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的原文及翻譯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做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就是根據(jù)詩詞內(nèi)容,找出其中的意象,體會其中意境,分析作者真正想要書法的感情。很多人在面對古詩詞鑒賞的時候都很頭疼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日偶成》的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日偶成
朝代:宋代
作者: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古詩簡介
《春日偶成》是宋代詩人程顥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詩歌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fā)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詩歌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
翻譯/譯文
韻譯
云兒淡,風兒輕,時近春日中午,
傍著花,隨著柳,我向河岸漫步。
這愜意的春游呀,人們并不了解,
將會說我忙里偷閑,強學少年童。
散譯
淡淡的云在天上飄,風兒吹拂著我的臉龐,此時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叢之中,沿著綠柳,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前面的河邊。當時的人不理解我此時此刻我內(nèi)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在學年輕人的模樣,趁著大好時光忙里偷閑呢。
注釋
、排汲桑号既粚懗伞
、圃频涸茖拥。盖缋实奶鞖。午天:指中午的太陽。
、前S柳:傍隨于花柳之間。傍,靠近,依靠。隨,沿著。川:瀑布或河畔。
、葧r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蓪⒅^:就以為。將:乃,于是,就。偷閑:忙中抽出空閑的時間。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程顥任陜西鄠縣主簿時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寫下來的。詩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學家,長期困在書齋里,少有閑暇寬懷的時候。一旦走出書齋,回到大自然中,便覺得格外爽快,那種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
詩的前二句“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細細品味,卻有幾層意思在其中。其一,寫自己春游所見、所感。云淡風輕,傍花隨柳,寥寥數(shù)筆,不僅出色地勾畫出了春景,而且強調(diào)了動感—和煦的春風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處是艷美的鮮花,到處是裊娜多姿的綠柳,可謂“人在圖畫中”。其二,著重寫自己留連忘返的心情。這種心情主要是通過‘近午天”、“過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傳達出來的。所謂“近午天”,并不是說自己時至中午才出來游春,而是用“近”來強調(diào)自己只顧春游忘了時間,用自己的突然發(fā)現(xiàn)來表現(xiàn)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樣,“過前川”也并不僅僅是簡單地描寫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況,而是用“過”來強調(diào)自己在春花綠柳的伴隨下“過”了前面的河流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只顧游春,不知不覺已經(jīng)走了很遠很遠。這樣,這兩句詩盡管描寫的只是云風花柳等自然景觀和作者喜愛它們的心情,但其中更隱括著一種作者要忘世脫俗的高稚情調(diào),正是這種情調(diào),才使他幾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疲勞,達到了如醉如癡的境界。
假如說,詩的前兩句主要是寫情寫景的話,那么,“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則主要是詩人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直接抒發(fā)。本來,在云淡風輕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綠柳的簇擁中陶冶自己的情性,這應該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殺人們性靈的封建時代,這似乎只應該是有些“狂”勁兒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須眉長者只應該端然危坐,擺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盡管程顥是一位著名的理學家,盡管他寫這首詩時很可能已經(jīng)是一位藹然長者,可他仍然無法抗拒大自然對他的吸引,做出一些為“時人”所不能理解的舉動。這其中包括了他對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時也包括了他對一般“時人”的嘲笑與諷刺,既表現(xiàn)了他對子人生價值的另一種認識,也表現(xiàn)出了他樂在其中,孤芳自賞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們認為是道貌岸然的理學家也有意無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個側(cè)面:他不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還是一個對大自然充滿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過他的感情經(jīng)常被“理”壓抑和扭曲罷了。
作者簡介
程顥(hào)(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男,字伯淳,號明道,世稱“明道先生”。出生于武漢市黃陂區(qū)、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歷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汝州酒稅、鎮(zhèn)寧軍節(jié)度判官等職。
政治上,反對王安石新政,在學術(shù)上,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程顥和弟弟程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顥的代表作有《識仁篇》《定性書》等,明人將其文集、語錄與經(jīng)說等作品與程頤的著作合編為《二程全書》。程顥既是宋代理學的奠基人,又一生從事講學活動,成為當時有名望而對后世有重大影響的教育家其學說后來被南宋朱熹繼承和發(fā)展,被稱為“程朱理學”,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官方統(tǒng)治思想。
【《春日偶成》的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春日偶成原文、翻譯及賞析12-07
《春日偶成》原文及翻譯賞析03-14
《春日偶成》原文及翻譯賞析01-22
春日偶成原文及賞析03-17
春日偶成原文及賞析02-10
春日偶成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3-17
春日偶成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3-17
春日偶成原文翻譯及古詩詞賞析03-22
《偶成》原文及翻譯賞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