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的說明順序,并了解其作用。
2、領會本文準確地運用語言和引用古代詩文加強說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態(tài)及其生產情況,豐富科學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本文的結構方式。
2、難點: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作者;熟悉課文;理清文章說明的重點和層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熟讀下面這首詩,挖掘所蘊涵的一條重要信息。惠州一絕——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荔枝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水果中的珍品,史傳楊貴妃最愛吃鮮荔。詩人杜牧就曾作詩記之,“長安回望秀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jì)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边@首詩是他作的《過華清宮絕句》(3首)中的第一首。華清宮故址在現在陜西省臨潼縣的驪山上,唐玄宗李隆基和妃子楊玉環(huán)常來游樂。史載楊妃愛吃鮮荔枝,李隆基每年都令從南方飛馬運送到長安,勞民傷財。
二、關于荔枝的簡介:
荔枝屬無患子科。古籍稱荔支、離支、麗支,果實成熟時果皮色紅艷可觀,俗稱丹荔。唐朝朱應《扶南記》對荔枝一名解釋為:“以其結實時,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lí)其枝,故以為名!崩笾︴r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為“一果上市,百果讓路”的珍果,已早被歷代墨客所稱頌。荔枝全身都是寶,果實營養(yǎng)豐富,維生素種類多,且含量高,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水果。我國民間常把荔枝作為滋補品,中醫(yī)用荔枝治病歷史悠久,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荔枝核含淀粉57%,是釀酒的原料。荔枝木紋理細密堅實,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和制作各種家具的優(yōu)良材料。荔枝根可提取單寧,是上等的防腐涂料。荔枝又是優(yōu)良的蜜源植物,一棵30年以上的荔枝樹,花期可泌蜜15--20公斤。荔枝蜜是蜜中上品,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糖和20多種氨基酸,具有較高的醫(yī)療價值和保健滋補作用。荔枝除鮮食外,也是食品工業(yè)的重要原料和外貿出口最具競爭力的果品。荔枝干早已馳名,近十多年來,荔枝深加工為荔枝酒、荔枝罐頭、荔枝汁等系列產品,已暢銷國內外市場。荔枝對栽培條件要求不高,適應性很大,種后稍加管理,4--5年便可掛果,一般種后10年樹株產可達50公斤,30年樹株產在150公斤以上。它結果時間很長,長達幾百年甚至千年。
三、解題: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陳輝《荔枝》詩中的句子。用古詩蘊藉含蓄,引人入勝。此題內涵豐富:產地南州,泛指我國南部地區(qū);成熟的季節(jié)六月(陽歷七月);鮮果的色彩,絢麗如丹。突出了荔枝的產地、成熟期、顏色(生態(tài)的主要特點之一)。充滿詩情畫意,而且引古詩為題,也與全篇廣泛引證的風格統(tǒng)一起來。
本文選自《生物學碎錦》,是科學小品,屬于說明文。
小品:就是隨筆之類的小文章。科學小品:介紹科學知識的文藝性說明文。其特點是以通俗有趣的寫法介紹科學知識,篇幅短小,形式靈活,語言生動,既有很強的科學性,又有一定的文學情趣。
四、作者簡介
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1901年生,浙江省海寧縣人。當過小學教師、中學教師、編輯。他創(chuàng)作、編寫、翻譯了29部生物學著作。現任中國科普創(chuàng)作協(xié)會副理事長。科學專著有《鳥類研究》《普通鳥類》《鳥類概論》《世界禽鳥物語》《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韌性》等。1980年出版《生物學碎錦》,《南州六月荔枝丹》即選自該書。
打倒“四人幫”后,賈老已年近八旬,但他人老心不老,終日伏案著述,陸續(xù)寫出了許多優(yōu)秀科普作品。其中《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一文,榮獲了全國“新長征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
五、閱讀課文
請二至三位學生依次朗讀,教師隨時在黑板上寫下學生讀錯的字。每個同學朗讀后,教師均需對其朗讀情況作三言兩語的簡要評定。
字詞正音:
繒zēng(古代絲織品的通稱)瓤ráng(瓤子)醴lǐ(甜酒)酪lào(用乳汁制成的半凝固狀食品)囊náng(口袋)勃bó(煙起貌)莆pú(福建莆田縣)
詞語補釋:
龜裂:jūn呈現許多裂紋。(龜甲guījiá)
幅員:領土面積。地廣狹為幅,周圍為員,員即圓。
勞民傷財: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使動用法)現多指濫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把問題放在一邊,就算了事。了:完成。了(第二個):了結、結束。
逼真:⑴極象真的;⑵真切。
絢麗:燦爛美麗。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華后剩下的東西;
、票扔髌焚|惡劣對社會起破壞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兩天的路。
造化:⑴自然界的創(chuàng)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氣、運氣。
六、分析課文。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解決文章說明的重點和層次問題。大家考慮一下,讀過這篇文章之后,你對文章內容的哪一部分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為什么?
明確:荔枝的果實。因為荔枝是我們平時常見且喜食的水果,因此對它最感興趣,同時課文對它也介紹得最詳盡,所以印象深。
課文介紹詳盡到什么地步。
明確:課文介紹詳盡到有關荔枝果實的各個方面:外殼的形態(tài),外殼的顏色,荔枝的果形,荔枝果實的大小及重量,殼內的果膜,果肉(假種皮),荔枝的貯藏,荔枝的果核(種子)等,有花才能有果,因而課文還連帶介紹了荔枝的花。
課文除了上述內容而外,還介紹了有關荔枝的哪些知識?
明確:課文還介紹了荔枝的產地分布,古代講荔枝的專著(書譜),荔枝的生長習性和生長的北限、(地區(qū)限制)以及提出“應該大力發(fā)展荔枝的生產”“逐步滿足廣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議。
與前面介紹荔枝的果實相比較,哪一部分是本文的主體,為什么?
明確:很顯然,介紹荔枝的果實的部分是全文的主體。因為它是有關荔枝知識的重點,同時也是一般讀者最感興趣、最樂于了解的知識,因此作者寫作時,把它作為主體,進行詳細介紹。這再一次說明作為科普作品,在對某種事物進行介紹說明時,要依據所要說明的事物的自身特點和讀者的認知需求,來合理安排文章內容的主次和詳略。
既然介紹荔枝的果實是文章的主體部分,那么后面有關荔枝的產地、書譜、習性、生長北限和建議的部分自然就是次要的了。請問同學們,文章將后面的次要部分刪掉行不行?
明確:不行。我們首先要搞清“主要”和“次要”與整篇文章的關系!爸饕焙汀按我笔蔷推湓诒磉_一篇文章的主旨時所起的作用的大小、重輕而言,而不是指對一篇文章是否必要而言的!按我辈坏扔凇安槐匾保爸饕焙汀按我睂σ黄恼露远际恰氨匾钡。
其次,我們就這篇課文來談。如果文章題目改作《荔枝的果實》的話,那自然可以考慮刪掉后面的部分。而本文是講荔枝,因此有關荔枝的知識都應作介紹,而不能只介紹其果實,這樣內容才全面。另外,從作者的寫作意圖考慮,作者不僅把有關荔枝的知識介紹給了讀者,而且提出了“大力發(fā)展荔枝的生產”、“逐步滿足廣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議,體現了作者寫作意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綜上所述,后面的次要部分是不能刪掉的。
。ㄒ唬⿵膶πW時學過的《荔枝圖序》質疑寫起,引出下文。(1)
。ǘ┲饕f明荔枝果實的形態(tài)特點。(2-10)
1.荔枝的果
、倮笾Φ耐獠啃螒B(tài)(2-5)A荔枝外殼構造;B荔枝外殼的顏色;C荔枝的形狀;D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诶笾Φ膬炔繕嬙(6-9)A、荔枝的殼膜;B、荔枝的果肉;C、荔枝的貯藏;D、荔枝的果核
2.荔枝的花(10)
。ㄈ┲饕榻B有關荔枝的生產情況(11-14)
1、荔枝的產地分布2、古代的荔枝書譜3、荔枝的生長習性及生長北限4、提出建議:大力發(fā)展荔枝生產,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本文的說明順序為先主(荔枝的形態(tài)特點)后次(有關荔枝的其他知識及建議),而介紹荔枝的形態(tài)特點時是按由表(外部形態(tài))及里(內部構造)的順序。在說明荔枝的外部形態(tài)時,則按殼面的構造——色澤——外形——大小及重量的觀察順序來寫;而介紹內部構造時又是按殼膜--果肉--果核從外到內的順序。這樣來寫,條理清晰,內容全面、主次鮮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態(tài)特征,又介紹了有關荔枝的其他知識。
七、布置作業(yè):
閱讀下段介紹荔枝的文字,思考分析其與課文寫法風格的區(qū)別。
荔枝,無患子科。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偶數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全緣,革質,側脈不明顯!ㄐ。瑹o花瓣,呈綠白或淡黃色,有芳香,圓錐花序。果實心臟形或圓形;果皮具多數鱗斑狀突起,呈鮮紅、紫紅、青綠或青白色。果肉(假種皮)新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篩選課文主要信息,把這篇文章改寫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實的說明性文字。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學習新知。
。ㄒ唬┚x課文,聚焦說明方法
提問:這篇文章在介紹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并體會其作用。共同回顧初中階段所學的說明方法,常見的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引用、下定義、分類別、作解釋、列圖表等。分析本文所用的說明方法:
1.舉例子(板書)
來自現實的,如“廣東產的‘三月紅’和‘桂綠’等”;“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一些稀奇的品種,如……‘龍牙’,……‘珍珠’!钡取
來自調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廣東調查得知,有鵝蛋荔和丁香大荔,重達四五十克”;
來自史籍和科學專著的,如“據記載,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楊貴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產的‘楠木葉’,《四川果樹良種圖譜》說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國果樹栽培學》則說大的重六十克”等。
2.打比方(板書)
直接比喻說明,如說明荔枝殼面形態(tài)時,說“荔枝殼表面有細小的塊狀裂片,好像龜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銳如刺”;說明荔枝的果形時說“荔枝呈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介紹優(yōu)良的荔枝的種子時說“形狀很小,有似丁香”;在說明荔枝外殼的色澤時說“把它比做‘絳囊’、‘紅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詩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樹以至成片的樹林,那就成為‘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的絢麗景色了”;“舊記載中還有一些稀奇的品種,如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等”。(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動,有文學情趣)
3.數字說明(板書)
在介紹荔枝的成熟期,果實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貯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數與結實數,我國栽培荔枝的歷史,古籍中所載的荔枝的品種時,都運用了數字。
如:通常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三十天左右。(作用:準確、客觀、具體……)
4.引用說明(板書)
古代詩文、文獻資材、諺語等本文引用達十余處之多。這樣既豐富了文章內容,擴大了知識面,加強了說明效果,同時又使文字生動活潑,富于變化,具有較強的文學韻味,因而也更能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既能了解有關的科學知識,又能獲得一種文學享受。
文章雖屬于說明文,卻以詩句“南州六月荔枝丹”為題,遠比諸如“荔枝”、“說說荔枝”之類的題目生動活潑富于形象感。文章開頭引白居易《荔枝圖序》中的句子進行質疑,自然引出對荔枝的說明介紹。文中引用詩句,或介紹荔枝林的景觀,或說明荔枝的不耐貯藏,或印證荔枝的生長北限,或借以表達應大力發(fā)展荔枝生產以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與建議,都極富文學情趣。
(作用:確鑿可信……既擴大了文章的知識內容,又增強了思想性,還增加了文學情趣。)
5.作比較: “優(yōu)良的荔枝,種子發(fā)育不全,有似丁香。”
6.分類別: “廣東有雙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
7.下定義: “荔枝殼表面……特稱龜裂片!、“兩側……有一條溝,叫做縫合線!保ㄗ饔茫簻蚀_、科學……)
(二)揣摩語言,體會本文的科學性、文學性
1、科學性。
(1)運用確鑿的事實(包括有關歷史事實)和具體數字來說明問題。
舉例說明這些例子有現實的,如“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有來自調查的,如“六十年代,廣東調查得知,有鵝蛋荔和丁香大荔,重達四五十克”;也有來自古籍的,如“據記載,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
數字說明有時用確實的數字,如“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隨品種而不同。廣東有雙季荔枝,一年開花兩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開花四次之多”;有時用估計數字,如“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用數字說明可以使讀者對事物獲得具體的印象。
(2)既重視引用古代有關荔枝的知識作為依據,又注意糾正其不確切的地方。
例: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圖序》中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的話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殼如紅繒”的確也還有不足之處;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綃”的形容則“是把殼肉壁的.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
2、文學性
本文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除了注意介紹知識的科學性外,還使用了不少生動、形象的語言,突出了文章的文藝性和形象性。尤其是有二十多處引用了古代詩文,不僅豐富了內容,而且大大增強了表達效果。標題“南州六月荔枝丹”本身就十分吸引人。前半篇以白居易《荔枝圖序》為線索,對荔枝果實逐層說明。其間又引“飛焰欲橫天”(郭明章《荔枝》)、“紅云幾萬重”(鄧肅《看荔枝》)等詩句描寫荔枝的顏色;引“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徐《詠荔枝膜》)詩句表現荔枝的膜,更加收到良好的效果。引用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第一首,一方面印證了荔枝不耐貯藏的特點,同時揭露封建帝王、王妃的奢侈生活,增強了思想性。引用的文字生動活潑,具有文學韻味,增強了閱讀興趣,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本文引用特色鑒賞分析。
一是比喻描寫性引用
文章一開頭,就開門見山,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圖序》的一段:“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边@一段描寫,按照荔枝形態(tài)特點和人們認識事物先外后內的順序,連用“紅繒”、“紫綃”、“冰雪”、“醴酪”四個比喻,寫出荔枝外殼色彩的紅艷,內膜質地的輕柔,瓤肉的潔白,漿汁的香甜?芍^描形摹狀,細致入微。在解說“殼如紅繒”時,先以特寫筆法,描述了荔枝的殼面構造,糾正了《荔枝圖序》的不足。接著引用“絳囊”、“紅星”、“珊瑚珠”三個比喻,說明荔枝的紅色。最后推而廣之,引用“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的詩句,以全景鏡頭,描寫整片荔枝林的顏色,不僅給人以物的形象,而且給人以詩的意境。在說明荔枝膜時,先糾正“膜如紫綃”是“把殼內壁花紋當作膜的花紋”之誤,然后引《詠荔枝膜》詩:“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昂砂辍薄疤一ā庇髌湫紊帮L前落”描其輕柔,“雨后嬌”狀其鮮艷。這種用特寫的手法交叉的比喻從動態(tài)來描繪,比起“膜如紫綃”的靜態(tài)描寫,就顯得更加生動形象了。
二是對比議論性引用
有些詩文,并非直接描寫荔枝。但經作者巧妙地從另一角度加以引用,同樣收到說明的效果。杜牧的《過華清宮》,原旨是借進奉荔枝一事,譏諷唐玄宗荒淫禍國,以致釀成歷史悲劇。然其事卻與荔枝不耐貯藏的特點有關。作者即于此著眼。在說明荔枝不耐貯藏的特點時,直接引用《荔枝圖序》以后,又特別指出在今天科學技術條件下,荔枝的貯藏期已能達到一個月,而且還在進一步延長,以適應長途運輸,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似乎本旨已明,無須再續(xù)。然而文章并不就此帶住,而是擴展開去,翻出一層,從荔枝的不耐貯藏引出唐代統(tǒng)治者為享受鮮荔枝而給人民造成苦難的解說,和上文組成對比。最后,引《過華清宮》作結:“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不僅是荔枝不耐貯藏的例證,也是當時人民苦難的見證。引文既擴大了文章的知識內容,又增強了思想內容,使今天品嘗過鮮荔枝的人,不能不慨古懷今,油然生幸福之感。
三是舉例考證性引用。
在說明荔枝的栽培歷史時,文章也引用了一些資料,如引《三山志》的記載,引宋徽宗和文征明的詩句,其作用在于列舉荔枝北移失敗的史例,以證實上文關于荔枝性喜溫暖,畏懼霜害,“成都、福州是它生長北限”的說明。這是一種“引用證明”,和前兩種引用不同。這些引用,既擴大了知識面,使有關荔枝栽培的說明有充分的依據,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性,又避免了園藝教科書式的平板枯燥,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特色。
大量引用古詩文,來說明荔枝的有關知識,既增強了說服力,又增強了文藝性。如果抽掉了本文中十多處的古詩文,就會變成枯燥乏味的說明書。
三、拓展閱讀
白居易《荔枝圖序》(見flash)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桔,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四、作業(yè)
1、用文藝性筆調寫一篇短文,介紹你家鄉(xiāng)出產的一種水果或其他特產,力求寫出其中蘊含的文化意味。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準確地加以介紹;妥善安排文章的結構層次,注意寫作順序,寫得簡單明了,有條不紊;運用說明、描寫等多種手法說明事物,有意識地打比方,使文章通俗生動。
2、請利用下面的資料,運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說明方法,起個好題目,寫一段富有文學情趣的介紹石榴的說明文字。然后讀一讀,同學間交流評價。
1、燃燈疑夜火,轄珠勝早梅!涸邸对伿瘛2、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天!拙右住渡绞瘛3、榴者,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繽紛磊落,垂光耀質,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遙而望之,煥若隋珠耀重淵;詳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間。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饑療渴,解醒止醉。——潘岳《安石榴賦》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點,皮中如蜂窠,有黃膜隔之,子形如人齒,淡紅色,亦有潔白如雪者!妒骂惡暇邸
附:白居易《荔枝圖序》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優(yōu)秀教案設計11-03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說課稿08-22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08-21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說課稿07-11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案06-29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1-03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01-05
南州六月荔枝丹-日記09-10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