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科學課文常見材料的說課稿
篇一:常見材料說課稿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nèi)容:《常見材料》是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它從屬于科學課程標準物質(zhì)世界中物體與物質(zhì)內(nèi)容的分支課題。同時這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也是本單元的一級研究主題。本課從材料的來源認識材料的分類,然后通過尋找教室里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使得學生知道不同材料在性質(zhì)上的差異導致了它們具有不同的用途。為單元后續(xù)的《紙》、《金屬》、《塑料》三課奠定知識基礎,因此可以說本課起到了單元統(tǒng)領(lǐng)的作用。
本課雖然沒有技能操作上的難度,但很鮮明的是它需要將知識歸納性與研討操作性融為一體。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來認識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將學生由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零
星認識提升到內(nèi)涵屬性的層次上。并且在提升的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的認識物體的方法,使得他們在進入“材料世界”的同時,能夠準確利用自己的感官來判斷物體的特征,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以便達到課標中要求學生能判斷物體是由不同的材料組成的目的。
學情分析:
學生每天都在與各種各樣的物品打交道,這些物品都是由各種材料制成的,所以學生對常見的材料已經(jīng)有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jīng)驗,然而他們的這些認識和經(jīng)驗是零散的,不規(guī)整的,無法有效歸入到知識體系中;而且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也存在差異,顯得參差不齊。本節(jié)課就是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初步的,系統(tǒng)的建立材料的概念,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觀察和探究的結(jié)果,由此進一步認識不同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一種材料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同一物品可以用多種材料制成,感悟到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將不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的材料,從而達到《標準》中制定的“能區(qū)分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識到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不斷在發(fā)明新的材料。”的目標。
根據(jù)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 能夠用看,摸等多種感官來研究常見的材料。
、 會通過觀察與交流物品的構(gòu)成材料推斷各材料的性能。 科學知識
、 認識到身邊一些常見的材料是由一種材料或多種材料制成的。 ② 理解常見材料根據(jù)它們的來源可以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③ 知道人造材料來源于天然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 意識到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不斷在發(fā)明新的材料。 ② 意識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質(zhì)。
其中在教學中需要重點突出的是:
1、 認識到身邊一些常見的材料是由一種材料或多種材料制成的。
我將引導學生討論和交流身邊和教室中的現(xiàn)成材料,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分類以及交流等多種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到常見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
2、 理解常見材料根據(jù)它們的來源可以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材中是用文字圖片直接出示向是介紹材料的分類標準和種類,在實際教學中我會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多列舉一些實例進行分析,從而鞏固學生對著兩種此阿里的區(qū)別能力。
需要教師突破的難點是:
會通過觀察交流物品的構(gòu)成材料推斷各材料的性能。在教學中我將以學生觀察所熟悉的自己的鞋子為切入點,分成三步來剖析:先對鞋子進行觀察,找出球鞋由哪幾種材料制成,然后給這些材料歸類,最后再分析選取這些材料的原因。通過這一具體的觀察活動,發(fā)展學生對材料性能與用途相聯(lián)系的認識。
根據(jù)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流程:
一, 分析玩偶,揭示課題。
二, 認識材料,根據(jù)來源分類。
三, 認識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關(guān)系。
四, 觀察物品,分析材料與用途之間的聯(lián)系。
五, 拓展延伸,了解新型材料。
六, 總結(jié)全課。
第一部分,分析玩偶,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部分,我將以學生常見的毛絨玩偶為切入點,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隨后拋出“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毛絨玩偶的各個部分,它們分別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引導學
生關(guān)注到本課主題:材料。揭示課題。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種感官進行觀察,為后續(xù)觀察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認識材料,根據(jù)來源分類。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我將采用知識歸納性與研討操作性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常見材料的概念與分類方法。
首先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學習用具與教室內(nèi)的物品開始觀察,邊觀察邊記錄,再進行交流分析,從豐富的材料種類中感受到,材料就在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制作而成。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物體都是由材料制成的,一種物品可以由多種材料制成,一種材料可以做出不同的物品。讓學生對材料的觀念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分析的層面。然后,教師將指導學生把材料按照它們的來源分為兩類: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通過語言的介紹與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有更為直觀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將自己剛才尋找的材料,按照這個標準進行分類,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達成培養(yǎng)他們分類能力的技能目標。
第三部分,認識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關(guān)系。
這一部分我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人造材料都來源于天然材料。當然,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聯(lián)系生活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引導學生提出生活中的例子。
第四部分,觀察物品,分析材料與用途之間的關(guān)系。
“人們?yōu)槭裁匆圃斐鲞@么多的人造材料呢?”由這個問題進行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到生活中不同的需要要使用性能不同的材料。學生可能在這里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教師要利用一些耳熟能詳?shù)睦觼磉M行舉例說明。老師先用毛絨玩具進行演示分析,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鞋子進行層層分析:鞋子有哪幾部分組成?這些部分分別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為什么要選擇這些材料呢?通過實物舉例,能使得學生理解材料與用途之間的關(guān)系。
第五部分,拓展延伸,了解新型材料。
通過視頻材料來讓學生了解新型材料,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說出生活中的新型材料。
第六部分,總結(jié)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