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的:
。保箤W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系。
。玻囵B(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3.滲透子集思想,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長方體的特征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讓學生說出已經學過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這些圖形是平面圖形。
。玻鍪鹃L方體教具,討論長方體和長方形的區(qū)別,揭示長方體是立體圖形。
二、揭示課題:
平面圖形是研究同一個平面內的多種數量和數量之間的關系;而立體圖形研究的是在若干個面內的數量和數量之間的關系。今天我們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評:從復習平面圖形導入立體圖形,開門見山的導入課題!
三、講授新課:
。ㄒ唬╅L方體的特征
。保鍪舅伎碱}
。ǎ保╅L方體有幾個面?它們各是什么形狀?相對的兩個面有什么特點?
。ǎ玻﹥蓚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數一數長方體有多少條棱。相對的棱長短怎樣?
(3)3條陵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評:學生帶著思考題去實踐操作,目標明確,任務具體,便于操作!
。玻畬W生利用各自準備的長方體物體,通過看、摸、數,回答思考題的問題,討論長方體的特征。
。ǎ保⿴熖釂枹伲洪L方體有幾個面?你是怎樣數的?老師注意比較學生的不同數法,有意識引導學生按順序數面的個數,使學生清楚知道長方體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個面組成。
【評:教者表揚了按順序又對又快地數出長方體有6個面的同學,很快地原來漏數或重復的同學,也能正確地數出面的個數?梢,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師提問②:這些面各是什么形狀?讓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認識長方體的6個面是長方形或者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師提問③:相對的兩個面有什么特點?要求學生通過度量相對的兩個面的長、寬,真正認識相對的兩個面的面積相等。通過師生對話,板書長方體面6個都是長方形或其中有兩個是正方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ǎ玻├蠋熗ㄟ^對相對兩個面和相交兩個面的比較,指出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并讓學生說出哪兩個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兩個面相交有一條棱!
提問①數一數長方體有多少條棱?你是怎樣數的?引導學生數棱時可以按順序分三組數或者按相對的棱分三組數,長方體有12條棱。
【評:教者再次提醒學生“是怎樣數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機會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
提問②相對的棱長短怎樣?為什么?引導學生通過由長方體的6個面是長方形,長方形對邊相等的道理,說明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并板書:棱12條相對棱長相等。
。ǎ常├蠋熗ㄟ^對相對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較,指出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并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頂點?學生回答,老師板書:頂點8個。
【評:學生通過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應用多種感覺器官,對平擺、豎擺的長方體進行觀察、觸摸、按順序地數獲得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點;并且?guī)熒餐〗Y了長方體的特征及其學習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者創(chuàng)造情景恰到好處地演示了實體和框架長方體模型,指導學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長方體學具!
。ǘ┊嬮L方體立體圖讓學生觀察長方體教具,知道不管在哪一個位置上觀察長方體,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從而揭示長方體的畫法。
【評:從美術課靜物寫生入手,導出長方體的畫法,提高學生看立體圖形的能力!
(三)長方體的長、寬、高
。ǎ保┳寣W生觀察知道相交于一個頂點一定有3條棱。
。ǎ玻┤龡l棱中任兩條一定是同一個面的長和寬,指出這兩條棱也是長方體的長和寬,另一條稱為長方體的高。并在圖上標出長、寬、高。
。ㄋ模┱襟w的認識和正方體的特征
。ǎ保├瞄L方體框架(或幻燈片),變動長方體正面的長,使之與寬的長度相等,再變換長方體的高,使之與長、寬的長度相等,從而揭示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并出示正方體的實物圖及畫出立體圖,指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評:教者吸取電腦軟件的長處,動態(tài)地在幻燈屏幕上把一個長方體變?yōu)檎襟w,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映入每一位同學的眼簾,其結論便水到渠成!
。ǎ玻┱襟w的特征啟發(fā)學生通過觀察面(包括:個數、形狀、面積大。、棱(包括:條數、長短)、頂點(個數),歸納這三個方面的特征,總結正方體的特征。學生歸納特征后,老師小結并板書其特征。板書:正方體面6個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棱12條長度都相等頂點8個。
【評:學生把學習長方體的特點的學習方法遷移到學習正方體的特點上來,他們手拿正方體學具,邊看邊摸邊數邊講,又對又快地達到學習目標!
。ㄎ澹╅L方體、正方體的關系通過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使學生知道,正方體具有長方體所有的特征,而正方體具有的特征并不是每個長方體都具有。如果把長方體看成一個整體,那么正方體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
【評:利用子集思想揭示正方體與長方體之間的關系,并進行辯證關系啟蒙教育,自然不生硬,易被接受!
四、鞏固練習
。保袛嘞旅鎴D形是不是長方體。
。玻袛。
。ǎ保┯校秱面,12條棱,8個頂點的物體不是長方體就是正方體。
。ǎ玻┱襟w是特殊的長方體。
。ǎ常┱襟w棱長總和是60厘米,它的每條棱長是5厘米。
。常f出下面各圖形的長、寬、高(課本練一練第4題)
。矗旅媸且粋由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搭成的長方體的部分圖,說出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并試說哪個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評:練習內容豐富,多樣,既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小結及布置作業(yè)
老師通過補充板書:學生通過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及結合板書,說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標在了這個長方體哪個位置。從而加深對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的認識。
【評:總結的板書設計新穎,把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以圖文表結合的形式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在眼前,給人銘刻記憶,久久難忘!
【總評】:
。保⒅匕讶灰惑w有機結合進行教學,即教學數學知識(特征及其相互關系)、數學思想(子集思想)、數學方法(按順序地觀察、摸、數物體的方法)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既學數學知識,又學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玻〉胶锰幍难菔緦嶓w的或框架的長方體,在屏幕上映出動態(tài)的長方體圖形變?yōu)檎襟w圖形;畫出形象直觀的圖文表結合的圖形,以及指導學生使用學具,學生主動積極地通過具體的實踐,體驗、監(jiān)控、調節(jié)自己的策略,從不規(guī)則地看、摸、數,到按照順序地看、摸、數,最后全班同學都能正確地邊看邊摸邊數說出正方體的特征。使學生能主動地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教學全過程,其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展。
。常畬W生手腦并用,左、右腦協(xié)調配合,使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和諧發(fā)展,促進了大腦功能的開發(fā)。此外,教學目標具體明確,易操作;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學方法靈活,不拘一格;板書設計新穎,教師語言精煉、準確,演示動作果斷、敏捷、給聽課教師留下深刻印象。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蘇教實驗版六上教材第10-11頁的例1及相應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探究長方體的特征;充分認識直觀圖;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調動經驗、引發(fā)沖突、揭示課題:
1、出示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問:這些是什么圖形?
2、調動經驗,沖突中引出長方體,揭示課題。
提問:你家的冰箱是什么形狀?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形呢?
談話:老師也帶來幾個物體,(一一出示)
3、揭示課題:像這樣的`形狀也是長方體,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認識長方體。(板書)
二、認識長方體特征:
。ㄒ唬┟娴奶卣、直觀圖:
1、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呢?這樣的面是什么形狀?數一數,記在作業(yè)本上。
指答:誰能有順序地數出長方體的六個面?為什么要這樣數呢?你把它的六個面分成了幾組?(板書)
講授:這些叫做相對的面。
提問:這些相對的面有什么特征呢?(板書)拿出你準備好的長方體,一邊摸,一邊數,感受一下相對的面是否完全相同。
2、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
提問:長方體既然有六個面,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一次最多能同時看到及格面呢?把你的長方體拿穩(wěn),試著觀察一下。
指答多人:你看到了哪幾個面?
集體觀察實物投影,從不同角度觀察能看到幾個面。
3、長方體直觀圖畫法。
講授:從某一個角度出發(fā),我們最多只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在數學中,我們畫長方體通常這樣畫。(著重對虛線提問)這就是長方體的直觀圖。
4、在直觀圖中找長方體的六個面,同桌交流,在作業(yè)紙上找一找。
。ǘ┱J識棱的特征:
1、由面的相交引出長方體的棱。
引導觀察:長方體中一些面是相對的,還有一些面是相鄰的,比如上面和前面,它們怎么了?
講授:我們把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板書)出示長方體框架,指導學生觀察"棱"。
提問:長方體一共有多少條棱呢?在你們的直觀圖上有順序地數一數,紀錄下來。指名上臺數。
2、談話: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體6個面的特征,它的12條棱又有哪些特征呢?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再和同桌交流。
指答,板書(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提問:你能在直觀圖上表達你的意思嗎?拿出長方體,一起摸摸。
。ㄈ┱J識頂點:
1、揭示頂點概念,數頂點個數。
談話: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知道了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你們發(fā)現沒有,有一些棱也相交了。我們三條棱相交成的點叫做"頂點"。請大家試著在直觀圖上數出有多少個頂點。
。ㄋ模┱J識長、寬、高:
1、揭示長、寬、高概念。
講授:一個頂點由三條棱相交而成,數學中把長方體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寬、高。(對照直觀圖板書)
將長方體實物以不同方位擺放,請學生分別找出它的長、寬、高。
2、學生自主在實物上量出長、寬、高,標出數據,同桌交流。
3、對照直觀圖提問:這個長方體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高是1分米,你能數出這個長方體中有幾條長,幾條寬,幾條高嗎?它們的長度各是多少?(指名上臺板演)
提問:這個長方體12條棱的長度總和是多少呢?誰能很快算出來?(指答)還有不同算法嗎?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4、引導學生根據長方體長、寬、高想像每個面的形狀及相關數據。
談話:既然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你能根據長、寬、高想像出這個長方體的前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嗎?有和前面一樣的面嗎?右面呢?上面呢?
5、小結。
三、練習鞏固,深化認識:
引導學生認識特殊長方體面、棱特征,深化認識。
提問:剛才我們說過,這也是一個長方體,但比較特殊,特殊在哪兒呢?對照書中的直觀圖,仔細觀察,同桌說一說。(結合實物驗證,形成板書)
四、全課總結。
五、能力拓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1、分別擦去長方體直觀圖多條棱,想像出原來長方體形狀。
2、根據剩下三條棱,想像出原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寬各是多少。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3
【教材依據】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中的一個內容。是在學夕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及表面積和體積、容積的概念及其進率的基礎上來開展學夕的。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是學生形成體積概念、掌握體積的計量單位和計算各種幾何形體體積的基礎,學生在探究和操作活動中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教科書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設計理念“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遵循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發(fā)展理念,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夕機會。本節(jié)課我首先安排了長方體體積與長方形面積的類比,由此啟發(fā)學生猜測長方體的體積可能與長、寬、高有關;然后變化長方體的長、寬、高中的一個量,比較體積的變化,使學生分別體會到“寬、高不變,長變短了,體積變小了”“長、高不變,寬變短了,體積變小了“長、寬不變,高變短了,體積變小了”,對體積的計算產生猜想,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的思考過程。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猜想與驗證,得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探索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2、學夕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猜想驗證的方法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過程與方法:通過返回認知原點,打通知識間本質聯系,將繁雜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為簡單。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傳遞科學的研究方法,獲取數學思想,提升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體積。
難點:理解體積單位的個數與體積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PPT課件、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若干、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1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事情景圖。師:今天學夕什么?(長方體的體積)你們怎么知道的?對,這就是觀察,生活中遇到很多事情都是通過觀察獲取信息。
2.看到這個內容,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師:什么是長方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怎么求?學夕了長方體的體積有什么用?
(師:我們學夕的時候就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的去學夕。)
3.現在,請問什么是長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長方體的體積。
有的同學看到這個內容后就在思考
4.插入語音:體積,體積,怎么就叫體積呢?怎么不叫體和,體差,體商呢?(配合著老師的手勢)
師:真的,你們想過沒有?(預設:體積都是通過相乘才得到的
嗯~好像很有道理。)
二、探究新知
師:老師前兩天收了一個快遞,看看,是什么形狀?這個快遞占多大空間?我想請同學們幫忙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已經把它畫了下來。
師:求快遞所占空間的大小,其實求得就是?(體積)
1.通過觀察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知道了這個長方體的長是5cm,寬3cm,高4cm。
師:嗯,他知道了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的體積可能是誰x誰呢?大家大膽的'猜想一下。(板書:猜想)
(3+4+5)x4或(5×3+5×4+3×4)或5x3x4個可能嗎?這個是什么的計算方法?)(若只有一人回答,師:你們只猜到這個一個啊)
師:這幾個猜想可能都正確嗎?最多對幾個?(1個)
師:也有可能?(1個都不對)
2.師:這些只是大家的猜想,猜想在數學學夕中是必要的,但我們僅靠猜測就能得到結論嗎?(不能)我們需要(預設學生答::驗證)(板書:驗證)
師:怎么驗證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師:我想知道這只鉛筆的長度,我們會用尺子量?
用1cm長度單位來量,有幾個1cm就有幾個長度單位。
我想知道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可以怎么辦?
預設:量出長和寬的長度,用長x寬。
師:我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后可以用長x寬,最開始不知道是用長x寬時,我們是怎么得到它的面積?
(預設:用數格子的方法。)
師:多大的格子?要有一個標準,我們一般用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這樣的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有幾個面積單位,面積就是多少。
預設:鋪不滿怎么辦?用小一點的面積單位)
師:如果用面積是1cm的面積單位來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師:求面積的的時候,用面積單位來量,有幾個面積單位,面積就是多少?
如果我們想知道長方體的體積,怎么辦呢?
預設:用體積單位來量。
3.師:那我們用多大的體積單位合適呢?
預設:1立方分米,因為這個長方體的單位是dm
師:(出示ppt)這是一個體積為1dm3
的體積單位,怎么量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呢?
學生思考,并同桌交流。
請一組同學展示:1人擺1人講解,互相配合。
預設:先沿著長擺5個,挨著一共擺3排,然后擺4層。(板書:一排5個,擺3排,擺4層)
師:沿著長擺5個,沿著寬擺3排,沿著高擺4層。
師:快速告訴老師,一共用了多少個體積單位?
預設:60個
師:怎么計算的?
預設:一排5個x3排x4層=60個
師: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就是多少?
預設:60立方分米。
師:那我們來看一個哪個猜想可能是正確的?
預設:5×3×4(把其他的擦掉。(配合手勢)那你們講一講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預設1:長是5dm,所以要擺5個。寬是3dm,所以需要3排。高是4dm,所以需要擺4層。
預設2:生說不出來,
師:這兩個5分別表示什么?5個和5排有沒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預設:長是5dm,所以要擺5個。
師:長是5dm,為什么要擺5個?
生:這個體積單位的棱長是1dm,5個1dm才是5dm
師:(借助手勢)接下來,你們講講3和4之間的關系。(生交流討論)
師:所以共包含60個體積單位,體積就是60立方分米。
師:回顧一下是怎么得到這個長方體體積的?
預設:5dm,3dm,4dm可以知道一排擺幾個,擺幾排,擺幾層,一共需要60個體積單位,體積就是60dm3
看來這個猜想是正確的。
4.師:下次如果遇到另一個長方體,你覺得還需要擺嗎?(預設:不需要。)
師:(出示ppt)老師這還有一個長方體,怎樣可以得到它的體積?
預設:14×10×5
師:為什么用14×10×5就得到它的體積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根據上面的長方體的計算方法得到的,前一個長方體的體積=長x寬x高,所以這個長方體體積也可以這樣計算。
師:前一個長方體5指的是5個,這個14呢?
預設:14個
師:也就是說長14cm,可以知道擺14個
預設2:長是14cm,就可以沿著長擺14個
師:雖然看著我們沒有擺,其實擺了沒有?在哪擺的?(預設:在心里擺的)
師:物體包含幾個體積單位,它的體積就是多少。
師:這還有一個長方體,它的體積怎樣計算?
預設:25×10×10
這個長方體呢(沒有長度)要求體積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預設:要知道長、寬、高。
師:告訴你之后怎樣求體積?
師:也就是說長方體的體積=長x寬x高
用字母表示:(大寫字母V):V=abh
師:提到長方體就一定會想到正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
同學們可以用今天學夕的知識探究正方體的體積如何計算?
預設:棱長x棱長x棱長
師:為什么?
預設: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的長x寬x高,其實就是正方體的棱長x棱長x棱長。
預設:如果用體積單位來量的話,邊長是幾,一排就要擺幾個,擺幾排,擺幾層,棱長x棱長x棱長是所需體積單位的個數,所以正方體體積就是棱長×棱長x棱長。
師:你們太聰明了。我還以為你們之前學過呢!
師:用字母表示?
預設:V=
axaxa
V=
a3
師:讀作: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
V=a3,表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x棱長x棱長
三、課堂練夕、鞏固新知
2、用體積是1的小cm3正方體擺成如下的圖形,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
3、一個長方體水池,底面長1.2m,寬6dm。如果要向這個池子里注入2dm高的水,需要多少升水?
四、回顧總結、反思評價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夕你有什么收獲?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哪些問題?
作業(yè)設計:
1.完成教材第43頁“練一練”第4、5題。
2.預夕下一節(jié)。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本節(jié)課,我最滿意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探索過程及結果。由于在前幾節(jié)課拼搭立體圖形中,學生曾用8個小正方體既搭出了長方體又搭出了正方體,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有好幾個小組的學生通過同次的操作活動,就能同時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且正確地闡述了原因,同時學生能根據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系——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進一步揭示了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與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探索活動中,學生通過數據的記錄與分析,發(fā)現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正方體體積與棱長)之間的關系,知道了求長(正)方體體積。所具備的條件,并根據數據抽象歸納出體積公式,這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時在整個的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地理解與掌握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有助于知識體系的重組與構建,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意圖之一。
不足之處:部分學生匯報的語言不準確。在本節(jié)課的學生匯報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匯報時語言表述有些不清楚,且匯報夕慣不是很好,這跟學生平時在這個方面得到的訓練機會不多有關系,也跟老師當時的心態(tài)—稍顯急躁有著一定的關系。
再教設計:再教學時,教師要給足學生說的時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匯報夕慣。教師不要怕占用時間過多,完不成教學任務,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的學為主體。只有學生學會了,本節(jié)課才是成功的。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頂點個數,面的個數、形狀和大小關系以及棱的條數和長度關系。
【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長方體的過程中,提升動手能力與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自己動手研究長方體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難點】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聯系與區(qū)別。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出示有許多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事物的課件,如床墊、魔方、鉛筆盒等。提問學生都是什么圖形。順勢引入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ǘ┨剿餍轮
活動一
將課件中展示的圖形抽象為數學圖形板書在黑板上,并讓學生也畫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著組織學生獨立思考:長方體和正方體是由什么幾何圖形組成的?
請個別同學回答,總結后板書明確面、棱和頂點。
活動二
組織學生小組活動:利用課前準備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讓學生小組合作,填表完成長方體和正方體頂點個數,面的`個數、形狀和大小關系以及棱的條數和長度關系,再請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并板書。
活動三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區(qū)別與聯系。
。ㄈ┱n堂練習
課本中的試一試的內容。
。ㄋ模┬〗Y作業(yè)
提問:今天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長方體的認識。
課后作業(yè):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長方體,找一找它們的頂點、面和棱。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5
教材分析:
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地認識了長方體,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的基本特點。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知識中,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會有所形成。本節(jié)課學習長方體的特征,為后面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等知識做準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立體圖形的認識,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目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已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等立體圖形,在前面幾冊又逐步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周長和面積計算方法,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前幾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由于學生是初次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圖形,空間觀念比較差,本節(jié)課重點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一數,逐步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內容:教材第18、19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
學習目標:
1.認識立體圖形,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含義。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重點: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難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準備:課件長方體模型?直尺
導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想象,導入新知
師:前面我們學習哪些平面圖形?舉例說說。
師:出示長方形紙,?這張長方形的紙的這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把100張這樣的白紙整齊的摞起來,那將會是什么形狀呢?(板書:長方體)
師:它是一個平面圖形嗎生;它是立體圖形。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長方體。(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列舉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再由一張紙變成一摞紙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變,并自然地導入課題。
二、自主實踐,探究新知
。ㄒ唬、游戲中掌握特征
。1)出示“魔袋”,你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體物體嗎?
說一說:把你的感覺或是成功的經驗,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學生能說出棱、頂點、面即可。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依托生活中的長方體,使學生經歷從實物到圖形的認識的第一次抽象過程,在對比中認識長方體,初步感知長方體特征,并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
。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學課本18頁內容,并借助你手中的學具完成學案中的第1題
2.四人一小組討論,討論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組內進行互幫活動。(不能解答的有小組長記錄下來)
。1)長方體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長方體這些棱可以分成幾組?每組棱有什么特點?
3、展示交流
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追問、點撥并用課件驗證(學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
。1)面:板書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棱:板書12條相對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板書(8個)
。4)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形的長、寬、高。一般來說,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一條棱叫做“長”,較短的一條棱叫做“寬”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小練習:
說一說:下面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辨一辯:一張A4紙是長方形還是長方體?為什么?
認一認:課件出示:學生指出旋轉之前與旋轉之后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小結:實際上長方體的長、寬、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
想一想: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發(fā)生了變化,這個長方體的形狀有沒有變化?(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師小結: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了長方體的大小。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觀察、討論、記錄等不同方式,讓學生更系統(tǒng)深刻地體會長方體特征,突出了重點。
三、鞏固提升
1、填一填
。1)長方體有( )個面,有( )條棱,有( )個頂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相對的棱長度( )。
。3)一個長方體最多可能有( )個面是正方形。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填空,讓學生鞏固長方體特征。
2、說一說(紙巾盒長24厘米,寬12厘米,高9厘米)
。1)這個紙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3)哪幾個面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說一說,讓學生從觀察物體的角度出發(fā),更夠清晰地辨認長方體哪些面是相對的,進一步鞏固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這一特征。
2、辨一辯.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3)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共四六二十四條棱。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辨一辨,再次鞏固強化長方體特征。
四、思維拓展.
用鐵絲焊成一個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的長方體框架,至少需要鐵絲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總結出長方體的棱長和公式,即:長方體的棱長和=(長+寬+高)×4,是對長方體特性的應用。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今天的數學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說一說長方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小結:處處留心皆學問,其實只要你平常留心觀察,努力學好知識,打好基礎,不久的明天,同學們也能利用你所學的知識,發(fā)揮自己聰明的才智,讓數學真正為我們服務。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6
一、教材說明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征以及它們的周長,面積計算,初步認識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如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是較深入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因此,學好本節(jié)課是學生建立正確空間觀念的關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基礎。
根據教材對六年級聾生的要求,聯系學生的實際,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2、會看長方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有序觀察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長方體空間觀念的建立。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共有八名學生,根據八名學生的智力和聽力情況,我將八名學生分成a、b、c三類。a類學生三名,他們思維反應快,語言概括能力強,要求他們能夠理解和掌握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b類學生四名,他們思維反映一般要求他們基本上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用語言概括。c類學生一名,它是智力,聽力雙重障礙的學生,希望他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能夠借助實物了解長方體的特征。
三、教學方法
1、由于本節(jié)課介紹的概念較多,因此我采用了簡單明了的講解法。
2、為了彌補聾生語言缺陷,充分發(fā)揮他們形象思維占主體的優(yōu)勢,我采用了觀察法,演示法。
3、為了培養(yǎng)聾生能夠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和與人合作的意識我采用了小組討論,探究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媒體選擇
數學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的,由于聾生聽力障礙的緣故,只有他們親眼所見的實物直觀教具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因此我準備了長方體,火柴盒,木塊,牙膏盒等實物。
為了使透視關系更清晰、明確,觀察重點更突出,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力特設計了一些電腦課件。
五、教學設計
1、復習鋪墊,促進遷移
為了抓住新舊知識的銜接點,以舊促新的遷移,我先讓學生回憶學過那些平面幾何圖形?并利用他們原有能夠識別長方體的`知識,出示一些立體實物讓學生指出其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先從感知上讓學生區(qū)分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幾何圖形的不同。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興趣開始新課的學習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導入新課我是這樣設計的先借助實物,引出矛盾,即這些物體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樣?為什么像牙膏盒這樣的物體同學們叫做長方體?而球卻不能叫做長方體呢?這就要從長方體的特征說起。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就將共同來探討,學習長方體有哪些特征?出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初步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2、能從不同角度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
掌握長方體面和棱的特征。
教、學具準備:長方體模型、多媒體課件、長短不同的三種小棒若干、每人準備一個長方體盒子,剪刀,尺子,彩色筆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下面我們這個游戲就是考考大家的見識廣不廣。請大家閉上眼睛,老師叫一、二,你們睜開眼,立馬喊出這些建筑物的名稱。(課件出示各張圖片)
一、激趣導入
剛才同學們欣賞了許多有名的建筑,老師還藏了一個。它是2008年的焦點建筑,它通體透明,非常漂亮,你們猜一猜,它是什么?(水立方)
課件出示水立方圖
從外觀看,水立方是一個什么形體?(長方體)
如果工人叔叔現在要給水立方的這些地方(課件閃動頂點部分)安上射燈,給這些地方(課件閃動棱部分)裝上彩條,對四周墻面進行裝飾,需要運用長方體的哪些知識來解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1、認識長方體面、棱、頂點的含義
請同學們拿出你身邊的長方體,像老師這樣(手平拖起長方體)
摸一摸這平平的部分,叫什么,你知道嗎?(板書:面)
孩子們,再看,兩個面相交的部分,叫什么?(板書:棱)
三條棱相交的一點,叫頂點(板書:頂點)
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我來考考大家,我說什么,你就指什么?
2、要幫工人叔叔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學習長方體面、棱、頂點等各部分的特征。那下面我們就合作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在探究之前,注意老師的要求,請看大屏幕:
。1)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研究。
。2)通過量一量,比一比,剪一剪,說一說,找出長方體的特征。
。3)在組長的組織下分工合作填好表格。
。4)各組選派一到二名同學進行交流匯報。
面
1、長方體有( )個面
2、每個面都是( )形
3、特殊情況下有( )個面是( )
形棱
1、長方體有( )條棱
2、可以分成( )組,每組有( )條棱頂點長方體有( )個頂點
3、學生匯報交流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大小、形狀相同。(你們同意他的研究結果嗎?板書特征)
有12條棱,分成3組,每組有4條,每組的棱長度相等(你們同意嗎?板書)
有8個頂點(是這樣嗎?板書)
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可以嗎?你憑什么說長方體相對的面大小相同?
你們所研究的棱是分成哪三組的,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你是用什么方法證明每組棱長度相等的?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長方體的特征,我們用大屏幕演示一下。(出示長方體面、棱、頂點的課件)
4、長方體長、寬、高的認識
指著黑板上的長方體: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它們分別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的長、寬、高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會隨著其擺放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展示長方體模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效果測評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找到了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清楚了嗎?那我考考大家。
出示題一:連線題:長方體有幾條棱,有幾個頂點,有幾個面
出示題二:填圖題:根據長方體圖形分別填出它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
出示題三:判斷題:
1、長方體相鄰的兩個面一定相等( )
2、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總共是四六二十四條棱( )
3、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四、課堂小結
帶著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你都知道了長方體的什么知識呢?請學生拿著長方體上臺邊指著長方體,邊說自己的收獲。
這些就是教材P27-P29頁的內容,請大家打開數學書,迅速瀏覽。
五、拓展提高
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那好,我相信大家一定學得很不錯了,現在能解決剛才提出的水立方的問題了嗎?
出示水立方及問題圖
1、要給水立方的各個頂點裝上射燈,一共需要多少個?
2、給水立方的每條棱(底面除外)都拉上彩條,至少需要多長的彩條?
3、如果對水立方的四周進行墻面裝飾,需要裝飾的墻面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如果改變水立方長、寬、高,它會有什么變化呢?
課件演示整個變化過程
看來這些圖形之間也有著內在聯系的,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相互轉化。這就是學習幾何圖形有趣的地方。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走進生活,去解決諸如水立方的實際問題。對嗎?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1、通過整體觀察和剖析,指導長方體的外形特征。
2、通過觀察比較,能夠發(fā)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喜歡探索操作,發(fā)現生活中長方體的應用。
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正方體長方體教具,人手一個長方體紙盒,長方體剖面;
2、知識經驗:認識正方體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正方體的特征。
指導語:哪個小朋友能說一下正方體的特征?
小結:正方體有6個一樣大的面,12條一樣長的棱,8個頂角。
二、基本活動
(一)認識長方體,觀察比較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
指導語: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形體,它的名字叫長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小結: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角。
(二)觀察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點。
指導語:長方體和正方體除了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小結:正方體的每個面是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每條棱一樣長。
長方體,相對應的兩個面一樣大,相對應的棱一樣長。
(三)幼兒操作,出示長方體包裝盒,引導幼兒探索觀察長方體的空間,知道長方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指導語:請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包裝盒,盒子打開后是什么樣子的,可以做什么?
小結:長方體紙盒打開后,里面因為占用一定的`空間,所以我們叫它體,可以用來盛東西。
三、延伸活動
幼兒制作長方體,在制作中感受形體的特征。
指導語,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長方體剖面圖,請你制作一個長方體,并把長方體的對應面涂上相同的顏色或畫上相同的圖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空間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
運用公式計算。
教學用具:
1立方厘米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什么是l立方厘米、l立方分米、l立方米?
二、導入新課
1、導入
我們知道了每個物體都有一定的體積,我們也知道可以利用數體積單位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體積。
要知道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你有什么辦法?(用將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后數一數的方法。)
說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是切不開或不能切的,如:冰箱、電視機等,怎樣計算它的體積呢?他們的體積會和什么有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新課
(1)請同學們任意取出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在小組里合作擺出一個長方體,邊擺邊想:你們是怎么擺的?你們擺出的長方體體積是多少?
(2)板書學生的:(設想舉例)
體積每排個數排數排數層數
441l
8421
24432
。3)觀察:每排個數、排數、層數與體積有什么關系?
板書:體積=每排個數×排數×排數×層數
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相當于長方體的什么?
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l厘米,所以,每排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米;擺幾排,寬正好是幾厘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米。
。4)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板書: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字母公式:V=abh
三、練習
1、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2、導出正方體體積公式
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讀作a的立方
3、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6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4、看表計算
正方體棱長體積
0.9m
2.4dm
1.6CM
長寬高體積
12m5m4m
1.5dm0.8dm0.5dm
8cm4.5m3cm
請同學們擺一個體積是24立方厘米的長方體,擺后說一說長、寬、高各是幾厘米?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提問:長方體的長、寬、高不同,體積相同這是為什么?
四、小結
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
怎樣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這個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研究。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1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內容包括: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節(jié)中,還介紹了容積的概念。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能夠辨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本單元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教材內容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結合學生所熟悉的事物進行安排,讓學生學以致用,同時,教材內容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教材內容的呈現體現了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學習掌握知識的特點,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概念和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學段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有一定的認識基礎。同時也已經掌握了平面圖形的知識,為學習立體圖形作好了準備。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為學習新的知識鍛煉了能力方面的基礎。
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由平面圖形擴展到立體圖形,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掌握知識的內涵,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
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長、寬、高。
3、能比較區(qū)別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認識長、寬、高。
2、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模型;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紙盒;長方體框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
(課件:書27頁冰箱、磚、樓房、衣柜電視機、包裝箱等)
師:冰箱、磚、樓房、衣柜電視機、包裝箱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
(板書:長方體、正方體)
師:像長城上的磚、高樓、衣柜、冰箱這些物體都是正方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長方體圖形);電視機包裝箱這種物體都是正方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正方體)。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呢?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長方體正方的'認識)
二、長方體的認識
1,課前就布置學生把課本后面的兩個圖剪下做長方體和正方體。
2、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請同學們首先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物體和老師一起來仔細觀察。
、拧⒔處煟河檬置幻L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學生:面。(教師板書:面)
師: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你能在各個面上分別標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位嗎?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有一條邊。
教師:這條邊稱為棱。(板書:棱)數一數一共有幾條棱?
、恰⒔處煟赫埫幻龡l棱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尖。
教師:相交的這點稱為頂點。(板書:頂點)一共有幾個頂點?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⑴、觀察、交流: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長方體各個部分的名稱,那長方體具體又有那些特征呢?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長方體,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將結果填在表格中。
⑵、匯報、展示:
面:
師: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有特殊情況嗎?(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
師: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
師: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長度相等?
頂點: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長、寬、高
師:相交于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著長方體的長、寬、高。(課件演示長、寬、高)
三、正方體的認識
3、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1、觀察、交流:
師:剛才我們圍繞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研究了長方的特征,你能用同樣的方法研究出正方體的特征嗎?
2、匯報、展示: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比較
1、師:讓我們來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一說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2、學生討論后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在面、棱、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3、師: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那我們可以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是?
學生: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書本:31頁
⑴、和a平行的棱有幾條?
、、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幾條?
⑶、和b平行的棱有幾條?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投影片)
。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點。( )
。2)、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形狀相等。( )
(3)、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4)、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5)、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6)、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4、書本:32頁第7題
小賣部要做一個長4米、寬2,高1米的玻璃柜臺,現要在柜臺各邊上都安上鐵皮,這個柜臺需要多少米鐵皮?
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學生在空間方面的認識從二維發(fā)展到了三維。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fā)現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有以下幾點值得自己回顧和總結。
1、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本節(jié)課我是在充分研讀教材、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經驗、學習興趣,恰當地把握了教學起點。例如本課在導入時,以尊重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開門見山設計了辨認生活中那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然后直接轉入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研究,避免了教學拖沓、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重點。
2、注重動手操作,讓學生積累空間觀念。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在幾何形體知識屬于直觀幾何階段,教學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認一認等實際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掌握幾何形體的特征,不斷積累空間觀念。
3、教會知識,更要教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jié)課的題目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但在教學設計上我把重點放在長方體的研究上。教會學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長方體的特征,然后讓學生用類比法參照長方體特征研究過程研究正方體的特征,最后進行兩者之間的異同比較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這種過程的設計既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又教會了一種知識探究的方法。學生學會了知識,也提高了能力。
4、教學中的一些不足。
⑴、老師對學生引導太多,放手太少。在研究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的過程中給出的時間太過倉促,部分學生研究的不夠從分。
⑵、課堂中老師學生之間的傾聽與反饋以及教學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還要從細微處去觀察去撲捉。
⑶、練習的設計要更全面、更扎實、更巧妙。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
3.精心組織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上課尹始,教師出示燈片:由若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童話式的圖形王國城門圖。然后教師談話:"小朋友,在這里你能找出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
[評析:活潑的畫面,生動的語言,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既讓學生回顧了舊知,又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直觀導入,初步感知
教師拉開燈片的覆蓋片,顯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并提出兩個問題,(1)老師給大家介紹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有誰認識它們?(2)長方體、正方體跟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正方形相同嗎?為什么?
[評析:運用恰當的電教媒體,引導學生在比較中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與長方形、正方形的區(qū)別,從而將面和體區(qū)別開來,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知新知識。并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生動的問題情境,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
三、引導探究,理解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動手操作,直觀感知。
、俳處熞来纬霈F兩個長方體(一般的和特殊的)。問:誰認識它?小朋友想不想對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呢?
②教師指導學生用長方體展開圖自制長方體,讓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的特征。
(2)小組研討,建立表象。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以后,教師適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在制作長方體過程中,你發(fā)現了長方體的什么秘密?先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匯報發(fā)言。
(3)驗證認識,形成概念。
①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長方體特征后,教師播放電視錄相:一個長方體勻速轉動,清晰、布序地顯示長方體六個面,按著六個面一對一分解3排開。驗證學生的認識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谡埿∨笥岩黄鹩行虻財党鲩L方體的六個面。
[評析: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穎的、活動的、直觀形象的剌激物,最容易引起兒童大腦皮層有關部位的興奮,形成優(yōu)勢興奮灶,認識長方體這一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正是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長方體;在學生互相爭論、互相補充、互相啟發(fā)中建立長方體清晰的表象;再通過電視錄相驗證學生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學生掌握新知,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2.認識正方體。
(1)出示正方體模型,問:小朋友認識它嗎?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請朋友帶著這一個問題看電視錄相。
(2)觀看電視畫面,指名回答:正方體什么特征?
[評析: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的基礎上學習正方體就比較容易了。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直接采用看錄相,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的?活動中,歸納、表述正方體的特征。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四、引導辨析,掌握本質
1.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2.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呢?(先小組合作學習,再請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結果。
3.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評析: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之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你是怎樣來區(qū)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這一問題的提出,引發(fā)了學習思考。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必須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進行搜索、歸納、整理,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學習方法,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五、巧設練習,拓展新知
1.數一數。如圖,
、賵DA中有幾個小正方體?
、谥辽傺a上幾個小正方體就可以成為一個大正方體?(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電腦操作,圖A→B,添加部分閃爍。)
2.想一想。如圖:
(1)這些圖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個長方體?哪些不能?為什么?
(2)折長方體比賽。
(3)用12個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有幾種擺法?(在實物投影儀上操作展示)
[評析:這三組練習的設計,層次分明,學生在數一數、想一想、擺一擺的練習中鞏固新知,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并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的應用,形象直觀,簡潔省時,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主動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
4.做一做。讓學生用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自由上臺展示作品,并介紹制作經驗。)
[評析:這一練習的設計,讓學生在做長方體或正方體中,復習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特征,了解長方體或正方體面與面之間的關系,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制作經驗將本課教學推向高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中,完成本課的學習。這樣,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發(fā)展了個性。]
[總評:長方體、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初次接觸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的心理特點,很好地貫徹了活動促發(fā)展的教學思想,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愉悅、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從而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意識,掌握了知識,發(fā)展了能力。]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13
一、課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ㄒ唬┱莆臻L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ǘ┡囵B(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和難點
。ㄒ唬╅L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ǘ┱J識立體圖形,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具準備
三、教具
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墨水瓶盒等,課件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以前學過什么圖形?誰來說說(學生說)
不錯,那誰來說以說它們當中哪些圖形是平面圖形?哪些是立體圖形?(邊敘述,邊出示幻燈片)
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這些圖形中的兩個——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
(二)新授
1、老師今天帶來了長方體(展示長方體)和正方體(展示正方體)。
2、還記得我們以前認識圖形的一些方法嗎?誰愿意來給老師說說?(學生說: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數一數……)
我們今天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老師要看一下你們都用了哪些方法?
現在請仔細觀察你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我請......
。▽W生說)
3、說的真好,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由面、棱、頂點三個部分組成的,那誰來指指長方體的面是哪一個部分?
(請一個學生上臺來說)
拿出你們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摸摸看。誰來指指長方體的棱是哪一個部分?(請一個學生上臺來說)
拿出你們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摸摸看。
那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頂點又是指哪一個部分?請同桌互相指指看看。(同桌互相指頂點)(課件出示)
數學上我們把長方體或正方體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兩個面相交的線段叫做棱,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今天我們就從面、棱、頂點三個方面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首先研究長方體,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討論要求。(學生讀要求)
現在每排的4個同學為一個小組,分組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填寫在老師發(fā)放的表格中。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1頁例1及相應的練一練和練習三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1、充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直觀圖;
2、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一個長方體,小組四人中有一個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每人一張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談話:我們在低年級時已經認識了長方體,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長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2、提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出書上的圖片,也可讓生結合手中的實物回答。
3、介紹: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板書:面),這也是一個面,摸一摸,數一數你的長方體,它有幾個面?
。1)生操作,指名一位學生數給大家看一看。
。2)讓學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擺好,有順序地一起數: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長方體一共有6個面(板書:面6個)
4、認識直觀圖
(1)(出示長方體模型)提問:從你的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讓三個不同角度的學生回答。
(2)說明:因為我們最多只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通常這樣畫出長方體的直觀圖。(出示長方體的直觀圖)
。3)觀察:圖上哪3個面是我們直接看到的?還有3個面在哪兒?從中明確,因為有三個面看不見,所以用虛線畫出來。
。4)辨析:上面是什么形狀?右面呢?從中明確:由于透視,看上去是個平行四邊形,實際上是一個長方形。
[設計意圖:
1、從生活實物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積累長方體的表象。
2、由實物到幾何圖形,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憑借,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此在充分認識長方體面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從同一個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從而從實物中隱化、抽象出長方體的直觀圖。然后讓學生觀察直觀圖上哪些面直接看得見,哪些面看不見,每個面的形狀是什么,以此加深對直觀圖的認識,突破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二、探究面的特征
1、猜測。讓學生猜測這6個面有什么特點,并說說準備怎樣驗證自己的猜想。
2、操作。讓學生明確操作要求:小組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面這一欄內。
長方體
數量
特征
面
棱
頂點
3、匯報交流。
。1)面的形狀
可讓學生觀察小組內特殊的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
小結:大多數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有一些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板貼: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2)面的大小
、俳涣黩炞C的方法
學生的驗證方法可能有:量、比。可讓學生結合實物投影演示驗證的方法。
②小結:(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通過算一算,比一比,我們發(fā)現長方體上下兩個面不僅面積相等,而且形狀相同,可以說上下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左右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前后兩個相對的面也完全相同。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4、追問:通過研究,你知道長方體的面有哪些特征?
[設計意圖:把探究面的特征與探究棱、頂點的特征區(qū)分開來,促使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的研究,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探究棱、頂點的特征
1、結合實物介紹:兩個面相交于一條線,就把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三條棱相交于一個點,就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2、操作。讓學生在自己的長方體上摸一摸,指一指長方體的棱和頂點分別在哪里。
3、追問:什么叫作棱?什么叫作頂點?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出示定義。
4、操作。讓學生明確實驗要求。也用剛才的方法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棱、頂點兩欄內。
5、匯報交流
。1)明確棱的數法
①讓回答有12條棱的學生上來在實物上數。
、谧寣W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固定好,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數。明確數的順序。先數左右方向的棱,再數前右方向的棱,再數上下方向的棱。
、垭娔X出示3組不同顏色的棱
(2)棱的長度
、賹W生匯報,并說說驗證的方法。
、谛〗Y:(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左右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前后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上下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板貼: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6、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頂點?在交流中明確長方體有8個頂點。(板書:8個)
7、回顧反思:我們從面、棱、頂點三方面研究了長方體有什么特征,你能完整得說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征嗎?
8、結合直觀圖小結長方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
1、讓學生通過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用下定義的方式揭示棱、頂點的概念,使學生對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扎實探究棱、頂點的特征奠定基礎。
2、在數棱的多少時,先讓學生自已數,過渡到老師指導下的規(guī)范地、有順序地數,不僅教知識而且教方法,也為后面得出每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埋下了伏筆。]
四、認識長、寬、高
1、(結合長方體框架)介紹:我們知道三條棱相交于一個頂點,我們就把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它的長、寬、高。(直觀圖上出示長、寬、高三個字,以及不同顏色的三條棱)
2、說明:通常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長,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寬,上下方向棱叫做高。
3、練習鞏固。手持一個長方體,讓學生指一指它的'長寬高,換個方向,讓學生再指一指。
4、小結:不管長方體怎樣擺放,都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長,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寬,上下方向棱叫做高。
五、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1題
(1)口答?梢灾敢恢钙渌睦,讓學生說說它的長度,從中明確: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有4條。
(2)觀察:第三個長方體的面有什么特點?其余四個面有什么特點?
在交流中明確:這個長方體相對的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其余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2、練習三第2題
。1)學生填空
。2)校對答案。讓生上臺指著圖邊指邊校對,校對時學生說到哪個面就把那個面用色塊顯示出來。
[設計意圖:區(qū)分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長方體上每個面的長、寬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它也與后面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有著密切的聯系。為此,校對時,老師先用色塊顯示那個面,再讓學生指一指那個面的長、寬分別在哪兒,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qū)別。]
3、
出示圖:
。1)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個長方體是什么樣子?
。2)出示完整圖和題目。
、龠@個長方體的長是_____厘米,寬是_______厘米,高是______厘米;
、谶@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_______厘米;
③這個長方體的______面和______面的面積都是24平方厘米。
讓學生填空,并說說怎樣求長方體的棱長總和。
六、全課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七、游戲
根據提供的數據,猜猜它可能是哪種學習用品?
課后反思:
本課時是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第一教時,在備課時,我發(fā)現教材上關于長方體的認識這部分內容較多,所以將原先安排的第一課時內容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分為兩課時來教學,今天這一課學習長方體的認識。我想只有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才會為后面學習表面積、體積計算打好扎實的基礎。
反思今天的課堂教學,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觀察長方體,認識面、棱、頂點;二是動手操作,研究面和棱的特征;三是完成相應的練習。整節(jié)課上花了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操作,通過自己的研究來發(fā)現長方體的一些特征,然后再組織學生交流,最后教師總結。這兩個班的男生都較調皮好動,所以在操作過程中有點亂,也影響了教學進度,還有一些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執(zhí)行教師提出的要求。在交流過程中,雖然學生的發(fā)現可能是零散的,并且交流時的語言也不夠精煉,但交流仍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他們整理發(fā)現和交流,特別是要重點理解相對的面相對的棱,讓學生在交流中互補、共享,使學生對長方體特征的認識能夠到位。
從練習三第2題的練習情況可以看出,有些學生不能正確說出長方體各個面上的長和寬,也就是說對于看長方體的直觀圖還存在困難。下節(jié)課上要花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否則會影響后繼的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關于面、棱、頂點的特征,理解長方體長、寬、高的含義。
2.立足想象與操作,自主探索并發(fā)現長方體頂點、棱、面之間的關系,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3.在自主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把握特征,培養(yǎng)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課件、模型、搭長方體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芏嗟臄祵W圖形,你認識它們嗎?(認識)
師:那這個圖形叫什么?這個呢?這個……
師:在這些圖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圖形,哪些是立體圖形嗎?(能)
師:你上來試一試。請將是平面圖形的拖到左邊,是立體圖形的拖到右邊。
師:同學們,他做的對嗎?(對)
師:很好,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立體圖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認識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新授
1.說一說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師:我們周圍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正方體也叫立方體)。
2.認識長方體
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長方體。請同學們看,在長方體中,老師手摸得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長方體的面,然后面與面相交的這條線就叫做長方體的棱,三條棱相交的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
師:同學們的桌上都有一個長方體的物體。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下面這些問題摸一摸你的長方體。
。1)長方體有( )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長方體有( )條棱。
。5)哪些棱長度相等?
。6)長方體有( )個頂點。
師:你們有答案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知道了: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制作長方體,認識長、寬、高
交流: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初步認識了長方體,你們想親自動手用小棒做一個長方體嗎?(想)
師:那想要搭成一個長方體,需要幾根小棒呢?(12根)
師:為什么是12根?
師:給你12根一定能搭成嗎?
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老師這里有4種方案,請大家思考一下,哪些一定能搭成長方體,哪些一定不能,為什么?
操作:
師:同學們想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出示任務要求:
。1)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小組合作搭一個長方體。
(2)進一步思考其他方案可不可以搭成,為什么?
。3)思考在搭長方體的過程中自己的發(fā)現。
學生操作
反饋:
師:同學們完成了嗎?請問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長方體?
方案2
師: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為什么唯獨2號方案不可以搭成長方體?
預測1:2號方案黃色小棒不夠了,而藍色的多了一根。
預測2:每種長度都應該是4根才夠,否則搭不成。小結:長方體有12條棱,分成3組,每組都是4根。
師:哪些學生是按方案1搭的長方體。(拿一個作品展示)你們在用這個方案搭長方體的過程中,你們有哪些發(fā)現?
預測1:每種長度都有4根。
引導學生指一指模型并板書:分成3組,每組4根。
預測2:長度相同的4根小棒,放在相對的位置。
板書:位置相對。
預測3:每組相等的小棒,都是平行的。
師:(利用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水平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垂直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側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預測4:每個頂點上有3條長度不等的棱。
師引導:在這里,相交于一個頂點上有3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把長方體水平放置)一般情況下,底面較長的那條棱是長,較短的是寬,垂直的是高。誰來指出白板上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同學們,請看模型。老師把長方體的前面和后面拆下來看一下,我們會發(fā)現它們的長與寬都是用的一樣的小棒,所以前面和后面是一樣的長方形,同樣的道理,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長方形,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長方形。我們再一次發(fā)現長方體有6個面,并且相對的面大小相同。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方案3搭成的長方體,哪些同學是用方案3搭的?
師:(出示方案3)這個長方體與與用方案1搭的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預測:方案1搭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方案3搭的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
師:是的,這是方案1的長方體,我們可以將它怎樣變化,得到方案3搭的長方體呢?(課件演示)
師:再進一步思考,我們能不能繼續(xù)把這個長方體變成正方體呢,有什么辦法?
學生反饋,師動態(tài)演示
師:這么特殊的長方體即正方體,有哪些小組搭出來了?
師:(展示方案4所搭成的正方體)正方體與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學生交流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師:根據你們的回答,老師畫出了這幅圖,這個圖是什么意思?在以前學習中有沒有這樣的圖?(出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集合圖,體會兩者關系。)
師:其實,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三、練習鞏固
略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略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2-1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4-1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0-1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03-0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04-04
長方體與正方體認識教學設計05-04
長方體與正方體認識教學設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