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內(nèi)容】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和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
一.課前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并解釋這個詞。
收斂( )
聒聒( )
寬。 )
2.把你認為重點的句子畫下來,反復朗讀。
3.思考問題:
(1)《蟬》一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請找出來,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2)《貝殼》一文中,作者先對貝殼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發(fā)了哪些聯(lián)想?
二、質(zhì)疑探究:
1.《蟬》一文中的“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噪”,“秋風顏色”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2.《貝殼》-文中的“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的-絲不茍呢”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3.《貝殼》最后一段說: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巳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zhí)又怎樣簡單的心啊尸你怎樣理解此處的“怎樣固執(zhí)而又怎樣簡學-的心”?
4.試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
三、拓展提高:請同學們談一談,你打算怎樣做,才讓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義?
3《短文兩篇》導學案(教師用)
一、課前預習:
1.積累詞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收斂(liǎn ) 聒聒(guōguō ) 寬。 shù )
3.(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笔侨牡奈难邸K怯梢值綋P的關鍵原因,也是由蟬引發(fā)的關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廠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2)作者想到了貝殼里那曾經(jīng)的小小柔軟的生命,想到為了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蒼卻是那樣用心地營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貝殼。并由此進--步想到自己的生命,雖然也有限,但總比貝殼里的生命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那豈不是更應該好好面對它,讓它顯得像貝殼一樣美麗、令人珍惜、驚嘆。
二、質(zhì)疑探究:
1.我們一般是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有新意。它賦予秋風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廠進來。言少而意濃。
2.此句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點,空間要多一點,以,一顆感激的心情表達珍惜、回饋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zhí)著、努力而感動。
3.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她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不是人們對她的絕對地贊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執(zhí)著的愛的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zhí)”“簡單”都是作者相對白謙的說法,其實足執(zhí)著和單純的意思。
4.相同之處:(1)都是由-個小小的“物”引發(fā)對生命的-些感悟;(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積極、認真; (3)對于“物”的描寫都細致人微,筆觸清柔而自然。不同之處:(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隱喻在蟬的生命意義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丁白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留下令人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把著力點放在過程上,既要看學生的探究積極性,還要看是否做到全員參與和全程體驗,更要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動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徐秀形
[《短文兩篇》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10.短文兩篇月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