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山行》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山行》教學反思 篇1
對于古詩,我一直有著恐懼的心理,學生時代時對古詩的態(tài)度就是跟著老師學,自己從來不會去挖掘領(lǐng)會,但是現(xiàn)在不同了,自己要站在三尺講臺上把曾經(jīng)我認為最頭痛的內(nèi)容講給學生聽,因此,我不敢怠慢,很用心地準備。
《山行》是我教師生涯教的第一首古詩,我想我會終生難忘吧,這是一首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展現(xiàn)美麗的秋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是教學這首古詩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學生平時接觸古詩不是很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也就不夠強,因此“欣賞意境”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有些字詞的解釋和現(xiàn)在大不相同,例如:斜,坐。針對這些特點,我采用圖文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沒想到第一次教學古詩,效果還是可以的,起碼在理解意境的環(huán)節(jié)達到了之前的預設效果。
根據(jù)每句詩,我一次出示圖片: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一直伸向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在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出現(xiàn)幾戶人家,滿山的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艷,詩人停下馬車,駐足在楓林邊,仔細欣賞這美好的景色。然后邊看圖邊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例如:我問:“在這幅畫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條小路。師:仔細看看是什么小路?生:哦,是用石頭鋪成的小路。師:那你能在詩句中找到表示石頭小路的詞嗎?孩子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地就進入了古詩的意境中。
第一次教學古詩,感觸還是很多的,我第一次感受到古詩的意境是那樣的深遠,看來要想教好古詩,還得多多挖掘其中的知識。
《山行》教學反思 篇2
《山行》這首由晚唐詩人杜牧所寫清新俊逸的小詩描繪了由寒山、石徑、白云、楓林構(gòu)成的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熱愛之情。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讓我們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這是一首秋的贊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教學中,我以尊重學生獨特的心靈體驗,尊重學生自身的知識構(gòu)建以及多元認識為出發(fā)點。利用學生已有的古詩學習經(jīng)驗,再加上詩畫相通的特點,大膽讓學生想象畫面,說畫面,將片段的意象展現(xiàn)出來,再讓學生加以綜合,展示媒體圖片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讓他們在情境中發(fā)揮想像,引導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賞火紅的楓林,走進夕陽西下,雞犬相聞,炊煙裊裊的溫暖人家,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發(fā)熱愛生活之情,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水到渠成的完成了全詩的理解和意境的體會。
在拓展方面,既有基于內(nèi)容的寫景詩,又有基于作者的寫景詩,達到了由課內(nèi)到課外的延伸,有效增加了學生的積累,豐富了自身的文化積淀。
另外,時時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氣氛活躍,達到了快樂學習的目的,這是值得我欣慰的地方。
其實,還有一點是我想探索的地方,那就是基于詩畫相通的特點,讓繪畫成為理解古詩,體會意境的方法。現(xiàn)在看來,這種方法可行,但還需完善。
反思本節(jié)課,我認為自己有以下幾點不足:
其一、課堂上描繪畫境,有些耽誤時間,影響了誦讀,導致讀得不夠。
其二、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課堂雖活躍,也使教師在時間調(diào)控上不好把握。
其三、課堂內(nèi)容的取舍,容量的把握都需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具體修改意見為:
其一、縮短描繪畫境的時間,那背誦和默寫的環(huán)節(jié)就都可以完成。
其二、質(zhì)疑處也可以壓縮時間,隨機加進閱讀的環(huán)節(jié),會增強讀的效果。
其三、拓展積累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調(diào)動已有的積淀,再多背一背寫景的古詩就更好了。
其四、板書的設計,可以圖文并茂,突出本節(jié)課的特點。
總之,此次參加賽課,讓我成長,讓我收獲,讓我思索,也讓我遺憾。因為,參加英特爾未來教育講師培訓,讓我錯過了最精彩的兩節(jié)課,學習的愿望沒有完全實現(xiàn)。好在,前三節(jié)課我聽到了,楊老師的沉穩(wěn)教風;林老師字斟句酌的到位推敲;牛老師的適度引導,都是我學習的地方。而我在異地異生的挑戰(zhàn)下,能夠做到順利的完成一節(jié)課,不能不說是一種成功,我很滿足。我將以此次賽課為基點,繼續(xù)努力,修煉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做一名風格獨特,務實創(chuàng)新的語文教師。
《山行》教學反思 篇3
要使學生通過學古詩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從情感上、思想意識上得到美的體驗,這就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研究,去感悟。
1、“詩中有畫”
古詩教學,要求學生讀讀背背,在讀中消化和吸收。首先我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而后,又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并鼓勵學生不受詩句約束,大膽想象除了詩人描繪的景物外還可能看到的景物,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為廣闊的大自然中去,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以及更深地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既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在無形中理解了詩意,內(nèi)化了語言。
2、“畫中藏詩”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小組合作為古詩配畫。適當?shù)慕o予點撥和引導,增強了學生作畫的信心。學生作畫的過程,正是理解和感悟詩意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他們的畫再現(xiàn)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畫后的展示、說畫、賞畫更讓他們由畫之美自然地體味到詩之美。這樣,學生至始至終置身于濃濃的詩情畫意之中遐想著,體驗著,感悟著,徜徉著……
教學古詩,教師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所以在今后我還要多閱讀,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增強文化底蘊,從而豐滿自己的課堂。
《山行》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教學第三課《古詩兩首》中的《山行》。
《山行》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所作,它以豐富的想象、美好的意境和精煉的語言而流傳至今。所以,本次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體會意境,這也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體會古詩意境的前提,必須讓學生熟讀甚至背誦古詩,爛熟于心以后,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會水到渠成,那么詩中的意境自然而然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所以,我對本次課文教學的安排首先是這樣的:
一、熟讀古詩,讀中體會。
首先是讓學生自由朗讀:你是怎么理解的就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然后,再讓學生聽范讀,學生從老師的朗讀和課文錄音的朗讀中感受古詩的朗讀節(jié)奏,并把自己聽到的節(jié)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標出來,再模仿范讀的節(jié)奏反復讀詩,直到熟讀成誦。學生通過熟讀,對古詩有了一定的理解,這時,再進行個別難懂字詞的理解。
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古詩。
古詩中的有些字詞跟現(xiàn)在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讓學生能真正弄懂這些詞的含義,我想了很多辦法。
一是結(jié)合圖畫:
畫面上一條小路彎彎曲曲一直向山林深處延伸,有一個人站立在楓林旁,抬頭遙望……學生被眼前的畫面所吸引,這時老師再配上一段旁白。
二是引導想象:
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在一個充滿涼意的山林里,有一條石頭小路彎彎曲曲地伸向了遠方,在那白云漂浮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山路的兩旁是火紅火紅的楓樹林,那楓葉的顏色真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艷,實在是太美了,于是詩人杜牧就把車子停了下來,細細地欣賞著美麗的景色……通過剛才的引導,老師在這時再讓學生逐字逐詞對照理解,例如我問:“你們猜,‘小路彎彎曲曲’是詩中的那個詞?(石徑斜)‘伸向遠方’對詩中的哪一句?(遠上)‘白云飄浮的地方’對詩中的哪一句?(白云生處)‘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鮮艷’對詩中的哪一句?(霜葉紅于二月花)……”孩子們很快就找出了對應的詩句。
三是讓學生身臨其境:
我讓全班同學把自己都當作“杜牧”,然后我邊創(chuàng)設情境邊問:“小杜牧,你在這秋天的山林里看到了什么?”有的說看到了美麗如花的楓葉,有的說看到了彎彎曲曲通向遠方的小路,余璇絢同學竟說她看到了白云飄浮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我抓住她的這幾句話追問道:“你怎么看出是‘隱隱約約’呢?”她說:“我感覺是‘隱隱約約’”我鼓勵她說:“你的感覺真好,能說出原因嗎?”這時,戴浩然同學高舉起小手,我請他回答,他說:“我從‘白云生處’這個地方知道是隱隱約約看得到,因為那些人家都被白云遮住了,不能看的很清楚!薄澳阏媸钦f得太好了,這才是會讀書的孩子!”我夸贊道。這時的孩子們完全沉浸在詩的意境中,他們被那美麗的意境所感染,這時,我再錦上添花:“這么美的景,這么美的詩,我們怎么讀出它的美呢?”這時他們讀起詩來,感情全有了?粗麄円粋個眉飛色舞,搖頭晃腦,我在心里笑了。
三、提供平臺,爭相展示
賽賽誰說得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說說對詩的理解。先是同桌互說,然后再選出代表比一比,說得好的同學上臺來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水到渠成的事,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理解,都說的比較好。
《山行》教學反思 篇5
《山行》的作者是杜牧,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對幼兒進行這首詩的教學時,我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感受故事的意境。在幼兒了解、感受古詩的意境后,我直接將此首古詩背誦下來,部分幼兒跟誦,緊接著幼兒開始誦讀這首古詩,最后我們?yōu)檫@首古詩配上動作,便與幼兒記憶;顒咏Y(jié)束時,幼兒在進行自主談話,一個小朋友跑到我的跟前問:“老師,什么是人家?”我一愣,這才想起古詩中的內(nèi)容“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痹瓉硇〖一飭柕氖窃娋渲械膬(nèi)容,我微微一笑說:“寶貝,人家就是住有人的意思!薄袄蠋煟抢锏娜嗽趺茨敲从幸馑,居然住到白云上,他們不害怕嗎?”這句話讓我哭笑不得,同時,我也讓我有機會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行為。
為古詩配上動作一種便于幼兒記憶古詩的方法。當時只考慮便與幼兒記憶,沒有考慮到詩的意境,致使出現(xiàn)今天的笑話,在以后的古詩教學中一定運用多種辦法讓幼兒在背誦古詩時,也感受到詩的意境!
《山行》教學反思 篇6
《山行》是一首描寫秋景的詩,明麗、充滿生氣。作者的觀察力很強,以豐富的想象,凝煉的語言把這首詩寫活了,意境之美讓人心曠神怡。由于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學習能力不是很好,“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今后古詩的教學打下基礎。在教學《山行》這首古詩中,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主要體現(xiàn)三點:
。薄⒆x說整合,感知詩意:
留出充足的時間,發(fā)揮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使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2、讀聽訓練,感知韻律:
優(yōu)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xiàn)意境,體驗情趣。在教學中可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使學生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3、讀演交融,領(lǐng)悟情趣:
興趣很多時候表現(xiàn)直觀性,旨在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還可加以音樂渲染,讓學生戴著頭飾,自由想象表演,一邊演一邊吟詠古詩,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nèi)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邊讀便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學生自然進入情境,呈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行》教學反思 篇7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我們?nèi)昙壣蟽缘谝粏卧械囊皇坠旁,雖然是七律詩,但我們班的學生依然能做到熟讀成誦,有一定的語感,并且知道一些常規(guī)的停頓。在這樣的基礎上,我沒有像以往那樣進行逐詞逐句解釋,而是抓住本詩畫面感很濃的特點做了如下嘗試:
抓住“生”字,感受意境:
在詩人杜牧眼中,這山中的美景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說到“白云生處有人家!崩蠋熛氚阉嬒聛,應該在黑板上畫上哪些景物?生:我覺得首先要畫一座很遠的山,要畫白云和人家。隨著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座遠山。白云應該畫在人家的哪里呢?有的學生說:“畫在房子下面”,有的說:“畫在山頂上”,有的說:“應該圍繞在房子上,因為山很高,云在飄浮,房子只是隱隱約約而見!薄笆前。髡邚娘h浮的白云里隱隱約約地看到人家,所以作者用了“生”而不是“深”,要不就完全看不見了!蔽医又f到。在后來的默寫中沒有學生寫錯字。
《山行》教學反思 篇8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些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和體會,初步了解了古詩的一些特點,對古詩有了一定的`情感傾向。基于這首詩是描寫秋景的,課堂上,我立足于讓學生通過朗讀、借助插圖入境悟情,體會詩的意境并達到熟讀成誦。
為了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和音韻之美,在教學時,我適當進行了朗讀技巧的指導,如“拖腔”的準確運用,每句第四個字做較大的停頓,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這樣一指導,就能顯示出古詩特有的樂感和韻味。
這首古詩配有符合詩意的插圖,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我讓學生說說讀完這首詩后,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孩子們都能借助插圖和文本語言展開想象:彎彎曲曲的山間小道、山腰間繚繞的白云、隱隱約約的幾戶人家、滿山遍野火紅的楓葉,學生腦海中都留有了畫面感,但是在描述的時候語言不是很美,需要教師的點撥指導。
《山行》教學反思 篇9
經(jīng)過一階段的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作為同學要把那些枯燥無味的課文學好是多么的難呀!教完《山行》這一課后,我覺得低年級語文教學應牢牢地抓住同學的年齡特征,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兒童自主快樂學習:
一、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同學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同學自身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讓同學爭當小老師給大家正音,既可滿足同學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勝利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切忌逐行分析詩意。
此時可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并問“圖中畫的是什么!蓖瑢W們爭先恐后地暢所欲言。其實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yōu)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干在讀中再現(xiàn)意境,體驗情趣。但對于剛學習古詩的小同學并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借助錄音范讀,讓同學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同學自身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比方: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一行呢?把它讀給大家聽聽,也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好嗎?這時同學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4、讀一讀,演一演,領(lǐng)悟古詩情趣:
《語文課程規(guī)范》強調(diào):“閱讀是同學的個性化行為!备挥袀性的學習必需強調(diào)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我們一塊跟詩人的心情把這首古詩讀一讀,好嗎?”教師在同學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旨在再現(xiàn)情境,讓同學受到感染。還可加以音樂渲染,讓同學戴著頭飾,自由想象扮演,一邊演一邊吟詠古詩,會使語言文字在同學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nèi)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在教同學字時,我以和新字交朋友的游戲激發(fā)同學的識字寫字的愿望。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同學,讓他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互相交流學會的生字,并讓人人爭當小老師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在同學觀察探究的基礎上,指導同學寫好生字。切實地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新理念。
二、語文教學應注重溝通課堂內(nèi)外,結(jié)合同學的生活實際和其他課程的融合
1、在學完這首古詩后,我設計讓同學回家查找有關(guān)描寫動物的兒歌或古詩,也可自創(chuàng)兒歌,再配上自畫的圖畫。目的在于讓同學在饒有興趣中完成并鍛煉多方面的能力,從而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綜合性。
。病⒊猛瑢W初學古詩、愛上古詩,可讓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多學習古詩,并定期開展“小小古詩會”、評選“優(yōu)秀小詩人”。
《山行》教學反思 篇10
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第一步:感悟美景,創(chuàng)設情境。
運用多媒體設計精美的深秋圖片,營造出濃郁的深秋氛圍,讓學生感受濃濃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接著設計了問題:自由觀圖,用學過的表達秋天的四字詞語來形容秋天的美景,表達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總結(jié)時,導入對描寫秋景古詩的了解,進而導入課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對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反復誦讀,體會詩意。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使學生學習中的合作伙伴。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引導學生互相評議,教師鼓勵性總結(jié),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沒有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根據(jù)詩句大膽想象,沒有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遠處發(fā)展。
《山行》教學反思 篇11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
教學這首詩,我主要引導學生做好以下“三讀”。
一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
優(yōu)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xiàn)意境,體驗情趣。所以在指導學生初讀古詩時,我除了要求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朗讀的這兩個特點。因為學生以前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所以讀了幾遍后還沒有發(fā)現(xiàn)。于是我進行了范讀,由于范讀時停頓比較夸張,有幾個聰明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古詩朗讀的停頓和節(jié)奏。接著,我再讓他們讀讀每句詩的最后一個字,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古詩的押韻。雖然第一次教學時花了一點時間,但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掌握了古詩朗讀的節(jié)奏和韻律,一定會在以后的古詩學習中加以運用。
二讀,讀出理解,讀懂詩意
理解詩意應該是古詩教學的一個重點。古詩中有些字詞的意思和現(xiàn)在一樣,如“停車”、“楓林”、“白云”、“人家”等。還有一些字詞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理解的字詞,再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那些與現(xiàn)今意思不一樣的詞語。理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畫圖法。在理解“遠上”、“石徑”和“斜”的意思時,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座高山,一條從山下通往山頂?shù)膹潖澢氖^小路。圖一畫,學生就理解了“石徑”、“斜”的意思,接著我讓一學生上黑板從山腳往上看,讓學生說說看的感受,學生理解了“遠上”的意思。
聯(lián)系前后文感悟。在理解“坐”的意思時,因為意思和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學生很難理解。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后文進行理解。感受“詩人停下車不走”與“喜愛傍晚時候的楓林景色”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自然而然的,“坐”的意思也就能理解了。
接著,我指導學生用“調(diào)換順序法”和“擴充意思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應該說,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
三讀,感悟意境,體會情境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备挥袀性的學習必須強調(diào)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后,我讓學生再讀古詩,說說自己看到的情境,學生把自己看到的遠景、近景都描繪得十分具體。我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讓學生受到感染。還適時加以音樂渲染,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nèi)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總之,通過“三讀”,學生基本讀懂了古詩,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體會到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得扎實、高效。
《山行》教學反思 篇12
《山行》一詩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所構(gòu)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加深理解,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結(jié)合文后的注釋,體會理解詩的大意思;在學生自學基礎上,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理解及不懂的地方。對于古詩的意思只要求學生大體理解即可。在相互的交流中,學生取長補短,加深了對古詩詩意的理解。
二、結(jié)合圖片指導閱讀,加深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在學生初步交流理詩意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片想象畫面朗讀詩歌,一座高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直伸向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在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然后有人經(jīng)過這里里,看到了滿山的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就這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讀,很容易地讓學生進入當時的意境。
三、反復朗讀,體會意境。古語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梢,朗讀對于古詩學習很是重要。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接讀、對讀搖頭晃腦讀等,反復朗讀古詩,從讀通讀懂,到學生能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詩的意境。
【《山行》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山行》教學反思04-03
《山行》教學反思09-07
山行教學反思11-26
《山行》教學反思01-02
山行的教學與反思01-03
山行教學反思11-03
山行的教學反思09-04
《山行》的教學反思09-04
山行教學反思06-10
《山行》教學反思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