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匯編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為你驕傲》是一篇富有童趣且蘊含做人道理的記敘文。文章文句淺顯,用通俗的語言講述了:我因為在與小伙伴玩耍的過程中,于無意間不小心將一塊石頭砸碎了老奶奶的后窗玻璃。之后,我在擔心害怕中與老奶奶繼續(xù)交往。但良心卻驅使我要為自己做的錯事負責任。于是我通過自己的勞動攢足7美元,并用寄信的方式向老奶奶承認了錯誤。而寬容慈祥的老奶奶同樣以回信的方式將7美元歸還給我,并用“我為你驕傲”,這五個字來肯定并贊揚我是一個知錯能改、有責任心的誠實孩子。文章用一個生活故事告訴孩子們,做人要誠實、有責任感,并且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肯定、尊重與夸獎。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語言樸實結構緊湊,讓讀者人隨文動,情隨文發(fā),而且文中插圖形象鮮明,含義感人!新課標始終要求語文教學要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我想《我為你驕傲》一文旨在通過一個生活小故事來教育學生應該怎樣做人。文章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安排文本是別有深意的。
因此根據文章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認識“封、歉”等九個生字,會寫文后出示的“我會寫”中的生字新詞。
二、過程和方法: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探究式地學習、理解課文,并能回答老奶奶為什么要寫“我為你驕傲”?這一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一個人做人要誠實
讓學生從讀中獲得深刻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啟發(fā)學生自讀自悟和富有個性的表達。引導學生在體驗人物心理,評價人物表現中受到教育和影響。同時,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學生的個性體驗,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鼓勵學生拿出勇氣去面對錯誤,承認錯誤。同時也要學會寬容,學會感動。
二、說教法與學法
本文通過一個生活小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一個做人的道理,所以我準備以朗讀體驗法、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教學方法來體現新課標“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三、說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堂課的開頭是至關重要的,我在上課伊始即讓學生讀課題再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隨即引出:我是誰?你又是誰?驕傲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要為你驕傲?這些問題,從課題進入,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讀文的熱情,增強了讀書活動的目的性。從學生的提問中可以看出大家對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關心度。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把選擇學習方式的權利交給學生:你想聽老師讀還是自己讀課文?不論是范讀還是自讀但目標是:讀了(聽了)課文,你知道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故事內容。然后讓學生自學生字詞。
1、自讀課文,標自然段,想辦法認識生字,并把帶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小黑板:寫有這課的生字詞
光滑 玻璃 破碎 攢錢
信箱 頓時 信封 道歉
3、多種形式讀生字:點名讀,男女生讀,齊讀,隨機讀
4、哪個字你認為不好記,說說你的方法
。ㄔ谧x書中,在生活中,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在與同學的相互交流中識字,記字,豐富了學生的識字經驗。多種形式的鞏固,促進了學生的識記,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礎。)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聽讀,理解“真情”
我非常想把這篇課文再讀給同學們聽一聽,同學們你們想聽么?那么在聽完以后你要告訴我,你聽完故事以后的體會是什么?
教師示范讀課文。
師生交流聽讀后的感受。
2、自讀,理順脈絡,感悟“真情”
請你小聲自讀課文,把感動你的地方畫下來,再讀一讀。
小組交流:相互讀讀感動自己的地方,說說感動的原因。
師生交流:點名讀出課文中感動的地方,并引導學生說出感動的理由。
3、小組讀,體會“真情”
整個故事中,主人公“我”的情感變化過程是怎樣的?小組同學一起讀讀,說說:主人公“我”的情感變化過程
師生交流
高興——害怕——很不自在——一陣輕松
師生交流“我”情感變化的原因。
4、猜測老奶奶的情感變化:
“我”的情感變化是這樣的,那么老奶奶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呢,課文中告訴我們了么?那我們猜一猜好么?
邊自由讀邊思考。
師生交流老奶奶的情感變化過程及原因,對應“我”的情感變化,猜測老奶奶的情感變化。
交流:
生氣——假裝不知道——耐心等待——為你驕傲
那么你認為老奶奶為什么要還這7美元?為什么要寫這句話?(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
在學生充分談出自己感受的基礎上,教師提示:在慈愛又善良教育后輩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錢,是孩子純真的情,悔過的心,是值得為孩子驕傲的美好品質——誠信、孩子的誠信。分頁標題#e#
(讀書是閱讀教學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但是二年級的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還有待于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學設計中注意讀書的層次性、目的性、趣味性問題,引導學生保持探究讀書的熱情。從而通過讀書使學生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提高。)
小組討論編結尾:課文結尾“我”看到這四個字,會想些什么,會對老奶奶說些什么?會對小朋友們說些什么呢?(任選一問先寫后說旨在以不同方式領悟中心這樣抓住文章內容上的特點,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習作和想像訓練,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習作過程中進一步受到文中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熏陶和影響。)
5、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喜歡課文中的人么?說說為什么?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老奶奶和主人公“我”的話,你會怎樣說?
板書:
勇于認錯誠實做人
真誠鼓勵寬容待人
6、聯(lián)系生活,領悟“真情”
在我們身邊,一定有象老奶奶這樣寬容的人,也一定有象主人公“我”這樣勇于承認錯誤的人,當然也會有正好和他們完全相反的人,那么不論是哪種人,你都可以和我們大家講一講,說說你的體會。
(四)積累詞語,隨機運用:
我很喜歡這篇課文,除了他很讓我感動以外,就是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好詞好句。有你喜歡的好句子么?找一找,畫一畫。
小黑板出示:
1、我們看著石頭像子彈一樣射出,又像流星一樣從天而降,覺得很開心,很有趣。
2、我們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就像兔子一樣飛快的逃走了。
說說這兩句的相似之處。
用“……像……”說一句話。
(五)總結全文,感悟中心: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結合自己說一說。
2、你覺得"我"還可以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彌補這次過失?
3、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做錯了事,應當怎么辦?
(課內外結合,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挖掘學生的心理體驗,訓練學生思維,在充分交流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認識,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板書:
22、我為你驕傲
打碎玻璃—攢錢賠償—得到獎勵
勇于認錯誠實做人
真誠鼓勵寬容待人
(六)課外拓展,豐富教學
1、記一記名言:
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英國喬叟)
寧可因為說真話而負罪,也不要說假話開脫。(波斯薩迪)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前蘇聯(lián)高爾基)
寬容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產生的要強烈得多。(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
盡量寬恕別人,而不要原諒自己。(古羅馬賀拉斯)
2、讀一讀故事:
誠實的故事
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李時珍》
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內容在全書和章節(jié)中的作用是:《李時珍 》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fā)現中的一篇課文。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大自然的語言》,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圖文分析,收集處理信息,團結協(xié)作,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李時珍》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實踐,的精神。以及樹立長大后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之才的人生價值觀。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難點:學習通過具體事例來描寫人物品格的寫作方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jié)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
1、教學手段: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擬計劃進行如下操作:教學方法。基于本節(jié)課的特點: 應著重采用引導讀文、讀中感悟 、討論教學的教學方法。
2、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采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yǎng)其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fā)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啟發(fā)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3、學情分析:(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 學生特點分析:小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識障礙上: 通過具體事例描寫來 表現李時珍人物品格 的寫作方法 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老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 動機和興趣上:采用導學案的形式,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又用小組互助、小組積分的評價獎勵機制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4、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 檢查預習情況,復習導入 ,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知識,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2)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和解決課文中比較簡單的問題,
(3)交流協(xié)作,學生在小組內互助學習,互相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法,解決課文中比較困難的問題。
。4)展示激勵,對組內和全班生成的有共性的問題,各小組比賽展示,爭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鍛煉學生演講,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適當的加以點撥引導。
。5)能力訓練。達標檢測使學生能鞏固所學知識,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6)拓展延伸,重視課文的寫作特點和方法,適當對這種寫作方法作簡要的講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lián),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7)板書,采用畫知識結構圖的方法歸納總結。
。8)布置作業(yè),本課作業(yè)由于在課內已經解決,課后作業(yè)就是預習下一課。以上是我對《李時珍》這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再整堂課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知識,并把它運用到對李時珍精神的認識和理解上,并且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鍛煉學生的下作技巧,使學生的認識活動逐步升華,及掌握了知識又陶冶了情操,還學會了方法。
說課稿 篇3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綜合類的課型,它集造型、表現與手工活動為一體,讓學生嘗試用不同材料,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素材,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畫畫、做做、捏捏、剪一剪、貼一貼等方式來表現《我的太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本課我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為前提,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解放學生的眼、耳、腦、手,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敢想、敢說、敢做、通過用身邊容易找到的材料,給學生的創(chuàng)造表現活動提供最合適的環(huán)境,并且學會合理的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素材,通過這些活動,整體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審美情趣。
教學設想:
第一,注意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的綜合,運用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科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的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通過啟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充分融入主觀情感,從而表現出具有個性“我的太陽”的形象,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審美實踐能力,誘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孩子們的人格。
第二,啟發(fā)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想象太陽的變化。并表達出各自與眾不同的想法,并且學會從生活中發(fā)現美、挖掘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通過這些活動,整體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
第三,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中發(fā)現原始美術材料,經過簡單的創(chuàng)造,體驗用多種工具材料,如:剪剪、貼貼、畫畫、捏捏等,以圖案美的形式來表現太陽。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2、引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能力使學生能夠認識自己,表現自己,我的教學重點:
1、啟發(fā)兒童想象、聯(lián)想的過程。
2、抓住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大膽想象,以圖案化的形式表現太陽。
教學難點:
是否敢于合理的,有創(chuàng)意的運用材料,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生
動的太陽形象。
教學過程:
我在引導階段,首先播放多媒體《我的太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過欣賞、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發(fā)展階段我精心設計了幾個問題:
一.發(fā)展階段:
1、誰來告訴大家陽光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覺?
2、你們平常畫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3、太陽由什么形狀組成?
然后我對問題進行總結,并讓孩子們從彩筆盒里拿出紅、黃、橙(橘紅、橘黃)色,讓孩子們對色彩的認識得以鞏固。
為了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感知能力,我講述了一個關于太陽的故事(也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讓孩子們邊聽邊想,發(fā)揮想象力,想象十個太陽的十種模樣。
二、通過演示四季的太陽,用擬人手法。點、線、面等元素表現畫面,這些大膽夸張的示范作品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
三、讓孩子們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時我抓住要點:
1、太陽的形狀。
2、合理的運用材料。
3、怎樣使太陽美觀大方與眾不同。
通過創(chuàng)作太陽游戲使本課的知識點兒得到升華,既靈活的評價了學生的作品,又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了知識,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孩子們的成就感。
四、在評價小結階段:
因為藝術沒有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孩子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孩子,用藝術的眼光評價每幅作品。
五、拓展階段:
下課后,還可以用其他形式來表現太陽,使我們的小小手再一次得以鍛煉,總之,通過本課的學習,運用多媒體課件,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才能得到了極大的發(fā)揮,為學生搭建了快樂學習的平臺,促進自主表現能力的生成發(fā)揮。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歌曲粉刷匠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第二冊的知識內容,該單元的主題是巧巧手。本歌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42拍。F大調,一段體結構。全曲音域僅有五度,由(do re mi fa sol)這五個唱名組成短小嚴整的四個樂句。旋律多使用重復的手法,簡單而且易唱易記。第一、二、四樂句基本相同,第三樂句旋律稍有變化,并以( —)的節(jié)奏貫穿全曲,給人以完整統(tǒng)一的感受。輕松風趣的旋律與幽默詼諧的歌詞相結合,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粉刷匠在觀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得意炫耀自己的勞動技術,另一方面表現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顧勞動,弄得自己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頑皮神態(tài)。讓學生在唱歌,歡笑中體驗勞動的愉快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根據新課標要求以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fā),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認知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用活潑、輕松的聲音,按照節(jié)奏和曲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標
在演唱,表演中交流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表現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目標
能夠按照圖形譜,準確地朗讀歌詞,能夠聽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組成音。
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用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勞動,明白“勞動最光榮的道理!边@一環(huán)節(jié)是我的教學難點,但卻不是我的教學重點,因此占用的時間并不長。我會把教學重點放在為《粉刷匠》這首歌詞來創(chuàng)編動作上,讓學生表現勞動時愉快心情。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tǒng)一。因為我面對的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所以我在教法上改變了以往音樂課從練聲到節(jié)奏到視唱再到歌曲的固定模式,根據新課標的宗旨,本著全面參與、個性發(fā)展、合作、創(chuàng)新等教育理念進行。我確立了以審美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這一理念要求音樂教育的全過程是一個自覺的審美過程,貫穿著所有的審美因素。讓學生在不斷發(fā)展音樂審美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音樂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創(chuàng)編,同時用活潑有趣的體態(tài)語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注重體驗與感悟
緊緊圍繞新課標“以聆聽為主”的教學理念展開教學。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一個問題,一個任務去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并得到相應的審美體驗,真正做到樂教于學。
2、情景教學:
我利用學生喜歡的少兒頻道做引子,和學生一起做《餅干歌》的律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學生生動演唱歌曲做好了準備。
學法指導上,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小組合作、即興表演,跟隨音樂主動學習歌曲。從而感受到歌曲的生動活潑和妙趣橫生。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帽子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具體設計如下:
新課標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注重藝術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新,提倡學科綜合等嶄新的音樂教育理念,給音樂教學提出了新任務與新要求。因此,在教學時,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 組織教學
聆聽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上課伊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請你們看老師的表情,(老師做出燦爛的笑容)誰能和老師一樣?(學生被老師所感染)太棒了!每一位小朋友都送給老師一個美麗又燦爛的笑臉。好,請你們現在和老師一起聽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提示: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的手都會做什么事?你會做什么事?
巧妙地運用談話聆聽音樂的形式引入主題。
2、 學唱表演歌曲《粉刷匠》
從聽錄音范唱《粉刷匠》入手。我向學生介紹一位叫“彼得”的小朋友,設置問題:“小朋友們在音樂中聽出了他小手在干什么?”引出粉刷房屋的人叫—粉刷匠。然后出示幻燈片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為《粉刷匠》。從虛擬的“彼得”引入課題,可以拉近學生和歌曲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種親切感。
本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用“刷”練習節(jié)奏,在讀出節(jié)奏的基礎上,加上歌詞,然后隨錄音唱歌詞,通過由淺入深,趣味演示的方法,解決了練習歌曲節(jié)奏和讀歌詞的枯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創(chuàng)編活動
可以讓學生邊跟錄音邊唱,鼓勵他們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自己編動作,做一回真正的粉刷匠。還可以給學生戴上用舊報紙折成的紙帽,打扮成小粉刷匠的形象。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勞動的樂趣。為下一步歌曲處理打下基礎。整個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勞動時的辛勞與快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創(chuàng)編意識。
4、歌曲處理
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為此,在歌曲處理中,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思考兩個問題:
。1) 如果你是粉刷匠,或者幫媽媽做了一點事,得到媽媽的夸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 看到粉刷好的房屋,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啟發(fā)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 拓展延伸,滲透情感教育
通過談話,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有關勞動的歌曲,并齊唱這些歌曲,從而明白“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勞動”、“勞動最光榮”的道理。
粉刷匠這一課,通過創(chuàng)編律動讓學生感受到波蘭風格的音樂旋律美和富有的動感節(jié)奏美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通過自身的感受、體驗、想像和創(chuàng)造而獲得情感審美上的升華,為其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后,整節(jié)課在歡快的《粉刷匠》歌曲聲中愉快結束。
五、說板書
整潔、美觀的板書設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是我這堂課的板書設計
粉刷匠
—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 刷刷 刷刷 刷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 (人教版)七年級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我的說課分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這節(jié)內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圖》拓展,又對學生今后學習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教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等教學實際, 確定以下三個目標。
3、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我利用多媒體直觀演示法和知識競賽法,先學后教,啟發(fā)式教學,這樣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本節(jié)課采取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
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把本課教學過程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展示學習目標,導入新課
通過學習目標的設置,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動手觀察,探究新知
先講解大洲的概念,使學生認識大洲,并知道陸地分七大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說出各大洲的輪廓特征。同學們大膽想象(如:亞洲大象頭,南極洲孔雀開屏,大洋洲馬鞍加烏龜等等),答案可以五花八門。這一活動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我又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將各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并按縮字法記憶,減輕學生記憶負擔。
讓學生在世界地圖上認知七大洲的分布,并找出兩兩對稱分布的大洲,說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線.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直觀生動,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
(三)師生互動,突出重點
大家都看過世界地圖,有沒有想過親自畫一幅世界地圖呢?我們今天要一筆畫出一幅世界地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競賽式的“一筆畫”的活動,整體感知世界海陸分布大勢。
通過剛才的畫圖過程,大家可以知道各個大洲的形狀大多是三角形。下面大家利用課下準備的漂亮的各色紙張,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臨摹并剪出各大洲輪廓圖,標上名稱。這一活動使學生對七大洲形狀和位置的認知更加形象和生動,為后面的拼圖活動準備材料。
世界大洲兄弟七個,每一位的左鄰右舍都是誰呢?讓學生用剪圖以小組為單位擺一擺。體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對位置。擺圖的活動,不僅深化了對地理定位方法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參照“世界地形圖”,以“非洲”為例探討確定大洲位置的方法。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確定非洲在經緯網上的位置。讓學生仿照上面的方法來確定其它大洲的位置。小組合作,教師點評,探究各大洲在經緯網上的位置;顒又袨閷W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四)競賽活動,鞏固練習
參照各小組共同完成的七大洲剪圖,進行小組競賽。分必答、搶答、男女對抗、小組長搶答等形式。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根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以圖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
定時拼圖:要求學生在經緯網底圖上,準確粘貼各大洲位置并填出四大洋的名稱及各大洲之間的界限.評出優(yōu)勝小組并展出。
教師明確拼圖規(guī)則,使學生發(fā)揮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五) 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分享學習成果,并以板書形式將重,難點內容用彩筆表示出來,鞏固本節(jié)知識.
布置作業(yè):地理填充圖冊p12-13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的'成功之處:
首先這節(jié)課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一是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問題都是面向每一個學生的,關注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二是以活動帶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關注了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三是在教學中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其次這節(jié)課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問題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分組討論學習,在合作中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不足之處:
由于擔心課堂組織教學不能收放自如,學生討論學習的自由度不夠寬松,對于部分學生的質疑不敢放開討論,學生們顯得意猶未盡。
板書設計如下:
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上午好!說課題目是《細胞的增殖》第一課時“細胞不能無限長大”,我將從以下六部分進行說明。(1、教材分析2、學情分析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4、教法與學法5、教學過程6、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我們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凹毎脑鲋场笔潜匦1《分子與細胞》模塊的第六章第1節(jié)內容。第六章《細胞的生命歷程》是在學生學習過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和功能、物質運輸、新陳代謝的基礎上,認識細胞這個生命系統(tǒng)的產生、發(fā)展和凋亡的過程。
細胞的增殖這一節(jié)包括: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四部分。它們是依次遞進的關系:了解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才能理解多細胞生物的生長需要通過細胞生長和增殖實現,再進一步學習細胞增殖的方式。
其中“細胞不能無限長大”是舊教材所沒有的,對應《課標》的要求,屬于了解水平,即簡述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并且“活動建議”中提出“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此活動意在使學生通過模擬探究實驗了解細胞分裂的必要性。盡管不是知識的教學重點,但卻是一個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訓練點。“倡導探究性學習”是《課標》基本理念之一,提倡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實踐,達到學做統(tǒng)一。
必修1模塊側重于通過觀察和實驗,將《課標》中要求的11項科學探究能力,按照合理的能力梯度順序編排在不同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每項探究活動都有能力發(fā)展目標的側重點。例如,在學習第二章第5節(jié)細胞中的無機物時,通過技能訓練活動,側重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能力;在第三章第3節(jié)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側重培養(yǎng)“解釋數據”的能力;在第五章第1節(jié)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的學習中,利用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和探究活動“影響酶活性的條件”,側重培養(yǎng)“確認并控制變量”的能力;在第五章第3節(jié)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中,利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活動,側重培養(yǎng)“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等。教材中的“科學方法”和“技能訓練”都是為科學探究準備的,以細水長流的方式給學生更多的了解和練習的機會,有助于提高探究能力。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節(jié)教學任務,我對教材中的模擬探究實驗做了一些處理。教材定義“細胞大小”即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也就是說,教材希望學生探究的是“細胞表面積與體積比,同物質運輸效率之間的關系”。而通常理解的“細胞大小”則是指細胞的體積大小。如果沿用教材的定義,容易增加學生分析數據得出正確結論的難度。于是,我采用了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探究問題:“細胞的體積大小與物質運輸效率之間的關系”。
二、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學生已經學習過細胞的基本結構,也具備計算體積和表面積等數學知識,并了解酚酞遇到堿性溶液會變成紅色。因此,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適當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能力基礎) 此外,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模仿、練習、部分獨立設計、獨立設計等階段,所以,我一貫注重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剛開始以教師引領為主,學生模仿為輔進行探究,后來開展教師引導的,有不同能力側重面的,學生部分獨立設計為主的探究活動。經過有計劃的訓練,可以清晰地看到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逐步提高。此時,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基礎,能夠進行較完整的探究活動,自主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
(認知基礎) 而且,高二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都處在提高期,有一定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特別是對實驗操作部分有濃厚的興趣。樂于主動參與探究,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如果以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推斷“細胞體積大小與物質運輸效率之間的關系”,很容易得出這樣的錯誤結論:“細胞體積越大,物質運輸效率越高”,所以,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使他們信服科學實驗的結果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ń虒W目標)基于上述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ㄖR目標 說出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能力目標(1)嘗試設計可行性的實驗方案,從而提升科學探究的能力
(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鍛煉運用數學分析、歸納和推理的方法處理及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探究的基本過程,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ㄖ仉y點)“自主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理解科學過程,最重要的是親歷實驗和探究,這其中又以“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為基礎。另一個教學重難點是“實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因為,以實證作為判別尺度、以邏輯作為辯論武器,做出正確判斷,得出正確結論是高中階段應達到的一個重要的能力目標。關于突破難點的具體方法,我會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詳細說明。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采取實驗探究法教學。學法則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這是我校正在倡導的新課程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結合生物學科特色及本節(jié)課內容的特點,將教學過程分為三大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進入課題、引導學生完成探究實驗、歸納總結)。我主要說明第二個部分。包括:提出問題,設計、展示方案,實驗操作,分析數據四個環(huán)節(jié)。
提出問題 采取教師直接提出探究問題的方式,為后面的重點內容節(jié)省時間。因為,作為普通校的學生,迅速、順利地提出與本課題相符合的探究問題難度較大,并且這也不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然后向學生說明采用模擬探究的原因是:活細胞不僅微小,而且生命活動復雜,直接以細胞作為實驗材料進行研究在高中階段存在很大的困難,況且只是想探究“細胞的體積大小與物質運輸效率之間的關系”,應該使問題簡化。
設計展示方案 設計展示方案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難點,也是落實教學目標的關鍵之一。“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既包括實驗方案在科學性上是合理的、嚴謹的,又包括方案在現有條件下是可行的。那就需要克服這些困難: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想到用什么來模擬細胞并獨立設計全部實驗方案。學生象力豐富,容易設計出多種可行性低甚至是不可行的實驗方案,而教師又無法在課上一一點評。為了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設計出可行的實驗方案,我進行了四個步驟的引導。
首先,提出具有難度梯度的三個問題:1、用什么代表不同大小的細胞?什么代表被運輸的物質?2、怎樣證明物質進入了“細胞”?以及深入到“細胞”的程度?3、如何衡量物質運輸效率的高低?
其次,介紹實驗用具:含有酚酞的瓊脂塊、0.1%的NaOH溶液、燒杯等。
再次,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實驗材料,解決3個問題,從而設計出可行的實驗方案。并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巡視全班,及時評價、點撥!菊埧匆曨l】。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所有組學生都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設計任務,同預期基本一致。只有個別組無法想到利用酚酞遇NaOH變紅的原理代表“物質運輸進了細胞”,然而經過教師點撥后,也很快的設計出了實驗方案。
最后,待討論結束,請出一組學生展示設計方案,并組織、引導其他人評價、修正、完善該方案。【請看學生展示及修正實驗方案的視頻】。學生比較完整的補充、修正了實驗方案,好于我的預期。至此,較順利地突破了第一個教學難點。
實驗操作 有了完整的設計方案,學生更加清楚實驗操作的流程。我強調了安全問題和需注意的細節(jié)后便示意學生動手操作了,并認真觀察他們操作情況,及時指導、評價。【請觀看實驗操作情況的視頻】。
在巡視過程中,我發(fā)現有一組學生將邊長為2cm和1cm的瓊脂塊都切成了長方體,就與他們探討:當瓊脂塊為長方體時,繼續(xù)完成實驗操作是否仍具有科學性?在達成了科學性不受影響的共識后,我鼓勵他們“將實驗進行到底”,并提醒了計算數據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分析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是本節(jié)課另一重難點,也是落實教學目標的關鍵之一。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表中數據的縱向比較、橫向聯(lián)系,得出:“細胞”體積增大,“細胞”表面積與體積比減小,從而使物質運輸效率降低,所以說細胞不能無限長大。教師引導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學生分析的質量。我的具體做法是:預先將教材中的表格增加出一列數據:“NaOH擴散的體積”,以便降低求解運輸效率的難度。
在學生整理完各項數據后,鼓勵他們展示數據、說明實驗結論,從而為下一步引導做好鋪墊。【請看學生們整理數據說明實驗結論的視頻】。之后,利用問題進一步引導:隨著瓊脂塊體積的增大,哪組數據的變化趨勢與物質運輸效率的變化是一致的?你能否嘗試著解釋細胞越大物質運輸效越低的原因?進而將分析的重點過渡到“運輸效率”和“表面積與體積比”上,再通過兩組數據的變化趨勢相同得出答案:隨著細胞體積增大物質運輸效率降低的原因是表面積與體積比在減小。由此,便總結出了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一個原因:也就是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細胞長大,隨后,再向學生說明細胞核也是限制因素之一。
在修改數據表的同時,我將表中邊長1cm和3cm的瓊脂塊對調了位置。這樣瓊脂塊的排列順序就變?yōu)樽陨隙逻呴L依次增大,本以為變動后更有助于學生對比數據、得出結論。結果,教學過程中發(fā)現,部分學生將這列數據誤看成了瓊脂塊的編號,按照撈取時的順序填表,致使所填數據與邊長不對應,反而影響了實驗結論的得出。由此我深深的體會到,課前認真分析、鉆研教材,領會設計意圖是非常重要的!
六、教學反思
1、敢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體現出尊重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2、關注課堂的生成,并有一定處理。有一組學生將瓊脂塊切割成了長方體是在預設之外的,當時我不僅鼓勵他們繼續(xù)完成實驗,還在分析數據時詢問了該組的結論,同樣是“細胞體積越大,物質運輸效率越低”。如果我能夠請該組學生展示數據,既不會妨礙正常教學,又能利用數據處理過程復雜的現象說明實驗的簡便性原則,從而使本節(jié)課更加完美。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一些認識,若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老師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7
各位領導,老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細菌和真菌的分布》。首先,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四章第一節(jié)。 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對該章的要求是學生能夠描述出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同時倡導學生學會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菌落的科學方法。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是認識細菌很真菌是科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方法。這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中將涉及的“菌落”“培養(yǎng)基”和“接種”等重要的生物術語會起到鋪墊的作用。這一節(jié)也對下面學習細菌和真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節(jié)的實驗探究中,能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細菌和真菌就在我們身邊,而且無處不在,從而更深的認識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根據課程標準我的授課思路也基本按此展開。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八年級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出細菌和真菌菌落的分布特點
2、能力目標:探究細菌和真菌菌落的分布,分析實驗結果,歸納細菌、真菌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積極參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及時交流經驗,體驗與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動的樂趣。
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細菌和真菌的培養(yǎng)的實驗操作過程,設計探究細菌和真菌分布的實驗方案,通過觀察細菌很真菌的分布狀況總結適宜細菌和真菌的生長條件。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的實驗操作過程,才能理解和掌握細菌和真菌生長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
教學難點:利用事實說明細菌很真菌的分布狀況,總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長的條件 難點的依據: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狀況比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生物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展現學生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初二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引導學生全面地看待身邊發(fā)生的現象,發(fā)展思辨能力,關注學生心理狀況。教師在活動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小組討論法: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說學法
學習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理論依據: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的各項活動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復習上節(jié)學習的內容,并簡單提問。(5分鐘左右)
導入新課:(2~3分鐘)通過直觀觀察的方法進行導入。事先準備一個長毛的的饅頭,拋出問題,饅頭上長的是什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最終揭示饅頭上長的是青霉的菌落,那么什么是菌落?細菌和真菌的菌落相同嗎?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
講授新課(30分鐘):
(1)通過導入引入課本66頁菌落的概念,讓學生仔細閱讀67頁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區(qū)分PPT上哪些是細菌的菌落哪些是真菌的菌落。
。2)引導學生仔細閱讀67頁科學方法中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總結出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的五個步驟。
(3)在理解五個步驟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完成68-69頁探究實驗,并分別找出一名代表回答探究實驗的過程,并請同學進行互評,最終通過教師進行總結探究實驗流程。(4)通過探究實驗引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條件,并讓學生在70頁勾畫出相應的重點。
(4)教師進行課堂總結,把本節(jié)的重點,再次強化。
。5)在課堂小結的基礎上完成PPT上的自我檢測和課后練習。
。6)對自我檢測和課后聯(lián)系所表現出來的的問題進行解惑。
。7)最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應用,請同學自行列舉出怎樣的環(huán)境含有細菌和真菌多,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做才可以防止細菌和真菌的侵染,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板書設計: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觀察菌落
2、實驗;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3、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 4、布置作業(yè):針對初二 年級學生素質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布置的作業(yè)是:完成課時練第五節(jié)的基礎滿分練和提能測試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是根據 初二 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識規(guī)律,采用直觀教學方法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完成了教學。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要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地探索學習,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并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圈兒變變變》是省編教材大班下學期主題十一《什么變了》中二級主題《我讓材料變化》中的一節(jié)活動。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贝蟀嘤變旱奶剿髑笾庾R越來越強,對自己及周圍發(fā)生的變化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本節(jié)活動通過為幼兒提供操作材料——塑料圈兒,讓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操作,展開豐富的想象,探索把塑料圈兒想象成不同物體的不同玩法,達到擴展幼兒想象力,激發(fā)幼兒探究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興趣的目的。它的材料貼近幼兒生活,容易引起幼兒的操作欲望,體現了健康,社會,藝術等多方面內容的相互滲透與整合,符合大班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結合《大綱》要求,教學內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我確立了情感、能力、動作等方面的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自由玩圈兒及與小伙伴合作玩圈兒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把圈兒想象成不同物體進行游戲的能力。
3、指導幼兒練習鉆、爬、跑、跳等基本動作。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培養(yǎng)幼兒把圈兒想象成不同物體進行游戲的能力。
[說教法]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教法方法:
1、談話法:談話包括師幼、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分享;顒娱_始部分,我通過提問“塑料圈兒像什么?”“我們可以怎樣去玩?”等問題,引導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幼兒探索塑料圈兒玩法的興趣。
2、操作法:幼兒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在此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能力與經驗自由玩圈兒及合作玩圈兒,大膽進行操作,既滿足幼兒動手的需要,又是對活動教育意義的一次提升,變“想象”為“行動”。
3、游戲法:本節(jié)活動以“玩圈兒”的方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4、展示法:每個幼兒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法,既是對幼兒這種需要的滿足,又是對幼兒探索的一種肯定,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就感,使之更樂于參與。
5、直觀演示法:通過播放幼兒玩圈兒的錄象,使幼兒直觀的獲得知識經驗,使幼兒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擴展想象,開闊思維。
[說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動手操作法、展示法、游戲法, 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為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所以整節(jié)活動中,幼兒在玩圈兒中去想象、去探索、去發(fā)現,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并且在活動中給幼兒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展現的空間。
[說活動程序]
1.活動身體,做好準備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圈兒操。此環(huán)節(jié)4分鐘,充分活動身體,為接下來得活動做好身體上的準備。
2.師幼談話,激發(fā)興趣
教師通過提問:“塑料圈兒像什么?”“我們還可以怎樣去玩?”等問題,引導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幼兒探索塑料圈兒玩法的興趣。此環(huán)節(jié)2分鐘。
3.自由玩圈,探索玩法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自由玩圈兒,可獨立玩也可以多人玩。探索圈兒的多種玩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相互間的模仿掌握圈兒更多的玩法,教師以同伴的角色和幼兒一起游戲,觀察幼兒活動,鼓勵幼兒將圈兒當成替代物進行游戲。如:幼兒把圈兒當作“車輪”“方向盤”時,教師要及時肯定,并鼓勵其再想出其他玩法,引導幼兒的游戲更深入。 此環(huán)節(jié)5分鐘。
4.介紹玩法,展示交流
、佟⒄垈別幼兒介紹自己把圈兒變成什么,并玩給大家看。
②、課件出示小朋友合作玩圈兒的錄像。如:“變成‘車輪’滾一滾”、“變成‘山洞’鉆一鉆”、“變成‘陀螺’轉一轉”、“變成‘花瓣’跳一跳”、“變成‘烏龜殼’爬一爬”、“變成‘方向盤’開一開”……幼兒可以跟著一起玩一玩。
錄像的播放可以使幼兒在已有基礎上,擴展想象,增加經驗。同時教師在玩的過程中指導幼兒練習鉆、爬、跑、跳等基本動作。此環(huán)節(jié)9分鐘。
5.嘗試合作,分享經驗
幼兒互相欣賞各自想出的玩法,并嘗試合作玩圈兒,將圈兒想象成各種物體進行游戲。
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質,讓幼兒體驗到創(chuàng)造性的玩圈兒的樂趣。此環(huán)節(jié)6分鐘。
6.集體游戲,體驗快樂
教師出示“大灰狼”頭飾,介紹游戲規(guī)則:“大灰狼發(fā)出指令‘變成陀螺’,幼兒將自己的圈兒變成陀螺,做錯的小朋友會被‘吃掉’”。
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在游戲中自然結束。此環(huán)節(jié)4分鐘。
說課稿 篇9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是西師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選擇、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學生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已經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它為以后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以及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作奠基。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教材一開始就從生活中的實例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后,教材創(chuàng)設兩個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數一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征。接著,安排課堂活動鞏固學生對特征的認識,進一步建構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空間觀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開放性、挑戰(zhàn)性的習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滲透數學美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
教學難點:小組合作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準備:
計算機軟件、實物投影儀、小棒、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三角板、
直尺
學具準備:
小棒、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釘子板、三角板、直尺、實驗報告單。
第二部分 教法選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靠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節(jié)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遵循(從)感知(經)表象(到)概括這一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識。
第三部分 學法指導
1、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數一數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進行操作、觀察、探究交流,發(fā)現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靜態(tài)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tài)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學程序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和學法
的基礎上,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圖形在裝扮著我們的學習與生活?矗@是我們的新教室,多漂亮。∧阒滥男┪矬w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嗎?學生觀察后會說黑板的面、課桌和講臺的面是長方形;鐘表的面和地板磚是正方形等等。這時我再對學生說: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已經能辨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接下來就很自然的引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后再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大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利用了學生所熟悉的物體,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探索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組在學具中選用所需的材料,開始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請小組長做好分工,把研究結果記錄在實驗報告單上。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說課稿形紙片、正方形紙片、三角板。
通過數一數,發(fā)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個角上比一比,發(fā)現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個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種情況:在做實驗時,學生也是選用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和三角板。
通過數一數,發(fā)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量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片的一個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長方形紙片對折再對折,發(fā)現4個角重合在一起,說明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樣把紙片對折再對折,發(fā)現4個角重合在一起,說明4個角也都是直角。
當學生匯報完后,我與學生一起總結出:長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邊總結邊板書)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匯
報交流,一方面體現了數學的民主性,我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了均等的學習、參與的機會;另一方面讓學生經歷了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同時讓各個組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交流,體驗成功,從而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樣能使情感的數學目標落到實處。
三、應用拓展
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此本節(jié)課練習的設計著重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靈活性三個特點,分為基本練習和擴展練習。
1、基本練習
(1)圍一圍
照下圖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圖略)
。2)拼一拼
用兩副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出1個長方形和1個正方形。然后根據拼的情況進行展示和交流。學生這樣拼(演示課件)
。3)、擺一擺
用同樣長的小捧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圖上涂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圖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通過圍一圍、拼一拼、擺一擺、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種形式的基本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并且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擴展練習
。1)把一張長方形紙片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這道題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怎樣才能得到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導學生思考長方形的哪條邊可以當作正方形的邊?
。2)畫一條線,把下面的圖形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3)、右圖中有( )個長方形,( )個正方形。
這里我引導學生有序地數圖形。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覺。把剛剛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擴展延伸,使學生靈活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間觀念得到加強。
四、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我先引導學生重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導學生比較長方形、正方形的共同點是都有4條邊,4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是長方形對邊相等,而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
(2)家里客廳地板鋪的磚為什么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圓形的呢?
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各自的見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鼓勵學生將數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真正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課外延伸
充當小小設計師,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為學校新操場設計花池、羽毛球場、籃球場、沙池。
【說課稿匯編九篇】相關文章:
散步說課稿匯編15篇11-10
魯迅《燈下漫筆》說課稿匯編12-22
英語說課稿匯編15篇11-14
木蘭詩說課稿(匯編9篇)11-05
《釣魚的啟示》說課稿匯編15篇12-18
《釣魚的啟示》說課稿匯編15篇12-18
短歌行說課稿匯編5篇11-07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匯編15篇11-25
蘭亭集序說課稿匯編9篇05-28
蘭亭集序說課稿匯編8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