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反思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后記:在教學本單元前,我在8班用問卷測試了學生對地球形狀和運動等相關信息的科學前概念,發(fā)現(xiàn)整個班幾乎沒有人能比較清晰的解釋地球形狀及其運動,對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觀點,即使有學生知道,經詳細詢問,理解的比較膚淺。從而我們可以得知,關于天體運動是這批學生的科學知識的空白區(qū),只有認真設計教學過程,細心準備教學材料,才有可能讓更多學生通過經歷探究活動掌握準確的科學概念。
第一節(jié)課的'內容,看似不難,然而如果學生不看書或預先不預習,教師提出晝夜交替是如何產生的呢?大多數(shù)學生會卡住,有少部分學生之前看過書可以作出一些推測,個別學生能夠在書本上推測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說太陽和地球一起運動,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等。細想其實也很正常,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缺乏直觀經驗,沒有知識儲備直接讓他們毫無根據(jù)的推測,難度很大,而且可能存在胡亂的假說,因此根據(jù)不同班級學生的狀況,我選擇讓學生翻書本,看看書本上的推測可行嗎?讓他們間接有一個印象: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可能有這些原因。
要驗證這些猜測,一旦教師提出建立模型,學生根據(jù)書本提示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比如手電筒、蠟燭),然而聰明的學生認為蠟燭要比手電筒更好,雖然光暗一點,但是蠟燭光線是向四周散發(fā)的,與太陽更相似。課前我為學生準備了蠟燭和火柴,學生都很高興,用學具袋里的材料做好地球儀,本想讓他們貼上地形外觀的,課堂時間太少,只能先讓學生做好標記。實驗過程中,也是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比如學生容易將蠟燭熄滅,還有調皮的會用火燒紙,不好好觀察實驗產生的現(xiàn)象。這一點我覺得還是自己在實驗前介紹方法時不夠仔細和全面,產生這種情況可能是一方面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本就不清楚,學習興趣不濃厚,還有一部分就是沒有聽懂實驗方法,就想別的心思來滿足自己了。另外做實驗時,最好將窗簾拉上,學生更容易觀察。
做完這部分實驗,學生會有許多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會全部認同書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這個猜想學生認為是不正確的。我讓學生演示了他們的實驗方法后,就有學生馬上出來反對。原因是前一組學生認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地球只有一面始終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會被照到。事實上學生對于地球公轉的旋轉角度變化和方向理解還不夠清晰。其二由于我是讓學生將地球從地球儀裝置上拿下來的,其實就相當是一個球體,并沒有讓地球傾斜一定角度放置,與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并盡量保持同一水平面。因此,有學生就提出來地球自轉時,(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即南極和北極有些地區(qū)并沒有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因此這個猜測也是不能完全解釋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我肯定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并沒有馬上給他做詳細解釋,我覺得這課內容還沒有涉及地球饒地軸是有一定的傾斜角度的。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這點其實他的觀察還是比較仔細的,并沒有人云亦云。
課上完后,我要求學生收集相關的天文資料,自己先通過查詢資料嘗試解釋晝夜交替現(xiàn)象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又是通過怎么樣的證據(jù)說明的?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反思11-27
《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教學反思05-15
《晝夜交替現(xiàn)象》科學教學反思02-15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反思2篇03-10
《晝夜交替現(xiàn)象》課堂教學反思01-19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心得04-16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設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