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勵志哥王融
古人愛功名,但鏡花水月,大多不易得,那就走勵志路線吧。不管是高富帥,還是屑絲,鐮刀在青石蹭蹭,弄出點動靜,就算青史留名了。成則固喜,敗也認命,平凡人生,就此多出幾分奇崛。
王融投胎有術(shù),是東晉名相王導的七世孫。雖是鐘鳴鼎食之家,奈何到父親這一代,已是日薄西山。不過,憑自己的才學、膽略,王融有信心,能讓王家東山再起。為此,他不怕世俗白眼,高調(diào)勵志:“三十內(nèi)望為公輔!
這藍圖太闊大,使他自己再無退路。他雖不是草根,但祖宗留下的人脈早已消耗殆盡。要想上位,只能憑運氣毛遂自薦。所幸他文章好、口才好,齊武帝一高興,任他為秘書丞。官雖不大,卻可以宦海揚帆了。
只是,要想博得領導的進一步認可,必須頭腦活絡,整點業(yè)績才行。這個對王融倒不成問題。
齊武帝想收復北方失地,讓人畫《漢武北伐圖》,以察眾意。王融心領神會,提筆上疏,論證北伐的正義性、迫切性、可行性,順便推銷自己:偶是集軍事、農(nóng)桑、法學、儒學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啊!
齊武帝游園,眾臣隨侍,王融當然也在其中。齊武帝興起,正欲臨風抒懷,王融早把應制詩《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呈了上去。清詞麗句既撓且拍,恰到好處,吸盡了眼球,出盡了風頭。
北魏使臣來訪,由于涉及天朝威儀,連大詩人謝眺都不敢接招。此時,王融的口才派上了用場。他不卑不亢,一番外交辭令嫻熟自如:對方恭維他和齊武帝,他淡然置之;對方要以駑馬充良馬交易,還振振有辭,他一一駁之,進退有據(jù),落落大方,為齊武帝贏足了外交面子。
王融的業(yè)績雖直線上升,但由于年輕,起步又低,官銜進步不快。一開始是秘書丞,后來轉(zhuǎn)到司法機關,再后來任中書郎。如此按部就班地升遷,要在30歲之前做公輔。恐怕他要等得花兒也謝了。他憂形于色,或撫幾長嘆,或借題發(fā)揮,慨嘆歲月蹉跎,功名難就。
坐火箭的機會終于來了。北魏入侵,齊武帝次子竟陵王蕭子良奉詔招募人才。蕭子良有經(jīng)緯之才,并體恤百姓,有明君之風{又是個文青,開創(chuàng)竟陵派,將王融、謝眺等一千才子納入彀中,端的是個好領導。
其時形勢微妙:齊武帝病懨懨,太子早逝,太孫耽于游樂,玩世不恭;宗室在一旁磨刀霍霍,覬覦皇位。風雨如晦之際,蕭子良無疑是中流砥柱。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何況蕭子良有明君的范兒,又對自己不薄。思忖一番,王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蕭子良:跟著他干,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勵志人生。于是,王融走進蕭子良的'軍營,為其草擬綱領,為其選募英才,為其肝腦涂地,以報知遇之恩于萬一。
一旦有了軍隊,有了綱領,有了領導權(quán)和決策權(quán),沒有一點想法是不可能的。這想法蕭子良當然有,文治武功,他都不弱。但他太優(yōu)柔寡斷,反倒是王融等不及了:自己已近而立之年,照這樣的進度,自己的勵志人生就成了空談,別說三十內(nèi)為公輔,不為魚肉就不錯了。
王融加快了步伐,為主子盡職盡責,為自己盡心盡力。到了最后,蕭子良頻頻缺席,政變簡直成了王融一個人的獨舞。
武帝病危,王融草擬詔書,派蕭子良軍隊守衛(wèi)宮門,抵擋東宮太孫的衛(wèi)兵,意圖矯詔立蕭子良為帝。誰知蕭子良的堂叔見宮門緊閉,連自己這個托孤重臣都進不去,知道有人要政變,大喝一聲“皇帝詔見我”,強行闖入宮中,擁立皇太孫為帝,同時命令手下“扶出子良”,命其為輔政大臣。于是,王融的命運塵埃落定。
王融在獄中,還巴巴地指望蕭子良能罩著他,撈他一把。但蕭子良此時自身難保,急于漂白自己尚且不暇,焉能顧得上他。
蕭子良臨陣怯場,是缺乏膽略,更是缺乏準備。其實,從陰謀廢立的整個過程來看,王融才是真正的主演,從策劃、統(tǒng)籌、實施……除了結(jié)果,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蕭子良只是應應景,跑跑龍?zhí)卓痛幌露选?/p>
王融死時,年僅26歲。臨死前方頓悟:是蕭子良誤了他。
其實,聰明如他,怎會不知道,不是誰誤了他,斷送他生命的,恰恰是他引以為豪的勵志人生。但他是堂堂男兒,怎能出爾反爾?于是,蕭子良就成了他的借口和遮羞布。
勵志至死,是王融的悲劇,卻是一個時代的鬧劇。
【南齊勵志哥王融】相關文章:
關于勵志哥03-07
勵志哥介紹03-05
“勵志哥”袁浩03-03
南京勵志哥詳解03-02
馬刺走出的勵志哥07-09
關于勵志哥的作文11-12
勵志哥袁占彪簡介03-04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