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愛學生的師德論文
合格的教師要關愛學生,要謹記自己的職責,在師德中體現(xiàn)自我價值,下面是關愛學生的師德論文,歡迎閱讀。
摘 要: 教師的知識、才能、情感、性格等個性特征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影響。教師的言行體現(xiàn)了教師本人的人格特點,是一種自然的影響力。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以高尚的師德及人格魅力傳遞正能量,關愛學生,踐行師德,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
關鍵詞: 師德 人格魅力 正能量
教師的業(yè)務專長、心理品質(zhì)、待人接物等因素直接決定了教師能否贏得學生的敬佩和信服。學生相信你、敬佩你,自然而然就會認真學習你所教授的課程。在與你接觸的過程中,你的人格魅力也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工作、學習態(tài)度。在師德專題培訓中,馬克老師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我,馬克老師作為2012年北京市師德標兵、2013年全國師德標兵候選人,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在默默無聞中感染和影響著身邊的同事和學生,內(nèi)心始終保持一份凈土,堅守著“為師之道”。關愛學生,踐行師德,不僅要落實在教學中認真嚴謹?shù)厥谡n,而且要落實在對他們生活的關心上。
一、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上好每一堂課
教師主要在課堂中發(fā)揮業(yè)務專長,一堂課能否達到預定的效果,學生能否接受,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及學生的參與程度的高低。
如何強化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本身要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更新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交流、互助與合作,經(jīng)常進行專業(yè)切磋;高職院校的教師更應該加強對新技術的學習,這對于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至關重要,而且這些年我國的高職教育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對專業(yè)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專業(yè)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質(zhì),如何達到這個要求,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下企業(yè)進行鍛煉。另外深入企業(yè),還可以了解到企業(yè)對畢業(yè)生的實際需求,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更有針對性。
另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將被動地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蛹橙。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一個互動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讓學生參與,讓學生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師在唱獨角戲,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東西對今后的就業(yè)和生活是有用的,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盡量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特別是專業(yè)課,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和實際結合,激發(fā)他們對所學知識點的興趣。教師必須抓住每一個與學生接觸的機會,跟他們進行有效溝通,收集更多信息。課后進行一些學生的需求調(diào)查活動,征求學生意見,從學生的不滿中發(fā)現(xiàn)教學中還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
一定要有崇高的敬業(yè)精神,課前要積極認真?zhèn)湔n,不但要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授課的形式和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好詳細設計,認真寫好每一堂課的教案。每次上課都必須做到“有備而來”,授課中注意學生的反映,而不是一味地完成任務,課后進行自我反思。教師的反思是以自己的職業(yè)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yè)中所做出的行為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和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手段,這對教育教學極大好處。
二、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大一學生入學初期不能適應環(huán)境;學習存在問題,大學期間的學習跟高中階段不一樣,學生往往會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造成學習成績差;人際關系處理不好,跟高中時相比較,大學生比較注重人際關系,這成為他們心理困擾的主要來源之一;性格與情緒問題,性格障礙是大學生中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自卑、怯懦、依賴、偏激、敵對、抑郁等;就業(yè)問題,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即將跨入社會,怎么選擇職業(yè),求職技巧等問題,會給他們帶來很多困擾。教師應該在課間課后跟他們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困擾,及時對他們進行疏導。在這一過程中,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學校和老師的認同感,學生以更加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和生活,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有成就感,今后對學生的管理更加得心應手。
三、關心學生的生活
大學生通常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生活上不能再依賴父母,許多學生離開家鄉(xiāng),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地方,日常生活完全都要靠自己安排。有些自理能力較強的學生會很快適應大學生活,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游刃有余;那些自理能力較弱的學生很有可能顧此失彼,不知所措。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興趣愛好、生活習慣都有可能不太一樣,但是他們必須在同一屋檐下過集體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互相溝通和交流,互相體諒和關心才能讓他們和睦相處。如何讓學生學會適應新的環(huán)境,學會過集體生活,學會獨立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是教師應該關心的問題。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老師伸出援手幫助了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能在學校里安心地學習和生活,這有助于學校對他們的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
總之,合格的教師要謹記自己的職責,為人師表,培養(yǎng)良好的師德,在師德中體現(xiàn)自我價值,達到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鄭虹暉.生本理念下的班級管理策略[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87.
[2]張耀燦,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孟繁華,主編.賞識你的學生[M].?冢汉D铣霭嫔纾2003.
【關愛學生的師德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師德教育論文09-23
小學師德教學論文09-24
師德師風教育論文08-10
關于關愛的議論文11-28
有關師德師風的論文08-12
師德論文愛與責任03-24
關愛他人議論文素材10-17
我的師德師風小論文03-19
關愛生命議論文優(yōu)秀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