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茶道有哪些禮儀
茶道有哪些禮儀1
茶道活動需要茶道表演者優(yōu)雅沉著,從容貌、姿態(tài)、風度、禮節(jié)等方面均需十分注意。那么,茶道有哪些禮儀呢?
一、容貌
俗話說:聰明面孔笨肚腸,有的人由于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給人的感覺是緊張,并不覺得美。而有的人雖相貌平平,但因為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得體的行為舉止,靠自己的勤奮,以神、情、技動人,顯得非常自信,靈氣逼人。茶藝更看重的是氣質,所以表演者應適當修飾儀表。如果真正的天生麗質,則整潔大方即可。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妝,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以恬靜素雅為基調(diào),切忌濃妝艷抹,有失分寸。來自內(nèi)心世界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
二、姿態(tài)
姿態(tài)是身體呈現(xiàn)的樣子。茶藝表演中的姿態(tài)也比容貌重要,需要從坐、立、跪、行等幾種基本姿勢練起。
(一)坐姿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須端坐中央,使身體重心居中,否則會因坐在邊沿使椅(凳)子翻倒而失態(tài);雙腿膝蓋至腳踝并攏,上身挺直,雙肩放松;頭上頂下頜微斂,舌抵下顎,鼻尖對肚臍;女性雙手搭放在雙腿中間,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雙手可分搭于左右兩腿側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態(tài)自然、美觀,切忌兩腿分開或翹二郎腿還不停抖動、雙手搓動或交叉放于胸前、彎腰弓背、低頭等。如果是作為客人,也應采取上述坐姿。若被讓坐在沙發(fā)上,由于沙發(fā)離地較低,端坐使人不適,則女性可正坐,兩腿并攏偏向一側斜伸(坐一段時間累了可換另一側),雙手仍搭在兩退中間;男性可將雙手搭在扶手上,兩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動,且雙腳下垂,不能將一腿橫擱在另一腿上。
(二)跪姿
在進行茶道表演的國際交流時,日本和韓國習慣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舉行無我茶會時也用此種座席。對于中國人來說,特別是南方人極不習慣,因此特別要進行針對性訓練,以免動作失誤,有傷大雅。
1、跪坐:日本人稱之為“正坐”。即雙膝跪于座墊上,雙腳背相搭著地,臀部坐在雙腳上,腰挺直,雙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顎,雙手搭放于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
2、盤腿坐:男性除正坐外,可以盤腿坐,將雙腿向內(nèi)屈伸相盤,雙手分搭于兩膝,其他姿勢同跪坐。
3、單腿跪蹲:右膝與著地的腳呈直角相屈,右膝蓋著地,腳尖點地,其余姿勢同跪坐?腿俗淖酪屋^矮或跪坐、盤腿坐時,主人奉茶則用此姿勢。也可視桌椅的高度,采用單腿半蹲式,即左腳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于左腳小腿肚上。
(三)站姿
在單人負責一種花色品種沖泡時,因要多次離席,讓客人觀看茶樣、奉茶、奉點等,忽坐忽站不甚方便,或者桌子較高,下坐操作不便,均可采用站式表演。另外,無論用哪種姿態(tài),出場后,都得先站立后再過渡到坐或跪等姿態(tài),因此,站姿好比是舞臺上的亮相,十分重要。站姿應該雙腳并攏,身體挺直,頭上頂下頜微收,眼平視,雙肩放松。女性雙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男性雙腳呈外八字微分開,身體挺直,頭上頂上頜微收,眼平視,雙肩放松,雙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于小腹部。
(四)行姿
女性為顯得溫文爾雅,可以將雙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為準備。行走時移動雙腿,跨步腳印為一直線,上身不可扭動搖擺,保持平穩(wěn),雙肩放松,頭上頂下頜微收,兩眼平視。男性以站姿為準備,行走時雙臂隨腿的移動可以身體兩側自由擺動,余同女性姿勢。轉彎時,向右轉則右腳先行,反之亦然。出腳不對時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調(diào)整好后再直角轉彎。如果到達客人面前為側身狀態(tài),需轉身,正面與客人相對,跨前兩步進行各種茶道動作,當要回身走時,應面對客人先退后兩步,再側身轉彎,以示對客人尊敬。
三、風度
泛指美好的舉止姿態(tài)。在茶道活動中,各種動作均要求有美好的`舉止,評判一位茶道表演者的風度良莠,主要看其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在“姿態(tài)”一節(jié)中所述的各種姿態(tài),實際都是采用靜氣功和太級拳的準備姿勢,目的是為人體吐納自如,真氣運行,經(jīng)絡貫通,氣血內(nèi)調(diào),勢動于外,心、眼、手、身相隨,意氣相合,泡茶才能進入“修身養(yǎng)性”的境地。茶道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圓活、柔和、連貫,而動作之間又要有起伏、虛實、節(jié)奏,使觀者深深體會其中的韻味。養(yǎng)成自己美好的舉止姿態(tài),可參加各種形體訓練、打太極拳、跳民族舞、做健美操、練靜氣功等等。
四、禮節(jié)
茶道中,表示尊敬的形式(禮節(jié))和儀式即為禮儀,應當始終貫穿于整個茶道活動中。賓主之間互敬互重,美觀和諧。
(一)鞠躬禮
茶道表演開始和結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禮。有站式和跪式兩種,且根據(jù)鞠躬的彎腰程度可分為真、行、草三種!罢娑Y”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草禮”用于說話前后。
1.站式鞠躬:“真禮”以站姿為預備,然后將相搭的兩手漸漸分開,貼著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為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切忌只低頭不彎腰,或只彎腰不低頭),略作停頓,表示對對方真誠的敬意,然后,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同時手沿腳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鞠躬要與呼吸相配合,彎腰下傾時作吐氣,身直起時作吸氣,使人體背中線的督脈和腦中線的任脈進行小周天的循環(huán)。行禮時的速度要盡量與別人保持一致,以免尷尬!靶卸Y”要領與“真禮”同,僅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草禮”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余同“真禮”。
2.坐式鞠躬:若主人是站立式,而客人是坐在椅(凳)上的,則客人用坐式答禮!罢娑Y”以坐姿為準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余同“真禮”!安荻Y”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真禮”以跪坐姿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切忌只低頭不彎腰或只彎腰不低頭),身體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行禮”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著地(第二手指關節(jié)以上著地即可),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著地,身體約呈65°前傾。
(二)寓意禮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jié)。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復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回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回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回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另外,有時請客人選點茶,有“主隨客愿”之敬意;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時要將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面,所敬茶點要考慮取食方便。總之,應處處從方便別人考慮,這一方面的禮儀有待于進一步地發(fā)掘和提高。
(三)伸掌禮
這是茶道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與助泡之間協(xié)同配合時,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為:“請”和“謝謝”。當兩人相對時,可伸右手掌對答表示,若側對時,右側方伸右掌,左側方伸左掌對答表示。伸掌姿勢就是:四指并攏,虎口分開,手掌略向內(nèi)凹,側斜之掌伸于敬奉的物品旁,同時欠身點頭,動作要一氣呵成。
茶道有哪些禮儀2
。ㄒ唬┚瞎Y: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種。根據(jù)行禮的對象分成“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與“草禮’(用于說話前后)。站立式鞠躬與坐式鞠躬比較常用,其動作要領是:兩手平貼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彎腰,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彎腰到位后略作停頓,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禮的速度宜與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現(xiàn)不諧調(diào)感。
“真禮”要求行九十度禮,“行禮”與“草禮”彎腰程度較低。在參加茶會時會用到跪式鞠躬禮。“真禮”以跪坐姿勢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蓋間只留一拳空當(切忌低頭不彎腰或彎腰不低頭)。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靶卸Y”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草禮”僅手指第二指節(jié)以上著地即可。
(二)伸掌禮:這是品茗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jié),表示“請”與“謝謝”,主客雙方都可采用。兩人面對面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并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為: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邊,四指自然并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nèi)凹,手心中要有含著一個小氣團的感覺,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輕浮。行伸掌禮同時應欠身點頭微笑,講究一氣呵成。
。ㄈ┻抵付Y:此禮是從古時中國的叩頭禮演化而來的,叩指即代表叩頭。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節(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為將手彎曲,用幾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忱。
。ㄋ模┰⒁舛Y: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禮儀動作,最常見的有:
鳳凰三點頭。用手提壺把,高沖低斟反復三次,寓意向來賓鞠躬三次,以示歡迎。高沖低斟是指右手提壺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開水壺提升,此時水流如“釀泉泄出于兩峰之間”,接著仍壓腕將開水壺靠近茶杯口繼續(xù)注水。如此反復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斷流收水。
雙手回旋。在進行回轉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回旋。若用右手則必須按逆時針方向,若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類似于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話說:“茶滿欺客”,茶滿不便于握杯啜飲。
茶道有哪些禮儀3
(一)鞠躬禮
茶道表演開始和結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禮。有站式和跪式兩種,且根據(jù)鞠躬的彎腰程度可分為真、行、草三種。“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草禮”用于說話前后。
1.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預備,然后將相搭的兩手漸漸分開,貼著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為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略作停頓,表示對對方真誠的敬意,然后,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同時手沿腳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靶卸Y”要領與“真禮”同,僅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安荻Y”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余同“真禮”。
2.坐式鞠躬
如果主人是站立的,而客人是坐在椅子或者凳子上的,那么客人就應該用坐式答禮。
“真禮”以坐姿為準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靶卸Y”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余同“真禮”。“草禮”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
“真禮”以跪坐姿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身體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
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靶卸Y”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著地,身體約呈65°前傾。
(二) 伸掌禮
這個是茶道表演中采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和助泡之間協(xié)同配合的時候,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為:“請”和“謝謝”。
(三) 寓意禮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jié)。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復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回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回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回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
茶道有哪些禮儀4
茶道禮儀姿勢:
(一)站姿
雙腳并攏身體挺直,頭上頂,下頜微收,雙眼平視,雙肩放松。女性右手在上,雙手虎口交握,置于胸前;男性雙腳微呈八字分開,左手在上,雙手虎口交握置于小腹部。
(二)走姿
以站姿為基礎,切忌上身扭動搖擺,行走應盡量成一條直線,到達來賓面前若為側身狀態(tài),需轉成正向面對;離開客人時應先退后兩步再側身轉彎,切忌當著對方掉頭就走,這樣顯得非常不禮貌。女性可以雙手同"站姿"交握胸前,男性雙臂下垂于身體兩側,隨走動步伐自然擺動。
(三)坐姿
端坐椅子中央,雙腿并攏,上身挺直,雙肩放松,頭正,下頜微斂,舌頭抵上顎,眼乎視或略垂視,面部表情自然。女性右手在上,雙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男性雙手分開如肩寬,半握拳輕搭于前方桌沿。全身放松,調(diào)勻呼吸、集中思想。如果作為來賓被讓于沙發(fā)就座,則女性可正坐,或雙腿并攏偏向一側斜坐,雙腳可以交叉,雙手如前交握輕搭腿根;男性可雙手搭于扶手上,兩腿可架成二郎腿,但雙腳必須下垂且不可抖動。
(四)跪姿
日本、韓國的茶人習慣跪坐,故國際間茶文化交流或席地而坐舉行的茶會多用到這一姿勢。跪姿分為跪坐、盤腿坐、單腿跪蹲。跪坐即日本的"正坐",兩腿并攏雙膝跪在坐墊上,雙足背相搭著地,臀部坐在雙足上,挺腰放松雙肩,頭正下頜略斂,舌尖抵上顎,雙手交叉搭放于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男性左手在上)。盤腿坐只限于男性,雙腿向內(nèi)屈伸相盤,雙手分搭于兩膝,其他姿勢同跪坐。單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與著地的'左腳呈直角相屈,右膝與右足尖同時點地;也可左腳前跨膝微屈,右膝頂在左腿小腿肚處。其他姿勢同跪坐。
茶道禮儀:
(一)鞠躬禮
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種。根據(jù)行禮的對象分成“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與"草禮'(用于說話前后)。
站立式鞠躬與坐式鞠躬比較常用,其動作要領是:兩手平貼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彎腰,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彎腰到位后略作停頓,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禮的速度宜與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現(xiàn)不諧調(diào)感。"真禮"要求行九十度禮,"行禮"與"草禮"彎腰程度較低。
在參加茶會時會用到跪式鞠躬禮!罢娑Y”以跪坐姿勢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蓋間只留一拳空當(切忌低頭不彎腰或彎腰不低頭)。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靶卸Y”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草禮”僅手指第二指節(jié)以上著地即可。
(二)伸掌禮
這是品茗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jié),表示"請"與"謝謝",主客雙方都可采用。兩人面對面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并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為: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邊,四指自然并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nèi)凹,手心中要有含著一個小氣團的感覺,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輕浮。行伸掌禮同時應欠身點頭微笑,講究一氣呵成。
(三)叩指禮
此禮是從古時中國的叩頭禮演化而來的,叩指即代表叩頭。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節(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為將手彎曲,用幾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忱。
(四)寓意禮
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禮儀動作,最常見的有:
鳳凰三點頭。用手提壺把,高沖低斟反復三次,寓意向來賓鞠躬三次,以示歡迎。高沖低斟是指右手提壺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開水壺提升,此時水流如"釀泉泄出于兩峰之間",接著仍壓腕將開水壺靠近茶杯口繼續(xù)注水。如此反復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斷流收水。
雙手回旋。在進行回轉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回旋。若用右手則必須按逆時針方向,若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類似于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茶道有哪些禮儀5
茶道知識
喝茶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習俗,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家都習慣以茶待客,并且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下面就為大家說說中國的茶道禮儀規(guī)矩,一定要來看哦。
茶道禮儀規(guī)矩
1、茶具要清潔
家里如果有貴賓來做客的話,首先需要先讓座給客人,然后就要給客人準備茶了,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凈。清洗干凈后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guī)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的會后,我們需要注意相關的茶葉用量,茶葉不可以放置的很多當然也不可以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jù)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是只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
茶道講究禮儀細節(jié)
無論是買茶還是在一些茶博會上,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茶藝師在進行茶道的禮儀表演。有些人會覺得這些茶道的禮儀實在過于繁瑣,甚至難以記住。如果在平常生活中,想要將這一整套的茶道的禮儀全部掌握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困難,只要靜下心來就可以。
茶道的禮儀注重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在我們心頭煩亂的時候往往無法兼顧到,事實上內(nèi)心沉靜下來,與茶融為一體的時候,這種細節(jié)的表現(xiàn)就如同我們自己的肢體一部分一樣,可以自如做到。
比如說清洗茶筅,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清洗干凈,然后需要敲三下,舉起兩下,這樣就完成了清洗,而當結束的時候,需要先用熱水將茶杯中的殘茶清洗干凈,然后再用熱水將茶杯清洗一遍,清洗過后敲兩下舉起,如此就完成了結束時的動作,開始與結束,動作有相同之處,卻絕對不能混淆。
還有在品茶的時候,為避開正面飲茶,需要將茶杯轉動一圈半,飲茶完畢之后清潔嘴唇觸碰的位置,然后將茶杯轉回正面,如此反復,這就是茶道的禮儀細節(jié)。
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細節(jié)其實是很簡單的,每一點細節(jié)都有講究。茶道的禮儀本就是將靜心、意境、美學觀念結合在一起的一門學問,它符合修禪所講的內(nèi)省修心觀念,我們在飲茶的時候,如果能夠嚴格按照茶道的禮儀細節(jié)來做,可以身心交融,與茶交融,與天地交融,持之以恒,在不斷的熏陶之下,終究會天人合一,達到內(nèi)心的圓滿。
茶文化歷史悠久,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茶道倒茶禮儀,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首先,茶具要清潔
客人進屋后,先讓坐,后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wèi)生,又顯得彬彬有禮。
如果不管茶具干凈不干凈,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xiàn)。人家一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么還愿意喝你的茶呢?現(xiàn)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適量
先說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
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xiàn)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guī)矩,用一只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沒有杯耳的茶杯倒?jié)M茶之后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fā)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wèi)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嗎?
最后,添茶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客人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
喝茶的好處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茶是中老年人最佳飲品。因為大量研究表明了茶對中老年人的多種益處。
1、有助于抗氧化
茶多酚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有實驗表明,1毫克茶多酚能清除對人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比9微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還高,抗衰老能力也比維生素強18倍。
2、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chǎn)物可以吸收放射性物質。有臨床實驗證實,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如果用茶葉提取物進行治療的話,有效率可以高達90%以上;對放射性輻射引起的白血球癥狀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有助于提神醒腦
茶葉中的咖啡堿可以使得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興奮,使人精神振奮,并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
4、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葉中的咖啡堿會刺激到腎臟,使尿液迅速的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并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的時間?Х葔A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使人體盡快消除疲勞。
5、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茶葉中的咖啡堿、維生素B1、維生素C可以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幫助消化,還能增強分解脂肪的能力。茶中含有的芳香族化合物也可以溶解脂肪,并防止脂肪積滯。
【茶道有哪些禮儀】相關文章:
中餐禮儀有哪些11-30
個人素養(yǎng)有哪些內(nèi)容-禮儀知識03-06
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有哪些03-22
逢年過節(jié)的拜訪禮節(jié)有哪些-商務禮儀03-06
人際關系的功能作用有哪些-個人禮儀03-07
茶道的作文08-08
(實用)茶道的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