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教學設計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也是現(xiàn)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野望》教學設計1
《野望》是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三課《唐詩五首》中的第一首詩。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xiàn)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曲作者王績的生平創(chuàng)作,積累文學知識;
2、了解五言律詩這一體裁;
3、積累名句;
4、反復誦讀,品味語言,體會詩人的孤獨和苦悶;
5、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能力;
6、完成背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景感染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品讀與想象結合法,拓展法,比較閱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惆悵、孤寂的情懷,感受漢語言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訓練,了解詩的內容;借助品讀、想象,感受詩人孤獨仰郁的心情,感受漢語言的美;積累名句。
【教學難點】
賞析詩歌,領悟詩中情趣,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并嘗試先背誦課文;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1、導入:
秋天傍晚時分,詩人遙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頗濃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獵的人各自隨愿而歸,不禁懷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全詩于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幅山中秋景畫——《野望》吧!
2、作者簡介: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子,古絳州龍門縣(山西萬榮縣通化鎮(zhèn),通化鎮(zhèn)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xiāng)。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生平不拘禮教,豪放縱酒,屢被彈劾。自比嵇康、阮籍、劉伶和陶淵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園為題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與唐初流行的浮靡詩風顯然有別。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3、背景介紹: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亂,故托病辭官歸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教師配樂范讀。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全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詩歌。
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詞,請學生翻譯,并注意提醒校正。
東皋:作者家鄉(xiāng),歸隱之地。皋,水邊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領學生再次品讀詩歌,了解詩歌大意,請同學翻譯詩句。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馬帶著鳥獸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詩句賞析。
(1)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作者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坝我馈保貌懿佟抖谈栊小分小霸旅餍窍,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xiàn)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這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迸e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
(3)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闭f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讓學生描述一下詩中的場景,想象一下詩人創(chuàng)作的意境。
把我們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憂愁無依的時候,一個人在水邊的'高地上,耳邊隱隱約約傳來水聲,這時秋風蕭瑟,一輪金黃的夕陽照射在山上、樹上,而樹木光禿禿的,只留下滿地的落葉,山上只有刺目的余暉,心中無憂的興起一股憂愁、凄涼、蕭瑟之感,恰恰這時一個牧童驅趕著牛群,踏著夕陽回家,打獵之人也騎著馬歸來,可自己卻都不認識,這時會有什么感受呢?
2、品讀詩歌,說說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情感。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xiàn)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lián)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lián)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lián)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tài)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lián)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艷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fā)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五、課堂總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透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抄寫和翻譯全詩;
2、課外收集學習王績另外的詩歌,自學背誦。
《野望》教學設計2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者王績的生平創(chuàng)作,積累文學知識;
2、了解五言律詩這一體裁;
3、積累名句;
4、反復誦讀,品味語言,體會詩人的孤獨和苦悶;
5、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景感染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品讀與想象結合法,拓展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惆悵、孤寂的情懷,感受漢語言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借助品讀、想象,感受詩人孤獨仰郁的心情,感受漢語言的美;積累名句。
【教學難點】
賞析詩歌,領悟詩中情趣,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并嘗試先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天剛剛離我們而去,大家有沒有好好欣賞欣賞今年的秋色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首有關秋天的唐詩《野望》,再來回顧一下這秋色的美!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請學生自告奮勇背誦這首詩歌。
2、集體朗讀詩歌,正音。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詞。請學生回答,并注意易寫錯的字。
東皋:作者歸隱之地。皋,水邊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依:歸依
犢:小牛,這里指牛群。
禽:鳥獸,這里指獵物。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4、學生自由選擇兩句詩文來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對詩句。
傍晚時分詩人站在隱居的地方縱目遠眺,徘徊不定不知歸依何方。
。|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錁浣郧锷,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趕著牛群返回,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歸來。
。寥蓑尃俜,獵馬帶禽歸。)
我看到這些人又并不認識,詠一曲長歌來懷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
。ㄏ囝櫉o相識,長歌懷采薇。)
5、集體誦讀這首詩歌,感受一下詩的整體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本詩通過對籠罩四野的秋色暮景的描繪,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孤寂、苦悶的心情。
三、走近作者:
那么,王績?yōu)槭裁磿䦟戇@樣一首詩呢,他又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首詩呢?讓我們來一起走近作者。
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詩人。王績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唐初詩壇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爺爺。除一度做過六合縣丞、太樂丞等卑職外,一生大部分時間隱居鄉(xiāng)里。生平不拘禮教,豪放縱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淵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園為題材,有避世的思想。而這首詩歌就是他托病辭官歸田后所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四、細讀課文,賞析詩句:
請同學們細讀課文討論思考:(下面的這些問題可以同桌、前后桌就近共同探討解決,然后推舉一個同學準備發(fā)言。)
1、“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作者在這里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傳達出作者怎樣的心情?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坝我馈,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xiàn)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皷|皋”在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有“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也隱隱傳達出作者的歸隱之意。
既有所望必有所見,作者都看到了什么內容呢?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描寫了怎樣的景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注意“樹樹”和“山山”傳達出的景色特點,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靈活講解。“樹樹”是每一棵樹,說明是深秋!吧缴健笔敲恳蛔,是起伏的連山,層巒疊嶂。這兩個疊詞用得非常好,寫出了秋色的蒼茫和廣闊。)
3、“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敝心膸讉字用得好,為什么?
這兩句中幾個動詞“驅”“返”“帶”“歸”用的很好,對牧人與獵馬進行了特寫,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幾個詞初看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你可以試著換個詞,卻是不能夠的,看似很俗,細想起來那畫面卻是如現(xiàn)眼前,人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所以作者的用詞是自然而精警的。
。ㄒ龑W生歸納這兩聯(lián)的寫作手法,體悟作者光色交融,遠近交錯,動靜結合的寫景妙筆)
如果作者能與他們談笑風生,共享成果那該是多么愜意啊。但他認識這些村人嗎?
4、“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笔惆l(fā)了怎樣的情懷?作者采用什手法來傳達這種情懷的?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痹谶@里作者巧用典故說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而且還要跨越兩千多年去尋找知己,這是怎樣的一種曠古的落寞,曠世的情懷!
五、精讀課文,寫作探究:
請同學們帶著感情再次誦讀詩歌討論思考:(就近討論)
1、本首詩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它在詩歌史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這首詩歌語言質樸自然,一改南朝以來詩風的奢華艷麗之風,給人以樸素清新之美,“如鸞鳳群飛,忽逢野鹿”,很是難得。
2、這首詩是唐詩中的什么體裁,你怎么看出來的?
這首詩是現(xiàn)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老師與學生一起歸納律詩特點)
六、作業(yè):
將此詩中寫景的名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痹谡n堂語言描述的基礎上再擴展,改寫成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小散文。
。ㄔ趯懽鳂I(yè)之前,同學們先討論交流一下改寫的想法,互相啟發(fā)一下思路,這樣寫起來會更容易些。)
【《野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野望》教學設計01-26
野望教學設計01-22
《野望》教學設計3篇10-24
《野望》說課稿01-02
野望賞析09-16
野望古詩09-24
野望鑒賞09-22
野望杜甫09-08
《野望》杜甫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