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荊請罪的故事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會計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體育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美術(shù)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wù)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負荊請罪》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
《負荊請罪》是篇歷史小話劇,它通過人物對話,描寫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向上卿負荊請罪的故事,在擋道與避讓、請罪與攜手的對比之中,突出人物鮮明的個性。
在教學本課時,我通過緊扣戲劇沖突,揣摩“潛臺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繼而挖掘文本資源,認識中國的“和”文化。課前重視學生的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讀通、讀準、讀懂,為上課打好基礎(chǔ)。課中啟發(fā)誘導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思、樂想、樂說。
第一幕的教學主要抓戲劇沖突,這是閱讀劇本的關(guān)鍵。我拋出一個問題:“藺相如與韓勃在討論什么問題?”學生很容易就了解到一個信息,即“韓勃認為藺相如怕廉頗,而藺相如自己卻堅持說不怕”這就是戲劇沖突。我?guī)ьI(lǐng)學生緊扣這個沖突,深入文本,揣摩臺詞,引出“和為貴”這一個中心。
第二幕的教學通過研究廉頗是怎樣請罪的,抓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到廉頗請罪是誠心誠意的,藺相如也是真心原諒廉頗的,彼此的真,彼此的誠,才有了負荊請罪這樣好的結(jié)局。
整堂課上下來,雖然是流暢的,學生也是投入的,但總感覺少了什么。細細想來,感覺朗讀不夠,如果能注重指導朗讀“潛臺詞”,借朗讀來體會品質(zhì)、升華情感,學生的心與課堂就更融洽了!
例如課文中第一處:藺相如的兩次“笑”。原設(shè)計是出示這兩處“笑”,讓學生模仿藺相如的口吻,任選一句,繼續(xù)往下說說他的想法,然后總結(jié)藺相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F(xiàn)在想想,如果在學生說過之后,再指導朗讀這兩處“笑”,然后總結(jié)人品,是不是更好呢?第二處:分角色朗讀。課上隨機選了三位同學分角色朗讀了第一幕,但都沒能很好地把握藺相如、韓勃的語氣,特別是藺相如的兩處“笑”,沒能讀出他的寬容大度。當時我怕后面的環(huán)節(jié)跟不上,草草地評了一下,讓他們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沒再指導讀,就進入到下一環(huán)節(jié)。如果我當時讓學生評評讀的不足,應該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或許能更好地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第三處:藺相如的五處“請”。這是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jié)描寫,教學中,我只設(shè)計了學生從五個“請”字中體會到什么。如果當時我把這五處“請”出示出來,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話,再從“請”字中體會,學生是不是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內(nèi)涵呢?
還有 對“和”文化的拓展,顯得有些倉促,沒能與學生融洽地交流“和”文化,現(xiàn)在想想,有點遺憾。
我想,只有關(guān)注課堂,反思課堂,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課堂。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2
我認為,蘇教版教材以劇本的形式,純粹是想讓教材展現(xiàn)多樣化的體裁,但我認為選擇《負荊請罪》這一課并不妥當。
《負荊請罪》這一課是《將相和》的一部分,而這篇課文卻沒有提到“完璧歸趙”和“澠池會”這兩個故事,雖然在第一幕交代了“廉頗擋藺相如的道”作為故事的起因,但過于籠統(tǒng),學生根本無法理解:廉頗為什么要擋藺相如的道呢?
老師不得不再給學生介紹一下“完璧歸趙”和“澠池會”或讓學生自己去查找資料,每一課老師都要補充很多課文知識,學生怎么能接受得了那么多知識呢?我們應該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但總不能都靠課外補充,我們也應該體諒孩子的接受能力,不能給孩子們無休止的壓力啊!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3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是從人物形象入手的,因為這篇課文是一個歷史小話劇,而劇本本身就是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的,根據(jù)劇本表演最重要的也是要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引導學生品讀人物的臺詞時,我是從這兩方面來引導的:一是抓住人物的臺詞、小括號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號背景的提示來品讀好人物的臺詞;二是聯(lián)系人物的職位、身份、經(jīng)歷等等屬于人物個人的東西來品悟想象人物的內(nèi)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zhì),品讀好人物的臺詞。感覺這樣的教學策略效果挺好的。此外,課外小故事的加入,收效也很好。在課前反復的閱讀中,我發(fā)現(xiàn):“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边@句話是本課的理解人物形象的關(guān)鍵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它,同時針對學生喜歡故事的特點,課前布置學生閱讀“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這樣他們對負荊請罪的起因一目了然。于是在分析課文藺相如說的那句話時,我指導學生結(jié)合“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的理解,學生果然明白: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歸趙是因為廉頗的大軍壓陣;澠池之會藺相如和趙王能平安無事地返回趙國,也是由于秦王知道廉頗已在邊境做好預防秦兵進攻的準備,所以“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頗功不可沒。如果藺相如與廉頗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勢力,秦王會趁虛而入攻打趙國。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4
《負荊請罪》是個歷史小話劇,通過人物對話,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其侮辱卻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它是一部戲劇,用劇本的形式寫的,這種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歡。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點,我采用了讀與表演結(jié)合的方式,開放教學過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了解人物形象,明確人物性格特點。
《負荊請罪》這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負荊請罪”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如何?結(jié)果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藺相如、廉頗各是什么樣的人?等等。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將知識點講清,恐怕學生接受的不夠愉悅。我采用了讓學生自學的方式,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篇課文自學起來也不是很難的事情,通過出示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和表演,學生們在自主活動中逐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人物的形象。在全班交流中,學生的回答和表演都是讓我滿意的。體驗,讓學生學會了學習,找到了快樂,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樹立了學習語文的自信。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5
《負荊請罪》是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本單元文章均贊頌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語言、動作行為描寫來完成人物寫作。本課體裁較以往有所不同,是六年級學生第二次接觸劇本類型,第一次學的是獨幕劇《公儀休拒收禮物》,本課為話劇,共兩幕。在備課中應該著重對體裁進行了解,這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備課要全面。
話劇的內(nèi)容相對而言比較直觀,不難理解,因此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和表演,在朗讀的過程中,去體會人物的性格,情緒,從而了解話劇人物中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身臨其境的學會文章。
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在備課方面下功夫,設(shè)計好課堂的每一分鐘;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多朗讀的習慣和意識,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規(guī)范自身的教學語言,嚴謹教學。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6
教學《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時,我穿插了讀了人教版《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的故事,讓學生全面了解了《負荊請罪》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學生對此很感興趣。課后作業(yè)有這樣一個練習:從《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個故事中,你看出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由于,我在教學時沒有此設(shè)問,所以許多學生在概括人物特點時沒有寫完整。這就給我提了個醒,今后的教學中,應詳細分析學生學情,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要在課上及時進行解析。關(guān)鍵這樣的設(shè)計應安排在教學過程中的哪個環(huán)節(jié),是我所需要細致考慮的。
同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嘗試采用了邊學習邊做習題的方法。結(jié)果表明這種教學方法優(yōu)點與不足各半。優(yōu)點是:提高了學習效率。絕大部分作業(yè)能在兩教時的教學過程中完成,避免了學生課后作業(yè),減輕了他們的學習負擔。由于學生邊學邊做,所以作業(yè)的正確率也明顯提高,比在課后做正確率要高。缺點是:由于邊學習課文邊做練習,整個課堂的練習味兒太濃,十分機械,學生時不時地會因為做題目而打斷了學習課文的思路,情感被破壞,完整性不夠。
如何揚長補短?
是否可以像數(shù)學課一樣上?新授完畢后再讓學生做一做,練一練?比如,這一課,課文分兩幕,是否可以先學習完每一幕后做相關(guān)練習?這樣會不會又陷入了機械?語文的人文性就大失?或者,還是像平常一樣上,像以往一樣將練習中的題目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先學習再練習。只是變學生的課后作業(yè)為當堂作業(yè)。為了保證學生當堂作業(yè),課上一些不重要的練習要減少,每一課抓住一兩個重點部分,一兩個重要訓練點進行練習。下次選篇課文再試一試。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7
今天我上的是《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是一篇劇本,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我想,編者為什么沒有人教版的《將相和》,而改成劇本,無非是讓學生接觸一下這種新體裁。所以,教學中,我把了解劇本作為教學的重點之一。本篇又是話劇,全文主要是人物對話,文章是通過怎樣的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品質(zhì)的,這又聯(lián)系到習作教學了。
課時,我從理解課題出發(fā),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負荊請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誰請罪,為什么請罪?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接著,我讓學生說說本篇課文與平時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借機了解戲劇、劇本等相關(guān)知識。學習字詞,提醒“廉”、“庸”的寫法。詞語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課中的許多詞語都要學生查工具書或資料理解。指名讀課文,力求讀正確、流利。
在理解課文階段,我抓住幾個關(guān)鍵問題:藺相如真的怕廉頗嗎?你的理由是什么?廉頗為什么有轉(zhuǎn)變?學生能從課文中找出答案,說明已大致理解文意了。在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階段,我提醒學生注意圓括號里的提示語。
文中藺相如和廉頗的性格特點就是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的,我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并思考說說從這些語言和動作中看出什么,學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訴學生,要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品質(zhì),就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來體現(xiàn)。課余,我還組織學生演課本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我認為不能什么都講,這樣不但時間不夠,而且教師也講得很累,應選擇一個重點,組織學生訓練,使學有所獲。教學中,我覺得只有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是很糟糕的,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訓練,教師也不知學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學就會顯得盲目。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閱讀教學不能把理解課文內(nèi)容作為唯一的目標,應與習作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因為每一篇課文其實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學生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使閱讀與寫作不脫節(jié)。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8
《負荊請罪》,是一篇劇本。上課伊始,我讓孩子們介紹“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接著講講這個成語的來歷、出處等,孩子們顯得饒有興趣。緊跟著我讓同學們回憶劇本的基本特征,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言顯得瑣碎而不完整,指名幾個同學交流后,我隨即做了總結(jié)性的概括,讓孩子們對劇本的特點進行再次強化。
初讀課文階段,我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即出示詞語:府邸、唇槍舌劍等。請一名后進生讀,此生起立后無語,心中慶幸抓得準,又請一生,又無語,無奈只得請一名“尖子生”來救場,此生流利地將背投上的五個詞語非常準確地讀了出來。生詞檢查完,該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了,指名幾位同學分角色分別扮演藺相如、廉頗、韓勃……孩子們讀得比較投入,個別同學感情非常充沛,已超出了我的要求,值得表揚。讀完后,生點評,由我來做最后總結(jié)性的發(fā)言。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部劇本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聚精會神地默讀課文,不久一名男生舉手,回答得簡潔、準確,這讓我信心大增。感慨:語文能力是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訓練的結(jié)果。概括完全文,又讓同學們概括每一幕的主要內(nèi)容,當然是手到擒來,吹灰之力即搞定。離下課還有幾分鐘,拿出補充習題做幾道簡單的題目。
今天的課堂,簡單、務(wù)實,沒有華麗的設(shè)計,只有扎實的訓練。我想,對于六年級的語文課堂來說,扎實、有效的訓練要比精美設(shè)計來得更加實惠些,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既為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也能讓孩子在無形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整堂課基本上是在檢查孩子的預習,不僅有字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朗讀情況,更包括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能夠脈絡(luò)的能力。我覺得,扎實上好第一課時是高效完成第二課時的前提,那些沒有進行第一課時教學而直接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看似高效,實則有些囫圇吞棗,孩子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師上課硬塞的“知識”。又到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于進一步了解的。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9
《負荊請罪》是一個歷史獨幕劇。第一幕講述了藺相如的門客不滿藺相如在廉頗的面前所表現(xiàn)的懦弱,藺相如解釋了自己不與廉頗計較的原因。第二幕講的是廉頗已經(jīng)明白了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著荊條去藺府登門謝罪的事。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課前我讓學生穿插讀了《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的故事,讓學生全面了解了《負荊請罪》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學生對此很感興趣。我便拋出一個問題:從《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個故事中,你看出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廉頗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很容易就說出藺相如是個機智勇敢、足智多謀、熱愛祖國的人,廉頗是個英勇善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的將軍。有了這樣的認識,學習《負荊請罪》這個故事時體會藺相如顧全大局、深明大義、寬容大度,廉頗知錯就改、勇于認錯的可貴精神就很容易了。
劇本表演最重要的是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引導學生品讀人物的臺詞時,我從這兩方面來引導的:一是抓住人物的臺詞、小括號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號背景的提示來品讀好人物的臺詞;二是聯(lián)系人物的職位、身份、經(jīng)歷等等屬于人物個人的東西來品悟人物的內(nèi)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zhì),品讀好人物的臺詞。對課本中沒有括號提示的臺詞,我讓學生通過對人物的分析,對劇情的理解加上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為表演做好鋪墊,效果不錯。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0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轉(zhuǎn))我在教學《負荊請罪》,為了讓學生了解負荊請罪的前因后果,特地找來《將相和》這篇課文,將“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聽了之后,對負荊請罪的起因一目了然,在分析課文時藺相如說的一句話:“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边@句話是本課的難點,學生怎樣理解“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边@句話呢?我指導學生結(jié)合“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的理解,學生很容易明白: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歸趙是因為廉頗的大軍壓陣;澠池之會藺相如和趙王能平安無事地返回趙國也是由于秦王知道廉頗已在邊境做好預防秦兵進攻的準備,所以“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頗功不可沒。如果藺相如與廉頗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勢力,秦王會趁虛而入攻打趙國。身為趙國上卿的藺相如沒有因為自己身居高職而居功自傲,他想到了廉頗的功勞,因此面對廉頗的多次侮辱,他笑而置之。有意避讓完全是為趙國著想,可見藺相如寬容大度,深明大義。大將軍廉頗自認為自己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而藺相如只憑著一張嘴竟爬到了自己的頭上,心中憤憤不平。為了讓學生弄明白“負荊請罪”的'過程和結(jié)果,我專門上網(wǎng)搜集了一則“負荊請罪”的小動畫,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廉頗為什么要負荊請罪以及負荊請罪的結(jié)果。效果甚佳,學生看完后即刻明白了。接著我又問了“你覺得廉頗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回答說:“知錯就改”老師即刻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1
、佟敦撉G請罪》這篇文章故事人物性格鮮明,文本旨在通過對劇本語言的閱讀品位,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風貌。在課前反復的閱讀中,我發(fā)現(xiàn):“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這句話是本課的難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它,同時針對學生喜歡故事的特點,我找來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聽了之后,對負荊請罪的起因一目了然。于是在分析課文藺相如說的那句話時,我指導學生結(jié)合“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則小故事的理解,學生果然明白: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歸趙是因為廉頗的大軍壓陣;澠池之會藺相如和趙王能平安無事地返回趙國,也是由于秦王知道廉頗已在邊境做好預防秦兵進攻的準備,所以“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頗功不可沒。如果藺相如與廉頗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勢力,秦王會趁虛而入攻打趙國。
②教學設(shè)想成功: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個歷史人物,能夠千古流傳,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感人,不僅僅是因為司馬遷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水平高,更主要的是因為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zhì)在吸引著我們,活在我們心中的是廉頗的異乎尋常的真誠和藺相如的異乎尋常的大度……我想這篇課文的教學應該從人物形象入手是比較恰當?shù),因為劇本本身就是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根據(jù)劇本表演最重要的也是要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根據(jù)這樣的設(shè)想,課堂教學效果很好。
引導學生品讀人物的臺詞:一是抓住人物的臺詞、小括號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號背景的提示來品讀好人物的臺詞;二是聯(lián)系人物的職位、身份、經(jīng)歷等等屬于人物個人的東西來品悟人物的內(nèi)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zhì),品讀好人物的臺詞。
課外延伸,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教學中我適時地讓學生邊演邊學,并在學后用一節(jié)活動課讓學生再演課本劇。學生們通過課本劇的表演,不但體驗了劇本的情趣,對人物鮮明的個性也更進一步地了解。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2
《負荊請罪》這篇文章故事人物性格鮮明,通過對劇本語言的閱讀品位,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風貌。在課題的教學中有學生指出這是一部歷史話劇,另一個學生說這是“獨幕劇”。我馬上抓住學生的這一“失誤”,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課文作為話劇共兩幕,第二幕是寫“負荊請罪”而第一幕又是寫什么的呢?同“負荊請罪”有何聯(lián)系?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幕,學生有了早讀課的預習,朗讀得還是不錯。朗讀后,學生就明白了第一幕其實寫的是“負荊請罪”的原因,有一位學生說是第二幕的鋪墊,當然也是正確的。
接下來的教學圍繞一個“怕”字展開:門客韓勃以為藺相如怕廉頗,何以見得?學生抓住文中“有意避讓”、“好幾天不敢上朝”等語句體會到藺相如表面上的“怕”。在練習感情朗讀中,又抓住藺相如面對秦王“毫不懼怕、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寸步不讓”的表現(xiàn),補充“完璧歸趙、澠池會見”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想當年”藺相如的“勇敢無畏”。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深思:藺相如是不是官越做越大,膽子越來越小了呢?學生自然就從藺相如的一番肺腑之言,理解了他的“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思想特征。理解“若有所悟”這個詞語后請學生想象:韓勃領(lǐng)悟到什么?藺相如的良苦用心,廉頗是否明白?請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幕,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學生抓住廉頗的言行體會到他道歉的誠意。
本文的體裁是劇本,于是,我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把握了人物特點之后,讓學生自排、自導、自演,受到了學生的喜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3
《負荊請罪》是篇歷史小話劇,它通過人物對話,描寫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向上卿負荊請罪的故事,在擋道與避讓、請罪與攜手的對比之中,突出人物鮮明的個性。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通過緊扣“深明大義、寬容大度”,揣摩人物心理,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繼而挖掘劇本資源,了解中國的“和”文化。課前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卡的完成情況,讓學生讀準、讀通、讀懂(做批注),為第二課時的理解與感悟打好基礎(chǔ)。課中啟發(fā)引導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于思考、積極交流。
課始,我從理解課題出發(fā),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讓學生齊讀課題“負荊請罪”,說說是誰向誰負荊請罪,是如何負荊請罪的,引導學生仔細研讀劇本第二幕。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交流弄懂“負荊請罪”的意思,抓住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到廉頗請罪是誠心誠意的,藺相如也是真心原諒廉頗的,彼此的真,彼此的誠,才有了負荊請罪這樣好的結(jié)局;接著讓學生弄清兩幕之間的關(guān)系,進而知道“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來源。
第一幕的教學主要抓戲劇沖突,這是閱讀劇本的關(guān)鍵。我拋出一個問題:“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開始小組討論,之后,抓住了藺相如與韓勃的對話,揣摩臺詞,引出“和為貴”這一個中心。
整堂課上下來,雖然是流暢的,學生也是積極投入的,但朗讀不夠,如果在理解交流的同時,借朗讀來體會品質(zhì)、升華情感,學生的心與課堂就更融洽了!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4
一、教材解讀必須尊重文本特質(zhì),如體裁、題材等;教學策略的選擇必須尊重學生的特點,做到真正有效整合教學資源,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戲劇本是排演、演出的依據(jù)”,對它的解讀必須尊重其劇本特性,緊扣其通過“戲劇沖突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和“通過個性化、動作化的人物語言展開劇情塑造形象”的特點。對于小學生而言,戲劇沖突帶有故事性,較容易掌握,可以較多地借鑒以前的學習經(jīng)驗,而個性化、動作化的人物語言的理解感到新鮮,但解讀經(jīng)驗確實較少,是教師尤其要關(guān)注的。
《負荊請罪》一文,是用劇本的形式寫的,應遵循其文本提供給我們不可多得的資源——整個小學階段也沒有幾個劇本,學生平時接觸也極少,它既是學生的難點又是知識能力的生長點。我想采用解讀文本和組織表演的整合策略,開放教學過程,大膽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可以把難點轉(zhuǎn)化為解讀劇本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抓手。
二、教學過程不應該是封閉的,而應是開放的、靈活的、動態(tài)生成的。
任何一種有目的的教學活動,要想達到預期的目標和獲得理想的效果,必須進行“預設(shè)”。
但是,傳統(tǒng)教學過于強調(diào)“預設(shè),上課就是一心演繹教案。如:“負荊請罪”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如何?結(jié)果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藺相如、廉頗各是什么樣的人?等等。在這樣的演繹活動中,教案是無形之手,教師成了主角,學生是配角,有些學生甚至成了“看客”。這樣的教學是僵化的,封閉的,學生主體性喪失,有時簡直是心靈上的折磨。
其實,課堂教學絕不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不出“差錯”的課是不存在的,否則就是不真實的。新的課程理論昭示我們,課堂應該是開放而靈活的,是動態(tài)生成的,一定要樹立以“人”(學生)為本的觀念。
三、新的學習方式是掃蕩這些傳統(tǒng)流弊的利器。
在展示的課例中,一開頭,教師引導學生由總結(jié)策略性的學法,而導入自主學習,既創(chuàng)設(shè)了情景,又提示了學習的方向,毫無思維上的限制,是開放靈活的。
課例中的合作學習要求很具體,但也都是策略性的。如,規(guī)定了時間(10分鐘)和空間(合理利用教室),合理選擇道具,發(fā)揮想象等,導向性和操作性強,強制性預設(shè)較弱,思維創(chuàng)造空間極其廣闊。合作是更是開放學習的需要,小學生之間缺乏權(quán)威,人人都有發(fā)言權(quán),學生對文本的不同解讀都能生存下來,不一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在全班交流表演中,教師根據(jù)反饋,及時點撥、指導,把探究引向深入,促使學生對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和內(nèi)心作了細心入微的感悟;在教師指導下的合作表演更是“體驗式的表達”。這才是真正地自主地動態(tài)式生成,尊重了主體,張揚了個性。
當然,新理念下的教學情景是多變的,隨時都有認知沖突,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嚴峻挑戰(zhàn)。如果沒有相當?shù)慕虒W機智,把握不好,課堂教學“形”和“神”俱散,形成“放牧式”課堂,教學將無效率可言!教師必須錘煉教學技藝,適應多變的教學情景,熟練地運用新的學習方式,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及時優(yōu)化教學流程,調(diào)整教學策略,做學生心靈的呵護者,讓學生的語言和精神同建構(gòu),共生成,讓課堂充滿創(chuàng)造的活力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5
第一課時我讓學生介紹“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接著講講這個成語的來歷、出處等,孩子們顯得饒有興趣。接著完成了《補充習題》上的一道習題。緊跟著我讓同學們回憶劇本的基本特征,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言顯得瑣碎而不完整,指名幾個同學交流后,我隨即做了總結(jié)性的概括,讓孩子們對劇本的特點進行再次強化。 然后充分閱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人物特點為第二課時的表演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因為這是一個歷史小話劇,所以很適合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去表演文本。于是中午我讓所有的孩子先和合作伙伴選一選自己喜愛的角色,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的臺詞,以“人人準備,隨即亮相、一個演節(jié)目,人人當演員、少數(shù)人表演,全員做指導”的方法,讓每個人參與。一開始的表演,是純粹的課文朗讀,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讀得很有感情,可惜沒有表情;讀得很認真,但沒有真心。于是和孩子們一起擔當導演,想一想怎么演呢?于是有人提出了增加動作,有人提出了適當改變臺詞,不要把心思放在背課文上,有人提出了應該把上午對課文的理解表演出來。教室里再次熱鬧起來。這次課本劇表演難點在于要背出那么多臺詞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難了點。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0-02
負荊請罪的教學反思07-20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05-29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2-23
《負荊請罪》的教學反思01-25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03-08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范文07-10
《負荊請罪》的課后教學反思10-30
負荊請罪教學教案反思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