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長方體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二單元長方體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單元長方體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2頁的內(nèi)容,練習十五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重、難點:
能辨認出不同狀態(tài)下的長方體、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體。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物體有多種不同的形狀(邊說邊拿出一個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的實物,如裝墨水瓶的紙盒、火柴盒等)。大家看,這是一個紙盒,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能回答可由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以告訴大家,再板書:長方體。教師讓學生拿出帶來的長方體形狀的紙盒(教師可將自己預先多帶來的紙盒分發(fā)給沒有帶來的學生),并提問:“大家仔細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面?”(大部分學生隨意地一個面一個面地數(shù),個別學生會有順序地數(shù)。教師行間巡視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會有順序地數(shù)的學生。)
教師:“長方體有幾個面?”如果有學生回答錯了,讓他再數(shù)一數(shù)。教師再叫會有順序地數(shù)長方體多個面的學生來數(shù)一次。
教師:“我教你們一種不容易數(shù)錯的方法,(邊指著長方體的模型,邊說)長方體有上、下兩個面,前后兩個面,左、右兩個面,一共有六個面!
教師再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教師問:“這也是一個長方體,它有幾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嗎?”教師讓學生拿出帶來的長方體實物(教師注意調(diào)配一下學生的長方體,使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不同形狀的長方體)。要求學生看一看長方體實物的各個面和相對的面有什么特點,并按照上面的問題提問學生。
這樣使學生明確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著的兩個面的形狀相同。
2、初步認識正方體。
教師出示一些正方體的實物,如魔方、正方體的積木塊(或小木塊)和藥盒等。提問:
“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形狀的?”邊說邊在黑板上板書:正方體。要求學生拿出帶來的正方體實物,讓學生看著實物,教師提問:“正方體有幾個面?”進行觀察、分析,并要求學生分別回答上面的問題。使學生明確正方體也有6個面。
3、出示長方體圖和正方體圖。
教師先出示長方體圖,并且將長方體圖跟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模型加以對比。使學生知道這樣的長方體模型畫出的圖應該是教師出示的圖形的樣子。
學生認識正方體圖的過程同上。
4、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出示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和一個棱柱體、一個圓柱體的實物。提問:
“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并讓學生從中挑出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平時你還看到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哪些是正方體的?”
課間活動。
5、做教科書第72頁上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說一說中間一行的每一個圖形的名稱,再讓學生把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跟它們所對應的幾何圖形用線連起來。
二、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中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然后集體核對。
2、做練習十五中的第2題,讓學生列舉自己熟悉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品。
3、做第3、4題。做第4題時,教師先提問學生,正方體的6個面中每個面的大小怎樣?(每個面都一樣大小。)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擺。
三、小結
教師要學生回憶長方體有幾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嗎?
接著回憶正方體有幾個面?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
長方體:6面,相對的面一樣
正方體:6面,6個面都一樣
第二單元長方體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出長方體的體積大小與它的長、寬、高等有關,長方體的體積。
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借助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動口表述及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體積公式的運用及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體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比較大小,復習引入
1、比一比。出示書包、文具盒。問:誰大?誰。
其實剛才我們在比他們的什么?體積指的是什么?
2、說出下列圖形的體積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都是有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拼成的)
小結:要知道一個物體的體積,只要知道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這樣的體積單位。
3、出示橡皮。問:什么形狀?它有體積嗎?體積多大?請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
4、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感知認識
1、拿出12個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小組合作擺一個長方體,并說說它的長、寬、高是多少?體積是多大?
2、匯報交流。問:你們組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你能說說你們組是怎樣擺的嗎?體積是多少?
還有不同的擺法嗎?(學生邊說,老師邊演示四種不同的擺法)
3、觀察發(fā)現(xiàn):通過剛才的擺,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再一次合作擺,小學數(shù)學教案《長方體的體積》。邊擺邊說你們組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又是怎么擺的?
三、啟發(fā)探究,自主建構
1、出示長5分米、寬3分米、高2分米的長方體。
問:要擺成這樣的長方體需要多少個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嗎?(開始活動,發(fā)現(xiàn)不夠擺)
問:不夠,怎么辦?你能在頭腦中想象,把它補充完整嗎?(又開始活動)
2、匯報交流。并演示擺的過程。
3、出示長8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的長方體。你能擺這個嗎?
4、聽要求擺。
。1)自己擺一個長6分米、寬3分米、高2分米的長方體,并說說它的體積。
。2)想象一個9米、寬7米、高4米的長方體,并說說它的體積。
5、思考總結。體積與長、寬、高有怎樣的關系呢?并快速驗證黑板上的數(shù)據(jù)。
四、解決疑難,運用拓展
1、解決橡皮的體積。要求它的體積,需要知道什么?師提供測量數(shù)據(jù),讓學生求體積。
2、自己求數(shù)學書的體積。
3、出示:亞光紙箱廠生產(chǎn)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8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4、小結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五、全課總結
長方體的體積
第二單元長方體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西師版第十冊第39頁例1。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成功的體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具學具】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可展開)。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誰來說說什么是它們的表面積?
出示一個長方體,指名摸它的表面。
師: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面的特征,也會計算每個面的面積,今天就運用這些知識來計算它們的表面積。
二、探究學習
1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出示例1:制作下面這樣一個長方體的紙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紙板?師:請大家想一想,這道題實際上是求什么呢?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4人小組合作完成這個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匯報交流計算情況,教師總結學生的不同算法,點撥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生1:我們組是這樣算的:8×4×2+4×5×2+8×5×2=184cm2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
師:你能把這種求表面積的方法歸納一下嗎?
生:長×寬×2+長×高×2+寬×高×2。
生2:我們組是把6個面的面積分別算出來后再相加。
生3:我們組是先算“前面+左面+上面”的面積,再乘2就可以了。即:(8×4+4×5+8×5)×2=184cm2。
師:為什么求出這3個面的面積和,再乘2就可以了?
生:長方體6個面可以分為3組,相對的面相等,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盒子的一半,再乘2就可以了。
師:你能把這種求表面積的方法歸納一下嗎?
生:(長×寬+長×高+寬×高)×2。(師板書)
師:觀察真仔細,歸納能力真強。
師:在這些方法中你認為哪些比較簡便?把你喜歡的方法給同桌交流交流吧。
2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通過大家的積極思考,我們學會了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想一想,正方體的表面積又怎樣算呢?
出示一個正方體,讓學生自主探索方法。
匯報交流。
生1:我是把6個面的面積加起來。
生2:我是用(長×寬+長×高+寬×高)×2的計算方法來做的。
生3:我覺得只要求出一個面的面積再乘6就可以了。
師:能給大家講講你的想法嗎?
生: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都是相同的。
師:你能把這種求表面積的方法歸納一下嗎?
生: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師板書)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第2題。練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集體評析。
2練習十第3題。先獨立完成,再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討論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第二單元長方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21
長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11篇02-10
《放牧》單元教學設計12-18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群文閱讀教學設計03-02
《觀潮》第二課教學設計11-07
第二單元復習教案11-23
語文第二單元復習測試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