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而非“武帝”
劉雄飛
吳林伯先生的著作《〈文心雕龍〉義疏》(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頁“諧隱”一章在論證“圖象品物”時,這樣寫道:
《世說新語捷悟》稱楊修為魏武帝主簿,當(dāng)時做相國門,武帝出看,使人在門上寫個“活”字,修見了,立刻派人把門毀掉,說:“門中活為闊,武帝止嫌門寬了!
且不說這句話像不像文言文,“武帝”怎么會在曹操活著的時候被人稱呼呢,何況是從后來被曹操殺死的楊修口中說出?
“武帝”是一個謚號。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根據(jù)他們生前的作為給一個稱號,稱為“謚”或者“謚號”,帝王的謚號又稱“廟號”,像劉邦死后被謚為“高祖”。
眾所周知,曹操雖貴為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一生并未稱帝,而只是做到魏王。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兒子曹丕廢漢獻(xiàn)帝稱帝,建立魏國,曹操也被追封為“魏武帝”。這時的曹操才可以被稱為“武帝”。此時楊修早已被殺,他能信口說出不曾稱帝的曹操死后被追封的廟號,真是大謬。
帶著疑問查看不同版本的《世說新語》,原文均為:楊修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原來是魏王而非“武帝”,是吳先生疏忽了。
[魏王而非武帝(教師中心稿)]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