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一語文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生活實際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深切體會詩中蘊含的人生道理。
3、對名言之句深入探究,提升思想認識。
教學重點:
怎樣面對挫折的生活。
教學難點:
從生活深入思索面對人生的困境。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錄音:《陽光總在風雨后》,聽后,你聽清了什么?(找同學談一談)
我們都希望生活一帆風順,只有陽光并無風雨,人生卻不可能是這樣的,那么風雨來了,我們又將怎樣面對生活,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從中品悟面對人生的道理。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課件。
三、詩文品味
1、聽配樂朗讀。
2、同學結(jié)合錄音又感情的朗讀。
3、找同學讀。
4、談?wù)勀闶窃鯓永斫馄垓_兩個字的?
老師結(jié)合實際明確:認為只要去努力肯定會獲得成功,而生活卻不能如此,那當然就是欺騙。
5、你這樣認為嗎?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說說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曾這樣做過?
四、名句積累
學習了本首詩,你想把哪些句子送給身在困境中的親人或朋友?引出詩的前四句,共同齊讀把它記下來。(插入課件——前四句)
五、結(jié)束語
人生遠不像一首詩想象的那樣簡單,但有一點,坎坷路上別忘了普希金的詩言,最后讓我們依然在《陽光總在風雨后》的歌聲中結(jié)束本節(jié)課。(錄音)
課后反思:
簡單的詩句,給了身處逆境中的人以無限的鼓勵,總是對詩句感覺他很簡單,但能在苦難的生活中能做到普希金所寫的那樣,實際上是很難的。放開思維,讓學生還是想想他所經(jīng)歷過的,或聽說過的坎坷的人生故事而體會吧。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學習詩人對生活的理性思考,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3、了解一點關(guān)于象征的知識。
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哲理。詩人為什么重點寫那條“未選擇的路”。
教學難點:
對于象征的理解。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探討,師點播小結(ji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我們欣賞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領(lǐng)悟了如何面對誤解和挫折的哲理,這節(jié)課我們來一起品讀《未選擇的路》,說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每天走來走去腳下他的不就是路嗎?是的,然而我們可曾思索過,這路和我們生活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呢?我特別難忘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也有著特別的意蘊,那么,它要告訴我們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紹(多媒體)
三、詩文理解
1、學生朗讀詩文查找生字詞。
2、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學生放聲自讀。
4、談?wù)劯惺,結(jié)組討論,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組同學依次概括各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1)詩人站在林間交叉路口,久久躊躇,他對兩條路都有向往,但卻不能同時都走,必須選擇其中的一條,而且選擇了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這是多么無奈又無助!
(2)詩人選擇的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著艱難和挑戰(zhàn)。
。3)詩人心中雖仍躊躇但還是踏上自己選擇的路,開始艱難的跋涉。
。4)詩人沒有告訴讀者他的結(jié)果怎樣,而是未選擇的路嘆息。
。ú迦胝n件)
6、小結(jié):詩人重點寫了未選擇的路,為什么?其實未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是舍棄。當我們無法選擇時,其實也已作出了一種選擇。詩人為什么把詩題取為“未選擇的路”?表面是寫自然的路,實際是寫人生的路。這種寫法就是象征,表面是淺顯的,實質(zhì)卻是深刻的,詩人所寫的重點不是那條已選的路,而是那條未選擇的路。全詩共四節(jié),第一節(jié)寫兩條路,第二節(jié)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jié)寫未選擇的路,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條路可選擇,但一個人往往走一條路,因為人生短暫,更因為人生沒有返程而只能放棄其他許多條路,許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選擇都帶著偶然性和隨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路,而詩重在對未選擇的路發(fā)出感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選擇的問題,一定要慎重選擇,當你作出了一種選擇你也就放棄了另一種人生的路。
7、能談?wù)勀阈闹袕谋驹娒靼椎牡览韱幔?/p>
8、師總結(jié):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一旦選擇了決無重走之機,所以必須慎重,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jīng)過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誰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研討。
四、放聲自讀,再次感悟,記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課后反思:
詩是美的,哲理確實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詩只有結(jié)合生活才有更深的體會,對于初中生來說,還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從淺處去品味,魚和熊掌總的有所舍棄,選擇的求學也就放棄了嬉戲,生活需要有所取舍。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3
學習目標
1、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如“隸、異、奇、利、扳、文理、稍稍、賓客、環(huán)謁、泯然”等,掌握它們的讀音、詞義。
2、結(jié)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閱讀、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詞活用情況。
4、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人的天資并非一成不變,只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造就人才。
5、學習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
學習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知識。
2、理解方仲永由五歲能詩,到“泯然眾人”這一變化的原因。
學習難點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并能作出評價。
2、了解說理散文中的敘事技巧。
學習方法
1、自主閱讀法。2、合作討論法。3、競賽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入設(shè)計
先請同學們說一說關(guān)于勤奮的名言警句,(下列參考)如:
1、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
2、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經(jīng)說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3、被譽為“發(fā)明大王”的偉大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說得很好,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边@句千古名言,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終生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yīng)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學生分組,說出的名言警句正確的,給本組加2分。
聽講,思考。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顯示):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宇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仁宗慶歷進士。王安石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樣,熱衷于追求個人名利,而是要在經(jīng)國治民方面作出些成績。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強化統(tǒng)治力量,以防止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zhàn)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法遭到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還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舒國公,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wù)。王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jié)構(gòu)都很嚴謹,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shù)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
找一名學生朗讀,其他人聽讀,了解記憶。
三、朗讀課文,翻譯課文,把握文意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范讀,
教師提示一些字詞的讀音。(多媒體顯示)
隸(lì)扳(p。┲](yè)邑(yì)
矣(yǐ)泯(mǐ)稱(chèn)
卒(zú)焉(yān)耶(yé)
2、復讀課文,讀清句讀。
教師提示朗讀時注意下列語句的停頓。
多媒體顯示: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3、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6、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7、余聞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3、譯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讓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后,同桌為一組,展開對抗競賽,底分均為100分,每發(fā)現(xiàn)一處錯誤扣5分,扣完即止。
第一輪:翻譯課文
同桌每人口頭翻譯課文一段;ハ噘|(zhì)疑、評價、記分。
第二輪:認讀課文,(多媒體顯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第三輪:文言知識大評比。(多媒體顯示):
。1)解釋帶點的字
、偈离`耕
、谖磭L識書具
、鄄⒆詾槠涿
、苤肝镒髟娏⒕
、萆陨再e客其父
⑥或以錢幣求之
、攮h(huán)謁于邑人
、嗖荒芊Q前時之聞
、徙槐娙艘
⑩受之于天
、腺t于材人遠矣
、械脼楸娙硕岩
。2)一詞多義
其
其詩以養(yǎng)父母
其文理皆可觀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賢也
彼其受之天
之
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以錢幣求之
余聞之也久
不能稱前時之聞
受之天于
謁于邑人
于舅家見之
賢于材人遠矣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詞類活用
邑人奇之賓客其父父利其然
傷仲永父異焉
(4)翻譯下列句子。
、倨涫苤煲,賢于材人遠矣。
②得為眾人而已耶?
如有困難,教師點撥。仲裁權(quán)歸教師。
。鞔_):
。1)①屬于②曾經(jīng)③題上④完成⑤漸漸⑥有的(人)⑦四處拜訪⑧相當⑨完全⑩承受⑾勝過⑿能夠
。2)其:①他的,指方仲永的②代方仲永寫的詩③這樣④他⑤他的⑥他。之:①代“書具”②代“仲永”③代“仲永寫的詩”④代“仲永的詩”⑤“方仲永很有才這件事”⑥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⑦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無意義。于:①引出對象②在③表示比較④介詞,從。
。3)奇:對……感到驚奇
賓客:把……當作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
利:認為……有利
傷:為……哀傷
異:對……感到驚異(詫異)
。4)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4、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觀點,理解文章所要說明的道理。多媒體出示相關(guān)題目:
。1)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鞔_):
。1)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
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寫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睂懛街儆烙诌^七年后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奥劇焙汀耙姟庇袡C結(jié)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階段,鋪陳方仲水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的貪利之舉卻導致他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詳略處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體現(xiàn)“傷”的含義。
(2)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使學”。從道理上講,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強調(diào)了后天的努力學習、接受教育對成才的重要作用。
學生聽讀課文,標畫字音、斷句。
請一名學生認讀并領(lǐng)讀。掌握字音。
根據(jù)教師提示,學生齊讀課文,讀清句讀。
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按要求進行比賽、評價、記分
這是一段尚未標點的文章,由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同桌兩人交錯認讀,比賽方法同上
學生在練習本上直接寫答案,同桌一組比賽,找二人板演,互相比賽。
每一道測試題的單數(shù)題由左邊同學完成,雙數(shù)題由右邊完成。
學生邊讀邊思考思考、然后合作討論交流,并自由發(fā)言。
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齊讀課文兩遍。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摘抄有關(guān)“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并背誦。課外收集被人譽稱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們的成長奧妙。課后按要求完成作業(yè)。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1-06
初一語文《化石吟》教案10-25
初一語文木蘭詩教案07-22
初一語文下冊期中測試題11-27
初一語文下冊暑假作業(yè)12-24
語文書初一下冊作文01-05
最新初一地理下冊課件教案05-12
初一下冊語文河中石獸11-29
初一語文下冊《木蘭詩》知識點12-27
初一語文河中石獸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