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閱讀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基本內(nèi)容,了解川端康成的作品及創(chuàng)作風格。
2.通過探討分析《伊豆的舞女》中的舞女“熏子”的人物形象。體會東方文化中的含蓄美。
3.深入探討小說的藝術(shù)特色。體會小說自然風景與人和自然融合的表現(xiàn)手法。
4.通過細節(jié)來挖掘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剖析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5. 理解作品中彌漫是孤寂凄清的氛圍。
教學重點:
探討分析《伊豆的舞女》中的舞女“熏子”的人物形象。體會東方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學難點:為什么作品中彌漫著一種孤寂凄清的情調(diào)。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閱讀探討,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預習安排:
1、由于課文較長,在課堂閱讀太費時間 ,所以宜安排學生在課下自己閱讀,并掃除字詞障礙。
2、查找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簡歷和作品。(資料鏈接:作者及作品。)
川端康成(1899-1972)生于大阪府三島郡豐川村大字宿久莊,靠近京都?党梢弧⒍䴕q時,父母因患肺結(jié)核病溘然長逝。祖父母便帶康成回到闊別15年的故里,姐姐芳子則寄養(yǎng)姨父家?党捎捎谙忍觳蛔,體質(zhì)十分孱弱,受到兩位老人的過分溺愛,他整天被閉居在陰濕的農(nóng)舍里,與外界幾乎沒有發(fā)生任何接觸,“變成一個固執(zhí)的扭曲了的人”“把自己膽怯的心閉鎖在一個渺小的軀殼里,為此而感到憂郁與苦惱”。直到上小學之前,他“除了祖父母之外,簡直就不知道還存
一個人世間”。
康成上小學后,不到三年,祖母和姐姐又相繼棄他而去,從此他與年邁的祖父相依為命。祖父眼瞎耳背,終日一人孤寂地呆坐在病榻上落淚,并常對康成說:咱們是“哭著過日子的啊”!這在康成幼稚的心靈投下了寂寞的陰影?党傻墓聝后w驗,由于失去祖父而達到了極點,滲入了深刻的無法克服的憂郁、悲哀因素,內(nèi)心不斷涌現(xiàn)對人生的虛幻感和對死亡的恐懼感。這種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是形成川端康成比較孤僻、內(nèi)向的性格和氣質(zhì)的重要原因,
1914年5月,祖父病重后,他守候在祖父病榻旁,誦讀《源氏物語》那些感時傷事的、帶上哀調(diào)的詞句,以此排遣自己,沉溺于感傷,并且決心把祖父彌留之際的情景紀錄下來,于是寫起了《十六歲的日記》來。這篇《十六歲的日記》既是康成痛苦的現(xiàn)實的寫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現(xiàn)實內(nèi)里的詩情,在這里也顯露了康成的創(chuàng)作才華的端倪。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國》(1935~1937)描寫了雪國底層女性形體和精神上的純潔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虛無感。其他作品還有《淺草紅團》(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鶴》(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shù)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勛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shù)勛章等。1969年諾貝爾基金會為了表彰他以敏銳的感受性,高超的小說技巧,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內(nèi)心精華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氣管自殺的形式離開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遺書。但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看慣了把愛情寫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故事,于是我們便有了一種認識,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那才叫愛情。然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一篇小說,卻把愛情寫得凄楚柔婉,別有一番情致。這就是我們的東方日本的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川島康成。同學們仔細閱讀,相信會有不小的收獲。
二、回憶作者簡介及作品概況。
三、創(chuàng)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發(fā)表于1926年,是作者28歲時的作品。小說描寫的是20歲的高中生“我”與14歲的舞女--熏子在伊豆相遇而產(chǎn)生感情的故事。這是一篇自傳體的小說,作者根據(jù)自己20歲時去伊豆旅行的體驗寫成的。川端康成三歲喪父,四歲又失母,從此,他便隨著祖父母回到老家--大阪府三島三郡豐川村過日子。7歲那年祖母也去世,10歲那年,唯一的姐姐又夭折了,剩下川端康成跟他的幾乎雙目失明的祖父住在一所古老的大房子里,陰郁地過活。15歲時,祖父又溘然長逝,他成了舉目無親的孤兒。1917年川端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幼年的不幸和孤兒生活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以及性格上的畸形,使他時時感到凄涼、痛苦和郁悶,遠離故鄉(xiāng)來東京求學,在新的環(huán)境和人際關(guān)系中,他更覺難以適從。1918年秋天,川端剛升入高二不久,懷著一種暫時逃離宿舍,逃離人群,使自己透一口氣的心情,作了一次伊豆旅行。在伊豆他與巡回藝人兄妹及一家相遇相識,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感受到了大家庭似的溫情。這都是他由于孤兒出生在社會上過多地承受過分的憐憫或無端的歧視而不曾得到過的感覺。聽到舞女從社會的一般意義上夸獎自己“是個好人”,他第一次感到擺脫了孤兒出身的陰影,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個正常的人,第一次感到滿足和陶醉。從而在心理上產(chǎn)生了漣漪。并與熏子產(chǎn)生了一段似有似無模模糊糊的愛情故事。
四、回憶課文,疏理內(nèi)容。
1.指名學生,來復述故事的情節(jié):在一個山色空蒙的季節(jié),一名高中生在一次的旅途中,邂逅了一名美麗的舞女。并與之發(fā)生了一段凄婉動人的故事。
2.梳理課文中我眼中的少女的形象(學生可以分組討論)
(1)外貌:十七歲,發(fā)髻,----東方典雅式的美
給我端茶,卻灑了一地 羞澀柔媚
路上交談(緋紅) ----含羞,天真
裕場裸體跑 ---天真無邪,純潔無瑕。同時凈化我的靈魂。
和我下棋(倏地臉紅,扔飛跑)---天真,可愛,
聽我朗讀小說 ---- 動人、美麗
同行、給我找水、給我手杖 ---體貼入微
(2)學生總結(jié):熏子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思考這篇小說是以什么打動讀者的
第二課時
六、教師:故事中的主人公并無世俗之人想象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乃至山盟海誓。他們只是通過幾次回眸,然后這篇小說卻倍受青睞。請同學們探討這篇課文與其它小說有什么不同
明確:小說的重點并不在情節(jié)上,作者的重點是注意用敏銳的、纖細的感覺和詩意化的文筆表現(xiàn)愛情本身。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十四歲的舞女熏子的刻畫,對女性美的挖掘。熏子樸實天真,純潔無瑕,無憂無慮,明艷照人?嚯y的生活似乎并沒有在她身上刻下痕跡。那種純真的美,消解了“我”的情欲沖動,凈化了我的靈魂,轉(zhuǎn)而對之同情、愛憐。作者用精湛的語言藝術(shù),調(diào)動了各種藝術(shù)手段,如比喻、象征等,創(chuàng)造了筆下最完美的藝術(shù)形象。(討論)
(1)作者善于通過外貌描寫,表現(xiàn)女性的形體美和純情美。作品多次通過“我”的視線描繪了熏子的外貌,多方面地表現(xiàn)了她的形體美和純真美。 如“舞女看上去約莫十七歲光景。她梳理著一個我叫不上名字的大發(fā)髻,發(fā)型古雅而又奇特。這種發(fā)式,把她那嚴肅的鵝蛋形臉龐襯托得更加玲瓏小巧,十分勻稱,真是美極了!边@里作者著重通過對舞女發(fā)型的描寫,刻畫了舞女的外貌美,這種具有古典意義的美的外貌,含蓄蘊藉,充滿傳統(tǒng)“淑女”的韻致,
“浴場裸體”這段外貌描寫著重對舞女形體的刻畫,突出了舞女的天真與純潔。當舞女看見自己對之懷有好感的“我”與那個漢子,滿心喜悅,便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喊叫著什么”,這嬌美而坦白的形象,充分袒露了舞女無瑕的內(nèi)心,而對“我” “仿佛有一股清泉蕩滌著我的心”,“腦子清晰得好象被沖刷過一樣”,舞女那純潔的形體,稚氣未脫的行動,消解了我內(nèi)心“欲”與“情”的緊張矛盾;情欲之愛升華為精神之愛。,
(2)川端又是一位擅長描寫人物心理的作家。他特別善于細膩深刻地刻畫女性的心理,善于抓住日本婦女的性格特點,精心刻畫她們復雜的心理活動!兑炼沟奈枧敷w現(xiàn)了這一特點。在小說中,舞女的內(nèi)心活動都是通過“我”的印象、感覺來描繪的。如:“舞女從樓下端茶上來。她剛在我的面前跪坐下來,臉就紅了,手不停地顫抖,茶碗險些從茶碟上掉下來,……看見她那副羞澀柔媚的表情,我都驚呆了!弊髡咴谶@通過舞女在特定情勢中表現(xiàn)出來的行動、姿態(tài)、神情等外部特征,揭示了情竇初開的她,在自己對之懷有好感的男子面前所表露出的拘謹、害羞和緊張的心理。此類描寫在作品中隨處可見。又如“我”與舞女告別時:“舞女依然緊閉雙唇,凝視著一個方向!枧胝f聲再見,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點了點頭。……直到船兒遠去,舞女才開始揮舞她手中白色的東西!蓖ㄟ^舞女的表情與動作,揭示了舞女隨著情勢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的內(nèi)心,揭示了她對“我”的欲說還休的依戀、離別的哀愁與愛情無果的凄苦。清淡中出奇趣,簡潔里寓深意,將舞女復雜的內(nèi)心,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又韻味無窮。
(3)從藝術(shù)的的角度,川端的作品非常善于刻畫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動,通過細節(jié)描寫著力挖掘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有時還采用西方文學中意識流等方法剖析人物的深層心理感受。伴隨著舞女的相識相遇、相愛相別,我的心緒不斷起伏變化莫測,時喜時悲、時歡時時憂,或簡潔直接,事儲蓄曲折地表現(xiàn)出來。“夜雨聞鼓”部分,作者細膩刻畫了“我在短時間內(nèi)多層次的感情變化。當暴雨傾盆時我立不安,擔心天氣阻止了舞女的演出團,當暴雨聲中隱約傳來鼓聲時,我焦急地幾乎”抓破“接雨板,把身體子”探了出去,渴望將鼓聲聽得再清楚楚動人些,當黑 的夜空中斷斷續(xù)續(xù)傳來陣陣鼓起勇氣聲,“惘然呆坐!眧心情緊張,“的我頓時緊張”的我頓時舒暢起來;當熱鬧歡騰的夜空的灑宴突然靜止下來,“我的眼睛明亮了。仿佛想黑暗,看穿這寂靜意味著什么”》我害怕舞女會補以人而忐忑不安,心煩意亂……我的心被告“鼓聲”牽引,開焦急、或失落、興奮或忙亂。作者借助生動刻畫我一的一系列、心理變化,表達了我對舞女的牽掛和愛戀。
(4)作品對自然風景的刻畫很有特點。小說沒有大段的自然風景的描寫。小說的背景也是極富浪漫色調(diào)的抒情世界。從小說的寫作背景來看,作家將故事置于富有詩情畫意的抒情世界里,為純情描寫制造了良好的氛圍。小說開頭寫道:“山路變得彎彎曲曲,快到天城嶺了。”這里所說的天城山位于詩畫王國--伊豆半島之上,這里是有山有水的風景畫廊,島上重疊的山巒,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令人目不暇接。夏季,山坡上長滿迷人的高山植物,密林中點綴著古色古香的名剎和熱氣彌漫的露天溫泉浴場。在漫天飛舞著悠悠綠韻的山林中,時而一陣驟雨橫掃過來,時而又是陽春天氣。在作品中,作者善于用洗練的筆調(diào)來描繪自然的清新、恬靜與純美,并通過自然色調(diào)與氣氛來映襯人物的活動與心理。純真的感情與純靜的自然水乳交融,達到了一種超乎塵世的境界。川端的作品非常善于對自然風景的刻畫,常常用把人物放在自然風景中進行描繪,在人與自然的融合中,表現(xiàn)一種優(yōu)雅、纖細的美。晶瑩透明的陽光與少女潔白修長、宛如一株梧桐的胴體交相輝映,襯托出少女純凈無瑕的靈魂,像清泉般的蕩滌著我的心。開篇那驟雨,表現(xiàn)了我急于追尋舞女的焦灼,為情節(jié)發(fā)展提供了契機;黃昏時分的暴雨卻突出我的焦躁和痛苦。澄澈的秋色如夢似幻般配的伊豆風光給全篇定下了明朗的基調(diào)
七、作品中是如何表現(xiàn)“我”與舞女的愛情的?試舉例。
答:(設(shè)置問題,進行引導)作品中對“我”與舞女的愛情,不是直截了當?shù)孛枥L的,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情緒來透露、暗示的,特別依賴于人物的感覺。作品中無論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物的一顰一笑,動作舉止皆是感覺的產(chǎn)物,是人物情緒的表露。因此,作品具有極強的主觀性和抒情性,充溢含蓄空靈之美。不僅如此,作品還注重表現(xiàn)人物的悟覺。如作品的結(jié)尾:當“我”與舞女離別之后,純真之戀已經(jīng)終結(jié),“我”在船艙里:“腦子空空,全無時間概念了。淚水簌簌地滴在書包上。臉頰涼颼颼的,只得將書包翻了過來!褪亲屓饲埔娢以诔槠,我也毫不在意了。我若無所思,只滿足于這份閑情逸致,靜靜地睡上一覺!a(chǎn)生了一股美好而又空虛的情緒,無論別人多么親切地對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為一體了!薄拔业念^腦恍如變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來,后來什么都沒有留下,頓時覺得舒暢了。”
八、課后思考:為什么課文彌漫著一種孤寂凄清的情調(diào)。為什么熏子和“我”不可能進行一場轟轟轟烈烈的戀愛?
(答案):小說中的“我”和熏子的愛戀,沒有歡欣喜悅的熱烈表白,也沒有悲愁痛苦的劇烈宣泄,而始終郁結(jié)著一種股淡淡的和綿綿的惆悵!拔摇肮聝荷硎,多愁善感的本性,使我懷著哀傷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而舞女身份卑微,境遇美女慘,也有著發(fā)自靈魂深處的悲傷,所以在那樣的時代,我和舞女都江堰市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萍水相逢賓結(jié)識,帶來的注定只是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愛情,最終留下的只有無限的惆悵和無奈的憂傷。
板書:
相遇 外貌 東方典雅式的美
相識 端茶、 羞澀柔媚
路上交談 緊張,羞澀
裕場裸跑 天真無邪,純潔無瑕
相愛 和我下棋 臉紅,扔飛跑-天真,可愛
聽我朗讀小說 --動人、美麗
同行、給我找水、給我手杖 ---體貼入微
想和我看電影 ---真情的流露
相別 默默相送 -----多情、無奈、痛苦
[《伊豆的舞女》教學設(shè)計(蘇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8.化學選修5《有機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特點》教案設(shè)計
10.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