先寫景,然后引出下面景中之人。

  “無限樓前滄波意”,“滄波”照應(yīng)前句江景,描繪出一幅想象中的畫面:情人在江邊高樓倚欄悵望,卻只見細浪粘天,煙波浩渺。作者想象情人遙對滄波的情懷,不禁道出“誰采蒴花寄與?”。采蒴花有寄托相思的用意,二人相隔萬里,雖想采蒴花寄給對方以托相思,但作者卻言“誰采”,透露出“夢斷”之恨。

  “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云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最終,只能隔著遙遠的距離相互“悵望”,但無論如何相望,視線也會被“千山”所阻。問“萬里云帆何時到?”,即含有“不能到”的意思,因此只能與“孤鴻”相伴,在這種凄清的景況中獨自品嘗離愁別恨。

  “誰為我,唱金縷”,又著一“誰”字,進一步表現(xiàn)作者失去情人之后的孤苦!敖鹂|”指唐代《金縷衣》曲,曲詞中有勸人珍惜年華的句子。作者借此嘆息往日美好不再,而自己如今無人相伴,年華也只是虛度,將思念蘊藏于短短六字中,顯得曲致深長。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8

  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原文

  細把君詩說。悵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fā)。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diào)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闯丝、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翻譯

  待我仔細品評你的詩作:它們像雄偉浩蕩的鈞天廣樂的遺音,又像是復雜多變的洞庭《成池》之樂的逸響。有如纖塵不染的千丈陰崖,但見滿眼雪積冰封,使人乍見之下。不禁毛發(fā)森然。哎,從來才華出眾的人。遭際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對著天上那片亙古不變的明月,他們難免會感傷身世;或者躲進華麗冷清的屋子里,借彈奏錦瑟打發(fā)夜晚的無聊。

  你家祖籍該是在陜西咸寧,如今已經(jīng)回不去了。你瞧瞧天空上風云變幻,仿佛連翱翔的魚龍都因之慘然變色。再登高遙望當年北方家族避難南遷的道路。多少死難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無人掩葬,已經(jīng)朽爛不存了?珊薨殉殖哪切┊敶跹軅。他們一味清談,確實“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覺悲風四起,檐前的鐵馬錚錚作響,仿佛又回到了殺敵的戰(zhàn)場。請記住吧,我們的南方和北方。至今還是分裂的!

  注釋

  鈞天:廣闊的天空。

  膠葛:指意境高遠。

  陰崖:朝北的山崖。

  佳人:指杜叔高。

  乘空:飛上天空。

  衣冠:指士大夫。

  檐間鐵:屋檐下掛著的鐵制風鈴,稱為”鐵馬”或“檐馬”。

  賞析

  上片開端五句,評價友人之詩,言其音韻和諧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贊美其高潔的品德,以及壯志難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著眼大局,挺身報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耙拱搿倍洌b想金戈鐵馬戰(zhàn)場廝殺之情景,回到現(xiàn)實卻又是無比的痛苦。結(jié)句點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國土分裂,簡短有力,精悍異常。

  上片首句至“毛發(fā)”數(shù)句評價叔高的詩作。詞人評點得很細致,語言優(yōu)美,比喻新穎,想象奇特,極富詩情畫意。接下至“調(diào)瑟”數(shù)句哀嘆叔高的蕭索境況。以古今美女多遭遺棄隱喻才士常被埋沒;“金屋冷,夜調(diào)瑟”則借漢武帝皇后阿嬌失寵,進一步說明被遺棄的痛苦。運用比興手法,以虛寫實,其藝術(shù)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寫叔高之懷才不遇而轉(zhuǎn)及其家門昔盛今衰。長安杜家曾是大族,門望尊崇,但叔高一家與之有別,朝中眾臣爾虞我詐、爭權(quán)奪利。雖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卻因不會鉆營而不能有所作為。接下來作者又對祖國分裂產(chǎn)生悲嘆:曾經(jīng)衣冠相繼的中原路上,如今卻是一片荒涼,遍地戰(zhàn)骨漸漸銷蝕。統(tǒng)治者大興清談之風,借以掩蓋他們的無能和懦弱。但詞人的愛國熱情依舊高漲:“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贝藭r詞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輕時與金兵作戰(zhàn)的大年代,但這畢竟只是幻覺,取而代之的是無以復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詞詞人擅用比興,設(shè)喻新異,想像獨到,詞中稱賞的詩境之美,高冷絕俗,亦可看作詞人所追求的某種美學境界。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彈鋏西來路。

  記匆匆、經(jīng)行十日,幾番風雨。

  夢里尋秋秋不見,秋在平蕪遠樹。

  雁信落、家山何處。

  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如許。

  留不住,少年去。

  男兒事業(yè)無憑據(jù)。

  記當年、悲歌擊楫,酒酣箕踞。

  腰下光芒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

  誰更識、此時情緒。

  喚起杜陵風月手,寫江東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羈旅。

  譯文

  西行路上,我像戰(zhàn)國時齊人馮諼一樣彈鋏而歌,心懷壯志難酬之情失意而行。記得我一路行色匆匆,數(shù)El奔波,歷經(jīng)幾番風塵與驟雨。在甜美的夢鄉(xiāng)里,我苦苦尋找秋天,卻沒有找到,秋天究竟在哪里呢?一路行走,一路觀賞。原來秋天就在雜草叢生的平坦寬闊地,就在遠處的水中沙洲里邊。無限秋意勾起我思鄉(xiāng)之情,但是好久沒有家中的音信了,我想托付大雁代我傳書,可是國破家亡,如今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呢?異鄉(xiāng)作客,本已堪悲,何況又值萬木蕭疏的秋天,更何況在萬里之外,行進在邊塞路上,瑟瑟西風還吹拂著我的鬢發(fā),更顯得凄慘悲切。對鏡自照,兩鬢生斑,人已憔悴不堪;美好的少年時光是無法留住的,它已匆匆地流逝過去了。這一切令人可笑!男子漢大丈夫的事業(yè)是永無止境的。

  我一個堂堂男兒,卻無法完成為國家收復失地、統(tǒng)一中原的事業(yè);叵氘斈,我像祖逖一樣擊筑而歌,豪情滿懷。酒酣之后,便把雙腿伸出來坐下,一副狂傲不羈模樣。那時,我不可一世,就連腰間的三尺佩劍也寒光閃爍。我則時常起身看劍,對它喃喃夜語,因此也就不忍心對著燈花淌下熱淚了,F(xiàn)在我真想喚起像詩圣杜甫那樣的知己,用他們描寫江東渭北相思之情的詩句,抒發(fā)自己心中的怨恨、鄉(xiāng)甩的痛菩和帥恚難酬的悲憤。以慰藉我這浪跡天涯人的愁苦吧。

  注釋

  鋏:劍。

  蕪:荒廢、雜亂。

  雁信:雁兒傳信。

  把:拿

  菱花:鏡子。

  箕踞:膝頭屈起的一種坐法,形狀如箕,表示倨傲。

  更:怎能。

  杜陵:地名,今陜西西安市東南,杜甫曾在此居住。

  風月手:此指寫詩的能手。

  羈旅:客居異鄉(xiāng)。

  賞析:

  劉過作為一位愛國志士,平生以匡復天下,一統(tǒng)河山為己任。他力主北伐,曾上書宰相,痛陳恢復中原的方略,但卻不被茍且偷安的當政者所采納。他自己也屢試不第,一生布衣。因此他浪跡江湖,先是南下東陽、天臺、明州,北上無錫,姑蘇、金陵;后又從金陵溯江西上,經(jīng)采石、池洲、九江、武昌,直至當時南宋前線重鎮(zhèn)襄陽。這首《賀新郎》大約寫于詞人西游漢沔(今武漢)時。

  開頭三句直接寫數(shù)日“西來”途中的情景。而這三句以至全篇的重心和題眼就在“彈鋏”二字。這里借用《戰(zhàn)國策·齊策》馮諼彈鋏而歌的故事:說自己的愁苦“ 西來”,是由于沒有受到重用,因此四處漂泊 !按蟮制鹁浔阋娝佒猓豢煞喝腴e事,方入主意 ”(沈義父《樂府指迷》)。此詞的開頭正是如此開門見山,直接切題。他把自己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 意”,借馮諼彈鋏的故事,明白表示出來,而且貫穿全篇起到統(tǒng)攝全局的作用。

  “夢里尋秋”的“秋” ,其意似不只是指季節(jié),還別有所指。“夢里尋秋” ,隱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國脈微如縷”(劉克莊),隱喻國勢的頹敗和山河的破碎;二是尋而不得,以致成夢。但即使在夢里,也仍是“秋不見”。接著卻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話:“秋在平蕪遠渚 ”。陳亮曾用“芳菲世界”比喻淪陷了的北方大好山河 ;“平蕪遠渚”正與之相仿佛。這兩句悖論的話暗示詞人對國事的關(guān)懷和傷心,雖日里、夜里、夢里都在追求 ,結(jié)果卻是可望而不可得 ,大有屈原“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的意境。

  “想雁信家山何處 ”?希望鴻雁作使傳遞書信,可是音信全無,故鄉(xiāng)何處?念國思家,在這首詞中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句也正如“雁不到,書成誰與”(張元幹《賀新郎》),表明家鄉(xiāng)遙遠。國事既不堪問,家鄉(xiāng)又音信杳然,于是引起下面的萬千感慨:“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 ,少年去”。異鄉(xiāng)作客,本已可悲,何況又值萬木蕭疏、西風蕭瑟的秋天 ,它和“ 萬里悲秋常作客”(杜甫)一樣,映現(xiàn)出作者無法排解的憂傷。對鏡自照,兩鬢如霜,人已垂垂老矣,美好的時光已經(jīng)匆匆地消逝了 !白孕θ算俱病 ,大有物是人非的感慨!胺爬饲G楚 ,客食諸侯間”(岳珂《檉史》)的劉過,本來是較達觀的。這次西游,他不僅游覽了名山勝跡,而且還特別憑吊了虞允文大敗金兵的采石,周瑜破曹的赤壁,邊防重鎮(zhèn)的襄陽和峴山的墮淚碑。許多年以后,他還一直懷念著 :“楚王城里,知幾度經(jīng)過,摩挲故宮柳癭”、“乾坤誰望,六百里路中原,空老盡英雄,腸斷劍鋒冷”(《西吳曲·懷襄陽》)。由此,可見他雖在落魄漫游中,也是懷著豪情壯志的。這幾句是詞人韶華已逝,而功業(yè)未建的感慨,蕭瑟中暗含著悲憤 ,從“自笑”(詞人的自嘲)兩字中隱隱地折射了出來。

  下片換頭處的“男兒事業(yè)無憑據(jù) ”,從結(jié)構(gòu)說和上闋的首句一樣 ,是自我抒懷的一個關(guān)鍵句 。古云“男兒志在四方”,但功名事業(yè)皆如云煙,毫無著落,惹起詞人無限傷心往事。詞人只能從回憶中以當年的放浪形骸中 ,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坝洰斈、擊筑悲歌,酒酣箕踞” ,用《史記·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 ,荊軻和而歌”事,以堅決抗秦的悲劇英雄荊軻、高漸離比況自己和朋友,情投意合,慷慨悲歌,豪放不羈。并用阮籍在大將軍司馬昭的宴會上“箕踞嘯歌,酣放自若 ”(見《世說新語·簡傲》),表示自己的不拘禮法、不可一世之概。劉過是一個好飲酒、喜談兵、睥睨今古、傲視一世、具有詩情將略和才氣超然的人。

  他不僅“奏賦明光,上書北闕”(《念奴嬌》),而且他曾想棄文就武,投筆從戎,血戰(zhàn)沙場為國家建功立業(yè),但卻始終沒有得到統(tǒng)治者的重用,而“不斬樓蘭心不平”的壯志,也在現(xiàn)實中被撞得粉碎,成為無法實現(xiàn)的幻想。

  但詞人并沒有就此消沉頹廢“ 腰下光芒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更忍對燈花彈淚 ?”盡管一事無成,功名事業(yè)盡付東流,可是自己仍是壯志未衰,時時與朋友夜里挑燈看劍,連床夜語,又豈忍對燈花彈淚?

  最后四句明知國運不可挽回,壯志難以實現(xiàn),卻仍然死不了這顆心,不能忘情國事是劉過的一大悲哀,也是他最可愛的地方。由對國事的感慨轉(zhuǎn)入個人身世的飄零 。“喚起”兩句指杜甫懷念李白的詩句。杜甫在長安城(今陜西西安市)東南的杜陵附近地區(qū)住過,自稱杜陵野客,杜陵布衣。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詩 :“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又《春日懷李白》詩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詞人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樣的知己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結(jié)句點出寫此詞以泄心中愁苦,聊作羈旅中的安慰。

  這首詞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揮灑無余,傾吐出詞人“西來”路上的感受 !霸~之言情 ,貴得其真”(沈祥龍語),可說正是此詞的主要特色。其次 ,此詞典故都能恰到好處 :“彈鋏西來路”,像隨手拾取,卻包容了豐富的意蘊,既是敘事,又是抒情。用“擊筑悲歌”、“酒酣箕踞”寫豪情與友誼,維妙維肖,神態(tài)畢現(xiàn)。后用杜甫詩句抒發(fā)羈旅況味 ,也情思雋永,妥貼自然,切合此刻自身的情懷。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賀新郎·春情

  宋代:李玉

  篆縷銷金鼎。醉沉沉、庭陰轉(zhuǎn)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zhèn)無聊、殢酒厭厭病。云鬢亂,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譯文:

  篆縷銷金鼎。醉沉沉、庭陰轉(zhuǎn)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zhèn)無聊、殢酒厭厭病。云鬢亂,未忺整。

  銅鼎香爐的煙縷像篆書般繚繞升騰。醉意沉沉之中,見庭院樹蔭轉(zhuǎn)了正午,那人在畫堂里好寂靜。芳草無涯不知王孫何處留蹤影?只有暮春的楊花柳絮撒滿小徑。春光漸去將我從枕上朦朦驚醒。簾外是凋殘的落紅,春色已熟透,終日百無聊賴,總借酒消愁弄得倦怠如病。滿頭如云的鬢發(fā)亂紛紛,想梳理卻無心修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江南舊事休再重新反省。踏遍天涯尋訪他的消息,離群的孤雁難以托請?恐鴻跅U久久眺望,明月映滿西樓,他的歸期是否依舊不定?又恐怕像銀瓶沉落金井。昏暗了銀座的燭燈,也不見駿馬嘶叫著歸來,教人枉然在月下佇立得消失了梧桐樹影。還有誰陪伴我,對著鸞鏡畫眉描容?

  注釋:

  篆(zhuàn)縷銷金鼎。醉沉沉、庭陰轉(zhuǎn)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sǎn)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zhèn)無聊、殢(tì)酒厭厭病。云鬢(bìn)亂,未忺(xiàn)整。

  篆縷:指香煙裊裊上升,如篆字和線。金鼎:香爐。畫堂:泛指華麗的堂舍。王孫:泛指男子。糝:飄散。玉枕:玉制或玉飾的枕頭。亦用作瓷枕、石枕的美稱。騰騰:蒙朧、迷糊的樣子。鎮(zhèn):整日,久。殢酒:困于酒。厭厭:形容病態(tài)。忺:高興。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qìng)。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sī)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luán)鏡。

  重省:重提。倩:請,央求。瓶沉金井:指徹底斷絕,希望破滅。金井,飾有雕欄的井。嘶騎:嘶叫的馬。鸞鏡:妝鏡。傳說罽賓王獲一鸞鳥,三年不鳴,聽說只有見了同類才鳴,就懸一鏡子讓他照,鸞見影,悲鳴沖天,一奮而死。

  賞析:

  此詞開篇寫道,銅爐里的香煙,繚繞上升,盤旋似篆文,這時候已經(jīng)消散;庭院里樹木的陰影轉(zhuǎn)過了正午所在位置,也就是劉禹錫《池亭》詩所寫的“日午樹陰正”,而稍稍往東偏斜了。這幾句描繪的是深鎖閨房“醉沉沉”的人之所見、所感。開頭三句已充分刻畫了“畫堂人靜”。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寧靜,人不會對爐中升起的香煙那么注視,看出它升起后的形態(tài)變化以至于散滅;對庭中樹木陰影的“轉(zhuǎn)午”,也不會感覺得出來。身在如此的環(huán)境中,她想著什么,才透出一些消息:“芳草王孫知何處?”這里是用“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楚辭·招隱士》)的句意,表明“她”是在懷念遠人!拔┯袟罨R徑”點明此時是楊花飄飛的暮春天氣。她的情,如山澗小溪,水流緩慢,與那靜悄悄的環(huán)境,很是和諧。不過從“楊花糝徑”看,這春光已是“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了!拔┯小倍钟直砻髀飞现挥袟罨,并無他所盼望的歸人。她的愁緒從中輕輕地流漾出來了。

  “漸玉枕、騰騰春醒”。從方才的“醉沉沉”而仍有所感覺來看,她依依而睡并不久!膀v騰春醒”這句話說的是醒后懶散的情態(tài),與“醉沉沉”上下照應(yīng)。彼時即有“芳草王孫知何處”之感,現(xiàn)在夢破春醒,這種感覺豈不更深?感情的潮水將在她的心里掀起更大波瀾,也許還是“醉沉沉”的好。“簾外殘紅春已透”,加上前面的“楊花糝徑”,為什么接連不斷地重復春天的歸去呢?春老花殘,閨中人敏銳地感覺自己的青春將逝,紅顏將老。從這些看似寫景的反復描述中,可以看出正滲透著人的感情!扒榫懊麨槎鴮嵅豢呻x。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齋詩話》)。這幾句的“景中情”完全達到了“妙合無垠”的地步。

  “鎮(zhèn)無聊、殢酒厭厭病”。前面的景物描繪無不寓有一個“情”字,到此句便寫出女主人公殘春時節(jié)的心情。這句詞中的“鎮(zhèn)”作“長”的解。這句話說的是長日情思無聊,故纏綿于酒,借以消愁。劉過《賀新郎》詞曰:“人道愁來須殢酒”,就是這種狀態(tài)了。結(jié)果是愁未能消,反而因酒致病,精神不振!霸启W亂,未忺整”,說的是沒有好心情去梳理零亂的鬢發(fā)。這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更有“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之意。因“無聊”而“殢酒”,因酒而“厭厭病”,因病而懶妝流,歸根結(jié)底都是因為春去而人不歸引起。詞寫到這里,已由外部描寫隱約透露出人物的內(nèi)心。

  下闋,則完全轉(zhuǎn)入女主人公自我抒情了。“江南舊事休重省”,這句劈空而來,一下啟開了女主公人的心扉。那“江南舊事”,也許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溫馨歲月吧,此時卻是“休重省”了。是真的不愿“重省”么,還是“省”也無用,故作決絕語呢?正是這一個“休”字蘊含著說不盡的情意。接著她直率地道出了底蘊:“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說的是到處探聽而信音杳然!霸聺M西樓憑闌久”,說的是她悄悄登上西樓,獨自望著銀白的月光灑滿大地,癡癡地想著!耙琅f歸期未定”,是說他現(xiàn)在大概正想著回來,只是日子還沒有確定,所以鴻雁沒有傳來書信吧。

  這只是她的想象,情況是否如此,并不十分清楚。這樣她又陷入了揣想中:“又只恐瓶沉金井”。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有云:“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贝嗽~根據(jù)白詩以“繩斷瓶沉”作比,慨嘆愛情破裂已無法彌合!坝帧弊忠馕渡铋L,它恰與上句聯(lián)系著。她本來是希望他能回來,只是“歸期未定”;轉(zhuǎn)而再想,愈感到?jīng)]有把握,故有此“又”字。讀之令人感到萬轉(zhuǎn)千回,心潮翻騰,柔腸寸斷。

  “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從“篆縷銷金鼎”到“庭陰轉(zhuǎn)午”,到“月滿西樓”,到“銀燭暗”,時間的腳步在靜寂中前進著。她沉醉,入夢,醒來,倚闌望月,最后寄希望于萬一,盼著聽到馬嘶聲,所思念的'人也許會騎著馬歸來吧。但直到“銀燭暗”了,月落了,“梧桐影”盡了,她一直在癡癡地望著,聽著,仍不見人歸。這里直引呂巖《梧桐影》詞“教人立盡梧桐影”,而添一“枉”字領(lǐng)起,語更痛切!罢l伴我,對鸞鏡”,這是發(fā)自肺腑的痛切心聲。“鸞鏡”,是用來梳妝的。昔日鸞鏡前,人影雙雙,也許還有過張敞畫眉那樣的風流韻事,然而此時獨對鸞鏡,著實令人柔腸寸斷。這位女主人公自始至終,沒有一言一語埋怨對方,直到最后,也只是婉轉(zhuǎn)傾訴,連一點慍怒的情緒都沒有。和婉淳雅,在思歸的形象中,獨樹一幟。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1

  賀新郎·端午

  朝代:宋朝

  作者:劉克莊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夸結(jié)束,新樣釵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糈。誰信騷魂千載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開得正艷。彩繪的帷簾敝開,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搖絲絹小扇。中午的清風驅(qū)散暑氣,顯得格外清亮。青年們紛紛炫耀自己的節(jié)日裝束。頭上插著釵頭彩符,身上佩著艾草扎成的老虎。爭先恐后的來渡口觀看賽龍船。我年紀大了,不愿再去與人擁擠,只是站在遠處觀看。任憑那些年輕人搖旗擂鼓吶喊,船漿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飛舞。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原的風致萬世流傳。他生平帶著芳草,胸襟懷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誰信在千載之后,他在江底的靈魂還會把米粽垂涎。說什么是怕蛟龍發(fā)怒,才把粽子扔進江中給蛟龍解讒。唉,這些傳說是多么荒誕。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與世皆醉死在當年,反而省去許多苦惱怨煩。想到這里便有興作此詞以為笑談,憑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注釋

 、俳堃拢焊鸩家,指平民衣著。

 、诮Y(jié)束:妝束、打扮。

 、垅O符艾虎:《抱樸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綴髻鬢為釵頭符”。《荊門記》:“午節(jié)人皆采艾為虎為人,掛于門以辟邪氣!

 、苡^渡:《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人傷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蒽`均標致:屈原風度。屈原字靈均。

 、藜x蘭佩:聯(lián)綴秋蘭而佩于身。

  ⑦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⑧角黍:粽子。

 、帷鞍阉啤本洌杭偃缜裥堰^來。

  賞析:

  本詞為端午節(jié)吊古之作,詠端午節(jié)的風俗人情,提起端午節(jié)自然聯(lián)想到屈原。詞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憤之情。上片寫端午節(jié)時當?shù)氐氖挛镲L光,少年們身穿盛裝,爭渡看龍舟,而詞人卻因年紀大,疏懶于此,這是情懷的不同。開頭寫石榴花開,點明季節(jié)。接下寫自己的輕閑自在,實質(zhì)卻有“閑愁最苦”的意味,要從反面見意!叭文邦^”幾句描繪年輕人爭渡的場面,動態(tài)感很強。下片贊頌屈原的品格,對端午節(jié)民眾投粽的民俗予以批評,認為是對屈原的愚弄,有舉世皆濁我獨醒之慨。思致超妙而文筆詼諧,已開元曲先聲。“把似”兩句憂憤尤深,設(shè)想屈原今日覺醒,真不知作何感想。與其清醒而苦惱,還不如“醉死差無苦”。作者是個熱血男兒,但在當時文恬武嬉,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而不思振作的世風中,只能長歌當哭而已。黃蓼園深深理解詞人的意思,他說:“非為靈均雪恥,實為無識者下一針砭。思理超超,意在筆墨之外”(《蓼園詞選》)。此乃深中肯綮之言,可謂先獲我心。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老去憑誰說。

  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長安今馀幾,后死無仇可雪。

  猶未燥、當時生發(fā)。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

  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

  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

  行矣置之無足問,誰喚妍皮癡骨。

  但莫使、伯牙弦絕。

  九轉(zhuǎn)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

  龍共虎,應(yīng)聲裂。

  譯文

  年華老去我能向誰訴說?看了多少世事變幻,是非顛倒!那時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無幾,年青人已不知復仇雪恥。如今在世的,當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嬰兒!宋金議和有著多少的悔恨,世間哪有南北政權(quán)平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樂,琵琶聲聲悲。

  樹也已經(jīng)長得這么大了,怎堪離別。只有你(辛棄疾),與我有許多相同的見解。我們天各一方,但只要雙方不變初衷,則無須多問掛念。希望不會缺少知音。煉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點鐵成金。龍虎丹煉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注釋

  賀新郎:后人創(chuàng)調(diào),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郁,貴能各適物宜耳。

  辛幼安:辛棄疾,字幼安,淳熙十五年(1188年)末,辛寄《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與陳亮,因作此詞相和。

  和見懷韻:酬和(你)懷想(我而寫的詞作的)原韻。

  憑誰說:向誰訴說。

  神奇臭腐:《莊子·知北游》:“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毖蕴煜轮伦兓醵。

  夏裘冬葛:《淮南子·精神訓》:“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于己。”箑(shà):扇。本指冬日穿葛衣、用扇子,夏日寄裘皮,是與時不宜。此喻世事顛倒。

  猶未燥,當時生發(fā):陳亮《中興論》云:“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謝,生長于戎,豈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為我自生發(fā)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復失之。”生發(fā),即胎毛。生發(fā)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嬰兒時。

  二十五弦:用烏孫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議和!妒酚洝し舛U書》:“太帝使*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應(yīng)上片末句之“漢宮瑟”。烏孫公主與王昭君之和親,均以琵琶曲表哀怨,故此處之瑟實指琵琶。

  月:以月喻地。

  樹猶如此:《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辉唬骸惊q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演然流淚。”《皮樹蔓·枯樹賦》作“樹猶如此” 。

  妍皮癡骨:《晉書·慕容超載記》:“超自以諸父在東,恐為姚氏所錄,乃陽(佯)狂行乞。秦人賤之,惟姚紹見而異焉,勸興拘以爵位。召見與語,超深自晦匿,興大鄙之,謂紹曰:‘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由是得去來無禁!贝颂幹讣翰挪粸槿俗R,遭鄙棄而被埋沒。妍皮,謂俊美的外貌:癡骨,指愚笨的內(nèi)心。

  伯牙弦絕:《呂氏春秋·本味》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知其志在太山、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此處是將辛棄疾引為知音。

  九轉(zhuǎn):《抱樸子·金丹》:“一轉(zhuǎn)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轉(zhuǎn)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九轉(zhuǎn)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賞析:

  陳亮在作詞中善于用典使事,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內(nèi)容。他運用歷史典故,不同于其他詞作者,有其獨特的方法,那就是不拘限于原來的歷史故事,而是取其一個側(cè)面,死事活用,以襯托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讀他的詞,必須反復揣摩,才能領(lǐng)略其深刻的涵義。這首詞就該這樣。陳亮與辛棄疾(字幼安)同為南宋前期著名的愛國詞人。二人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感情至深,但各以事牽,相見日少。淳熙十五年(1188)冬,陳亮約朱熹在贛閩交界處的紫溪與辛棄疾會面。陳亮先由浙江東陽到江西上饒,訪問了罷官閑居帶湖的辛棄疾。

  然后,二人同往紫溪,等候朱熹,在那里盤桓了十日,朱熹竟不至,未能會談,陳亮只好東歸。別后,辛棄疾惆悵懷思,乃作《賀新郎》一首以寄意。時隔五日,恰好收到陳亮索詞的書信,棄疾便將《賀新郎》錄寄。陳亮的這首“老去憑誰說”,就是答辛棄疾那首《賀新郎》原韻的。自此以后,兩人又用同調(diào)同韻互相唱和,各得詞二首。他們這時期的交往,便成為詞史上的一段佳話。

  上片主旨在于議論天下大事。首句“老去憑誰說”,寫知音難覓,而年已老大,不惟壯志莫酬,甚至連找一個可以暢談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這是何等痛苦的事!作者借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

  他先言世事顛倒變化,雪仇復土無望,令人痛憤;下片則說二人雖已老大,但從來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后還要互相鼓勵,堅持共同主張,奮斗到底。作者先借《莊子·知北游》中“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和《淮南子》所說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來指說世事的不斷反復變化,并且,越變越顛倒錯亂,越變對國家越不利,人們?nèi)諠u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失望。且看,“父老長安今余幾?”南渡已數(shù)十年了,那時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無幾;如今在世的,當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嬰兒。朝廷數(shù)十年偏居江南,不圖恢復,對人們心理有極大的麻痹作用。經(jīng)歷過“靖康之變”的老一輩先后謝世,后輩人卻從“生發(fā)未燥”的嬰孩時期就習慣于南北分立的現(xiàn)狀,并視此為固然,他們勢必早已形成了“無仇可雪”的錯誤認識,從而徹底喪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戰(zhàn)斗力。這才是令人憂慮的問題。上片最后四句,重申中原被占,版圖半入于金之恨。詞以“二十五弦”之瑟,兼寓分破與悲恨兩重意思。 《史記·封禪書》記:“太帝使*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币蝗鐖A月平分,使缺其半,同是一大恨事。末再以“胡婦弄,漢宮瑟”,承上“二十五弦”,補出“多少恨”的一個例證。漢、胡代指宋、金,南宋詩詞中屢見,如陸游《得韓無咎書寄使虜時宴東都驛中所作小闋》詩云:“上源驛中搥畫鼓,漢使作客胡作主!倍f漢宮瑟為胡婦所弄,又借以指說汴京破后禮器文物被金人掠取一空的悲劇!端问贰J宗本紀》記載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擄徽、欽二帝及皇后、太子北歸,宮中貴重器物圖書并捆載以去,其中就有“大樂、教坊樂器”一項。只提“胡婦弄,漢宮瑟”,就具體可感而又即小見大地寫出故都淪亡的悲痛,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憤慨自在其中,同時對南宋朝廷屢次向金人屈躬卑膝,恢復大業(yè)坐失良機的現(xiàn)實,也就有所揭露、鞭撻。讀到這里,再回頭去看“老去憑誰說”一句,益感作者一腔憂憤,滿腹牢騷,都是由此而發(fā)的。

  下片轉(zhuǎn)入抒情。所抒之情正與上片所論之事相一致。作者深情地抒寫了他與辛棄疾建立在改變南宋屈辱現(xiàn)實這一共同理想基礎(chǔ)上的真摯友誼。過片一句“樹猶如此堪重別”,典出《世說新語·言語》。東晉桓溫北征時,見當年移種之柳已大十圍,嘆息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堪重別”即“豈堪重別”,陳、辛上饒一別,實成永訣,六年之后,陳亮就病逝了。雖然他當時無法預料這點,但相見之難,卻在意料之中。這一句并非突如其來,而是上承“老去憑誰說”自然引出的。下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又正是對豈“堪重別”原因的解釋,也與詞首“老去”一句遙相呼應(yīng)。這句正面肯定只有辛棄疾才是最能理解他的唯一知己。據(jù)辛詞《賀新郎》題下小序記,此次陳亮別后,棄疾曾追趕到鷺鶿林,因雪深路滑無法前進,才悻悻而歸!靶幸又弥疅o足問”一句,就是針對這件事寬慰這個遠方友人的,也是回答對方情深意切的相思。句后綴以“誰換妍皮癡骨”,意為自己執(zhí)著于抗金大業(yè),盡管人們以“妍皮癡骨”相看待,我終不想去改變它了!板ぐV骨”出自《晉書·慕容超載記》。南燕主慕容德之侄慕容超少時流落長安,為了避免被后秦姚氏拘捕,故意裝瘋行乞,使秦人都歧視他。惟姚紹見其相貌不凡,便向姚興推薦他。慕容超被召見時,注意隱藏起自己的才識風度,姚興見后,果然大為鄙視,對姚紹說:“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薄板ぁ,謂俊美的外貌;“癡骨”,指愚笨的內(nèi)心。諺語原意本謂:儀表堂堂者,其內(nèi)心必不愚蠢。姚興以為慕容超雖貌似聰雋,而實則胸無智略,便說諺語并不正確,對慕容超的行動也不限制。

  作者借此來說明,即使世人都說他們是“妍皮裹癡骨”,遭到誤解和鄙視,他們的志向也永不會變。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友情乃愈可貴,所以就自然地發(fā)而為“但莫使伯牙琴絕”的祝愿,將兩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聯(lián)系到一起,使這種感情升華到圣潔的地步。然后,話題一轉(zhuǎn),寫出“九轉(zhuǎn)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這兩句至理名言,實際說的還是救國之道。

  看到這里,我們怎能不為作者那種“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精神所感動!這里,作者信手拈來歷代相傳的煉丹術(shù)中所謂經(jīng)過九轉(zhuǎn)煉成的丹砂可以點鐵成金的說法,表達出盡管尋常的鐵也要煉成精金的恒心,比喻只要堅定信心,永不松懈,抓住一切時機,則救國大業(yè)必能成功。最后,再借龍虎丹煉成而迸裂出鼎之狀,以“龍共虎,應(yīng)聲裂”這鏗鏘有力的六個字,刻畫勝利時刻必將到來的不可阻止之勢。至此,全詞方戛然而止。這最后幾句乃是作者與其友人的共勉之辭,也是他們的共同心愿。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厥讓Υ惨拐Z。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譯文

  我輩夢魂一直縈繞著未復的中原 。值此金秋在蕭蕭的風聲之中,一方面號角之聲連綿不斷,似乎武備軍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涼。為何似昆侖天柱般的黃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潰,以致濁流泛濫,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陸?又因何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慘境!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您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又要送您別去,此情能向誰傾訴!

  我與您在水畔餞別,征帆既去,但不忍離去,佇立到江邊以致柳枝隨風吹飄起,產(chǎn)生一絲涼氣。直到銀河斜轉(zhuǎn),只見天上的星兒一眨一眨地出現(xiàn),云兒漂浮。此別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難,相距萬里,想在一塊兒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經(jīng)是不可能了!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今新州距離衡陽幾許?賓鴻不至,書信將憑誰寄付?我輩都是胸襟廣闊,高瞻遠矚之人,我們告別時,看的是整個天下,關(guān)注的是古今大事,豈肯像小兒女那樣只對彼此的恩恩怨怨關(guān)心?辭意俱盡,遂而引杯長嘆,且聽笙歌《金縷曲》。

  鑒賞

  “夢繞神州路”,詞人說靈魂都離不開未復的中原!皭澢镲L”三句,將南宋局勢,縮攝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發(fā)出強烈的質(zhì)問之聲,絕似屈原《天問》之體格。

  首問:“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須知狐兔者,既實指人民流離失所,村落空墟,只剝野獸亂竄,又虛指每當國家不幸陷于敵手之時,必然“狐兔”橫行,古今無異。鄭所南所謂“地走人形獸,春開鬼面花”,讓國破家亡之人而視之,此情此景便會產(chǎn)生共鳴。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言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離然分別,悲可知矣!——上片一氣寫成,全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兩句,其蒼勁有力,字字沉實,作擲地金石之響。

  過片便預想別后情懷。詞人送別胡銓之后,不忍離去,佇立至岸柳涼生,夜空星見!肮⑿焙印比洌嗳缑舷尻、蘇東坡,寫“微云渡河漢”,寫“疏星渡河漢”、“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情調(diào)很相似。而對于張元干,悲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顯示出了深摯的感情。如以“閑筆”視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曉細品,淺人難得深味。

  下言寫此別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何地,欲似朋友般“對床夜語”,已不可得。語云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新州相對衡陽又更往南,鴻雁更不可能到達,書信難以寄付。這里不但問天之意直連上片,而且痛別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關(guān)心國家、社會,縱懷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關(guān)切者絕非個人命運得失窮達,自不肯談個人瑣事。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是此句的依據(jù)。此以豪邁之言借以打發(fā)心頭之痛,作者用筆如夭矯之龍,不以陳言落套為比。

  凡填《賀新郎》,上下片有兩個仄起七字句,不得誤以為與律句全同,“高難問”“懷今古”,難、今二字,皆須平聲(與上三字連成四平聲),方為協(xié)律。又兩歇拍“送君去”“聽金縷”,頭一字必須去聲,此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無一二人。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4

  賀新郎·鄉(xiāng)土以狂得罪,賦此餞行

  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兒磊磈,酒澆不去。據(jù)我看來何所似,一似韓家五鬼。又一似、楊家風子。怪鳥啾啾鳴未了,被天公、捉住樊籠里。這一錯,鐵難鑄。濯溪雨漲荊溪水。送君歸、斬蛟橋外,水光清處。世上恨無樓百尺,裝著許多俊氣。做弄得、棲棲如此。臨別贈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聽取。節(jié)飲食,慎言語。

  古詩簡介

  《賀新郎·鄉(xiāng)土以狂得罪,賦此餞行》是南宋詞人蔣捷的作品。賀新郎·鄉(xiāng)土以狂得罪,賦此餞行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兒磊磈,酒澆不去。據(jù)我看來何所似,一似韓家五鬼。又一似、楊家風子。 怪鳥啾啾鳴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籠里。這一錯,鐵難鑄。濯溪雨漲荊溪水。送君歸、斬蛟橋外,水光清處。世上恨無樓百尺,裝著許多俊氣。做弄得、棲棲如此。臨別贈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聽取:節(jié)飲食,慎言語。

  賞析/鑒賞

  南宋末年,昏帝權(quán)奸當政。十幾年的光景,端的是一紙醉金迷的逍遙日子。加上賈似道上欺下瞞,弄權(quán)誤國,把一個小朝廷淪為兵虛財潰、內(nèi)外交困的地步。有人直言上諫,反被怪罪! 鄉(xiāng)士 ”因諫獲罪,被驅(qū)出臨安城,蔣捷感之而發(fā),寫下這首詞作。

  起筆即指陳同鄉(xiāng)的“狂 ”!吧跻泳褚印保沂翘貏e的狂。同鄉(xiāng)特狂,而這句話也顯示了此詞豪放不羈的風格。“想胸中、些兒磊磈,酒澆不去。”詞人先寫他胸中裝滿壘塊,即使酒澆,也無濟于事。因胸中義憤難平,從而揭示出“狂”的思想根源。

  “據(jù)我看來何所似,一似韓家五鬼。又一似、楊家風子 。怪鳥啾啾鳴未了 ,被天公、捉在樊籠里!边@里以兩個典故比擬他的“狂”態(tài) 。韓愈在《 送窮文》中稱“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為“五鬼”。五代時楊凝式行為放縱 ,有“風子”之喻。這里褒揚鄉(xiāng)士的剛直和才識,同時暗示這種性格的不合時宜。隨即指出他不識時務(wù),行為狂縱。這種沖突的結(jié)果是:“怪鳥啾啾鳴未了 ,被天公、捉在樊籠里”!傍Q未了”,即失去了自由!斑@一錯,鐵難鑄。”錯,本指錯刀,此處借指錯誤!拌F難鑄”,是說這簡直是個天大的錯誤 。 從作者的深沉感嘆中包含了衷心的贊美。

  下闕轉(zhuǎn)了“餞行”話題上來!板隄q荊溪水。送君歸、斬蛟橋外。水光清處 !币伺d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荊溪流經(jīng)縣南注入太湖 。濯溪 ,是它的支流。城南有長橋橫跨于之上,以周處斬殺蛟事,故稱“斬蛟橋 ”;剜l(xiāng)的腳步總是欣喜的,但心境非同一般。因而不免悵恨在胸。

  “世上恨無樓百尺,裝著許多俊氣。做弄得、棲棲如此 !苯衣读烁瘮〉哪纤瓮醭荒苋菁{賢俊,使有遠見卓識者凄遑不安。作者對現(xiàn)實所持的清醒認識和強烈不滿 ,同時流露了對朋友懷才不遇的深切同情!皹前俪摺保窗俪邩。借用劉備說許汜事。劉備曾對許汜說,他臥百尺樓上,而許則在地下。意為鄙視 。臨別贈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聽取 :節(jié)飲食,慎言語。請記住我的忠告,還是注意養(yǎng)身,說話謹慎些吧!這主要意在對黑暗政治的諷刺。

  這首詞讀起來,不同于婉約詞的纏綿悱惻,近于豪放詞中,而它也具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它將對同鄉(xiāng)的欽敬和同情之心 ,用調(diào)侃和嬉笑的語氣表達出來。在嬉笑怒罵中,引出許多發(fā)人深省的東西。在笑容中掏幾滴辛酸的淚水。

  這是一首送別的詞 ,但卻遠遠超過了送別的范圍。詞人著力最多在于“狂”這個狂者的形象正是一個剛直耿介的愛國者的形象 。 鄉(xiāng)士之以狂獲罪的悲劇,已超越個人榮辱得失,也是時代的悲劇,在孕育著南宋覆亡的苦果。這是一個令后人深省的現(xiàn)象。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5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宋詞原文賞析及注釋翻譯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辛棄疾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②。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③。更長門④、翠輦辭金闕?囱嘌啵蜌w妾。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⑤。向河梁⑥、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⑦。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⑧,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注釋]

  ①鷓鴣:鳴聲凄切,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谖吹郑罕炔簧。

 、垴R上琵琶:指王昭君出塞事。

  ④“更長門”句:用陳皇后失寵事。

 、輰④姡褐笣h武帝時李陵。

 、蕖跋蚝恿骸本洌褐咐盍陝e蘇武事。

  ⑦“易水”句:《史記刺客列傳》中易水送別之事。

 、嗳缭S恨:像上面的許多恨事。

 、峤痍I(jīn què):金子搭成的宮殿。也形容富麗堂皇的建筑物。

 、鈱④姡阂脻h武帝時李陵。

 、嵯蚝恿海阂美盍陝e蘇武典故。指李陵送別蘇武歸漢。

 、瞎嗜耍褐柑K武。蘇武出使匈奴,被強留十九年。堅貞不屈。

  ⑿長絕:永別。

  ⒀易水:在今河北省,戰(zhàn)國使燕太子丹送別荊軻于易水。引用《史記·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典故。

  ⒁蕭蕭( xiāoxiāo):風聲。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 ——晉· 陶潛《自祭文》

 、舆知:倘知。

 、匀缭S恨:像上面的許多恨。

  【譯文】

  聽著綠樹蔭里伯勞鳥叫得凄惡,更如何忍受,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fā)出“不如歸去”悲切地號呼。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換抵不上,人間生離死別的痛楚。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著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guān)塞荒野,更有陳皇皇阿妖退居長門別館,坐著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衛(wèi)國莊姜望著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妾。流代史將李陵身經(jīng)百戰(zhàn),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橋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礦園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還有荊軻冒著蕭瑟秋風,易水寒冽,送別的賓客素衣素冠像一片白雪。正是勇士壯別去國,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著鮮血。如今嘉茂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譯文二】

  綠樹上鵜聲聲已讓我悲傷,更哪堪鷓鴣哀鳴聲剛停,又聽到杜鵑聲聲凄咽。春天在鳥啼聲中歸去再難尋覓,苦恨芬芳的百花全都凋謝。但這種悲傷遠比不上人間離別。昭君馬上彈琵琶進入邊關(guān),幽居的長門宮的阿嬌乘翠羽車辭別金殿,莊姜夫人流淚望飛燕送走小妾。

  李陵將軍百戰(zhàn)后歸降身敗名裂,到橋頭送別回望萬里故鄉(xiāng),和好友蘇武永遠訣別。西風蕭蕭荊軻離燕去秦,滿座送行人白衣白冠一片白雪,壯士慷慨悲歌易水河也嗚咽。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離恨,就不會再啼清淚而聲聲啼血。從今后有誰,伴我共醉明月。

  【評點】

  本篇為送別抒懷之作。首尾以啼鳥相呼應(yīng),描寫暮春凄厲暮色,中間引述歷史故事,鋪敘古代種種人間離情別恨,借送別族弟,抒發(fā)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壯志難酬的義憤。筆力雄健,沉郁蒼涼。

  全詞共有五處引用典故。上片“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用漢代王昭君遠嫁匈奴的典故。設(shè)想一下,王昭君背井離鄉(xiāng),遠赴荒漠,獨自馬上彈琵琶進入邊關(guān)時的畫面,是多么凄涼孤苦;“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用陳阿嬌失寵的典故,漢武帝曾將其打入長門宮,她乘著翠羽車辭別金殿來到長門宮時,又是多么凄慘! “看燕燕,送歸妾”用莊姜送戴媯的典故,春秋時衛(wèi)莊公之妾戴媯生下一個兒子完,立位不久被害,戴媯被迫歸陳,莊公夫人莊姜親自為她送別,兩人分別時抱頭痛哭。詩經(jīng)中《燕燕》一詩,寫的就是這件事。下片“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用漢武帝時名將李陵的典故,漢將軍李陵苦戰(zhàn)匈奴兵敗,后投降;其好友蘇武南還大漢時,李陵對蘇武說:“異域之人,一別長絕!薄耙姿捠捨黠L冷”用荊軻事,戰(zhàn)國時,荊軻奉命入秦行刺秦王。在易水邊上,燕子丹身穿白衣頭戴白冠為其送行,荊軻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币姟妒酚洿炭土袀鳌,《易水歌》。

  [賞析]

  此詞是送別其族弟茂嘉之作。用歷史上五個生死離別之事以突出自己與茂嘉別離的沉痛。詞開頭便用“鵜鴂”、“鷓鴣”、“杜鵑”三種禽鳥悲啼,營造出一種悲劇氛圍。最后又用“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作照應(yīng),并且讓三種鳥啼進行對比,增濃了悲劇色彩。最后以“誰共我,醉明月”作結(jié),將鳥與古人之悲,盡集于一身,從而使得別弟之痛,無以復加。

  這是一首寄寓著作者憂國深情的送別詞,作于瓢泉閑居時期。作者對他的族弟茂嘉調(diào)任遠地深有感觸。

  辛棄疾的這首詞大約作于他閑居鉛山期間。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跡未詳。這首詞的內(nèi)容和作法與一般的詞不同,其內(nèi)容方面幾乎完全與對茂嘉的送行無關(guān),而專門羅列古代的“別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層的常規(guī),事例連貫上下片,不在分片處分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時胸中郁積事多,有觸而發(fā),非特定題目所能限制,故同類事件紛至涌集,而不為普通的詩文格式所束縛。

  詞的開頭幾句:“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辈捎昧伺d與賦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手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說它是“賦”,因為它寫送別茂嘉,是在春去夏來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三種鳥聲,是寫實。鵜鴂,一說是杜鵑,一說是伯勞,辛棄疾取伯勞之說;說它是“興”,因為它借聞鳥聲以興起良時喪失、美人遲暮之感。伯勞在夏至前后出鳴,故暗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意,以興下文“苦恨”句。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鵑傳說為蜀王望帝失國后魂魄所化,常悲鳴出血,聲像“不如歸去”。詞同時用這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感氣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著“算未抵、人間離別”一句,是上下文轉(zhuǎn)接的關(guān)鍵。

  它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作一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出的“別恨”作了鋪墊。“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兩句,有人認為寫的是兩事:其一指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離開漢宮的事;其二指漢武帝的陳皇后失寵時辭別“漢闕”,幽閉長門宮。也有認為只寫一事的,謂王昭君自冷宮出而辭別漢闕。今從多數(shù)注釋本作兩件事看!翱囱嘌啵蜌w妾”,寫的是春秋時衛(wèi)莊公之妻莊姜,“美而無子”,莊公妾戴媯生子完,莊公死后,完繼立為君。州吁作亂,完被殺,戴媯離開衛(wèi)國!对娊(jīng)。邶風》的《燕燕》詩,相傳即為莊姜送別戴媯而作!皩④姲賾(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引用了漢代另一個典故。漢李陵抗擊匈奴,力戰(zhàn)援絕,勢窮投降,敗其家聲;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jié)不屈。后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又世傳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長當從此別”等句。詞人又借此暗諷當世降金之人!耙姿捠捨黠L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寫戰(zhàn)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傳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荊軻臨行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币陨线@些事都和遠適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guān),都是極悲痛的“別恨”。這些故事,寫在與堂弟的一首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边@又是承上啟下的兩句。句中說啼鳥只解春歸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間的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隨啼聲眼中滴出的不是淚而是血了。為下句轉(zhuǎn)入送別正題作了省力的鋪墊。“誰共我,醉明月?”承上面兩句轉(zhuǎn)接機勢,迅速地歸結(jié)到送別茂嘉的事,點破題目,結(jié)束全詞,把上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一下子收攏到題中來,有此兩句,詞便沒有脫離本題,只是顯得善于大處落墨、別開生面而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辛棄疾不愧為宋代一代文豪!

  辛棄疾的這首詞,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氣氛強烈外,還得力于它的音節(jié)。它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jié)”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并至。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評此詞“沉郁蒼涼,跳躍動蕩,古今無此筆力”,反映了古人對此詞的推崇。

  王國維:稼軒《賀新郞》詞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于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后人不能學也。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5.28-1207.10.3)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遙墻鎮(zhèn)四風閘村)人。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和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一起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

  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guī)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fā)《美芹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zhàn),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故國的偉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fā)而為詞,其獨特的詞作風格被稱為“稼軒體”。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shù)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深謀遠慮,智略超群。26歲時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論》,31歲進獻《九議》,從審勢、察情、觀釁、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詳戰(zhàn)等方面,指陳任人用兵之道,謀劃復國中興的大計,切實詳明。33歲時即預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周密《浩然齋意抄》),也體現(xiàn)出辛棄疾的遠見卓祝。他還具有隨機應(yīng)變的實干才能,41歲在湖南創(chuàng)建雄鎮(zhèn)一方的飛虎軍,雖困難重重,但事皆立力,時人比之為“隆中諸葛”(劉宰《賀辛等制棄疾知鎮(zhèn)江》)。

  平生以氣節(jié)自負、以功業(yè)自許的辛棄疾,南歸后本來希望盡展其雄才將略,揮擁萬夫,橫戈殺敵,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然而,自隆興元年(1163)符離之役失敗后,南宋王朝一戰(zhàn)喪膽,甘心向金朝俯首稱臣,納貢求和,使得英雄志士請纓無路,報國無門。而身為“歸正人” 的辛棄疾,更受到歧視而不被信任。他23歲南歸之初,只被任命為小小的江陰僉判,六年后官職雖逐步升遷,但都是在地方任職,而且每任時間都不長,從29歲到42歲,13年間調(diào)換14任官職,使他無法在職任上有大的建樹和作為。

  辛棄疾積極進取的精神、抗戰(zhàn)復國的政治主張本來就與當時只求茍安的政治環(huán)境相沖突;而他“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水調(diào)歌頭》)的傲岸不屈、剛正獨立的個性更使他常常遭人忌恨讒害和排擠,因此他一生“三仕三已”(《哨遍》)。42歲的壯年,即被彈劾罷職,閑居八年后,朝廷準備北伐,辛棄疾懷著建功立業(yè)的希望再度出山,可并未得到重用,二年后帶著“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水調(diào)歌頭》)的絕望心情,66歲的老英雄又回到鉛山故居,68歲時含恨而逝。

  辛棄疾既有詞人的氣質(zhì),又有軍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來是做統(tǒng)兵將領(lǐng),在戰(zhàn)場上博取功名,“把詩書馬上,笑驅(qū)鋒鏑”(《滿江紅》)。但由于歷史的錯位,“雕弓掛壁無用”,“長劍鋏,欲生苔”(《水調(diào)歌頭》),只得“筆作劍鋒長”(《水調(diào)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轉(zhuǎn)而在詞壇上開疆拓土,將本該用以建樹“弓刀事業(yè)”(《破陣子》)的雄才來建立詞史上的豐碑。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07-12

《賀新郎·春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2-02

賀新郎·春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關(guān)于賀新郎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8-07

賀新郎·西湖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賀新郎·夏景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賀新郎·九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7-12

賀新郎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7-12

賀新郎原文翻譯以及賞析辛棄疾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