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漁家傲范仲淹主題思想
《漁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創(chuàng)作,是范仲淹任陜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陜西延安市)時寫的一首抒懷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漁家傲范仲淹主題思想,歡迎閱讀。
漁家傲主題思想
這首詞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一方面,表現(xiàn)出作者平息叛亂、反對侵略和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寫了外患未除、功業(yè)未建以及久戍邊的、士兵思鄉(xiāng)等復雜矛盾的心情。
漁家傲·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的。人不寐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注釋
①漁家傲: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游仙關》。
、谌哼吔缫,這里指西北邊疆。
、酆怅栄闳ィ簜髡f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
、苓吢暎哼吶赜械穆曇,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
、萸п郑壕d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嶺。
、扪嗳晃蠢眨褐笐(zhàn)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jù)《后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咔脊埽杭辞嫉眩鲎怨糯鞑壳甲宓囊环N樂器。
、嘤朴疲盒稳萋曇麸h忽不定。
、崦拢核,不寐就是睡不著。
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的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未能像竇憲那樣戰(zhàn)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的。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fā)都變白了;戰(zhàn)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時的眼淚。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歷三年(1043年)間,范仲淹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據(jù)史載,在他鎮(zhèn)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并招徠諸羌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shù)萬甲兵”。這首詞作于北宋與西夏戰(zhàn)爭對峙時期。宋仁宗年間,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線,承擔起北宋西北邊疆防衛(wèi)重任。
賞析
上片著重寫景。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在區(qū)域!扒飦怼,點明了季節(jié)!帮L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大不相同的風光。詞人是蘇州人,對這個地方的季節(jié)變換,遠較北人敏感,故用一個“異”字概括,這中間含有驚異之意!昂怅栄闳o留意”,雁是候鳥,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飛向南方避寒。“無留意”是說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奮飛,毫無留戀之意,反映了這個地區(qū)到了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
反過來說,這個地區(qū)秋天的荒涼景象,盡括在雁“無留意”三字之中,顯得筆力遒勁。下邊續(xù)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戰(zhàn)地景象:“四面邊聲連角起”,這種聲音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為下片的抒情蓄勢。“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上句寫延州周圍環(huán)境,它處在層層山嶺的環(huán)抱之中;下句牽挽到對西夏的軍事斗爭。“長煙落日”,很容易使讀者聯(lián)想起唐代詩人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四字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而在“長煙落日”之后,緊綴以“孤城閉”三字,氣象便不相同。千嶂、孤城、長煙、落日,這是所見;邊聲、號角聲,這是所聞。把所見所聞諸現(xiàn)象連綴起來,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zhàn)地風光畫面,特別值得玩味的是“孤城閉”三字,它隱隱地透露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
宋朝從建立之后,就采取重內輕外政策,對內加緊控制,把禁軍分駐全國各地,而在邊疆上長期放棄警戒,武備松弛。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廷調兵遣將,揚聲討伐,而事起倉卒,將不知兵,兵不知戰(zhàn),以致每戰(zhàn)輒敗。詞人移知延州,到任后,一方面加強軍隊訓練,一方面在延州周圍構筑防御工事,始終居于守勢,不敢輕易出擊,延州局勢才暫時穩(wěn)定下來,就整個形勢來說,延州仍處于孤立狀態(tài)。所以“孤城閉”三字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軍事態(tài)勢,反映出宋朝守軍力量是很薄弱的,作為指揮部所在地的城門,太陽一落就關閉起來,表現(xiàn)了形勢的嚴重性。這一句就為下片的抒情作了鋪墊。
下片著重抒情。起句“濁酒一杯家萬里”,這是詞人的自抒懷抱。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xiāng)關之思。這“一杯”與“萬里”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xiāng)愁,造語雄渾有力!把嗳晃蠢諝w無計”,戰(zhàn)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xiāng)之計是無從談起的!扒脊苡朴扑獫M地”寫夜景,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xù)。深夜里傳來了抑揚的羌笛聲,大地上鋪滿了秋霜。耳聞目睹的都給人以凄清、悲涼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聽不到、也看不到的。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補敘上句,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于庭!皩④姲装l(fā)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將軍或者說詞人通宵不眠,發(fā)為之白的原因,很明顯是“燕然未勒歸無計”造成的,征夫落淚也是出于同樣原因。他們和將軍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偉大勝利,而戰(zhàn)局長期沒有進展,又難免思念家鄉(xiāng),妻子兒女魂牽夢繞。愛國激情,濃重鄉(xiāng)思,兼而有之,構成了他們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將軍與征夫的矛盾情緒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委婉地傳達出來,情調蒼涼而悲壯,和婉約詞的風格完全不同。
這首詞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里,可謂大手筆。從詞史上說,這首詞沉雄開闊的意境和蒼涼悲壯的氣概,對蘇軾、辛棄疾等也有影響。
作者簡介
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鄭州(今陜西彬縣),移居吳縣(今江蘇蘇州)。少時貧而好學,真宗大中樣符八年(公元1015年)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范仲淹曾積極推行“慶歷新政”,為人廉潔公正,奉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的做人準則。詞作僅存五首,描寫邊塞秋思,羈旅情懷,突破了宋初詞專寫兒女柔情的界限,風格明健豪放。有《范文正公集》。
【漁家傲范仲淹主題思想】相關文章:
漁家傲范仲淹詩詞11-09
范仲淹《漁家傲》賞析11-14
范仲淹漁家傲詩意11-09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11-22
范仲淹漁家傲的意境12-09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賞析03-26
范仲淹《漁家傲》原文及賞析11-28
范仲淹《漁家傲》詩詞賞析12-06
詩人范仲淹漁家傲賞析12-02