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岑參詩作風格
岑參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因聰穎早慧而五歲讀書、九歲屬文。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岑參詩作風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邊塞詩雄健奔放,表現(xiàn)了一種陽剛豪健的風骨美和奇特壯麗的異域美。其立意、言事,造語、用韻之奇,熔鑄了盛唐高度自信的時代風貌,煥發(fā)出盛唐時代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體現(xiàn)了詩人匠心獨運奇特鮮明的創(chuàng)作個性。
我國古代杰出的邊塞詩人當首推岑參。作為盛唐邊塞詩派代表人物,岑參邊塞詩雖只約占其作品的五分之一(其詩共四百多首),但他卻是盛唐詩人中創(chuàng)作邊塞詩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詩人(其他盛唐詩人的邊塞詩至多也就二十多首,少的僅幾首)。其詩作雄奇健美,尤其是描繪邊地風光的獨特藝術(shù)風貌的作品,其中的“奇特”之氣更是少有其匹。
一、立意奇
岑參邊塞詩寫戰(zhàn)爭往往不寫艱難苦難,而特寫英雄主義和犧牲精神。他的不少詩句以慷慨之筆熱情歌頌了大唐將士英勇無畏的報國精神。如《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的“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就極力贊頌了唐軍將士不畏酷寒狂風而毅然夜行出兵抗敵的壯舉,令人不禁對這些英勇愛國將士肅然起敬。再如《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的“上將擁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寫進攻鼓點如怒吼的江濤,使戰(zhàn)士們信心高漲滿溢,豪情噴薄而出,軍聲震動峭拔陰山,從而溝通了視覺與聽覺,既反映了客觀戰(zhàn)斗場面,又浸潤激蕩著詩人主觀想象的豪情。軍威立意頗為奇特。
另外,岑參邊塞詩寫離別往往不寫離別之淚,而是以天山、火山、熱海為背景,以白雪、胡笳為襯托寄寓離情。如《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詩作開始的火山一句景物描寫頗具鮮明的地域特征,表現(xiàn)了作者超強的時空想象力。盡管送別李副使之地在武威,然而詩人卻能聯(lián)想到彼時李副使到任安西都護府軍營住的火焰山。岑參也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送別佳句,詩人在歌詠雪地自然風光中融合進強烈的主觀感受。詩人置酒軍門兩情依依送別,天降大雪寄情留人之意,詩人不忍與武判官分手卻又不得不雪中深情目送其離去。詩人與友人感情至深的此情此景極其動人。
二、言事奇
藝術(shù)家所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可使欣賞者運用形象思維進行再創(chuàng)造。岑參在詩中就以奇巧手法創(chuàng)新性地描寫邊塞景物,使人讀之饒有情趣。
岑參詩歌描寫塞外氣候之奇,主要突出塞外氣候迥異于中原地域的寒冬早至及冬季漫長,如《北庭作》的“秋雪春仍下”、《輪臺即事》的“三月無青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詩也突出了塞外冬季的異常嚴寒,如《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的“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就以寫實兼具夸張手法寫了足以凍結(jié)千萬里塞外地域的奇酷嚴寒。
岑參詩特別注重描寫環(huán)境之奇。他用較大篇幅描寫邊塞綺麗自然風光,內(nèi)容翔實、形象生動,顯得奇峭瑰麗、奔放瀟灑!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可以說是岑參描寫西北邊塞嚴寒早冬風光景象的奇篇。塞外倏爾早至的冽風飛雪沁人骨寒的惡劣環(huán)境,一般人都不會有什么溫暖感受,但岑參卻在詩中想象出八月飛雪環(huán)境中的百花齊放的溫馨景象,他眼中的一夜飛雪,裝點出的是無數(shù)瓊枝玉葉,猶如一夜春風吹開千樹萬樹梨花,這難道不是化嚴寒惡劣為生機勃勃、溫暖如春的奇麗景象嗎?其獨具慧眼的優(yōu)美意境讓人嘆為觀止。岑參詩作寫景上的如此巧思麗句比比皆是,如《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火山云歌送別》等詩歌中的金山、銀山、熱海、走馬川、天山雪、火山云等西北異域自然環(huán)境和奇異自然景觀,皆經(jīng)由詩人筆觸點化而奇異生動。詩人用內(nèi)心最絢麗的色彩對邊地奇寒、嚴酷自然進行揮毫潑墨描寫或細節(jié)勾勒描畫,完美地展現(xiàn)了邊地奇麗風光及個人樂觀昂揚心態(tài)、寬廣胸懷和對西北邊陲壯麗河山的深摯熱愛。
岑參詩也有描寫塞外生活方式之奇的,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的“琵琶長笛曲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歸叵羅”。這些雖是異于中原生活的新鮮事物,但大多真實存在,而非想象夸張。
三、造語奇
岑參邊塞戎幕生涯十余載,常造奇特語句表現(xiàn)邊塞惡劣生活環(huán)境。他在《首秋輪臺》寫邊塞風雨不定為“雨拂氈墻濕,風搖毳幕膻”,在《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中寫熱?釤釣椤罢羯碃q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日”,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嚴寒為“瀚海闌干百丈冰”,在《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寫狂風為“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岑參也很注重動詞的使用,在《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詩句中用一“飄”字、一“掛”字就十分貼切傳神地表現(xiàn)了塞花飛揚、柳枝低垂的春暮柳媚花明的自然情態(tài),增添愁人愁緒,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岑參也很注重用語句勾起奇特景象想象,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奇特語句來寫雪。詩人用春日綻放的梨花來喻嚴寒飛雪,春意梨花賦予寒瑟雪國以希望和溫暖,此情景切合詩人雪中送別友人之祝福情誼。一暖一寒兩種意象在藝術(shù)上驚人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千萬迎雪挺拔樹木與邊地壯闊背景亦融為一體,顯得峭厲清曠。難怪清代施補華會在《峴傭說詩》中盛贊其造語匠心獨運:“岑嘉州七古勁骨奇翼,如霜天一鶚,故施之邊塞最宜!
四、用韻奇
岑參邊塞詩的寫法打破了常規(guī)常調(diào),有的句句押韻,一韻到底,有的三句、四句一換韻,并采用跳躍式章法,用韻靈活多變,獨特異常。例如岑參在《走馬川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為充分體現(xiàn)行軍艱苦緊張,他不僅在用韻上破偶為奇,變偶數(shù)的兩句一押韻和四句一押韻為奇數(shù)的三句一押韻,而且采用句句押韻、每隔三句換韻的韻律結(jié)構(gòu)使人備感突兀不平:起始三句用下平聲先韻,次三句改用上聲有韻,再三句改用上平聲微韻,第四個三句則改為入聲易韻,第五個三句又改為下平生蒸韻,第六個三句再改為入聲葉韻。韻律節(jié)奏的快速旋轉(zhuǎn)變化配之以塞外異域的獨特風光,使岑參詩歌氣勢尤其顯得大氣磅礴、激昂豪壯。這種“勢險節(jié)短”的起伏急促的韻律節(jié)奏變化和作品內(nèi)容的奇異多變相輔相成,必然形成詩篇獨特的高昂激越聲勢,從而增強軍情緊迫的緊張氣氛。清代詩人沈德潛說:“三句一轉(zhuǎn),秦皇嶧山碑文法也,元次山中興頌用之,岑嘉州走馬川行亦用之,而三句一轉(zhuǎn)中又句句用韻,與嶧山碑又別。”
岑參詩中這樣在古典歌行中少見的韻律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詩人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五、詩作奇特之源
岑參詩作奇特,“語奇體峻,意亦造奇”,這與他兩次出塞并在邊塞生活達六年之久的獨特經(jīng)歷體驗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
岑參素有安邦定國的宏偉壯志,盛唐時代則賦予他實現(xiàn)自己立功邊疆的機遇。唐玄宗天寶八年至十年,岑參不辭辛勞遠赴安西做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的屬僚。他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宮》中表露了報國心跡:“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他的同一時期另一首詩《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詩句也高揚著詩人渴望安疆建功的豪情壯志。另一方面,岑參因初次出塞,由于一時不能適應(yīng)邊地的艱苦和荒涼,加之幕府生活不如意,也曾動搖過建功立業(yè)的豪情,這必然給他的一些詩作帶來消極影響。因此,岑參在這三年時間所作之邊塞詩,既有展現(xiàn)立功報國和精神豪邁的作品,也有隱現(xiàn)內(nèi)心苦悶及思鄉(xiāng)之情的作品;既有描繪邊塞瑰麗風光的壯美詩篇,也有描寫邊塞肅殺荒涼的凄清之作。
天寶十三年到至德元年,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僚屬。岑參這次出塞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仍然未減當年,而且他經(jīng)歷過上次邊塞生活歷練,加之深得主帥信任,所以這一時期的邊塞詩格調(diào)高昂、大氣豪邁。留有很多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之類歌頌大唐將士不畏邊地環(huán)境惡劣艱苦,堅定守衛(wèi)邊疆的英雄豪邁戰(zhàn)斗精神的生活詩篇,大氣洋溢,情調(diào)高昂。這些詩篇大多在勾畫邊塞奇麗風光(少寫邊地荒涼)的同時,也描寫了大唐將士戍邊生活及邊疆民族生活習俗,詩人于其間傾注了對邊疆的無限熱愛之情,情感蘊藉渾厚、景象雄奇壯遠,意境無限開闊。我們可以說,岑參較長時間的邊塞獨特生活經(jīng)歷,使他得以塑造出姿態(tài)各異的奇特藝術(shù)形象。
歷代評論家對岑參詩都評價較高,宋代陸游盛贊其詩筆力,清代施補華也妙評其詩骨力。岑參詩甚至在唐代就已享有盛譽。殷潘在《河岳英靈集》中突出評其“奇”字:“參詩語奇體峻,意亦奇造”;杜甫《陂行》詩也提到其詩“奇”:“岑參兄弟皆好奇”;《居易錄》亦說到其詩“奇”:“李白、岑參二家別出機杼,語羞雷同,亦稱奇特”。
即便在岑參去世多年以后,杜確在《岑嘉州集序》中也仍稱贊其詩“奇”:“迥拔孤秀,異于常情。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里間士庶,戎夷蠻貂,莫不諷頌吟焉!贬瘏⒃娫谔拼绊憦V泛由此可見一斑?梢哉f,岑參的邊塞詩簡直就是一幅西北邊塞的絕美風情畫,詩人善于在寫景狀物中渲染提煉,將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塞外風光和大漠狼煙、胡笳羌笛等異域風俗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真實生動。其詩篇數(shù)量之多、景色之綺麗、感情之熾烈是盛唐其他詩人所無法比擬的。岑參邊塞詩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和高揚的時代精神,彰顯了盛唐時代高度自信、奮發(fā)進取的精神風貌,閃爍著盛唐詩歌獨特的唯美光華。
拓展閱讀:岑參的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岑參于開元三年(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許昌附近),時父為仙州刺史。岑參的高祖善方時已由南陽棘陽(今河南新野縣)遷居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他出身于一個官僚貴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長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但長倩被殺,五子同賜死,羲亦伏誅,身死家破,岑氏親族被流徙的數(shù)十人。他的父親植曾作過仙、晉(今山西臨汾)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早年經(jīng)歷
岑參幼年家境孤貧,只能從兄受學,岑參天資聰慧,五歲開始讀書,九歲就能賦詩寫文。這種聰明早慧與他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岑參的父親開元八年(720年)轉(zhuǎn)晉州刺史,他隨父居晉州。父死后,仍留居晉州,直至開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陽(今河南登封縣) 。不久又移居潁陽(今河南登封縣西南七十里潁陽鎮(zhèn))。嵩陽、潁陽為嵩高山東西兩峰所在地,東峰太室在嵩陽,西峰少室在潁陽,兩室相距七十里,岑參在這兩地都結(jié)有草堂。嵩高為五岳之一,奇峰峻嶺,古木流泉。年輕的詩人在這幽靜的自然環(huán)境中潛心攻讀,嘯傲山林,不僅在學問上打下了廣博的基礎(chǔ),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種沉雄淡遠、新奇雋永的詩風。他早期的作品淡遠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壯中亦不乏淡遠。岑詩的題材也是多種多樣。
仕宦生涯
岑參二十歲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寶三載(744年),登進士第,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及第前曾作《感舊賦》,敘述家世淪替和個人坎坷。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zhèn)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初次出塞,滿懷報國壯志,在戎馬中開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寶十載,回長安,與李白、杜甫、高適等游,深受啟迪。十三載,又充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報國立功之情更切,邊塞詩名作大多成于此時。安史亂起,岑參東歸勤王,杜甫等推薦他為右補闕。由于“頻上封章,指述權(quán)佞”(杜確《岑嘉州詩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滿一月,貶謫虢州長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庫部郎中,出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罷官后,東歸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退莱啥忌帷O砟56歲。
岑參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現(xiàn)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岑參詩作風格】相關(guān)文章:
岑參的經(jīng)典詩作(精選35首)10-13
淺析岑參邊塞詩歌的風格特色11-08
岑參詩歌的風格特色及具體表現(xiàn)05-30
岑參的資料11-23
岑參的簡介11-24
岑參研究04-19
岑參走馬10-30
岑參的古詩01-26
岑參的二三事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