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講的是杏兒熟了,鄰居家的小淘氣等小伙伴來摘杏兒,不僅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兒,表現(xiàn)了奶奶寬厚、純樸、善良的品格。課文語言淺顯易懂,寫得形象、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課文的重點是,“我”和奶奶怎樣以不同的態(tài)度對待“偷”杏兒的孩子們。課文的難點是理解“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
本節(jié)課我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朗讀課文為主,在自主學習和反復朗讀中去把握內容,體會情感。
為了讓學生感悟奶奶的慈愛、寬厚,我讓學生先找出“我”在這件事中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然后通過解讀文本內容來引申出奶奶對待小淘氣的態(tài)度的詞句,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學生求知欲旺盛,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在學生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的同時,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發(fā)展與提升。在交流過程中,我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充滿安全感,從而迸射出思維的火花,課堂氣氛活躍。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是本文的中心句,學生在理解時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兩次說話訓練,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的認知和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生活體驗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的閱讀真正觸及心靈,自然而然的進行感悟和體會。
另外,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對課文內容的復述,而課文的復述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講是一個難點。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就有意識地不露痕跡地將文本的復述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如對“杏樹”內容的復述,我要求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介紹杏樹;如奶奶如何關心愛護偷摘杏兒的小淘氣的內容,要求學生以小淘氣的身份說說奶奶是如何做的`。通過訓練方式的稍微變化,不僅達到了復述的要求,也鍛煉了學生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興趣。
當然,本節(jié)課也有許多遺憾。本課教學目標雖然圓滿達成,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研讀感受到了奶奶善良、樸實的好品質。然而如何正確地把握學生的思維火花,借助學生的思維來開展課堂教學,如何將課內的深刻和課外的豐富相結合,內化學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在三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xiàn)。今后我將不斷去學習、努力、實踐,從而更好地開展新課程教學。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xiàn)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在對這節(jié)課教學的處理上,讓學生大膽的質疑,只有學生會質疑,說明他們對課文的預習到位了,學生才能真正的走進文本,獲取自己獨特的生活感悟。
1、由課題“將心比心”入手,讓學生理解其意思。接著讓學生質疑,教師對學生的疑點進行歸納總結,保留有價值的問題,轉入對課文的學習,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2、自學課文,弄懂課文用什么事例來說明“將心比心”含著的'意思的。
(1)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
。2)護士在為母親輸液時,兩次扎針都沒有成功,“我”正要埋怨,被母親攔住了,還說了一些鼓勵和關愛的話,讓“我”和護士都很感動。
兩個小故事都涉及到了尊老愛幼,該如何把握呢?是兩個都具體展開還是選擇其一?在反復的思考后我選擇了后者,我就課文中第二個故事而展開具體化,從而揭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理,事實證明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不顯重復,教學效果又良好。
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用過分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復指導,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作為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獲。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核心提示:《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楊禮贊了在新疆扎根落戶的邊疆創(chuàng)業(yè)者。文章是按照白楊的形象——白楊的特性——白楊的象征意義這個順序組織文路的……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楊禮贊了在新疆扎根落戶的邊疆創(chuàng)業(yè)者。文章是按照白楊的形象——白楊的特性——白楊的象征意義這個順序組織文路的。然而,課文所描寫的畫面與精神境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差甚遠,學生初次學習這種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備課時,我反復參考了網上的一些資料,在教學中作了以下的嘗試:
一、力求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1.設計了“變序”教學。初讀課文了解課文梗概后,直奔與課文中心密切相關的段落,先學習“白楊樹的特點”,這就與理解“建設者的奉獻精神”自然銜接,而又在學生精力最充沛的黃金時段,集中學習課文主要段落。學習白楊樹的特點之后,自然引向前三個自然段,了解了白楊樹的生長環(huán)境;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反顧全文,深入理解作者為什么寫白楊樹。既突出了重點,又梳理了順序,條理異常清晰。
2.加強了兩個意識。本節(jié)課的設計,力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與語言文字訓練意識,如,朗讀指導貫穿于整篇課文中,強調“邊讀邊思”與“讀中理解”。在讀的形式上,有自讀、范讀、齊讀、自由讀、聽讀、個別讀、背誦,內容上則有讀詞、讀句、該段、讀全文。同時,邊讀邊總結讀書方法:(1)讀書時抓重點詞品味,就能作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2)讀書時聯(lián)系上下文抓重點句理解,能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3)讀書時抓重點段反復思考閱讀,就能體會感情,從內容中領悟中心。并讓學生及時將自己的所感所悟,批閱在相應的句段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提示了基本的讀中理解詞、句、段、篇的方法。不僅體現(xiàn)了以讀為本,也體現(xiàn)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全面訓練。
二、在閱讀過程中引導質疑
創(chuàng)新從質疑開始。創(chuàng)新的過程,必然要經歷積極思維。這節(jié)課,老師注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多思、深思,并提出問題。如,學生在閱讀爸爸說的三句話時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說樹,干嗎用了‘堅強、不軟弱、不動搖’這些寫人的詞呢”這一問題極有思考價值,說明學生已初步從理解詞語聯(lián)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這節(jié)課,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了聽讀質疑、合作討論質疑、反顧全文質疑,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所提出的問題又逐一得到了解決?梢钥闯,學生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多種手段突破難點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學時,我從網上下載了有關的圖片如,戈壁灘的飛沙走石,白楊樹的挺拔高大,并制作成 powerpoint演示文稿,幫助學生李潔白養(yǎng)生春的惡劣環(huán)境及白楊的品質。同時在板書設計上,圖文并茂,使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一目了然。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與設計有所偏離,細細想來,在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讓我深思:
1.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教學就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然而,在教學概括白楊的特點時,我又不知不覺得牽引在學生朝我心中的標準答案靠攏,忽視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2、要遵循孩子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時,有時一味的拔高教學要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處理缺少由易到難的銜接過程,一古腦的將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措手不及。有時學生的問題已經回答的較圓滿,老師還是沒完沒了要求學生從更深層次去挖掘去理解。種種問題都是需要教者蹲下來,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今天,課堂教學的成敗取決于學生是否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種教育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在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下面我就談談一下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貝瓷棖榫,導情激趣。
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的確如此。一個精彩的開場白可以大大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投入到自主的學習當中。因此我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激起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例如:在上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編故事"時我在課的開始設計了這樣的開頭"同學們老師最近又有了一項新的愛好,今天我把我的作品帶來了你們想不想看看。"同學們都好奇的期待著,這時老師適時的運用資源課件出示用的各種畫面再加以相應的'配音,聲情并貌,生動有趣。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這樣大大的調動了同學們編故事的興趣,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求知欲空前的高漲,收到了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科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指導點撥,自主探索
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自主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存在的疑難,充分發(fā)揮遠程資源的功能,可以十分有效的突破課堂的重難點。
四。重視朗讀感悟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為了使這些精彩之處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在朗讀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快樂的足球賽》是一首反映小學生課余生活的詩歌。它描述了放學后一群小學生在草地上比賽足球的情景。
這個單元的單元提示要求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我就抓住課題中“快樂”這個重點詞,通過這個詞讓學生找一找最能反映快樂的一節(jié)詩句來讀一讀。學生讀完那節(jié)詩句以后,讓他們自己說一說為什么這節(jié)帶給你快樂,這樣的話,比教師講要來的好得多。還有一點,讀,首先是讓他們找到后讀一讀,可以說是初讀,第一位學生找到的那一節(jié)是全文中最能體現(xiàn)快樂的'一節(jié),這位學生第一次讀了以后,讓她自己說快樂在哪,也可以讓他們看看這個畫面,感受一下他們的快樂,既然那么快樂,接著就讓她再帶著快樂的心情讀讀,這樣學生比第一次要讀的好,這樣就層層深入,達到讀的目的了,學生也真正體會快樂了。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琥珀》是德國作家柏吉爾寫的一篇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作者用活潑、通俗易懂的文筆,發(fā)揮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紹了有關琥珀的科學知識,假想了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從而判斷了它在科學上的`科學價值。
課的開始,我出示從網上下載的一些琥珀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讓他們觀察琥珀的特點,進而導入課文。
本節(jié)課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探究。
第一步:自己獨立學習時出示三個問題:
1、這塊護坡有什么特點和價值?
2、琥珀的形成經歷哪兩個階段?需要哪些條件?
3、課文中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實的?
提示學生找一找、劃一劃、理一理描寫琥珀形成過程的關鍵重要的句段,進行概括、批注。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10分鐘。
第二步:讓學生在小組中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總結琥珀形成的條件。同學們很快找出了條件并發(fā)現(xiàn)作者在描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用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寫作手法。
第三步:全班匯報。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補充、完善
不足:由于前面復習環(huán)節(jié)用時較多,導致后邊的“當堂積累”任務未能在課內落實。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
反思《琥珀》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設計
《琥珀》采用了“篇末入手”“邏輯提問”“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手段,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課件的運用
通過幻燈投影,使學生初步感知,繼而默讀全文,給予材料的復現(xiàn),加深感性認識,再通過表達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琥珀形成的過程這個重點。
不足之處:
本節(jié)課時間比較緊,拓展部分沒能按計劃讓學生進行寫作與點評。
可以再用半節(jié)課,抽查學生的寫作情況。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跳水》一文是一篇富含深刻哲理的小說,故事的情節(jié)是相互聯(lián)系,在變化中發(fā)生、發(fā)展、結束的。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寫了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經過,但目的還是體現(xiàn)船長的機智,他的正確的思想方法,為了表現(xiàn)他的冷靜、果斷。
在教材處理上,我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事情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因此我在讓學生初讀課文時就思考:文章里面共有幾個角色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這樣學生把全文貫穿了起來。然后抓住一些重點詞、句來體會孩子走上橫木時的危險處境,讓學生明白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其他任何辦法都是行不通的,只有跳水才有生還的希望。從而體會船長的機智、冷靜、果斷。
但課堂永遠是塊令人遺憾的舞臺,而這次我所留下的遺憾太多。首先,在生詞方面,我本來都設計好了,通過幻燈片打出本課生詞,如第一行是一艘航行桅桿看到這些詞,你們會想到什么,我想學生會很自然地想到船,然后再順理成章的歸結的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一艘環(huán)游世界的`帆船,很自然,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吧,問學生這個故事是在什么環(huán)境發(fā)生的;第二行詞是撕咬齜牙咧嘴從這兩個詞你會想到文章中的誰?那么這只猴子為什么會這樣。可是自己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其次,在講孩子處境危險這塊時過于瑣碎,沒能很好的從讀中感悟,悟到了再來讀,學生說的過多。其實當時我在備課時就考慮,也反復問自己,會不會問的太多,要不要學生說自己找這些詞句的原因,結果只顧問學生為什么體會到,而忽視了讀,不能很好的做到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再者由于在處理孩子處境危險這部分用的時間過多,結果在體現(xiàn)船長機智、冷靜這部分時過于匆忙。應讓學生從多元來考慮,在當時那種地點、天氣、以及周圍的人,只有跳水這一種辦法,更能體現(xiàn)出船長的經驗豐富。最后就是應通過板書再次點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水手為什么拿猴子取樂,猴子為什么又把玩笑開到了孩子身上,船長為什么能想出這種辦法,孩子為什么能獲救。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在本課的教學中,考慮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歷經數(shù)次的'敲打揣摩,盡可能地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凸顯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基本特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開發(fā)教材,通過感情朗讀、想象、補白等方式,深入體會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與主人公、作者產生心靈共鳴。這個故事的明線是寫乞丐,而暗線則是在贊揚這位睿智的老婦人。如教學到最后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評價老婦人的過程,實質是對文章的總體回顧和總結。老師引導學生用恰當?shù)脑~語來進行評價,是在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學習語言的方法,凸現(xiàn)了語文課工具性的特點。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清明》是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經典》中的一首詩。是詩人在清明節(jié)行路中遇雨有感而作。行人在掃墓的路上遇到了紛紛細雨,又濕又冷,心中無限憂愁。詩人尋找酒家避雨,牧童指向杏花深處的村莊。牧童給憂愁的詩人帶來了希望。全詩有景色,有人物,有情節(jié),有對話,通俗易懂,景象鮮明,形象生動。這是我進行的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通過課題組成員的評課及自己的反思,現(xiàn)在總結如下。
這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最大的亮點是教給學生學詩的方法。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古詩詞,對于學詩的方法已有一定的'感知。在這節(jié)課上,師生又一起總結了學詩的方法:“解詩題,知作者,通其文,明詩意,悟詩情”。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學詩的方法自學《清明》這首詩。這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成為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的橋梁。
其次,這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體現(xiàn)了中年級的學習重點。《語文課程標準》對中段古詩詞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是:“小學中年級學生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敝心昙墝W生,識字量增大,理解能力有所增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以“吟讀、想象、感悟”為主。在“吟讀”之前正確劃分節(jié)奏,停頓正確,同時,引導把字音讀準。在閱讀詩歌時,引導學生結合注釋、圖文對照、與生活鏈接、展開想象的翅膀領悟內容,在頭腦中勾畫出豐富的形象,讀出了詩詞的畫面感。并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感受了作者在詩中流露的情感。這樣,在“吟讀”時,真正達到了口中有字,眼中有景,心中有情。
學生掌握了學詩的方法后,我又把課外閱讀落實下去,我將和學生一起共讀一本書《古詩詞背誦經典》。這樣,我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殿堂,也將和學生一起感受詩歌精湛的語言,深遠的意境,深刻的內涵。讓詩歌激發(fā)我們的想象力,陶冶我們的性情、培養(yǎng)我們的審美情趣、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就詩教詩,我們要把語文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學生一道開發(fā)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課程,極力傳承并弘揚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也將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教學水平,提高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
疑問:
今天,我們學習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日積月累》其中“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币痪湟鹆藢W生的爭議,有的同學說爸爸給她在網上查了“精誠所加”應該是“精誠所至”,到底是哪個對呢?
解答:
平常我們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個話是有的,但是“精誠所加,金石為開”也是存在的。我們的教材在這句話的后面給出了出處,“《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教材選擇“精誠所加,金石為開”,有三方面的原因:
1、四年級下冊第二組“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要求學生積累的是古代經史中出現(xiàn)的格言,如,同在這一單元中的“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論語》中的話,“精誠所加,金石為開”為《后漢書》中的原話,符合“經史”中的文句這個要求。社會上很多人都在強調小學生應該“讀經”,多接受一些古代文化的影響,我們的教材雖然沒有安排大量的“經史”內容,但是通過“日積月累”引導學生培養(yǎng)相關的意識,了解“經史”中的簡單的內容,以及這種文化對于中華民族的性格塑造、對個體的熏陶感染,還是作了一些簡單的`嘗試。
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后起的一種表達,它的用例是明人凌濛初編著的《初刻拍案驚奇·宣徽院仕女秋千會》中的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貞心不寐,死后重諧”!冻蹩膛陌阁@奇》中的話,明顯是《后漢書》中文句的一種變換說法。所以,將“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安排進教材,實際上是有意圖的。平常我們都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使用非常廣泛,孩子們都能從別人口里、書里學會,這樣的話,何不將“精誠所加,金石為開”擺出來,讓他明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來源。
3、“加”的意思是“施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把誠心施加到某個對象身上,就是金石也會被裂開”,比喻對人真誠,能產生極大的感動力量。從整個意思來說,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意思是一致的。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
程顥的《春日偶成》比較簡單,這是一個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種快樂,從“偷閑”兩字可以讀出來。老人如玩童,這是一個人返樸歸真的表現(xiàn)。我教此課,引導學生在大體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通過看圖朗讀、聽音樂朗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反復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邊讀邊想像,讓學生真正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詩是美好的創(chuàng)造,學生在教室里讀著,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著,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著。而春天的詩可以說非常多,這兩首詩學完后,引導他們繼續(xù)尋找,盡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于他們綜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負載的東西,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領著孩子們走在松軟的`土地上,感受春光明媚,沐浴在充滿暖意的大自然中,來一起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是不過的了。我和學生一起搜集描寫春天的詩,來朗讀、背誦,效果非常好。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2
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yōu)樯挠縿!薄队|摸春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簡單,講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飛的故事。作者以別于常人的細膩的'眼光捕捉到了一個盲女的一個小小的動作,而更重要的是作者被這一小小動作所感動著。
[課堂回放]第二次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學伊始,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舊知。今天老師就同大家一道走進文字的心靈深處,跟隨安靜去觸摸春天吧!下面請幾位同學接力讀全文,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水平?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想,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古代教育家朱熹說:“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
上課伊始,我將“競爭激勵的機制”引入到了課堂,“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水平?”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然后揭示新課。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憶一下,課文中描繪的哪些畫面出現(xiàn)在你的腦海里?指名回答,教師相機板書;ㄏ汩g流連———花叢中穿梭———準確地把手伸向一朵月季花———攏住了一只蝴蝶———放飛蝴蝶。接著請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認真地讀一讀描寫這幅畫面的文字,想一想從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能把自己感受到的讀出來嗎?學生找讀,感悟,旁注,老師巡視并個別指點;然后然大家在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在進行交流。
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文本,重點通過朗讀品味,想象畫面,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作細致的咀嚼、推敲,體會文本內涵。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想象的翅膀展開以后,又引導學生誦讀、品讀、想象讀等等,帶領學生以讀悟情,以讀生思,在讀中品,品中讀。
經過學生自己的朗讀體會,無聲的文字轉化為了有聲的鮮活的語言。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安靜的內心世界,平面的文字變成了立體的畫面。這就是我的一節(jié)語文課,一個蘊藏著精神的無限自由和生命的無比美妙的語文課。學生徜徉其間,浸潤其中,以情悟清、精心契心,在語文對話中得到精神的滋養(yǎng)、享受生命的愉悅。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3
《威尼斯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物的散文。以形神兼?zhèn)、靈活多變的語句展示了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課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抓住事物特點描寫是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多次教學,不斷反思,我深切體會到,教學設計的思路對于課堂氣氛及學生學習、精神、思維的狀態(tài),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教法一:
一、上課,揭示課題,齊讀后問:本文是寫“威尼斯”還是“小艇”?接著介紹威尼斯的地理狀況及當?shù)氐娘L土人情。
接下去的環(huán)節(jié),先引導學生定向自學,幫助學生掃除閱讀課文的障礙。然后引導學生學習單元提示“按課文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并給課文進行分段,理清文章的脈絡。接著讓學生根據(jù)問題,逐層理解課文: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子的?
(2)坐在船艙里的感覺又如何呢?
(3)船夫是怎樣駕駛小艇的?
(4)小艇在威尼斯起了什么作用?最后學生朗讀體會。
這種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步步緊扣,師生達標的意識很強,學生在老師的牽引下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有條不紊。但這種設計,學生學習空間受限制,無自主選擇機會;教學環(huán)節(jié)雖步步緊扣,但死板而機械,教學流程具有不變性和明顯的指向性;串問串答,氣氛沉悶,學生參與的興趣不高。
教法二:
首先多媒體播放威尼斯的風光片。教師充滿激情地介紹威尼斯的風光。讓學生被美的風光所吸引,被美妙的語言所感染,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畫面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引出課題。
二、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學習。
(1)學生輕聲、自由的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說你最喜歡哪部分內容?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學習描寫小艇樣子奇特的段落。然后引導學生回答:通過學習,你了解了小艇的哪些特點?能讀出韻味來嗎?學生回答,同學可補充、評議,也可就一些問題展開討論、爭論,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再畫畫小艇。
(3)我采用讀演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反復品讀的基礎上和同桌合作,解決疑難問題,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演:一人學船夫駕駛小艇前行,一人為船夫配音。
(4)在學習最后兩段先讓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引導欣賞精彩的語句,指出精彩在什么地方。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相機播放威尼斯夜景課件,讓學生盡情地體會“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的安謐靜寂的美。
課末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1、讓學生想象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人用小艇?他們坐小艇做什么?用總分的段式寫一段話。
2、指導學生用“操縱自如”說話,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假如你坐在小艇里會說些什么呢?
4、課外引導學生收集有關蘇州圖片或資料比較一下蘇州和威尼斯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法二,威尼斯,異國他鄉(xiāng)的地理風貌,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在教學之始,讓學生通過課件“游覽”一下威尼斯水城,讓學生對該水上城市的奇特風光,諸如河道、古建筑、橋梁、小艇、船夫等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這樣既拉近了學生于文本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全文的求知欲;又讓學生增長了知識。
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為課文提供信息,成為理解內容與激發(fā)情感的工具。當我在講到威尼斯城夜里寧靜,再一次用了電教媒體,“讓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靜的美麗夜色,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兩處用上課件,給學生提供了一“動”一“靜”,強烈對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體驗,感情上會起著“呼應”的作用。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堂課中提倡學生充分地讀,用自主閱讀取代老師分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溶入情感中進行閱讀,加深理解和體驗,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注重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引導,培養(yǎng)合作探究能力,倡導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4
《搭石》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tǒng)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xiàn)。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學生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與提高。”結合本課教材特點,我在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升華。倡導個性閱讀,珍視獨特體驗。以“美”作為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一)以“尋找美”統(tǒng)領全文
這篇課文文字并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罢埣毤毜刈x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文中的那些詞句讓你感受到美呢?”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透過文字直抵內心的引子。學生潛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個性的閱讀體驗。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讀書目的性自然體現(xiàn),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學生每尋到一處美,教師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的石頭上寫上一個“美”字。
(二)、以“欣賞美”感知全文
學生在體驗訴說這些美的畫面時,腦際其實已經生成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此時,老師適時地指導朗讀,力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強化這種細膩的情感體驗。
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xiàn)教師、學生與課本對話的目的。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美是永恒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三)以“發(fā)現(xiàn)美”延伸課文
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了美。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使學生的情感又進一步得到升華。
四年級上冊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
愛是人間永恒的主題,是人間最美好的感情,今天,我教了頌揚人間真情的一篇文章《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章主要講述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 , 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 , 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 , 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
課文先后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yī)院的病床上 , 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 , 他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yī)院 , 李 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 . 他們冒著生命危險 , 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 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 所有的這一切 , 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 18 歲的生命 . 兩岸同胞相距雖遠 , 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 反思這節(jié)課,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與遺憾。
首先,在課文講授中,對學生朗讀指導還欠缺。引導學生深入課文,體會語句含義,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感情表達出來。學生有時朗讀不到位,例如: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重點是要學生體會到當時情況很緊急,很危險,朗讀時要要讀出這樣的感情來。雖然我叫了好幾個學生來讀來感受,但是學生讀的仍舊不夠到位。感覺完全是為了讀而讀,朗讀時聲音也不夠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沒有到位,沒有達到朗讀的目的。如當時,老師能夠給予恰當?shù)姆蹲x,從聲音帶動學生,將會對學生進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起到作用。
在課文講授中,忽視了對關鍵詞語的感悟。比如“輾轉”“突如其來”學生都很難理解,雖然我放在課文中最突如其來進行了簡單的解釋,但是沒有去深入挖掘,突如其來我還可以設計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里為什么要用這個詞,用這個詞,你有什么感受?這樣對課文的內容和就挖的更深了,學生也學會了怎樣來運用了。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
課文的主題是頌揚海峽兩岸的骨肉親情,但是對于這個主題的點撥和深化還不夠。語文課堂跟思想教育應該是合二為一的,語文教學不能脫離了思想教育而只進行文本,這樣的語文課僅僅是工具,忽視了其人文性。
通過講授這一課,還暴露出自身應變的能力的不強。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種.種情況沒能進行很好的處理,特別是出現(xiàn)了很多口誤,把臺灣青年說成小錢而把小錢說成臺灣青年,說明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也反映出自身應變能力不強,沒能很好地處理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形,還需在教學中多多鍛煉。
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踏踏實實地把課文中的最基本的、最優(yōu)秀的東西,教給學生。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
跟學生一起學習完語文園地七后,我覺得最難把握的是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保護有益的小動物”。有了話題,還要善于打開學生的“話匣子”?赏ㄟ^播放各種小動物的動畫課件或出示掛圖,情境導入,激起學生說的欲望,講的沖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人人開口。說的過程中,要相機誘導,激活思維,拓寬思路,讓學生想得開一點,遠一點。
本次口語交際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說名稱”,即說出自己知道的小動物的名稱,說得越多越好;二是“講道理”,說明所列舉的小動物怎樣有益;三是“想辦法”即設想出如何保護有益小動物的具體辦法?赡苡械耐瑢W的辦法很天真,教師不必苛求其可行性,重要的是增強學生保護有益小動物的意識。
教師要多形式多角度地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生與生、師與生的互動,讓學生充分“對話”。如,安排同桌互說、小組討論、自愿組合對話,還可以組織小小“辯論會”。
可安排下面幾個環(huán)節(jié)。
1.演示“群鳥翱翔”和“動物樂園”的圖片或錄像,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認識畫面上的哪些小動物?除了這些小動物,你還能說出其他小動物的名稱嗎?
2.同桌互相考一考,這些小動物對人類有哪些益處?
3.四人小組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學生自己決定討論哪一種小動物;教師巡視,隨機鼓勵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并相機點撥指導)
4.反饋交流: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學生討論出來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余學生可以向說的同學質疑)
5.動手實踐,比如,制作標語牌,畫宣傳畫。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4
一、創(chuàng)設交際條件,誘發(fā)學生的交際欲望
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教師和學生的雙方互動,所以課前準備包括教師的課前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準備。在課前,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為口語交際課的話題做好準備,讓學生有話可說,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如安排游戲、課本劇、參觀等,或者制作一些教學工具,如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圖片、動畫等。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比較低,所以學生的`課前準備往往還是需要教師的安排和指導。因此,在課前,教師要事先安排一些作業(yè),讓學生熟悉口語交際的內容。例如,在上小學語文第六冊的口語交際《我家的一張照片》時,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照片,然后想想照片中的故事。最后,讓他們先和同桌交流。這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有了想表達的內容,想交流的愿望,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課內多項互動,培養(yǎng)交際能力
1.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的交際性的特點,即要進行多層次的互動交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如,我在教學習作4這一課時,我由課件出示垃圾圖片引發(fā)垃圾從哪里來的話題,由垃圾的對話引發(fā)匯報垃圾處理方法,由評選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引發(fā)說說自己處理垃圾的想法等。師生共創(chuàng)生氣勃勃、富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氛圍,同創(chuàng)生與生、生與師多項互動的口語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這樣,才使學生從競爭、合作的經驗中獲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調整的能力。
2.創(chuàng)建自由、輕松的課堂心理氛圍,引導學生互動、交流。
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一個關鍵問題。(1)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發(fā)言要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發(fā)展的潛力,要理解他們的不足,盡量采取表揚的方式,鼓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2)要處理好學生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huán)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時,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么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后的一絲勇氣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3.課堂評價,促進互動。
口語交際課提倡放手,讓學生真正得到自主發(fā)展,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何語言都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生在入學之前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小學階段應在此基礎上,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币虼耍處熞铝τ谝(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當然,評價并不是教師的專利,因為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師生雙方的互動,所以,評價也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教師評價就是好讓學生明確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訓練的重點和要求,規(guī)范學生的口語交際;而學生互評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
“請大家仔細聽,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這是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請大家評一評剛才某學生的回答?”這是引導學生在聽的基礎上學會思考,學會給別人提出看法……
三、課外實踐,深入生活,讓口語教學活起來
訓練口語交際能力并不僅僅局限于口語交際的課堂內,正如口語交際的實踐性特點所要求的,課堂訓練并不能真正代表生活中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的訓練還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這個“大課堂”中開展起來。
1.在語文教學的其他環(huán)節(jié)訓練口語交際能力。
如利用教材內容、插圖、課堂發(fā)言等機會,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運用語言的機會。
2.在學;顒又信囵B(yǎng)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學校開展的講故事、演講比賽,課本劇的表演等等;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也是進行訓練的好機會;教師可利用課間時間,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此時的學生無拘無束,十分樂意談感興趣的話題,這樣起到了交流信息、訓練說話的作用。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3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6-25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3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3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9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17
語文下冊《糖果雨》教學反思06-13
語文下冊 《筍芽兒》教學反思06-14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五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