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浮力大小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測量浮力大小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不同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體積的水重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水輕的物體,在水中上浮。
3、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簡單的推測、驗證活動獲得數(shù)據,并轉化為證據,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2、整理所學的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形成科學概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到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是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可以被我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
上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
運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教學準備】
每組一個鉤碼、一個馬鈴薯、一個彈簧秤、一杯清水、濃鹽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學過程】
一、測量鉤碼在不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
1、討論:馬鈴薯在有的液體中下沉,在有的液體中上浮,是不是馬鈴薯在不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
2、討論:怎樣用實驗驗證自己的推測。
3、用鉤碼代替馬鈴薯進行研究。按照第6課學過的方法,分別測量鉤碼在清水、濃鹽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數(shù)據進行比較,驗證原來的推測。
鉤碼在不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清水
濃鹽水
濃糖水
酒精
在液體中的重量
受到的浮力
4、根據鉤碼受到的浮力大小,進一步類推馬鈴薯在不同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況,從而驗證學生原來的推測。(建議:在這個分組實驗中,測量鉤碼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動,只要有一個小組完成即可,這樣可以節(jié)約實驗材料,又不影響驗證的結果。)
二、推測與驗證:
1、思考:物體在不同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什么會不同呢?影響馬鈴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從馬鈴薯和液體的重量去比較會有什么結果?比較重量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引導學生思考要在同體積的情況下比較重量。)
3、推測同體積的清水和濃鹽水重量是否相同,進一步推測與同體積的馬鈴薯比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驗證我們的推測,那么怎樣比較同體積的馬鈴薯、清水和濃鹽水的輕重???
5、用天平比較同體積的馬鈴薯、清水和濃鹽水的輕重,得出數(shù)據。
同體積的馬鈴薯、清水和濃鹽水的輕重比較
馬鈴薯
清水
濃鹽水
重量
6、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我們知道馬鈴薯沉浮的秘密了嗎?物體的沉浮與液體有什么關系呢?
小結:馬鈴薯比同體積的清水重,而比同體積的濃鹽水輕,這就是造成馬鈴薯沉浮變化的原因。
三、判斷塑料塊的沉浮:
1、觀察教科書提供的資料,判斷塑料塊在不同液體中的沉浮情況,并說說判斷的理由。
2、觀察教科書第20頁中間的2張圖片,根據這些物體的沉浮關系,我們能判斷這些物體的輕重嗎?注意:判斷輕重的前提條件是同體積。
四、沉浮原理的應用:
比重計的作用可以教師講解為主,或者用多媒體課件配合講解。
五、整個單元的總結:
這是對整個單元的科學概念的梳理和總結。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簡單到復雜進行梳理,從現(xiàn)象到本質進行梳理。可以設計一些有層次的問題進行整理:
1、怎樣用浮力和重力的關系,來解釋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
2、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規(guī)律?
3、石塊在水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同體積的石塊與水的輕重比較有關)
4、木塊在水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同體積的木塊與水的輕重比較有關)
5、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同體積的物體與水的輕重比較有關)
6、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同體積的物體與液體的輕重比較有關)
【測量浮力大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浮力說課稿11-08
《降水量的測量》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分數(shù)的大小教學反思10-10
《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1-26
水的浮力說課稿11-12
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5篇01-26
【精】水的浮力作文01-17
關于電子測量技術教材的課件設計05-10
環(huán)保浮力小帆船作文900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