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03 09:46:25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優(yōu)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5篇)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

  一、課題來源及價值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以國學為核心的學術探討、知識普及、文化建設、教育推廣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國學熱”正浸染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其精神影響力也愈加廣泛。伴隨著新課改的腳步,國學經典走進中小學也越來越多得到人們的重視、倡導和極力推動。但是隨著對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深入理解,我們發(fā)現(xiàn)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建設正面臨越來越多新挑戰(zhàn)。

  第一,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內容有待重組和整合,尤其是年級的梯度和要求有待重新定位;

  第二,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有待豐富和拓展;

  第三,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在深入推進的同時,應該更有創(chuàng)意,更富有個性,真正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國學特色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課題。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國學: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它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校本課程: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qū)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fā)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qū)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fā)旨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本課題中的校本課程指前者。

  三、主要觀點及創(chuàng)新

  1、使學生初步感受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yǎng)料,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zhèn)、分善惡、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使之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和誦讀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

  3、初步形成“課內外結合、學用結合”的語文新課程教學策略。

  4、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5、我們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結合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好相關的活動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從而來尋求弘揚民族文化的途徑和策略。

  四、課題目標、內容及重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文化傳承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豐厚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璨若星辰與博大精深。

  2、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摸索和總結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國學經典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撰寫出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論文以及階段性實驗報告,編寫一套以中華國學經典為核心的校本教材。

  3、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從被動的課程接受者轉變?yōu)榉e極的課程決策者和實施者,提升教師的課程創(chuàng)造意識及能力,豐富教師的角色內涵,達成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二)研究內容:

  1、現(xiàn)代中小生對國學知識了解的現(xiàn)狀調查。

  2、國學內容及序列,即課程內容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3、我們怎樣實施,即課程方法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三)研究重點: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有效的課程設計及實施的策略。

  五、研究思路、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國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到“精選篇目,分類遞進”;

  2、在國學教學實施上采用“分年級推進、分層進行、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

  3、開發(fā)校本課程,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4、建設文化校園,讓師生成為幸福的成功者。

  (二)實驗對象:本校1-6年級學生。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課堂實踐對相關理論進行反思、驗證,繼而總結出更有效的成果并加以推廣。在實驗中還要用到的輔助研究方法有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文獻法等。

  六、研究過程及步驟

  本實驗計劃用兩年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確定課題,擬定研究方案。

  2、課題申報立項。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

  4、明確各成員研究的側重點、創(chuàng)建網站。

  (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月)

  1、“國學文化知多少”問卷調查及分析,邀請專家指導課題。

  2、精選經典誦讀內容,編撰校本教材。

  3、討論研究課題實施策略并不斷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4、積累典型案例、研究資料,撰寫論文。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總結課題實施成果。

  2、課題組成員寫結題分報告。

  3、課題組寫結題總報告。

  4、做好課題結題準備工作,迎接專家驗收。

  七、預期研究成果

  (一)階段成果

  1、課題的實施方案、意見(網站、實驗方案、調查報告)。

  2、典型案例(文本、圖片、學生成果)。

  3、各項專題研究(論文、課件、經驗總結、研究報告、校本教材等)。

  (二)最終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結題報告。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實力雄厚:我校是省實驗小學,省教科研先進單位,現(xiàn)已完成省市級乃至國家級課題多項。課題負責人是我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課題組核心成員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并已在各級刊物上發(fā)表了相關論文多篇。此外,我校圖書資料豐富并可上互聯(lián)網查詢資料,有領先的聲像,電腦設備等硬件。

  組織保障:課題組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通過校長室直接領導,以教科室為基礎,將教導處、科研組組織起來,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組織,以調動全校教師全員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群體研究的氛圍,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與實施。建立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制度,要求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職責,注重實踐,積極參與理論學習,并定期召開課題研究例會,總結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策略,深化研究。學校教科室全面協(xié)調、組織好本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認真制定研究計劃方案,督導各分工責任人在規(guī)定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相關任務。

  財力保障:課題組每年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自行籌集一定的經費,包括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講學提供相應設備,會議費用等。我們將嚴格管理并使用好科研基金,同時,保證學校有關教育設施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2

  為全面推進我市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改革工作,全市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確定,在全市高中學校開展“雙十”活動,即:解決高中課改和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的十大難題,建設十所實施課程改革示范學校,把這十所學校建設成實施素質教育、規(guī)范辦學行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課堂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等各個方面的示范,引領全市高中學校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半p十”活動的時間安排,計劃兩年完成10所學校建設任務,每年9月下旬對當年申報學校創(chuàng)建方案進行研討,11月份對申報學校進行驗收。

  “雙十”活動建設標準(注:這十個方面既是十個重點問題,也是示范學校建設標準。)

  1、在自主選課、走班制教學與學分制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自主選課、走班制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重大特色之一,也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大亮點。申報學校要率先落實自主選課、走班制教學,并積極探索實行自主選課、走班制教學后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重建、教師與學生管理體系及評價機制創(chuàng)新、師資合理配備、學分制管理等。

  2、在學科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探索方面有成型做法。

  讓不同類型、不同起點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申報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差異、不同發(fā)展需求組成不同層次的班級,重點在學科(也可部分學科)教學領域實施分層次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作業(yè)要求等各方面體現(xiàn)出差異;也可在同一班級中,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狀況、興趣愛好實行班內的分層次教學,加強分層考試、分層作業(yè)、分層任務、不同目標要求的分層次教學策略研究。

  3、在課程資源整合、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方面有成型做法。

  在辦學行為規(guī)范之后,最大限度地挖掘學校教育資源和社會教育資源,形成校本課程加以開發(fā)、實施,不僅體現(xiàn)著學校的辦學特色,也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綜合發(fā)展需要,也是落實新課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申報學校要在如何挖掘、整合教育資源,如何加強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工作機制上有比較成熟的做法。

  4、在學生課外活動、社團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與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學生課外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社團活動是實現(xiàn)國家課程校本化的重要手段,是對學科教學的延伸拓展與深化提升。申報學校要研究規(guī)范辦學行為后,根據學生自主支配時間相對增加的實際,如何科學安排與管理學生課外活動內容;如何根據學科教學需要,通過學科社團活動,實現(xiàn)學科教學的延伸拓展與深化提升。

  5、在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索中有成型做法。

  研究性學習是國家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課程的另一個亮點。申報學校要針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際,設計課內外教學內容,實現(xiàn)課程設置與管理的科學化、系列化、規(guī)范化。

  6、在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及學習方法指導方面有成型做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新形勢下確保學生學習高效益和教育教學高質量的重要教學管理策略。申報學校要在新形勢下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良好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應該采取哪些培養(yǎng)形式,應該采取怎樣的工作推動機制與管理機制,實現(xiàn)規(guī)范化、系列化、科學化;針對學生實際,應該如何實施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等。如何讓學生能夠有計劃地科學安排自習時間,使自己的學科學習延伸、拓展、深化;如何讓學生的閑暇生活過得更充實、幸福、有價值;如何引導學生對生活有規(guī)劃,對成長有追求,對人生有感悟,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我規(guī)劃、自我選擇、自主發(fā)展等意識的形成,讓學生的課余生活從自由走向自主,從自主走向自覺。

  7、在建立和完善學生學業(yè)成績及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方面有成型做法。

  為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逐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申報學校要在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過程性、階段性監(jiān)測內容、方式及評價機制;如何采取學生選課、學業(yè)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tài)的成長記錄檔案,逐步完善與新課程要求及素質教育核心理念相適應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8、在完善教師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報學校要根據規(guī)范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導向與激勵相結合、個體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原則,建立適合本校實際、與新課程要求與素質教育要求相適應的教師工作評價機制與評價辦法。通過評價的規(guī)范、導向與激勵功能,杜絕片面依據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對教師進行獎懲性評價,進一步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規(guī)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探索適合本校實際的校本教研模式,引導教師立足崗位,自我培養(yǎng),實現(xiàn)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9、在先學后教原則指導下構建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教學流程,探索高效課堂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報學校要以課堂為核心,主要針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的課堂結構的構建,課堂的前后延伸及預習學案、課時學案、訓練學案的編制使用,作業(yè)布置,課后輔導,考試檢測等有效教學策略展開研究。重點研究探索具有普遍性的優(yōu)質高效教學流程,凝練升華課堂教學理念,形成個性鮮明、獨具特色、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課堂教學模式。

  10、在研訓一體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式探討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報學校要實現(xiàn)校本教研常態(tài)化,把校本教研與教師發(fā)展和課堂效率提高緊密結合起來。研究重點放在落實“三講三不講,解決教師課堂講授時間過多,課堂效益不高的問題。課堂教學盡可能有設計有較高思維含量,能真正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有價值的問題。將檢測、反饋、糾錯、追蹤檢測制度化,將“落實”進行到底,完成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最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確定預習目標,明確預習要求,檢測預習效果。教學過程中分層指導、分層作業(yè)、因材施教問題。探索講評課課堂常規(guī)。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3

  一、單元教學資料的地位、知識結構前后聯(lián)系

  第一章、是經過觀察和調查,了解生物區(qū)別與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們身邊的生物;第二章經過較多的科學探究活動,了解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互相依存的關系,初步認識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所有生物的家園,認識到保護生物圈是每個公民的職責,初中生物教學計劃。當今社會,由于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圈的變化也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生活,關注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關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要了解生物圈。

  本教材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系,從生物圈的角度介紹人和其他生物,先讓學生對生物圈有一個概括了解,便于后續(xù)資料的學習。

  二、教學目的與要教求

  1、認識到生物具有區(qū)別與非生物的特征,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其類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2、嘗試觀察、調查以及資料分析的基本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嘗試在科學探究中控制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以及測量和處理數據的方法,初步養(yǎng)成探究的思維習慣。

  3、初步構成愛護生物的情感、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和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念。

  三、重點和難點

  1、能夠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調查的一般方法,學會做調查記錄。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調查的本事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本事。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應當愛護這個家。

  4、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的因素,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5、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6、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

  7、培養(yǎng)收集和分析資料,合作和交流的本事,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精神。

  四、課時安排

  第一章一節(jié)1課時,第二節(jié)2課時

  第二章第一節(jié)1課時第二節(jié)2課時三節(jié)2課時第四節(jié)2課時第五節(jié)1課時。

  五、教學措施和方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3、學習和應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4、鼓勵學生自我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應用,工作計劃《初中生物教學計劃》。

  6、要注意對學生綜合本事的培養(yǎng)。

  7、面向全體學生,實現(xiàn)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教學目標、資料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4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fā)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xiàn)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xiàn)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為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效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課程開發(fā)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理念,結合我校實際,開發(fā)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課程,以彌補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個性特長。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個性,為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實施目標

  1、通過學科素養(yǎng)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中華經典的博大精深、數學思維的靈活創(chuàng)新、英語情境的生動有趣,陶冶情操、發(fā)展個性,保持最佳學習狀態(tài),提高人文素養(yǎng)。

  2、通過生活技能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術和禮儀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過藝體技能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發(fā)展特長,樹立自信,豐富精神生活,實現(xiàn)全面和諧發(fā)展。

  三、基本結構

  以校本課及活動小組為載體,確立以下三類內容,每學期視環(huán)境、師資等具體情況添減部分內容。

  1、學科素養(yǎng)類——經典誦讀、英語口語、習作、數學思維

  2、生活技能類——折紙、生活勞技、生活禮儀、法伴我成長

  3、藝體技能類——舞蹈、聲樂、器樂、兒童畫、裝飾畫、國畫、剪紙、書法、十字繡、橡皮泥、陶藝、圍棋、武術、乒乓球、田徑等

  四、實施原則

  1、現(xiàn)實性原則:充分考慮我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及學生發(fā)展狀況,兼顧學校其它方面因素確立校本課程開發(fā)目標時。

  2、基礎性原則:以全面發(fā)展學生能力,促進學科知識的運用與綜合為目的,為學生打好基礎服務。

  3、發(fā)展性原則: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著眼于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以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為目標。

  五、保障機制

 。ㄒ唬┏闪⑿1菊n程開發(fā)與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戰(zhàn)元川,全面負責校本課程開發(fā)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

  副組長:梁娟、王成芹,確定校本課程開發(fā)內容,具體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成員:呂壯君、劉洋、丁春鋒、畢圣杰、邵娜、曲春賢、于宏偉

 。ǘ┙M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編委:王成芹、呂壯君、于愛芳、苗文靜、谷靜、高娃、高濤、欒魯華、曹正、鄭曉峰、紀水英、韓杰、曲春賢。

  六、實施過程

 。ㄒ唬淞⒄_的課程觀。

 。1)采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標準》等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并用大教育觀指導教育教學實踐。

  (2)多方合力,共同協(xié)作。教導處負責制定整體方案,審議課程綱要、教材、學科評價體系,負責過程管理、分期工作計劃、檢查實施、培訓指導等工作;總務處負責課程開展所需的物質保障,協(xié)調資料的征集和保養(yǎng)、場地的建設,場地活動的設施供應等;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紐帶作用,取得家長的幫助與支持,挖掘家長資源、社區(qū)資源,使校本課程融于生活、融于社會,促進孩子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ǘ┱J真落實課程目標

  1、校本教師針對學校已有的校本課程資源,依據學生年齡特點、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交流反思,不斷完善內容,豐富課程體系。

  2、任課教師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按時上好校本課,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3、每學期以年級組為單位,至少開展校本課程專題研討一次,活動要有目的、有準備、有記錄、有實效;每學期末組織面向全校師生的校本課程成果展示評比一次,全面參與,形式靈活。

  4、學生需要外出調查、參觀時,由分管領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一起組織,確保師生安全。

 。ㄈ┩瓿烧n程實施水平評價

  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張揚學生個性,形成學校特色,課程評價由任課教師擬定學科評價方案,教導處具體負責方案的指導審核及校本課程教師實施情況的總體評價,評價注重多元化和個體化

  1、對教師的評價注重過程性

  從教學準備、教學方式、教學態(tài)度等方面對教師的課程方案(附件1)、課堂教學(附件2)進行評價。學校采用調查問卷(10%)、聽課記錄(20%)、檢查教師教學方案計劃及教案(20%)、博客(每月)總結(20%)、教學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實。

  2、對學生學習情況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學生上課出勤率評價,占學業(yè)總成績20%。

 。2)課業(yè)完成情況評價,占學業(yè)總成績的40%。包括平時上課聽講、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的完成情況。

  (3)課程結業(yè)成績,占學業(yè)總成績的40%。

  學生校本課程學業(yè)總成績按A、B、C、D分四個等級

  為促進學生特長的發(fā)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態(tài)度,采取觀察、考查、現(xiàn)場匯報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進課程有效實施。強調以下兩點:

  一是組織階段性作品展覽。開展多種形式的年級、校內學生作品展覽,如,學習筆記、手抄報、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強宣傳和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

  二是要有學習結果的評價,采用等級制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期結束,教師根據校本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地參與的情況,采用開卷考查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給與學生充分發(fā)揮才能的機會和合理的等級成績。(見附件4、5)

  以上課程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個體,同時呈現(xiàn)合理的層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課程《經典誦讀》《走進威!贰睹嬓蕾p》等重視人文熏陶和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田小學子因此洋溢著書香高雅氣質、自強創(chuàng)新品質和模范小主人風采;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及年齡特點分年級選修的橡皮泥、陶藝、折紙、剪紙等課程,遵循了由易到難,漸入內涵的規(guī)律,旨在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一批有興趣、有悟性的小藝術家;而在此基礎上,補充開設了二十多個興趣小組,引領孩子發(fā)展特長,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盡情飛翔。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5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這個學期我擔任初二1-3三個班的生物教學任務,為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初二年級生物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fā)展:

  知識目標: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特征。

  2)明白動物的行為大多是經過運動來完成的,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lián)系

  3)獲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的知識。

  4)經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一樣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本事目標:

  1)增強動手本事和實驗設計本事。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本事:如進行“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一樣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

  認識科學經過技術轉化為人們改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fā)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禮貌的提高,又具有實踐價值?茖W技術在促進人類提高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所以,其實踐價值就相當于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盡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可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并非都能依__科學來解決。

  二、學情分析

  經過初一的學習,多數學生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其中也存在著問題:班中成績差別懸殊,存在兩極分化現(xiàn)象,有的班級后進生比較多。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做好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學習的第五單元,是整個初中二年級生物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單元。其中涉及的資料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資料,主要涉及動物的分類,讓學生區(qū)別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動物·陸地上生活的動物·空中飛行的動物,以及這些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其中重點在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jié)強調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點闡述了動物與人類生活得關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經過這兩個章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為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我,并且應當身體力行。所以,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fā)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為,同時,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由自然人轉變?yōu)樯鐣舜蛳铝吮仨毜幕A。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1、各種動物的適應性特征

  2、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難點:1、運動的結構基礎和構成機制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據生物特征進行分類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村和新課程標準。

  2、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

  3、優(yōu)化教學方法,運用好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4、認真組織好各次探究活動,注重學法指導。

  5、認真做好培優(yōu)輔差工作,面向全體學生。

  6、加強訓練,到達及時鞏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學習小組,并加強合作學習指導。

  六:教學進度與重大活動安排

  周次日期工作要點

  第1周9、3-9、7分析上期期末質量監(jiān)測試卷,查漏補缺。

  第2周9、10-9、14生活的動物

  第3周9、17-9、21陸地生活的動物

  第4周9、24-9、28空中飛行的動物

  第5周10、1-10、7國慶長假

  第6周10、8-10、12動物的運動

  第7周10、15-10、19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第8周10、22-10、26社會行為

  第9周10、29-11、2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0周11、5-11、9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第11周11、12-11、16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2周11、19-11、23細菌

  第13周11、26-11、30真菌

  第14周12、3-12、7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周12、10-12、14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6周12、17-12、21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第17周12、24-12、28從種到界

  第18周12、31-1、4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第19周1、7-1、11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第20周1、14-1、18復習并迎接期末質量監(jiān)測考試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6

  一、 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給學校的發(fā)展、給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給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學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fā)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帶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開發(fā)、管理、評價、教學資源開發(fā)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二、 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

  1、總目標:

  發(fā)揮團隊合力,結合課改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拓展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突顯學科特色。

  2、學生發(fā)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使學生的發(fā)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3、教師發(fā)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chuàng)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4、重點突破:

  以學校特色項目為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的開發(fā)校本課程,并逐步向各學科延伸,完善校本課程,即《三字歌》、《剪紙》、《弟子規(guī)》。

  三、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實施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李進彪

  副組長:尚敬華

  成 員: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贅嬎疾⒅朴喰1菊n程開發(fā)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谥朴喰1菊n程實施有關規(guī)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

 、劢M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芊e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萁洺I钊胄1菊n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拮龊眯1菊n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積極性,體現(xiàn)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保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五、 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發(fā)揮特色創(chuàng)建過程中的優(yōu)勢,形成校本課程的生長點。

  2、各學科在確定的年級實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3、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開展各項教育的重要載體。

  4、以學生和諧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明確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定位,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六、校本課程實施保障:

  1、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實施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持。

  3、學校對教師進行必要的理論培訓。

  4、保證實施教師的研究時間,研究空間。

  6、在教師考評上充分肯定教師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及研究的成果。

  7、學校對實施教師應做好各類設施的提供,如校園網等,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設準備物質條件。

  8、對教師開發(fā)的校本課程,學校應組織評選,優(yōu)秀的校本課程,鉛印成冊,并予以獎勵。教師開發(fā)出的校本課程的成果記錄在教師業(yè)務檔案。

  9、根據師資培訓工作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認真參與培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7

  一、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給學校的發(fā)展、給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給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fā)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fā)展”,確定校本課程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提高教師開發(fā)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fā)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通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chuàng)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fā)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著這一原則,中華美德故事、古文學鑒賞課中我們搜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yǎng),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開發(fā)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置中,低年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yǎng)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高年級主要學習以后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傊,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3、發(fā)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發(fā)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fā)展、社會發(fā)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校本課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置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fā)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fā)的積極性,體現(xiàn)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fā)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六、校本課程開發(fā)框架:

 。ㄒ唬╊I導小組:

  組長:a

  成員:b

 。ǘ┕ぷ餍〗M:

  組長:c

  成員:d

 。ㄈ┚幬止で闆r:

  (四)校本課程開發(fā)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fā),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活動環(huán)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好,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并作好展示匯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fā)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8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fā)的'課程,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特長、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將依據國家基礎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拔睦聿⒅兀庹Z強化,全面發(fā)展,國際融合”的育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及教師的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與實驗。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發(fā)展教師專業(yè)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教師隊伍,形成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科學管理隊伍及評價體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2、自主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組織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xiàn)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差異性、主體性。

  三、主要措施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動員全體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fā)。

  2、制定校本課程開發(fā)和管理制度,以規(guī)范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課程開發(fā)納入教師業(yè)務考核中。

  3、以教研組為單位確定本科組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方向。

  4、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fā)的重點。

  5、動員全體教師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開設校本課程。

  6、充分發(fā)揮校本研訓的作用,整合各科組教師的特長和優(yōu)勢共同開發(fā)校本課程。

  四、課程結構

  按課程開設的培養(yǎng)目標分為人文素養(yǎng)類、科學素養(yǎng)類、生活技能類、身心素養(yǎng)類、藝術修養(yǎng)類、信息技術類、學科競賽類七大類。

  人文素養(yǎng)類:通過人文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生人文文化品質,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和進行交流的能力。

  科學素養(yǎng)類:通過各種科技自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考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生活技能類:通過生活知識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學生生活的質量。

  身心素質類:通過體育項目和心理健康輔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藝術修養(yǎng)類:通過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增強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審美能力。

  信息技術類:通過學習電腦操作知識,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學科競賽類:以學科競賽來培養(yǎng)學生進取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探索精神。

  五、選課方法

  學生選課分以下幾步走:

  1、向學生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激發(fā)學生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向學生公布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先按正常教學班統(tǒng)計學生選課情況,再根據學生第一、第二志愿,學校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原則上組班不超過50人,低于20人不開班。

  4、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六、教學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訪問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業(yè)務檔案。

  教師學期綜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評分

  B——年級考核組評分(年級組長、備課組長)

  C——學生評價分(每班抽取優(yōu)生、中生、后進生進行評價,取平均分)

  D——教導處學期教學常規(guī)工作評價分

  E——教學成果評價分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yōu)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chuàng)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yōu)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七、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實現(xiàn)學校統(tǒng)籌規(guī)劃,教師自主實施,學校監(jiān)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1、學校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各門課程的選課人數等,以便于規(guī)劃實施校本課程。

  2、學校對已開發(fā)的校本課程統(tǒng)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guī)劃設計。

  3、任課教師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按步實施、教導處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4、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任課教師根椐課時計劃,自已組織學生,聯(lián)系場地、器材等,實施課程。

  6、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7、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并對自已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課程教學。

  8、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yōu)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八、教材建設

  教師可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yōu)秀教材;4、拓寬現(xiàn)有教材。

  九、運作機制

  (1)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

  組長:高小芳

  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

  副組長:陳鋼(教務處主任)浦培根(教研室主任)

  負責組織落實、協(xié)調、檢查校本課程進行中的事務性工作。

 。2)校本課程研究組:各教研組

  十、步驟與措施

  1、準備階段(xxxx年3月——6月)

  主要任務是啟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作好思想、人員、組織、教學的準備工作:

  A、制訂方案、健全制度;(第1周)

  B、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fā)的重點;(第2周)

  C、教導處發(fā)放校本課程申請表和參考選題;(第3周)

  D、教師確定校本課程選題,申請表交教導處;(第5周)

  E、教導處選配校本課程教師;(第6周)

  F、教師挖掘教材資源,編寫教材。(第7周-第18周)

  G、校本課程教材交教導處。(第18周)

  2、實施階段(xxxx年9月——20xx年6月)

  A、公布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第1周)

  B、統(tǒng)計學生選課情況,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第2周)

  C、教導處確定校本課程的形式,開課設節(jié):(第3周)

  D、教師制訂學期計劃,上交教導處檢查(第4周);

  E、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第4周始)

  F、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研討教材教學策略,提高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G、定期檢查、記錄、測試,反饋實驗情況,對出現(xiàn)問題進行調查與診斷;

  H、教師按學期對教材內容、教材的使用、學生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評價。(春學期第18周)。

  3、總結階段(20xx年6月)

  A、教師整理好講義和全部實驗材料;(18周)

  B、教師寫出校本課程分析報告,進行反思性評價;(第19周);

  C、教導處發(fā)放學生問卷,對教師進行評價。(第19周)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9

  一、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給學校的發(fā)展、給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給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學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fā)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F(xiàn)有的教學特色以及班莊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帶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開發(fā)、管理、評價、教學資源開發(fā)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1、總目標:

  發(fā)揮團隊合力,結合課改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拓展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突顯學科特色。

  2、學生發(fā)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使學生的發(fā)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3、教師發(fā)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chuàng)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4、重點突破:

  以學校特色項目為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的開發(fā)校本課程,向各學科延伸。

  三、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xxx

  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xxx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xié)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

  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員:xxx xxx xxx xxx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贅嬎疾⒅朴喰1菊n程開發(fā)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萁洺I钊胄1菊n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拮龊眯1菊n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四、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校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fā)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fā)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yōu)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fā)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fā)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建有本地特色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

  深入系統(tǒng)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tài)度,解決實驗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檢查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fā)的積極性,體現(xiàn)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結合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fā)的研究和實踐。

  六、校本課程開發(fā)計劃

  1、發(fā)掘本地特色項目資源,發(fā)揮特色創(chuàng)建過程中的優(yōu)勢,形成校本課程的生長點。

  2、在1~6的年級實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3、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4、以學生和諧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定位,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5、逐步將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管理體系,引導各年級實施拓展型課程的開發(fā)。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應撰寫校本課程教案,并建立校本課程教師檔案袋。

  2、課程的組織形式必須以學生為本,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活動環(huán)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教師必須在每次校本課程后,作好記錄,寫好教學反思。

  5、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并作好展示匯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的檢查評價。

  2、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申報制度。

  3、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fā)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4、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5、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6、對于參加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教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九、校本課程實施保障

  1、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研究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持。

  2、設立校本課程實施的研究及獎勵經費。

  3、學校對教師進行必要的課程理論培訓。

  4、保證實施教師的研究時間,研究空間。

  5、鼓勵教師撰寫心得體會,包括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6、在教師考評上充分肯定教師校本課程實施的成果。

  7、學校對實施教師應做好各類設施的提供,如校園網等,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設準備物質條件。

  8、對教師開發(fā)的校本課程,學校應組織評選,優(yōu)秀的校本課程,鉛印成冊,并予以獎勵。教師開發(fā)出的校本課程的成果記錄在教師業(yè)務檔案。

  9、根據師資培訓工作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認真參與培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0

  生物科學實驗是以認識生命運動的本質和規(guī)律為目標的實踐。在每一個實驗的過程中,從實驗意念的產生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結果的分析到實驗報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維活動,每一步都是思維的結果。所以,生物科學實驗有利于把學生帶入發(fā)現(xiàn)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分析實驗問題之中和在解決實驗問題中鍛煉思維本事,F(xiàn)將本學期的生物實驗教學工作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經過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本事及小組的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經過現(xiàn)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經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部分演示實驗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于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里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jiān)督學生對每個實驗到達操作規(guī)范、熟練的程度;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本事。

  3.在開放實驗室方面,為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查找與教學資料相關并且學生感興趣的實驗資料,提前列出實驗配檔共學生們參考和選擇。每次開放實驗室之前精心準備實驗材料、并且對實驗進行預做,使教學能夠得心應手。經過開放實驗室活動,讓學生的動手本事和實驗操作本事有所提高,并且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4月份進行生物實驗技能測試,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本事,提高學生的生物學興趣。

  三、實驗課的教學方法

  實驗課教學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資料、學生實際和設備條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鍛煉自我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驟;在講授理論知識時,讓學生經過實驗的方法去歸納出這些知識,這樣做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加強本事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遷移,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其科學思維和想象力。

  四、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并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jié)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五、將德育工作滲透于教學中

  1、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xié)助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guī)則,愛護財務,節(jié)儉用水、電、藥品,從而養(yǎng)成勤儉節(jié)儉的美德。

  3.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1

  我校嚴格執(zhí)行國家和省頒布的課程計劃,結合教委下發(fā)的課程計劃,根據本校實際,按以下方案實施:

  一、課程設置

  學校認真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各門課程,制訂了課程管理的相關制度。每學期初由學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擬定課程計劃執(zhí)行方案、制定總課程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為學期開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認真執(zhí)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嚴格執(zhí)行課程標準。優(yōu)化教學過程,著力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指導思想。積極開展教改教研活動,積極組織觀摩課、示范課、研究課。努力上好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為學生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有效的內容和空間。

  本學期,我校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地方與學校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音樂、體育、美術。其中地方與學校課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禮儀教育等;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勞動技術、信息技術等。所有課程、課時,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要求設置,無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現(xiàn)象。重視開展好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興趣活動四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課時分配(周)

  一、二年級:語文(9課時)、數學(7課時)、品德與生活(2課時)、體育(2課時)、音樂(1課時)、美術(1課時)、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3課時)

  三至五年級:語文(7課時)、數學(6課時)、品德與社會(2課時)、外語(4課時)、體育(2課時)、音樂(1課時)、美術(1課時)、科學(2課時)、綜合實踐(3課時:包括信息技術1課時;勞技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1課時)、地方與學校課程(2課時)。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每課時40分鐘,一、二年級每周總課時數26節(jié)。三至五年級每周總課時數30節(jié)。

  三、學校課程管理措施

 。ㄒ唬┘訌妼W習,提高認識。

  課程是指為了實現(xiàn)學校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而規(guī)定的教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進程,是把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的橋梁,是培養(yǎng)目標的載體和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的手段,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因此,課程設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新課程設置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對于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認真研究課程設置方案,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并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ǘ┘訌姽芾,科學設置各類課程。

  嚴格執(zhí)行新課程設置方案,對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指令性內容按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在課程管理上轉變管理思想,研究管理辦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校在課程改革實驗中的主體作用,保證足夠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開發(fā)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時 間和空間。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程改革小組,成員包括教研組長和部分骨干教師。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2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立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的實踐中,我區(qū)各小學以活動為載體,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區(q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fā)展,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現(xiàn)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案:

  一、組織機構。

  1、成立區(qū)“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研究組:由校長、教導主任和教研組長組成,由校教導主任劉麗軍同志任組長,由教研組長劉旭平同志任副組長。

  2、各學校成立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由教導處、教科處有關人員、任課教師組成,由校長任組長。

  3、建議成立校級“導師團”:由學校教師、家長代表、社區(qū)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員組成。

  二、課時安排。

  1、根據《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全縣20xx學年小學3—6年級開設,每周平均2課時。

  2、每周2課時可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彈性安排。

  三、實施過程安排。

  1、準備階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1)各學校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征求意見稿),學習省、市有關文件精神;

 。2)各學校總結反思20xx學年課程實施情況,結合學校特點,研討并制定20xx學年課程實施方案;

 。3)各學校交流課程實施方案(9月15日);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學校按照課表,認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2)進行實施階段的校本教研:原則上兩周一次,以沙龍式研討為主;

  (3)組織區(qū)級現(xiàn)場觀摩教學和研討活動;

  (4)參加大市范圍內的教學交流活動(光盤)(12月份)。

  3、總結階段:20xx年1月。

 。1)各學校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專題總結;

 。2)推薦參加大市范圍的評先活動。

  四、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全面把握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

 。1)學習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征求意見稿)》;常州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方案;

 。2)學習形式:學習與研討相結合、自主與合作相結合;重體會、重感悟、重反思。

  2、積極探索,多方開發(fā)和活用課程資源。

 。1)通過系統(tǒng)性的講座、組織參觀、校際研討等形式有效開發(fā)和活用校內人才資源。

 。2)面向社會、家長宣傳學校的教育目標,嘗試建立家長人才資源檔案庫,有效開發(fā)地域、人才資源。

 。3)有效開發(fā)和利用社區(qū)和社會的物質資源:自然體驗活動的設施設備,如綠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會體驗活動的設施設備,如博物館、福利院等。以此彌補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

  3、大膽實踐,嘗試在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1)課程目標:圍繞知識、態(tài)度、能力三個基本維度研究;

 。2)課程內容:圍繞三條線索: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進行選擇與組織,實現(xiàn)三者的均衡與整合。

 。3)課程實施:重視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四大領域的融合研究;重視課題發(fā)現(xiàn)——課題探究——成果發(fā)表的單元活動流程研究。

 。4)課程評價:結合“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式,進一步探索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的有機結合。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3

  學校課程開發(fā)委員會對各學科提出的各個校本課程,進行了認真的評議,全面分析了學,F(xiàn)有資源,討論后確定我校校本課程的設置框架: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基礎上,框定我校校本課程分為四大類:人文類、科學類、藝術類、體育類;主要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三個方面進評定,確定本學年的校本課程。

  一、課程設置:

  1、人文類:

  (1)時事開講。

  (2)生活中的經濟學。

  (3)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述。

 。4)花卉與生活。

  2、科學類:

  (1)身邊的化學。

 。2)航天科技。

  3、藝術類:

  樂器、聲樂、素描、動漫、硬筆書法、立體構成、服裝設計、裝飾畫、絹花制作、風景畫。

  4、體育類:籃球、排球、足球、舞蹈。

  二、校本課程綱要編寫要求:

  1、課程名稱:(包括適合年級)。

  2、主持教師:(待定)。

  3、課程類型:(說明是人文類/科學類/藝術類/體育類等)。

  4、課時量:說明總課時量及課時安排。

  5、日期:起止日期。

  6、課程具體設計:

 。1)課程目標:逐點陳述目標,要全面而具體。

 。2)課程內容:知識內容、活動形式等相關方案;具體的組織等。

 。3)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組織形式如學習方式與活動安排、各種教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等。

 。4)課程評價:評價的標準。注意:要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如過程評價、評價角度要多元化。說明學分值計算方法。

 。5)環(huán)境條件:(硬環(huán)境:需要學校提供設備、場地、資金等;軟環(huán)境:工作量的計算、教學的評價等。)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4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fā)的一門課程,是相對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實施校本課程將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特長、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我根據實驗中學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方案。

  一、課程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

  2、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基本理念

  1、學生是校本課程的主體。一方面學生是課程開發(fā)的依據;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創(chuàng)造課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課程內容的范圍。

  3、課程是學生通過反思性、創(chuàng)生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反思和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對象。

  4、校本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chuàng)造為本,旨在改變學生的單一學習方式。

  5、教師和學生不是校本課程的簡單執(zhí)行者,而是校本課程的創(chuàng)生者。

  三、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必修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可能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靈活地做出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xiàn)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四、教學形式

  作為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校本課程的教學方式要打破課堂教學固有的模式,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活動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擬采用以下形式:

  1、個體式。如書法、計算機、剪紙、舞蹈、音樂、美術、體育項目訓練、棋類等。

  2、集體活動式。如班團隊活動、社會實踐、體育競賽、藝體節(jié)、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

  3、團隊式。如合唱、舞蹈、球類選項、學科競賽等。

  五、課時安排

  校本課程每大周5課時,安排在下午3、4節(jié)公共自習課上。

  六、教學內容及目標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要遵從我校以“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為辦學理念,構建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師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條件,構建學校教育人性化、個性化的課程,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七、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作為“優(yōu)秀學生”的評選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小組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績優(yōu)秀者可將其成果載入學生成長檔案。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

  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yè)務檔案。

  八、師資培訓

  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是承擔校本課程的主體,依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xiàn)狀,結合各地的教研情況,目前師資培訓應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回校后積極輻射。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專家,對我校教師進行培訓。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一幫一”結對互助,培養(yǎng)青年教師。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讓教師自主學習,以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九、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校本課程的基礎。任課教師要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務實鉆研學習,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通過實踐,反饋調節(jié),最后形成有特色的褡褳學校校本課程教材。教師開發(fā)教材,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調查收集學生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基礎和差異。掌握學生現(xiàn)有知識、技能素質的水平,收集適應技能高低和知識多寡不同的各種活動材料,為課程選材的提供依據。

  2、提供反饋資料,特別是向學生指出學習中的差錯并分析原因的反饋材料,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找出課程學習中的難點。

  3、組織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

  4、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教師要不斷地提高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借鑒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風格的能力。

  5、發(fā)揮網絡資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資源,促進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

  在我看來,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是學校不斷學習、發(fā)展、成長的過程。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繼續(xù)努力,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chuàng)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使他們能夠找到最優(yōu)秀的自己。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5

  自自治區(qū)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后,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并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一、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閱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周兩節(jié),三至六年級為每周一節(jié),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后的10分鐘。

  二、教師教授的落實。

  1、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么教,教什么,做到胸中有數。

  2、每位書法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后去指導學生是沒什么問題的。

  3、書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jié)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范,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學生學習的落實。

  1、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字的練習逐步推進。

  2、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恒。

  3、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開展時間:

  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1-03

小學學校課程實施方案06-10

課程特色學校實施方案11-02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15篇11-03

學校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精選6篇)09-29

加強學校課程建設實施方案范文11-17

學校體育課程實施方案范文04-20

初中學校課程實施方案活動模板10-08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7-25

小學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精選25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