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琥珀》小學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薄W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淹沒、澎湃、粘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病⒄J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场⒊醪搅私忡晷纬傻倪^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薄⒄J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課文
通過觀察和查找資料,誰說說什么是琥珀?(琥珀是古代松樹枝的化石,淡黃色,也有褐色或紅色的,可以作裝飾品。)
快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塊什么樣的琥珀?
二、檢查預習
1、讀一讀本課生字,組詞,說說易錯的字
琥珀 蠅 脂 撣 拭 辣 滲 澎湃 黏 測
注意:“脂”“滲”“湃”的讀音;“拭”“黏”的書寫。
2、交流預習時弄懂的詞語
三、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琥珀形成過程的部分,作上記號,再給文章分段,并批注每段的主要內容
。、指名讀每部分,說說每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先敘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接著敘述了琥珀的發(fā)現(xiàn)。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后描寫了琥珀的形態(tài),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過程的依據(jù)。
。、默讀課文,思考畫批: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3、小組討論,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小結
記住我們同學提出的問題,下節(jié)課繼續(xù)討論,并回憶對比一下這篇課文在敘述順序上和《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薄⒗斫忡晷纬傻倪^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
。病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薄⒗斫忡晷纬傻倪^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誰還記得《黃河象》這篇文章講述了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講的?我們是怎么學習的?
出示板書:
黃河象
按一定順序寫: 看 ── 想 ── 發(fā)現(xiàn)
。ü羌埽 (來歷) (化石)
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 炎夏 河邊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變化石
學法:先理清文章順序,然后細讀想象理解化石形成的'過程和依據(jù),最后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二、那么《琥珀》這課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
1、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琥珀》 想 ── 發(fā)現(xiàn) ── 推理
(形成) (化石) (價值)
。病⒔又覀兩瞎(jié)課的話題討論: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 學生交流畫批的結果,教師幫著梳理點撥
松脂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里面;積成松脂球;松脂球變成化石。(有語氣地讀一讀相關的句段)
、 出示學生的問題:在什么情況下“松脂球”才可能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里頭?
學生歸納出:炎熱的夏天;在松林里;非常巧合(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 這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時間長,上萬年;陸地下沉,海水上漫;松林被淹,松樹慢慢腐爛;松脂球埋在沙下面,形成化石。
⑷ 請你有語氣地讀一讀“發(fā)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邊讀邊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評讀)然后誰來復述這個過程?
、 這樣想象的依據(jù)是什么?指名讀最后一段,注意各句之間的關系。
三、總結對比
《黃河象》和《琥珀》在寫法和內容上有何異同?(內容相似,但敘述順序有所不同)
順序:
《黃河象》 看 ── 想 ── 發(fā)現(xiàn)
。ü羌埽 (來歷) (化石)
《琥珀》 想 ── 發(fā)現(xiàn) ── 推理
。ㄐ纬桑 (化石) (價值)
化石形成:
《黃河象》 200萬年前 炎夏 河邊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變化石
《琥珀》 一萬年 夏天 樹林 松脂裹小蟲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四、有語氣地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并評讀
板書設計
琥珀
順序: 想 ── 發(fā)現(xiàn) ── 推理
(形成) (化石) (價值)
化石形成: 一萬年 夏天 樹林 松脂裹小蟲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琥珀》小學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琥珀》教學設計10-04
小學語文《琥珀》教學設計01-23
《琥珀》教學設計07-08
《琥珀》的教學設計08-09
琥珀教學設計11-25
《琥珀》教學設計03-06
《琥珀》教學設計10-06
《琥珀》的教學設計10-05
精選《琥珀》教學設計10-18
琥珀-教學設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