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初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初中語文說課稿(通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語文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賣油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第一冊第六單元的第三課。這篇課文,通過賣油翁與陳堯咨的對話及賣油翁酌油的事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說教法學法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以下簡稱“新大綱“)提高了對古詩文的要求,不只停留在原大綱“讀讀背背”上,而是強調(diào)對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學習。這樣做,是要讓學生在語文課上盡量多讀些中國古代文學精品,受到傳統(tǒng)文化、道德修養(yǎng)、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方面潛移默化的熏陶。
為落實新大綱的這一精神,在教《賣油翁》一課時,圍繞“如何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思想意義”這一專題,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探究文章的思想意義,必須建立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梢詮囊龑W生體會和感悟人物性格入手。在自讀、思考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找一找哪些語句最能表現(xiàn)陳堯咨和賣油翁的性格。學生通過分析、討論,找出“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表現(xiàn)了陳堯咨恃技而矜、狂傲驕橫的性格特征;“惟手熟爾”表現(xiàn)賣油翁技藝高超、為人謙遜的性格特征。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從整體上把握文意,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領悟文章中心思想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任何一篇課文都是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體,思想性是語文的固有屬性。”在學習分析人物性格、整體把握課文之后,便引導學生自己去鉆研課文、自己去體會分析文章的思想意義。啟發(fā)學生:“你認為陳堯咨和和賣油翁誰做的對?請你說說你的理由!边@樣,把問題生活化,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見解。通過討論,學生會很自然的領悟出本文的中心思想——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文”和“道”有機統(tǒng)一起來,落實了新大綱中“注重知識、能力、情意之間聯(lián)系”的要求,把德育滲透在語文訓練中。
3.深入理解中心,擴展思想內(nèi)涵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必須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語文,更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積累(包括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更易激發(fā)學習興趣,使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對新知識的掌握更牢固。
在領悟文章中心思想后,啟發(fā)學生:“還有哪些事例能說明熟能生巧這一道理?”這一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迪學生的積極思維。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有的學生可能會說:“鄭板橋的竹子畫得風神淡雅,是在他常年刻苦畫竹的基礎上取得的!庇械膶W生可能會說:“茅盾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巨匠,基于他能熟背《紅樓夢》!边有的學生可能會說:“鄧亞萍在奧運會上獲得一枚枚金牌,是她多年艱苦訓練的結(jié)果!睂W生的紛紛發(fā)言,會大大加深對本文中心的理解,同時口頭表達能力得到訓練,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體現(xiàn)新大綱中“學生在主動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指導思想。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因素,開發(fā)學生潛在的智能,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多側(cè)面、多層次探究問題的能力。根據(jù)接受美學的觀點,“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作品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chuàng)造的,應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
教師激疑:“《賣油翁》這個故事本身還包含了哪些道理?”這是一道開放性思考題,意在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赡軙幸韵聨追N見解,試歸納如下(出示投影):①即便有了專長,也不應恃技驕傲;②一切技藝都是熟能生巧的;③高超的技藝要靠反復的訓練、頑強的毅力;④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等。
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就應給予肯定,不必拘泥,以開闊學生的思路。這種由淺入深的探究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有利于激勵和引導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4.比較閱讀,強化教學目標
錢夢龍老師曾提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育思想,作品的思想性蘊含在語文教材里。因此,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應貫穿到語文訓練中。
為強化教學目標,教師設計下面的比較閱讀,讓學生做。
閱讀下面一段話,并和《賣油翁》比較,完成練習。
山西稷山骨髓炎醫(yī)院院長楊文水,是一位來自田野鄉(xiāng)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左手殘疾、只剩下一個小手指的`農(nóng)村醫(yī)生。為使殘疾的左手僅剩的一個小手指發(fā)揮五個手指的作用,楊文水開始苦練“一指功”。為練習小手指的力量,他每天用小手指勾著一桶水來回走,直到一次能提起20公斤重的水桶走500米;為了練習小手指的靈活性,他用小手指撿大頭針,直練到能用一個手指靈巧地撿起地上的針和線,終于達到了使這個殘剩的手指能熟練的配合右手進行手術(shù)。
。1)楊文水的事跡說明了什么?
。2)楊文水苦練“一指功”和賣油翁酌油的事例,有何異同?
(3)讀了《賣油翁》和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收獲?試寫下來,字數(shù)不限。
以上三道題,既有口頭練習,又有動筆寫的練習。并且各有側(cè)重:
第(1)題注重啟發(fā)學生在閱讀中整體把握文意。
第(2)題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等方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第(3)題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比較閱讀訓練,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本文思想意義的理解,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以接受文化的熏陶,進行語文積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
初中語文說課稿 2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課文《長城》,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方法分析、教學過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為專題,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堕L城》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xiàn)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長城》一課共有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lián)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第4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根據(jù)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墻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
二、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是第二課時。教學前,學生已經(jīng)利用計算機搜集了大量關(guān)于長城的故事、歷史、圖片等資料,對長城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第一課時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掌握理解了本課生字生詞,對整篇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依據(jù)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結(jié)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nèi)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分析
在教法上采用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筆品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引導學生品讀、討論、領悟,讓學生眼前出現(xiàn)畫面,心中讀出感情,嘴里讀出感受,用語言去表達體現(xiàn)自己對文本的感悟,并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勾畫、批注,在體會感情的同時,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語言文字的訓練、表達方法的滲透,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形成自己讀懂課文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從復習導入、品讀感悟、拓展延伸這三個環(huán)節(jié)詳細介紹本課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首先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詞語,要求學生開火車讀。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是對第一課時所學內(nèi)容的復習,同時也為這節(jié)課品讀課文做好了鋪墊。其次,引導學生回顧課文,思考,通過上節(jié)課初讀課文,你對長城有了怎樣的印象,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你眼中的長城。這個問題的拋出會使學生在頭腦中浮現(xiàn)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的長城,使學生很會進入的課文情境。此時,我便因勢利導。的確,長城就像是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都會令人胸襟開闊、思緒萬千。難怪,成千上萬的參觀者登上長城,目睹這氣魄雄偉的景象,都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這樣的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這句話,既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課文的中心句。因此,我也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理解這個中心句上。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幾乎是圍繞“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怎樣理解這句話展開的。
二、品讀感悟。
首先,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思考體會“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這是本節(jié)課學生的第一次讀,而且是帶著問題去讀。這樣讀會使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想,邊讀邊劃作批注,更是要求學生要讀有所感,讀有所悟。接著學生依據(jù)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帶領學生逐段分析,逐段品讀感悟“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借助文中長城遠景圖感受長城之長,理解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這一自然段共有兩句話,前一句描寫了長城長,后一句具體寫出了長城的具體長度。先讓學生讀一讀、找一找作者是怎樣描寫長城長的,引導學生體會長城猶如一條巨龍。接著追問,長城的確猶如一條巨龍,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峭的山嶺就直沖云天,遇到低矮的峽谷就俯沖直下,它時而盤旋時而筆挺,作者用了一個詞描寫它的這一姿態(tài),是什么?繼而帶領學生理解蜿蜒盤旋,并指導學生讀出蜿蜒盤旋的姿態(tài),氣魄雄偉的氣勢。板書,遠看蜿蜒盤旋。在學習第二句話,了解長城具體長度時。我先列舉一個具體事例幫助學生理解“一萬三千多里”,二十年前,有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此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再為學生展示一張長城行徑路線圖,使他們更直觀的感受到長城蜿蜒盤旋,橫向貫穿全國的氣勢。這樣學生也會由衷的發(fā)出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引導學生學習第三自然段,通過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理解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第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段落。這一部分我將通過默讀、有感情朗讀、想象讀等方式讓學生充分讀,感情充沛地讀,淋漓盡致地讀,在讀中體會古代勞動人民修筑萬里長城時的艱辛。首先要求學生默讀這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從哪個字或哪個詞可以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新課標指出,各個階段都要重視默讀。默讀是用眼看,用心想,讓學生在課堂中安安靜靜的去思考、揣摩、品味。這樣,學生在思考中才會變得自信而睿智,浮躁的心境由此才能變得安靜,思維也將由膚淺逐步走向深入。在這一段中,幾乎每字、每詞,字里行間都寫出了勞動人民的艱辛。從沉重的山石、陡峭的山峰中可以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步履艱難。從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的時代背景中可以體會到勞動人民修筑時的艱辛。從數(shù)不清、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可以想象到修筑長城的時間之長,克服的困難之多。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只有通過默讀這種方式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二有感情朗讀。引導學生把剛才所體會到的情感都帶回到這段話中,看看誰能讀出勞動人民的艱辛。三想象讀。引導學生想象當時勞動人民修筑長城時的場景,思考透過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引領學生在一段段遐想后再去讀,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欲望。通過一遍遍讀,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切身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為他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感到自豪,最終從心底里發(fā)出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板書
3、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通過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設計巧妙,體會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前面學生已經(jīng)深刻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歷經(jīng)千辛萬苦,歷經(jīng)種種磨難才修筑起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我就順勢追問,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修筑長城呢?他們要來做什么?用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長城有怎樣的結(jié)構(gòu),能夠起到防御外敵侵略的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后,找一名同學到前面來,在黑板上邊畫邊講解長城的結(jié)構(gòu)。此時板書,近看設計巧妙。接著在問,除了近看長城設計巧妙外,長城還有怎樣的特點?繼續(xù)板書高大堅固。最后總結(jié),近看長城的高大堅固,設計之巧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因此當世人當上長城后都會情不自禁的發(fā)出這樣的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至此,學生就分別通過遠看長城蜿蜒盤旋,近看長城高大堅固,設計巧妙以及作者的聯(lián)想這三個方面深刻的體會到長城的偉大,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中華民族的偉大。同時總結(jié)板書,梳理本文的寫作順序,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由遠及近的寫作方法。這樣,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也就講授完畢。
三、拓展延伸。
課堂雖然畫上了句號,但是情感還在延續(xù)。我設計了三道選做題:
1、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許多外國人都慕名前來參觀長城,如果你是一位小導游,你會怎樣介紹長城?請創(chuàng)作一篇解說詞。
2、出一期以“長城”或“世界遺產(chǎn)”為主題的手抄報舉辦小型展覽。
3、把搜集到的“長城”資料貼在“文化窗”,大家一起分享。
初中語文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談骨氣》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課書第五冊”。第五冊側(cè)重于議論文教學,在現(xiàn)代文四個單元中,共有三個議論文單元!墩劰菤狻肥堑谝粏卧白h論的觀點和材料”的第二課,就文體而言,也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的議論文。本文是一篇格式比較規(guī)范的短論,說理的脈絡十分清晰、第1段作者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第2段用孟子的話來具體解釋“骨氣”的含義;第3段從歷史的角度指出每個時代都有有骨氣的人;第4段進一步從繼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時代骨氣有著不同的含義。中間三段列舉三個事例,分別從三個角度論證“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個中心論點;所選三個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從古到今、從士大夫階層到平民百姓、到現(xiàn)代知識分子中有骨氣的范例,時間跨度大,涉及面很廣,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有很強的說服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最后一段才明確指出無產(chǎn)階級骨氣的本質(zhì)特征,發(fā)出號召,要求我們“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以這樣一篇觀點鮮明、材料典型、說理透徹的議論文開首,有助于學生了解議論文的一般特點,了解議論的觀點和材料之間的統(tǒng)一關(guān)系,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議論文的知識打下基礎。
二、說目標
議論文教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議論的三要素。議論問題,總要提出一個正確而鮮明的看法或主張(即論點),有了正確而鮮明的觀點,還必須有確切而充分的材料(即論據(jù))來證明(即論證)。議論的觀點和材料要保持一致,觀點能統(tǒng)率材料,材料能證明觀點。根據(jù)單元要求,結(jié)合本文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掌握議論文中觀點(論點)和材料(論據(jù))兩大要素的關(guān)系及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理解用典型事例論證觀點的議論方法。
能力目標
1、概括文章中三個事例的主要內(nèi)容,并加以比較,體會其典型性,培養(yǎng)學生概括、比較的思維能力。
2、理解“骨氣”的含義,認識當前我們應該提倡什么樣的骨氣,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過程與方法、以合作探究為主,利用多媒體搜集的材料輔助學習。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的觀點和材料。
情感目標
讓學生理解骨氣的內(nèi)涵,感受中華民族的骨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紤]到學生初學議論文,本文雖然觀點鮮明,材料充分,但三個事例論證觀點的典型性,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為此,確立本文重難點為、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的觀點和材料,理解運用典型事例論證觀點的方法。
教學難點、事例材料的典型性的分析。
三、說教育教學思想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養(yǎng)成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fā)展奠定語文基礎。所以,這節(jié)課我遵循的教學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2、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4、師生互動促進教學。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
正像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樣“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場合下都在于教師忘了上課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敗首先取決與師生關(guān)系的確立”在設計上我首先樹立了由傳授者變?yōu)榇龠M者的思想。是否是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了多少。初學議論文的階段所選的文章本身就帶有鮮明的文體特點。《談骨氣》一文,論點集中鮮明,事例論據(jù)典型,結(jié)構(gòu)簡單,思路清晰,是篇很好的范文。對這樣的教材,要引導學生學實、學活、學透,以激起學生學習議論文的興趣。而興趣是在對新知的頓悟中萌發(fā)的,因此,在本文教學時,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大量的術(shù)語、概念,而應該用各種生動有吸引力的事例,引導學生接近議論文,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然后再因勢利導,誘導出學生邏輯思維的積極性,寓學法指導于誘導、點撥之中,讓學生學得主動、輕松,并在適當?shù)臅r機進行比較閱讀和能力遷移訓練。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的作用,本文教學可采用教師點撥和學生小組討論相結(jié)合的方法。
學法
合作探究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是學生比較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從題目推測課文內(nèi)容,從探究材料和觀點的關(guān)系,從而得出文章的主旨及我們學習議論文側(cè)重點。不僅如此,在課程進行中,課外事例的佐證,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課外訓練——材料的篩選,可以使同學們對材料和觀點的統(tǒng)一這一知識點又有深一步的理解。也可設計比較閱讀和模仿寫作練習,以達到學生能力遷移的目的。
五、說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課文導人——整體感知——重點理解——自我小結(jié)——能力遷移,以下以此為綱進行說課。
1、課文導入。
學生初學議論文,往往會有一種畏難的情緒,認為議論文深奧難學。課文導入要盡量解開學生的這種思想包袱,激發(fā)其學習議論文的興趣。教師可從初中學生感興趣的一些話題人手,比如“怎樣當好班干部”、“怎樣學習”等等,請一些學生談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并引導他們簡要地說明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可加以小結(jié)、大家所講的內(nèi)容,觀點,有證明觀點的材料,整理一下,其實都是簡短的議論文。今天我們學習吳晗的《談骨氣》,看看作者對“骨氣”這個論題提出了什么觀點,又是怎樣來證明的。
2、整體感知,重點理解。
先讓每個學生自己朗讀課文,解決疑難的字詞,再分小組思考討論課文導入時教師提出的問題、作者對“骨氣”這個論題提出了什么觀點,又是怎樣來證明的。這里主要是解決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的觀點和材料,理解作者如何運用典型
事例來論證觀點。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引導學生把握本文的觀點和證明觀點的材料之間的關(guān)系。可先設問、作者的觀點是什么(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并適當分析作者開門見山擺出這個觀點的正確而鮮明的態(tài)度。再設問、哪些人的事例能證明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文天祥、窮人、聞一多三人的事例),學生解答這些難度不大。
第二步,從整體人手感知課文后,再對重點部分進行具體剖析。讓學生概括文中三個事例的主要內(nèi)容,并體會其典型性。先要求用簡短的語句概括三個事例,學生討論時重點放在看是否有體現(xiàn)“骨氣”的詞語,以培養(yǎng)他們準確的概括能力。(事例一、文天祥兵敗被俘,高官厚祿收買不了;事例二、古時齊國一個窮人寧可餓死不食嗟來之食;事例三、聞一多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然后指出中國人有骨氣的事例很多,請學生也舉一些例子。可先讓學生概括出主要事實,再進行簡潔議論。如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英勇不屈,慷慨就義;錢學森不為名利所動,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毅然回國等。
第三步,再設問、既然事例很多,為什么只舉三例,而且是這三個事例。以四人小組形式討論問題,比較分析三個事例,理解材料的典型意義。集體討論后可歸納、作為證明觀點的材料要經(jīng)過精心選擇,文天祥是丞相,窮人是平民百姓,聞一多是民主戰(zhàn)士,從古到今,從封建士大夫到平民百姓再到民主戰(zhàn)士,年代不同,身份不同,他們極具代表性。同時,三個事例按順序證明了第二段中孟子的三句話,圍繞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來進行論證。在分析之后,再討論學生所舉的那些事例能否替換文中材料。根據(jù)不同材料,引導學生充分討論,以解決教學的難點。
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后,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要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先必須分析文中幾段文字的作用。如第二段解釋了骨氣的含義和下面三個事例印證;第三、四段的內(nèi)容是對觀點的十分必要的補充,又是對下文三個事例的總起。而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可簡單介紹作者情況及其寫作背景,引導學生明確議論文的結(jié)尾應對論證的問題加以總結(jié)。在解決了上述問題之后,再引導學生理清本文的結(jié)構(gòu),了解議論文結(jié)構(gòu)的一些特點。
3、結(jié)合本文,引導學生小結(jié)議論文的一些特點
學生在學習了《談骨氣》這篇格式規(guī)范的短論后,對議論文的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在小結(jié)時適當提出議論文的一些術(shù)語,為以后學習作基礎。如議論文的觀點必須正確鮮明(論點);議論文的材料必須充分確切(論據(jù));觀點要統(tǒng)率材料,材料要為證明觀點服務(論證)。如學生小結(jié)能提出議論文的結(jié)構(gòu)、語言方面的特點,應更加鼓勵,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4、練習設計
這篇文章嚴密的層次結(jié)構(gòu)和用事實論證的方法都是值得學生學習掌握的,可設計比較閱讀和模仿寫作練習,以達到學生能力遷移的目的。如、比較閱讀材料可選擇結(jié)構(gòu)典型及用事實論證方法的簡短的議論文。結(jié)合課前導入時的一些論題,模仿課文寫一篇短文。要求學生明確觀點,并精心選擇事例來加以證明。這樣既能促使學生鞏固課文,又可使課上的分析不致成為空中樓閣,把知識轉(zhuǎn)化成學生的實際本領。也可給很多觀點、材料,訓練同學們提煉材料和觀點的統(tǒng)一。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對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簡要而全面的概括:
。ǜ毁F不能淫)文天祥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貧賤不能移)窮人
(威武不能屈)聞一多
觀點(論點)不同角度證明材料(論據(jù))
。ㄕ_鮮明)(充分確切)
七、說教學評價
這節(jié)課,為學生學習一般議論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給學生閱讀議論文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在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的培養(yǎng)上特色鮮明。課堂教學讓學生充滿一種自尊、自強的民族自豪感,由文天祥、餓者、聞一多的事例,加深學生對骨氣含義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做一名有骨氣的人的思想感情。突破了議論文只注重結(jié)構(gòu)、論證方法、邏輯推理的局限,體現(xiàn)了大語文教學的觀念。
學生認識事物總是先感性后理性,先容易后復雜,先粗淺后具體再加深。本節(jié)課的教學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把握——精讀課文——重點突破——聯(lián)系實際——遷移升華的方案,不僅僅是把這一課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以這一課為例子,做好示范,教給學生閱讀議論文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把握中心論點——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分析論據(jù)和論證方法——體味語言。這樣,學生就可以運用這一課中所學到的讀書方法和步驟,自己去閱讀其它一般的議論文,形成閱讀議論文的技能?偨Y(jié)一下,本課教學有以下特點、
1、全新引入,調(diào)動積極性。
2、師生互動,有效教與學。
3、愉快教學,能力提高。
我的說課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初中語文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是語文版第七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記事散文。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馬克·吐溫人生第一次文學嘗試的經(jīng)歷,結(jié)局富有戲劇性色彩。我想,學習這篇文章的一個目的在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文學創(chuàng)作嘗試,從而愛好寫作,提高寫作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相關(guān)的文學常識,掌握相應的字詞句,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及主題。
2、能力目標:對文中一些詞句能理解和運用,感受作者詼諧的語言風格,感悟生活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
3、情感價值目標:使學生熱愛生活,在生活中敢想敢說,有正義感;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興趣,及勤動腦、善動腦的習慣;讓學生懂得“自我推銷”的重要性;學生能在實踐中展示自己,提升自己。
三、說教法: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介紹文學常識,學生自由讀課文,就初步感知內(nèi)容的情況,學生之間交流討論,然后老師引導,肯定總結(jié),通過這樣的過程完成目標。
四、說學法:
學生預習,查閱工具書,解決新字新詞,老師介紹文學常識,學生聽、記;學生自由讀課文,齊讀課文,對感知的內(nèi)容,生生相互交流討論,然后在老師的引領下用啟發(fā)方法,逐一完成學習目標。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顒訉б
課前預習
1、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讀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夠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例。
導入新課:
馬克·吐溫,美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家,也是一位負有盛名的幽默和諷刺作家,一直被推崇為美國文壇巨子。
馬克·吐溫十二歲時父親去世,他不得不外出謀生。先是在一家報社的印刷所當學徒,后來,又當過排字工人、銀礦工人、領航員和新聞記者,因此他并未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但是,豐富的社會經(jīng)歷和生活經(jīng)驗也使他積累了眾多的文學素材,為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馬克·吐溫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政論,雜文,游記等,全集共25卷。主要作品如《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傻瓜威爾遜》、《競選州長》、《百萬英鎊》、《赤道環(huán)球游記》等。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馬克·吐溫的《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ǘ┳x文正音
1、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誦讀要求與策略: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注意積累詞匯;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2、準確朗讀下列詞語。
伶俐涉水煞費苦心粗糙滑稽猝不及防撰文言簡意賅戲謔瑣聞乳臭未干趾高氣揚苛責詆毀
(三)簡析釋疑
1、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具體指什么?
2、叔父離家外出一周,十三歲的馬克·吐溫獨立辦了一期《漢尼巴爾周報》,他在第一次文學嘗試中做了哪幾件事?產(chǎn)生了怎樣的反響?
瀏覽要求與策略:能在文中圈畫與事件有關(guān)的詞語,如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并在此基礎上概括事件內(nèi)容。
明確:課文記敘了三件事:
第一件: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
第二件: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
第三件:給一個新來外鄉(xiāng)人的詩增寫挖苦他的腳注。
其中,第一、三件事是詳寫,寫出了寫作原因、寫作想法、寫作過程和寫作內(nèi)容;第二件事是略寫。
產(chǎn)生的反響:它們發(fā)表在《漢尼巴爾周報》的同一期上,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而且使這期報紙銷量大增,使得周圍的人不能不對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練的文筆刮目相看。
。ㄋ模┱n后小結(jié)
1、查閱馬克·吐溫的作品,獨立思考,提出問題
2、在書刊及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閱有關(guān)作品的評論以及有關(guān)作者的資料
(五)作業(yè)設計
1整理課后字詞,并用他們寫一段話。
2少年馬克·吐溫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愛他的哪一點。
初中語文說課稿 5
我今天說的課題是七年級語文(下)第六單元第二課《斑羚飛渡》。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和說程序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選編了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伙伴——動物的文章!栋吡顼w渡》是本單元的第二篇文章,講的是一群斑羚為了種族的生存而自我犧牲的悲壯之舉。本文故事內(nèi)容中陌生新奇的動物世界、驚險動人的特寫鏡頭,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能讓學生在斑羚們在特殊的求生自救行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種族精神和整體合作精神受到精神的洗禮。它既是對前文人對動物的了解和認識的延深,又是試圖從動物世界里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對人性的探啟。
2、本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僦R目標:了解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jié),②情感目標:
a、領會斑羚在危急關(guān)頭的攜手合作、甘于犧牲自我的精神。
b、培養(yǎng)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
③能力目標:
a、通過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理會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鑒賞能力。
b、通過設計“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探究實踐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a、教學重點: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品味文章生動的語言,領會斑羚在危急關(guān)頭的攜手合作、甘于犧牲自我的精神
b、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所設計的“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對學生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激發(fā)。
二、說教法
著名的心理學家鐘為永說:“學生的興趣是在學習過程中,在求知需要的基礎上,在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和不斷需要滿足的情況下形成和發(fā)展的!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主動性的調(diào)動是教學的重點。為此本文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讓學生分組討論問題,通過“說一說”、“議一議”的形式,促進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課堂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互動氛圍,使教學重點在互動中拓展開來,以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當然,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起導航的作用,在疑難處要給予點撥、引導,幫助他們尋找突破口,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
質(zhì)疑教學法:人的思維活動是由提出問題開始的,閱讀中的審美欣賞活動,也是在質(zhì)疑到釋疑的過程中完成的,在課堂教學中設疑是調(diào)動學生興趣的主要手段,也是啟發(fā)性教學的核心。有疑才能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探索問題的熱情,使思維不段深入。如在研讀中我設置“文中幾次描寫美麗的‘彩虹’是為了真實地再現(xiàn)大自然的景色嗎?有何作用?”等問題,讓學生帶問題去找答案激發(fā)積極思考。
朗誦法:朗誦是閱讀作品的一條途徑,又是便于記憶的一種方法。它可幫助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可以陶冶性情。本課主要是從自由朗讀和個別朗讀入手,通過自由朗讀讓學生整體感受課文,增強語感,以促進思考。利用個別朗讀精彩片段和第9自然段,讓學生體會生動的語言,同時情感受到震撼,領會文章的主題。
變述法:即在吃透原材料的基礎上,加以想象和創(chuàng)造,靈活地變換角度和表達方式進行復述,由稱為創(chuàng)造性復述。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說的能力。這個主要體現(xiàn)在對重點情景的復述。
遷移法:就是從課文揭示的人與動物之間的矛盾跳脫出來,進行跨學科的“保護野生動物”語文活動,目的是拓展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
總之,聽說談寫貫穿始末,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拓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成功意識。
三、說學法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到學校上學,不只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應該是獲得多方面的學習能力,學會思考!奔础胺矠榻,目的在達到不教!睘檫_到這個目標,教學必須以學法指導為核心,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本課主要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1、預習法: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我布置
①朗讀課文2—3遍。
②自學文中的生字詞,寫出重點詞語解釋并造句。做在預習本上。
、壅页瞿阏J為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并加以欣賞。
、軠蕚鋸褪稣n文中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jié)。
、菟鸭嘘P(guān)斑羚這一動物的有關(guān)資料。五道習題教會學生借助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熟悉課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讀法:學會運用標準的普通話,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文章,變朗讀為一種美的享受。
3、質(zhì)疑法:“盡信書,不如無書!币黄恼拢词故敲骷,也不一定字字珠璣,天衣無縫,文中微暇也時有所見。在教學中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作示范,拋磚引玉,引導學生“無中生有”地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不唯書”的精神。
4、積累法:古人云:“積學以儲寶!狈e累是一個采集零瓊碎玉,使之日積月累,變成自己聚寶盆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對積累的認識,指導學生積累的方法,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如本課,我教學過程中插入一個問題“‘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好一會兒,懸崖下才傳來撲通的落水聲’中的‘流星”改為‘星星’、‘明星’效果如何?”讓學生從中意會用詞準確達到的效果,從而積累揣摩語言運用的一個方法:換詞效果比較法。
5、遷移法:使學生的視線由課內(nèi)轉(zhuǎn)的課外,培養(yǎng)聯(lián)想能力,如由“從‘鐮刀頭羊’最后的悲壯獻身中你有何感悟?”從現(xiàn)實中尋找例子,學會課文與社會的聯(lián)系。
6、以讀促寫法:“書讀多了,讀熟也就能慢慢體會出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調(diào)子。”本文語言很豐富,可寫的東西也很多。學完本課,我要求學生通過查書、上網(wǎng)搜集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寫有關(guān)“保護野生動物”的文章,以讀促寫,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完成對知識的整合。
總之,一切都是達到不教,促進自學能力目標,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初中語文說課稿 6
一、說教材、學情與教學目標
(一)說本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是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講讀課文。課文以學生喜歡的小說形式出現(xiàn),通過魯智深為解救金老父女,打死鄭屠,流落天涯的事,把一個行俠仗義、嫉惡如仇的形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在文學殿堂中感受真善美,鞭苔假惡丑。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本課恰是選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因此,我決定以此為契機,在掌握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調(diào)動學生課外閱讀《水滸傳》乃至其他名著的積極性。
(二)說學情
1、學生已經(jīng)能夠有意識地關(guān)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并且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認識;
2、具有好強、好勝的特點,班級中已初步形成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圍。
(三)說教學目標:
1、能掃除文字障礙。
2、能概括出人物性格,并對文中人物有正確的理解和評價;指出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復述出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斷。
4、在學完本課之后,能激起課下閱讀原著甚至是其他名著的興趣。
二、說教與學
針對本課教材篇幅長的特點,教學全過程將運用激趣、分析、討論等教學方法對全文進行解讀。
教學過程中,重點和難點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重點部分,側(cè)重引導學生思考,以學生分析為主;難點部分,以師生對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小說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教師將結(jié)合啟發(fā)與講述,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完成創(chuàng)造性閱讀。
同時,為了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習過程中將通過適當?shù)膶W法指導,引導學生自主自覺的運用分析、討論等學習方法完成全文解讀,希望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引下,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電視連續(xù)劇《水滸》的主題曲《好漢歌》,并說:魯智深原名魯達,原是延安小種經(jīng)略府的提轄,是什么原因使他放棄了相對安逸的生活而流落江湖呢?
(設計意圖:開頭激趣相當重要,通過同學們熟悉的《水滸傳》主題歌,引入《水滸》,并介紹作家作品;另外,從知識的連貫性的角度設計導語,使學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更能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分析人物,課外延展――聽一聽,讀一讀,說一說。
1、聽錄音。
、僬埻瑢W們借助錄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感情色彩。
、诼牶蠡卮饐栴},鍛煉聽的能力。
2、出示問題,檢查聽的`效果。
、亵斨巧顬槭裁创蜴(zhèn)關(guān)西?
②魯智深的第一拳打在鎮(zhèn)關(guān)西的什么地方?(搶答)
、廴^后,鎮(zhèn)關(guān)西的反應分別如何?
3、引導學生朗讀“拳打”部分并進行復述。
4、在《水滸傳》中,像這樣經(jīng)典的部分還很多,如武松打虎也是拳頭上的功夫。
5、引導學生分析魯智深嫉惡如仇的性格。
(設計意圖:經(jīng)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分析,學生對本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同時通過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比較,既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拓寬了視野,把知識引到了課堂之外。)
(三)分析環(huán)境,課外延伸――猜一猜,講一講。
魯智深回到下處后,“天微明”就奔向金老住處去了。“天微明”這處環(huán)境描寫如換成“天亮了”行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討論,得出答案,明確環(huán)境描寫對渲染氣氛、展示人物性格及表達中心等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
(四)分析情節(jié),課外延展――試一試,練一練。
請同學們以“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為上聯(lián),以四大名著中的情節(jié)對出下聯(lián)。
要求:從《水滸傳》中至少對出三個,從其他名著中各對一個。
學生對對子。
(設計意圖:本步驟有感于對學生的一次批評。原來設計時,我只是讓學生從《水滸傳》中想內(nèi)容,正在大家對得熱火朝天時,一生突然對了一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眾人大笑。我就不耐煩地批評了他不認真聽老師要求?此荒樀臒o辜,好像不是惡作劇的意思,我突然想到,這樣對不也是很好嗎?于是就有了上文的拓寬要求。)
(五)設計討論,啟發(fā)思維。
對魯智深的行為,你們是怎么看待的?如果你是魯智深,面對同樣的情況,你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嗎?
初中語文說課稿 7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些朗讀技巧。
2.理清故事情節(jié),當堂背誦。
3.理解木蘭形象。
【教學創(chuàng)意】
通過教師有表情的示范背誦,感染、啟發(fā)、引導學生背誦全詩,也可請已背會的學生在課堂上做背誦表演,以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生字詞句、理清故事情節(jié)、理解木蘭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個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板書),來尋找其中的答案。
二、朗讀指導
1.教師帶表情范背。讓學生邊聽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并注意教師背誦時節(jié)奏的變化。
2.解決生字詞,重點注意幾個問題。“十二轉(zhuǎn)”的“轉(zhuǎn)”就讀zhuàn。古代指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zhuǎn),十二轉(zhuǎn)為最高的勛級!芭f時裳”的“裳”讀“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要注意理解在這首詩里出現(xiàn)的互文修辭句。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薄爱敶袄碓启W,對鏡帖花黃。”
3.學生齊讀全詩。
4.教師逐段指導學生朗讀。
第1段是對情景的描述,讀開頭兩句語調(diào)要柔緩,第3、4句則要帶疑慮和關(guān)切的語氣,聲音可以略微提高,讀到“嘆息”再輕緩下來。
第2段開頭兩句是問句的形式。讀“何所思”、“何所憶”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答句中的兩個“無”字應重讀表強調(diào),語氣要與后面的句子銜接!耙娷娞、“大點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讀,以說明戰(zhàn)爭的規(guī)模和緊迫,“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寫木蘭所思所慮,該怎么辦呢?這里可以略作停頓,然后用堅定的語氣讀“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在“從此”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頓息,“此”字拖長一點,把“替爺征”三個字讀得沉著有力,以表現(xiàn)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
第3段前四句節(jié)奏要讀得比較緊湊,以渲染木蘭在匆促地準備行裝,“駿馬”、“鞍韉”、“轡頭”、“長鞭”應突出強調(diào),使聽者能想像出木蘭整裝待發(fā)的英姿。以下八句寫木蘭奔赴前線、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讀得委婉,放輕音量,以表現(xiàn)木蘭對親人的思念;后四句寫木蘭已經(jīng)到了能聽到敵人戰(zhàn)馬嘶鳴的地方了,因此要讀得剛毅,音量適當放大,以表現(xiàn)她的戰(zhàn)斗豪情。
第4段概寫木蘭十年征戰(zhàn)生活,語言凝練而夸張,朗讀時抑揚頓挫要鮮明,節(jié)奏要慢。“赴”、“度”、“飛”要讀得富有動態(tài),語調(diào)要昂揚。讀“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語詞要相對壓抑,節(jié)奏放慢,以表現(xiàn)木蘭經(jīng)歷了戰(zhàn)場艱苦環(huán)境的磨煉。讀“將軍百戰(zhàn)死”語詞略抑,“壯士十年歸”,讀時語調(diào)要揚起來,以渲染出軍隊勝利凱旋的氣氛。
讀第5段前四句要強調(diào)天子給予木蘭很高的獎賞和榮耀!笆D(zhuǎn)”、“百千強”要重讀。從“木蘭不用尚書郎”到段末木蘭對天子“問所欲”的回答,讀時語調(diào)要平穩(wěn)!斑故鄉(xiāng)”三字中間要頓開,音調(diào)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蘭不卑不亢,不慕富貴榮華的.品質(zhì)和思念家鄉(xiāng)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
讀第6段父母相互攙扶著出城迎接女兒這一句,語氣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緒,讀時節(jié)奏要與老人顫顫悠悠的節(jié)奏相符。讀阿姊們忙著梳妝小弟忙著殺豬宰羊兩句,音調(diào)要提高些,節(jié)奏要加快,以生動表現(xiàn)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情景。木蘭“開”、“坐”、“脫”、“著”、“理”、“帖”時,心情是無比激動的,會有許多往事涌上心頭。讀的時候節(jié)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順的口吻、嬌羞的語氣來再現(xiàn)一個健康、美麗、端莊的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語氣讀“火伴皆驚忙”之后要有一個停頓,以示伙伴們反復打量已換女妝的木蘭,然后用驚異的語氣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讀。
讀最后一段,語調(diào)要略緩,“雄”、“撲朔”、“雌”、“迷離”點出了雄雌的特征,要重讀,最后一句要慢讀,語尾要向上揚,讀成反問,給聽者以思考與回味。
三、理清故事情節(jié)
1.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
2.填空:情節(jié),木蘭停機( )——決心( )——從軍( )——奔赴( )——十年( )——拒賞( )——與親人( )。
3.復述木蘭故事,背誦課文。
4.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四、布置作業(yè)
將《木蘭詩》改成現(xiàn)代白話文故事。
初中語文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春》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閱讀課文。前兩個單元分別是教會學生感悟人生、珍愛生命,而本單元則是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領略自然風光!洞骸肥且黄娨獍蝗坏膶懢笆闱樯⑽。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詩的筆調(diào),描繪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生機勃發(fā),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曲春的贊歌。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又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得到語文的滋養(yǎng),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說學情
春天是學生熟悉而喜愛的季節(jié),他們都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這篇文章語言口語化,平易好懂,節(jié)奏明快,形象生動,極富表現(xiàn)力,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跟隨作者的步伐領略春之明媚,文之燦然。
三、說教學目標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設計將著眼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進行感知、感受、感悟。結(jié)合本篇課文的特點及學情特點,我確立本課以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感知文章內(nèi)容,欣賞作品語言,體會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及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提高語言表達及散文寫作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及學情特點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領會作者細致生動的抒情方法。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具體細致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難點:體味景物的細致描寫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完美結(jié)合。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zhuǎn)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根據(jù)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本課教學時,采取自讀點撥法、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法,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根據(jù)以上的教學方法,主要體現(xiàn)以下的學法:
(一)預習清障法,通過課前預習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有利于提高聽課的效率,使課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自主悟讀法,通過學生自己的個性閱讀和感悟,加深其對文章主旨及感情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三)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學生不同知識結(jié)構(gòu)、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優(yōu)勢互補,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對成功的渴求。
好的教法學法,要在教學過程中予以體現(xiàn)下面進入第五個部分說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情感導入——回憶春天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
多媒體展示故宮建筑的一些圖片,在這些圖片的放映中來進行導入:
同學們,當樹葉泛黃、秋風習習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想起那與之相反的綠意盎然的春天。你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是婉轉(zhuǎn)動聽的鳥韻,是飛來飛去的蝶影,是燦爛溫暖的陽光,還五彩繽紛的風箏……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隨著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一起走進這幅春天的畫卷。(板書課題、作者)
此導入,意在通過真實的圖片敘述叩擊學生的心扉,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接下來我將帶領學生一起去認識一下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散文代表作《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等。
對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學生感知文章情感并增加文學知識。
(二)聽讀課文——感受春天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以“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币虼,在此次教學過程中我將多次采用不同閱讀形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獲取信息,在讀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我將請同學們聽錄音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圈畫出生字詞,并主動借助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通過聽錄音范讀,使學生初步感受文章感情基調(diào),引起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習興趣。
接下來我將要求學生自由、快速閱讀課文初步理清文章寫作順序。思考
1.作者為我們描繪了關(guān)于春天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2.朱自清寫《春》時帶著一種什么樣的情感?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試著在文章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品味春天
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精讀的基礎上,四人一小組分角段讀課文,并就下列問題合作探究:
(1)為什么用兩個“盼望著”?
(2)“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為什么不說成“嫩嫩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后都描寫花,為什么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
(4)“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為什么要這樣寫春雨呢?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
(6)文章的結(jié)尾為什么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討論,使學生在對比中領略作者用字精煉,并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四)審美訓練——描寫春天
剛才我們?yōu)槟且黄利惖拇汗馑兆,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為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動。春天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在我們驚嘆這些作家精彩的文筆的同時,你是否也有一些躍躍欲試,想要小試牛刀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一個展示自己文采的平臺。
仿寫練筆:仿照文中的某一幅圖畫,以夏、秋、冬為話題,寫一段話,字數(shù)不限。
課堂小結(jié):
法國雕刻家羅丹曾經(jīng)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春天是美麗的,大自然中美麗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學們能用你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用你的心靈去感受美,用你的筆去描繪美!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簡潔明了,美觀大方,既理清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又突出了重點,使學生一目了然。
初中語文說課稿 9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濟南的冬天》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它是現(xiàn)代作家、人民藝術(shù)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fā)感情的寫景散文。
編者安排這篇作文,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練習精讀的技能,并作適當?shù)恼洝?/p>
2、課文解讀: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個性的寫景散文,是引導學生調(diào)動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去閱讀文本、觀察生活的極好范例。本文的語言清新、優(yōu)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致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應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另外,還可以把本文與《春》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對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作用。文章開頭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親身的感受,寫出了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特點;接著轉(zhuǎn)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最后寫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點。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發(fā)也非常別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過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如這樣一句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作者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a、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的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層次結(jié)構(gòu)。
2)能力目標:
a、養(yǎng)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b、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4、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的方法,通過讀品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贊美之情。側(cè)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讓學生在反復的讀的.過程中,領會要旨。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獨特的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體現(xiàn)的情感。最后,用寫來升華。
二、說教法
1、尊重學生個性,實行個性化教學。
在研究新課標時,我體會到“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于是我根據(jù)本課目標和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fā)現(xiàn)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去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fā)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爭議,激發(fā)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健康情感。
2、讀、寫、說相結(jié)合教學,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結(jié)合課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課時,注重了構(gòu)筑讀的平臺,創(chuàng)設說的動機,讓學生通過摹寫,做到學以致用,加強了與文本的對話。從課堂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讀說寫都到位,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很好,這就堅定了我課改的決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散文,適于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應堅定的引入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最終領會文章所蘊涵的豐富情感。
三、說學法
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zhì)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jù)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進行拓展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nèi)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2節(jié)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nèi)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第二課時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本說課教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五、說教程
。ㄒ唬┱n前準備:主要分為學生準備和教師準備。
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的多種渠道,搜集有關(guān)作者的生平資料及代表作品,還可閱讀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佳作《濟南的秋天》,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有意識的指導學生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所帶來的困難。
在課前,我精心準備了電教平臺、錄音等輔助手段來豐富教學,擴大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ǘ┙虒W過程
這節(jié)課我是按“引入新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jié)――反饋練習”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jié)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jié)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領略濟南冬天的奇景。
2、講授新課:
。1)初讀課文,采用默讀法,限定時間,要求學生不回讀,全神貫注的讀,并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設題目的:引導學生通過讀去整體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內(nèi)容。解題思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找出能夠支撐作者說法的地方,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2)精讀關(guān)鍵段落(3-5段)
老師可適時發(fā)問:你最喜歡那一句,為什么?
設題目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解題思路:讓學生先讀再說,甚至用多種形式去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句的妙處。
。3)使用探究法,老師展示四幅圖片,讓學生再讀課文,并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nèi)容相對應,哪些不相符。
設題目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讓學生更為主動的去探究知識。
這種方式將一改以往的老師把學生的思維給固定了的模式。而是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來,以獲取更多的情感體驗。
。4)以寫促情
要求:請仿照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jié)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一寫我們孝感的冬天。
設題目的: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fā)自己對家鄉(xiāng)、對大自然的感情。
寫完后讓學生交流,老師予以鼓勵,達到本課高潮。
3、歸納小結(jié)
讓學生說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老師對學生的每一點見解都予以肯定)
4、反饋練習
讓學生討論: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設題目的:讓學生領悟散文的特點、結(jié)構(gòu)及抒發(fā)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六、說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晴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小雪覆蓋下的山――秀氣景中有情熱愛、贊美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溫暖、清亮、透明
初中語文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古典詩文,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它以其超常而不俗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構(gòu)思,啟迪、開拓著人們的思維,它對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正確地引導學生多讀一些詩文佳作,還可以加強學生品德修養(yǎng),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所以,古典詩文的教學,在初中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代表十三中語文組說說《伯牙善鼓琴》這一課。
《伯牙善鼓琴》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學期第七單元《古文二則》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文不足一百五十個字,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感動。文言文是一種傳承祖國燦爛文化的載體,本課根據(jù)文本的特征,在教學中堅持自學為主,重點指導朗讀,強化感悟、注重積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領,以讀為本,相機點撥,拓展積淀的方式,帶領學生去讀,去思考,去吸取,力圖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文言文的樂趣。
二、說教學目標
聯(lián)合本單位教學目標和課本自身特點,我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情感的朗讀課文。
2.能使用上下文、課文解釋和東西書等疏通文意。
3.相識傳說故事的內(nèi)容及其蘊涵的深刻寄義,感覺朋友之間的誠摯交誼。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大綱領求,我們把引導學生借助課下解釋和東西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作為教學重點。而文言文教學,不但要讓學生通過掌握須要的文言知識,到達閱讀淺近文言文的目標,還應學習文中所蘊含的富厚的汗青文化知識,寫作知識、意會領會此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以造就審美觀賞本領。而文言文反應的期間距今長遠,文本作者的寫作意圖有其特定的期間配景,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并非為了如今的“教”與“學”而寫,對付七年級的學生而言,要讓他們通過文言文去感覺文本作者的特定語境,并非易事。因此我們把明白“知音”的寄義,領會伯牙,子期之間誠摯的友誼,作為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
1.誦讀法:“誦讀是解讀文言文的拍門磚”。從教學歷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串到講堂始終,老師樹模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資助學生深入領會課文情緒意蘊,到瓜代運用個讀、齊讀、自由讀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真正學會念書,欣賞、意會漫筆的柔美語言和意味,藉此落實教學目標。
2.提問法:為了在講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想本領,進步對漫筆團體的掌握本領,我們設計了多少個題目適時拋出,有利于學生在明白的底子上增強影象。
3.訓練法:對付字文句的要點,我們接納訓練法來查抄學生的'預習環(huán)境,資助學生牢固新知識。
五、說學法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這篇課文雖篇幅短小,但畢竟是文言文,因此要想讓學生在一個課時之內(nèi)既充分的理解內(nèi)容,又深刻的體會到朋友間深厚的情誼,就必須在課前對學生提出預習要求,我們將需要預習的內(nèi)容在講學稿上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課前落實。要求學生一要將課文讀通順,讀出節(jié)奏;二要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參照注釋,查閱相關(guān)資料理解句意,把握主要內(nèi)容。在課堂上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想象,把自己的情感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jié)中去,了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全文,讓學生經(jīng)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悟相結(jié)合,除此之外,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讀懂了課文內(nèi)容。
六、說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教師播放古曲《高山流水》,讓學生靜靜的聆聽欣賞。接著提出問題:請大家說說欣賞的是哪首古曲?老師順勢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
這樣導入新課,在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思緒引入學習文言文的情境中來。
(二)初讀感知。
1.老師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進行字音檢測,正音。為朗讀掃清字音障礙。
2.學生大聲的自由誦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
3.教師配樂范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
4.學生配樂齊讀,注意讀書過程中的語速、節(jié)奏。
【設計意圖】
在預習的基礎上,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將課文讀通,讀熟,讀出節(jié)奏,并能初步讀出韻味,為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
(三)疏通文意。
1.老師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把握文中的重點詞語句子的意思。
2.學生四人為一組,相互討論,翻譯課文,可以借助工具書和課下的注解,強調(diào)——畫出課文中給自己造成翻譯困難的句子,可提出來尋求解答
【設計意圖】
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中疏通文意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老師詳盡的解釋、串講完成的,學生被動接受,毫無興趣。我們認為學生應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想要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應該營造一個合作學習的民主氛圍,這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基礎。由于這一篇課文篇幅短小,學生容易讀懂,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們要求學生在完成字詞句預習任務的基礎上,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自悟,在學習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疑難字句,老師讓學生代表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在班內(nèi)討論,在交流、討論、質(zhì)疑的過程中,教師做有效的點撥引導,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也為那些不愛發(fā)言的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由表達的空間和機會。
(四)課文探究
1.文中緊扣哪個字來的寫?——(善)
【設計意圖】
在疏通文意之后,老師讓全班同學再次朗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jié),同時邊朗讀邊思考:“文章是緊扣哪個字來寫的?”,這樣,就自然而然把學生引入到課文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吧啤弊质潜疚牡奈难郏@樣的切入比較省力,扣一個字就可以把握全篇。
2.伯牙和子期各自“善”什么?文中是如何表現(xiàn)他們的“善”的?請從文中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辈浪睿娮悠诒氐弥。
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志。
【設計意圖】
老師緊扣“善”字,設置了兩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把握文本基本內(nèi)容,問題的答案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從文中找到。老師讓學生讀文本中相關(guān)的句子,然后點撥:“伯牙把自己的情懷寄托于琴音,琴技爐火純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無論伯牙如何彈奏,子期能聽出琴音的內(nèi)容,更難得的是能猜出伯牙的心意,這就是知音啊!”這樣一點撥,對知音就有了初步的領悟。
3.情境演練場(配背景音樂)
示例: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仿照句式:伯牙鼓琴,志在,子期會曰:善哉,兮若。
志在(明月),鐘子期曰:“(皎皎)兮若(銀盤)”
志在(白云),鐘子期曰:“(軟軟)兮若(棉團)”
志在(楊柳),鐘子期曰:“(依依)兮若(細腰)”
【設計意圖】
在學生對“知音”初步領悟之后,老師再次播放古曲《高山流水》,讓學生閉眼欣賞,引導:伯牙出名的琴師,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高山流水,他的琴聲里還會表現(xiàn)哪些動人的畫面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老師設計了語言訓練題,從感性上理解“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边@成為本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悟到音樂的魅力,還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通過凝練、優(yōu)美的文字把音樂的美表現(xiàn)出來,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但這又不是單純的語言訓練,更是要讓學生置身于音樂的氛圍中,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進而深化了對主題的認識。
4.理解“知音”的深刻含義,把握文章主題。
——本文高度贊揚了朋友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情誼。“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靈相通的人。
【設計意圖】
為了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老師還適時地補充了課外資料——《伯牙絕琴》的故事,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無邊孤寂和懷念之情,使學生體會到:知音就是指心意相通,相互理解,心心相惜的人,而這樣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由此歸納主題。
5.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名,又名,戰(zhàn)國前期代表人物之一。終生致力于道德學問,曾師從靜尹子、壺丘子等。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凈修道。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先后著書二十篇。代表作《列子》,其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等,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發(fā)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為“沖虛真人”。
【設計意圖】
傳統(tǒng)教法往往會在上課之初進行作者作品簡介,這樣的上法顯得很突兀,學生沒有印象。我們在歸納主題之后,以“給我們留下如此感人至深的故事的作者是誰呢”這樣的一句話引出對作家作品的介紹,就顯得水到渠成了。這也成為我們這節(jié)課的第二個亮點。
6.再讀課文,情緒升華。(末了伴著感人的《高山流水》,老師讓學生有情感地再次朗讀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
利用音樂建立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感覺到音樂的無窮魅力,同時配樂朗讀升華情緒。課文的誦讀貫串教學關(guān)鍵始終,在讀中品,讀中悟。朗朗的書聲,是語文講堂上永恒的經(jīng)典。在誦讀中,學生所可以大概意會到的文本意義,絲絕不會遜色于單純筆墨闡發(fā)時所可以大概得到的信息。在一遍遍朗讀中,學生也領會伯牙子期的深知交誼,課文難點的突破,迎刃而解。這樣,以圖畫顯現(xiàn)景象、以語言刻畫景象的要領被有機的聯(lián)合起來。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同時更表現(xiàn)了語文學科東西性與人文性同一的特點。
(五)拓展延伸:課外積聚,關(guān)于古今結(jié)交的故事或名流名言。
(1)“刎頸之交”、“莫逆之交”
(2)“士為知己者去世”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4)“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
(5)“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設計意圖】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長閱讀量,我們還舉行了知識的拓展延伸,這一關(guān)鍵的設置,意在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舉行課外積聚。
七、說作業(yè)設置
必做:有情感的背誦這篇文章。
選做:將這則文言文改寫成300字左右的口語文。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充實思量到學生在知識和本領上存在的差別,給差別條理的學生提出差另外要求,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八、說板書
伯牙善鼓琴《列子》
伯牙善鼓
知音情深
子期善聽
【設計意圖】
這一板書的設計,內(nèi)容精當簡約,布局合理,美觀大方,突出了課文的重難點,給學生留下深刻
總之,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情,采取誦讀、討論、品析、寫作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走入文本,走入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想象、賞析、寫作等多種能力,在教學中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與才華,從而營造出一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使自己努力成為一名新課改的實踐者和執(zhí)行者。
初中語文說課稿 11
一、教材分析
《觀潮》是現(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在單元提示中已明確指出:學生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nèi)容大意。在反復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队^潮》是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 “觀”上,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潮來之狀,演兵之形,弄潮之勢,觀潮之盛。這篇文章通過正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白描與細描相結(jié)合,寫景與記事相結(jié)合,較好地寫出了錢塘江大潮的奇?zhèn)邀,又展現(xiàn)了南宋都城的風景畫、風俗畫,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滅亡之后對過去生活的留戀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
1、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2、研讀課文,整體感知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jié)構(gòu)安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南宋時的觀潮活動。
二、對教法及學法的處理
教學這篇文言文,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采用誦讀、討論、比較拓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學習能力。因此,我設計了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探討主題、拓展延伸當堂檢測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本課采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
具體的教法有:
1、誦讀教學法,以“讀——講——讀”,以讀代講,以講促讀。
2、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本課中,它包含本課教學目標的確定,完成目標時所需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質(zhì)疑等。
3、自主探究法。是指學生在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題時通過注釋、工具書或參考資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學習。
4、交流合作法。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
5、比較拓展法。推薦潘閬的《酒泉子》,與本文比較,開闊學生視野,提高閱讀能力。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對教學程序的安排
(一)導入新課。
1、作家作品簡介。
2、導語: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同學們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錢江涌潮。
多媒體顯示:錢江涌潮
教師作簡要講解。
(二)背景簡介
(三)確定目標。
充分調(diào)動學生以前學習文言文的舊知和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商議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達成一致后將教學目標板書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朗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
4、賞析精彩的場面描寫和精巧的結(jié)構(gòu)安排。
第一步:初讀課文,朗讀指導。完成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讀準每一個字音;2、注意正確斷句;3、盡量讀出感情。)
2、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并結(jié)合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解決。
3、讀給同桌聽或在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指證。
4、將實在不能解決的讀音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決。
5、隨機抽查學生以檢查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為標準。
第二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完成教學目標2——朗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字詞句一一落實,盡量做到對譯;2、盡量翻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
2、學生自讀,結(jié)合書下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將課文逐句翻譯一遍。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教師巡視)
3、組內(nèi)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若無人會,則由教師解答。
4、選同學翻譯課文,其余同學補充訂正,熟悉文意。
第三步:三讀課文,深化理解。完成教學目標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齊讀課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確: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第三段寫弄潮健兒的英姿。第四段寫觀潮之盛。)
第四步:賞析文章。完成教學目標4:賞析精彩的場面描寫和精巧的結(jié)構(gòu)安排。
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展開想象,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第一、二段,賞析其精彩的場面描寫。
選兩位同學描述第一段,其余同學補充。教師作適當點撥。
(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
多媒體顯示:
遠 僅如銀線——形 比
玉城雪嶺——色
聲如雷霆——聲 喻
近 吞天沃日——勢——夸張
學生齊讀第一段,感受畫面的壯闊。
學生描述第二段。教師作適當點撥。
學生齊讀第二段,感受水軍演習場面的壯觀。
2、賞析文章精巧的結(jié)構(gòu)安排。
提問:浙江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宏大,觀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試分析這樣安排的好處。
學生討論,合作探究。
(明確: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潮來之狀,演兵之形,弄潮之勢,觀潮之盛。四幅圖畫各具情態(tài),組成連軸畫卷,而且以前三幅為主,正面描寫,第四幅寫觀潮之盛側(cè)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學生齊讀課文,體會精巧的結(jié)構(gòu)安排。
第五步:課堂小結(jié)。
第六步:課堂練習。
投影顯示:
把下面這一首宋詞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酒泉子(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教師作改寫指導。
(本題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聯(lián)想,參照課文中的有關(guān)描寫進行改寫。詞的上闋寫觀潮,寫人群涌動的盛況和潮水洶涌的氣勢;詞的下闋寫弄潮兒的表演,寫他們高超的技藝和觀潮人的感受。改寫時,可以選取第一人稱的視角,抓住觀潮人、潮水、弄潮兒、自己的感受四點來寫,重點應放在潮水和弄潮兒上面。
學生構(gòu)思,寫作。如時間不允許,可放在課下完成。
第七步:作業(yè)
翻譯下列句子:
1、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2、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3、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4、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也。
板書:
潮來之狀
觀潮 演兵之形 正面描寫
弄潮之勢
觀潮之盛——側(cè)面烘托
初中語文說課稿 1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濃濃親情,動人心弦,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读缪蚰镜瘛愤@篇課文說的是,“我”把貴重的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fā)覺后逼“我”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木雕還給“我”!拔摇睂ε笥堰@樣反悔,傷心極了。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兩種內(nèi)心世界。一面,我們看到了一個少年世界,少年朋友的交往,他們?nèi)绱顺錆M友情,如此珍惜友情。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許多人卻重財輕義,他們也疼愛子女,但并不尊重子女的友誼,也不懂得孩子最渴望最珍惜的友情。本文所寫的家庭故事貼近學生生活,結(jié)構(gòu)精致,布局巧妙,情節(jié)發(fā)展曲折,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學習圈點勾畫的閱讀方法。
2、提高朗讀能力,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
3、明辨是非,學會與他人溝通。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理解文章內(nèi)容。
2、通過辯論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綜合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中所贊美的小朋友之間真誠無私的友情;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獲得有益啟示。
(三)教學重點角色朗讀,理解矛盾沖突。
(四)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看待友誼與禮物的關(guān)系,明辨是非;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
二、說學生
1、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兒童向青少年過渡時期,她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正是有待形成時期。本篇文章價值觀念傾向明顯,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
2、學生在閱讀中還是為讀而讀,缺乏閱讀的技巧,對閱讀中的感受還是被動的接受。為此在教學中,應注重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感悟。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說明
本節(jié)課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我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生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讓他們采取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同時以“辯論賽”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綜合歸納能力。
(二)學法指導
本節(jié)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學生將在我的引導和點撥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計劃地完成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上課之前,播放無印良品的《朋友》,上課鈴響,切換出“課題幻燈片”
2、導入新課
當我們告別如夢如煙的童年,迎來花季雨季的少年,感覺自己好像已悄悄長大,在心靈深處或許已經(jīng)躍動起鮮活的思想,對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在家這個溫馨的港灣中,已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葉方舟,然而生活并不只是風平浪靜的海面,這不,鄰居小明拿自己的壓歲錢買手機,因此引起父母的強烈不滿,該買嗎?今天,我們先去欣賞一篇同樣的故事《羚羊木雕》。
板書:羚羊木雕
[設計意圖]: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在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感受真實的生活,獲得真實的體驗,形成真實的情感,讓課堂與生活不再分離,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課堂中。
在學習之前,先來檢查一下同學們預習的情況。
(一)檢查預習(個別提問后齊讀)
怦怦樹杈攥逮顫
(二)初讀感知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讀要求:
1、按照以往閱讀的習慣邊聽邊作標記.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用不同符號畫出對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描寫句
2、聽完后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內(nèi)容。
播放課文錄音,.
學生概括內(nèi)容。
引導:課文圍繞羚羊木雕主要寫了什么?涉及到哪些人物?
板書:羚羊木雕我父母送逼要
活動:各就各位學生上臺演示flash
教師小結(jié)
《羚羊木雕》這篇文章把孩子與父母的矛盾沖突展示在我們面前,矛盾尖銳集中。文章一開頭氣氛就很緊張,媽媽的神態(tài)語氣表現(xiàn)她固執(zhí)生硬的性格,緊緊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爸爸雖平靜,但帶著不可抗拒的力量,態(tài)度與媽媽實質(zhì)相同,我被逼無奈、委屈痛苦的心理與父母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人物的語言很有特色。這樣巧妙的情節(jié),精彩的語言,同學們一定要精讀揣摩。舉例試讀。
[設計意圖]在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通過示范朗讀,讓學生注意朗讀時的語氣、語調(diào)和語速,在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著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并指導學習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
(三)品讀理解
分角色朗讀:我、媽媽、爸爸、奶奶、萬芳、萬芳媽、敘述者。
要求朗讀者:
、侔盐蘸萌宋锏纳駪B(tài)語氣及對此事的態(tài)度。
、谔幚砗谜Z速、語氣、語調(diào)的輕重、緩急。要求其他學生:加深理解課文,準備對朗讀做評價.學生評價,說明理由。
教師小結(jié):面對同一只羚羊木雕,我和父母的做法為什么截然不同呢?我和父母在羚羊木雕上看到的內(nèi)容不同決定了做法的不同,我眼中的木雕是一個可以聯(lián)系友情的禮物,看到萬芳喜歡時就毫不猶豫的送給她,而父母眼中是一件非常貴重的東西,不可以送人。
板書:友誼重輕
[設計意圖]: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教學中,我重視讓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朗讀、體驗、交流中獲得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并適時加以引導和點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讓學生較好地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又為下面即將進行的課堂辯論開啟了方便之門。
(四)研讀探究
在這場家庭矛盾中,誰是誰非,你是怎么認為的?我們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來,進行一場以“羚羊木雕是否應該要回來”為主題的辯論賽吧!(出示課件)
辯論的規(guī)則、方法及要求。
辯論要求:
注意觀點明確,擺事實,講道理。
根據(jù)自己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說話的分寸。
教師小結(jié):雙方同學都說得十分投入,真是精彩極了,連我也被大家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你們的見解令我吃驚,使我振奮!隨著歲月的流逝,你們漸漸長大了,做事情開始有了主見,有同學認為“父母重財輕義”,只知珍惜有價的木雕,不知珍惜孩子們的感情,嚴重傷害了孩子們的心靈。有同學認為不該把象征父母親情的木雕轉(zhuǎn)送給別人,主要責任在“我”。正、反兩方都說得很有道理,不分勝負!
矛盾出現(xiàn)了,“我”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予以鼓勵。
Ppt,金點子。向萬芳解釋清楚整件事的過程,真正的友情是相互包容的,萬芳一定會原諒“我”的處事不當?shù)。還可以跟爸爸媽媽好好溝通,一方面承認自己沒有事先跟他們商量是不對的,下次不會這樣了,另一方面也要請爸爸媽媽尊重孩子們之間的友情,要好好跟孩子講道理。
[設計意圖]: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而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每個學生而言他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同時,我也清楚地意識到:一個理想的課堂應該聽到學生的聲音,尤其是不一樣的聲音。因此,我設計了“辯論賽”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的目的是完全解放學生。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爭辯;給學生一個權(quán)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我的語文課堂成為充滿活力的現(xiàn)代課堂。
(五)評讀思考
板書:相互理解
連線,完成板書。
教師小結(jié):生活如大海,一個小小的矛盾也會激起層層風波,使家的港灣不再寧靜。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呼吁父母理解的同時也應努力地去理解父母,唯有這樣,在風浪中漂泊的滿載著理想與希望的那葉方舟才能順利地到達溫馨的港灣。
總結(jié)后把話題回到學生課前提出的矛盾上,發(fā)表你的看法。
[設計意圖]:既在結(jié)構(gòu)上呼應了導入語,又使學生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從而使文章主題得到升華。
(六)拓展延伸
談收獲(背景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
(七)作業(yè)
1、與父母一起欣賞文章并討論,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快樂生活。
2、想象“我”要回羚羊木雕回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課文續(xù)寫。
[設計意圖]:第1題讓學生體會真摯友情的魅力,加深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贊美的真誠無私的友誼,第2題將辯論進一步引向深入,多角度地開拓學生的思維。
板書設計(略)
[設計意圖]:將板書設計成新穎、獨特的帆船模樣,首先刺激了學生的感觀,讓學生眼前一亮,同時也照應了導入語中的“一葉方舟”;其次讓學生清楚地對本文作了一個回顧,進一步理解文章主題。
在整個的學習活動中,我力爭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文本的交流,與老師的交流,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體現(xiàn)他們的積極思維,通過合作探究,學生體會到了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積極地思考問題,主動發(fā)表意見。這種學習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強了合作精神,使學生既學習了必要的語文知識,又提高了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了語文又運用了語文,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的基本目標。
初中語文說課稿 13
大家好!我是語文組5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愛蓮說》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愛蓮說》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文章,本單元是文言文單元。本文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層層深入地寫來,其中涵蓋了大量社會現(xiàn)象,文雖短而意蘊無窮,這種寫法也很值得品味。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jù)與出發(fā)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文言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于學生理解文章有所不利,這些都需要教師加以適時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出發(fā),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品味關(guān)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提高鑒賞古文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誦讀,品味關(guān)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提高鑒賞古文的能力。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則為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被诖,我將展示蓮花的,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而導入本課。通過這樣的導入,引起學生對于文章的極大興趣。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以下環(huán)節(jié)1.教師播放音頻,并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指名學生閱讀全文,并翻譯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范朗讀,然后通過自讀、齊讀、指名讀、競賽讀等各種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大致把握文章內(nèi)容,為下面深入研讀做好鋪墊。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與學的過程就是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現(xiàn)象,可能是前后認知的矛盾,還可能是需要挑戰(zhàn)的困境。為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出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將設置小組討論討論下列問題: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既然各種各樣的花都很可愛,為什么作者獨獨喜愛蓮花呢?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
3.開頭作者為什么寫了菊花和牡丹?
這樣一個問題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獨愛蓮的原因,明確作者描寫蓮不同角度,即生長環(huán)境、體態(tài)、風度。最后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于世俗的高潔品質(zhì),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文章的思路、結(jié)構(gòu)以及主旨都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
(四)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可省略)
我們常說要走進文本,也要走出文本。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用“蓮花”寄寓了自己的志趣,你喜歡什么植物?請談談你喜歡它的原因或者它寄托了你怎樣的思想感情,實現(xiàn)感知向能力的遷移。
(五)小結(jié)作業(yè),鞏固提高
課堂小結(jié)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著重引導學生思考本課學習的象征意義和襯托的手法,通過小結(jié),了解學生對于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后作業(yè)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yè)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并能夠?qū)崿F(xiàn)知識的遷移。基于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yè):寫一篇小短文,表達對某種植物的喜愛以及它寄托了你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說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主要由講解的重要內(nèi)容構(gòu)成,直觀簡潔,結(jié)構(gòu)清晰,突出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初中語文說課稿 14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貓》的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1.《貓》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現(xiàn)代散文。本單元選入了五篇描寫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有人類對動物的認識和了解,也有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思考。本文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將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娓娓道來,給人留下深深的思考。
第一課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字詞教學和對前兩只小貓故事的解讀,本節(jié)課重點剖析第三只小貓帶給我們的心靈震顫,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而且能讓學生領略到語言美和作者細膩的描繪、樸素的文采。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結(jié)合本單元特點和七年級學生心理認知特點,我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①用心體會第三只小貓帶給我的心靈震顫。
②學習抓住特點進行細節(jié)刻畫的手法。
③養(yǎng)成嚴于律己,公正待人接物的品行。
3.教情、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七年級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與生活非常接近,這都為本文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本文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是學習的重點,應該讓學生多談自己的看法,這也符合新課改“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的要求。為此我采用朗讀感悟法、情景設置法,小組組內(nèi)合作、組間討論等教學方法組織教學。課上主要開展好課本劇表演和課堂法庭兩個活動,完成對文本的解讀。
二、說預習
預習是學生課堂學習必備前提,是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徑,是四模塊教學模式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的課改實踐證明缺少了預習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注定是低效的。只有進行有效預習才能達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目的,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課堂,實現(xiàn)當堂達標。結(jié)合教學目標,我設計以下預習題目,在第一課時結(jié)束時布置給學生。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把第三只小貓的故事排練成課本劇。
2.把三只小貓的故事對比,體會“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的含義。
為保證預習的成效,我安排20分鐘的自習課讓學生開展預習,目的是培養(yǎng)預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前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依據(jù)學生預習情況適當調(diào)整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重難點。
三、說課堂
(一)激情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網(wǎng)絡流行的.虐貓視頻和大街上的流浪貓圖片,帶動學生入情入境。問,在第三只小貓身上有沒有挨打的經(jīng)歷?哪小組能展示下你們排練的課本劇?
(二)課本劇表演
通過課本劇表演,真實再現(xiàn)文本內(nèi)容。
(三)課堂法庭
表演完畢后,組織學生在課堂臨時組建課堂法庭,讓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我”“妻”“張嬸”“劉嫂”等角色,其余學生組成評審團,針對小貓的死開展法庭舉證,找尋小貓死亡的真正原因。活動的開展能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我的良心受傷了?”的含義。這里,我還要引導學生抓住“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等重點語句,細細品讀揣摩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
(四)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為達到最佳課堂效果,我趁熱打鐵,要求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讀課文最后五段,“我心里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了傷……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边@是作者的內(nèi)心獨白更是心靈懺悔。在同學們?nèi)肭橹,請大家小組內(nèi)自由討論,談談課文告訴我們了什么?
學生能很容易能得出以下觀點:
無論做什么事情,千萬不能憑個人好惡、私心和偏見加以處置。也可能有的學生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得出作者是對當時社會人生的感觸,表現(xiàn)了一個進步知識分子嚴于律己的精神和仁愛之心。
這里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解讀,但我也會把我的觀點和學生一起分享: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動物、植物都有他生存的權(quán)利,人類不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對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和諧是我們這個星球生存的永久主題。
四、當堂達標
此環(huán)節(jié)是以學習目標為中心、落實“堂堂清”要求,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減輕學生課外負擔、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我設計以下題目要求學生在10分鐘內(nèi)完成,3分鐘內(nèi)檢查,2分鐘修改。
1.綜合能力檢測第一題,完成字詞考察。
2.文中的三只小貓,你最喜歡那一只,簡單說明理由。
3.為第三只小貓寫篇悼詞,不少于50字。
在這三個題目中,1題90%的同學能達標。2題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即可。3題其實是文本內(nèi)容的向外拓展,也是表達能力的檢測。當我們的學生寫出這樣的句子:當我舉起沉重的木棒砸向你的時候,你沒有辯解、沒有反抗,便喵嗚一聲逃到屋瓦上去了。當我知道了真正的兇手時,你卻慘死在鄰居家的屋脊上。你或許是餓了,或許是凍了,還有可能是委屈和對我們家的戀戀不舍。你受了冤枉卻沒有辯解也無法辯解,最終死去。我認為是自己把你害死的,這個過失永遠無法補救,對不起,小貓,一路走好!
當我們的學生寫出這些句子時,我們能說我們的課堂沒有成功嗎?
初中語文說課稿 15
一、說教材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散文。第二單元的課文,從不同角度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動人的情感。在上一課中,我們學習了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感受到了他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無盡的贊美。
閱讀這些課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莫懷戚先生的《散步》通過一次全家三輩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發(fā)了作者的一種“生命的.感慨”,抒發(fā)了一種交織在母子、父子、祖孫三代之間濃濃的親情。
二、說學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大多被濃濃的愛包圍著,認為享受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和承擔,因此需要通過這篇散文,來一步步引導學生感受親情的溫暖,讓他們懂得尊老愛幼,懂得承擔責任。
七年級的學生對文筆優(yōu)美華麗的文章較喜歡,而文辭平和沖淡而意蘊深刻的文章缺乏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力引導學生品味樸實文字之美。
三、說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繼續(xù)重視朗讀,把握文章感情基調(diào)。在整體感知全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而中學生要達到此教學目標,還需要一定的鍛煉。因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如霎時、水波粼粼、分歧等的讀音及其意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對稱句的妙用,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3、體會作者與家人間深沉的愛和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樹立責任意識。
教學重難點: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培養(yǎng)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
四、說教法和學法
。ㄒ唬┙谭
著名語文教育家、語言學家呂叔湘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所以,本課我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法,讓課堂盡可能“活”起來。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qū)W生傳授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問題引導法
語文教育家劉國正說:“語文教學要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師引導學生,學生也推動教師,教師得心應手,學生如坐春風’的境界”。問題引導法,可以激發(fā)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在上課時,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使課堂更加活躍,上課教學效果更好。
。ǘ⿲W法
1、朗讀感悟法
本文是一篇語言文字優(yōu)美的散文,通過朗讀感悟,有利于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自主學習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边@說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學習法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合作探討法
自主探究教學法就是導引學生的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gòu)的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不是讓每個學生各學各的,是要激發(fā)起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并加強合作交流,少走彎路。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團體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初中語文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語文說課稿06-16
初中語文散步說課稿11-07
初中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09-08
初中語文《社戲》說課稿07-12
初中語文《散步》說課稿07-28
初中語文《愛蓮說》說課稿12-05
初中語文《背影》說課稿10-21
初中語文說課稿01-09
初中語文說課稿02-14
初中語文《背影》說課稿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