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為優(yōu)秀家長的方法
一) 家長要學會從容面對。無論怎么著急,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家長在心態(tài)上要做到從容鎮(zhèn)定。
(二) 無條件愛孩子。愛應該是無條件的,但是現在有很多家長在愛孩子方面卻增加了條件,把愛與學習掛鉤,把愛與優(yōu)秀掛鉤,甚至把愛與聽話不聽話掛鉤,這都是錯誤的。
(三)堅持原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是有原則的,不能無條件順從孩子。不該做的事情一定不能做,沒有商量的余地,讓孩子們了解家長的底線,觸犯了要受到懲罰。
(四) 熱愛學習。學習不是孩子的專利,家長也必須要學習。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思想境界,同時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沒有排斥心理。家長學習,還可以與孩子分享快樂,可以就一個話題進行研究,共同討論,增進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五)轉移注意力。家長應該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在能力上幫助孩子。有些家長光全都放到孩子身上,因為越關注孩子,孩子的壓力越大,孩子成功幾率就越小。有的家長不會轉移注意力,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有的甚至把工作都丟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六)經常鼓勵和表揚孩子。現在很多家長都意識到這個道理了,但還是不得要領。表揚和鼓勵要注意兩個原則:實事求是和把握分寸。不能無原則地“夸”孩子,這可能會讓孩子驕傲、自滿。
(七)移交權力。孩子的事情由孩子做主。家長能做的是教會孩子選擇,家長的意見只作為孩子的一個選項。如果孩子選擇錯誤,他肯定會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這會讓孩子在下次選擇時格外小心,那時他會綜合考慮,愈發(fā)成熟。
(八)學會微笑。孩子很會察顏觀色,如果家長成天繃著臉,孩子會很緊張。要知道在輕松和快樂的狀態(tài)下,做事的效果最好。所以家長要學會微笑,這還會感染一家人。同時還在孩子做對的時候開心地笑,做錯事時從容地笑。
(九)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不單是指在孩子嬰幼兒時期這樣做,就是在孩子長大后也要這樣做,不要認為學習或玩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要做孩子的學伴和玩伴,這會讓孩子感受到愛,而愛是有力量的,能產生很強的責任感和巨大的上進動力。
(十)理順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認為孩子不好,主要是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可是沒有分析為什么學習不好。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孩子為什么沒有學習興趣?是因為學校和家長沒有培養(yǎng)出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家長理順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父母經常會對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比如不要偏食、不要尿床、不要哭鼻子、上學、收拾書包、洗腳、睡覺等等,父母都希望通過日常的一些要求來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品得。這些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卻往往被孩子拒絕,有時因為被拒絕而變得復雜起來。有的孩子會配合家長的要求,培養(yǎng)了好的行為習慣和好的品得,也有的孩子不配合家長的行為,這時家長就會采取不同的方式,哄、誘導、更有甚者命令、呵斥、責備、懲罰等等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只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雖然換來表面的服從,但這種方式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
父母應該怎么樣做才是恰到好處呢?這就需要我們的父母要好好把握方法。
第一、父母對孩子不要經常批評,否定孩子
比如:孩子剛學會吃飯的時候,可能飯米粒弄到滿地都是,有的家長可能就要說:“看你把地弄得這么臟,以后要注意了!边有的家長再說事情的時候,孩子沒有聽到,家長就會大聲的說:“你是聾了嗎?我說什么你都聽不進去是嗎?”等等一些日常小事,總是掛在嘴邊說教,慢慢的孩子就不聽從父母的要求了,形成我行我素,家長愛說什么說什么就不是不理,拒絕家長提出的任何要求。
第二、家長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
孩子在剛開始學做事情的時候,可能不是成人想象的那樣好,但是,如果家長能夠適時的給予鼓勵,認可孩子的行為,這種評價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他們認為父母經常給予表揚和鼓勵,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從自覺中就聽從父母的要求,配合父母的行動了。
第三、家長給孩子提出要求要明確,不要含含糊糊
孩子在剛懂事的時候,思維都受到影響,父母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一定要明確,達到讓孩子理解的程度。不要說你把你自己的東西收拾好,孩子不明白收拾是什么意思。就把所有的東西放在一起。殊不知,孩子沒有分辨的能力,他不知道衣服放在衣櫥里,玩具放在玩具箱里,書本放在書櫥里。所以父母剛開始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一定告訴孩子,從小事中慢慢與孩子溝通,為以后和孩子正常交流打下基礎。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庭教育也歷來為人們所重視,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為孩子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縱覽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五種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重智力因素提高,輕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
家長希望通過對孩子智力的開發(fā),促進學業(yè)成績的提高,為未來考上重點大學做準備,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一些家長卻不顧孩子的學力基礎、性格特點,硬性灌輸各種知識,把自己一廂情愿的期望建立在對孩子歡樂童年的扼殺和自由的剝奪上。孩子入學了,分數也就成了許多家庭情緒變化的晴雨表。許多家庭還讓孩子“自加壓力”,把孩子送到“星期日學!薄ⅰ皧W數班”、“興趣班”等;還有些家長只要看到有新的復習資料常常是照單全買,要求孩子“博覽群書”。然而,所有這些,都是以犧牲孩子快樂的童年為代價的;同時,許多孩子也因難以承受繁重的學習壓力,屢屢出現的中小學生出走現象與來自家長對學習成績的過度關注有密切關系。
在孩子學業(yè)成績提高的背后,隱藏著種種人格塑造的危機,如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事實上,人的成功不僅與智商有關,更與人的情商發(fā)展有關。如果說智商更多地是被用來反映一個人的學業(yè)成就,那么情商則被認為是用于預測一個人能否取得職業(yè)成功或生活成功的更有效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成功與其勤奮的精神,堅強的毅力,良好的社會適應性有密切關系。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不僅要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更應該關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也就是要關注包括孩子人格在內的各種心理因素的全面發(fā)展。
誤區(qū)之二:重身體健康、輕心理關愛。
由于獨生子女的緣故,家長往往更加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為家長改善孩子的生活條件提供了物質基礎。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給孩子吃各種補品,結果使孩子生理早熟。與此同時,孩子的心理問題卻越來越嚴重。許多孩子的學業(yè)成績下降、問題行為產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都與心理問題有密切關系。有關調查表明,我國中、小學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比例分別達到40%—50%和20%—30%。另一項心理學調查則表明:中國中學生心理素質合格率僅為17%,美國為44%,最高的是日本達65%。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品德的形成,影響著孩子人格的發(fā)展,也直接制約著孩子潛能的開發(fā)和挖掘,從某種意義上說,健全的心理比健康的生理更顯重要。所以,家庭教育要注意孩子身心的和諧發(fā)展,特別要注重孩子的情感、意志和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
【成為優(yōu)秀家長的方法】相關文章: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03-16
優(yōu)秀讀書方法10-11
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有效方法05-18
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講話12-17
(優(yōu)秀)消除疲勞的方法04-11
家長應對孩子玩玩具喜新厭舊的方法12-24
高考前家長幫助孩子放松的方法04-06
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03-02
長大后就成為你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