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曹操一生的最大失誤論文
曹操,字孟德,是上東漢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人物。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先有黃巾軍起義,后有董卓專權,諸侯各自為政。曹操一生戎馬倥傯,南征北剿。初隨袁紹討董卓,公元196年,迎漢獻帝劉協于洛陽。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在赤壁征江南的戰(zhàn)役中,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打敗,天下遂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無論正史和野史,曹操都被冠以奸賊之名。曹操真的是一個奸賊嗎?他是否能擺脫歷史對他奸賊的指控?我對這個問題頗感興趣。
按理說,當時已是漢朝末年,諸侯割據的局面已然形成。各個諸侯自擁兵將,諸侯之間連年混戰(zhàn)。漢王室在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虛設而已。孫權虎據江東,劉備屯兵西川,可他們都不是奸賊,為什么奸賊之桂冠獨獨落在曹操的頭上?
仔細想來,曹操一生犯下了一大戰(zhàn)略性的錯誤。因此他后來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逃脫歷史對他奸賊的指控。這不能不說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劇。
這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曹操迎奉了漢獻帝劉協。當他迎奉天子時,他確實可以借天子之詔以令諸侯。在軍事上可望屢屢得利,這也確實是曹操迎奉劉協的本意?墒牵谡紊,這一舉措卻大錯特錯,使曹操騎虎難下,只好永遠背奸賊之名,令歷史唾罵了。
論我們來具體地分析一下曹操迎奉漢獻帝的得與失。
當曹操迎奉天子后,他立即借機擴大自己的`影響。以漢臣相自居,并且以天子之詔命諸侯之間互相攻打,主要借機消滅那些對他有潛在威脅的對手,也使諸侯之間互相消耗實力。這對曹操早期在軍事上的節(jié)節(jié)勝利是起一定作用的,但我不認為它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真正起關鍵性作用的還是曹操的任人唯賢和他的軍事才能。曹操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而且他又善于籠絡人心,很早就有了一大批謀士和能征慣戰(zhàn)的武將。我們可以從他對關羽的特殊優(yōu)待看出他的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甚至對于反復無常的呂布,他也因惜才而不肯加害,是劉備在旁邊敲邊鼓才使他最后下決心殺掉呂布,以絕后患。因此,曹操早期的勝利幾乎是必然的,即使不利用漢天子的影響。
另一方面,因為曹操迎奉了漢獻帝,他也招來了許多敵人。曹操的第一個敵人是漢獻帝自己。當曹操最初迎奉他時,他正是在走投無路的當口。漢天子欣喜若狂,覺得自己四處流浪,擔驚受怕的日子終于終結了,他可以以天子之名號令天下。卻不料曹操并不想讓漢獻帝真正地執(zhí)掌大權,他只不過是在利用漢天子之名罷了。這樣,矛盾自然就不可避免。漢獻帝不愿意做一個傀儡皇帝,曾寫帶血詔書密令天下諸侯討伐曹操。
朝中的諸臣以及漢朝江山的捍衛(wèi)者都是曹操的潛在敵人。比如太醫(yī)吉平曾圖謀用毒藥害死曹操,為朝廷除害。只因事情敗露而沒有成功。另外,各路諸侯也是曹操的敵人。他們或者忠于漢室,討伐曹操,或者為了擴充自己的地盤,以討伐奸賊為名,與曹操為敵。
因此,如果說迎奉漢獻帝在早期對曹操還有些作用的話,那么幾年之后就有百害而無一利了。這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中的巨大失策,也是他一生最愚蠢不過的舉措。
【論曹操一生的最大失誤論文】相關文章:
論曹操議論文400字08-20
論曹操的高一作文01-18
論曹操的多面人生作文08-12
論學生最大的希望作文07-03
論曹操學管理初二作文03-01
論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與語用移情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06-30
論曹操的多面人生作文1500字10-11
煮酒論英雄曹操初三作文10-28
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書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