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歸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暮歸原文翻譯及賞析1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翻譯/譯文
清明、寒食節(jié)過了沒多久,百花逐漸退去了原有的艷麗色彩,慢慢凋謝了。人們?yōu)榱送炝舸汗,翻騰衣柜,找出春天穿的衣服,紛紛出城來到蘇堤,盡情游玩。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們的用意。
一場大雨過后,花朵被雨水洗灑而褪去鮮艷之色,柳絮飄落于泥中,被沾住而無法揚起,賞花的女子似乎沒有受到什么影響,一步也沒有移動,兩個、三個游人結伴乘著船兒回去了,春天的腳步聲也漸漸遠去了。
注釋
、俨欢鄷r:過了不多久。
②番騰,即“翻騰”。此處指翻騰衣柜,尋找春衣。
、厶K堤:亦稱蘇公堤,是一條貫穿西湖南北風景區(qū)的林蔭大堤。為蘇軾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時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已經(jīng)成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蘇堤春曉”。
、芑ㄍ视辏夯ǘ浔挥晗礊⒍嗜ヵr艷之色。
、菪跽茨啵毫躏h落于泥中,被沾住而無法揚起。
、蘖璨ň洌毫璨ㄖ杆。這里指女子步履。
、叽纾捍绮。
賞析/鑒賞
本詞描寫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覽西湖的情景。清明、寒食一過,百花逐漸凋謝,人們?yōu)榱送炝舸汗,紛紛出城來到蘇堤之上,盡情游賞。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們的用意,終于隨著游人的船兒默默無言地歸去了。詞作抒寫惜春、傷春之情,構思新穎,讀來別有一番韻味!掇ワL詞話》謂其“番騰妝束鬧蘇堤”句,形容粗釵膩粉,可謂妙于語言,天與娉婷,何有于“翻騰妝束”,適成其為“鬧”而已。“鬧”字值得玩味,“鬧”是說“妝束”,相當于“鬧妝”的“鬧”,指花花綠綠、眼睛應接不暇的'景象!棒[”字是把事物無聲的姿態(tài)說成好像有聲音的波動,仿佛在視覺里獲得了聽覺的感受,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身之感,表達了身臨其境的美感。
暮歸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霜黃碧梧白鶴棲,城上擊柝復烏啼。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
南渡桂水闕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云還杖藜。
譯文:
秋箱打黃了碧綠的梧桐樹上,白鶴在棲息,城樓上的梆子聲驚得烏鴉在啼叫。
踏著明亮的月色我回家進門,寒涼的風中傳來不知誰家的捶絹聲。
想南去渡過桂水卻沒有船只,想北回秦川又到處戰(zhàn)亂不息。
雖然年過半百卻不稱心如意,明天看云還要撫杖而行。
注釋:
黃:在此用作動詞,霜使原來的碧梧變黃。
梧:梧桐。
柝(tuò):擊柝即打更。
烏:烏鴉。
客子:作者自謂。
搗練:搗洗白綢。
桂水:今連江,一說為漓江,均在廣西。這里應指湘水。
闕:缺。
秦川:古地區(qū)名。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一帶。這里指長安。
鼙(pí):一種軍用小鼓。鼓鼙在唐詩之中常用來比喻戰(zhàn)爭。可能是指當年吐蕃入侵。
不稱意:不如意。
杖:拄(杖)。藜(lí):用藜莖制成的手杖。
賞析:
這首詩前四句寫暮歸的景色,營造出凄涼的氛圍,襯托詩人的悲哀之感。白鶴都已棲止在被濃霜凍黃的綠梧桐邊。城頭已有打更擊柝的聲音,還有烏鴉的啼聲。寄寓在此地的客人回進家門時,月光已亮了,不知誰家婦女還在搗洗白練,風傳來悲凄的砧杵聲。天色晚了,城上守衛(wèi)兵要打梆子警夜。唐詩中寫夜景,常有搗練、搗衣、砧杵之類的詞語。大約當時民間婦女都在晚上洗衣服,木杵捶打衣服的聲音,表現(xiàn)了民生困難,故詩人聽了有悲哀之感。
下半首四句也同樣轉入抒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可沒有船;要想北歸長安,路上還多兵戎。都是去不得。年紀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事事不稱心,明天還只得拄著手杖出去看云。這最后一句是描寫他旅居夔州時生活的寂寞無聊,只好每天拄杖看云。浦起龍說:“結語見去志。”(《讀杜心解》)此評并不準確。應該說第三聯(lián)見去志,結句所表現(xiàn)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無聊。
這首拗體七律體現(xiàn)了杜甫在詩藝上的追求。在這首詩中值得注意的藝術特點是虛實結合。尤其是第一句“霜黃碧梧白鶴棲”,一句中出現(xiàn)了三種顏色。仔細推究,這些顏色是有虛實之分的!包S”和“白”是實在的,但“碧”就是虛寫,因為“碧梧”葉已給嚴霜打“黃”了?梢娪米忠蚕裼帽菢,可以“虛虛實實”!疤搶憽保瑢嵸|(zhì)就是突破詞義的束縛,使詞的組合形式達到意義的豐富性,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努力就是一種“陌生化”的藝術感染力,值得借鑒。
【暮歸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暮歸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春暮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歸雁原文、翻譯、賞析02-19
歸雁原文翻譯及賞析04-18
歸夢原文翻譯及賞析07-13
歸雁原文翻譯及賞析06-20
《春暮西園》原文及翻譯賞析07-01
幽居冬暮原文翻譯及賞析07-03
春暮西園原文翻譯及賞析01-10
暮江吟原文賞析及翻譯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