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化學說課稿集合十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4單元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我從七個方面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引導學生開啟了化學之門,認識了幾種身邊的化學物質(空氣、氧氣、二氧化碳、水),初步了解了物質構成的奧秘之后,開始深入學習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本節(jié)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化學式反映物質的組成;如何書寫化學式;化合價的概念及應用;根據化學式的計算。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了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另外物質又是由元素組成的。這些知識對本節(jié)內容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此時,物質構成的奧秘已經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學生從宏觀世界進入了微觀世界,馬上又要從微觀世界返回到宏觀世界。本節(jié)內容正好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這兩次“穿越”,有機地將宏觀和微觀聯系起來,為系統的研究物質奠定了基礎。同時,本節(jié)內容還能為今后學習定量認識化學變化埋下伏筆,對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科學、簡明,切合教材要求、切準學生實際,切實突出重點,體現全面性、綜合性和發(fā)展性。為此,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能說出化學式的含義;能依據物質組成利用元素化合價書寫常見物質的化學;
。2)過程與方法方面:逐步形成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和定量處理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載體,認識任何純凈的物質都有固定的組成,不同的物質組成不同;養(yǎng)成尊重客觀實際,認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物質化學式的寫法;物質化學式的意義,根據化學式的計算。
(2)教學難點:利用元素化合價書寫化學式;元素化合價的記憶及應用。
。3)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處在網絡時代的學生大多數很喜歡上網,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相關視頻、音頻、動畫等,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同時,編寫一些原創(chuàng)口訣減輕學生對核心知識點的記憶負擔,就能順利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即:以往我們的教材是學生的全部世界,現在我們要讓世界成為學生的全部教材!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和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在學習化合價和化學式應該是水到渠成,但是他們對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還非常粗淺,特別是對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不甚了解。本節(jié)內容比較抽象,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遠,學生學習元素的化合價之初難免死記硬背,出錯的概率也更大,此時學生的成績可能產生兩極分化,學困生的比例會逐漸增多。
三、說教法:情景教學法、發(fā)現教學法、互動教學法。
四、說學法:探究學習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通過以下步驟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ㄒ唬┣榫骋耄5分鐘)
1、首先采用一段化學版《青花瓷》視頻片斷來引入本節(jié)課研究的對象。
2、創(chuàng)設情景:先放一段流水聲,再引出水的化學式及生活中常見的化學式;
通過幾個字母可以構成多個單詞,幾個原子可以構成多種物質以及幾種常見的分子模型引出化學式的定義和化學式的意義。
。ǘ┮龑в^察、啟發(fā)探究(20分鐘)
交流討論:①任何物質都有化學式嗎?②同種物質可以有不同的化學式嗎?③化學式可以任意的書寫嗎?簡單復習物質的分類后介紹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式書寫。
提出問題:如何書寫化學式?已知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那么液態(tài)氧的化學式怎樣寫?
化合物的化學式的書寫可歸納為:金前非金后,氧后非氧前,化學式中的小數字是怎么來的呢?
。ㄈ┞撓敕此、形成體系(5分鐘)
難點突破:化合價表示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元素的化合價由什么決定?
原子團: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的原子集團,又叫根。
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的上方寫+或-號,后面加數值,注意1不能省略。
回訪離子,分散難點: 陰陽離子的自述
嗨!同學們,我們是離子,分子和原子是我們的哥哥,我們是一對孿生兄妹,哥哥叫陽離子,妹妹叫陰離子,我們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但我們總是形影不離!我們都有一頂非常時尚的帽子,上面還標了數字和正負號呢!人家都說我們戴的是“右歪帽”。可是你們千萬別把我們跟化合價那位老兄搞混了哦,他把自己整的象英國紳士一樣,就喜歡人家給他戴高帽!對了,我們可是愛憎分明的哦,我們只交異性朋友,堅決不搞“同性戀”!
原創(chuàng)口訣:巧記離子符號和化合價的區(qū)別
離子符號右歪帽,先寫數字后寫號;化合價要戴高帽,數字符號反方向。
五分鐘解決化合價背誦:哪家迎親(1價鈉鉀銀氫);沒蓋同心被(2價鎂鈣銅鋅鋇)。
。ㄋ模⿲W用結合、展示個性(5分鐘)
總結歸納:把空白處填好,你就歸納好重點、難點啦!
一 、化學式 1.定義:用________和____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一種純凈物只有一個化學式。)
2.化學式的意義:包括宏觀意義和微觀意義。
二、化合價規(guī)律:(1)金屬通常顯___價,非金屬通常顯___價; (2)化合物中H通常顯___價,O通常顯__價; (3)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____。
小結:我們這節(jié)課就是初步用元素符號這一化學學科特有的“字母”來組成化學學科所特有的“單詞” ——化學式,將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六、說練習設計(略)
七、說板書設計
一、化學式
1.定義: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一種純凈物只有一個化學式)。
2.化學式的意義:包括宏觀意義和微觀意義。
二、化合價
1.原子團:
2.化合價規(guī)律:
(1)金屬通常顯正價,非金屬通常顯負價;
(2)化合物中H通常顯+1價,O通常顯—2價;
(3)單質的化合價為零;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化學說課稿 篇2
首先感謝區(qū)教研室給我提供展示的平臺,同時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給我的課提出寶貴的意見。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如何識別酸和堿。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設置、教學方法選擇、教學過程設計及教學反思等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酸和堿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兩種物質,酸和堿的生產及使用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的作用。本節(jié)課主要目的是把酸和堿的知識與前面學習的這些有關章節(jié)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擴大學生的視野,并鞏固前面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合理開發(fā)和利用資源。為學生直接參加工農業(yè)生產,更好的使用酸和堿做好知識和思想準備。
因此,用酸堿指示劑識別酸、堿的方法及從微觀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認識溶液呈酸性或堿性的原因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學情分析
對于有酸味的物質(白醋、檸檬汁、西紅柿等)和有滑膩感的物質(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學生并不陌生,但這些物質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膩感?怎樣用化學方法識別它們?這些問題雖然學生以前沒有認真思考過,但卻最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學起點應定位于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設計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化學學習情境,讓他們去觀察、去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并探索出規(guī)律來,在“做科學”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jié)課主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用酸堿指示劑、石蕊試紙來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過程和方法:通過親歷實驗探究過程,初步學會從H+和OH-的角度去認識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進一步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系的思維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感,以輕松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的化學知識,初步建立將科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理念。
四、教學方法選擇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準備采用包括實驗探究法、談話法、討論法等在內的過程式教學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下面談談授課過程的設計,授課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n前背景資料的準備:
學生準備
1.提前一周讓學生去準備有酸味的物質和有滑膩感的物質。
2.搜集牽牛花和酸雨的有關知識。
教師準備
牽牛花和酸雨的有關媒體材料,酸堿指示劑的制作方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先展示一瓶白醋,接著再展示一塊肥皂,讓學生說出它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答:白醋有酸味,肥皂有滑膩感。然后讓學生說出有酸味的物質和有滑膩感的物質還有那些,如何識別它們?學生各述己見,有的說嘗味道,有的說用手觸摸一下。還有的說碳酸能使石蕊變紅,現在也應該加入石蕊。教師用媒體展示牽;ǖ囊曨l資料,讓學生思考牽;ㄗ兩脑。接著提出問題:“酸味”是酸的特征,“澀味和滑膩感”是堿的特征,但科學家從不用品嘗或觸摸的方法來確定一種物質是否為酸或堿,他們是怎樣識別酸或堿的呢?
從實物到資料,從生活到化學,學生感覺比較親切,同時給學生一種震撼,激發(fā)起學生強烈地尋找解決問題辦法的渴求,以求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效果。
。ㄈ⿲嶒炋骄、解決問題
通過探究,主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如何識別酸和堿?
讓學生將準備好的有酸味的物質和有滑膩感的物質拿出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觀察、比較、分析、總結,歸納得出識別酸和堿的方法。再通過小組間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進一步了解酸和堿的不同。這樣通過觀察實驗直觀了解,再到查閱資料豐富見聞,學生便總結出的識別酸和堿的方法:即用用酸堿指示劑、酸堿試紙來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教師再接著設問: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試液變紅,不同的堿溶液都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物質的酸性和堿性的本質區(qū)別是什么?
2、酸和堿的本質區(qū)別在哪里?
識別酸和堿的成功探究為酸和堿的本質區(qū)別的探究增大了內驅力,學生們興致勃勃。教師可提供鹽酸、醋酸、熟石灰、氫氧化鈉、食鹽的化學式,在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說說看酸和堿的本質區(qū)別在哪里。學生進行交流分析,談談自己的看法,教師也參與進去,形成了生生交流與師生交流的局面,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認識,達成共識:酸溶液中都有H+,堿溶液里都有OH- ,由于它們的存在,使酸和堿分別具有各自的通性。
然后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牽;ǹ勺儞Q不同的顏色,能否用它來制作酸堿指示劑,請說出制作方法,有沒有其他植物也可用來制作酸堿指示劑?在展示酸堿指示劑的制作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是否實用、經濟等角度上自我評價和反思,形式上可采用辯論的方式。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評價和反思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從實際出發(fā)思考問題的品質,為將來參與實際工作奠定了基礎。至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得到了突破。
(四)總結評價與反思
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進行自我總結回顧,不但要弄明白我學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而且教師隨時讓學生把自己感受至深的東西記下來,作為其珍藏一生的積淀。
然后教師設計一個挑戰(zhàn)自我的題目:酸雨是三大環(huán)境問題之一。酸雨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大氣化學和物理現象,主要是大氣被污染,工業(yè)廢氣等有害物質SO2、NO2 ,進入大氣形成。由于我國的能源結構是以煤炭為主,所以為SO2排放大國,也是酸雨的受害國。酸雨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大片的森林死亡,農作物枯萎,破壞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使水中沒有任何生物活動,還能加速建筑物、文物的腐蝕和風化過程等。棗莊作為“煤城”,煤炭被廣泛應用,調查一下各用煤單位有沒有采取一些減少大氣污染的措施,同時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并思考如何知道棗莊是否也遭受酸雨的危害。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的設計,我深刻體會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這一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念,并把它運用到了化學課堂設計中,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經驗,獲得真知,然后將得到的東西再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展現了科學研究與發(fā)現的真實過程,實現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這一要求。
本節(jié)課由于實驗探究、討論整理的環(huán)節(jié)偏多,所以課堂節(jié)奏的調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靈活地處理和把握,以便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化學反應的限度》,選自新課標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課時。
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本節(jié)的教學設計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三.教學目標、重難點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確定
四.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化學反應的限度》是化學學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識之一,也是深入認識理解化學反應特點和進程的入門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廣泛的應用。
1.本節(jié)教材在編排上具有以下特點:
。1)安排在 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進行探究和總結之后,為學生學習本節(jié)內容奠定了知識基礎。
。2)通過化學史實(煉鐵高爐尾氣之迷),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求知欲,為學生學習本節(jié)知識鋪設了心理橋梁
。3)經過對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可逆反應→平衡狀態(tài)的分析推進,逐步形成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體現了學習循序漸進的原則。
。4)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知識的實踐性。
。5)注重知識的基礎性,沒有從原理、定義的高度予以重點討論,體現了大眾教育的思想,并為選修教材的學習留有充足的空間.
2.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的教學旨在由淺入深,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和實驗中抽象出有關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個由宏觀到微觀、由感性到理性、由簡單到復雜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動態(tài)平衡的觀點,讓學生理解化學反應限度的本質原因及外部特征,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主要過程是:
3.教材處理(基于以上設想,我對教材進行了如下處理)
。1)引入學生分組實驗,通過對學生熟悉的化學反應的實驗設計和探究,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親身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從而認識并相信可逆反應的存在。
(2)通過動畫模擬,變微觀為直觀,化抽象為具體,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可逆反應本質的認識和理解。
(3)以學生實驗為媒介,通過對溶解平衡狀態(tài)的分析討論,類比導入化學平衡狀態(tài)和化學反應限度的學習。
。4)將科學史話放到本節(jié)最后,為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創(chuàng)造機會,從而形成其對所學知識價值的認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在知識拓展部分,增加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本部分知識的積極性,為選修教材的深入學習埋下伏筆。
。6)通過階梯式的習題設置,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梳理知識脈絡,培養(yǎng)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前面對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影響因素的學習和探究為本節(jié)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
2.本節(jié)知識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要具有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學生在此之前缺乏類似的學習經驗和探究經歷
三.教學三維目標、重難點及教學方法和手段
基于以上幾方面的考慮,確定本節(jié)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可逆反應,化學平衡的概念;了解影響化學反應限度的因素
(2)理解化學反應限度的本質原因及外部特征;
(3)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能設計并完成一些化學實驗,通過實驗探究形成化學平衡的概念及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1)重視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通過探究實驗認識化學平衡與反應限度,并用得到的結論去指導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提高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
n教學重點: 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
n教學難點: 化學反應限度的本質原因和外部特征。
n教學方法:科學探究(問題探究和實驗探究相結合);思考與交流。
n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動畫模擬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發(fā)現、探索問題
我們知道化學反應中,反應物之間是按照化學方程式中的計量關系進行反應的,那么,在實際反應中,反應物是否能真正按相應的計量關系完全轉化為生成物呢?
若以CaCl2與Na2SO4的反應為例,應如何設計實驗驗證呢?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這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并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填寫表格。培養(yǎng)其動手能力,體驗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并自主發(fā)現化學反應的可逆性。激起其進一步探究的意識。
實驗步驟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3~4ml 1mol/L CaCl2溶液,然后滴加1mol/L Na2SO4溶液5~10ml
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置于另一只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1mol/L Na2CO3溶液
實驗現象
用離子方程式解釋
列出你對問題的 想法
。ǘ┨岢龈拍睢⑻岢鲂碌难芯款}目
那么什么是可逆反應呢?學生可輕而易舉地給出概念。為加深學生對可逆反應的認識和理解,變微觀為直觀,化抽象為具體,我在此處加入了動畫模擬。接著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內化其對可逆反應的認識。
并以此為契機,提出新的探究題目:根據以上探究,你能否總結出可逆反應具有哪些特征?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可逆反應的四個特征。
。ㄈ﹩栴}引導 、 類比分析、合作探究
由實驗可知Ca2+與SO42-反應是可逆的,CaSO4在生成的同時也在溶解,CaSO4的生成速率與溶解速率相等時,溶液處于何種狀態(tài)?該狀態(tài)有何特征?
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此條件下溶解量達到了溶解限度,CaSO4達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狀態(tài)。
此時及時提出問題:那么化學反應中是否也同樣存在化學反應限度和平衡狀態(tài)呢?
通過這樣的類比,由宏觀到微觀,由感性到理性,為學生營造了積極的心理氛圍和思考空間。
接著,趁熱打鐵,以學生較熟悉的可逆反應氮氣與氫氣合成氨為例,引導學生展開問題探究:
。1)當反應剛開始時,是反應物濃度大還是生成物的濃度大?
(2)當反應剛開始時,是正反應速率大還是逆反應速率大?
(3)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和生成物濃度如何變化?
。4)隨著反應的進行,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如何變化?
。5)反應進行到什么時間會“停止”?
(6)此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如何變化?
(7)給這個狀態(tài)命名?
(8)反應真的停止了嗎?
通過以上8個問題的思考討論,步步推進,化學平衡狀態(tài)和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也隨著揭開層層面紗,露出廬山真面目。
。ㄋ模┨岢龈拍睢⒔D像、聯系生活
那么什么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呢?你能否用時間——速率圖象表示其建立過程?
在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完成后。
我用大屏幕播放化學平衡狀態(tài)建立的時間——速率圖象,以加深學生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建立過程的理解。
接著繼續(xù)引導: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的動態(tài)平衡實例?你能舉出一些嗎?
然后以對“水槽中的進出流水”的生活實例的分析,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理解。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深入淺出,實現由微觀到宏觀、由理性到感性的回歸。
此時再提出:化學反應平衡狀態(tài)有哪些特征呢?
通過學生小組交流和師生互動得出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五個特征。
此時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也已水到渠成
(五)實際應用 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科學史話”。
并提出問題:高爐高度增加,為什么CO的濃度、比例沒有發(fā)生變化?使學生有機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其對所學知識價值的認同,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卣寡由
任何可逆反應在給定條件下的進程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同反應的限度不同,那么影響化學反應限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探究欲,我在此增加了演示實驗:NO2平衡混合氣在冷熱水中的顏色改變
并在說明影響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外界條件以后,強調指出: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中深入學習。以真正實現知識的延伸。
化學說課稿 篇4
【設計理念】
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指導下:
1、課程的設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關注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2、以學生對新知預言、主動探究為主,以教師引導為輔。
3、重視實驗設計, 設計注重學生的心理與認知水平、認知發(fā)展相結合。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蘇教版第三單元《化學平衡的移動》,本節(jié)內容是中學化學重要的基礎理論,是整個中學化學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與原教材相比,原教材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強調知識的接受,新課程強調讓學生形成積極的、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在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條件和化學平衡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本節(jié)的教學,系統性較好,理論性強。
2.教學目標分析
1) 知識與技能:理解濃度、壓強和溫度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理解平衡移動的原理,使實驗設計能力和探究思維能力得到較大的培養(yǎng)。
2)過程與方法:采用“以問題為索引、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通過“使學生親歷科學的歷程”。
3)情感態(tài)度:
、兕I略實驗學習樂趣,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驗個人及學科價值。
②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研究問題的方法、靈感和智慧,從而獲得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弁ㄟ^學習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學習中學會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平衡移動原理。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選修化學的學生,他們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已經學習了“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平衡”等理論, 了解了濃度、溫度等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等內容,不僅在知識上為本節(jié)的教學奠定了基礎,而且其探討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也可遷移用來指導學生進行本單元的學習,可以以此為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法和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設計“以問題為索引,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探究過程,采用啟發(fā)誘導法、實驗探究法,并與多媒體有機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宜突出情景設置、突出學法指導,培養(yǎng)思維品質,做到“授之以漁”,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思考,便于學生接受。
學生:預言 實驗設計 實驗觀察 實驗現象分析 得出結論,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引言投影】教師:播放材料和展示圖片:“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克魯克斯發(fā)出警告:人口增長,士地變
得狹小,長此下去,人類將面臨饑荒危機。要拯救人類,必須盡快尋找到新的氮肥! 1914年哈伯運了
一個原理找到了合成氮肥的新方法,從而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以哈伯運用了一個原理找到了合成氮的
新方法來創(chuàng)設出問題情景。
學生:觀看思考:哈伯使用了什么高深的原理呢?
【設計意圖】用情境激發(fā)興趣,設疑問激發(fā)求知欲,引出本課題:第三單元 化學平衡的移動
【知識回顧】教師:回顧化學平衡的幾大特征,其中一大特征涉及“變”,“變”——改變外界條件抓住本質:原平衡被破壞 重新建立新平衡
(V正≠V逆) (V正=V逆)
教師:研究化學平衡是否“變”的關鍵是什么?
學生:速率(V正與V逆)的相對大小!
【設計意圖】以舊引新,焦點切入抓住本質引出: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的突破
1、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學生互動】學生分成4個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分析,首先預言濃度、壓強、溫度分別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1)、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4組學生預言】
、 Fe3++SCN-?[Fe(SCN)]2+ ② 2H++S2O32-?S+SO2+H2O
、 2CrO42-+2H+?Cr2O72-+H2O ④ Br2+H2O?H++Br-+HBrO
討論預言影響情況,學生互學、互問、分析
【比一比】得出最佳實驗設計方案,經分析①、③的設計實驗現象明顯、操作簡單,是可行的實驗,再用實驗驗證此實驗的正確性,學生上臺演示實驗,歸納總結。
【教師】適時點拔評述,介紹教材實驗,畫V-t圖,加深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小結。
(2)、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學生】分小組搶答:得出最佳設計:2NO2 ? N2O4將NO2和N2O4混合氣體裝在密封的針筒內,通過壓縮或外拉,觀察氣體顏色變化,得出壓強對平衡移動的影響。加壓,氣體顏色先變深再變淺,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之,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分析實驗現象。
【教師】對實驗設計作適當提示,借助多媒體投影演示2NO2 ? N2O4實驗。
【學生嘗試】用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解釋壓強對平衡移動的影響情況
【教師】適時點拔評述,畫V-t、NO2%-P圖,歸納小結,加深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3)、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學生】設計實驗并討論得出其中的最佳實驗設計方案,再用實驗驗證此實驗的正確性,學生上臺演示此實驗
2NO2 ? N2O4 △H<0
紅棕色 無色
升高溫度 降低溫度
現象:紅棕色變深 現象:紅棕色變淺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學生比一比】畫出最佳方案中的NO2的物質的量分數與溫度的關系圖
【教師】適時評述、分析NO2%-T關系圖,介紹分析教材實驗
Co2++4Cl- ? CoCl42- △H>0 加深溫度對平衡動影響知識的認識。
粉紅色 藍色
升高溫度 現象:粉紅色變藍色
降低溫度 現象:藍色變粉紅色
【設計意圖】生生互動,以焦點切入,設疑激發(fā)學生嘗試探究化學問題的方法和途經,實驗設計能力得到培養(yǎng),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得到加強。
2、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學生回顧】要求學生分別用最簡潔的語言表示外界條件對平衡移動的影響,通過三個外界條件對平衡移動影響情況的學習,嘗試概括出一個共同的結果:即平衡移動原理。
【教師評述】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溫度等),平衡將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平衡移動原理,又稱勒夏特列原理。也就是哈伯研究合成氨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個基本原理。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及歸納總結能力,自然輕松中突破了難重點,通過感受前人的研究過程,獲取信心和勇氣。
(三)、互動實踐
【要求】注重實際,加深理解,各小組為另三個小組命一題,用平衡移動原理來判斷平衡移動。
【設計意圖】用練習鞏固新知識,對新知識熟練應用。
(四)教師總結
總結:濃度、壓強、溫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希望同學們學好科學,敢于超越前人,為人類作貢獻。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習題于作業(yè)本。
【板書設計】
第三單元 化學平衡的移動
“變”:條件改變,原平衡被破壞(V正≠V逆),可逆反應將重新建立新的平衡(V正=V逆)
條件改變 一、濃度影響 二、壓強影響 三、溫度影響
預 言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定)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定)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定)
實驗設計 Fe3++3SCN-?[Fe(SCN)]2+ 2NO2 ? N2O4 Co2++4Cl- ? CoCl42- △H>0
實驗結論 增大Fe3+濃度, 增大壓強, 升高溫度,
平衡向正方向移動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理論解釋 增大反應物濃度,V正> V逆 (學生閱讀) (學生預計溫度影響了平衡常數K)
收 獲 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溫度等),平衡將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平衡移動原理
化學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評委、各位同行: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選修四 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jié)電解池的第一課時,我主要從六個方面對本節(jié)課進行闡述
一、教材內容
本節(jié)課是化學選修四第四章第三節(jié),第一課時的內容——電解原理。教材通過“電解氯化銅”的實驗展示電解原理的實質,并認識電解池的功能!半娊饴然~”的實驗是理解電解原理的突破口,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心。通過該實驗將推導出電解池的工作原理,電解的一般規(guī)律,電極產物的判斷方法和電極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其中電解的一般規(guī)律,電極產物的判斷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材內容的重要性
電解原理是中學化學重要基本理論之一,既涉及到電化學的理論知識,又與氧化還原反應等密切相關,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原電池,通過對電解池的學習之后,學生將形成一個將氧化還原反應、能量轉換、電解質溶液、原電池和電解原理和有關計算等知識聯系起來的知識網絡,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規(guī)律有很大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結合高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解原理,會判斷電極產物
2、能書寫電極反應式及總反應式,培養(yǎng)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利用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銅的微觀模擬,探究電解原理,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陰陽離子的放電順序,判斷電極產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電解知識的學習,發(fā)現其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并提高他們辯證思維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四、教學重點
理解電解原理和以電解CuCl2溶液為例得出惰性電極作陽極時的電解的一般規(guī)律。
五、教學難點
理解電解原理,非惰性電極作陽極對電解產物的判斷
六、 教法
通過多媒體的應用,直觀形象的展示電解的過程,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并適當進行問題探究、分組討論,歸納總結,體現“以問題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精神
七、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分析、比較、討論、概括、練習等學習手段,分析討論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過程,培養(yǎng)其探索精神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與合作精神
八、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復習回顧——新課引入——探究活動——學習電解理論——演示模擬實驗——完善電解原理——課堂小結——學習反饋(固化能力,形成學科思想和學科能力)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注意突出重點,力求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復習回顧(2分鐘)
通過習題 復習回顧原電池相關知識進行熱身,并與本節(jié)課建立銜接
2、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1分鐘)
通過名人典故引入新課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學習電解原理(20分鐘)
[設疑]我們已經知道,金屬和電解質溶液都能導電,金屬的導電過程是物理變化,電解質溶液的導電過程是否與金屬的導電過程相同呢?
探究活動1:(P79實驗4-2)
活動匯報: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I溶液變藍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Cl2
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碳棒上有紅色物質析出——Cu
。墼O疑]CuCl2溶液在電流的作用下為什么會分解生成Cu和Cl2呢?
然后通過多媒體演示通電前后溶液里離子移動情況
【小結】(1)、電解:電解質在溶于水或熔融狀態(tài)下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通電時
自由離子作定向移動而在陰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
(2)、電解池:將電能轉變?yōu)榛瘜W能的裝置
(3)、電解池的形成條件:直流電源、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熔融電解質)、構成閉合回路
。4)、電極名稱: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 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
。5)、電子移動的方向:
電源負極 →電解池陰極 →電解液中的陽離子(被還原)
電解池中陰離子(被氧化)→電解池陽極 →電源正極
。6)、電解本質:電解質溶液的導電過程就是電解質溶液的電解過程
4、離子的放電順序
。墼O疑]陰極為什不產生氫氣呢?陽極為什么不是氧氣呢?
通過分析講解得出結論
【小結】溶液中離子放電順序:
陰極:+﹤Ca2+﹤Na+﹤Mg2+﹤Al3+ ﹤(H+)水﹤Zn2+﹤Fe2+﹤Sn2+﹤ Pb2+﹤(H+)酸﹤ Cu2+﹤ Fe3+ ﹤ Hg2+﹤Ag+
陽極:1、陽極若是活潑電極,金屬電極本身先于任何離子放電
2、陽極為惰性電極:S2- > I- > Br- > Cl- > OH- >含氧酸根離子> F-
5、通過例題講解總結出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方法
。1).分析溶液中存在的所有離子(包括水的電 離)、并分成陽離子組和陰離子組。
。2).根據放電規(guī)律,陽離子在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而陰離子在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完成電極反應式。(注意得失電子守恒)
。3).由陰陽兩電極反應式,合并得總反應式。(弱電解質的須保持分子形式)
小結: 分電極、析溶液、判流向、斷粒子、書極式、寫方程
6、隨堂練習(7分鐘)
1、判斷
。1)電解、電離均需要通電才能實現( )
(2)電解池中電解質溶液導電過程即電解過程( )
。3)原電池的正極和電解池的陽極均發(fā)生氧化反應( )
2、以石墨作電極,電解下列溶液,寫出電極反應及電解總反應式。
。1)AgNO3溶液 (2)Na2SO4溶液
九、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 電解池
一、電解原理
1、電解原理
CuCl2 =Cu2++2Cl-
陰極:Cu2++2e-=Cu (還原反應)
陽極:2Cl- - 2e-=Cl2↑(氧化反應)
總反應:CuCl2==Cu+Cl2↑
2、電解池的形成條件:直流電源、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熔融電解質)、構成閉合回路
3、電極 : 陽極:與外電源正極相連,發(fā)生氧化反應(即失去電子)
陰極:與外電源負極相連,發(fā)生還原反應(即得到電子)
4、電解池中的電子的移動方向: 電源負極 →電解池陰極 →電解液中的陽離子(被還原)
電解池中陰離子(被氧化)→電解池陽極 →電源正極
二、離子放電順序
陰極:+﹤Ca2+﹤Na+﹤Mg2+﹤Al3+ ﹤(H+)水﹤Zn2+﹤Fe2+﹤Sn2+﹤ Pb2+﹤(H+)酸﹤ Cu2+﹤ Fe3+ ﹤ Hg2+﹤Ag+
陽極:1、陽極若是活潑電極,金屬電極本身先于任何離子放電
2、陽極為惰性電極:S2- > I- > Br- > Cl- > OH- >含氧酸根離子> F-
三、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分電極、析溶液、判流向、斷粒子、書極式、寫方程
本節(jié)課我根據高二年級普通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活動探究等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地位和功能
本節(jié)內容是繼烷烴之后,向學生介紹不飽和烴和烯烴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結構、和乙烯的化學性質。在乙烯的化學性質中,又介紹了另一種重要的有機反應類型——加成反應。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在系統地學習了烷烴之后,已初步了解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的情況下學習的又一類烴,在教材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且本節(jié)內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產品,在工農業(yè)生產、日常生活、能源、藥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乙烯的性質和用途的學習,可以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2、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組成、結構式
2.掌握乙烯的氧化和加成反應
3.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三維想象培養(yǎng)
過程與方法:
1.準備地觀察實物、模型
2.利用模型法幫助思維,理論聯系實際,建立具體和抽象的聯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有機化學的入門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有序、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2.通過分子節(jié)后模型,意識到化學世界的外在美
3.通過乙烯用途的學習感受化學學科對社會生產生活得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乙烯的化學性質和加成反應
教學難點:乙烯的結構和性質的關系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設疑啟發(fā)、對比歸納等。
二、說教法:
1.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結構問題,較為抽象,學生較難理解。在教學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并結合多練習、多對比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的知識。
2.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學性質實驗。通過做好演示實驗,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深刻理解乙烯的化學性質。
3.在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用計算機課件模擬乙烯的加成、加聚反應。其主要作用在于突破難點,化小為大,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促進其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
三、談學法:
1.觀察法:通過觀察分子結構模型,掌握物質的分子結構特點;全面觀察實驗現象,理解物質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2.對比學習法:通過對比學習,掌握乙烯、甲烷燃燒火焰的情況。在介紹加成反應時,與取代反應對比。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活。通過對比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討論學習法: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引言]用一個塑料袋將青香蕉密封起來,在袋內充入少量乙烯氣體,或放入一個熟的香蕉,成熟的水果自身能釋放出乙烯,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引出本節(jié)的主角——乙烯。
[多媒體展示]各種塑料圖片。引起學生更大興趣。
[板書]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思考與交流](乙烯與苯的用途)體會它們作為基本化工原料的重要價值。
[板書]一、乙烯
[講述]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國現有的乙烯生產能力為600.5萬噸/年,即便加上目前正進行擴能改造的產能,也不過1112萬噸,而有數據顯示,目前乙烯年增長率達8.5%,估計在20xx年乙烯年需求量將達到1500萬噸,國內產能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50%左右。目前還需大量進口。
[科學探究]椐圖3-6進行石蠟油分解實驗:
[觀察現象]1、氣體使溴水及酸性高錳酸鉀褪色。2、燃燒冒黑煙。
[質疑]以上氣體是烷烴嗎?為什么?
[釋疑]產物中含有與烷烴性質不同的烴。研究表明,石蠟油分解的產物主要是乙烯與烷烴的混合物。
[板書]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烴類叫做烯烴,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
[展示樣品]讓學生觀察乙烯的顏色、狀態(tài),并嗅氣味,小結物理性質。
[板書]物理性質:無色氣體,稍有氣味,密度是1.25克/升,比空氣略輕(分子量28),難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展示]乙烯分子的模型,練習寫結構簡式(參見投影):
[講述]實驗表明,乙烯是一種不飽和烴,分子里的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雙鍵里其中一個鍵容易斷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結合。
[演示]乙烯與溴水及酸性高錳酸鉀反應:
[現象]溴水及酸性高錳酸鉀顏色褪去。
[演示]乙烯在空氣中燃燒,觀察現象:
[現象]:火焰明亮,有黑煙生成。說明含碳量較大,部分碳沒有充分燃燒。有水生成(火焰的上方罩一干燥表面皿觀察)。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用附有氫氧化鈣液滴的表面皿觀察)。
[板書]1、乙烯的氧化反應
[講解]乙烯中碳碳雙鍵在酸性高錳酸鉀作用下,可斷裂而被氧化,而使其褪色。另外,乙烯還能進行催化氧化等等。
2cH2=cH2+o22cH3cHo
[板書]2、乙烯的加成反應
[動畫]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
[講解]乙烯分子在溴的攻擊下,c=c雙鍵里的其中一個鍵容易斷裂,同樣溴分子在乙烯的作用下,Br—Br鍵也會逐漸斷裂,兩個溴原子分別與兩個不飽和的碳原子結合,生成無色的1,2一二溴乙烷。
師生共同小結給出定義: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別的物質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
[板書]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常見的加成試劑有:H2、Hcl、H2o等等。
[思考、練習]1、如何鑒別乙烷與乙烯?
2、完成方程式:
cH2=cH2+H2
cH2=cH2+Hcl
cH2=cH2+H2o
[投影]
[小結]乙烯的加成反應在實質上是c=c雙鍵容易斷裂,能夠分別與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團結合成新的共價鍵,說明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
3、聚合反應
在適當的溫度、壓強和催化劑條件下,乙烯雙鍵里的一個鍵全斷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結合成為很長的鏈。這種聚合反應也是加成反應,簡稱加聚反應。
[小結]由于乙烯分子里的c=c雙鍵里的一個鍵容易斷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因此,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能發(fā)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應,另外從乙烯的活潑性和還原性也充分說明乙烯是含有雙鍵的不飽和烴。
[閱讀]課本63頁第一段乙烯的用途
【板書】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劑,乙烯主要來源于石油,指出: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課堂小結】乙烯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加劇反應。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課時:乙烯
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烴類叫做烯烴,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
一、物理性質:無色氣體,稍有氣味,密度
是1.25克/升,比空氣略輕(分子量28),難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二、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燃燒;
2、乙烯的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常見的加成試劑有:H2、Hcl、H2o等等
3、聚合反應
三、乙烯用途:
做催熟劑,乙烯主要來源于石油,指出: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小結:乙烯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加劇反應
化學說課稿 篇7
酸、堿、鹽是常見的三類化學物質,也是化學實驗室和生活中最常用的物質。本節(jié)課是酸堿鹽的復習課,學生已經經過了新授課和基礎知識的復習,對酸堿鹽三類物質的基本性質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就是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不僅能讓學生鞏固這三類物質的基本知識(酸堿鹽的通性),還能運用知識鑒別一些常見的酸堿鹽;并且能使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酸堿鹽的復習,形成一個比較系統的酸、堿、鹽的知識體系。
一節(jié)課上下來,有些地方自己比較滿意,也有不少自己覺得不足的地方。自己比較滿意的地方有:第一,設計的教學目標比較明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制定的目標實施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比較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第二,自己比較認真地準備了化學實驗,課堂上學生能較好地利用化學藥品和儀器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對學生實驗技能和實驗設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第三,設計的二個鑒別題的層次比較合理,使盡可能多的學生能夠較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當然自己還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比如:對學生回答的一些內容預設還不夠,一些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不夠細致,時間上有些急促使得一些原定由學生來完成的內容臨時改為由我來書寫和進行實驗。結合自己較好的和不足之處,自己分析了原因:
1、雖然不是第一次上公開課,但是下面坐著同行和一些前輩,心里不免有些緊張,生怕說錯了什么。今后在組內應該多上研討課,多鍛煉。
2、在內容過渡方面還有待于提高,感覺過渡不是很自然。應該要多聽聽老教師的課,多學習,在平時上課時也是多注意,多練習。
3、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還不夠,平時要多加學習,多積累,要向學習型、研究型的老師靠攏。
4、備課不深入,對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不了解,在提問時就很難做到有的放矢,可能一個較難的問題提給了一個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就會引起冷場,因此在備課中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尤其重要。
5、時間上有些急促,特別是第二個鑒別。第二個鑒別過程中,本來計劃讓學生小組合作來鑒別鹽的;但因為時間關系只好讓學生說,我來演示實驗了,感覺比較不滿意。
因此在復習教學中,教師還是需要多動腦子。教學設計哪怕只是有一點小小的變化,可能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化學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的情景或趣味小實驗等能重新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片段,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溫故而知新,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一節(jié)課上下來,有些地方自己比較滿意,也有不少自己覺得不足的地方。自己比較滿意的地方有:第一,設計的教學目標比較明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制定的目標實施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比較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第二,整個學案通過一條主線“園區(qū)十中實驗室開放日”將所要復習的知識竄起來,而不是將要復習的知識點零散的呈現。課堂上學生能較好地利用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對學生學會學習有一定幫助。
化學說課稿 篇8
確定課題階段:
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我選擇初三化學緒言的理由,這兩句話高度概括了本課題內容在整個初三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確定課題之后我進行了初步思考,發(fā)現了最重要問題:目前師與生之間是陌生的!進一步深入思考發(fā)現,無論從課標要求還是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等教育教學理論都要求教師要了解和溝通學生,要從學情出發(fā)進行教學。
準備工作階段:
所以我進行了課前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發(fā)現,在教學中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一是學生必須全面正確認識化學;二是要把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轉化為學習化學的動力;三是親近化學,污染不是化學的錯,是人類對化學的無知造成的。
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依據課標制定了本課題的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針對前面提到的師生之間陌生帶來的問題,我利用暑假解決了問題。
原則:
1.“減負”原則;2.趣味性原則。
內容:
1.趣味實驗。2.上網學習,分學習小組制作PPT匯報成果。
具體安排如下:
一是趣味實驗。
首先:學生想辦法制得紫甘藍菜紫色汁液。第二步:用堿面水和白醋做實驗。第三步:從生活中找其它液體進行實驗對比,并進行分類。突出化學變化到物質分類的規(guī)律性,落實對比方法和分類觀。
二是上網學習,分小組制作PPT進行匯報。
我們創(chuàng)建了針對初三化學的“未來化學世界的博客”。
主要意圖:1、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提高興趣,引導學習。2、初步培養(yǎng)接受、吸收、整理化學信息的能力。3、學生自主學習,并進行表達、交流。
課堂教學階段:
我從縱向:什么是化學—為什么學化學—怎么學化學;橫向:意圖—素材—知識—情感等四個維度介紹我的實施課堂教學情況。
“什么是化學”這個環(huán)節(jié)有三個小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課堂導入。播放燃放鞭炮視頻。
導語:新學期開學了,對我們的一生來說都很重要的一門新學科要“開業(yè)”了,按照我們中國人習慣開業(yè)吧。播放結束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充氣氣球并扎破,對比研究提問,制
造思維沖突。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突出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不同。
第二步:趣味作業(yè)匯報。(展示圖片)這是學生做的情況和收到的匯報作業(yè)。該環(huán)節(jié)主要落實學科思想為:1、初步了解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2、滲透分類對比的學科思想方法。突出變化到規(guī)律的過程。
第三步:利用數學素材。(展示圖片)我在課堂上利用了三角形穩(wěn)定而四邊形不穩(wěn)定這一學生熟知數學素材。數學學科的結構與性質關系與化學學科不完全相同,但現象背后探究本質的科學意識完全相同;瘜W變化與物質的內部(微觀)結構有關。
完成三個小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之后,化學的定義就呼之欲出了。在“什么是化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利用了三個素材知道了化學的定義,并有了好奇-成就感-欣喜的情感體驗。
那么,這樣的學科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
“為什么學習化學”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四個小環(huán)節(jié)。
首先討論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火的控制和利用入手的。讓我高興的是就此問題學生們課后在博客中留言進行交流。
第二步討論青銅器到鐵器和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并引向現代生活與化學的關系,學習小組展示匯報。首先是化學之美:該小組展示奧運煙火到上海世博煙火,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展示了化學的美麗和神奇。
當學生展示第二個主題“衣”之后,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材質的衣物讓同學們觸摸材質。當他們翻看標簽的時刻及時滲透:查閱資料是認識物質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這一學科方法和科學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用于改善我們的現實生活品質這一重要的科學觀。
除此之外還有“食”、“住”、“行”等主題。下面部分展示一下“住”這一主題的學生展示情況。(播放學生展示視頻35秒)
學生的有些話語顯得稚嫩,但他們準備的材料和內容遠遠超出我在博客中提供的素材。我發(fā)現,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發(fā)揮他們的潛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實際上,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什么是化學”是學生的認識從生活到化學的過程;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為什么學習化學”是學生的認識從化學到社會的過程,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同學們展示結束之后,借用同學們展示的內容共同感受了化學是社會生活中的中心學科這一重要的學科觀念,并鼓勵同學們一定學好化學。
在“為什么學習化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利用了這兩個素材和網絡資源等素材了解了簡單的化學史和材料、能源、生命科學是化學研究的領域,并有了驚訝-思考-感嘆-榮譽感到決心學習化學的情感體驗。
那么,這樣重要的學科要怎么學習呢?
“怎么學習化學”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選擇了化學實驗方法、微觀視角和化學用語等三個小環(huán)節(jié)。
首先,演示趣味實驗。實驗設計非常簡單:NaOH溶液滴加酚酞→加入過量稀鹽酸→加入碳酸鈉粉末。形象描述為:“白酒變葡萄酒”、“葡萄酒變白酒”、“白酒變汽水”。主要意圖:突出重點并與暑假趣味作業(yè)相呼應。
第二步:宏觀微觀視角。
20xx年版化學課程標準開篇就明確提出“化學是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質”,可見正確認識微觀視角的重要性。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課堂上以討論數學學科中的線-點關系為例引入微觀視角,并播放了一段視頻。因說課需要以六倍速度播放。
。ㄒ曨l播放)旁白:浩瀚的太空中尋找地球,穿過大氣層,以一滴水的視角進入海洋,繼續(xù)進入海洋生物體內,最后到達微觀視角。
該視頻中涉及到宇觀、宏觀、介觀和微觀,面對初中生我們只強調宏觀和微觀。該環(huán)節(jié)
通過視聽立體感受微觀和宏觀視角的不同。
第三步:在前面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有趣的科學想象。
關于未來醫(yī)學的有趣想象:
人造機器人,機器人再造小機器人,小機器人再造更小機器人,如此往復,最終造出來的小小機器人小到直接進入人體內修復損傷器官和部位,達到無痛治療而痊愈的目的。
該環(huán)節(jié)中升華學生的感受,通過美妙想象激發(fā)學生的美好憧憬和無盡的向往。
第四步:討論水的各種表達方式。
在關于幾種表達方式孰優(yōu)孰劣的討論中學生的意向很快指向了水的化學式;瘜W式是以模型化思想為基礎的。模型化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學科思想。理解運用數學、物理公式和化學用語,甚至書寫某體裁文章都是以模型化思想為基礎。學生對上述問題的討論實際上是最佳模型的選擇過程。
在“如何學習化學”這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利用了這幾個素材,知道了實驗方法、微觀視角和化學語言工具,從而有了意外-思考-想象-向往的情感體驗。
對于本課題來說,掌握知識點不是目的,我們的教學意圖是同學們初步全面正確的認識化學這一學科,通過學習活動糾正和完善頭腦中的前概念,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這是課堂教學三個環(huán)節(jié)。
下面是課后作業(yè):寫一篇短文:《假如沒有化學—寫在化學第一節(jié)課后》。留作紀念,今后學習更多化學知識后再次欣賞,感悟自己的成長。
課后反思階段:
你喜歡化學嗎?所有同學都回答:喜歡化學。這是封閉式提問,只求認同感。我又設計了這樣的開放式提問:
假如你要成為化學家,你想研究哪方面的化學?
有41.7%的同學填寫了想研究醫(yī)藥方面的化學。
今天不一定決定未來職業(yè),但這種愿望是同學們繼續(xù)學習的動力!也是我覺得這節(jié)課成功的地方。
不難發(fā)現,把課堂還給學生,觸動孩子們內心世界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會帶來無盡的前進動力。
結束語:
在設計、備課、上課、反思、整理說課稿的過程中我真切體會了“功夫在課下”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備好緒言課備的不只是一節(jié)課,是整個初三化學,甚至是整個基礎化學教育。
我想,對一個老師而言,用心上課就是最好的課。
我的說課結束了,請您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鋁,氫氧化鋁,鋁鹽-明礬等內容。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習金屬鋁的化學性質,以及金屬鈉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基礎上,對金屬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學習。它側重于使學生理解怎樣去學習金屬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變化,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應用價值,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用武之地,為以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學生已學習了鋁的化學性質,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模式,這為本節(jié)課學習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奠定了基礎。但兩性化合物這個概念學生并沒有接觸過,要想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這個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學學科的典型手段——實驗。教材中對鋁的化合物性質的探究,尤其是對氫氧化鋁兩性的探究,是這一塊內容的重點,在學生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要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對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很好的鋪墊作用。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說出氧化鋁的主要物理性質;(2)學會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的方法及Al3+的鑒定方法(3)理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別與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4)知道鋁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礬的相關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設計實驗來判斷兩性化合物并驗證其性質,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正確的實驗操作,合理的實驗設計和分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設計實驗,體會通過實驗發(fā)現物質性質的過程;分析鋁的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學會辯證的認識事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性質,Al(OH)3的制備
【難點】
Al(OH)3的制備,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過渡】根據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展示內容與先前學習的知識形成沖突認知沖突進行導入,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隨堂實驗、多媒體展示、啟發(fā)法、比較、歸納分析、交流討論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在教學中要開展“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體驗;在探究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
本節(jié)課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利用已學習的鋁的化學性質,來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知識。通過生活實例的引入,學生相互討論、自主探究、動手實驗來完成氫氧化鋁的制備,并獲取氫氧化鋁的兩性知識。充分利用了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來完成學習目標,達到了教學目標要求。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準備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進行導入。在課程開始前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鋁制產品的圖片。這與學生已學過鋁的性質很活潑形成了認知沖突,引發(fā)學生思考活潑的鋁,怎么可以應有的這么廣泛,激發(fā)對鋁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探討,開啟了課堂教學。
第二環(huán)節(jié):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我將并應用已學的鋁的化學性質的方法,借助實物、學生動手實驗的方法進行教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實操結合,形成概念。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觀察氧化鋁粉末實物,來認識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再通過結合導入時應用的圖片,引發(fā)學生思考哪些物質可以腐蝕這些產品。學生已有的鋁性質的知識,進行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新知識。
2.實驗探究,深化概念。
教師出示生活實物胃舒平,引發(fā)學生制備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鋁,開啟氫氧化鋁知識的學習。
接著讓學生圍繞著氫氧化鋁的制備進行討論,學生得出有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到氫氧化鋁,(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來制備。(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來制備。學生進行實驗,并根據實驗,得出氫氧化鋁的制備方法。
在制備的過程中,學生們發(fā)現氫氧化鋁可以溶解強氧化鈉得新知,學生通過用氧化鋁性質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實驗驗證,獲取氫氧化鋁兩性的知識。最后教師總結,并補充氫氧化物的又一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性。
通過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學生已經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鋁鹽知識的學習中,教師知識通過新聞實例引入明礬,學生自主學習的到鋁鹽的化學性質。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主要是使用了層層逼進進行探,學生的自主學習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加深了學生理解和掌握金屬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知識。
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在鋁的重要化合物知識學完后為學生呈現兩個題,鞏固所學知識,并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1.可溶性鋁鹽與NaOH溶液互滴時,其現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畫出生成的沉淀與滴加溶液間量的圖像關系并寫出相關的離子方程式?若是偏鋁酸鹽溶液和鹽酸互滴時現象又會如何呢?
2. 請完成下列鋁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圖,并寫出上述轉化圖中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對本節(jié)內容加以鞏固延伸。
第四環(huán)節(jié):小結作業(yè)
1.課堂小結
采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后總結的方式,目的在于:1、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2、實施以主動建構為基礎的精簡教學策略,以圖表的方式直觀讓學生清楚本節(jié)的內容要點,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2.布置作業(yè):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jié)課的課后作業(yè)預留了必做題及選做題的方式。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采用的是綱領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化學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課題1《金屬材料》。金屬材料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的教學內容,本課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幾種重要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用途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第二部分重點介紹了合金。在本單元之前,已經學習了氧氣、氫氣和碳三種非金屬單質,在此處又學習金屬材料,使整個初中的化學教材,既有一定的非金屬元素知識,又有一些金屬元素的知識,這樣,使整個初中化學的知識體系內容就比較完整了,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化學學習的全面性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金屬材料等具體事例,認識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
(2)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知道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同時還需考慮如價格、資源以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區(qū)分生鐵和鋼,認識金屬與金屬材料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實驗探究金屬的物理性質,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2)通過討論探究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金屬材料的具體事例,認識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
三、目標重難點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金屬的物理性質。
(2)物質性質與用途之間的辯證關系。
重點的突出、為了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采用科學探究和分析歸納的教學方法。
目標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探究方法得出相關結論的能力。
(2)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難點的突破、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準備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分析歸納的方式來學習。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化學課程標準“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要求,以及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確定的教學方法是、采用實驗探究法,按照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觀察分析—得出結論的程序實行探究式討論教學
設計意圖、
通過教學,將學生的思維活動由認識知識到認識方法,由書本知識拓展到課外知識,教學活動層次逐步深化,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大的張揚,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在最佳興奮的狀態(tài)。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中來。因為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會取長補短,有利于學生形成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但由于學生擔負這一責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五、說學習方法
學法指導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由于本課實驗的探究的內容很多,學生的思維又特別活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逐步得到發(fā)展。
這時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知道和見過部分金屬,但對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用途認識不夠深刻。他們喜歡探究與實踐,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但知識面較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在實驗探究方法、學習方法和總結知識的系統性、條理性等方面均有欠缺,需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所以我準備讓學生采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收集資料,整理歸納,小組討論及交流分享等學習方法。
【關于化學說課稿集合十篇】相關文章:
化學反應的表示說課稿11-16
化學式說課稿5篇11-12
中學化學說課稿大全12-24
化學《元素》說課稿(精選5篇)11-30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學-說課稿12-20
氧氣的化學性質說課稿12-10
初中初三化學說課稿01-10
《制取氧氣》-人教版-初中化學-說課稿12-17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說課稿11-12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